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曲江文化事业管理模式

合集下载

王志纲:曲江模式

王志纲:曲江模式

曲江模式2007-08-15 17:38为纪念《曲江宣言》发表五周年而作为纪念《曲江事变》发表四周年而作为纪念《曲江路线》发表三周年而作为纪念《曲江报告》发表二周年而作为纪念《文化曲江》发表一周年而作曲江模式题记汉风起,长安兴;唐华绚,曲江涌。

凤栖古原,遗址千载临风;芳草离离,流觞慈恩题名。

瑞塔千寻起,芙蓉扶地秀,终南长松只作蓝图画笔,城冠明珠诗歌胜景丹青。

无限芳华,大唐不夜,气势如虹。

区之兴,城之兴,国之兴。

兴于体,兴于势,兴于道,兴于无形。

为传承文脉,兴废继绝,开拓当代城市新区,曲江自公元2002年始,首倡《曲江宣言》,2003再发《曲江事变》;2004绘就《曲江路线》,2005铸成《曲江报告》,2006擎出《文化曲江》。

水新注,话得失。

曲江不辟庙堂锐语、市井流讽,崇千古遗韵,建功立业,锲而不舍。

能群众而尽萃,将文化、城市、民生、创新共济于一炉。

有点滴感悟,有些许收益,有程式亦无程式,以经营为最高境界,文化立区,旅游兴区,刻苦图强,灵活应变,力臻于人文活力和谐之善。

曲江风云2007年8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两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西安曲江新区、深圳华侨城。

至此,南有华侨城,北有曲江,格局初成。

从旅游度假区到城市新区,从城市新区到文化新区,从文化新区到文化产业示范区。

五年之程,曲江,历经嬗变,历经风雨,蚕蛹化蝶。

际遇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衰亡,罗马城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沦为欧洲一个普通城市,但仍因其文史底蕴历千年而不衰。

巴黎因经济强,因文化名。

二战后,城市改造,新旧分制,文化一脉相承。

平遥、凤凰、丽江三座小城,声名超过许多大城市。

苏州曾因水而灵。

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运动波及于此,港汊纵横的河湾被淤塞,体验水城风韵,要去周庄、同里、甪直等偏乡小镇。

重构城市水网,无异再造古城。

城市化浪潮席卷全球,关于城的话题,几多沉重,几多遗憾……2002年,站在世界文化新格局中十字路口的曲江,在思考、在探索。

浅谈“曲江模式”对武汉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浅谈“曲江模式”对武汉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浅谈“曲江模式”对武汉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摘要】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行业,以其无污染,低消耗的特色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具活力和潜能的朝阳产业,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不可缺少的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占国内经济的比重日益增大,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速度尤为迅猛。

曲江园区作为全国最大的两个文化投融资发展平台之一,自2002年以来,以“文化立区、旅游兴区”为理念,着手整合区域文化资源,注重大文化项目带动作用,使文化旅游产业、城市人文生态建设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同步发展,形成了“文化+旅游+人居+商业”的文化产业运营模式,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武汉文化产业发展正处于建设的起步发展阶段,武汉市政府已出台的文化发展策略,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

武汉文化产业的发展更需要借鉴其他城市发展的经验。

【关键词】曲江模式武汉文化产业一、曲江园区现状及分析1、曲江园区运营模式(1)园区发展现状。

曲江原名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区,2003年正式更名为“曲江新区”,该区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以“文化立区,旅游兴区”为理念,进行大手笔资源整合、资本运作,以文化旅游业为主导,同时涉及房地产、餐饮、酒店、商贸、网络、科教、文化艺术品等产业门类,基本形成具有特色的较为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

2002年以来,曲江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4亿元。

其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园区已基本完成“七通一平”,园区绿化覆盖率达到6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26.9平方米,优良的人居和投资环境为曲江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曲江新区建成了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公园、曲江会展中心等一大批重大文化项目,这些项目提升了城市价值和城市品位,对吸引外资、加快园区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繁荣,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

再次,曲江园区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拓宽文化产业门类,聚集文化产业资源,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规模。

