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肠道菌群药物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肠道菌群ppt课件

肠道菌群ppt课件

肠道菌群与1型糖尿病
研究发现患1型糖尿病(T1D)的人体内的肠道菌 群与健康个体存在差异。
Akkermansia muciniphila支持粘液的产生,增加 抗微生物肽Reg3γ的表达,并从微生物群中淘 汰了扭链瘤胃球菌,降低了血清内毒素水平和 胰岛Toll样受体表达,促进了免疫调节,延缓 了糖尿病的发展。健康的微生物中有大量该细 菌,但在T1D中却没有。
肠道菌群可分为三大部分: (1)与宿主共生的生理性细菌, 为专性厌氧菌,
是肠道的优势菌群, 占到 99% ~ 99.9% , 如双歧 杆菌、类杆菌、优杆菌和消化球菌等; (2)与宿主共栖的条件致病菌, 以兼性需氧菌 为主, 为肠道非优势菌群, 如肠球菌、肠杆菌; (3)病原菌, 大多为过路菌, 长期定植的机会少, 生态平衡时, 这些菌数量少, 不会致病,如果数量 超出正常水平, 则可引起人体发病, 如变形杆菌、 假单胞菌和韦氏梭菌等。
由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 Kristina Schoonjans带领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 位于巨噬细胞上的一个受体,能抑制2型糖 尿病的炎症。受体是结合化合物并启动细
胞中级联事件的蛋白质。这项研究中的巨 噬细胞受体被称为TGR5,可被胆汁酸激活
瑞金医院宁光院士通过建立了降糖药疗效 和肠道共生菌群特征的关系,发现了拜糖 平(阿卡波糖)的起效机制:
病的发生和/或进展。
其中肠道菌群是肠道微生物群中最具代表性的 成分。
肠道菌群:人体肠道内寄居着大量细菌, 是肠道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肠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间互相 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 态平衡
肠道菌群构成
人类肠道菌群约有100余种菌属,400余菌 种,其中以厌氧和兼性厌氧菌为主,需氧 菌比较少。形态上有杆菌、拟杆菌、球菌、 拟球菌和梭菌等等。这些细菌产生各种酶, 起着对人体有益、无关和有害的作用.

肠道菌群ppt演示课件

肠道菌群ppt演示课件
13
肠道内正常菌群的调节机制 ① 胃酸的作用,多数细菌被杀灭; ② 肠蠕动使大量细菌被排出; ③ 肠道分泌物如胆酸、溶菌酶等可抑制细 菌生长; ④ 微生物群相互作用保持平衡稳定状态。
14
阴道微生态系 常驻菌主要为乳杆菌、肠杆菌、丙酸 杆菌等,乳杆菌为优势菌群。
健康妇女约可分离约29种微生物,厌 /需氧比约5:1 孕妇的乳杆菌、白假丝酵母菌、丙酸 杆菌分离率高于一般妇女(分解糖原?保持 低pH?)
医学微生态学:研究寄居在人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的 微生物与微生物、微生物与人体以及微生物和人体与外界 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学科。研究的内容:微观生态 平衡,生态失调,生态调整。
2
正常微生物群
3
正常微生物群概念与分类
正常微生物群(normal microbiota)
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眼结膜、口腔、鼻咽、 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粘膜中的不同种类和数量对人体无 害而有益的微生物称为正常微生物群。
非常驻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
17
眼结膜
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
外耳道
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 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鼻咽腔
人 体 各 部 位 的 微 生 态 系
阴道
大肠杆菌、乳杆菌 白念珠菌、类白喉杆菌
葡萄球菌、甲,丙型链球菌 肺炎球菌、奈氏菌、类杆菌等 表皮葡萄球菌 口腔 甲,丙型链球菌 类白喉杆菌、肺炎球菌 奈氏菌、乳杆菌、梭杆菌 螺旋体、放线菌、白念珠菌
正常微生物群组成
原籍菌:优势菌群 共生菌 外籍菌 一般菌群
微生态系统 (microecosystem)
7
正常微生物群生理作用
1.生物拮抗(antagonism):抵抗外来致病菌,维持正常菌群内部的平衡, 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①生物屏障作用:竞争黏附,形成微菌落(microcolony) 及生物膜 (biofilm) ,产生定植抗力(colonization resistance); ②化学屏障作用:产生有害代谢产物,抑制其他细菌; ③营养竞争作用。 2.营养作用:参与机体代谢,产生维生素等供人吸收; 3.免疫作用: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刺激免疫系统应答; 4.抗衰老作用:产生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清除自由基(O2-); 5.抗肿瘤作用: ①产生自身抑癌产物;

