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合集下载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摘要】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对于推动生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从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和研究背景入手,介绍了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分类和特点,以及其开发利用方式和保护意义。

探讨了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商业化利用和可持续利用方法。

在指出了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并强调了保护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好地理解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价值和意义,促进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探索。

【关键词】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分类,特点,开发利用方式,保护意义,商业化利用,可持续利用,前景,重要性。

1. 引言1.1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野生花卉植物资源是自然界中独特而珍贵的资源,其开发和利用对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包括各种具有药用、食用、装饰、观赏等价值的植物,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传承的价值。

通过对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推动农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

通过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保护野生花卉植物资源,促进其合理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是指对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进行深入研究的背景和动机。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是指生长在自然环境中,未经人为栽培的花卉植物,具有丰富的种类和资源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对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

在过去的研究中,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药用方面,如采集野生药材制作中药等。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也逐渐扩大,涉及到食品、化妆品、园艺等多个领域。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复习资料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复习资料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复习题一、填空题1、植物资源是生物资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它的开发利用方面来看,它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地域性多用性分散性再生性近缘种化学成分相似性采收利用时间性可栽培性2、植物资源按用途进行分类,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法,吴征镒系统按植物的用途将植物资源分为五大类:食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保护和改造植物资源植物种质植物资源3、我国资源植物极为丰富,形成我国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的重要条件是:辽阔的疆域中纬度和大陆东岸地理位置起伏多山的地形土壤多种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4植物体内的油脂主要属于各种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还有少量的非甘油酯类化合物,如粘蛋白淄醇色素蜡维生素磷脂游离酸等。

5、植物化学成分主要的分离纯化方法:结晶法透析法萃取法分馏法沉淀法盐析法透析法层析法6、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是要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和统一。

7、引种驯化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工作中须注意以下几点:气候相似论、北种南移比南种北移容易、草本比木本容易。

8、植物纤维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各部分,按其存在的部分不同分为以下类别:韧皮纤维种子纤维果壳纤维木材纤维根纤维叶纤维和茎干纤维。

9、中药的炮制方法有:洗、漂、泡、渍、煅、炒、煨、灸、蒸、煮。

二、名词解释1、芳香油:亦称精油或挥发油,它与植物油不同,主要化学成分有掂烯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直链化合物和含硫含氮化合物等,其中掂烯类是最重要的成分,这些挥发性物质大多具有发香团,因而具有香味。

是一类取之于植物原料,不溶解于水,能随水蒸气蒸发的具有芳香气息的油状液体。

2、鞣质:又称植物单宁,它是分子量500~3 000,能与明胶及其他蛋白质产生沉淀的水溶性多元酚的衍生物,是鞣制生皮革的一种化工原料,是一种棕黄色到棕褐色的物体,呈粉状、粒状、块状或浆状,工业称栲胶。

3、中药的炮制:是药物在制成各种剂型之前,对药用植物的清洗、整理和根据医疗需要进行加热处理等的加工过程。

植物资源利用学研究植物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植物资源利用学研究植物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植物资源利用学研究植物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植物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植物不仅仅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形式,还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价值。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植物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1. 植物资源的经济利用植物资源在经济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许多植物被用作食物,如谷物、蔬菜和水果。

这些食物提供了人们所需的营养和能量。

此外,一些植物还被用于制作药物,如中药。

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植物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此外,植物还被用于制作纤维、木材、纸张等各种工业材料。

2. 植物资源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利用植物资源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植物还可以防止土壤侵蚀,保护水源,并提供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此外,植物还被用于城市绿地建设、景观园林和森林保护。

通过合理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我们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

3. 植物资源的科学研究植物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需要科学研究的支持。

科学家们通过对植物的研究,探索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营养需求和抗病能力。

他们还研究植物的基因,通过基因改良培育新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

此外,科学研究也在寻找植物中的新物质,如抗癌药物、抗菌剂和植物激素。

这些研究为植物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4. 植物资源的文化价值植物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

许多植物与人类的文化紧密相连。

比如,一些植物在宗教仪式和传统节日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些植物也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成为艺术品和装饰品。