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模式集群研究

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模式集群研究

K901.9 0705024122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分类号 学号 密级 10722 公开 题 目(中/英文) 文化产业发展之“曲江模式”研究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Qujiang Mode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学科门类 提交论文日期 专业名称 学校代码 成绩评定 刘 瑾 文 化 产 业 管 理 史元辉刘 阿 平 二○一一年六月 管 理 学文化产业发展之“曲江模式”研究摘要文化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世界性发展潮流和趋势,是伴随着国际大都市城市功能结构的提升而逐渐成熟起来的。

文化产业集群引领着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及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文化产业规模化、集团化改革不断发展。

在中国当前背景下,文化产业园区又融合城市化进程、政府行为与民生建设等因素,因此形成了一种依托产业经济诉求为基础的社会现象。

[1]以西安曲江模式为研究对象,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分析其区域历史文化特色、详细描述了区域重点园区的发展概貌,产业集群发展、竞争优势,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及现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曲江文化产业集群的整体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方向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做出总结。

关键字:曲江模式产业集群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咸阳师范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AbstractCultural industry cluster development as a global trend and the trend is accompanied by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in the upgrading and mature together. Cultural industry cluster development of leading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decided the city's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its level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urban culture, industrial scal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reform group. In China's current context, the cultural industry and integration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 behavior and people's livelihood and other factors, thus creating a demand-based industrial economy based on social phenomena. [1] to study in Xi'an Qujiang model to study the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l, analysi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region,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regional overview of key parks, industrial clusters,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Choice And Analysis, and on this based on the overall Qujiang culture industry cluster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to make summary.Keywords: industry chain cluster Qujiang mode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文化产业发展之“曲江模式”研究目录前言 (1)一、曲江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2)二、西安曲江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路径选择与发展现状 (2)(一)文化旅游业 (2)(二)会展业 (3)(三)影视演艺业 (3)(四)出版传媒业 (3)三、西安曲江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 (4)(一)功能定位 (4)(二)核心理念发展 (4)(三)执行实施模式 (5)四、西安曲江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的缺失性因素 (5)(二)缺失系统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方案 (6)(二)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支持性要素不完整 (6)(三)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消费者参与性、互动性不足 (6)(四)曲江文化产业集群整体营销滞后 (7)五、曲江模式如何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7)(一)曲江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体制创新 (7)(二)曲江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机制创新 (7)(三)曲江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产品创新 (8)(四)曲江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技术创新 (8)(五)加大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投融资支持力度 (8)(六)实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人才战略 (9)(七)进一步明确政府在文化产业集群中的功能 (9)结语 (9)参考文献 (10)谢辞 (11)文化产业发展之“曲江模式”研究文化产业发展之“曲江模式”研究前言文化产业集群,是在现代文化产业背景下,众多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文化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根据专业分工和协作关系建立起来的,在一定区域集聚形成的产业组织群落。

【精品】西安曲江新区发展模式研究

【精品】西安曲江新区发展模式研究
西安曲江新区发展模式研究
1
西安曲江新区——发展历程
优质资源整合、产品集群发力、产业集群聚势,构筑中国文化产业第一极
摸索前行
华丽转身
聚合发展
产业航母
探索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探寻价值机制创新
文化主题公园横空出世, 打造产品集群
文化产业触角多向延伸, 打造产业集群
以点带面,文化兴城, 构筑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第一极
板块名称
占地面积
主要特色
主要产品
唐风商业板块 旅游休闲板块 商务会展板块
约2平方公里 约7平方公里
依托大雁塔——大慈恩寺历史风貌区及大雁塔南北广场,以唐风为主题的大 型综合性商业板块,是西安规模最大的文化商业区。
依托70公顷的曲江面、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营造大规模 旅游休闲板块。
致力于打造国际级的会展产业集群和商务港 占地约3平方公里
文化创意形成
体制建设

创意产品研发

行业协会

产品体系构建

资金反哺
园区开发
项目投资
产业聚集
基金体系 扶持政策 版权交易 陕西文促会 服务体系 产学研中心
文化资源
文化古迹
文化设施

遗址保护

文化项目

文化活动

文化场馆
文化基金
投融资平台
产业交流与合作服务平台
技术服务平台
产业平台
创业服务平台
7
西安曲江新区——小结与借鉴
控制重点产业,发展多元投资,九大集团搭建曲江骨架
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 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
全资企业
曲曲曲曲 江 江 江 江曲 文 影 国 文江 化 视 际 化建 旅 投 会 演设 游 资 展 出集 集 集 集 集团 团团团团

