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引种驯化)
资源植物引种驯化

资源植物引种驯化引种驯化的概念与意义一、引种驯化的概念世界上的植物都有它们自己的进化体系和分布范围。
引种是指把植物从原来的自然分布区迁移到其自然分布区以外的地区种植的方法。
资源植物引种驯化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植物、外地植物或外国的植物适应本地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成为满足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
引种与驯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个过程的不同阶段。
将野生植物移入人工栽培条件下种植或将一种植物从一个地区移种到另一地区叫引种。
引种是将植物向新的生长环境定向迁移。
驯化则是通过人工措施使引入的植物适应新的生活条件。
引种驯化的意义引种驯化与其他的育种方法相比,因其所需要的时间短,投入的人力、物少力,见效比较快,所以它是最经济地丰富本地植物种类的一种育种方法。
从栽培植物的历史发展来看,现今世界上广泛种植的各种园林植物,许多都是引种驯化的成果。
古今中外,世界各国都比较注重引种驯化工作。
如我国素有“园林之母”的尊称,资源十分丰富,但也不断从国外引进新品种。
栽培植物起源与演化的基础增加新的资源种类以良种代替劣种扩大栽培范围保护濒危植物的有效措施;为进一步育种工作提供材料;为其它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引种驯化的历史人类文明之始;国内引种;国际引种;中国从世界各国引进的植物;西方从中国引走的植物引种驯化的原理引种的遗传学基础反应规范生物体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引种是植物在其基因型适应范围内迁移。
这种适应范围受到基因型的严格制约。
所谓品种的适应范围,就是这个品种基因型在地区适应性反应的反应规范。
潜在基因生物体的基因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得以表达。
植物的易地栽培是在植物具有潜在的适应基因的条件下获得成功的。
植物的发育调控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激活一些基因表达,因此原产地没有表达出来的性状有可能在异地条件下表达出来。
关于遗传的可塑性,生理上的可协调性和发育的阶段性.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引种驯化的理论基础:以进化论、遗传学和生态学的某些基本概念为理论基础,植物学、植物区系学、植物地理学、植物生理学等多个学科对引种驯化理论的研究起着推动作用。
【精品】植物引种与驯化

植物引种与驯化原理与研究进展摘要:植物引种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把外地植物的种类品种引入到新的地区,扩大其分布范围的实践活动。
引种驯化的原理有两方面,遗传学原理和生态学原理。
未来植物引种与驯化的发展主要是植物园的发展。
关键词:植物引种与驯化遗传学原理生态学原理生态因子植物园发展植物引种驯化是人类社会的一项技术经济活动,其历史已超过万年,引种驯化理论的研究大约始于2500年前,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我国是最早开展这项工作的国家之一,近代的引种驯化理论研究则台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说,研究中心在欧洲,在20世纪开始,现代引种驯化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阶段,前苏联和我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引种驯化是指野生的和外来的草种在新的生境条件下利用其变异性通过人为作用的影响进行选择和定向培育达到变野生为栽培种的目的植物引种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把外地植物的种类品种引入到新的地区,扩大其分布范围的实践活动.它不仅是古老农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栽培植物的进化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在发展现代化农业中引种仍然是潜力很大的领域。
凡是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栽培植物或由本地、外地或外国引入野生植物,使它们在本地栽培,这项工作就叫引种。
引进来的种或品种,有的表现很好,可以直接利用,有的表现不好,常常有不服水土的现象,需要采用一些技术措施,使其改变遗传性,慢慢适应新环境的过程,这就叫做驯化.引种与驯化不可分割,前者是跨越地理空间的变化,后者是穿越时间的长期过程.引种驯化的原理主要有两方面原理:遗传学原理和生态学原理。
在自然界中,每种植物均分布在一定地理区域以以一定的生境中,并在其生态环境中繁衍后代维持至今。
一、引种的遗传学原理:变异与适应是植物引种于驯化的重要基础生物体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引种是植物在其基因型适应范围内迁移.这种适应范围受到基因型的严格制约。
药用植物引种驯化

药用植物引种驯化药用植物引种驯化指的是将野生种植物引入人工园林中进行驯化和栽培的过程。
这一过程对于保护药用野生植物资源、提高药用植物的生长效益、扩大植物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都有重要作用。
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可追溯到古时代。
随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人们对植物的认识也更加深入与扩展。
为了获取更多的药用植物资源,人们开始将野生植物引入家庭园林或农业种植区域进行栽培,进而实现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药用植物引种驯化具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引种驯化可以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药用植物资源。
在自然环境下,野生药用植物受到各种自然环境和人为干扰的影响,其生长条件和数量都很难得到保障。
但是如果将它们引种到人工园林中进行驯化和栽培,就能够在更加合适的环境下进行生长和繁殖,有效保护了药用植物资源,并促进了其可持续利用。
第二,药用植物引种驯化可以提高药用植物的生长效益。
药用植物在野外生长不仅会面临天气、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
但是如果将它们引种到人工园林中,这些问题就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通过科学管理和种植方式的调整,可以提高药用植物的生长效益,让药用植物在短时间内获得更高的产出,同时减少生长周期和成本。