此外,植物的外观和花卉也被用于园艺和花卉观赏。

通过保护和传承植物的文化价值,我们可以丰富人类的文化生活。

综上所述,植物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领域。

它涉及到经济、环境、科学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合理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利用,为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植物农药逐步取代化学合成农药是未来 农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三.工业方面
香料和色素植物在工业上的利用 鞣料植物在工业上的利用
树脂与树胶植物在工业上的利用
1.香料和色素植物在工业上的利用
天然植物香料和色素也已成为食品和化妆品添加剂的重 要来源。 天然植物香料和色素有无毒、无不良反应的优点。
大量开发的香料植物有:薄荷、花 椒、百里香、香茅、紫罗兰等。
我国皮革工业所用的栲胶主要从盐肤木的五倍子、 松科的树皮、壳斗科的壳斗、蔷薇科的红树皮、杨梅科 的杨梅树皮、根皮等原料中提取。
五倍子
枇杷
杨梅科
松科
鞣料植物的发展前景
我国年产栲胶50000t, 绝大多数都是橡碗栲胶,而 实际制革中应用的30000t, 则要求用凝缩类栲胶。因我 国凝缩类栲胶产量很小,质 量也不稳定,每年都要进口 大量黑荆树栲胶。因此,今 早开发新的鞣料植物资源和 提高栲胶质量,以保证我国 鞣料工业和制皮工业适应新 的经济形势、适应国际市场 需要的重要工作。
油楠(脂树)
植物石油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能源
野生植物能源优点:
清洁、分布广、可再生、安全
开发石油植物,将逐步加强世界各国在能源方面的独立 性,减少对石油市场的依赖性,可以在保障能源供应、稳 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农业方面
植物农药具有低毒、低残留、易降解等优点。
野生植物资源是新型无污染生物农药开发的热点
“破晓的天堂”
大量开发的色素植物有紫草、茜草、菘 蓝等。
紫草
茜草
东洋茜 (四叶茜)
西洋茜 (六叶茜)
菘蓝
在食用色素方面已研制出越桔红、玫 瑰茄红等。
越桔 玫瑰茄
在食品和化妆品工业中正确地开发和 使用天然植物香料和色素成分,减少合 成香料和色素的用量,对提高食品和化 妆品安全有重大意义。

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1级经济学系国贸1班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前对植物资源就一直很有兴趣,这个学期很开心有机会选修李爱民老师的《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门课。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有趣又实用的知识。

很多平常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学之前也许我们见到也会不以为然,但学过之后,在我了解它、认识它之后,我开始关注它,再次见到,我会联想到有关它的一些东西。

下面介绍四种我所熟知的植物。

一、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1、形态特征:1)寄生在蝙蝠蛾科幼虫蝙蝠蛾越冬幼虫体上。

2)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3-8mm;外表黄棕色至土黄色,粗糙,环纹明显。

头部红棕色,长有子座;胸腹部深黄色至黄棕色,胸节3,胸足3对,腹节10,腹足5对,中部4对明显;表面有环节20~30个;质脆,断面淡黄色3)子座出自寄主头部,单生,细柱形,头部为棕色,稍膨,其上密生多数子囊壳4)夏季子囊孢子从子囊内射出后,产生芽管或从分生孢子产生芽管穿入寄主幼虫体内生长,染病幼虫钻入土中,冬季形成菌核,菌核破坏了幼虫的内部器官,但虫体的角皮仍完好无损,第二年夏天从幼虫尸体的前端生出子座2、分布与生境:⏹主要分布在中国西藏东南部、四川西北部、云南、贵州西北部、青海及甘肃东南部海拔3500-5000米左右的高海拔地区⏹野生冬虫夏草分布地区狭窄、自然寄生率低、对生活环境条件要求苛刻2、成分与作用:1)化学成分:药理学现代研究结果中,青海冬虫夏草含有虫草酸约7%,糖类28.9%,脂肪约8.4%,蛋白质约25%。

冬虫夏草中82.2%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尚含有维生素B12、麦角脂醇、六碳糖醇、多种生物碱等。