立足曲江发展 成就企业梦想——小记快速发展中的西安曲江新区圣境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立足曲江发展 成就企业梦想——小记快速发展中的西安曲江新区圣境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到管理 实践 , 服务到经营, 步 从 逐
将 学 习型 组 织 的 理 念 深 入 到 企 业 组 织 变革 之 中。
6 的时间, 年 圣境物业 还是 一
个 年 轻 的 团 队 。 年 的积 淀 , 年 的 6 6
磨砺, 坚持 不懈的创新与改革 , 铸 就了圣境物业 良好 的品牌形 象, 也
力, 加强品牌管理 , 公司于2 0 年 08 专门成立品牌战略研 讨委 员会, 在
公 司 内部加 强 对 物 业 前 沿理 论 的 了
垃 圾压缩站 , 并负责后期的运营及
的条件下 , 对物业服务企业来说 ,
解 , 09 2 0 年至2 1 年 , 0 1 先后组织 品
牌 战 略 研 讨 会 2 多次 , 前 沿 理 论 0 从
标体 系推广年 ” 全面细化 服务流 ,
程 、规 范 服 务 行 为 , 三标 管理 标 将 准 和 企 业 质 量 管 理 的 实 际 有 机 整 合 , 保 做 到 先进 性 与实 用 性 的 统 确

度, 受到了政府 部门的高度评价 ,
为企 业 获得 了较 多 的政 策 支持 和 社 会 资源 , 社 区 文化 市 场 化 发 展 、 为 公 司化 运作 提 供 了经 验和 基 础 。
过 开展租 赁 、 务服 务等业 务 , 商 进 步增 加企 业经 营收 入 。
新 区首家社 区文化站 , 通过送 电影
进 社 区、 建 文 艺 社 团、组 织 文康 安 全三 标 认 HA 10 1
证 工作 , 并于2 1 年顺利通过三标 00
西安隆重召开
企 业 篇
立足 曲江发展 成就企业梦想
小记快速发展 中的西安曲江新区圣境物业管理有 限公司

文化曲江的四个解读---对话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常务副总王建军

文化曲江的四个解读---对话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常务副总王建军

文化曲江的四个解读《陕西日报》记者对话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常务副总王建军正是因为文化,西安能与北京、上海相提并论;正是因为文化,西安国际化的意义就远远超越了国际化其本身;也正因为文化,注定西安的国际化之路,必须彻底摆脱传统思维的桎梏,必须从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上寻求突破。

充分运用积蓄千年的文化势能,以中华文化为杠杆,撬动西安整个国际化的进程。

----著名策划人王志纲如何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如何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如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让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如何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使陕西文化产业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带着种种疑问,陕西日报记者与曲江文化集团常务副总王建军展开对话,试图从企业发展的层面,解读曲江文化产业近年来的突破发展。

解读一:曲江的ID标签记者:谁都知道陕西在全国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如何让陕西优势的文化资源变为陕西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文化强?近年来,西安曲江的发展对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王建军:陕西最有发言权的是文化。

无论从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企业家的战略观点看,有一点共识就是应该扬长避短。

2009年,陕西省经济总量以13.6%的增长率高出全国4.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十七位,但从总量上看跟其他省份仍有不小差距。

发展文化产业,促进陕西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才能彰显陕西文化资源优势的特质。

记者:虽然我国刚刚起步的文化产业不能像工、农业一样用GDP来衡量,那么文化企业的贡献怎么体现?王建军:现在我们要求文化集团要向正循环发展,返回企业原始本性,就像从笼子里面放出老虎,重新回归它的本性与血性。

从去年开始,我们在企业内部推行管理升级和改造,到今年步子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强。

我们有两点体会:一是要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我们是国有企业,特别是从事文化的企业,要给大众提供优秀的精神产品和服务;二是要具备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记者:作为国有企业,曲江文化集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王建军:目前的国有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资源垄断性或是政策性企业,像银行、电力公司、城建投等等,享受国家资源,为政府提供发展平台;另一类企业完全面对市场,有非常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有比较强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力,比如我省的法士特、陕鼓、标缝;还有一种企业介于两者之间,它从一出生就贴有标签,要为政府排忧解难,要以市场化的方式探索和破解城市发展问题。

