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模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

合集下载

各地文化产业案例分析

各地文化产业案例分析

猎猎大唐风巍巍华夏碑-------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曲江模式一、大唐文化引爆曲江(一)西安的历史文脉(二)西安的区域社会环境二、创生曲江(一)识读曲江(二)打造大唐文化传播的环境1、满足公众回归感2、塑造文化认同性3、打造传播利剑:曲江文化产业集团三、激活曲江-------新区运营模式(一)曲江昔日(二)曲江新区的运营和环境建设1、体制改革2、环境建设四、升级曲江--------大明宫遗址公园和法门寺佛文化景区的开发(一)大明宫遗址公园的价值1、唐史研究价值2、发展“道北”3、大西安战略价值(二)如何开发大明宫遗址1、基础设施的建设2、文化活动的锻造(三)开发法门寺景区的价值与策略1、开发法门寺景区的价值2、如何开发法门寺佛文化景区五、大唐文化传播模式与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一)城市品位之源(二)大唐文化传播模式总结(三)展望审视区域性文化资源--------安徽宿州文化产业调研一、宿州文化产业调研计划(一)调研环境(二)调研目的(三)调研内容(四)调研对象(五)调研方法1、座谈法2、实地走访3、二手资料收集整理4、调查问卷(六)样本分析二、宿州文化产业调查分析(一)宿州市各职能局领导座谈观点摘要1、宿州文化资源丰富2、宿州文化产业发展路径问题3、宿州文化产业园区建设4、宿州体育产业5、宿州文化产业规划6、宿州文化资源丰富7、宿州文化人才建设(二)埇桥区各职能局领导座谈观点摘要1、埇桥区文化资源2、埇桥广电产业3、埇桥马戏产业4、埇桥文化旅游产业(三)萧县各职能局领导座谈观点摘要1、萧县书画产业2、萧县广电产业3、萧县文化旅游产业三、宿州文化产业发展对策1、积极制定并落实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为宿州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2、加强宿州文化遗产及民俗文化的科学分级及挖掘整理,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文化资源3、支持重点产业,通过组建文化产业集团、举办节庆活动等方式推进宿州文化产业快速发展4、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筹建宿州文化产业发展基金5、建设各类文化产业发展基地,培育宿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集聚力6、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7、支持文化政策、理论和产业信息研究,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支撑和信息基础8、建立宿州文化产业发展的组织保障和协调机制9、推动和引导文化企业组建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治与行业自律10、实行“城市文化发展总规划师制度”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11、开展文化产业发展主题年建设活动12、加强各类高层次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传承水乡古镇文化发展乌镇旅游产业一、梦里水乡--------乌镇(一)历史渊源从“乌戍”--------“乌镇”(二)发展现状:传统文化传播者与中外文化交流使者二、乌镇的发展模式(一)“枕水人家”+“西栅景区”(二)三期工程:保护与开发1.一期工程:东栅景区2.二期工程:西栅景区三、乌镇文化保护:传承中的创新(一)文化产业各要素之间交叉相融,产业链条逐渐完善1.文化与旅游的结合2.旅游与媒体的结合3.旅游与营销的结合(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辅相成1.乌镇文化旅游产业的社会价值(1)文化交流(2)文化教育(3)审美娱乐2.乌镇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三)保护民俗旅游资源,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平衡1.合理开发,科学规划2.整体保护,提升古镇旅游价值四、乌镇可持续发展的隐忧和探索(一)乌镇可持续发展的隐忧1.人流量过大影响古镇人文环境和安全环境2.旅游商品过于雷同,定价混乱3.分开捆绑式门票定价过于商业化4.文化活动流动性、互动性不强,易引起市场呆滞5.以古仿古,破坏原生态文化(二)乌镇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探索1.健全环境监督体系,强化旅游环境管理2.加强旅游商品的质量管理,建立规范的价格体系3.加强对原有文化遗产的保护,增强自身的原真性4.加强品牌建设,实现多元化,多层次经营5.各同类古镇垄断竞争,乌镇应不断发掘自身优势(1)能达到旅游产品的保护和开发的相对平衡(2)大面积的广告效应宣传乌镇6.加强江南古镇的资源整合(1)信息资源整合(2)旅游资源整合。

