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药用植物引种驯化与野生抚育管理

合集下载

药用植物栽培学名词解释

药用植物栽培学名词解释

药用植物栽培学第一章绪论药用植物:是指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稳产、优质、高效为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道地药材:指大家公认的、生长于某特定地区的、质量优良和疗效好的正品药材。

GAP的概念: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此过程的简称。

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并负责组织实施的行业管理法规。

标准操作规程(SOP):各生产基地应根据各自的生产品种、环境特点、技术状态、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达到GAP要求的方法和措施,这就是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

中药区划的概念:研究中药资源与中药生产地域系统,通过分析中药资源区域分布与中药生产规律,从自然、经济和技术角度,进行生态环境、地理分布、区域特征、历史成因、时空变化、区域变异,以及与中药数量、质量等相关因素的综合研究,按区域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将全国划分成不同级别的中药资源保护和中药生产区域。

第一章药用植物栽培学理论基础生长:是植物植物体积和重量的量变过程。

生长可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发育:是植物一生中形态、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

经过一系列的质变以后,产生与其相似个体的现象。

发育的结果,产生新的器官—花、种子、果实。

定根:是由种子的胚根直接发育来的。

不定根:是由茎、叶或其他部位生长出来的,其产生没有一定的位置。

直根系:主根发达,垂直向下生长,侧根小而少。

如:桔梗,党参等。

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侧根发达,根系簇生。

如:龙胆,麦冬等。

根的变态:药用植物的根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为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其形态、构造和生理功能等方面产生了许多异常的变化,形成了变态根。

2021《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3个通则》

2021《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3个通则》

附件2林草中药材野生抚育通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林草中药材野生抚育作业,提高野生抚育中药材质量,保障林草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林草中药材野生抚育是指在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上,对原生境内自然生长的中药材,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及群落生态环境特点,主要依靠自然条件、辅以轻微干预措施,提高种群生产力的一种中药材生态培育模式。

第三条本通则规定了林草中药材野生抚育的基本原则、抚育模式、抚育区选择、技术要点、关键环节管控以及基地管理等基本要求。

除符合本通则基本要求外,林草中药材野生抚育应当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GAP)的相关要求。

第四条本通则适用于森林、草原、荒漠、湿地等生态系统原生境下药用植物的野生抚育作业和管理。

第二章基本原则第五条保护优先,遵循自然。

保护野生中药材种质资源与原生境,保持中药材植物生态系统自然性和完整性,遵循生态系统自然演替的规律,遵从野生中药材植物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保障其在原生境条件下的优良药性。

第六条因材施策,轻微干预。

根据野生中药材自身特性和原生境自然条件差异,施以针对性的轻微抚育措施,促进其自然生长与天然更新,维护自然群落动态平衡,避免过度干扰造成破坏。

第七条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在充分保护林草中药材资源的前提下,科学制定抚育方案和采收计划,维持原生境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种群更新可持续性,实现野生中药材越采越多、越采越好。

第三章抚育模式第八条依据林草中药材原生性特点和生境状况,综合考虑气候、土壤、水分、养分等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充分结合目标中药材资源分布和蕴藏量,合理确定林草中药材资源保护、原生境保育与采收利用相协调的抚育模式,主要包括封育模式、轮采模式、密度优化模式、多维调控模式、定向抚育模式。

鼓励集成创新其他其他其他野生抚育模式。

第九条封育模式。

根据野生中药材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采用分时、分区封闭管理的模式。

封闭期内,抚育区禁止人为干扰,主要依靠天然更新能力,维持目标种群的生产能力。

草育种学引种与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详解

草育种学引种与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详解

短日
春播品种(感温) :引到高纬度地区春播种植,由于温度低,表现生育期延长、营养器官增 大。但只要积温满足,可以获得高产。而长光照对发育影响小。
夏播品种(感光):引到高纬度地区种植,由于光照长, 不能满足对短光照的要求,表
现植株高大、迟熟、后期可能冻害。
(2)原产于高纬度地区的品种(感温) :引种到低纬度地区种植,由于高温高,容易满足温
获得新的种质资源,丰富育种材料
墨西哥 “矮杆”小麦(绿色革命)
美国 “奥帕克”、“弗洛里”高赖氨酸
优质玉米
加拿大 “双低”油菜(Canola rape) 中国 “野败型”水稻雄性不育系、
矮杆水稻(矮脚南特等)
现在是12页\一共有37页\编辑于星期五
第二节 引种的重要作用
利用生育期的变化提高产量
我国麻类引种经验: 南种北引,营养生长延长,生 殖生长延迟,麻皮产量提高。
冬,先经过一个高温阶段,然后是短日照阶段
中间性作物:如番茄对光温要求不严格
现在是27页\一共有37页\编辑于星期五
作物的引种规律
1、低温长日照作物(冬作物):
高纬度地区品种,引种到低纬度地区种植,由于该地冬季温度高和春季的日照短, 不能满足低温和长日照,表现生育期延迟、营养器官加大、不能开花结实。 低纬度地区品种,引种到高纬度地区种植,由于该地区冬季温度低和光照长,表 现生育期缩短、植株矮小、产量低、春季可能冻害。
度要求,表现生育期缩短、营养器官变小、产量低。
(3)原产于高海拔地区的品种(感温):引到同纬度平原,早熟低产。
现在是29页\一共有37页\编辑于星期五
第四节 引种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一、引种材料的搜集和检疫 二、引种试验和选择
现在是30页\一共有37页\编辑于星期五

