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四章-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
合集下载
第四章-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PPT课件

油橄榄:地中海地区,理论上在云南的元谋河谷干热地 区引种驯化,结果并非如此,目前在秦岭以南、巴山北 坡和湖北西部的三峡低谷地带为最适引种区。
驯化理论
米丘林学说(前苏联果树育种学家)→通过实生驯 化,增强个体适应能力来提高引种成功率;
植物在实生苗阶段,其适应性有更大的潜力; 远缘 杂交后代对新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 种子实生驯 化法、远缘杂交驯化法、逐步驯化法等(在自然条 件差异较大的地区间引种,必须从种子实生苗开始, 这样容易成功,尤其杂种实生苗更易驯化)
水杉、泡桐等的大面积推广。海南成功引种了大叶团花、 尖果苏木、八宝树、红花天料木等,西双版纳发掘利用了 望天树等。
防风固沙树种的引种驯化:呼伦贝尔草原的樟子松,成为 三北防护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另外还有梭梭、花棒、沙拐 枣、柽柳等。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4.计划引种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进行,特别是成立了大量的植物园。 1)重要乡土植物的引种驯化
三、引种的意义
5.发挥植物的优良特性
通过引种可以使某些种或品种在新的地区得到比原产地更 好的发展,表现更为突出。如橡胶树原产巴西,引种到马 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后,现在该地区的产胶量占全世界的 90% ,而巴西不及1%。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中国从外地或国外引入优良品种有悠久的历史。至少在 7000年前、新石器的晚期, 中国的南部已载培稻子了, 人 们用稻米做饭、做粥、做米饼等等, 它首先在南方而后漫 延到全国, 成了中国人的主食。
情况,如我国特产的水杉。
水杉
历史分布区 现代分布区
生态历史分析法图解
第三节 引种的一般规律 考虑植物的生长发育特性 注意植物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低温长日照植物的引种规律
第4章引种和驯化(育种)PPT课件

第四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
1
概述
1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3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1
各种作物、各种品种类型对不 同生态环境反应不同,作物的品种 对一定的生态环境表现为生育正常 的反应称为生态适应。
22
在生产上,作物品种对地区生态环 境的生态适应主要是从生育期、产量及 稳产性上得到反映。不同作物、不同品 种类型对生态环境差异的适应能力、在 不同生态环境下分布范围的大小各不相 同。
各种生态因素都是处于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复合体中,都不是单独地对 作物的生长发育起作用,而是通过复合 体起作用,这种起综合作用的生态因素 的复合体称生态环境。
20
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同,同一地区在不 同时期的生态环境也不完全相同,但一般而言,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具有大致相同的生态环 境,包括自然环境和耕作条件,不同的作物、 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或类型,对不同的生态环 境具有不同的反应,对于一种作物具有大致相 似的生态环境的地区称生态地区。
夏至 6月22日
12.06 12.43 13.21 14.05 15.01 16.21 18.51
秋分 9月23日 12.07
12.05 12.05 12.03 12.03 12.02 12.01
冬至 12月22日
12.08 11.32 10.56 10.13 9.20 8.05 5.53
42
影响光照长度的因素还有海拔、 向阳面和背阳面,每日的日照时数不 同;其次海拔还影响光质,高海拔地 区太阳辐射量大,光较强,低海拔地 区的太阳辐射量小,光相对较弱。
1
概述
1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3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1