第三,药用植物引种驯化可以扩大植物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目前,很多野生药用植物已经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疏于保护也会引起资源的匮乏。
如果将药用植物引入人工园林进行驯化和栽培,实际上就在扩大植物资源的利用范围,让资源的利用所受到的限制更小,而且更加持久。
尽管引种驯化可以让药用植物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但是它并非完美无缺的。
例如,在进行引种驯化的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药用植物的基因库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变异和异质性。
因此,相关管理者在引种驯化前需要充分考虑植物种类、管理方式和环境因素等问题,以确保引种驯化对于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果。
以上是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的相关内容,引种驯化是一项值得发展和推广的重要措施,对于保护和利用药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日益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事情。
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引种驯化共40页文档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引种驯化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植物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植物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植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从植物中获得食物、药物、能源等多种资源。
植物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是人类文明长足发展的证明。
植物是人类生存在地球上的一个自然条件,如何更好地利用、开发植物资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第一部分:植物资源的分类植物资源分为食用植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工业和能源植物等几类。
食用植物是我们最常见的植物资源。
绿豆、花生、荞麦、玉米、小麦、大米等是人类常见的食用植物。
药用植物通常分为中药和西药。
中药又分中草药和中药材两类。
观赏植物与人类情感关联较大,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花朵颜色、芳香等吸引人类赏览。
工业和能源植物的利用较为广泛,如橡胶、桑树、松树、竹子等。
第二部分:食用植物资源的开发食用植物资源的开发是我们最常见的植物资源利用。
食用植物包括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和特殊食用植物。
特殊食用植物包括野生食用植物,如野菜、山珍、海味等。
常见的食用植物主要是大米、小麦、玉米、薯类、豆类等。
目前,随着人类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用植物的品质和保健价值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农业科技也在不断发展高品质、高保健、绿色、有机的食用植物。
第三部分: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人类对药用植物的利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许多现代药品的原料如中药、中药材,大部分是来自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成分不仅有临床功能,同时也具有植物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的价值。
药用植物中目前已知的有效成分已经超过1万种,这些成分涉及了生物学、化学、物理、药理等学科。
未来,人类对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利用将会更加深入,开发出更多的药品。
第四部分: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观赏植物以其美好的外表、独特的特性和良好的气质而赢得了许多人的青睐。
随着园林绿化的普及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观赏植物的价值不断提高。
观赏植物的开发不仅是为了美化环境,同时也涉及到城市绿化、林业经济等方面。
第五部分:工业和能源植物资源的开发工业和能源植物是人类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资源。
工业和能源植物有时也称为第二代生物质能源。
植物的开发与利用

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银杏银杏树又名白果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别名“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古称“白果”。
银杏树具有欣赏,经济,药用价值,全身是“宝”。
银杏树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因此被当作植物界中的“活化石”,有观赏价值.形态特征为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
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3~5枚成簇生状,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在宽阔的顶缘多少具缺刻或2裂,宽5~8(~15)厘米,具多数叉状并歹帕细脉。
雌雄异株,稀同株,球花单生于短枝的叶腋;雄球花成葇荑花序状,雄蕊多数,各有2花药;雌球花有长梗,梗端常分两叉(稀3~5叉),叉端生1具有盘状珠托的胚珠,常1个胚珠发育成发育种子。
种子核果状,具长梗,下垂,椭圆形、长圆状倒卵形、卵圆形或近球形,长2.5~3.5厘米,直径1.5~2厘米;假种皮肉质,被白粉,成熟时淡黄色或橙黄色;种皮骨质,白色,常具2(稀3)纵棱;内种皮膜质。
用途木材淡黄色。
纹理致密。
富弹性,不翘不裂。
可供建筑、家具、器具、雕刻、绘图板及其他工艺用。
种仁入药,有清热、敛费肺、平喘、止咳、行气活血之功能,并可炒食或甜食。
但不宜多吃,以防中毒。
外种皮可作农药用,有防治植物病虫害之效。
近来从本种针油中发现有一个倍半萜二醇Centdlol及其异构体,可供药用。
