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种与驯化
作物育种学 第四章 引种与驯化综述

(2)南种北引: 原产低纬度地区的高温短日
作物,有春播、夏播之分(如水稻有早稻、
晚稻)。春播品种, 感温性较强而感光性较弱
(长日照环境);夏秋播品种, 感温性弱而感光
性强。引种到北方: 不能满足对温度和短日
照要求:往往会延长生育期, 延迟成熟, 营养 器官增大;存在能否安全成熟的问题。 注意:①引早熟种;②引早稻作中稻或晚稻; ③晚稻引种距离不宜太大,引早熟种。
(2)高温短日性植物:水稻、玉米、棉花、 大豆等(晚春播→秋天收获)。 高温短日性植物大都起源于低纬度 地区(如水稻起源于南方)。生活周期 主要是在夏至→冬至之间,开花期处于 高温短日照的时候,就形成了高温短日 照的习性。
植物个体发育中总是表现为:需要 低温和需要长日照;需要高温和需要短 日照相联系的现象。
第二节 引种的基本原理
一、 气候相似性原理 二、生态环境和生态型相似性原理 三、纬度、海拔及作物发育特性 与引种的关系
一. 气候相似性原理 (一)气候相似论要点: 在地区之间,在影响作物生产的主要 气候因素上,应该相似到足以保证作物品 种互相引用成功时,引种才有成功的可能。
例如:就我国从国外引种看: 从美国中西部引进的小麦品种在我国华北 北部较为适应;而从意大利引入的小麦品种则 较适于长江流域;而我国南北麦区之间相互引 种一般不能成功。
1、低温长日性作物——小麦、大麦、油菜
(3)冬播区的春性品种(南方的冬小麦为春性)引 种到春播区(内蒙、黑龙江),有的可以适应。
因春播区的日照长或光照强,表现早熟,粒重 提高,甚至比原产地还好。如长江流域的蚕豆、 小麦→引到西藏春播表现良好;
福建的晋麦33→引到内蒙古表现良好。相反, 春播区(北方)的春性品种→引到冬播区(南方) 冬播,有的因春季的光照不足而表现迟熟;有 的易遭冻害。
第10章引种驯化

(4)土壤
• 土壤的理化性质、含盐量、pH以及地下水位的高低,都 会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其中含盐量和pH常成为影 响某些种类和品种分布的限制因子。 • 在生产中人们可以采用某些措斲,对土壤的某些丌利因子 加以改良,但在大面积情况下这种改良常有一定限度而丏 效果难以持丽,所以引种时仍须注意选择不当地土壤性质 相适应的生态型。 • 我国南斱多为酸性土戒微酸性土;而北斱多为碱性土戒微 碱性土,在华北大平原还有较大的盐碱地。大多数植物能 适应从微酸性到微碱性的土壤。
二、引种的生态学原理
1、 气候相似论(theory of climatic analogues) 德国著名林学家Mayr在《欧洲外地园林树木》 (1906)和《在自然历叱基础上的林木培育)(1909) 与著中,阐述了树木引种中必须遯循“气候相似” 的思想和科学依据。 仑认为:木本树种引种成功的最大可能性,要看 原产地气候条件不新地区气候条件的相似性。 地理位置是影响丌同地区气候条件的主要因素, 尤以丌同纬度的影响最为明显。
• 我国国内由南向北戒由北向南的引种驯化,也取得了很大 成就。如北京引种梅花、雪松、银杏,杉木已越过秦岭在 长安县落户等等。另外,对野生植物迚行引种驯化,变野 生植物为栽培植物,已迚行了七八千年。 • 现今丐界上已有的优良栽培品种大都是人类通过野生植物 的丌断驯化而逐渐得到的。野生植物的栽培驯化可为园林 绿化事业丌断地提供新的栽培植物种类,它们既可起到绿 化、美化的效果,又可为国家提供经济财富,如水杉、马 尾松、油松、桧柏等可为国家提供大量木杅。
3-引种驯化

一般认为基因型杂结合程度越高的类型, 般认为基因型杂结合程度越高的类型, 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 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原因是杂合程度高 的类型自体调节能力较强。 的类型自体调节能力较强。 例如,温州蜜柑是橙和桔的杂交种,其杂 例如,温州蜜柑是橙和桔的杂交种, 合程度较橙和桔高,因此, 合程度较橙和桔高,因此,在生产中表现出地 区适应性强,引种成功可能性大。 区适应性强,引种成功可能性大。
2)极温及持续时间
高温是北树南引的限制因子。 高温是北树南引的限制因子。 低温是南树北引的限制因子。 低温是南树北引的限制因子。 持续极温也是重要因子。 持续极温也是重要因子。 兰桉能忍受-7.3℃,但在- 如:兰桉能忍受-7.3℃,但在-5.4℃ 持续低温时,冻害严重。 持续低温时,冻害严重。
3)春化现象
(二)气候相似理论
德国慕尼黑大学林学家麦依尔教授 自然历史基础上的林木培育》1909年 在《自然历史基础上的林木培育》1909年 论述道: 论述道: 木本植物引种成功的最大可能性在于 树种原产地和新栽培地有气候条件相似的 地方。 地方。
福建引种概况
果树:短低温落叶果树(青花梨、早熟桃)、 )、柑桔 果树:短低温落叶果树(青花梨、早熟桃)、柑桔 脐橙和杂柑)、台湾木瓜等; )、台湾木瓜等 (脐橙和杂柑)、台湾木瓜等; 蔬菜: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等; 蔬菜: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等; 花卉:热带兰花(蝴蝶兰)、仙人掌等。 )、仙人掌等 花卉:热带兰花(蝴蝶兰)、仙人掌等。
2.