第四章-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PPT课件

第四章-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PPT课件
分四个时期:国内引种时期、陆路引种时期、海 道引种时期、计划引种时期。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1.国内引种时期:
从原始农业的萌芽到公元一世纪。 各地野生植物的逐步驯化:商代驯化了五谷。周代开始栽
桑,东周已有菜圃。 国内以黄河为中心的交流:从南方引入莲、姜、葫芦、甘
蔗,从北方引入葱、韭等。
三、引种的意义
5.发挥植物的优良特性
通过引种可以使某些种或品种在新的地区得到比原产地更 好的发展,表现更为突出。如橡胶树原产巴西,引种到马 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后,现在该地区的产胶量占全世界的 90% ,而巴西不及1%。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中国从外地或国外引入优良品种有悠久的历史。至少在 7000年前、新石器的晚期, 中国的南部已载培稻子了, 人 们用稻米做饭、做粥、做米饼等等, 它首先在南方而后漫 延到全国, 成了中国人的主食。
造林树种:引入杨属无性系3000多个,湿地松、火炬松、 桉树、南洋杉科(贝壳杉等)。
木本油料植物:地中海的油橄榄、北美的薄壳山核桃、东 南亚的油山竹和陆均松、西非的油棕、南美的瓜栗等。
草本油料:北非的油莎草、小葵子等。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4.计划引种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进行,特别是成立了大量的植物园。 2)国外重要经济植物的引种驯化 观赏植物:日本樱花16种,天南星科、棕榈科、百合科等。 香料植物:薰衣草、德国鸢尾、依兰等。 橡胶植物:三叶橡胶。 其它:还有粮食作物、药用植物、果树、牧草、饲料植物等。
From World to China
From China to World
银杏 月季
金钱松
牡丹
连翘
珙桐
一、引种和驯化基本概念

第四章药用植物引种驯化与野生抚育管理.

第四章药用植物引种驯化与野生抚育管理.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
一、引种驯化的基本理论
5 7 8
8B 8A
4 6
3 2
1
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
10 18:57:56
第二节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
1)中国起源中心(东亚中心)
主要起源作物有黍、稷、粟、高粱、大麦、荞麦、大豆、茶、大麻、苎麻等。
3、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学说 :瓦维洛 夫提出地球上植物分布是不均匀的,某一
类作物的许多种不同类型集中在某些古老
的农业国家(地区)或高山海洋相隔地区, 这些集中的地区称为“栽培植物的起源中 心”。种是起源中心地区产生的,再传播 到其他地区,从起源中心的地区去引种原
始材料是很重要的。
9 18:57:56
第二节
17 18:57:56
第二节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
一、引种驯化的基本理论
4、其他引种理论 生态历史分析法 专属引种法与优势引种法 区系发生法 顺应与改造相结合引种驯化方法 生境因子分析法
协调统一原则
农艺生态分类法 因素论、节律同步论
18
18:57:56
11 18:57:56
第二节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
2)印度—马来西亚起源中心
主要起源作物有薏苡、香蕉、绿豆、饭豆、豇豆、甘蔗、芝麻、红麻等。
12 18:57:56
第二节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
3)中亚细亚起源中心
主要起源作物有普通小麦、密穗小麦、印度圆粒小麦、豌豆、蚕豆、非洲棉等。
第二节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
二、引种驯化的主要任务
1、大面积推广种植常用的、对常见疾病有疗效的药用植物;如西洋 参、番红花、胖大海、白豆蔻等。 2、积极引种需求量大的野、尤其是濒危药用植物;如肉苁蓉、冬虫

药用植物育种与栽培(答案2011.03.08)

药用植物育种与栽培(答案2011.03.08)