分布银杏寿命长,中国有3000年以上的古树。
适于生长在水热条件比较优越的亚热带季风区。
土壤为黄壤或黄棕壤,pH值5~6。
初期生长较慢,蒙蘖性强。
雌株一般20年左右开始结实,500年生的大树仍能正常结实。
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动展叶,4月上旬至中旬开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种子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落叶。
引种驯化实施方案

引种驯化实施方案引种驯化是指将野生动植物引入人工环境,并通过长期的驯化过程,使其适应人类的需要和要求。
在农业、畜牧业和园艺业中,引种驯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品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地实施引种驯化工作,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对引种驯化对象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其生态习性、繁殖特点、适应环境等相关信息。
通过对引种驯化对象的深入了解,可以为后续的引种驯化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次,根据调查和研究的结果,制定引种驯化的具体方案。
在制定方案时,需要考虑引种驯化对象的生活习性、饲养条件、繁殖方式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引种驯化的方法和步骤。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引种驯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制定相应的对策和应急措施。
在实施引种驯化方案时,需要严格按照制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操作,确保引种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引种驯化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观察和调整,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引种驯化对象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此外,引种驯化工作还需要加强对引种驯化对象的管理和保护。
在引种驯化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引种驯化对象的饲养、繁殖、疾病防控等工作,确保引种驯化对象的生存和繁衍。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引种驯化对象的保护,防止外来物种的侵入和破坏,保护引种驯化对象的生存环境。
总的来说,引种驯化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引种驯化方案,严格按照方案进行实施,加强对引种驯化对象的管理和保护,才能取得良好的引种驯化效果,为农业、畜牧业和园艺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科研人员能够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引种驯化工作,为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更大的贡献。
植物资源学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植物资源学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植物资源学: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重要的生物资源之一,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植物资源学研究着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植物资源,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并在此过程中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本文将从植物资源的概念、开发利用的重要性、主要开发利用方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植物资源的概念植物资源是指供人们利用的植物及其相关产品和信息。
它包括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种类、数量、分布等信息,以及植物所提供的食物、药物、材料、能源等各个方面的利用价值。
二、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重要性1. 经济发展:植物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和林业产品,为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 生态保护:植物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开发植物资源时,应注重保护野生植物,合理利用植物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
3. 健康养生:许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能够用来治疗和预防疾病。
通过研究和利用植物资源,可以开发出更多的药物和保健品,促进人们的健康。
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1. 农业开发:农业是最基本的植物资源利用形式,通过耕作和种植各种农作物,生产出粮食、蔬菜、水果等供人们食用。
2. 林业开发:林业是指栽培和利用林木及其产品的活动。
通过合理的林业管理,可以获得木材、纤维、果实等资源,同时也可以保持水土、保护环境。
3. 药用开发:许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植物中的有效成分经过提取和加工,可以制成西药、中药、保健品等。
4. 能源开发: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量的太阳能,可以利用植物生物质来生产生物燃料,是一种清洁能源的替代选择。
5. 工业开发:某些植物可以提供纤维、橡胶、树脂等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纺织、轻工业、建筑等领域。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1. 植物保护与遗传改良:加强对野生和珍稀物种的保护,推动植物遗传资源的整理和利用,培育长效生态系统,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产量和品质等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对于植物驯化的定义,米丘林始终认为,驯化必 须与改造植物的本性联系在一起。
