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周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周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西游记》,别样的经典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型小说,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基础上才写定的。

这三部小说中,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作者以他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的、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积累,也有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的故事的濡染。

除了神祇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方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佛、菩萨、魔则是由印度佛经传入,然后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

这种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的汇合,自六朝的志怪小说以来已渐次达到密洽无间;与此相应的是宗教上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的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

《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独创性批判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或更正确地说,和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开了玩笑,对它进行了嘲弄。

在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前者应予肯定,后者应被否定。

但《西游记》不与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认同,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师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加牟尼,都是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至于天将神仙、菩萨金刚和诸路神祇就更不在话下。

不少妖魔倒是可亲可爱,有人情味,是引人寄以同情的对象,猴精孙悟空便是最突出的一个。

他的魅力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约束,读者则同情于他受紧箍咒时的窝囊气而欣喜于他的有时妖性复发。

2018届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三全真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

2018届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三全真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

上高二中2018届高三年级全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上交。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卷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的签字笔填写好,用2B铅笔将准考证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答第Ⅰ卷时,考生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涂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答第Ⅱ卷时,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区域相应位置内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或者超出答题区域作答均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梵.语(fán)拎.包(līn)契诃.夫(hē)戛.然而止(jiá)B.仓廒.(áo)房檩.(lǐn)血.淋淋(xuě)身陷囹.圄(líng)C.藤蔓.(wàn)趿.拉(tā)潭柘.寺(zhè)棠棣.之花(dì)D.癖.好(pǐ)傩.戏(nuó)白鹄.舫(gǔ)戎马倥.偬(kǒ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笔画销锋镝轻车简从一年之季在于春B.渔具峭楞楞以德抱怨是可忍孰不可忍C.泄秘一摊泥惹是生非制之死地而后生D.砥砺爆发力牟取暴利多行不义必自毙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范曾泼墨人物画的出现,使几成绝响的梁楷泼墨人物画,于八百年之后,再次奏出黄钟大吕....般的华美乐章。

B.您就别再难为这孩子了,他既然不肯讲,就一定有难言..的苦衷。

..之隐C. 在投资过程中,人们专注于低点买进高位抛出的时点研究,对于一些常规却置之度外....,忽略向基金公司补全或及时更新自己的资料。

D.秀兰·邓波儿这位六岁就已闻名世界的童星,年仅22岁就因星途黯淡退出演艺圈,其后半生外人知之甚少,与其早期风靡一时不可相提并论....。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此次赛事看点颇多,上届冠军得主丹麦选手佛罗斯特有可能在决赛中与印尼老将苏吉亚相遇,他们将上演一场争夺冠亚军的好戏。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命题:杨林泉第Ⅰ卷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戌:早期王权的象征王者,一国之主。

