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厚德育人
【师德师风】教师师德师风培训: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第十条 教师受到处分的,符合《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依法 撤销其教师资格。 教师受处分期间暂缓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丧失教师 资格的,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教师受记过以上处分期间不能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第十一条 教师被依法判处刑罚的,依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 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教师受到剥夺政治权 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丧失教师资格 第十二条 学校及主管教育部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师德师风建设管理职责,有下列情形的,上一 级行政部门应当视情节轻重采取约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等方式严肃追 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一)《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保障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等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制定本办法。
八、秉持公平诚信。坚持原则,处事公道,光明磊落,为人正直;不得在招生、考试、 推优、保送及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九、坚守廉洁自律。严于律己,清廉从教;不得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或参加由 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不得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教辅材料、 社会保险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
一、坚定政治方向。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 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厚德载物的意思解析

厚德载物的意思解析厚德载物的意思解释发音:hòu dé zài wù释义: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
形容品德像地一样容纳百川。
出处:《易经》有坤卦,其《大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福而服者众,必自伤也。
”厚德载物,雅量容人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厚德育人大意:人有聪明和愚笨,就如同地形有高低不平,土壤有肥沃贫瘠之分。
农夫不会为了土壤贫瘠而不耕作,君子也不能为了愚笨不肖而放弃教育。
天地间有形的东西,没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不是承载在大地上的。
所以君子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以厚德对待他人,无论是聪明、愚笨还是卑劣不肖的都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宽忍。
篆刻、书法“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
厚德载物的出处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
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
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
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
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
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朴素唯物主义看法,也是中国人的宇宙观。
所以八卦中乾卦为首,坤卦次之;乾在上,坤在下;乾在北,坤在南。
天高行健,地厚载物。
然后从对乾坤两卦物象(即天和地)的解释属性中进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上善若水和厚德载物两个词语所蕴含的意义是一样的,故大家常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块使用。
铸牢厚德树人之魂,履行育才报国使命

铸牢厚德树人之魂,履行育才报国使命一、开篇“教育是一切的基础”,这是中国古代圣贤的明智之言。
教育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培养国家栋梁之才的重任,我们要铸牢厚德树人之魂,履行育才报国的使命。
二、厚德之魂厚德是指人的品质和道德。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品德作为首要任务。
没有健康的心灵,再优秀的知识也会黯然失色。
我们要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懂得尊敬长辈、关爱他人、诚实守信、勇敢坚强。
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他们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教书育人,其实是从小做起,所以,我们要注重教育中的细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引导学生品行端正。
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树立起正直的风范。
三、树人使命“树人”是指培养人才,而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资源。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始终牢记着我们的使命,不忘初心,履行育才报国的使命。
