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武镇第四小学三年级阅读课程纲要

合集下载

三年级阅读课教学计划

三年级阅读课教学计划

三年级阅读课教学计划背景介绍阅读是一项基础性技能,也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在三年级教育中,阅读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

本文档为三年级阅读课教学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与实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且爱上阅读。

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阅读与背景知识1.1 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背景知识了解,增强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阅读习惯。

1.2 课程安排•第一课:课文背景知识介绍•第二课:阅读课文并且发表自己的观点第二单元:理解主旨思维2.1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发展判断事情的主旨,并以此为基础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 课程安排•第一课:介绍如何确定主旨•第二课:小组合作阅读•第三课:小组讨论,并且分享自己的结论第三单元:概括归纳思维3.1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运用概括归纳的思维模式来提高判断和推理能力。

3.2 课程安排•第一课:讲解概括归纳的概念•第二课:小组阅读并笔记归纳•第三课:小组汇报,并解释概括归纳的作用第四单元:综合能力实战4.1 课程目标通过对整本书的阅读和理解,帮助学生综合运用之前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提高学生综合阅读能力。

4.2 课程安排•第一课:讲解综合阅读的理念•第二课:学生独立阅读•第三课:小组讨论,分享理解和感受教学反思在三年级阅读课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更注重让学生了解学习阅读技能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慢慢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一步一步提高他们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

同时,让他们体验到知识学习和思考的快乐,让阅读更加有趣。

三年级阅读课教学计划

三年级阅读课教学计划

三年级阅读课教学计划本计划旨在为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课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提高阅读技能和阅读理解能力。

以下是该课程的详细计划: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类型的文本,包括故事、诗歌、新闻等,学会从中获取信息。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独立思考、推理、总结等技能。

3.培养对阅读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

二、教学内容:1. 经典儿童文学阅读在教学过程中,将选择一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例如:《小王子》《安徒生童话》《童话大王安徽泉著作集》《小玉米》《蓝宝石》《大力水手》等等。

在了解文本基本情况后,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其中的道理、思想和情感体验。

2. 新闻、实用阅读通过选择一些新闻或实用文本,例如:《环保:N年后会怎样》《家庭伦理》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各种实用性这部分内容涉及到家政、安全、环保、道德等。

结合内容,教授学生阅读技巧和方法,例如:归纳总结、判断推理、理解主旨等。

三、教学方法:1.阅读启发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组织小组活动。

每个小组负责阅读一篇文章,讨论阅读材料中有关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并就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交流。

3.评估法通过课堂测验、阅读理解测试、口语表达、写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针对学生的个别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

四、教学步骤:1.预习:老师介绍主题、内容、背景等,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预习和思考。

2.阅读:学生独立阅读,并且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及情节,在阅读过程中老师辅导学生边读边想的技巧,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技能。

3.理解:老师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难点,并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概括归纳文章内容。

4.深化: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进一步探究文章中的思想、情感等,进一步深化自己的认识。

5.交流:小组讨论或者全班交流,让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年级班级课程阅读计划

三年级班级课程阅读计划

三年级班级课程阅读计划引言阅读是孩子们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培养情感的重要途径。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阅读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拓宽知识视野,丰富内心世界。

为了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我们特制定本班级课程阅读计划。

一、阅读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阅读书目1. 《安徒生童话》2. 《格林童话》3. 《一千零一夜》4. 《中国民间故事》5. 《成语故事》6. 《中国古代神话》7. 《世界名著分级阅读》以上书目涵盖了童话、民间故事、神话、成语等多个领域,旨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不同文化背景,拓宽知识面。

三、阅读安排1. 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专门用于阅读和讨论。

2. 每个学生每周至少阅读两篇课文,并进行简要的阅读笔记。

3. 每月进行一次阅读分享会,让学生们交流阅读心得。

4. 每学期进行一次阅读知识竞赛,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

四、阅读指导1. 教师在进行阅读指导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提炼关键信息。

3. 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深度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阅读,如改编故事、绘制插图等。

五、评价与反馈1. 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了解他们的阅读进度和理解程度。

2. 通过阅读分享会和知识竞赛,了解学生的阅读成果。

3.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努力。

4. 对于阅读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

六、附录1. 阅读笔记模板2. 阅读分享会流程3. 阅读知识竞赛题目模板结语通过本班级课程阅读计划,我们期待学生们能够在阅读中收获快乐,提高能力,成为热爱阅读的一代人。

同时,我们也期待家长们能够积极配合,共同推动学生的阅读成长。

三年级阅读课教学计划经典

三年级阅读课教学计划经典

三年级阅读课教学计划经典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2. 培养学生的文字理解与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经典童话故事欣赏。

2. 中外名著节选阅读。

3. 政治故事与人物传记阅读。

4. 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三、教学重点:1.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2. 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培养。