据医学科学分析,虫草体内含虫草酸。

维生素B12、脂肪、蛋白等。

虫草性甘、温平、无毒,是著名的滋补强壮药,常用肉类炖食,有补虚健体之效。

适用于治疗肺气虚和肺肾两虚、肺结核等所致的咯血或痰中带血、咳嗽。

气短、盗汗等,对肾虚阳痿、腰膝酸疼等亦有良好的疗效,也是老年体弱者的滋补佳品。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1:生物多样性是如何影响植物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在影响植物资源时是怎么工作的?答: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由于不理智的行为也使资源遭到了惨重破坏,其资源的破坏程度最终导致资源的枯竭,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植物资源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成分,开发利用不当而引起的环境恶化和资源破坏,则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所以生物多样性能影响植物资源,而植物资源也能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

基因的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

如遗传的多样性受到了影响,那植物资源的多样性也同样受到影响,植物种内所有个体的所有遗传性状的基因构成了该物种的基因库,其中可能蕴藏着丰富的已知或未知的有用基因,如控制高产、抗病、抗逆等优良性状的基因和控制有效成分代谢途径和代谢速度的基因。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将为评估基因资源的开发前景提供重要信息。

特别是在药用植物资源方面,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是育种的基础,药用植物的“优良品种”对药材生产存在着巨大的潜力,许多疗效优异的“道地药材”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应归功于“地方品种”的作用。

“高含量育种”是药用植物育种的主要目的和特色。

任何一个新品种的培育都是在原有的植物资源基础上通过选择、杂交、回交、诱变等方法修饰、加工、改良后培育出来的。

物种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它们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是生物多样性的简单度量。

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增加,植物资源也随之增加,某一地区的植物物种与植物资源的数量成正相关,此外动物的多样性受到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影响有可能会导致植物资源的减少,因为动物增加了,草食动物每天吃的也就增加,这样一来有些植物就容易灭绝,最终导致植物资源的减少。

生态系统多样性中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植物资源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

植物提供了食物、药物、建筑材料、纤维等多种资源,同时也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繁荣,对植物资源的需求和利用也日益增加。

然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行为也给植物资源带来了威胁,因此我们必须同时保护和合理利用植物资源。

一、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食物资源植物是人类最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水稻、小麦、玉米等谷物作物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人们一直在改良和培育这些作物,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此外,蔬菜、水果等植物也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对保持健康非常重要。

2.药物资源植物中含有许多活性物质,如生物碱、鞣质、挥发油、黄酮类等,这些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化妆品等领域。

中国传统药材就是以植物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例如黄芪、当归、白术等药材,它们已成为中医药的代表性药材,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3.建筑材料与木材资源植物提供了丰富的建筑材料,如竹子、木材、红砖等。

木材是人们广泛使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它被用于建造房屋、桥梁、家具等。

但是由于过度砍伐,许多地区已经出现了森林资源短缺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利用木材资源,加强森林保护。

4.纤维资源植物纤维是纺织业的一个重要原料,如棉花、亚麻、大麻等植物纤维被广泛用于制造衣服、床上用品等纺织品。

此外,纤维素是造纸的主要原料,许多工业产品也需要纤维素。

二、植物资源的保护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植物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植物资源就是保护生态环境。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污染、劣化、退化、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切实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要加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湿地保护等领域的保护工作,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2.严格控制采伐行为要合理利用植物资源,就必须对采伐行为严格控制。

尤其是对于珍稀植物和野生动植物,更应该设立保护区,禁止采伐、买卖、捕捉等行为。

野生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经济开发

野生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经济开发

野生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经济开发野生植物资源是自然界的宝贵财富,它们具有丰富的生物学特性和医药、食品、装饰等多种用途。

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不仅能够维持生态平衡,还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收益。

本文将探讨如何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并实现经济开发。

一、了解野生植物资源野生植物资源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长繁殖的各种植物。

在刚柔并济的原则下,我们需要了解野生植物的分类、生长环境、繁殖方式等基本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二、保护与恢复野生植物资源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

第一步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对濒危物种进行特殊保护。

同时,建立严格的法律法规,禁止非法采伐和破坏野生植物资源。

另外,还可以采取科学的种植育种技术,加强野生植物的繁育与栽培工作,以减少对野生植物的过度采集。

三、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方式1. 医药开发野生植物资源中含有许多珍贵的药用植物,在传统医学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可以提取有益物质,并进一步研制成新药或保健品。