西安曲江新区案例分析

西安曲江新区案例分析
米宽的绿化景观带; “三轴”:既雁塔南路旅游商业发展轴线、芙蓉东路生态休闲发展轴线和曲江景观轴线; “四个功能板块”:唐风商业、旅游休闲、会展商务、科教文化。
板块名称
唐风商业板块 旅游休闲板块 商务会展板块 科教文化板块
占地面积
主要特色
主要产品
依托大雁塔——大慈恩寺历史风貌区及大雁塔南北广场,以唐风 大唐不夜城、大唐商业广场、大唐御街 、大唐素食坊、大雁塔北广场 、 约2平方公里
11
曲江新区-布局与产品
依托遗产旅游提升、多引擎产品、产业互融,成就“曲江模式”
模式创新——“文化+旅游+人居+商业”复合式开发模式
大雁塔
空间格局:“一心、两带、三轴、四个板块”
“一心”:以大雁塔为整个曲江的核心; “两带”: 既贯穿整个新区,宽100米的唐城遗址保护绿带;分布在绕城高速两侧共100
曲江新区
曲江新区 — 国家级文化旅游新区,近郊文化新城的典范
项目简介:原名曲江旅游度假区,陕西省、西安市确立的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新区,集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 园区、首届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奖等众多荣耀于一身。 区位交通:曲江新区位于西安市东南,新区距离机场28km,火车站9km,市区二环2km,城市CBD3km。 规划范围:项目核心区域面积40.97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15.88平方公里,同时辐射带动大明宫遗址保护区、法门寺文化景区、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和 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等区域,发展区域总面积近150平方公里
占地约3 平方公里Fra bibliotek致力于打造国际级的会展产业集群和商务港
展览中心、会议中心、写字楼、星级酒店、餐饮娱乐、商业超市、商务 公寓、停车场、物流中心、展览总部基地、科技产业园、旅游中心

文化产业新典范

文化产业新典范

文化产业新典范[摘要]近几年文化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各种产业业态百花齐放。

西安也响应国家号召,在文化产业方面开辟新的天地。

西安作为一个历史名城,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为了展示西安的历史文化,曲江新区应运而生。

本文首先对曲江新区做出介绍,从曲江新区的初步成功中总结可以推广的经验,最后对曲江新区的未来发展给出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新业态曲江新区[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008-0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作为国民精神的支撑物,文化产业也在迅猛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

我国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不管是何种界定,其本质都是提供文化产品供广大群众消费。

因此可以认为广大人民群众消费的文化产品都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

文化不仅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

在全球化的今天,强大的文化就是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文化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反映其国际竞争力。

我国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要做到文化的复兴。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全国多处建立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基地。

同时,文化产业突破传统的简单模式,向着多元化、集群化发展。

文化产业被喻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是当今时代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对精神生活需求越来越多,如何把握这一发展方向,是每个力求发展的城市必须考虑的问题。

西安市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考察报告

西安市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考察报告

曲江新区文化旅游发展考察报告一、曲江新区文化旅游发展概况曲江新区是以文化和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新区。

2002年以来,曲江新区实施“文化立区、旅游兴区、产业强区”战略,立足于曲江文化产业核心集聚区,坚持集团化建设和企业集聚并行的发展模式,突出盛唐文化特色,着眼国际化视野,通过大项目带动、大集团引领、大产业聚集,规划开发了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公园、大唐不夜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30多个国内知名的文化旅游项目,组建了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曲江会展集团、曲江影视集团、曲江演出集团、大明宫投资集团六大文化产业集团,形成了“曲江文化”、“曲江旅游”、“曲江影视”、“曲江演艺”等系列文化品牌,全面提升了曲江文化产业园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2007年,被文化部命名为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预计今年实现文化产业产值50亿元,被各界誉为文化创新和城市发展的曲江模式。

近年来,曲江模式加快向外辐射发展,形成了曲江文化景区、大明宫遗址保护区、法门寺文化景区、西安城墙景区、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楼观中国道教文化展示区等六大文化板块竞相发展的跨越式发展格局,总辐射面积达150平方公里,奠定了整个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基础,加快了西安市“文化高地、引领西部、示范全国”的文化产业战略步伐。

