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详解版)

合集下载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0-16 Mg-24 P-31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一、选择题(本题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态氧B.洁净的空气C.汽水D.水泥砂浆【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否则属于混合物。

【解答】解:A、液态氧是氧气的液态,只有氧分子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A 正确;B、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故B错;C、汽水中含有水、碳酸、添加剂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

D、水泥砂浆中含有水泥、黄砂、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A。

【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C.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C、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构成;D、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考虑。

【解答】解: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A错;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B错;C、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构成,故C错;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四个氢原子:H4B.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C.硫酸根离子:SO4-2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9年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a-40 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车胎爆炸 B.高粱酿酒 C.玻璃破碎 D.干冰升华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可以防锈 B.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C.用活性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铁合金是一种纯净物3.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A.为减少白色污染,少使用塑料袋 B.倡导低碳生活,多步行,少开车D.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灭火 D.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食用“地沟油”对人体有害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C.为保障食品安全,杜绝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D.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应大量施用化肥5.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X+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B.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C.X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智取CO2的发生装置相同6.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B.反应②是一定有盐参加反应C.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7.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

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

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③浓盐酸有挥发性,仅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的;④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⑤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

【精品中考化学试卷】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精品中考化学试卷】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液态氧B .洁净的空气C .汽水D .水泥砂浆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 .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C .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D .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3.(3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四个氢原子:H 4B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C +4O 2C .硫酸根离子:SO 4﹣2D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4.(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活性炭吸附可以降低水的硬度B .焚烧废弃塑料可以减少污染C .在钢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钢铁生锈D .必需元素摄入过量有利于人体健康5.(3分)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

如图所示实验中都用到水。

图1图2 图3 图4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上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B .图1实验相关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b 管内的气体可作燃料C .图2实验盖上瓶盖振荡后软塑料瓶变瘪,所得液体的pH 小于7D .图3、图4实验加入适量水后都放热,所得液体均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6.(3分)某干粉灭火器的填充剂中含有磷酸二氢铵(化学式为 NH 4H 2PO 4)。

已知23.0g 磷酸二氢铵加热完全分解得到固体物质X 、5.4g 水蒸气和3.4g 氨气。

固体物质X 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磷酸二氢铵属于复合肥料B .用磷酸二氢铵灭火既可降低温度,又可隔绝空气C .固体物质X 属于氧化物D .该反应中固体物质X 与氨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7.(3分)实验室现有一瓶水垢样品,其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已知: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 (OH )2△¯MgO+H 2O ;碳酸钙高温下分解。

2019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9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9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_______。

2.用稀盐酸处理锌粉时,会产生_______气体。

3.用_______可以检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存在。

4.氢氧化钠固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

5.用_______可以制备氧气。

6.氧化铁(III)的化学式是_______。

7.红磷燃烧时,产生_______气体。

8.硝酸与钙碳酸反应生成_______、二氧化碳和水。

9.烧碱固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

10.气压计的单位是_______。

29.甲烷和乙醇都属于有机物。

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

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 2O2 → CO2 + 2H2O。

30.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0,相对原子质量为40.图乙所示粒子的符号为电子。

31.(1) 无法判断。

(2) ②降温、③加溶质M、⑥恒温蒸发水。

(3) 磁力搅拌器。

32.(1) 该实验的目的是比较镁和铁的活泼性,以及观察它们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

两支长颈漏斗中产生的现象的不同之处是甲装置中气体排出顺畅,乙装置中气体排出缓慢。

(2) 相等。

32.(6分)某钢铁厂生产过程中,需要处理含有铁的废水。

为了回收废水中的铁,设计了两种方案:A方案:将废水中的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然后过滤、洗涤、烘干,得到干燥的氢氧化铁。

B方案:将废水中的铁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铁沉淀,然后过滤、洗涤,用稀酸溶解沉淀,再用氢氧化钠沉淀铁离子,最后过滤、洗涤、烘干,得到干燥的氢氧化铁。

我认为不能达到目的的是B方案,因为该方案多了一步稀酸溶解沉淀的操作,消耗了更多的时间和资源,而且可能还会导致铁的损失。

在我所选取的方案中,若采用加热烘干的方式干燥滤渣,会导致测定的铁的质量分数偏大,因为加热过程中可能会使氢氧化铁转化为氧化铁,从而增加了样品中氧化铁的含量。

33.(6分)某无色溶液可能由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版)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版)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液态氧B. 洁净的空气C. 汽水D. 水泥砂浆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 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C. 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D. 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四个氢原子:B.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C. 硫酸根离子:D.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活性炭吸附可以降低水的硬度B. 焚烧废弃塑料可以减少污染C. 在钢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钢铁生锈D. 必需元素摄入过量有利于人体健康5.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上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B. 图1实验相关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b管内的气体可作燃料C. 图2实验盖上瓶盖振荡后软塑料瓶变瘪,所得液体的pH小于7D. 图3、图4实验加入适量水后都放热,所得液体均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6.某干粉灭火器的填充剂中含有磷酸二氢铵(化学式为 NH4H2PO4)。