各种作物、各种品种类型对不 同生态环境反应不同,作物的品种 对一定的生态环境表现为生育正常 的反应称为生态适应。
22
在生产上,作物品种对地区生态环 境的生态适应主要是从生育期、产量及 稳产性上得到反映。不同作物、不同品 种类型对生态环境差异的适应能力、在 不同生态环境下分布范围的大小各不相 同。
各种生态因素都是处于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复合体中,都不是单独地对 作物的生长发育起作用,而是通过复合 体起作用,这种起综合作用的生态因素 的复合体称生态环境。
20
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同,同一地区在不 同时期的生态环境也不完全相同,但一般而言,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具有大致相同的生态环 境,包括自然环境和耕作条件,不同的作物、 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或类型,对不同的生态环 境具有不同的反应,对于一种作物具有大致相 似的生态环境的地区称生态地区。
夏至 6月22日
12.06 12.43 13.21 14.05 15.01 16.21 18.51
秋分 9月23日 12.07
12.05 12.05 12.03 12.03 12.02 12.01
冬至 12月22日
12.08 11.32 10.56 10.13 9.20 8.05 5.53
42
影响光照长度的因素还有海拔、 向阳面和背阳面,每日的日照时数不 同;其次海拔还影响光质,高海拔地 区太阳辐射量大,光较强,低海拔地 区的太阳辐射量小,光相对较弱。
第四章-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PPT课件

分四个时期:国内引种时期、陆路引种时期、海 道引种时期、计划引种时期。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1.国内引种时期:
从原始农业的萌芽到公元一世纪。 各地野生植物的逐步驯化:商代驯化了五谷。周代开始栽
桑,东周已有菜圃。 国内以黄河为中心的交流:从南方引入莲、姜、葫芦、甘
蔗,从北方引入葱、韭等。
三、引种的意义
5.发挥植物的优良特性
通过引种可以使某些种或品种在新的地区得到比原产地更 好的发展,表现更为突出。如橡胶树原产巴西,引种到马 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后,现在该地区的产胶量占全世界的 90% ,而巴西不及1%。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中国从外地或国外引入优良品种有悠久的历史。至少在 7000年前、新石器的晚期, 中国的南部已载培稻子了, 人 们用稻米做饭、做粥、做米饼等等, 它首先在南方而后漫 延到全国, 成了中国人的主食。
造林树种:引入杨属无性系3000多个,湿地松、火炬松、 桉树、南洋杉科(贝壳杉等)。
木本油料植物:地中海的油橄榄、北美的薄壳山核桃、东 南亚的油山竹和陆均松、西非的油棕、南美的瓜栗等。
草本油料:北非的油莎草、小葵子等。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4.计划引种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进行,特别是成立了大量的植物园。 2)国外重要经济植物的引种驯化 观赏植物:日本樱花16种,天南星科、棕榈科、百合科等。 香料植物:薰衣草、德国鸢尾、依兰等。 橡胶植物:三叶橡胶。 其它:还有粮食作物、药用植物、果树、牧草、饲料植物等。
From World to China
From China to World
银杏 月季
金钱松
牡丹
连翘
珙桐
一、引种和驯化基本概念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1.国内引种时期:
从原始农业的萌芽到公元一世纪。 各地野生植物的逐步驯化:商代驯化了五谷。周代开始栽
桑,东周已有菜圃。 国内以黄河为中心的交流:从南方引入莲、姜、葫芦、甘
蔗,从北方引入葱、韭等。
三、引种的意义
5.发挥植物的优良特性
通过引种可以使某些种或品种在新的地区得到比原产地更 好的发展,表现更为突出。如橡胶树原产巴西,引种到马 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后,现在该地区的产胶量占全世界的 90% ,而巴西不及1%。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中国从外地或国外引入优良品种有悠久的历史。至少在 7000年前、新石器的晚期, 中国的南部已载培稻子了, 人 们用稻米做饭、做粥、做米饼等等, 它首先在南方而后漫 延到全国, 成了中国人的主食。
造林树种:引入杨属无性系3000多个,湿地松、火炬松、 桉树、南洋杉科(贝壳杉等)。
木本油料植物:地中海的油橄榄、北美的薄壳山核桃、东 南亚的油山竹和陆均松、西非的油棕、南美的瓜栗等。