课程名称:3350药用植物育种与栽培第 1 页共5页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本上,不得写在试题纸上,否则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 假显性现象:在杂合体中因一条染色体出现缺失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便会表现出来,称为假显性现象;2 双隐性雌株:雌雄同株植物玉米,在其控制雌性和雄性的显性基因均发生突变而成为隐性纯合时,本是雄性花序的长出了雌穗,本是雌穗处却长不出雌穗,此株称之为双隐性雌株;3 核质互作不育型:由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相互作用共同控制的雄性不育类型;4 杂种优势:广义的杂种优势可以定义为杂交产生的后代在抗逆性、繁殖力、生长势等方面优于纯种亲本的现象;5 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 )的简称,系我国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并负责组织实施的行业管理法规。

是一项从保证中药材品质出发,控制中药材生产和品质的各种影响因子,规范中药材生产全过程,以保证中药材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基本准则。

二、选择题:(认为下列表述对时打“√”,错时打“×”,每题3分,共15分)1 所谓复种是指同一块地上一年种植2季或2季以上的种植方式。

(√)2 熟制是指在同一块耕地上一年内收获植物的季(次)数;(√)课程名称:3350药用植物育种与栽培第 2 页共5页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本上,不得写在试题纸上,否则无效。

3 远缘杂交就是选择利用地理位置相隔很远的同种植物进行杂交(×)4 中药材都有其地道性特性(×)5 野生药用植物一般不易发生病虫危害;(×)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的纯系学说(pure line theory)有什么育种学上的指导意义?所谓纯系学说系指基因型纯合的自花授粉植物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群体,基因型是纯合的,其性状存在纯系间可遗传的变异和纯系内不遗传的变异。

第四章药用植物引种驯化与野生抚育管理

第四章药用植物引种驯化与野生抚育管理

49
2020/8/14
动物部分
蔗扁蛾(香蕉蛾) 原产非洲,1987年随巴西木进入广州,现传入我国10余个省、 直辖市、威胁农作物、果树、名贵花卉等。
第二节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2、引种材料的收集和编号登记
收集途径:交换,购买、赠送、考察收集 登记:
➢ 材料名称 编号 ➢ 来源地 ➢ 引种时间 ➢ 引种人 ➢ 材料状况
22
2020/8/14
第二节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3、引种材料的检疫
1)危险病虫害分析及检疫对象评价 2)疫区植物的消毒处理 3)隔离种植
南树北移存在问题
1、低温 2、春季旱风 3、光照强度变化 4、季节变化 5、空气湿度 6、水分、水质变化 7、土壤性质
27
南种北引的技术措施
1、防寒 2、防风(临冬修剪) 3、遮阳网 4、加强管理 5、人工喷雾 6、补充酸性成分 7、土壤改良
2020/8/14
引种实例与注意事项案例二
北种南引主要考虑:冬温过高、抗病性、高温高湿的抗
达尔文的遗传变异学说
6
2020/8/14
第二节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一、引种驯化的基本理论
1、气候相似论 :20世纪初期,德国林学家迈依尔提出:相似的气候、 土壤等条件,才有引种成功的可能,采用同纬度地区间引种较有把握。
7
2020/8/14
第二节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一、引种驯化的基本理论
2、米丘林的风土驯化理论:风 土驯化的两条原则:实生苗作为风 土驯化材料,使其在新的环境影响 下,逐渐改变原来本性,适应新的 条件,达到驯化效果。采用逐步迁 移播种的方法。
药用植物栽培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5年9月

中药材GAP概论-栽培与饲养管理

中药材GAP概论-栽培与饲养管理

第四章栽培与养殖管理第一节药用植物栽培管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四章栽培与养殖管理,第一节药用植物栽培管理,从第十一条至十五条都是药用植物栽培学的基本内容。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一门直接为药材生产服务的应用科学。

其内容极其丰富,且综合性强,又密切联系生产实际。

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各种药用植物及其栽培品种都有其自身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研究它们的生育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的一门科学。

一、药用植物栽培学知识(一)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性质与任务药用植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土、肥、水、光、气等外界条件都有特定的要求,而各种环境因素又是相互关联的。

因此,药用植物栽培学必须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明确最有利于药用植物优质与高产的环境因素以及为创造最佳生长环境所需的农艺调控技术(对药用植物来说优质主要是质量稳定)。

药用植物栽培生产的对象是群体,而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在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群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争夺外界环境条件的矛盾,因此,药用植物栽培学必须分析这些矛盾,创造一个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的大田生态系统,改善群体质量,以充分发挥品种的遗传潜力。