人体肠道菌群总论ppt课件

人体肠道菌群总论ppt课件
人体微生态系
研究微生物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科学 四个生态领域
口腔、胃肠道、泌尿系统和皮肤
胃肠道微生态学研究最多
组成正常菌群
微生态失调时引起的生理性改变 肠道益生菌的研究和应用
人体肠道菌群总论
1
胃肠道微生态环境
约有1014个,体细胞10倍 30属,300~500种微生物
细菌、真菌、病毒、原虫等 主要是细菌
人体肠道菌群总论
18
发病机理
耐药菌株的葡萄球菌或难辨梭状芽胞杆菌 在肠内大量迅速繁殖,结果产生大量内、外 毒素,毒素A(肠毒素)和毒素B(细胞毒 素),两者均致病变,但后者毒性更强,使 肠道和全身呈严重中毒反应
免疫反应:认为系肠道局部组织对抗生素 及其代谢产物发生变态反应所致,这可解释 为什么本病有时粪便检查病原菌阴性
在肠道菌群失调的预防和治疗上,微生态调节剂 (简称生态制剂)主要是由益生菌制成的调节剂。 肠道菌群失调时可以用有益的肠道菌去恢复肠道 菌群的平衡。使用生态制剂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双 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的含量,恢复肠道菌 群的平衡。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最重要的生理性 细菌,其枯附于肠道上皮细胞后,定植形成稳定 的膜菌群,发挥生物屏障、营养、免疫、消除内 毒素血症、抗肿瘤及抗衰老等作用。
人体肠道菌群总论
19
病理特征
病变主要发生在结肠,病变位于距肛门25cm者超 过75%,位于25-60cm者占15%,局限于右半结 肠者约10%。
肉眼可见多个分散隆起的2-20mm大小的黄白斑, 早期病变呈点状,进展期伪膜融合,最后大片脱 落留下裸露区。
早期为固有膜局灶坏死伴中性多形核浸润。较重 期出现腺体破坏,病变之间粘膜正常。严重期结 构完全破坏,固有膜广泛受累。
人体肠道菌群总论

肠道菌群PPT课件ppt演示课件

肠道菌群PPT课件ppt演示课件

出生5天
.
大肠杆菌、肠球菌、
梭菌 占主体


双歧杆菌占优势
到 成

中老年
4
双歧杆菌 成人型菌群
.
肠道有益菌及其作用
双歧杆菌与乳杆菌是人肠道中有益菌的代表,主要是降 低肠道pH,抑制韦永氏球菌、梭菌等腐败菌的增殖,减 少腐败物质产生,同时也因pH下降而对病原菌的生存与 增殖很不利。
5
.
乳杆菌(lactotacillus)
乳杆菌是人们认识最早、也是研 究较多的肠道有益菌。最常见的 应用例是从20世纪20年代就开 始生产饮用的用人工培养的嗜酸 乳杆菌及其接种培养的发酵乳和 酸乳,用以纠正便秘及其他肠道 疾病。
6
.
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对人体健康有益作用十分明 显,以至成为近年保健食品 开发的一个热点。
.
肠道菌群
1
.
1g 10g
20g
20g
1000g 200g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人体肠道菌群及其构成
人类肠道菌群约有100余种菌属,400余菌种,其中以厌氧和兼性厌氧菌为主,需氧菌 比较少。形态上有杆菌、拟杆菌、球菌、拟球菌和梭菌等等。这些细菌产生各种酶,起 着对人体有益、无关和有害的作用.
3
无菌 双歧杆菌进一步 有害菌进一步
致这种平衡的破坏,某种或某些
菌种过多或过少,外来的致病菌
或过路菌的定植或增殖,或者某
些肠道菌向肠道外其他部位转移,
即称为肠道菌群失调(enteric
dysbacteriosis)
9
.
10
.
肠道微生态的调节
一般性调整措施; 利用有益活菌制剂及其增殖促进因子;