其形三横一竖,为何这样的构形?汉字早期在表达这个王字时,以器具“戉”的象形来指代“王”,表明了“戉”即“王”的含义。

不过这个原初的字义,似乎很快就被淡忘了。

两周到西汉时期对“王”字的解释,臆断成分很重。

孔子曰:‘一贯三为王’。

”董仲舒曰:“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孔子和董仲舒都没有将这个字解释准确。

甲骨文的发现,为推定“王”字的本初意义提供了证据。

文史学家吴其昌说,戊、戉、戍、成、咸诸字皆由石斧的形状演化而来,其锋刃左右旁向者衍为上述各字,其锋刃向下时则衍为工、士、壬、王诸字。

这个斧头的形状,居然造就了如此多的字形,斧头的方向判定了字的意义,让我们见识了古人造字的意趣。

考古学家林沄有专文《说王》,论“王”字本像无柄且刃缘向下的斧钺之形,本表示军事统率权,后来这军事统率权的象征演变为王的权杖。

“戉”的象形,是王字定形的基础,这已经成为古文字学家的共识。

历史学家徐中舒也说戉的写法,“像刃部下向之斧形,以主刑杀之斧钺象征王者之权威”。

甲骨文存在的商代,钺已经是青铜质,而戉字的出现却是更早时代的事,良渚文化陶器上的刻画就是证据。

良渚文化玉戉的背后,也许已经有了王权的定义吧。

戉这个字,可以给相关的字形字义更多的提示。

有研究者论“辛”,说最早的甲骨文“辛”,是一把执行最严厉刑法的割人肉用的锋利小刀,三面有刃,字的下尖或左偏或右偏,表示刀锋歪斜,类似雕刻刀。

这样解释其实并不到位,“辛”的字形其实是一柄刃部向上的戉,下面那个尖尖其实是柄,刃在上方,那些学者显然是将它认倒了。

再看看带有“辛”字根的“辟”,甲骨文写成用戉砍掉了一个人的头的样子,所以这是一种极重的刑罚,砍头,古代谓之“大辟”。

王是下达或者执行“大辟”的主体,所以王又有了“辟”这样奇怪的代称,这与用戉代称王的意义是一样的。

2017-2018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一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

2017-2018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一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

2020届高一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海权可界定为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一个国家在海洋领域或运用海洋所享有的实力、影响力或控制力,它不仅包括海上军事力量,还包括海洋经济实力和海洋科技水平。

海权中的海军要素并不足以保证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

海军的强大有利于保护国家的海外贸易,反过来,雄厚的经济实力有利于加强海军的实力。

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必然要求实施海洋强国战略,这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海军实力的加强。

但是中国的海权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海权,这主要是由文化传统和外交战略的差异决定的。

与西方文明相比,儒家文明缺乏侵略性和扩张性,这使得中国崛起的范式和要素不同于西方大国。

作为殖民主义的受害者,中国一贯反对各种形式的殖民主义,中国经济的强大更多取决于内在的廉价的劳动力和勤劳节俭的民族传统,而不是依赖干涉性的全球海军体系和寄生性的国际货币体系。

但是只要国际法还不能完全有效地制止侵略行为,中国就必须发展海军实力,以强化海权。

不过中国海权的内涵与西方扩张性的传统海权有所不同,中国海军实力的提升,主要目的在于战术上的自卫和战略上的威慑,从而有效维护国家权益。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南海各国就是趁中国海军实力虚弱,事实上侵占了中国的南沙诸岛。

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外交传统也使中国的海权缺乏攻击性和扩张性,中国海军强国的目的不是干涉他国内政,而是为了从海洋利用与世界和平中获取物质利益和安全保障。

中国海军的制海权旨在有限防卫而不是无限战争,而且陆上防卫压力也使海军建设不能从战略层面向战术层面无限推进。

战术意义上的海洋维权可由政府执法部门来完成,这样可以减轻国际舆论和外交的压力,也符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因为执法争端可归因于对国际法实施和解释上的分歧,而战术上的军事行动会因违背和平与发展潮流诱发‚中国威胁论‛。

通过经济发展和海洋战略实现和平崛起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2018最新试题资料-江西省安福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8最新试题资料-江西省安福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安福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5 江西省安福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相同的一组是()A、扎堆/包扎勾当/勾魂摄魄抗菌素/细菌肥料 B、名号/号召殷切/血色殷红弄潮儿/弄巧成拙 c、瘦削/削减哽咽/狼吞虎咽露马脚/原形毕露 D、粘连/粘贴 /载誉而归度量衡/量才录用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坐镇辐射大拇指工于心计B、抉择家具谐奏曲并行不悖c、精粹影牒股份制出奇制胜D、凋敝凑合大杂烩标新立意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城的广场边,突然冒出许多地摊,一溜儿排开,全是首饰,镶了珠的手镯,挂着银铃铛的项链,有着美丽花纹的石头、牛角等。

B、“人生到处知何似”?大半辈子过去了,到过不少地方,许多人事,回首已茫然,唯有当年那位房东,却是教人终生难忘。

c、还有一棵种在瓷瓶中的、不知树名的盆栽(中国叫盆景,多种于盆中,不知为何这株用瓶),想是日本人走时扔弃的,已在园中多年。

D、在这次画展上,舒明浩先生展出了他的二十幅瓷版画《水乡石桥》系列,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许多人都知道,他往往出尔反尔,原告与被告哪一方给他的好处多,他就在最后裁决中偏向哪一方。