降水和湿度
水分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水分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包括年降水量、降水在四季的分布、 包括年降水量、降水在四季的分布、空气湿 度。
第三章-引种驯化

6001800 4001000
1月均温 7月均温 (℃) (℃) 0.8-13 22-29 3-18 26-29
-6-4 17-26
我国新疆内蒙属于夏干带,地中海沿岸国家如法国、意 大利等地也属于夏干带。新疆内蒙从法国等地引种容易成 功。四川属于夏湿带,从地中海沿岸地区引种不容易成功。
二、引种驯化的原理
1)综合生态因子的研究
任何一个生态因素都不能单独的对作物 起作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一定 的地段内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复合体。 并对植物起综合作用。原产地和引入地生态 环境,尤其是气候因素方面的相似程度是植 物引种成功的关键。
根据植物的分布将世界气候划分为
地区
夏干带 夏湿带 中间带
雨量 (mm)
西府海棠 山月桂 栒子 欧石南 樱花 山茶花 花柏类 八仙花(蓝) 八仙花(红) 广玉兰 杜鹃 火棘 栀子 紫藤 贴梗海棠 一品红
适宜酸度
5.5-6.5 6.0-8.0 6.0-7.5 6.5-7.0 6.0-7.5 6.0-8.0 5.5-7.0 6.0-7.5 6.0-8.0 5.0-6.5 6.0-8.0 6.0-7.5
定树种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降水和湿度 水分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中国国土水分分布状况
珙桐在欧洲引种成功,而北京却因 为冬季干旱而难以成功
果菜类从干燥地区引种到湿润地区 易引起落花落果。
观赏南瓜
二、引种驯化的原理
土壤:土壤的理化性质等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发育,但土壤的含盐量、pH值常成为植物分布 的限制因子,也是引种过程中应考虑的因子之 一。
光照
不同纬度地区一年内日照时数变化
某一品种的菊花通常在秋天开花,若使其在夏天 开花,应采取的关键措施是在适当时期( )
简述引种与驯化的区别与联系

简述引种与驯化的区别与联系
摘要:
一、引种与驯化的概念区分
二、引种与驯化的联系
三、引种与驯化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正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引种和驯化是两个经常被提及的概念。
虽然它们有一定的联系,但实际上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引种和驯化的概念。
引种指的是将某种生物从其原生境引入到新的环境,以便在新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和发挥作用。
而驯化则是指在人工培育的过程中,对生物进行有意识的选育和改良,使其适应新的环境,表现出更好的生产性状或生活力。
引种与驯化的联系在于,它们都是为了使生物在新的环境中生存和发挥作用。
引种是为了引入新的生物种类,以丰富生物多样性或提高产量;而驯化则是为了改良生物的性状,使其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引种可以为驯化提供原材料,而驯化成功后的生物又能为农业生产或其他领域提供实用的生产力。
在实际应用中,引种与驯化具有重要意义。
引种可以丰富生物种类,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例如,我国在农业上成功引入了许多国外优良品种,如小麦、玉米、水稻等,这些引种为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驯化则可以改良生物的性状,使其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提高生产效益。
例如,
我国农民通过对水稻的长期驯化,培育出了许多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品种,为我国粮食生产奠定了基础。
总之,引种与驯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4章 引种与驯化

6. 作好选择工作
引种实践-水稻引种
由南向北引种时,选择早稻早熟品种、中熟品 种 或对短日照品种反应迟钝的品种比较容易成 功。 北方水稻引至南方时,因遇高温和短日照,使
发育加快,抽穗期提早,生育期缩短,导致减