草本油料:北非的油莎草、小葵子等。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4.计划引种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进行,特别是成立了大量的植物园。 2)国外重要经济植物的引种驯化 观赏植物:日本樱花16种,天南星科、棕榈科、百合科等。 香料植物:薰衣草、德国鸢尾、依兰等。 橡胶植物:三叶橡胶。 其它:还有粮食作物、药用植物、果树、牧草、饲料植物等。
From World to China
From China to World
银杏 月季
金钱松
牡丹
连翘
珙桐
一、引种和驯化基本概念
第4章 引种与驯化

二、气候相似性原理
Mayr(德国学者)气候相似论要点:
地区之间,在影响作物生产的主要气 候因素上,应该相似到足以保证作物 品种互相引用成功时,引种才有成功 的可能。
三. 纬度、海拔、作物发育特性 与引种的关系
1、温度:
生物生长温度:温度由低到高,早熟;
反之延迟成熟。
植物生长温度与植物发育温度概念不同 “春花”:植物发育必须的低温阶段 2、光照: 充足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对于不同作物 不同品种的反应不同
1. 引进新作物、新品种,发展工农业生产
引进适宜栽培的作物,丰富了我国的作物种类。引 进综合性状好, 适应性强的作物优良品种, 经试验示 范后,可在生产中直接利用,有效地提高我国的作 物产量和品质,并能迅速产生经济效益。
2. 充实种质资源,丰富作物的种质资源。 3. 利用异地种植,提高作物产量
第二节 引种的基本原理
一. 作物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类型 二. 气候相似性原理 三. 生态环境和生态型相似性原理 四. 纬度、海拔及作物发育特性 与引种的关系
一、作物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类型
(1)生态因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明 显的影响和直接作为作物所同化的因 素称之为生态因素。土、肥、水、温
(2)生态环境:综合起作用的一些生态 因素的复合体称之为生态环境
(一)低温长日性作物的引种规律
(4)春播区的春性品种:向冬播区引种,大多为 不适应。表现迟熟和结实不良,易受冻害。春 季光照不充足。 (5)高海拔地区的冬作作物品种:偏冬性,引种 到平原大多不适,反之有引种成功的可能性。
(二)高温短日性作物的引种规律
(1)原产高纬度地区的品种:属早熟春作物,感温 性强而感光性弱。向南引种:早熟、低产。是 否能高产问题 (2)原产低纬度地区的品种:有春、夏、秋播之分。 还有早中晚之分。一般来讲,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课件:引种驯化

入侵; 4. 要坚持引种、试验、繁殖推广三步走。
(二)气候相似理论
植物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分析。
引种成效的关键在于正确掌握植物与环境关系的 客观规律。
德国慕尼黑大学林学家麦依尔教授在《自然历史 基础上的林木培育》1909年论述道:木本植物引种 成功的最大可能性在于树种原产地和新栽培地有气 候条件相似的地方。
(三)主导生态因子的分析
1. 温度 2. 水分 3. 光照 4. 风 5. 土壤 6. 生物因素
4.土壤
土壤的理化性质、含盐量、pH值以及地下水 位的高低,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5.生物因素 植物在原产地和土壤系统形成共生关系,对一些土
壤微生物产生依赖。 有些难以控制的严重病虫害影响植物引种。
(四)植物生态型研究与引种的关系
所谓生态型是指同一种范围内在生物特征、形态 特征与解剖结构上,与当地主要生态条件相适应的 植物类型。
1.温度
温度因子最显著的作用是支配植物的生长发育, 限制着植物的分布。其中主要是年平均温度、最高
最低温度、季节交替的必要条件。
中国国土水分分布状况
3.光照
光照对引种的影响大致包括昼夜交替的光周 期、日照强度和时间。
4.风
风是影响引种成败的又一关键因子之一,如巴 西橡胶,原产于赤道附近高温、高湿、无风地区, 引种到海南无风地区和广西和广东沿海地区效果 不同。
从引种驯化这个角度,确定植物的生态主要应分 析两个方面:一是分布区的主要生态条件:二是植 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解剖特征。
(五) 纬度、海拔与引种的关系
• 同纬度地区,气候相似,引种易成功。 • 观果实、种子或花的植物,引种时横跨纬度要小。 • 高纬度、低海拔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间相互引种易
(二)气候相似理论
植物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分析。