B、“中国当代四大最有情调女作家”评选结果已于近日揭晓,琼瑶、王安忆、简以宁、小妮子等老中青四位作家高票当选,被认为实至名归。

c、学生们的写作体验还不十分丰富,老师对他们的作不应该反唇相讥,而应多从情感、表达等方面加以引导。

D、齐白石仔细观察过虾的生活,所以画虾时能够绘声绘色,其笔墨变化已经到了极高的境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通过《复兴之路》这部见证民族精神崛起。

2018届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三月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届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三月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8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本次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媲.美/譬.喻回溯./塑.料花圈./圈.养贩.卖/皈.依B.骨髓./随.意盘桓./城垣.模.样/模.仿悲恸./恫.吓C.纨绔./胯.下市侩./杂烩.强.迫/倔强.油炸./札.记D.痉.挛/靓.妆噱.头/戏谑.横.财/蛮横.档.案/当.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猩红跬步记录簿以点带面B.朱拓桀聱化装品如椽大笔C.缣素摭拾衍生品心心相映D.付梓糟塌卸包袱暗然神伤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不同的人,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同的.②为躲避敌人的搜捕,她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③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 ,极其缺乏.A.截然化妆百里挑一B.截然化装凤毛麟角C.迥然化装凤毛麟角D.迥然化妆百里挑一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很长一段时间,经济效益滑坡一直困扰着这个有五百多万职工的企业,谁也提不出使企业走出困境的灵丹妙药。

B.美国的‚棱镜‛计划给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敲响了警钟,应该对国内厂商自主可控的信息系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并对国外公司建立严格的审查机制。

C.智慧对于人类就像鸟儿对于翅膀一样重要。

只要我不断地努力学习,不断地努力工作,我就会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蓝天就会任我飞翔。

D.做任何事都应该上心,不然很难取得应有的成绩,比如说学习,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你自觉刻苦的程度。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2018届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英语试题(解析版)

2018届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英语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英语试题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 A strikeB. An employeeC. A piece of news2. In what language does the woman write to her pen friend?A. EnglishB. FrenchC. Turkish3. How did the woman go to town?A. By carB. By bikeC. By bus4. What does the woman ask Tom to do after school?A. Put away his school bagB. Move the kitchen tableC. Hang up his coat5. How long will the man continue to stay?A. About three daysB. About four daysC. About five days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二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个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is the woman good at?A. MathsB. ScienceC. Chemistry7. How often does the man help his brother with his study?A. Once a weekB. Twice a weekC. Three times a week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2021学年)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2021学年)

江西省上高县2018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西省上高县2018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西省上高县2018届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的全部内容。

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u-64第I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及解释正确的是( )A、用较高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洋葱外表皮细胞,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未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说明是死细胞B、用健那绿处理人体蛔虫的体细胞,显微镜下没有发现被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说明是死细胞C、通过显微镜观察到黑藻的叶绿体在细胞质中运动,并随着照射光线的强弱而改变受光面,说明是活细胞D、因为活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用甲基绿吡罗红未能将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染成红色说明是活细胞2、在真核细胞中,下列物质都需要以RNA作为模板的是 ( )A。

性激素和淋巴因子B。

胰岛素和细胞骨架C. 胰蛋白酶和tRNA ﻩD。

神经递质和磷酯分子3、下表为人体从一个卵原细胞开始发生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染色体组数变化及各阶段相关特点的描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类的超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与甲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行为有关B.甲过程和丙过程中都有着丝粒的分裂,但前者进行了两次后者进行了一次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第Ⅰ卷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戌:早期王权的象征王者,一国之主。