产。宜引晚熟品种,但一般不能进行引种生产。
引种实践-小麦引种
将北方的冬小麦引至南方,由于气温偏高日照变 短,往往不能顺利完成感温阶段,导致成熟期延 长,甚至不能抽穗结实。
三. 纬度、海拔、作物发育特性 与引种的关系
4、纬度、海拔: 低纬度:高温、短日照 高纬度:低温、长日照 海拔增加100m,相当于纬度增加1度。
第三节 引种的一般规律及方法
一 . 引种的一般规律
考虑作物的发育特性
注意作物对环境反应的敏感性
(一)低温长日性作物的引种规律
“春化”是主要因素 (1)原产高纬度地区的品种:向南引种,不能满 足春花的低温要求,迟熟或不抽穗 (2)原产低纬度地区的品种:向北引种,生育期 缩短,早熟,但易冻害 (3)冬播区春性品种:向春播区引种,适应,甚 至好于原产地,表现早熟、高产。因日照变长, 变强。但抗病性是一个推广的影响因素。
一. 作物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类型 二. 气候相似性原理 三. 生态环境和生态型相似性原理 四. 纬度、海拔及作物发育特性 与引种的关系
一、作物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类型
(1)生态因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明 显的影响和直接作为作物所同化的因 素称之为生态因素。土、肥、水、温
(2)生态环境:综合起作用的一些生态 因素的复合体称之为生态环境
(一)低温长日性作物的引种规律
(4)春播区的春性品种:向冬播区引种,大多为 不适应。表现迟熟和结实不良,易受冻害。春 季光照不充足。 (5)高海拔地区的冬作作物品种:偏冬性,引种 到平原大多不适,反之有引种成功的可能性。
第四章-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

降水和湿度
水分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中国国土水分分布状况多 变,降水量是决定植物分布的关键性因子之一。
光照
光照对引种的影响大致包括昼夜交替的光周期、日照强 度和时间。
光照
昼夜交替的 光周期
光照强度和 光照时间
长期生长在不同纬度 的植物,形成对昼夜 长短有一定的反应 (光周期现象)。
高纬度地区夏季昼长 夜短,冬季夜长昼短; 低纬度地区,四季昼 夜相差不大
温度 水分 光照 土壤 生物因素
温度
温度因子最显著的作用是支配植物的生长发育,限制着 植物的分布。其中主要是年平均温度、最高最低温度、季节 交替特点等等。
Example:高纬度地区的植物引种到中纬度
地区后容易造成冻害的原因?
中纬度地区的植物,通常具有较长的冬季体眠,这是对 该地区初春气温反复变化的一种特殊适应性,即它不会 因气温暂时转暖而萌动。而高纬度地区的植物,因原产 地没有反复多变气候,因此不具备对反复气候的适应性。 所以,当高纬度地区的植物引种到中纬度地区后,由于 初春天气不稳定的转暖就会引起植物休眠中断而开始萌 动,一旦寒流再度侵袭就会造成冻害。
三、引种的意义
1.增加新的资源种类
砂仁、金鸡纳、毛地黄等植物的引种驯化成功已能满足国 内市场的需要,改变了过去这些药材依赖进口的局面。
三、引种的意义
2.以良种代替劣种
我国的马尾松因遭受松毛虫危害严重,生长缓慢,不能达 到速生、产脂等栽培目标。近五六十年来,引进抗松毛虫 能力强、生产快、产脂量高的湿地松和火炬松,在我国亚 热带低山丘陵地区推广种植,生长良好。
造林树种:引入杨属无性系3000多个,湿地松、火炬松、 桉树、南洋杉科(贝壳杉等)。 木本油料植物:地中海的油橄榄、北美的薄壳山核桃、东 南亚的油山竹和陆均松、西非的油棕、南美的瓜栗等。 草本油料:北非的油莎草、小葵子等。
园艺植物育种学(4.8)--引种驯化

第四章 引种驯化一、名词解释1.引种驯化:指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地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
2.简单引种:是指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以致不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或者是原分布区与与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更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正常甚至更好。
3.驯化引种:是指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很窄,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生长不正常直至死亡,但是,经过精细的栽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植物的措施,逐步改变遗传性以适应新环境,使引进的植物正常生长。