二、曲江模式的成功经验通过实地学习考察,我们认为,曲江模式中最值得我市借鉴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基础。

曲江新区生存的大环境是古都西安,而西安的大部分文化遗址也都分布在曲江新区,大唐芙蓉园遗址、大雁塔、曲江池遗址、唐大慈恩寺遗址等相对分散但又相隔不远,曲江新区管委会以盛唐文化为主题,面向国际招标,高端策划创意,超前规划设计,通过文化遗产保护和产业开发两种形式,把这些分散的、有关联的文化遗产“纵横联通”,形成了一个唐文化气息浓郁的大曲江文化景区。

曲江新区管委会运用城市经营理念,牵头开发与各景区配套的大型公共文化场馆、商业设施、基础设施,通过城市价值兑现反哺文化产业发展,提升了产业园区的文化品位和生态环境,使曲江迅速成为西安文化旅游的重要集散地,每年来曲江新区旅游参观考察的人数达到3000万人次,进而带动了影视业、演艺业、会展业、衍生产品运营和房地产业。

文化资源开发成功案例分析

文化资源开发成功案例分析

文化资源开发成功案例分析——西安曲江一、项目名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西安曲江新区二、开发背景曲江新区是一个以陕文投公司、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为航母,引领大明宫投资集团、法门寺集团等文化产业巨轮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矩阵。

由国家旅游局规划司、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外事司、国家环保部生态司、中国旅游协会、亚太旅游协会建设指导;“曲江文化景区”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统筹;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美国艾迪泰克设计咨询公司、北京北奥艺通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策划规划开发建成。

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总资产达到158亿元,其中:陕西省文化产业投资控股公司总资产22亿元;大明宫集团总资产44.09亿元;法门寺集团总资产31.29亿元。

曲江新区的产权拥有方为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管理有西安大唐芙蓉园、西安曲江海洋世界、法门寺文化景区、曲江池遗址公园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

这其中,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在政策支持方面:强化对文化产业的服务管理职能;简化经营审批手续。

另一方面,政府还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财税支持,包括:设立“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鼓励的新办文化企业;设立曲江新区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为相关文化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建立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成立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理事会和各专项基金评审委员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鼓励文化产品出口,推进国际合作等。

三、开发过程西安曲江新区前身是1993年依据国务院文件精神设立的以发展文化旅游为核心产业的省级开发区,2003年更名为西安曲江新区。

2007年正式被文化部批准西安曲江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

现将其发展目标定位为将曲江打造成一个大的曲江文化景区。

西安曲江发展模式是一种文化经济模式;是以文化为推动力,以城市经营为手段,达成文化、商业、旅游的契合;以《曲江文化产业发展纲要》提出的“文化立区、旅游兴区”为指导精神,以“打造具有持久效应的文化主题活动品牌”为发展理念,以“生态示范、功能完善、通达便捷、游居皆宜”的建设思路,西安曲江致力于“通过打通旅游业核心价值链优化业务协同,通过旅游衍生业务创新产业盈利模式”,在“打造投融结合、业务组合丰富的西部文化旅游航母”的发展思路指导下,已从单一的景区运营裂变为集景区开发、运营、管理,餐饮住宿,地产开发等为一体的强势旅游集群,意欲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王志纲:曲江模式

王志纲:曲江模式

曲江模式2007-08-15 17:38为纪念《曲江宣言》发表五周年而作为纪念《曲江事变》发表四周年而作为纪念《曲江路线》发表三周年而作为纪念《曲江报告》发表二周年而作为纪念《文化曲江》发表一周年而作曲江模式题记汉风起,长安兴;唐华绚,曲江涌。

凤栖古原,遗址千载临风;芳草离离,流觞慈恩题名。

瑞塔千寻起,芙蓉扶地秀,终南长松只作蓝图画笔,城冠明珠诗歌胜景丹青。

无限芳华,大唐不夜,气势如虹。

区之兴,城之兴,国之兴。

兴于体,兴于势,兴于道,兴于无形。

为传承文脉,兴废继绝,开拓当代城市新区,曲江自公元2002年始,首倡《曲江宣言》,2003再发《曲江事变》;2004绘就《曲江路线》,2005铸成《曲江报告》,2006擎出《文化曲江》。