人体肠道菌群 PPT课件

人体肠道菌群 PPT课件

70%
体质强壮者
50%
普通人
10%
老年人&体 质差者
类杆菌
99%
厌氧菌
双歧杆菌
肠道 菌群种类
兼性厌氧菌 需氧菌
肠道菌群数量
约重1000g 大约有30个属
1g 10g 20g
20g
400~500种
总体数量>1014 是人体总细胞10多倍
1000g
(约80%)
200g 20g
食管
没有自身微生物群 微生物来自食物和口腔
生物 拮抗
有位微生物学家强调了机体衰老同肠道腐败的关系,他认为 机体衰老始于肠道,表现在肠道pH升高,魏氏梭菌及大肠埃 希菌增多而双歧杆菌的减少。 大肠埃希菌等腐败细菌增多,引起肠功能紊乱,发生便秘, 腹泻和肠道解毒功能减退,肝功能受损。 腐败产物中的氨、胺类、硫化氢、酚类、吲哚、臭素和内毒 素等有毒物质产生增多,这些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流,侵蚀全 身各组织器官,会加速机体衰老、使免疫力降低,引发老年 病如胆固醇增高、动脉硬化、癌症等。
生物 拮抗
活化肠黏膜内的相关淋巴组织,使sIgA生物 合成增加,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等非特异 性防御作用。
生物 拮抗
发挥免疫佐剂作用,活化肠道黏膜内的相关 淋巴组织诱导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产 生细胞因子,通过淋巴细胞再循环而活化全 身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 疫功能。
如双歧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磷壁酸 和多糖等通过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 特别是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和B淋 巴细胞的功能,并促使这些细胞释放 免疫活性物质,从而发挥抑制肿瘤的 作用。
益生菌利用本身所特有的某些酶类(如半乳糖苷酶等) 补充人体在消化酶上的不足,帮助分解上消化道 未被充分水解吸收的营养物质,有利于人体进一 步吸收利用各种营养物质,增加人体必需的维生 素(如维生素B, 维生素K)、氨基酸、微量元素、某些无 机盐类(如钙、磷、铁、等)的吸收和利用。 双歧杆菌还具有将胆醇转化成类胆固醇的作用, 因此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具有改善脂 质代谢紊乱的作用。