引种成效的关键在于正确掌握植物与环境关系的 客观规律。
德国慕尼黑大学林学家麦依尔教授在《自然历史 基础上的林木培育》1909年论述道:木本植物引种 成功的最大可能性在于树种原产地和新栽培地有气 候条件相似的地方。
(三)主导生态因子的分析
1. 温度 2. 水分 3. 光照 4. 风 5. 土壤 6. 生物因素
4.土壤
土壤的理化性质、含盐量、pH值以及地下水 位的高低,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5.生物因素 植物在原产地和土壤系统形成共生关系,对一些土
壤微生物产生依赖。 有些难以控制的严重病虫害影响植物引种。
(四)植物生态型研究与引种的关系
所谓生态型是指同一种范围内在生物特征、形态 特征与解剖结构上,与当地主要生态条件相适应的 植物类型。
1.温度
温度因子最显著的作用是支配植物的生长发育, 限制着植物的分布。其中主要是年平均温度、最高
最低温度、季节交替的必要条件。
中国国土水分分布状况
3.光照
光照对引种的影响大致包括昼夜交替的光周 期、日照强度和时间。
4.风
风是影响引种成败的又一关键因子之一,如巴 西橡胶,原产于赤道附近高温、高湿、无风地区, 引种到海南无风地区和广西和广东沿海地区效果 不同。
从引种驯化这个角度,确定植物的生态主要应分 析两个方面:一是分布区的主要生态条件:二是植 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解剖特征。
(五) 纬度、海拔与引种的关系
• 同纬度地区,气候相似,引种易成功。 • 观果实、种子或花的植物,引种时横跨纬度要小。 • 高纬度、低海拔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间相互引种易
驯化引种.PPT

• 很多,在中国就有100多种。
• 如水杉、银杉、秃杉、红豆杉(又称紫 杉)、台湾杉、银杏(又称白果,在第三 纪有化石发现,第四纪冰川期大部分灭 绝)、珙桐(又称鸽子树)、双蕊兰、 鹅掌楸、苏铁、杜仲、木贼、泥盆纪、崖 柏、日本金松等。
引种目标及其可行性分析
• 引种的可行性(续):
—气候相似性:可以通过计算机将原产地与引种地 的温度、降水、光照等主要气象因子进行比较, 相似性越大,引种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4.1.3 引种驯化的意义
• 引种驯化是栽培植物起源与演化的基础 • 引种驯化是丰富并改变品种结构,提高
生活质量的快速而有效的途径 • 引种驯化可为各种育种途径提供丰富多
彩的种质资源
4.2 引种驯化的原理
• 4.2.1 引种驯化的遗传学原理 • 4.2.2 引种驯化的生态学原理
4.2.1 引种驯化的遗传学原理
• 潜在型驯化:指在改变了的生态环境中 发展其祖先长期积累下来的适应性潜力。
• 潜在型驯化要比渐进型驯化容易得多。
4.3 引种驯化的原则与方法
• 4.3.1 引种驯化的原则 • 4.3.2 引种驯化的方法 • 4.3.3 影响引种效果的因素
4.3.1 引种驯化的原则
• 适地适树:这里的“树”泛指各种植物。所 谓适地适树,既指在适宜的地方栽培适宜的 植物,也指将适宜的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地方。 既要充分发挥植物潜在的适应性,又要广泛 利用当地的气候、土壤资源。
复习思考题
• 1. 引种和驯化的含义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 2. 植物被引到新的地区后,植物本身会产生哪
些遗传、生理和形态上的变异? • 3. 如何处理综合环境的气候相似性与主导因子
的限制性作用? • 4. 如何进行引种驯化的试验研究?怎样才算引
• 如水杉、银杉、秃杉、红豆杉(又称紫 杉)、台湾杉、银杏(又称白果,在第三 纪有化石发现,第四纪冰川期大部分灭 绝)、珙桐(又称鸽子树)、双蕊兰、 鹅掌楸、苏铁、杜仲、木贼、泥盆纪、崖 柏、日本金松等。
引种目标及其可行性分析
• 引种的可行性(续):
—气候相似性:可以通过计算机将原产地与引种地 的温度、降水、光照等主要气象因子进行比较, 相似性越大,引种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4.1.3 引种驯化的意义
• 引种驯化是栽培植物起源与演化的基础 • 引种驯化是丰富并改变品种结构,提高
生活质量的快速而有效的途径 • 引种驯化可为各种育种途径提供丰富多
彩的种质资源
4.2 引种驯化的原理
• 4.2.1 引种驯化的遗传学原理 • 4.2.2 引种驯化的生态学原理
4.2.1 引种驯化的遗传学原理
• 潜在型驯化:指在改变了的生态环境中 发展其祖先长期积累下来的适应性潜力。
• 潜在型驯化要比渐进型驯化容易得多。
4.3 引种驯化的原则与方法
• 4.3.1 引种驯化的原则 • 4.3.2 引种驯化的方法 • 4.3.3 影响引种效果的因素
4.3.1 引种驯化的原则
• 适地适树:这里的“树”泛指各种植物。所 谓适地适树,既指在适宜的地方栽培适宜的 植物,也指将适宜的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地方。 既要充分发挥植物潜在的适应性,又要广泛 利用当地的气候、土壤资源。