水新注,话得失。

曲江不辟庙堂锐语、市井流讽,崇千古遗韵,建功立业,锲而不舍。

能群众而尽萃,将文化、城市、民生、创新共济于一炉。

有点滴感悟,有些许收益,有程式亦无程式,以经营为最高境界,文化立区,旅游兴区,刻苦图强,灵活应变,力臻于人文活力和谐之善。

曲江风云2007年8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两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西安曲江新区、深圳华侨城。

至此,南有华侨城,北有曲江,格局初成。

从旅游度假区到城市新区,从城市新区到文化新区,从文化新区到文化产业示范区。

五年之程,曲江,历经嬗变,历经风雨,蚕蛹化蝶。

际遇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衰亡,罗马城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沦为欧洲一个普通城市,但仍因其文史底蕴历千年而不衰。

巴黎因经济强,因文化名。

二战后,城市改造,新旧分制,文化一脉相承。

平遥、凤凰、丽江三座小城,声名超过许多大城市。

苏州曾因水而灵。

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运动波及于此,港汊纵横的河湾被淤塞,体验水城风韵,要去周庄、同里、甪直等偏乡小镇。

重构城市水网,无异再造古城。

城市化浪潮席卷全球,关于城的话题,几多沉重,几多遗憾……2002年,站在世界文化新格局中十字路口的曲江,在思考、在探索。

曲江历史文化索源及其景观表达——以西安曲江遗址公园为例

曲江历史文化索源及其景观表达——以西安曲江遗址公园为例

曲江历史文化索源及其景观表达——以西安曲江遗址公园为例王璐;杨强旭;陈祺【摘要】The protecting mode of ruins park not only strengthens the protection awareness of cultural heritages ,promotes in-depth study of history and culture ,but also benefi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economy ,as well as people's living .Fo-cusing on the research of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Qujiang ,i .e .history ,legend ,the public and seasons ,this paper explores success planning of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ruins park from four aspects ,ideas ,scenic features ,artificial scenery and ecological landscape .%遗址公园保护模式不仅能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推动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 ,而且通过产业开发为社会经济、民众文化生活服务.本文笔者着眼于曲江历史文化的挖掘 ,从"历史、传说、公众和节令"四个方面进行梳理 ;从构思理念、景区功能、人文景观和生态景观四个方面进行表达 ,探索文化生态遗址公园成功规划设计的有效途径.【期刊名称】《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14)004【总页数】4页(P5-8)【关键词】曲江;景观;历史文化;表达【作者】王璐;杨强旭;陈祺【作者单位】长安大学 ,陕西西安71006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710055;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2曲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西安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对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关系到文化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还与文化遗产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

20130419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案例分享--李彬

20130419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案例分享--李彬

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的大型文化旅游企业集团。成立亍2004年7月,注册资本3.54
亿元人民币,总资产19.59亿元人民币,净资产4.4亿元人民币。
目录
Orders
Location analysis
1.区位分析
Space composition
2.空间构成
3.交通分析
Traffic analysis
2
Space composition
空间构成
2.空间构成
Space composition
二.空间构成
由玄奘广场、贞观文化广 场、开元庆典广场三个主 题广场,六个仿唐街区和 西安音乐厅、西安大剧院、 曲江电影城、陕西艺术家 展廊四大文化建筑等组成, 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 480米,总占地面积967亩, 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斱米。
世界级的旅游观光城市:
西安有3100多年的建城叱和1100多年的国都叱,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
国家级的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西安拥有37所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023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385亿元。
2012年西安经济运行情况
• 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GDP)4369.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 增幅高亍全国4.0个百分点。
功 能 分 区
曲江核心商圈——大唐不夜城
西安威斯汀酒店 陕西艺术展廊 西安歌剧院
西安新乐汇
曲江电影城 西安音乐厅
新乐汇
西安新乐汇 项目介绍
西安首座家庭主题 非常体验街区
西安新乐汇 位于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大雁塔”脚下,是政府在曲江新区耗巨资重点打造的 文化商业综合体; 项目总占地76908平方米,建筑面积137632平方米,涵盖精品百货、大型连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江模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
西安作为世界四大古都和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世界性和唯一性,尤其是位于西安城市郊区的周秦汉唐文化遗址、名胜古迹,更是难得再现的文化地标。