二、问答题1.简单引种与驯化引种的区别与联系?相同点:都是引种,即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地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
不同点:(1)简单引种是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以致不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或者是原分布区与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更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正常甚至更好;驯化引种是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很窄,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生长不正常直至死亡,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植物的措施,逐步改变遗传性以适应新环境,使引进的植物正常生长。
(2)引种驯化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引入植物对引入地由不是适应到适应的一个过程,在时间上比简单引种要长些。
(3)简单引种一般引入接穗或其他无性繁殖材料,而驯化引种必须采用种子(或实生苗)。
2.引种驯化对我国的园艺生产产生了哪些影响?(1)丰富并改变了品种结构(2)为各种育种途径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种质资源3.如何进行引种驯化的试验研究,怎样才算引种成功?(1)引种材料的品种试验(2)生物学特性与生态习性的观测(3)适生优良品种的选择(4)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与总结(5)引进材料的繁殖试验等成功标准:不加保护或稍加保护能正常生长,通行的繁殖方法能正常繁殖,产品质量或经济价值没有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年9月中旬左右 苏州河先出现水葫芦 11月黄浦江上 出现水葫芦高峰 12月黄浦江再度出现高峰
每年上海政府会 流失上亿元的治理费
2.摧毁原生态系统、危害植物多样性 紫茎泽兰:原产中美洲的被称为“绿色杀 手”,繁殖能力极强,有它在的地方,其它 植物难以生长,侵入农业植被、占领草场和
采伐迹地,使所到之处成为一片“绿色沙漠”
35
(3)高低引种: 主要是温度的差别,还有光质的问题。
低海拔
高海拔 生育期短 低海拔 生育期长
长 短
高海拔
36
第三节 引种的原则与方法
一、 引种的原则
1.适地适树 2.改树适地 3.改地适树 4.加强生态意识,杜绝盲目引种。
1.适地适树 某地区一定要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植物栽 培,或者说某种植物一定要选择生态条件与之适宜 的地区栽培。 2.改树适地 改变植物以适应当地环境。 3.改地适树 当生态条件、农业技术措施不适宜某种植物的 栽培时,可通过改变农业措施和改变栽培地点的生 态条件为植物生长创造适宜的生态条件。 4.加强生态意识,杜绝盲目引种
同纬度的高海拔地区与平原地区之间相互引种, 不易成功; 而纬度偏低的高海拔地区与纬度偏高的平原地区 的相互引种,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28
四. 作物引种规律
(一) 低温长日作物的引种规律 (二)高温短日作物的引种规律
29
(一)低温长日作物引种规律(小麦)
1.生育特性—低温长日
冬小麦:淮河以北(一月平均等温线0℃以北)。 春小麦:温州以南(1月平均等温线4℃以南)。
30
(1)北种南引:
若为冬性品种则不能通过春化阶段, 半冬性品种即使通过了也会延迟拔节,甚 至不能抽穗。因此,不能长距离引种。
31
(2)南种北引:将南方春性或半春性小麦北
引,则往往因北方严冬寒冷不能安全越冬。
若作春麦栽培,则春化阶段可能通过,但因日照变
长,光照阶段很快完成,因此表现早熟。
春小麦的短日低温性不强,春化阶段短,要求的温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种子 我国热带 亚热带地区
间接引种
花粉
×
优株
杂交后代
获得成功
新品种
三、引种的意义
引种是栽培植物起源与演化的基础
引种是丰富并改变品种结构,提高生活质量的快
速而有效的途径
引种可为各种育种途径提供丰富多彩的种质资源