曲江模式_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

曲江模式_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

●行业发展曲江模式: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王云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文化产业规模化、集团化改革不断进行,早在1992年,出版行业集团化试点就已经开始。

目前,我国城市文化产业集团化建设已初具规模,文化产业集团化促使文化企业之间“强强联合”,一改我国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小、散、滥”的弱点,使得文化产业的管理模式、资金流通、技术开发得以重组,在合理配置文化资源的同时使各个行业之间的优势得以互补,降低了投资回报期长、经营风险大的弱点,从而大大提升了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2010年,太多的亮点都在吸引着媒体的眼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谐”、“低碳”都将通过世博传遍全球,让世界对中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这其中,文化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作为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的国家,我国积淀的文化底蕴是值得全世界关注的。

人们不得不承认,文化一直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而现在,文化正在悄然改变着一座城市,这就是“曲江模式”。

参观过的人都会发出相同的感叹:文化的力量实在是太强了。

2009年5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曲江视察文化产业后,对曲江文化产业集团以资本为纽带,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成功案例给予了高度评价。

“曲江模式”的集中表现就是曲江新区。

曲江新区位于西安新一轮城市规划的核心城区,以大雁塔和曲江皇家园林遗址为中心,规划发展面积约40余平方公里,是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之一。

也是曲江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文化立区、旅游兴区”理念,依托陕西、西安大文物、大文化、大旅游的优势,以盛唐文化为载体释放出文化力量的精彩展现。

对所谓的曲江模式,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常务副总经理王建军先生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曲江模式的内涵就是“文化+旅游+城市”的文化产业模式。

即依托文化遗产,整合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创新包装和策划,实施一批重大文化项目的改造,打造旅游景区,形成文化旅游集群,带动区域价值的提升,继而开发多种类型的产业组合。

西安_曲江模式

西安_曲江模式
此 数 据 为 商 业 机 密 , 请 勿 外 泄
联合会。 曾任: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 任 、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西安高科(集团) 公司总经理、西安紫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 经理、西安市长助理
7
“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各国的时间表 明: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因素推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文化首先是一种事业,是一种公益性、非营利性、主要由公共财政承担的、 面向广大百姓、丰富人们日常生活内容的公共产品服务;同时,文化又是一种产业, 或者说具有产业属性,在外部环境条件具备时会发展成为一种产业。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又是相互关联的两个范畴。当一个文化产品不能复制的 时候是文化事业,而当它可以不断复制的时候,它就是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迅 猛,那么文化产业也就发达了。西安有丰富的发展文化事业的资源基础,而文化资 源和文化产业是密不可分、可瞬间转化的,这为西安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
10
“曲江模式”的借鉴意义? 曲江模式”的借鉴意义?
•全文化产业生态链 •产业孵化 文化创想 •流程再造,把城市规划注入城市经营 •“以地生财,自主配套,负债开发,收支平衡” •“文化基金+贷款担保+风险投资+财税补贴+房屋补贴”
此 数 据 为 商 业 机 密 , 请 勿 外 泄
11
链接: 链接:产业政策 西安曲江新区入区文化企业营业税补贴暂行办法 西安曲江新区入区文化企业房租补贴暂行办法 曲江文化景区六项扶持促进举措 西安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纲要 西安曲江新区鼓励和扶持影视产业优惠政策 西安曲江新区促进会展产业发展优惠政策 陕西文化产业将享受税收优惠
数 此 据 为 商 业 机 密 , 请 勿 外 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工程———————————————————————作者简介:武秀芳(1981-),女,新疆哈密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

1文化事业管理的概念1.1文化事业的概念文化事业所包含的领域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该活动一般都是有预计的目标和规模的,能够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的活动。

广义上的文化事业不仅仅包含了文化产业,还将不能够实施产业化运作的公益性文化事业也包含在内。

公益性文化事业,一般来说都是将人人享有基本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作为首要的任务。

满足在经济水平日益提高之下人们日趋丰富的文化消费需求。

1.2文化事业管理的概念文化事业管理是各级政府包括文化行政部门和各种企事业单位对文化领域的各种社会活动,包括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人才培养、文艺创作活动、文化交流、文化产品生产与流通、文化消费等的管理。

2曲江文化事业发展概况2.1曲江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概况曲江兴于秦汉,盛于隋唐,2000多年前因水波曲折而得名,是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皇家园林,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集大成者。