已知23.0g磷酸二氢铵加热完全分解得到固体物质X、5.4g水蒸气和3.4g氨气。

固体物质X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磷酸二氢铵属于复合肥料B. 用磷酸二氢铵灭火既可降低温度,又可隔绝空气C. 固体物质X属于氧化物D. 该反应中固体物质X与氨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7.实验室现有一瓶水垢样品,其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已知: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碳酸钙高温下分解。

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12.9g水垢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关于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a点剩余固体是由一种盐和一种碱组成B. 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和MgOC. 图中ab间任一点不包括a、b两点的剩余固体成分为、MgO和D. 若向c点的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质量为8.将一定质量的硫酸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加入到盛有锌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 学(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后结果填在题后括号内.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态氧B.洁净的空气 C 、汽水 D.水泥砂浆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C.原子核由电子和质了构成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了在不断运动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四个氢原子:H 4B.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C +4O 2 C.硫酸根离子:SO 4-2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性炭吸附可以降低水的硬度B.焚烧废弃塑料可以减少污染C.在钢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钢铁生锈D.必需元素摄入过量有利于人体健康5.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 下图所示实验中都用到水,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B.图1实验相关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b 管内的气体可作燃料C.图2实验盖上瓶盖振荡后软塑料瓶变瘪,所得液体的pH 小于7D.图3、图4实验加入适量水后都放热,所得液体均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6.某干粉灭火器的填充剂中含有磷酸二氢铵(化学式为NH 4H 2PO 4)。

已知23.0g 磷酸二氢铵加热完全分解得到固体物质x 、5.4g 水蒸气和3.4g 氨气。

固体物质X 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磷酸二氢铵属于复合肥料B.用磷酸二氢铵灭火既可降低温度,又可隔绝空气C.固体物质X 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中固体物质X 与氨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7.实验室现有一瓶水垢样品, 其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已知: 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 H 2O ,碳酸钙高温下分解,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12.9g 水垢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态氧B.洁净的空气C.汽水D.水泥砂浆【答案】A【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判别【解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否则属于混合物。

【解答】A.液态氧是氧气的液态,只有氧气这一种物质构成,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B.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汽水中含有水、碳酸、添加剂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水泥砂浆中含有水泥、黄砂、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A。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C.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答案】D【考点】元素的概念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性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解析】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C、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构成;D、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考虑。

【解答】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A错;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B错;C、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构成,故C错;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D正确。

3.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四个氢原子:H4B.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C+4O2C.硫酸根离子:SO4−2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答案】B【考点】化学用语综合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A.四个氢原子表示为4H,故A错误;B.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表示为C+4O,故B正确;2C.硫酸根离子表示为SO42−,故C错误;D.此图是氯离子结构示意图,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D错误;故选B。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卷)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卷)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态氧B.洁净的空气C.汽水D.水泥砂浆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C.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3.(3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四个氢原子:H4B.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O2C.硫酸根离子:SO4﹣2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4.(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性炭吸附可以降低水的硬度B.焚烧废弃塑料可以减少污染C.在钢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钢铁生锈D.必需元素摄入过量有利于人体健康5.(3分)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

如图所示实验中都用到水。

图1图2图3图4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B.图1实验相关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b管内的气体可作燃料C.图2实验盖上瓶盖振荡后软塑料瓶变瘪,所得液体的pH小于7D.图3、图4实验加入适量水后都放热,所得液体均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6.(3分)某干粉灭火器的填充剂中含有磷酸二氢铵(化学式为NH4H2PO4)。

已知23.0g 磷酸二氢铵加热完全分解得到固体物质X、5.4g水蒸气和3.4g氨气。

固体物质X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磷酸二氢铵属于复合肥料B.用磷酸二氢铵灭火既可降低温度,又可隔绝空气C.固体物质X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中固体物质X与氨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7.(3分)实验室现有一瓶水垢样品,其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已知: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碳酸钙高温下分解。