正常菌群肠道菌群PPT课件

正常菌群肠道菌群PPT课件

2019/8/20
15
过路菌(多为病原菌)
该菌群长期定植 的机会少,生态平衡 时,这些菌数量少, 不会致病。如变形杆 菌、假单胞菌、常为 韦氏梭菌等。
如果数量超出正 常水平,则可引发一 些疾病。
2019/8/20
假单胞菌
变 形 杆 菌
16
肠道菌群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具有重要 的生理意义。
母乳喂养儿之所以抗 病能力强的理由之一就是 因为肠道内双歧杆菌所具 有的防御感染的作用。
2019/8/20
3
从断奶开始直到成年期双歧杆菌数量逐渐减 少,成年人后,人体内类杆菌、真细菌、消化 球菌等主导地位。到了中老年以后,双歧杆菌 进一步减少,有害菌在进一步增加。
经过对广西巴马3位长寿老人取样检测,发 现双歧杆菌在其体内厌氧菌中占主导地位,可 见双歧杆菌与人类长寿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
2019/8/20
18
黏膜免疫的主要效应因子是分泌型球蛋白 (SIgA) 。 该蛋白可有效中和、捕捉黏膜上皮 内的病原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将病原体排除体 外,在局部的抗感染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2019/8/20
19
短双歧杆菌能促 进小肠淋巴组织集合B 细胞增生。诱导淋巴 组织集合的浆细胞产 生大量的分泌型免疫 球蛋白(SIgA),进 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 能。
2019/8/20
9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是1899年由法国学 者Tissier从母乳营 养儿的粪便中分离 出的一种厌氧的革 兰氏阳性杆菌,末 端常常分叉,故名 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
8/20/2019
10
促进热量产生的维他命
有助维他命的合成
B1、B2及B6等,以及

人体肠道菌群 ppt课件

人体肠道菌群 ppt课件

1 益生菌
微生态 制剂
含有一定数量的活菌制剂。如双歧杆 菌、乳酸菌、肠球菌等。
2 益生元
人体不能利用却能选择性刺激肠内有 益菌生长繁殖的物质。如各种低聚糖。
3 合生元
益生菌和益生元的混合物,既能补充益生菌, 又能选择性刺激益生菌繁殖,益生作用更强。
谢谢
人体肠道正常菌群
肠道 菌群种类
99% 厌氧菌
类杆菌 双歧杆菌
兼性厌氧菌
需氧菌
肠道菌群数量 ➢约重1000g ➢大约有30个属
400~500种 ➢总体数量>1014 ➢是人体总细胞10多倍
1g 10g
20g 20g
1000g
(约80%)
200g 20g
由于胃酸、胆汁作 用及小肠液流量大、 蠕动快,因而胃、十 二指肠、空肠细菌的
➢ 双歧杆菌还具有将胆醇转化成类胆固醇的作用, 因此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具有改善脂 质代谢紊乱的作用。
生物 拮抗
➢ 活化肠黏膜内的相关淋巴组织,使sIgA生物 合成增加,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等非特异 性防御作用。
➢ 发挥免疫佐剂作用,活化肠道黏膜内的相关 淋巴组织诱导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产 生细胞因子,通过淋巴细胞再循环而活化全 身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 疫功能。
真杆菌 梭形杆菌 消化链球菌 瘤胃球菌
链球菌
… … … … ...
食管
没有自身微生物群 微生物来自食物和口腔
从胃到大肠菌属 和浓度都色念珠菌 幽门螺旋杆菌 乳酸杆菌 链球菌
空肠
1 0 5-1 0 7 C F U /g 拟杆菌 白色念珠菌 乳酸杆菌 链球菌
回肠
1 0 7-1 0 8 C F U /g 拟杆菌 梭状芽孢杆菌 肠杆菌 肠球菌 乳酸杆菌 韦荣球菌