其形三横一竖,为何这样的构形?汉字早期在表达这个王字时,以器具‚戉‛的象形来指代‚王‛,表明了‚戉‛即‚王‛的含义。

不过这个原初的字义,似乎很快就被淡忘了。

两周到西汉时期对‚王‛字的解释,臆断成分很重。

孔子曰:‘一贯三为王’。

‛董仲舒曰:‚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孔子和董仲舒都没有将这个字解释准确。

甲骨文的发现,为推定‚王‛字的本初意义提供了证据。

文史学家吴其昌说,戊、戉、戍、成、咸诸字皆由石斧的形状演化而来,其锋刃左右旁向者衍为上述各字,其锋刃向下时则衍为工、士、壬、王诸字。

这个斧头的形状,居然造就了如此多的字形,斧头的方向判定了字的意义,让我们见识了古人造字的意趣。

考古学家林沄有专文《说王》,论‚王‛字本像无柄且刃缘向下的斧钺之形,本表示军事统率权,后来这军事统率权的象征演变为王的权杖。

‚戉‛的象形,是王字定形的基础,这已经成为古文字学家的共识。

历史学家徐中舒也说戉的写法,‚像刃部下向之斧形,以主刑杀之斧钺象征王者之权威‛。

甲骨文存在的商代,钺已经是青铜质,而戉字的出现却是更早时代的事,良渚文化陶器上的刻画就是证据。

良渚文化玉戉的背后,也许已经有了王权的定义吧。

戉这个字,可以给相关的字形字义更多的提示。

有研究者论‚辛‛,说最早的甲骨文‚辛‛,是一把执行最严厉刑法的割人肉用的锋利小刀,三面有刃,字的下尖或左偏或右偏,表示刀锋歪斜,类似雕刻刀。

这样解释其实并不到位,‚辛‛的字形其实是一柄刃部向上的戉,下面那个尖尖其实是柄,刃在上方,那些学者显然是将它认倒了。

再看看带有‚辛‛字根的‚辟‛,甲骨文写成用戉砍掉了一个人的头的样子,所以这是一种极重的刑罚,砍头,古代谓之‚大辟‛。

王是下达或者执行‚大辟‛的主体,所以王又有了‚辟‛这样奇怪的代称,这与用戉代称王的意义是一样的。

《诗经》中有辟王,如《大雅·棫朴》有‚济济辟王,左右趣之。

济济辟王,左右奉璋‛,这里说的‚辟王‛,就是周天子。

汉代贾谊《新书·审微》说到这样一个故事:卫侯要朝见于周天子,掌管接见事务的周行人问他的名号,说是叫‚卫侯辟疆‛。

周行人郑重地对卫侯说,辟为天子之号,诸侯是用不得的。

卫侯不得已临时更改了自己的名字,如此天子才接受了他的朝见。

古人将天子、辟、璧相提并论。

辟之名,可以是天子,也可以就是璧。

金文‚璧‛字恰恰是借用了辟字的字形,借形亦借义,只是在字下加了个‚玉‛。

璧是献给天子的,璧因此有了天子的称名‚辟‛。

璧是由辟而来,辟即为戉。

在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中,都发现过璧形戉,也许透露出了一个信息:璧与戉之间本来是可以画等号的,都是王权的体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王”字的构形是由器具“戊”的象征指代而来的,“戊”像斧头之形,其锋刃向下,就衍生出了“王”的字形。

B. “辛”的字形是一柄刃部向上的戊,用来执行割人肉的刑罚,但是一些学者将它认倒了,把它当做一把三面有刃的小刀。

C. “辟”字的甲骨文写成了用戊砍掉一个人的头,而下达或执行砍头刑罚的主体是王,所以“辟”字又可以用来代称王。

D. “璧”是献给天子的,所以古人造字时借用了代表天子的“辟”字,然后在字下加上了玉字,于是就是成了“璧”字。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孔子和董仲舒采取臆测方法,没有将王字含义解释准确,所以汉字的造字研究不能有主观想象,而应依据材料,科学推断。