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12.9g水垢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P-31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每题3分,共24分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液态氧
B. 洁净的空气
C. 汽水
D. 水泥砂浆
答案解析A
A选项:液态氧是氧气的液态,只有氧分子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正确;B选项: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故错误;C选项:汽水中含有水、碳酸、添加剂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D选项:水泥砂浆中含有水泥、黄砂、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故选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 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C. 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D. 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答案解析D
A选项: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错误;B选项:不同元素的本质是原子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故错误;
C选项: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数构成,故错误;D选项:墙内开花墙外香能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正确;
故选D。

一、选择题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四个氢原子:
B.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C. 硫酸根离子:
D.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7 2 8 8
答案解析B
A选项:四个氢原子,应该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故错误;
B选项:氧元素的化合价为价,利用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道碳元素的化合价为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故正确;
C选项: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标在在离子的右上角,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硫酸根离子应该表示为:,故错误;
D选项: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是图中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错误;
故选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活性炭吸附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 焚烧废弃塑料可以减少污染
C. 在钢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钢铁生锈
D. 必需元素摄入过量有利于人体健康
答案解析C
A选项: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不能降低水的硬度,可以吸附水中一些难溶性杂质,臭味和色素,故错误;
B选项:焚烧废弃塑料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能够引起空气的污染,故错误;
C选项:在钢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钢铁生锈,故正确;
D选项:人体中必需的元素长期摄入过量或不足,都不利于身体健康,故错误;
故选C。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下图所示实验中都用到水。

图图图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上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 图实验相关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管内的气体可作燃料
C. 图实验盖上瓶盖振荡后软塑料瓶变瘪,所得液体的小于
D. 图、图实验加入适量水后都放热,所得液体均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答案解析C
A选项:图中把水滴加到氢氧化钠中,氢氧化钠只是溶于水,不会发生化学变化,故A错误;
B选项:图中,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管中产生的是氧气,只能作助燃剂,不能作燃料,故B错误;
C选项:图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气体体积减小,塑料瓶变瘪,碳酸属于酸,其溶液的小于,故C正确;
D选项:图和图中,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得到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溶液,二者均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D错误;
故选C。

某干粉灭火器的填充剂中含有磷酸二氢铵(化学式为)。

已知磷酸二氢铵加热完全分解得到固体物质、水蒸气和氨气。

固体物质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磷酸二氢铵属于复合肥料
B. 用磷酸二氢铵灭火既可降低温度,又可隔绝空气
C. 固体物质属于氧化物
D. 该反应中固体物质与氨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答案解析D
A选项:磷酸二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料,故A正确;
B选项:磷酸二氢铵受热分解,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可以降低温度,同时分解生成的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固体物质附着在可燃物表面,可以隔绝空气,故B正确;
C选项:由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出是五氧化二磷,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
D选项:给方程配平后,反应中五氧化二磷与氨气的分子个数比是,故D错误;
故选D。

实验室现有一瓶水垢样品,其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

已知: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碳酸钙高温下分解。

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水垢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关于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点剩余固体是由一种盐和一种碱组成
B. 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和
C. 图中间任一点(不包括、两点)的剩余固体成分为、和
D. 若向点的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质量为
答案B
解析A 选项:由图可知,在加热过程中,固体质量减少两次,所以有两种物质在分解,所以点即原水垢样品含有氢氧化镁和碳酸钙,故正确;
B选项:假设固体成分为和,即氢氧化镁全部分解。

此时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为;因为钙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钙,所以固体中含有碳酸钙的质量为:,所以有的质量为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到的应该分解氢氧化镁的质量为
,而,比原固体的质量小,所以假设不成立,故错误;
C选项:由已知可知,氢氧化镁受热容易分解,所以在图像中是氢氧化镁分解的过程,氢氧化镁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所以在间任一点(不包括、两点)的剩余固体成分为、和,故正确;
D选项:在图中点是氢氧化镁恰好完全分解的点,所以点的固体组成是和
,此时加入盐酸,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该气体中的碳元素和氧元素均来自于;图中段刚好也是固体分解,生成气体,所以二者产生的气体的质量应该相等,故正确;
故选B。

将一定质量的硫酸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加入到盛有锌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关于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渣中最多有三种物质
B. 若滤液呈无色,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
C. 滤液的质量可能小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
D. 若滤液中含有硫酸铜,滤渣中可能有两种物质
答案解析D
A选项:硫酸和硫酸亚铁中加入锌和氧化铜,氧化铜会和硫酸先反应,生成硫酸铜,然后锌再依次和硫酸铜、硫酸以及硫酸亚铁反应,若锌和氧化铜均过量,则滤渣中会有氧化铜、铜、铁和锌三种物质,故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