(医学课件)肠道菌群

(医学课件)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食、环境、 遗传、药物等,其组成和功能具有个体差异和动 态变化的特点。
肠道菌群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 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治疗和预防相关疾病。
研究展望
加强肠道菌群的基 础研究
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与人 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仍需深入研 究。
深入探究肠道菌群 与疾病的关系
益生菌
肠道内益生菌可以帮助消化食 物、合成维生素和营养物质, 同时还有助于免疫系统的正常 运作。例如,乳酸菌、双歧杆
菌等。
条件致病菌
肠道内的一些细菌在特定条件下 可能会引起疾病,如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等。
共生菌
肠道内的共生菌与人体共生,一般 情况下不会引起疾病,如拟杆菌等 。
肠道菌群在人体内的分布
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失调与结直肠癌 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通 过调整饮食和补充益生菌 可能预防。
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
肠道黏膜屏障
肠道菌群参与构成肠道黏 膜屏障,维护肠道内环境 稳定,防止病原体入侵。
免疫细胞发育
肠道菌群对免疫细胞的发 育和功能有重要作用,特 别是对T淋巴细胞和B淋巴 细胞的成熟。
免疫调节
肠道菌群可以调节人体免 疫反应,对过敏、自身免 疫性疾病等具有一定的预 防作用。
肠道菌群与许多复杂疾病的关系 仍需进一步明确,如癌症、神经 退行性疾病等。
发展肠道菌群检测 和干预技术
建立更加准确和可靠的肠道菌群 检测和干预技术,为临床应用提 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手段。
加强肠道菌群与人 类健康和疾病的…
通过国际合作,加强肠道菌群研 究的全球交流和合作,推动肠道 菌群研究的发展和应用。
肠道菌群与代谢
营养物质吸收
肠道菌群参与人体对营养物质 的吸收和利用,如脂肪、蛋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这对维护人体的健康必不可少,由于这些微量元素不
能在人体内合成,通过应用妈咪爱进行补充是很必要的。
-
23
金双歧 PK 妈咪爱
-
24
金双歧 PK 妈咪爱
-
25
金双歧 PK 妈咪爱
-
26
金双歧 PK 妈咪爱
-
27
金双歧 PK 妈咪爱
• 金双歧是三联菌,妈咪爱是二联菌. • 金双歧是调理菌群更利于婴幼儿肠道优热细菌的
• 微生态制剂与抗生素合用的相关原则应受 关注,即抗生素应用最小的有效治疗剂量 ,选用窄普的敏感抗生素,对全身感染或 肠道以外的感染最好避免口服抗生素等。 或在使用抗生素2~4小时后再服用活性菌 制剂,或选用一些死菌及其代谢产物制剂 。
-
30
关于联用药物的问题
• 微生态制剂与一些消化系统用药合用,如 胃蛋白酶合剂配伍使用较多,临床医师配 伍使用的目的是促进消化,但胃蛋白酶合 剂的PH值为1.5~2.5,微生态活菌制剂在 此条件下难以存涵与收敛吸附剂,如铋剂 、氢氧化铝及碱性药物同服,故应避免此 类药物联用。
-
22
金双歧 PK 妈咪爱
• 因为6岁以前的孩子是生长发育速度最快时刻,如出生后
一年内体重可增加3倍,长高1.5倍,2年内形成一生脑细
胞的50%,至到6岁时形成90%,所以在这一阶段摄取足
够的维生素是很重要的,而妈咪爱中所含的各种维生素B
、C和酰胺,是根据孩子这段时期生长发育的需要量而配
制的;妈咪爱中含有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锌和钙等微量元
二、作用:只能为肠道有益菌群如双歧杆菌和乳杆菌 利用,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 而达到调整肠道正常菌群的目的。
-
7
合生元
益生菌和益生元同时并用,它既 可发挥益生菌的生理性细菌活性, 又可选择性地快速增加这种菌的 数量,使益生菌作用更显著持久。
-
8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
• 调整微生态平衡 • 生物拮抗 • 代谢产物 的作用 • 增强免疫 • 促进机体营养吸收 • 延缓衰老
-
4
•微生态制剂的类型
目前国际上已将其分成3个类型:
益生菌(Probiotics) 益生元(Prebiotics) 合生元(Synbiotics)
-
5
益生菌
一、概念:指含生理性活菌,经口服或其他途径投入,可
以改善黏膜表面的微生物群或酶的平衡,或刺激机体特异 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机体定植力或免疫力的微生 物制剂。