华栗 原产中国。引入美国后,是该地抗栗疫病育种的重要资源。
World
往往会导致外来种入侵。
神 秘 的 黄 玫 瑰
36以下
冲积土 为主
700-1250
>15
26-29
冲积土 原理
一般地,在生态环境相似的地区之 间引种具有遗传适应性的品种类型(生态 型)容易成功。
三. 纬度、海拔及作物发育特性与引种的关系 1. 温度
一般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温度低于低纬 度地区,高海拔地区温度低于平原地区。
2.日照
纬度地区;
北半球
从春分到秋分,高纬度地区的日照时数长于低 从秋分到春分,高纬度地区的日照时数短于低
纬度地区。
23
24
3.作物的发育特征
根据作物对温度、日照的要求不同,可 把一年生作物分成两大类,即 低温长日作物, 如小麦、大麦、油菜等
高温短日作物, 如水稻、玉米、棉花、大豆 等
25
4.纬度、作物的发育特征与引种的关系
China
悬铃木
9
World
鸡爪槭
日本晚樱
China
龙柏
以上来自日本
日本五针松
来自北美:广玉兰 池杉 刺槐
10
China
银杏
World的引种
月季
金钱松
连翘
牡丹
珙桐
11
注意外来生物的入侵问题
1.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
凤眼莲:原产南美,净化污水的能手
1901年作为花卉 引入我国
凤眼莲
50-60年代 曾作为猪饲料“水葫芦”推广 此后大量逸生
• 我国从美国主要植棉带引入的陆地棉品种在长江、黄河流域棉区 都能很好适应。
地区 纬度 (0N) 无霜期 (天) 年雨量 (mm) 年平均 7月平均 土壤 温度(℃) 温度(℃)
我国长 江、黄 27-40 180-260 河流域 棉区
美国主 要植棉 25-37 200-260 带
500-1200 11-15
度范围较宽,适应性强,引种范围较广,如墨西哥 育成的春小麦品种,在世界上有二、三十个国家种 植,产量都较高。
32
(二)高温短日作物(水稻)
1. 生育特点:
(1)短日作物:
早稻感光性弱
中稻感光性弱~中等
晚稻感光性强
(2)喜温作物:温度高促进抽穗,低温延迟发育, 早、中、晚稻在感温性上没有明显差别,但总的来 说以晚稻最强,中稻次之,早稻最弱。 33
天然草场 被紫茎泽兰入侵
3.影响遗传多样性
随着生物环境的片断化,残存的次生植被被入侵 种类分割、包围、渗透使本土的生物种群进一步 破碎化
一枝黄花
造成物种的近亲繁殖 和遗传漂移
缺乏正确引种理论的指导
引种失败的原因
对原产地和引进地自然条件 缺乏深入的研究
对引种植物的系统发育历史 缺乏深入的研究
第二节 引种的基本原理
第五章
引种与驯化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引种的概念与意义 引种的原理 引种的原则及方法
第一节 引种的概念、类型与意义
一、引种的概念
引种(plant introduction):人类为了满足自己 的需要,把植物从原来的分布范围引到新地 区的实践活动。
二、引种的类型
• 简单引种(introduction直接引种):植物 种类(品种)在基因型适应范围内的引种。 从原产地直接引品种于引进地,不需要人工 选择和培育,不改变其基因型,就能正常生 长发育的引种。
一. 气候相似性原理 二. 作物生态环境和生态型相似性原理 三. 纬度、海拔及作物发育特性 与引种的关系 四. 作物引种规律
一. 气候相似性原理(1906年)
德国林学家Mayr气候相似论要点: 在引种地和引入地之间,主要气 候因素要应相似,足以使引种的作 物能够正常生长与发育,引种才易 于获得成功。
由南方引种至北方 由北方引种至南方
高温短日作物 (Rice) 低温长日作物 (Wheat)
26
4.纬度、作物的发育特征与引种的关系
由南方引种至北方 由北方引种至南方
高温短日作物 (Rice) 低温长日作物 (Wheat)
延迟成熟 生育期缩短
提早成熟,株穗 粒变小 生育期延长,营 养器官加大
27
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比经度相近的南北之间 的引种有较大的成功可能性;
2. 南北引种: (1)南种北引:日照由短变长;温度由高变低; 生育期由早变迟; ① 引早熟种; ② 引早稻作中稻或晚稻; ③ 晚稻引种距离不宜太大,引早熟种;
34
(2) 北种南引:
① 生育期缩短,出穗早,穗粒小,粒重降低, 经济性状变差; ② 还有北方温差大,积累多,南方则反之;
故总的说来北种南引不好,采用早播种、 早追肥、密植等措施有的也能高产。
•驯化引种(domestication间接引种) :植物在引
种过程中发生某些适应性的遗传变异。
从原产地引入种子、实生苗、花粉于引进地,
改变了原有植物的基因型,通过自然选择、人 工选择、培育,才能在引进地正常生长发育, 用于栽培。
油橄榄
直接引种
没有成功
原产地中海 亚热带地区
直 接 引 种
陕西汉中 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