曲江新区原名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区,2002年以来,曲江新区先后建成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国际会展中心、曲江池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等一批重大文化项目。

2005年初,曲江提出了“200亿打造西部第一文化品牌”的宏伟构想,30个重大项目展现着一幅未来曲江的锦绣画卷:曲江论坛、大唐不夜城、丝绸之路雕塑园、曲江欢乐世界、曲江寒窑、唐诗博览园、唐华宾馆及唐歌舞厅、三藏佛教研究中心、大唐素食斋。

除此之外,大唐通易坊、中国西部文物博览中心、曲江植物博览园、大唐新天地、老西安博物苑、万亩生态林、秦二世陵保护和利用工程、杜陵保护和利用工程、西安音乐厅、西安大剧院、曲江美术馆、西部民俗民居博览园、大唐六街以及青龙寺、乐游原文化公园,陕西民俗、戏曲、文学艺术大观园的建设,荟萃历史文化、现代文化、地方文化、国际文化,一个唐风新韵、承古开新的西部文化、旅游中心呼之欲出。

2.2曲江文化产业发展概况曲江旅游,不仅负责区内“六园一城一馆”的管理和运营,而且延伸到了法门寺、大明宫、西安城墙景区,成为享誉全国的旅游管理品牌。

曲江影视,联盟企业已达90家,“曲江国产电影新人新作展”、“曲江电影论坛”、“曲江影视高级编剧研修班”等重大活动,震动业界。

电影《老港正传》荣获国家电影华表奖。

《大明宫》、《法门寺》等大型记录片央视播出,全国反响强烈。

曲江文化品牌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提升。

曲江演出,成员企业10家,《人文奥运·盛典西安》、《郎朗音乐会》、《猫》、《大河之舞》、《灰姑娘》、《周杰伦演唱会》、维塔斯西安演唱会、“纵贯线”西安演唱会等一批国内和国际一流的演艺精品相继引进并成功演出。

曲江演出集团2008年产值达1.2亿元。

曲江会展,年均组织展会达130余场,拉动周边产业累计1000亿元,使西安成为名副其实的区域会展经济中心。

曲江文化,成功运营曲江国际唐人文化周、中国东西部贸易洽谈会、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第二届中国诗歌节、曲江国际当代艺术季等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出版发行重大文化典籍工程《四部文明》,编纂大型诗歌集《诗韵华魂》。

曲江新区发展的10年间,曲江文化产业,涵盖20多个门类,文化产业区域聚集和集团化发展齐头并进,已构筑起庞大的产业矩阵。

3曲江文化事业管理模式分析3.1曲江公益性文化事业管理模式3.1.1政府打“文化牌”奠定曲江基调2002年曲江新区时任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袁纯清要求:曲江的开发,要为西安如何把单纯的观光式旅游和体验式旅游相结合,如西安曲江文化事业管理模式探析Xi'an Qujiang Culture Cause Management Mode武秀芳WU Xiu-fang(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西安710038)(Xi'an Financial Services Institute Xingzhi College ,Xi'an 710038,China )摘要:本文在明确文化事业及文化事业管理概念的基础上,以对西安曲江文化事业发展的情况进行资料收集及实地考察结果为依据,通过对曲江文化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的分析,对其管理模式做以剖析,总结出西安曲江文化事业管理模式的特点。

Abstract:This paper is on the base of clearing the concept of culture cause and the management of culture cause,based on the materials and actual data of the culture cause development of Xi'an Qujiang,after analyzing the reasons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analyses the management mode,and sums up the characters of the management mode.关键词:西安曲江;文化事业;管理模式Key words:Xi'an Qujiang ;culture cause ;management mode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328-02[2]杨祖序.华北第三纪断陷构造特征与分类[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3]陈发景.我国含油气盆地的类型、构造演化和油气分布[J].地球科学,1986,11(3):221~230.[4]胡望水,吕炳全,张文军等.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成盆动力学探讨[J].地质科学,2005,40(1):16-31.[5]李思田.断陷盆地分析与煤聚积规律[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1-198.·328·Value Engineering何把文物资源和历史文化由点到面地展开,提供了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模式。