复习思考题
• 1. 引种和驯化的含义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 2. 植物被引到新的地区后,植物本身会产生哪
些遗传、生理和形态上的变异? • 3. 如何处理综合环境的气候相似性与主导因子
的限制性作用? • 4. 如何进行引种驯化的试验研究?怎样才算引
引种PPT课件

驯化 :
引进来的种或品种,有的表现很好,可 以直接利用,有的表现不好,常常有不 服水土的现象,需要采用一些技术措施, 使其改变遗传性,慢慢适应新环境的过 程,这就叫做驯化。
(二)引种内容:
1、 引进原始材料
2、将野生园艺植物(扩 大新区)
(2)土壤(pH值与含盐量) 我国土壤南酸北碱,华北盐 碱。如杜鹃引到北方后,土壤碱性太大,影响Fe离子 吸收而黄化,惟有浇用硫酸亚铁与麻碴沤制的矾肥水 才能保持土壤酸性,保证园艺植物正常生长。 (3)生物 板栗、兰花、松树有菌根,只引园艺植物, 不引菌根难以成功;此外,引种的同时要注意引种授 粉树和特殊的昆虫。
(2)光照阶段 指园艺植物对日照长短的反应
根据园艺植物对日照长短要求的不同,可将园艺植物 分为长日照园艺植物、短日照园艺植物和中性园艺植 物。
同一园艺植物的不同品种类型对光照的反应也不相同。
中性园艺植物的适应区域较长日照园艺植物和短日照 园艺植物都广,对引种有利。
6、其他
(1)水(或湿度) 根据园艺植物对水的适应能力和适应 方式分为旱生(如芦荟)、湿生(如蕨菜)、中生、水生园 艺植物(如莲、茭白)。
一种基因型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所显示的所有表现型,称为这种 基因型的反应规范。
(2)决定因素 基因的稳定性:基因型在不同环境下产生同一表现型 。 基因的可塑性:基因适应不同环境变化而改变表现型。
(3)基因型与引种的关系
基因型可塑性小,反应规范窄,引种中表现为适应范围小; 基因型可塑性大,表现对异常环境条件影响有缓冲作用,可在 较大范围内引种学原理就在于园艺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的 大小及其遗传。
三、引种的程序
引种工作除根据上述原理作为指导外,为保证引种效果、减 免浪费和损失以及所带来的副作用,引种工作必须按照一定 的步骤,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术进行。
第四章 引种与驯化PPT课件

不同植物种类,其适应范围相差很大,同一植物 种类的不同品种间在适应性上也存在差异.
品种自体调节能力与品种基因型的杂合性程度有 关.
09.11.2020
引种的生态学原理:
生态型(ecotype)是对一定生态环境具有相应的遗
传适应性的品种类群。同一生态型的品种在生育期、
抗逆性和适应性方面常具有较多相似的特点
不同纬度地区的温度有明显的差异。南北间引 种时,必须了解品种对低温的要求,北方的品 种引种到南方,可能因当地温度较高而不能满 足它对低温春化的要求,致使植物只进行营养 生长而不开花结实,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09.11.2020
2、光照
光照对引种的影响主要包括:昼夜交替的光周期、 光照时间及光照强度。
引种的意义:
(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育种方法)
引种所需时间短,见效快,节省人力物力,是一种最经 济的丰富本地植物种类的育种方法。
解决生产者、消费者对品种需求最为经济的手段; 引种可为各种育种途径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 保护濒危植物的有效措施 部分材料从原产地引种后,表现有可能超过原产地。
其中纬度的影响最大
纬度相近的地区引种容易获得成功
日照 温度 雨量等
09.11.2020
09.11.2020
主导生态因子:就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1、温度 温度常常是影响引种成败的具有主导作用
的限制性因素之一。 温度不适对引种植物的不良影响表现为:
①不符合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往往造成致命伤 害,或不能生存。 ②虽能生存,但影响产量、品质,失去生产价值。
(如新西兰的猕猴桃、广西的金花茶、意大利杨树)
09.11.2020
World China的引种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核桃 石榴 蚕豆 黄瓜 油橄榄 葡萄 后来引进诸多的园林树种 ▪来自日本有:龙柏 黑松 赤松 日本冷杉 日本五针松 日本晚樱 鸡瓜槭等 ▪来自北美的有:铅笔柏 池杉 湿地松 火炬松 香柏 广玉兰 北 美鹅掌揪 刺槐等 ▪来自地中海地区的月桂 ▪来自印度的雪松 (南京市树) 最近引进则以品种为主。
品种自体调节能力与品种基因型的杂合性程度有 关.