3.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教学方法:1. 社会化阅读法:在学生小组内进行合作阅读,共同讨论理解和分析阅读内容。

2. 导读法:在教师课前进行导读,帮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阅读重点。

3. 剖析法:通过分析故事结构、人物塑造、情节推进等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情景演绎法:学生角色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深化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五、教学安排:第一学期:1. 单元一:经典童话故事欣赏- 爱丽丝梦游仙境- 小红帽- 灰姑娘-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2. 单元二:中外名著节选阅读- 《西游记》摘录-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中的一则3. 单元三:政治故事与人物传记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们的故事 - 国外历史人物传记的节选第二学期:1. 单元四:中外经典童话故事欣赏- 小屁孩历险记- 提着大葫芦的金刚狼- 阿基拉和天使2. 单元五:名人传记与故事欣赏- 马克吐温的童年生活- 袁隆平的成长故事- 爱因斯坦的成就与贡献3. 单元六: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小王子》- 《哈利·波特》系列六、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课堂表现。

2. 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的阅读成绩与提问能力。

4. 学生的阅读反思和自我评价。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1. 定期与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了解教学效果。

2.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进新的经典作品。

3. 鼓励学生多进行创作性阅读,并展示自己的理解和表达。

以上是三年级阅读课教学计划经典的安排,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三年级阅读课课程纲要

三年级阅读课课程纲要

高村一小《阅读》课程开发纲要课程名称:阅读课程类型:阅读拓展授课教师:三年级语文教师授课对象:三年级段学生开设办法:选修课,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组织教学。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1、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和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尤其是在“大语文”理念得到普遍认同的今天,课本不是教本,与此相对应的“大阅读”即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无疑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

2、我校学生大都来自周边农村,由于家庭的以及学生自身能力的原因,学生自发的课外阅读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和动机,这是我校开发《阅读》校本课程的“校本”因素。

同时,做为寄宿制小学,充足的可供统一协调的课外活动时间为此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时间保证。

二、课程目标总目标:通过开展本课程,达到以下目标:1、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3、通过阅读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接受优秀思想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4、引导师生及家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全面素质。

本期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懂的提出疑问。

3、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语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能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述性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7、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在课外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

8、诵读诗文,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50篇(段)三、课程内容1.背诵内容:唐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春望》、《登岳阳楼》、《乌衣巷》、《清明》、《题都城南庄》、《登幽州台歌》、《秋浦歌》《独坐敬亭山》、《明日歌》毛泽东诗词:《菩萨蛮·大柏地》、《采桑子·重阳》宋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元曲:《天净沙·夏》、《天净沙·冬》2.阅读内容(1)三字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2)红楼梦(3)弟子规(4)雷锋日记1960年10月21日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小学三年级阅读教学计划指南

小学三年级阅读教学计划指南

小学三年级阅读教学计划指南一、引言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制定一个系统、科学的阅读教学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二、目标本教学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1. 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本类型的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细节和主旨的把握能力。

4. 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

三、教学内容1. 文本选择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

可以包括故事、科普知识、新闻报道等不同类型的文本。

2. 阅读策略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断、判断、归纳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

3. 词汇拓展通过词汇拓展活动,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词汇理解能力。

4. 阅读技巧教授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如扫读、精读、速读等,以帮助他们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5.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理解练习,训练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包括细节理解、主旨理解、推理判断等。

四、教学方法1. 教师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阅读和讲解阅读策略,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通过互相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片、声音和视频等资源,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评估1. 阶段性评估根据教学进度,进行阶段性评估,检测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作品展示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阅读作品,如读后感、读书报告等,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3. 口头评估通过课堂讨论、个别答辩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安排1. 每周进行2-3节阅读教学课程,每节课45分钟。

2. 设立专门的阅读角,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3. 定期安排阅读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七、教材与资源1. 教材:选择与学生年龄和能力相适应的阅读教材,如《小学生阅读教程》等。

小学三年级阅读课程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阅读课程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阅读课程教学计划I. 课程背景阅读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因此,设计一个有效的小学三年级阅读课程教学计划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II. 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小学三年级学生达成以下目标:1.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III.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本教学计划将以不同类别的文学作品为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诗歌和短篇故事。

以下是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1. 童话故事(3周)- 第1周:介绍童话故事的定义和特点,选取一到两则经典童话故事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2周:引导学生阅读并解析不同种类的童话故事,了解其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第3周:学生自主选择一则童话故事进行阅读,并撰写读后感分享给同学。

2. 寓言故事(3周)- 第1周:介绍寓言故事的定义和特点,选取一到两则寓言故事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2周: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不同类型的寓言故事,探究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德和价值观;- 第3周:学生自主选择一则寓言故事进行阅读,并总结其中的寓意和教训。