这不仅可以促进人们的健康,还可以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收益。

2. 食品加工野生植物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可供食品加工行业使用。

例如,野生菌类可以被用于烹饪、食材制作和保健食品的加工。

此外,一些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等也可以用于制作各种绿色食品,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3. 装饰材料野生植物提供了丰富的装饰材料,可以用于室内装修、家具制作和手工艺品的制作。

例如,竹子、藤条等植物材料在家居装饰中被广泛使用。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环保性,还能体现自然的美感,增添生活品质。

4. 生态旅游野生植物的独特性和珍稀性,使其成为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

通过开展生态旅游项目,可以保护野生植物的生存环境,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游客可以欣赏到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增加了旅游的乐趣和吸引力。

四、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挑战在野生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中文系1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班黄永飞学号:1102401028 五种植物的特征及其主要用途:
1、蒲公英:
形态特征:别名黄花苗、黄花地丁、婆婆丁。

生草本植物,高10~25cm,含白色乳汁。

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

叶根生,排成莲座状,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或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先端稍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无毛蔌有蛛丝状细软毛。

花茎比叶短或等长,结果时伸长,上部密被白色珠丝状毛。

头状花序单一,顶生,长约3.5cm;总苞片草质,绿色,部分淡红色或紫红色,先端有或无小角,有白色珠丝状毛;瘦果倒披针形,土黄色或黄棕色,有纵棱及横瘤,中产以上的横瘤有刺状突起,先端有喙,顶生白色冠毛。

花期早春及晚秋。

分布和生境:蒲公英资源分布世界许多国家如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均有野生或种植的蒲公英。

蒲公英在我国的分布则更为广泛,华北、华中、华东、东北等区的许多地方,春、夏、秋三季,田野、路旁、山坡,以及房前屋后,均有蒲公英生长;人工栽培蒲公英的单位或个人也日益增多。

蒲公英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利用部位和理化性质:其根所含的多种三萜醇为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赛醇、蒲公英苦素及咖啡酸、菊糖、果胶:全草含肌醇、天冬酰胺、
苦味质、皂甙、树脂、菊糖、果胶、胆碱:花含毛茛黄素、维生素B 2等。

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及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浓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蒲公英食疗效果好蒲公英不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栽培的,均为营养丰富的特种蔬菜。

鲜嫩蒲公英全草的可食部分约为84%,而每100g,可食部分含蛋白质4.8g,脂肪1.1g,糖类5.0g,粗纤维2.1g,钙216.0mg,磷93.0mg,铁10.2mg,胡萝卜素,维生素B 20.39mg,维生素c47.0mg,尼克酸1.9g。

蒲公英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蒲公英具有一定的美容作用蒲公英不仅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是食疗佳蔬、疗疾良药,而且也在美容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蒲公英可以用作兽药蒲公英不仅是人类的食疗佳蔬和疗疾良药,而且也能在畜牧兽医上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既可作为珍贵的饲料添加剂,又可治疗多种家畜的多种疾病。

2、桂圆
形态特征:龙眼常绿乔木,高通常10m左右。

具板根。

小枝粗壮,被微柔毛,散生苍白色皮孔。

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连柄长15-30cm,或更长;小叶4-5对,很少3或6对,小叶柄长通常不超过5mm;叶片薄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两侧常不对称,长6-15cm,宽2.5-5cm,先端渐尖,有时稍钝头,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绿色,两面无毛。

花序大型,多分枝,顶生和近枝腋生,
密被星状毛;花梗短;萼片近革质,三角状卵形,长约2.5mm,两面均被黄褐色绒毛和成束的星状毛;萼片、花瓣各5,花瓣乳白色,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仅外面被微柔毛;雄蕊8,花丝被短硬毛。

果近球形,核果状,不开裂,直径1.2-2.5cm,通常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体;种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质的假种皮包裹。

花期3-4月,果期7-9月。

10月开花。

分布和生境:桂圆又名龙眼,属无患子科植物。

产中国东南、南部及西南诸省。

龙眼肉、核、皮及根均可作药用。

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有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

利用部位和理化性质:干果肉含可溶性部分79.77%,不溶性物质19.39%,灰分 3.36%。

其可溶性部分含葡萄糖26.91%,蔗糖(su0.22%,酸类(以酒石酸计)1.26%,腺嘌吟和胆碱等含氮物质6.309%等。

此外,尚含蛋白质5.6%和脂肪杂质及残留的核壳。

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取本品0.1g,加70%乙醇1ml振摇,浸泡20min,放置,取上清液作供试液,另取葡萄糖、蔗糖为对照品。