从文化产业发展上来说,西安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无疑是西安人的幸运。

但是,随着西安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物保护经费缺口大,文化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生活在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内的城市居民,特别是城中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得不到有效改善,文化遗产保护也得不到有效保护。

如何破解这个城市现代化和大遗址保护和谐发展的世界性难题,打破“守着金筷子银碗讨饭吃”的困境?《西安曲江模式:一个城市的文化穿越》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堪称城市管理创新典范的成功范例,翔实生动地阐释了西安曲江新区创造的不同于北上广的新路径,一条在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城市发展与文化产业突破的新路径。

所谓新路径,就是西安曲江在平衡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的同时谋求城市发展,在谋求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谋求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和发展文化产业,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即寓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于开发利用之中,以开发利用促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实现文化资源保护和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双赢。

比如位于西安曲江新区境
内的大雁塔、大慈恩寺遗址、曲江池、唐城墙遗址、寒窑、秦二世陵,还有跨区域发展的大明宫遗址公园、楼观道文化展示区、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法门寺景区等,有的景区狭小,有的淹没在城中村里,有的远离市区,游人罕至,默默无闻。

近几年来,曲江新区坚持“文化立区,文化兴区”战略,以“文化+旅游+城市”的发展模式,强力推动,倾情打造出大唐芙蓉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等大型和超大型旅游文化景区,特别是随着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开元广场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相继建成开放,曲江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旅游内容日益丰富,呈现出唐文化、秦文化和宗教文化旅游内容齐全的文化旅游新格局,成为全国文化旅游园林中的一朵靓丽奇葩。

在文化、旅游和城市三驾马车的共同拉动下,曲江新区的区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1.13亿元,同比增长38.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12亿元,同比增长70%;实际利用外资1.72亿美元,同比增长36.5%;实际引进内资104.55亿元,同比增长29.9%,各项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市开发区中名列前茅。

2009年十一期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按期建成并盛大开园.彻底改变了10万余名“道北”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面貌,破解了城市现代化和大遗址保护和谐发展的世界性难题。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作为城市最佳实践区唯一的大遗址保护案例精彩亮相上海世博会。

2010年11月,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入选国家首批考古遗址公园。

2010年12月2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西安让“遗址里的百
姓“不遗憾》为题,报道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建设破解文物保护难题,让群众享受到保护与改善并重带来的可喜变化。

现在,在周至县、临潼区等区县的精诚合作下,楼观道文化展示区、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法门寺景区二期等辐射区建设进展顺利,楼观道文化展示区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临潼度假区征地拆迁和安置工作顺利推进,法门寺景区经营管理规范有序,城墙景区体制机制改革有序进行,有效带动了当地的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

诚如《求是》杂志总编朱铁志所言,在民生与文化产业的里程碑之年,西安发生的故事——民生、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和谐共生的故事,发人深省、令人感动。

在那里,人们以文化新思维促进民生工程建设,以城乡统筹引领城市化进程,探索出了一条独具西安特色的民生改善之路。

就型范意义而言,《西安曲江模式:一个城市的文化穿越》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对曲江新区破解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矛盾的实践,进行了客观理性的科学识辨,呈现了曲江新区建设者们的城市管理智慧和创造性的城市经营实践。

就其价值而言,它不仅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记述十年来西安城市变迁、展现曲江文化城市建设实践的书,它以一个活生生的案例为切入点,不仅反思了曲江新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一些新思维和新做法,探讨了一个欠发达地区城市的文化产业振兴之路,而且深入剖析了当前城市公共政策决策所涉及的一系列主要问题,为政府和各类文化企业组织决策者们,特别是正在研究和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的人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考路径与操作指南的。

相信每个有机会读到
这本书的有心人,一定会有别有洞天,相见恨晚之叹。

中共西安市委党校王琪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