B. 古人造字仅从斧头锋刃的左右旁向和向下方向,就衍生出了不同的系列字形,形成了字的意义,由此可见古人造字的童趣。

C. 卫侯参见周天子,更改了“辟疆”的名字,才得朝见,可见当时对“辟”字的用法,有明显限制,不可以随便用这个字取名。

D. 判定文字的构形及意义,可以依据文字象形的特点,还可以用出土文物进行佐证,甚至能在原始的刻画中找到蛛丝马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对于刃缘向下的斧钺之形,虽然学者林沄认为表示军事统率权,徐中舒认为主刑杀,但是他们都认为其象征王者权力。

B. 作为斧形的器物,“戊”有石质、青铜质和玉质,良渚文化陶器上的刻画证明“戊”字的出现在商代青铜材质的钺之前。

C. 作者引用《大雅·棫朴》中“辟王”的例子,是为了证明“辟”可以作为王的代称,这一结构和“戊”代称王是一样的。

D. 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中,发现的璧形戊,证实了璧是王权的体现,所以璧和戊所代表的含意基本是等同的。

【答案】1. B 2. A 3. D【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B项,“用来执行割人肉的刑罚”是有的学者的观点。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A项,“采取臆测方法”不准,是“臆断的成分很重”;“造字研究不能有主观想象”过于绝对。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项,“证实了”错误,原文为“也许透露出了一个信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仲夏的莲刘黎莹月亮出来的时候,把莲家的天井照得像铺了满地的白霜。