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理想,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努力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找到自己的位置,展现自己的才华。
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参与各种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技能。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履行使命履行育才报国的使命不仅仅是教育者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要履行使命,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
学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正确的教育风气。
要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素质。
要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评价活动。
要优化教学资源,改善教学环境,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环境,要家庭教育需要家长主动配合学校的工作,切实关爱孩子的成长,不断提高自身的育儿和教育水平。
以“上善若水”引领新建学校立德树人的探索实践

以“上善若水”引领新建学校立德树人的探索实践作者:刘建文来源:《新教育·综合版》 2019年第8期刘建文临高县澜江学校是新创办的一所公立完全小学。
学校因毗邻临高县的母亲河文澜江而得名。
学校于2018年9月10日开学运行,首次招生共招收四个年级,二至四年级由县城四所学校分流而来,一年级招收本辖区适龄儿童,共招收学生750人。
学校现有教师45人,其中省引进教师3人,招聘师范类本科生27人,从县内农村学校调配15人。
新学校如同新诞生的生命,需要找到集体朝向,需要确立有意义的目标、积极的标准以及深化于心的价值观,需要把人心凝聚起来。
这样才能让师生的生活充满意义,才能科学地迈好立德树人的第一步。
一、“上善若水”的提出1.基于新建学校的个性特点。
作为一所新建学校,师生结构层次复杂。
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良好关系的建立,从教研组、班级等小团队到整个学校大的团队凝聚力的形成,都需要每个人与人为善,从善如流,需要用心欣赏彼此,倾听彼此,包容彼此,接纳彼此,激励彼此。
以“上善若水”凝聚思想共识,能尽快使学校从“整合”过渡到“磨合”再走向“融合”,尽快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2.基于学校所处的地域特色。
文澜江绵延于临高县境内,被誉为临高县的母亲河。
多少年来,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临高儿女。
借助文澜江这个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研究挖掘水品文化,以水品育人,让师生感到亲切,也易于被大家接纳。
这应该是引领师生价值观的一个可贵的路径。
3.基于教育家陶西平先生对“基础教育”接地气的解读。
“基础教育是为人的一生奠基”的教育。
“究竟基础教育对自己的一生有什么作用”,教育家陶西平先生针对这个问题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向自己的同窗和学生提问。
他说:“大家谈论最多的是在学校时的生活琐屑,自己受到的种种感染和熏陶,很少有人谈到那时所学的课程和知识。
大家在回答我的问题时,虽然表达方式各异,但概括起来,大多就是两个关键词:‘向上’和‘向善’。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马坡第二小学“若水教育”实践探究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马坡第二小学“若水教育”实践探究我校匠心独具地将“上善若水”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凝练出“若水教育”的特色文化体系,“以水的灵动滋养生命,以水的波澜汇聚智慧,以水的宽厚沉淀德性”,着力在教育教学中塑造学生智慧、纯洁、宽容、灵动、博大的人格品性。
我校坚持以“若水教育”为理念指引,以“培养灵动儒雅、健康自信的若水少年”为育人目标,把学校建设成师生喜欢、共进向善的精神家园。
一、顺势而为,善导渠成我校一直奉行若水的管理理念。
即倡导文化管理,弘扬人文精神,用文化来熏陶人、感染人、培养人。
顺势而为,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人的潜能,顺应每个人的强势发展,为每个人搭建发展平台。
我们倡导包容,提倡学会欣赏自己,学会包容身边每一个人;理顺体制,不把管理的愿望与结果寄托在某个人的个体能力、态度上,而是把一切交给“体制、机制”等制度文化,焕发体制、机制的活力。
在遇到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的时候,采用两周一次的教职工会进行沟通、公示,让每一位教职工都能熟知学校的大小事务减少不必要的内耗;定期凝聚,利用各种机会,搞有创意的活动,将大家团结在一起,营造宽松、和谐、快乐的工作环境;倡导师生通过体育活动合理宣泄,引导师生快乐健身,在健身中宣泄不适情感。
多层意向选岗、团队自主考核、人性化考勤等制度的完善和施行,让教师逐渐意识到竞争机制下的机会均等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我校在每项重要决策前后都广泛听取教师的合理化建议,汲取大家的智慧,寻求最佳方案,构建了以“倾听——沟通——互动——成长”为特色的管理流程,搭建了以问卷、谈话、博客、信息论坛为载体的沟通平台。
二、乐业善教,尚学创新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习惯态度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我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力求培养润泽生命,乐业善教,尚学创新的若水教师。
积极为班主任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聘请张辉教、皮丽芳老师和全国优秀教师徐丽对我校全体教师开展专题讲座,同时我校每学期初召开班主任工作会,明确本学期工作重点,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做人,做事,做企业就该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刘成江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尽管从总体上看~老子的处世哲学是消极、无为的~但如果剔除其消极成分~细细品味水的品性~我们还是能够从中发掘或引申出有益的道理以及企业管理的原则。