3. 诗歌(2周)- 第1周:介绍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特点,选取一些简短的儿童诗歌进行分析和朗诵;- 第2周:学生自主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诵读,并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4. 短篇故事(4周)- 第1周:选取一到两则适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短篇故事进行分析和阅读;- 第2周:引导学生学习短篇故事的结构和情节发展,培养学生对细节的把握能力;- 第3周:指导学生进行短篇故事的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4周:学生自主选择一则短篇故事进行阅读,并撰写读后感分享给同学。

IV. 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 故事演示:教师通过大声朗读或配有图片的展示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共同阅读、讨论和解析文本材料;3. 角色扮演:学生在故事中扮演不同角色,促进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表达能力;4. 读后感写作:学生通过撰写读后感,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5. 个别辅导:教师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阅读障碍。

2024年小学三年级班级读书计划

2024年小学三年级班级读书计划

2024年小学三年级班级读书计划一、整体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素养。

二、具体计划1. 阅读指导课程设计专门的阅读指导课程,每周安排一至两节课程,教授学生正确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2. 选读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选择适合小学三年级学生阅读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

每个学生至少选择一本作品进行阅读,并安排相应的阅读时间。

3. 组织读书活动组织班级读书活动,如小组读书分享会、班级读书交流会等。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阅读的好书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

4. 读书报告要求学生在完成每本书的阅读后,写一份简要的读书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书名、作者、故事梗概、个人感受等。

通过写读书报告,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5. 图书馆借阅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学校图书馆和周边公共图书馆。

每个学生每月至少借阅一本图书进行阅读,图书馆管理员将进行统计和跟踪,以监督学生的进度。

6. 定期评估每个月末进行一次阅读评估,检查学生的阅读进度和理解能力。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个别辅导或补充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7. 鼓励家庭阅读积极与家长合作,鼓励家长给予学生更多的阅读机会,培养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提供家庭阅读指南,推荐适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优秀绘本和儿童文学作品。

8. 朗读比赛组织学校范围内的朗读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技巧和对书籍的理解。

参赛学生将根据评委的评分进行排名,以鼓励学生努力提高朗读水平。

9. 阅读达人墙在班级内设置阅读达人墙,鼓励学生每完成一本书籍的阅读后,写下书名和个人感想,贴在墙上展示。

以此激励学生不断阅读并积累阅读心得。

10. 读书证书每学期末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颁发相应的读书证书,表彰阅读进步明显的学生。

督促其他学生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素养。

通过以上的读书计划,相信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们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武镇第四小学阅读课程纲要
(三年级下册)
2014年2月26日
广武镇第四小学三年级阅读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荥阳市广武镇第四小学
课程类型:校本课程
教学材料:广武四小阅读课程教材
设计教师:陈雪丽马智新时玲利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学生
一、课程目标
1.具有一定的课外阅读的意识,有了读书的兴趣,爱读书、想读书,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安排读书时间,收藏读书资料,参与读书活动。

2.在规定的时间之内专心读书,能坚持读书30分钟以上。

能与人交
流读书感受。

3.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简单的阅读摘录,能归纳、摘抄好词句。

4.在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
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

5.学习欣赏方法,在提示下能对人物和优美的语言作出评价,进行有
目的地收集资料和网络查阅工作。

背诵诗文25篇,全学年课外阅读总量
达15万字以上。

二、课程内容
1.收藏和搜集图书资料
2.学习朗读
3.好词佳句片段的摘录
4.学会查资料
5.摘读法
6.学习评价方法
7.理解词句的方法
8.古诗文背诵的技巧
9.古诗朗诵会
10.编辑图书目录
11.学习背诵
12.卡片索引摘录
13.读书的秘诀
14.避读法
15.故事阅读
16.抓住关键读懂一段话
17.阅读批注
18.读书卡片展示
三、课程实施
1.利用每天的早读时间,指导学生多读多背。

2.在阅读课上,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3.定期进行擂台赛。

擂台赛的形式一方面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另一方面,擂台赛也能培养学生的胆量、理解力、记忆力等。

因此,竞赛的形式容易让学生间相互找到差距,激发他们阅读的热情。

4.开展读书主题活动,每周五组织孩子开展读书主题交流展示活动,评出阅读标兵,并在专栏上进行表扬。

5.讲故事。

将自己阅读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培养学生的口才,锻炼学生的胆量。

四、课程评价
1. 星级评定: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之中,设计一个“星级”评价汇总表贴在教室墙上的活动栏中。

每次活动后,经过自评、小组(教师、家长)评议,会在评价汇总表中给组员画上“星”作为奖励。


动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的评价情况一目了然,时刻激发学生参与活
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争取得“星”。

2. 进行各种竞赛活动,用成果来鼓励学生。

实践证明,与活动密切
相关的阅读,能增加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继续阅读。

安排相应的竞
赛活动,有古诗文背诵比赛、自读课本课文朗读比赛、课外读物知识竞赛、讲故事比赛、口语交际能力比赛。

通过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比赛,综合评
价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年级语文组
2014年2月2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