09.11.2020
引种的生态学原理:
生态型(ecotype)是对一定生态环境具有相应的遗
传适应性的品种类群。同一生态型的品种在生育期、
抗逆性和适应性方面常具有较多相似的特点
不同纬度地区的温度有明显的差异。南北间引 种时,必须了解品种对低温的要求,北方的品 种引种到南方,可能因当地温度较高而不能满 足它对低温春化的要求,致使植物只进行营养 生长而不开花结实,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09.11.2020
2、光照
光照对引种的影响主要包括:昼夜交替的光周期、 光照时间及光照强度。
引种的意义:
(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育种方法)
引种所需时间短,见效快,节省人力物力,是一种最经 济的丰富本地植物种类的育种方法。
解决生产者、消费者对品种需求最为经济的手段; 引种可为各种育种途径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 保护濒危植物的有效措施 部分材料从原产地引种后,表现有可能超过原产地。
其中纬度的影响最大
纬度相近的地区引种容易获得成功
日照 温度 雨量等
09.11.2020
09.11.2020
主导生态因子:就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1、温度 温度常常是影响引种成败的具有主导作用
的限制性因素之一。 温度不适对引种植物的不良影响表现为:
①不符合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往往造成致命伤 害,或不能生存。 ②虽能生存,但影响产量、品质,失去生产价值。
(如新西兰的猕猴桃、广西的金花茶、意大利杨树)
09.11.2020
World China的引种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核桃 石榴 蚕豆 黄瓜 油橄榄 葡萄 后来引进诸多的园林树种 ▪来自日本有:龙柏 黑松 赤松 日本冷杉 日本五针松 日本晚樱 鸡瓜槭等 ▪来自北美的有:铅笔柏 池杉 湿地松 火炬松 香柏 广玉兰 北 美鹅掌揪 刺槐等 ▪来自地中海地区的月桂 ▪来自印度的雪松 (南京市树) 最近引进则以品种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From World to China
.
From China to World
银杏 月季
金钱松
牡丹
连翘
珙桐
.
一、引种和驯化基本概念
➢ 引种驯化: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使野生的、外地或国外的植物种类或品种适应本 地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成为能满足生产和生活 需要的本地栽培种。
狭义:将植物向新的生长 环境的一种定向迁移
五代时,西瓜由非洲绕道西伯利亚进入我国, 宋元间,亚洲棉从南方引入长江流域,从印度引入了丝瓜
和茄子。
.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 3.海道引种时期:
从明代到新中国成立前。 元末后,陆路渐断,开始进行海上交流。哥伦布发现新大
陆,西班牙与葡萄牙等把从新大陆获得的植物引入东南亚, 再由此转引至中国,主要有:甘薯、玉米、花生、南瓜、 烟草等,欧洲植物有石刁柏、甘蓝,中亚的葱头乃至中南 半岛苦瓜等。
➢ 分四个时期:国内引种时期、陆路引种时期、海 道引种时期、计划引种时期。
.
.
.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 1.国内引种时期:
从原始农业的萌芽到公元一世纪。 各地野生植物的逐步驯化:商代驯化了五谷。周代开始栽
桑,东周已有菜圃。 国内以黄河为中心的交流:从南方引入莲、姜、葫芦、甘
蔗,从北方引入葱、韭等。
.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 2.陆路引种时期:
从张骞出使西域到元代末。 张骞两次出使,引种了苜蓿和葡萄,此后,通过丝绸之路
引种了胡麻、芫荽、石榴、葱、黄瓜、大蒜、红花、核桃 等。
.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 2.陆路引种时期:
盛唐又引入不少,如莴苣、菠菜、蓖麻、无花果及各种花 卉、药材等,原产欧洲和中亚的植物能引进的几乎都是这 时引进的。
.
三、引种的意义
3.扩大栽培范围,发展商品生产及保护珍稀濒危 植物
分布于南方的白花泡桐已经成功地引种到陕西、山东;而 分布于北方的兰考泡桐也在南方生长良好。银杏野生的在 西天目山的四世同堂,在辽宁的丹东、江苏的泰兴分布非 常广。
.
三、引种的意义
4.丰富园林植物种类
引种驯化是迅速而有效地丰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的一 种有效方法。
.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 3.海道引种时期:
引种的先后受到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大致为谷类先行, 继之以豆类、绿叶菜类、油料、根类、果树、纤维和药用 植物等,生活水平高了后,观赏植物引种才成为热点。
.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 4.计划引种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进行,特别是成立了大量的植物园。
第四章 野生植物资源的 引种驯化
.
第一节 野生植物资源引种和驯化的概念及 其意义
目前对森林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主要还是野生的采集, 如果不加以保护和计划性开采,对资源的破坏性极大。
要扩大对其利用,人工栽培是同时兼顾资源的保护和供 应的最有效方式,而引种则是人工栽培的前提。
.
From World to China
例子: 东北的人参,西洋参等。
.
栽培的人参
野山参
.
.