-
14
金双歧简介
• 儿童用法:口服,6个月内婴儿一次1片, 一日2-3次;6个月至3岁小儿一次2片,一 日2-3次;3岁至12岁小儿一次3片,一日23次。温开水或温牛奶冲服,婴幼儿可将药 片碾碎后溶于牛奶冲服。
-
15
妈咪爱简介
-
16
妈咪爱简介
-
17
妈咪爱简介
-
18
妈咪爱简介
-
19
妈咪爱简介
调理,有良好的性价比和经济学优势。 • 妈咪爱:治疗消化不良很有效的,它还含有好都维
生素。 • 建议临床医师根据具体需要选择用药,但不推荐
两药联用。
-
28
关于联用药物的问题
• 临床医生惯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但微生态 活性制剂大都对抗生素敏感,因此微生态 制剂在使用时,原则上应避免使用抗生素
-
29
关于联用药物的问题
-
31
关于联用药物的问题
• 胃肠促动力药可缩短微生态制剂到达肠道 的时间,避开胃液酸性环境,有利于微生 态剂发挥作用;而且两者联用对治疗慢性 功能性便秘可提高疗效。
-
32
关于联用药物的问题
• 微生态制剂与H2受体阻断药合用,因后者 能抑制胃酸分泌而使胃肠道内PH值升高, 影响活菌制剂发挥作用,故两者合用不合 理;
-
20
金双歧 PK 妈咪爱
• 两药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营养不良 ,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腹泻、便秘、腹胀 、肠道内异常发酵、肠炎,使用抗生素引 起的肠粘膜损伤等症均有较好疗效。
-
21
金双歧 PK 妈咪爱
• 研究表明:通过成本-效果分析,金双歧 与பைடு நூலகம்咪爱相比,金双歧是治疗急性腹泻较 为经济有效的方案。
浅谈肠道菌群药物
叶少林 2011年6月24
-
1
概念:
1989年美国学者Fuller提出一个新的定义“一种 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平衡,而对宿主施加有利影响 的活微生物制剂”。
1990年全国微生态学会学术研讨会正式提出“微 生态制剂”一词。
-
2
微生态制剂的定义与类型
• 微生态系统 :
微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结构的空间内,正常微 生物群以其宿主人类、动物、植物组织和细胞及 其代谢产物为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能 独立进行物质、能量及基因(即信息)相互交流的 统一的生物系统(biosystem).
• 药理作用:本品可直接补充正常生理性细菌,调 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并清除肠道中对人具有潜 在危害的菌类。
• 吸收、分布:本品中的三种菌皆为健康人体肠道 中正常菌群成员,可在人体肠道中生长、繁殖。
-
13
金双歧简介
• 适应症:主治由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急慢 性腹泻、习惯性便秘、结肠炎、小儿厌食 、消化不良,也可治疗抗生素、放疗、化 疗、手术等引起的胃肠不适,改善肝功能 ,提高免疫力。
二、作用:逐步补充、调整肠道微生态系统,修复肠道粘 膜屏障发挥其生物拮抗作用,还能促进绒毛上皮组织增生, 维持正常肠蠕动,帮助肠道正常功能形成和恢复。
-
6
益生元
一、概念: 是指能够选择性地促进宿主肠道内原有的 一种或几种有益细菌(益生菌)生长繁殖的物质,通过 有益菌的繁殖增多,抑制有害细菌生长,从而达到调整 肠道菌群,促进机体健康的目的 。
微生态系统 = 正常微生物群 +其宿主的微环境 (组织、细胞、代谢产物)
-
3
• 微生态制剂:
又称微生态调节剂 (microeclogial modulator)是指在 微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调整生态失调(microdysbiosis) 保持微生态平衡(microeubiosis),提高宿主(人、动植物) 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佳态(wellbeing)的生理性活菌制品 (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促进这些生理菌群生长繁殖的 物质制品。
-
9
-
10
-
11
• 使用这类制剂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 ①用<40℃温开水送服;②活菌制剂避免与
铋剂、鞣酸、活性炭、酊剂及某些抗生素 同服;③低温避光贮存。
-
12
金双歧简介
• 通用名称: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 成份: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
菌、促菌因子、低聚糖、脱脂奶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