莲就是在这个时候走进自家大门的。

她听见爸使劲咳了一下。

‚疯。

就知出去疯。

‛爸朝地下重重地吐口痰。

‚去秀儿家坐哩。

‛‚坐哩坐哩。

养你这么大就知个坐?‛爸又朝地下吐痰。

莲说:‚缸里的水挑满了。

灶里的柴也都抱好了。

‛爸就埋头抽旱烟袋。

爸抽了大半辈子旱烟,一到冬天就喘个不停。

瘦骨嶙峋的胸膛拉风箱一样让人看着揪心。

有一回莲的妈买回一条纸烟。

妈说别再抽旱烟了,伤身哩。

莲的爸一把夺过纸烟,连撕带踩,踩了一地的碎烟末子。

‚败坏,就知败坏。

有个金山银山也叫你给花空了。

你有多大个脸?就给男人买纸烟抽,你想把这个家抽毁了呀你!‛莲的妈大气都不敢哼一声。

莲说:‚妈你早晚叫爸打死。

‛妈说:‚你知?夫与天齐。

有你爸的病身子撑着,咱就是头尾齐全的一家子人哩。

‛莲的眼里就有了泪。

莲说:‚等有了钱,我买一汽车纸烟,让爸踩个够。

等爸踩累了,踩没劲了,就不踩了。

‛妈说:‚你当钱好挣?等你去捡哩,这是命。

‛爸的烟袋锅像一个小火球在明晃晃的月亮地里一上一下地闪着红光,说:‚南岭那边的亲事,定了。

‛莲问:‚定了?‛爸说:‚定了。

‛莲的妈站在堂屋里扶着门框,一脚门里一脚门外。

妈才40多岁,头上就有了那么多的白头发。

爸说:‚无公无婆,无哥无嫂,进门就当家。

今过晌钱都送过来了。

‛莲说:‚真?‛爸说:‚真。

‛莲说我刚问过秀儿,这门亲事好就好在游手好闲,又馋又懒。

爸的脸上结了一层冰霜,说:‚你都知?‛莲睃一眼爸又睃一眼妈。

莲的眼前晃动着跛着一条腿的哥。

哥才不去管有月亮地还是没月亮地,饭碗一推,就跛着一条腿在天井里走过来又走过去。

哥的脚步声总是一重一轻,像一把卷了刃的大锯把一家人锯得坐卧不宁,心事重重。

这时候莲就会听见爸重重地咳一下,说:‚我就不信,三只脚的蟾没处寻,两条腿的女人会找不来。

‛莲知爸的心思,爸在等莲回话哩,好定下婚期,买下做嫁衣用的料子。

她偏不开口,心说我才不会像妈那样看你脸色,让你拿捏哩。

莲的妈跌跌撞撞从屋里跑出来,‚扑通‛一下跪在莲跟前。

妈说:‚好娃儿,妈给你跪哩。

妈给你说实情,人家送来的钱好厚一大卷子哩,够你哥娶媳妇盖房子用,只是苦了俺娃儿,妈对不住你。

‛莲的爸一脚踹过来,妈的嘴角就溢着一缕缕的血丝。

爸说:‚山高遮不住太阳,她吃你的奶长大,你还给她跪。

‛莲对爸说:‚你敢再动妈一手指头,我立马就去南岭退婚。

‛妈嘴里的血丝把平领的月白褂子染红了一片。

这是今年春上县里扶贫时发给莲家的,当时莲的妈还舍不得穿,怕人眼热,后来见左邻右舍都穿上分来的衣服,有的料子比她这件还好,她这才敢往外穿。

莲说:‚妈,我应。

这门亲事我应下就是。

‛莲说完就一脚把天井里爸刚坐过的马扎子踢到大门外头。

莲小时候和哥一块儿上坡里割草,回村的路上有两条狗在红着眼打架。

莲手里的小镰刀惹恼了狗,狗以为马上要受到伤害,就回过头来一齐咬莲。

哥急了,把一筐子草砸过去,狗就又掉头去咬莲的哥。

哥的镰刀在草筐子里,哥说莲你快砍你快砍呀莲。

莲一镰刀砍过去,狗跑了,却砍在哥的腿上。

哥腿上的血汩汩地往外淌,按了好几把土,还是淌。

后来,哥就跛了一条腿。

第二年的夏天,莲就嫁到了南岭。

莲极少回娘家。

有一回娘家村的秀儿去找莲,一块儿红枣大的疤痕,就在莲的胭脂骨那里,很显眼。

让男人用砖头砸的。

又过了一年,秀儿去看莲。

村里人告诉秀儿,果品加工厂的厂长,一天到晚忙着哩。

村里人说她男人就在莲的手下听差。

谁不知道她男人凶?末了还是得听莲的。

这叫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秀长长嘘口气。

呱呱呱,一阵清脆的蛙呜传来,秀儿看见村头池塘的莲花正开得爽人眼睛。

(选自《(小小说选刊)十五年获奖作品精选》)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把夺过纸烟”“连撕带踩”“踩了一地的碎烟末子”这些动作细节描写勾画出莲爸吝惜金钱、脾气暴躁的性格特点。

B. 莲的丈夫是个好吃懒做、游手好闲、脾气粗暴的男人,塑造这个形象是为突出控诉现实社会大男主义思想这一主旨服务的。

C. “莲一镰刀砍过去,狗跑了,却砍在哥的腿上”,这一句照应上文,交代了哥跛腿的原因;也为莲最终答应婚事补充说明。

D. 小说开头与结尾分别写如霜的月色、清脆的蛙鸣、爽人的莲花等景物,简洁洗练,起到烘托人物形象、增强韵味的作用。

5. 小说中的莲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6. 小说以“仲夏的莲”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探析。

【答案】4. B 5. ①执拗、坚强,有主见,不轻易盲从;②善良、隐忍,体贴母亲、体恤家庭的困境;③勤快,质朴,活泼。

6. 从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看,莲是小说的主人公,以之为题,突出了故事的主角,挈领全文内容。

从小说的主题蕴含看,主人公取名为“莲”,并以“仲夏”来修饰,意在象征女主人公“莲”的形象,礼赞其有如仲夏盛开的莲花一般昂扬蓬勃的生命力,以之为题,意味隽永。

(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解析】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项,过度解读,应是“品味到莲妈无奈、惭愧、渴盼、怜悯,不舍、痛苦等百感交集的心绪”。

C项,“塑造这个形象是为突出控诉现实社会大男主义思想这一主旨服务的”错,这一理解偏离了小说的主题蕴含;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莲,塑造这一形象是为表现女性在厄运下主动掌握自己生存方向的信念这一主题思想服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