5.生态历史分析法
• 这一方法是原苏联总植物园在试验了3000多种植物后总 结出来的,并由库里基阿索夫于1953 年提出。
• 一些苏联引种工作者认为,生态历史分析法是以专属引种 法为实验基础的,这一方法是专为自然区系植物引种选择 原始材料的目的而提出的。
• 理论基础是根据某一植物区系成分起源的分析和揭露这些 成分的生态历史(包括生态和演化历史) ,在引种工作中我 们可以选择那些外来的区系成分,把它们迁回原来生存过 的生态条件下,这些植物不但极容易引种成功而且生产率 可以得到大大的提高。
• 桉树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对于自然区系植物的引种工作具有特殊的价值。
6.区系发生法
• 本法是建立在对区系成分、区系成分的形成历史 和自然生态型的研究基础上的,认为引种起源上 有亲缘关系的和有某些共性的区系之间的植物容 易成功。这一方法可供乔灌木引种时选择原材料 之用。
• 南京中山公园从北美大西洋区系引种松属植物的 成功率很高,其原因就是该地与北美植物区系在 起源上和发展历史上具有较密切的联系,现在植 物区系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第十二章 资源植物的 引种驯化
• 目的:人们进行引种驯化是为了扩大栽培植物的种类和发 掘那些尚未利用的植物资源。
• 意义:
• 1.增加新的资源种类 砂仁( Amomum villosum) 、金 鸡纳( Cinchona ledgeriana) 、毛地黄(Digitalis purpurea) 等植物的引种驯化成功已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 要,改变了过去这些药材依赖进口的局面。
• 这一学说在对植物引种驯化及遗传育种工作者探索原始材 料时很有帮助,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8.植物地理学差示法
• 根据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的理论制定的。 • 是在收集世界上各种栽培植物的种、品种
及类型,在一个具体的生态条件下进行栽 培试验、观察和选择,以供选种、育种或 初级引种之用。 • 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栽培植物的进化历史和 掌握其进化的规律。
• 最著名的事例是天山苜蓿(Medicago tianschanica) ,不是天山植物区系的成分,从天山 的旱生条件引种至湿生条件下时,它的生长状态比 在天山好,后代的植物体结构和功能也由旱生迅速 地变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类型。
• 许多孑遗植物成功的推广种植,如:水杉在历史上 曾经是一个广布种,由于冰川的袭击其分布范围变 得十分狭窄,目前在很大范围内的推广栽培取得了 很好的结果。
• 2.以良种代替劣种 我国的马尾松因遭受松毛虫危害严 重,生长缓慢,不能达到速生、产脂等栽培目标。近五六 十年来,引进抗松毛虫能力强、生产快、产脂量高的湿地 松( Pinus elliottii ) 和火炬松( Pinus taeda) ,在我国亚热 带低山丘陵地区推广种植,生长良好。
• 3.扩大栽培范围,发展商品生产及保护珍稀濒危植物
• 他把北半球划分为6 个“引种带”,在这些带之 间的引种应该是没有什么困难的。
3.并行植物指示法和嫁接法
• 指示植物法(或称植物测量法):美国植物生态学家克列门 兹(Clements Frederic)提出。
• 是一个生态学的方法,它建立在植被类型、群体生态和个 体生态的研究基础上,依据某些植物可以代表某些地区的 气候条件,利用植物作为指示植物来解决植物引种的区划 问题,并为栽培这些植物选择最有利的条件。在某种意义 上比气候相似论又发展了一步;但忽视了环境条件可能改 变植物。
2.气候相似论 (theory of climatic analogues)
• 德国著名林学家、慕尼黑大学教授迈尔(Mayr H. ) 在1906 年和1909 年发表的《欧洲外地园林树木》 和《自然历史基础上的林木培育》两部著作的基 础上提出的。
• 该理论认为树木引进时,引进地和原产地的气候 必须相似,引进的树木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 分布于南方的白花泡桐(Paulownia f ortunei ) 已经成功 地引种到陕西、山东;而分布于北方的兰考泡桐(P. elongata)也在南方生长良好。
• 4.丰富园林植物种类
• 引种驯化是迅速而有效地丰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的一 种有效方法。
• 5.发挥植物的优良特性 通过引种可以使某些种或品种 在新的地区得到比原产地更好的发展,表现更为突出。如 橡胶树原产巴西,引种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后,现在 该地区的产胶量占全世界的90 % ,而巴西不及1 %。
三、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
• 1.达尔文学说 • 达尔文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突变》一书中阐述了各种
家养动、植物与野生种类的关系和人工选择的理论,并论述了 动植物变异、遗传、杂交的原因和规律。 • A. 植物在自然条件下有适应风土的能力。 • B. 有机体的地理分布不仅决定于现代因子,还决定于历史因 子。 • C. 在自然和栽培条件下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保持新的变 异能促进植物驯化。 • D. 当植物的各个个体在不同的生存条件下发育时就能产生变 异,进而形成变种,再用选择的手段就能获得新类型的植物。
• 嫁接法:俄国园艺家葛列里为解决苏联北方果树问题而提 出,他建议用南方或是国外优良果树作接穗,嫁接在本地 耐寒果树的砧木或树冠上,以改良俄罗斯中部的果树品种。
4.米丘林学说
• 米丘林的引种驯化理论建立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 点上,理论基础是有机体与环境是矛盾的统一体, 通过改变环境和遗传育种两条途径能够改造植物 的本性,创造新的类型,以满足人类的需要。
7.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学说
• 1923年至1931年苏联著名农学家和遗传学家瓦维洛夫在 深入阿富汗、埃塞俄比亚、地中海沿岸、东亚各国、中美 洲、南美洲约60个国家进行考察后,发表了《植物育种的 植物地理基础》一文,提出了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学说
• 将世界栽培植物起源划为8个中心,包括中国中心、印度 及印度-马来西亚中心、中亚中心、近东中心、地中海中 心、阿比西尼亚中心、墨西哥和中美中心、南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