分别点样于桂胶G-1%CMC薄层板上,用正丁醇-冰醋酸-水(4:1:5)上层波展开10cm,重复1次。

喷以邻苯二甲酸苯胶溶液,加热后葡萄糖显棕色;喷以a-萘酚硫酸液,加热后蔗糖显蓝紫色。

3、车前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无茎,具多数细长之须根;叶根生,薄纸质,卵形至广卵形,具5条主叶脉,叶基向下延伸到叶柄,长6~15cm,
宽3~8cm;周年开花,穗状花序自叶丛中抽出,长约15~30cm;小花白色,花冠4裂,雄蕊4枚;盖果长椭圆形,内藏种子4~6颗。

分布和生境: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江苏、福建、台湾、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西藏。

生于草地、莸椤。

分布欧亚大陆温带及寒温带,在世界各地归化。

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本种是一个多型种,曾被划分为许多种下等级,甚至不同的种。

利用部位和理化性质:含熊果酸, 正三十一烷, β-谷甾醇, 豆甾醇, β-谷醇棕榈酸酯, 豆甾醇棕榈酸酯,等等。

4、三叶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着地生根。

茎细长而软,匍匐地面,植株高30~60厘米。

叶柄长,小叶倒卵形或近倒心形,叶缘有细锯齿。

头状花序,着花10~80朵,白或淡紫红色。

荚果倒卵状矩形,每荚有种子3~4粒。

种子近圆形,黄色,千粒重0.5~0.7克。

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广,耐酸性强,pH4.5的土壤仍能生长,除盐碱土外,排水良好的各种土壤均可生长。

再生性好,耐践踏,属放牧型牧草。

开花前,鲜草含粗蛋白质5.1%,粗脂肪0.6%,粗纤维2.8%,无氮浸出物9.2%,灰分2.1%。

产量虽不如红三叶,但适口性好,营养价值也较高。

分布和生境:黄花苜蓿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

蒙古、原苏联和欧洲也有分布。

利用部位和理化性质:含有叶黄素50~52%、叶黄素-5.6-环氧化物、菊黄质9~10%、毛茛黄素7~8%等。

5、仙人掌
形态特征:茎肉质,呈球状、柱状或扁平,常有关节和分枝,茎上有螺旋状排列的特殊刺座,其上着生有刺、毛、腺体或钩毛、花或芽,大小因种的不同而异,小的如衣服钮扣,大的可高达20米。

叶常退化,早期存在,不久脱落,仅少数有正常的叶片(如叶仙人掌)。

花通常为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白天或夜间开放;多数有由花托发展而来的长花筒,其上有螺旋状排列的鳞片或刺座;花被片多数,色鲜丽或白色;花萼和花瓣有明显的区别或难以区分,雄蕊多数,多着生于花的喉部,雌蕊花柱单体,远远伸出雄蕊之外,避免自花授粉。

子房上位,1室,胚珠多数。

果常为肉质浆果,种子多数。

染色体基数x=11。

该科植物肥厚多肉,茎内的薄膜组织含有大量水分,被称为多浆植物(或多肉植物);有圆形的茎,多毛刺和退化的叶,可以大大地减少水分的蒸发;根系分布广,有快速吸收水分的能力,在短暂的雨季即可吸足水分,有的能用刺毛在晴朗的夜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少数附生性的种,如昙花、量天尺、苇枝等则生长于潮湿温暖地区。

分布和生境:仙人掌类植物原产南北美洲热带、亚洲热带大陆及附近一些岛屿,部分生长在森林中。

多浆植物的多数种类原产南非,仅少数分布于其它各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因此南非有“多浆植物宝库”之称。

利用部位和理化性质:仙人掌多糖部分理化性质与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考察了从仙人掌中提取的仙人掌多糖溶液的粘度与溶液浓度、酸碱
度、温度、离子强度等因素的关系以及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仙人掌多糖具有良好的增稠性,其粘度对盐浓度、pH、温度均有很好稳定性能。

动物实验发现仙人掌多糖对S 肿瘤鼠抑制作用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