二、引种类型
➢ 简单引种:原分布区与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由 于引入植物适应范围较广,植物不需要改变其遗传性就能 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实的类型。
➢ 驯化引种:原分布区和引种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或由 于引种植物的适应范围较窄,植物不能正常生长,但经过 精细的栽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措施,逐 步改变其遗传性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的引种类型,又简称 驯化。
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进行,特别是成立了大量的植物园。 1)重要乡土植物的引种驯化
乡土药用植物的引种:数以百计的种类得以引种栽培,如: 北方的丹参、桔梗、刺五加,长江流域的黄连、浙贝母、 五倍子,云南的萝芙木、美登木、龙血树,广西的罗汉果 等。江西的淮山、车前、泽泻等。
另外乡土油料、果树、花卉等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无所谓驯化;
驯化是引种的必然目的:没有驯化
引种就失去真正意义。
.
一、引种和驯化基本概念
➢ 目的:为了扩大栽培植物的种类和发掘那些尚未 利用的植物资源。
➢ 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
(1)从生物学意义上来看,引种从种子开始,在引进地又 能够结出种子,能够传种接代;
(2)从经济原则上分析,只要通过栽培能够正常生长并保 持原有的经济性状。
.
三、引种的意义
5.发挥植物的优良特性
通过引种可以使某些种或品种在新的地区得到比原产地更 好的发展,表现更为突出。如橡胶树原产巴西,引种到马 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后,现在该地区的产胶量占全世界的 90% ,而巴西不及1%。
.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中国从外地或国外引入优良品种有悠久的历史。至少在 7000年前、新石器的晚期, 中国的南部已载培稻子了, 人 们用稻米做饭、做粥、做米饼等等, 它首先在南方而后漫 延到全国, 成了中国人的主食。
1)重要乡土植物的引种驯化
水杉、泡桐等的大面积推广。海南成功引种了大叶团花、 尖果苏木、八宝树、红花天料木等,西双版纳发掘利用了 望天树等。
防风固沙树种的引种驯化:呼伦贝尔草原的樟子松,成为
三北防护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另外还有梭梭、花棒、沙拐
枣、柽柳等。
.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 4.计划引种时期:
.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 4.计划引种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进行,特别是成立了大量的植物园。 2)国外重要经济植物的引种驯化
.
三、引种的意义
1.增加新的资源种类
砂仁、金鸡纳、毛地黄等植物的引种驯化成功已能满足国 内市场的需要,改变了过去这些药材依赖进口的局面。
.
三、引种的意义
2.以良种代替劣种
我国的马尾松因遭受松毛虫危害严重,生长缓慢,不能达 到速生、产脂等栽培目标。近五六十年来,引进抗松毛虫 能力强、生产快、产脂量高的湿地松和火炬松,在我国亚 热带低山丘陵地区推广种植,生长良好。
广义:引种驯化
.
一、引种和驯化基本概念
➢ 引种:指植物被移到自然分布或当前的栽培分布范围以外 的地方进行栽培。
➢ 驯化:指在引种过程中,人们利用植物的变异性和适应性, 通过选择使之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和改变对生存条件的要求。
引种与驯化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
系,是一个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Βιβλιοθήκη 引种是驯化的前提:没有引种,便
From World to China
.
From China to World
银杏 月季
金钱松
牡丹
连翘
珙桐
.
一、引种和驯化基本概念
➢ 引种驯化: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使野生的、外地或国外的植物种类或品种适应本 地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成为能满足生产和生活 需要的本地栽培种。
狭义:将植物向新的生长 环境的一种定向迁移
五代时,西瓜由非洲绕道西伯利亚进入我国, 宋元间,亚洲棉从南方引入长江流域,从印度引入了丝瓜
和茄子。
.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 3.海道引种时期:
从明代到新中国成立前。 元末后,陆路渐断,开始进行海上交流。哥伦布发现新大
陆,西班牙与葡萄牙等把从新大陆获得的植物引入东南亚, 再由此转引至中国,主要有:甘薯、玉米、花生、南瓜、 烟草等,欧洲植物有石刁柏、甘蓝,中亚的葱头乃至中南 半岛苦瓜等。
➢ 分四个时期:国内引种时期、陆路引种时期、海 道引种时期、计划引种时期。
.
.
.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 1.国内引种时期:
从原始农业的萌芽到公元一世纪。 各地野生植物的逐步驯化:商代驯化了五谷。周代开始栽
桑,东周已有菜圃。 国内以黄河为中心的交流:从南方引入莲、姜、葫芦、甘
蔗,从北方引入葱、韭等。
.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 2.陆路引种时期:
从张骞出使西域到元代末。 张骞两次出使,引种了苜蓿和葡萄,此后,通过丝绸之路
引种了胡麻、芫荽、石榴、葱、黄瓜、大蒜、红花、核桃 等。
.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 2.陆路引种时期:
盛唐又引入不少,如莴苣、菠菜、蓖麻、无花果及各种花 卉、药材等,原产欧洲和中亚的植物能引进的几乎都是这 时引进的。
.