一曰守拙。
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得起颂辞千篇、丰碑万座~炫耀的资本不可谓不厚。
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仅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
此等宁静和达观~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
这的确是一种“无为”~但不是对“大我”的无为~而是对“小我”的无为~是在个人利益上的无为。
二曰齐心。
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朝着共同的方向义无返顾地前进~故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慨叹。
因其团结一心~水威力无比:汇聚而成江海~浩浩淼淼~荡今涤古,乘风便起波涛~轰轰烈烈~激浊扬清。
三曰坚忍。
水至柔~却柔而有骨~信念执著追求不懈~令人肃然起敬。
九曲黄河~多少阻隔、多少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停歇,浪击礁盘~纵然粉身碎骨也决不退缩~一波一波前赴后继~一浪一浪奋勇搏杀~终将礁岩撞了个百孔千疮,崖头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目标~不骄不躁~千万次地“滴答”、“滴答”~硬是在顽石身上凿出一个窟窿来~真可谓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四曰博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
它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从不挑三拣四、嫌贫爱富。
它映衬“荷塘月色”~构造洞庭胜景~度帆樯舟楫~饲青鲥鲢鲤~任劳任怨~殚精竭虑。
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he "governing for the people", "No matter the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concept understanding is not in place. The specific work treats with the deployment, a few leading cadres complain that work is too complicated, too much responsibility, the pressure is too large, too much emphasis on the difficulty of the work. For example, non coal mine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不彰显自己。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公开课教学设计

安溪县2012年成功教育案例二等奖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福建省安溪县实验小学谢启顺【案例描述】新学年伊始,我就发现班上有一名学生小许,她活泼好动,书写漂亮。
但是爱追求时尚潮流,留时尚发型、搽粉戴假睫毛、穿超短裙黑丝袜。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基本不理想。
爱打游戏、沉迷网络,自制力不足。
上课玩手机,被我收了。
不到一星期,又玩,被值日老师收了。
听同学说,她还把第三部手机带到学校来。
老师经常教育,她虽不顶撞,但看得出不思悔改,有些老师已经对她丧失了信心。
【成因探究】据了解,造成这位学生以上这些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是:1、自制力差,意志薄弱。
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差,意志力薄弱,对时尚的东西不辨是非,喜欢刻意模仿。
叛逆心理使她不愿听老师的教育,即使在老师耐心细致的教育之后明白了道理,但过不了几天,又控制不了了。
2、常年留守,教育缺失。
父母长期出外打工,当孩子犯了错误,或不管,或简单粗暴,无法以理开导,使她体会不到家庭的温馨,性格越来越叛逆,喜欢跟家长对着干。
爷爷奶奶则是从小溺爱,使她任性敏感,学习目的不明确。
3、社会诱惑,环境影响。
当今社会,网吧、游戏厅遍地开花,一些不法商人以各种方式诱惑学生,导致其沉湎于网络。
此外,广为泛滥的影视剧,及有不良行为习惯的伙伴,也对她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
【引导策略】针对小许的特点,结合成因分析,我因势利导,逐渐转化了该生。
一、尊重宽容,正面引导“自尊心是青少年心理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是向上的能源。
”(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师应保护学生极其脆弱的自尊心,对他们的合理要求要予以支持,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更应予以肯定。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师长、同学和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作为老师一定要把握时机,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尊重理解,正面引导,不断鼓劲,并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们。
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大地。
它赐福于被宽容的人,也赐福于宽容他人的人。
”当我们发现孩子做错事时,首先要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让孩子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
厚德载物典故

厚德载物典故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朴素唯物主义看法,也是中国人的宇宙观。所以八卦中乾卦为首,坤卦次之;乾在上,坤在下;乾在北,坤在南。天高行健,地厚载物。然后从对乾坤两卦物象(即天和地)的解释属性中进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
14. 呵呵,这不是封建思想吗?既然是男女之别,又怎么都称君子,而不说‘女人’以厚德载物呢?