药用植物栽培既要考虑当季、当年的生产对土壤肥力、资源利用以及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而且要考虑生产的持续发展,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环境的洁净安全,从而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种植栽培管理体系。

(二)药用植物的产量和生产潜力1.药用植物产量药用植物产量有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两个概念。

生物产量是指药用植物在整个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质总量,即整个植株的干物质总量;经济产量是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收获量,即一般意义上的产量。

由于药用植物种类和栽培目的不同,被利用作为产品的部分也不相同,如药用植物通常以药用部位来区分为根、根茎类药材、种子、果实类药材、全草类药材、叶类、花类药材等等。

药用植物经济产量是生物产量的一部分,经济产量的形成以生物产量为物质基础,没有高的生物产量,不可能有高的经济产量,但高的生物产量,是否具有高的经济产量,则取决于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
二、引种驯化的主要任务
1、大面积推广种植常用的、对常见疾病有疗效的药用植物;如西洋 参、番红花、胖大海、白豆蔻等。 2、积极引种需求量大的野、尤其是濒危药用植物;如肉苁蓉、冬虫
夏草、金莲花等。
3、引种需要进口的紧缺药用植物:如乳香、肉豆蔻、胖大海等。 4、引种临床效果好的新药资源;如水飞蓟、绞股蓝、三尖杉等。
28
16:13:56
引种实例与注意事项案例二
——
29
16:13:56
引种实例与注意事项案例二
北树南移存在问题—www.h —北种南引的技术措施 1、适当稀植 2、补光 3、加强管理 4、水分水质调整
1、高温 2、高湿 3、光照减弱 4、季节变化 5、水分水质 6、土壤特性
17 16:13:56
第二节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
一、引种驯化的基本理论
4、其他引种理论 生态历史分析法 专属引种法与优势引种法 区系发生法 顺应与改造相结合引种驯化方法 生境因子分析法
协调统一原则
农艺生态分类法 因素论、节律同步论
18
16:13:56
收集途径:交换,购买、赠送、考察收集
登记:
材料名称 来源地 引种时间 引种人 材料状况
22
编号
16:13:56
第二节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
3、引种材料的检疫
1)危险病虫害分析及检疫对象评价 2)疫区植物的消毒处理 3)隔离种植
23
16:13:56
第二节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11 16:13:56
第二节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
2)印度—马来西亚起源中心
主要起源作物有薏苡、香蕉、绿豆、饭豆、豇豆、甘蔗、芝麻、红麻等。
12 16:13:56
第二节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
3)中亚细亚起源中心
主要起源作物有普通小麦、密穗小麦、印度圆粒小麦、豌豆、蚕豆、非洲棉等。
——
原产中美州,现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贵州、四川、台湾,排 挤本地植物;侵入经济林和农田;全株有毒,危害畜牧业等。
40 16:13:56
植物部分
——
•薇甘菊 :原产中美洲,
现广泛分布于我国香港、 澳门、和广东珠江三角洲 地区,严重危害6-8米以 下的天然次生林、人工速 生林、经济林和风景林。
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进, 80年代扩散蔓延成杂草。现 已成为平原城镇住宅旁、果 园、茶园、桑园、农田边、 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杂草, 花粉量大,可导致花粉过敏。
加拿大一枝黄花
34
16:13:56
1、外来入侵物种的引入路径
——
无意引进
包括随航空、陆路、水路运输工具和 压舱水的引入,随进出口货物和包装 材料的引入,旅客无意引入等。
调查引种的种类 了解和熟识引种材料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调查引入材料的分布范围及其自然生态
借鉴前人的引种经验教训 分析引种主导生态因子 参考适应性相近的品种在本地区的表现 引种计划综合分析(植物-环境-措施)
21 16:13:56
第二节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
2、引种材料的收集和编号登记
互花米草 原产美国东南部海岸,1979年引 入我国,分布于我国上海、浙江、福 建、广东、香港。危害为破坏近海生 物栖息环境,影响滩涂养殖;堵塞航 道,影响船只出港;影响海水交换能 力,导致水质下降,并诱发赤潮;威 胁本土海岸生态系统,致使大片红树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
一、引种驯化的基本理论
5 7 8
8B 8A
4 6
3 2
1
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
10 16:13:56
第二节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
1)中国起源中心(东亚中心)
主要起源作物有黍、稷、粟、高粱、大麦、荞麦、大豆、茶、大麻、苎麻等。
——
药用植物栽培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5年9月
1 16:13:56
第一节