努力将曲江建成开拓文化产业先锋,将中国优秀传统的文化传承下去。

3.1.2政府为文化事业发展开辟良好环境曲江新区把实施城中村改造作为突破口,对区域内13个城中村实施大规模改造,成功实施了5个村整村拆迁,拆迁面积140万平方米,通过改造3000多亩存量土地被盘活,进一步缓解城镇和乡区之间的矛盾,在整体上提高区域价值和城市品位,吸引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和投资商———金地集团、中海地产等,良好的环境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1.3政府对公共文化项目的管理曲江管委会对各个重大公共文化项目拥有最终决策权和管理权,但涉及到有关遗址文化区和国家级遗址文物维护和使用的权利都务必要得到陕西省或西安市文物局的批准。

在对这些文遗址文物区域内都要求设立专门的事业单位来对其进行管理,形成综合的管理机制。

3.1.4曲江文化产业集团对公共文化项目的贡献曲江文化产业集团先后投资兴建开放式文化主题公园景区、公共文化场馆累计87个,水域面积68.08公顷,城市公共绿地269.77公顷,公共绿化率达到了居全国城市前列的43%,为社会公众提供充足的休闲娱乐、消费文化、提升品味的场地,成为城市公共文化的重要承载区,大幅提升市民文化自信和幸福指数。

3.2曲江文化产业管理模式3.2.1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①创新的文化体制。

西安市政府为曲江新区的建设放松了很多的条款,允许该地区进行“五跨”进行资源整合的“特权”,避免出现体制和行政区域带来的不利因素导致该地区发展,把全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交给一个开发区,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该独特的体制确保了曲江文化事业的发展。

②开放的融资平台。

国开陕西分行和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构建融资平台,设计了项目收益货权益质押和土地出让金动态还款机制。

③文化资源的资本化。

通过有效配置资源,实现文化资本的增量运作。

通过文化无形资产注入使得土地增值后,吸引的投资用于投资建设大型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完善园区文化服务功能,这些开放的公共文化空间有利于实现了资产增量的增长。

④创建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第一,对曲江影视、演出、会展产业的发展进行统一策划、管理、协调。

第二,提供政策支持。

首先,对于入驻新区的企业和项目,发放财政补贴,给予一定的基金扶持等优惠政策。

其次,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曲江管委会都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并积极利用集团具有广泛的文化资源平台,加强与外界知名品牌集团公司的合作与联动,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3.2.2曲江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西安曲江文化产业集团①曲江文化产业集团概况。

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文化产业集团),由曲江管委会投资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注册资本42亿元人民币,截止2011年年底,公司总资产已达275亿元人民币,成为西部最大的文化产业集团,位居全国前茅,成为西安、陕西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

西安曲江文化产业集团作为曲江发展的重要支撑,紧紧围绕西安文化产业发展和聚集这个中心,服务整个城市经济发展大局。

目前,集团旗下拥有包括西安曲江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秦腔剧院(曲江)有限责任公司、西安曲江梦园影视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楼观旅游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全资子公司11个。

②曲江文化产业集团发挥的作用。

文化产业集团以资本为纽带,以产业为导向,立足曲江,辐射全省,专注文化,积极承担陕西“文化强”的发展责任,整合大资源、缔造大品牌、推动大繁荣,实现了从重大文化项目投资向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资的战略转型,构建了以文化旅游、影视、会展、出版、传媒、演艺、动漫等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集群,极大的须经了西安乃至陕西文化产业向前发展。

③曲江文化产业集团的运营模式。

第一,以多元文化为基础,加快以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主题公园的开发建设。

近年来,曲江文化产业集团充分挖掘和整合陕西、西安的历史、宗教、民俗文化资源,积极实施以文化主题公园为代表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开发,用创意诠释文化,用文化创新生活,智造出具有时代烙印和民族特质的文化产品,逐步形成了秦文化、唐文化、佛文化、道文化、民俗文化和现代文明等多种主题的综合营销崭新格局。

第二,实施全文化产业链投资运营。

曲江文化产业集团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核心,构建起了以文化旅游为龙头,集多媒体,信息技术、体育、文化、城市运营于一体的全文化产业价值链。

第三,搭建文化产业和金融资本对接的桥梁。

曲江文化产业集团已经成为西部文化产业聚集和文化创意产业落地的强有力的融资支撑平台,有力地推动区域文化产业企业自我造血功能的形成。

3.3曲江新区文化事业管理模式特点①以特色文化为依托。

政府的定位是曲江文化事业管理的发展基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