15. 诸如自强不息、敬德修业、厚德载物、居安思危等等励人或自励的训语箴言,代代相传,融进了中国人的血脉,无疑是传统文化中可贵的精神财富。
16. 以‘履霜冰至’‘括囊黄裳’‘龙战于野’三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履霜坚冰,阴始凝也。
10. 其中厚德载物峰乃是五行宗宗门重地,五行宗世代宗主都出自厚德载物峰,这一峰在五行宗中也是权利最大,实力最强,主导着五行宗的一切事物。
11. 古人云,厚德载物,唯厚德者,方可载物。
12. 我要自强不息,却天不予我机会;我欲厚德载物,却人不授我学识。
13. 他所带来的作品都跟慈善的主题相关,如“穆如清风”、“厚德载物”,且能让人一眼就感受到功力深厚,出手不凡。
厚德载物解析
[成语解释] 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成语出处] 《周易·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善若水厚德育人
作者:陈小鹏
来源:《甘肃教育》2015年第10期
近日和学生一起观看反映南水北调的电影《天河》,让我感慨万千,不禁思绪万千。
水,有优良的品格,它无私且无争,心怀坦荡;它居下而包容,谦卑善纳;它柔顺但坚韧,百折不挠;它清纯并无形,方圆自然。
难怪老子也赞:“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
” 这是水的独特魅力,是值得人类为追求真善美而效仿的格式,也是很多读书人向往和追求的风骨之一。
而美好的教育,正应如水一般。
为师者应如水,要托起明天的朝阳,沉下坚实的臂膀,以成人之美为乐趣,以塑造灵魂为己任,手捧热诚,心系仁爱,尊重思考,崇尚智慧,用精神、心灵的乳汁哺育个性、灵动的学生,在希望的田野上悉心播撒智慧的种子,收获学生吮吸知识甘霖后满足的微笑;我们要包容学生的一切,真心施教,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洗尽铅华,用踏实沉潜静待花开;要尊重差异,尊重规律,蹲身低头和学生灵魂对接,顺道应理促孩子快乐成长;常有滴水穿石般的教育精神,有百折不挠的教育毅力,有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有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我们低头耕耘,抬头看路,汲取智者教育的营养,培养自己的教育主张,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境界的人民教师,陶冶情操,荡涤心灵,化腐朽为神奇,变顽石为美玉。
为学者应如水,读书人以水为镜,可自观一生,以水为德,方受益一世。
读书时心态平和静如水,专心致志;做人时正直善良明如水,一身清澈;做事时笑对坎坷韧如水,迅捷高效。
面对挫折坎坷,需有胸襟,有了成绩,宠辱不惊;处顺境而不张狂,陷逆境而不沮丧,遇险境而不惊慌;求知时尊师而不唯师,做人时敬师且孝父母。
若此,学生便拥有海纳百川、大气谦和之境界,其人生韶华,一如水之无限精彩,更似水之晶莹极致。
为师者能大爱无言,为学者能大音希声。
教育,从来就不是一条喧嚣的河流。
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教育越来越需要一种纯粹的直达心灵的境界,而这种境界的至高点,就是静水深流——一种丰富的安静。
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追此境界,如水润泽;达此境界,真水无香!
课改多年,我们都悟出了一个个朴素的道理:满堂灌的“一碗水”当然教不好“一碗水”,信息时代“一桶水”的教师正在遭遇“一桶水”的学生,教师源源不断的“活水”成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
真正的教育,不是从桶里拿给学生一碗水,而是告诉学生取得这一桶水的方法和工具,以及这一桶水所来源的大江或大海究竟在哪里。
观水喜潮,饮水思源。
教师应要不断学习,唯此,才能把“一杯水”变为“一桶水”乃至“源源不断的水”。
学生应探索实践,唯此,才能把老师的涓涓细流变为自己的滔滔大河。
所有教育人共同求真做人,就有丝雨甘露、润物无声,就能启迪心智、完善人格。
把滴滴心血凝成智
慧,滴滴汗水化作洪流,就会让中华民族的俊杰英才代代涌现,最终化为无坚不摧的炎黄“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