三、引种的意义
3.扩大栽培范围,发展商品生产及保护珍稀濒危 植物
分布于南方的白花泡桐已经成功地引种到陕西、山东;而 分布于北方的兰考泡桐也在南方生长良好。银杏野生的在 西天目山的四世同堂,在辽宁的丹东、江苏的泰兴分布非 常广。
.
三、引种的意义
4.丰富园林植物种类
引种驯化是迅速而有效地丰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的一 种有效方法。
.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 3.海道引种时期:
引种的先后受到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大致为谷类先行, 继之以豆类、绿叶菜类、油料、根类、果树、纤维和药用 植物等,生活水平高了后,观赏植物引种才成为热点。
.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 4.计划引种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进行,特别是成立了大量的植物园。
第四章 野生植物资源的 引种驯化
.
第一节 野生植物资源引种和驯化的概念及 其意义
目前对森林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主要还是野生的采集, 如果不加以保护和计划性开采,对资源的破坏性极大。
要扩大对其利用,人工栽培是同时兼顾资源的保护和供 应的最有效方式,而引种则是人工栽培的前提。
.
From World to China
例子: 东北的人参,西洋参等。
.
栽培的人参
野山参
.
.
二、引种类型
➢ 简单引种:原分布区与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由 于引入植物适应范围较广,植物不需要改变其遗传性就能 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实的类型。
➢ 驯化引种:原分布区和引种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或由 于引种植物的适应范围较窄,植物不能正常生长,但经过 精细的栽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措施,逐 步改变其遗传性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的引种类型,又简称 驯化。
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进行,特别是成立了大量的植物园。 1)重要乡土植物的引种驯化
乡土药用植物的引种:数以百计的种类得以引种栽培,如: 北方的丹参、桔梗、刺五加,长江流域的黄连、浙贝母、 五倍子,云南的萝芙木、美登木、龙血树,广西的罗汉果 等。江西的淮山、车前、泽泻等。
另外乡土油料、果树、花卉等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无所谓驯化;
驯化是引种的必然目的:没有驯化
引种就失去真正意义。
.
一、引种和驯化基本概念
➢ 目的:为了扩大栽培植物的种类和发掘那些尚未 利用的植物资源。
➢ 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
(1)从生物学意义上来看,引种从种子开始,在引进地又 能够结出种子,能够传种接代;
(2)从经济原则上分析,只要通过栽培能够正常生长并保 持原有的经济性状。
.
三、引种的意义
5.发挥植物的优良特性
通过引种可以使某些种或品种在新的地区得到比原产地更 好的发展,表现更为突出。如橡胶树原产巴西,引种到马 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后,现在该地区的产胶量占全世界的 90% ,而巴西不及1%。
.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中国从外地或国外引入优良品种有悠久的历史。至少在 7000年前、新石器的晚期, 中国的南部已载培稻子了, 人 们用稻米做饭、做粥、做米饼等等, 它首先在南方而后漫 延到全国, 成了中国人的主食。
1)重要乡土植物的引种驯化
水杉、泡桐等的大面积推广。海南成功引种了大叶团花、 尖果苏木、八宝树、红花天料木等,西双版纳发掘利用了 望天树等。
防风固沙树种的引种驯化:呼伦贝尔草原的樟子松,成为
三北防护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另外还有梭梭、花棒、沙拐
枣、柽柳等。
.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 4.计划引种时期:
.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 4.计划引种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进行,特别是成立了大量的植物园。 2)国外重要经济植物的引种驯化
.
三、引种的意义
1.增加新的资源种类
砂仁、金鸡纳、毛地黄等植物的引种驯化成功已能满足国 内市场的需要,改变了过去这些药材依赖进口的局面。
.
三、引种的意义
2.以良种代替劣种
我国的马尾松因遭受松毛虫危害严重,生长缓慢,不能达 到速生、产脂等栽培目标。近五六十年来,引进抗松毛虫 能力强、生产快、产脂量高的湿地松和火炬松,在我国亚 热带低山丘陵地区推广种植,生长良好。
广义:引种驯化
.
一、引种和驯化基本概念
➢ 引种:指植物被移到自然分布或当前的栽培分布范围以外 的地方进行栽培。
➢ 驯化:指在引种过程中,人们利用植物的变异性和适应性, 通过选择使之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和改变对生存条件的要求。
引种与驯化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
系,是一个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Βιβλιοθήκη 引种是驯化的前提:没有引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