引种驯化概念及意义
——
一、药用植物的引种驯化
是研究野生药用植物通过人工培育,使野生变为家种,以 及将药用植物引种到自然分布区以外新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 遗传、变异规律的科学。
30
5、土壤改良
16:13:56
四、驯化引种的基本措施
一)幼苗锻炼与培育 幼苗锻炼:萌动种子处理、直播育苗 生长发育节律调控 逐步迁移与连续培养
——
二)小环境气候的选择与营造
三)选择与杂交育种
四)设施栽培与现代生物学技术应用
31
16:13:56
五、 药用植物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
13 16:13:56
第二节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
4)西亚中心
主要起源作物有黑麦、葡萄、石榴、胡桃、无花果、苜蓿等。
14 16:13:56
第二节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
5)地中海起源中心
许多蔬菜作物,包括甜菜和许多古老的牧草都起源于这一中心。 为小麦、粒用豆类的次生起源地。
简单引种:
驯化引种:
植物
措施
环境
2
16:13:56
第一节
引种驯化概念及意义
——
二、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的意义
如西洋参、胖大海、番红花、金鸡纳、肉豆蔻等药材为国外引进种
类资源,用于丰富本地区药材植物资源,减少进口量。
1.丰富本地区药用植物资源
3 16:13:56
第一节
引种驯化概念及意义
什么叫入侵物种? 1)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一个非本源地区域; 2)在当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
3)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地理结构造成了明显的损害或影响;
33
16:13:56
1、外来入侵物种的引入路径
——
有意引进
包括用于养殖、种植等目的的 引种,用于生物防治、绿化、 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目的的 引进。
——
一、引种驯化的基本理论
2、米丘林的风土驯化理论:风 土驯化的两条原则:实生苗作为风 土驯化材料,使其在新的环境影响
下,逐渐改变原来本性,适应新的
条件,达到驯化效果。采用逐步迁 移播种的方法。
8
16:13:56
第二节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
一、引种驯化的基本理论
15 16:13:56
第二节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
6)埃塞俄比亚起源中心
小麦、大麦的变种类型极其多样。
16 16:13:56
第二节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
7)南美和中美洲起源中心
主要起源有陆地棉、甘薯、番茄、花生、可可、橡胶树等和大量玉米变异类型。
19
16:13:56
第二节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
三、引种驯化的程序
1、引种目标及其可行性分析 2、选择引入材料 3、引种材料的收集和编号登记 4、引种材料的检疫
5、引种试验
6、栽培性试验和推广
20
16:13:56
第二节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
1、引种目标及其可行性分析:
引种实例与注意事项案例一
南树北移存在问题
1、低温 2、春季旱风
——
南种北引的技术措施
1、防寒
2、防风(临冬修剪)
3、遮阳网
3、光照强度变化
4、季节变化
4、加强管理
5、人工喷雾 6、补充酸性成分 7、土壤改良
16:13:56
5、空气湿度
6、水分、水质变化 7、土壤性质
27
引种实例与注意事项案例二
——
北种南引主要考虑:冬温过高、抗病性、高温高湿的抗
性、日温差。宜选择北坡的通风低谷及高山凉爽的环境。
一定时数的低温才能打破落叶树芽的生理休眠期,使之进入 正常的生长。不同树种所需的低温时数不一样。
李 桃 苹果 柿 栗 核桃 葡萄 1128小时 816—1276小时 1400—3684小时 816—1032小时 1440小时 1632—1920小时 200—3580小时
——
二、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的意义
如天麻、阳春砂、罗汉果、防风、龙胆、丹参、何首乌等药用植物的
人工驯化栽培;一是保证了药材供应;二是通过系统研究,提高品质。
2.提高药材的产量和品质
4 16:13:56
第一节
引种驯化概念及意义
——
二、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的意义
如人参、刺五加、茅苍术、甘草、肉苁蓉等药用植物的引种驯化是为
43 16:13:56
植物部分
毒麦
——
原产欧美洲 地中海地区,现
广布世界各地,是我国限制检 疫对象。可造成麦类作物严重 减产。麦种受真菌侵染产生毒 麦碱,能麻痹中枢神经。人食 用含4%毒麦的面粉,就能引起 中毒。毒麦做饲料时也可导致 家畜、家禽中毒。

44

16:13:57
植物部分
——
与原产地比较,植株不需要采取特殊保护措施,能正常生 长发育,并获得一定产量。 没有改变原有的药效成分和含量以及医疗效果。
能够以原有的或常规可行的繁殖方式进行正常生产。
引种后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32
16:13:56
外来物种入侵及防治策略
——
——
4、引种试验 引种试验的基本过程
1)试种观察: 药用特性、物候期、抗逆性指标、环境适应性
2)品种比较试验:
3)区域试验:
24
16:13:56
第二节
引种驯化基本理论及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