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RS远传系统动态IP的一种解决方案
GPRS电力远程抄表解决方案

GPRS!力远程抄表解决方案挨家挨户敲门查电表的方式,无论是对敲门的人来讲,还是对被敲门的人来讲,都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现在已有许多住宅用户都用上了预付费电卡,省去了查表的麻烦,但对电力部门来说,数据统计和实时监测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案介绍通过中国移动的GPRS3络系统,电力部门可将工业和民用电表采集的电力系统数据实时传递到地、市、省级的集中监控中心,以实现对电力监测设备的统一监控和分布式管理。
GPR舸络可为电力系统提供了简单高效的通信传输手段。
中国移动GPR源统可提供广域的无线IP连接。
在移动通信公司的GPRSlk务平台上构建电力远程抄表系统,实现电表数据的无线数据传输具有可充分利用现有网络,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建设成本的优点,而且设备安装方便、维护简单。
GPRS!力远程抄表系统由位于电力局的配电中心和位于居民小区的电表数据采集点组成,利用中国移动现有的GPRS/GSIM络,电表数据通过中国移动的GPRS/GSM络进行传输。
居民小区的所有电表首先连接到电表集中器,居民用户的用电数据由复费率电表通过485传到电表集中器,电表集中器通过RS232口与GPRSS明数据传输终端连接,电表数据经过协议封装后发送到中国移动的GPR敏据网络,通过GPRS 数据网络将数据传送至配电数据中心,实现电表数据和数据中心系统的实时在线连接。
-~/ rx 上一、方案优点GPR就线电力远程抄表系统具备如下特点:1、实时性强:由于GPRSS T有实时在线特性,系统无时延,无需轮巡就可以同步接收、处理多个/所有数据采集点的数据。
可很好的满足系统对数据采集和传输实时性的要求。
2、可对电表设备进行远程控制:通过GPR敏向系统还可实现对电表设备进行远程控制,进行参数调整、开关等控制操作。
3、建设成本少低:由于采用GPRS勺无线公网平台,只需安装好设备就可以,不需要为远程抄表进行专门布线,前期投资少、见效快,后期升级、维护成本低;4、集抄范围广:GPR鼬盖范围广,在无线GSM/GPRS络的覆盖范围之内,都可以完成对集抄的控制和管理。
非固定IP通讯解决方案

技术文件技术文件名称:非固定IP通讯解决方案技术文件编号:版本:江苏省无线电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一、概述目前自动气象站采取GPRS通讯时中心站需要一个固定的公网IP 地址,对于小批量或试验运行,申请一个固定IP费用较大,折中的办法是采用域名绑定动态IP软件实现GPRS通讯。
二、详细内容当接入INTERNET时,ICP分配的是一个动态的IP地址,可申请一个域名,运行动态域名解析客户端软件,注册域名后,客户端软件会定时地向服务器报告当前IP地址,当GPRS终端设置成域名访问时,会自动地把域名解析成当前的IP地址,这样就可以实现GPRS 通讯了。
"花生壳"是一套完全免费的动态域名解析服务客户端软件。
当您安装并注册该项服务,无论您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使用任何线路,均可利用这一服务建立拥有固定域名和最大自主权的互联网主机。
"花生壳"支持的线路包括普通电话线、ISDN、ADSL、有线电视网络、双绞线到户的宽带网和其它任何能够提供互联网真实IP的接入服务线路,而无论连接获得的IP属于动态还是静态。
对于使用动态IP接入的用户而言,您可以利用"花生壳"在办公室或家庭建立拥有固定域名的互联网主机。
由于不受线路类型、主机存放地点的约束,所以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和站点运营模式,并由此获得最大限度的自主性。
对于希望拥有个人网站的用户而言,您从今天开始就可以利用包月的宽带接入线路和花生壳把主机设在家中,而无须再忍受朝三暮四、从不顾用户感受、随意更改服务条款、利用你的个人网站来弹出他们的广告窗、还硬性限制网站流量的无良服务商。
对于使用静态IP接入的用户而言,特别是使用独立主机托管的用户,您可以利用"花生壳"提供的域名解析服务来避免在不断转换服务商时,需要不断向域名解析服务商重复复杂的修改过程,完全实现域名解析的自主性。
GPRS原理、协议、应用

MF009001 GPRS原理ISSUE1.0目录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1)课程目标 (1)相关资料 (1)第1章 GPRS概述 (1)1.1 GPRS的产生 (1)1.2 GPRS的发展 (1)1.3 GPRS与HSCSD业务的比较 (2)1.4 CSD与GPRS的比较 (3)1.4.1 电路交换的通信方式 (3)1.4.2 分组交换的通信方式 (4)第2章 GPRS基本功能和业务 (6)2.1 GPRS业务种类 (6)第3章 GPRS基本体系结构和传输机制 (8)3.1 GPRS接入接口和参考点 (8)3.2 网络互通 (8)3.3 逻辑体系结构 (8)3.3.2 主要网络实体 (10)3.3.3 主要网络接口 (12)3.4 高层功能 (14)3.4.1 网络接入控制功能 (14)3.4.2 分组路由和转发功能 (15)3.4.3 移动性管理功能 (17)3.4.4 逻辑链路管理功能 (17)3.4.5 无线资源管理功能 (18)3.4.6 网络管理功能 (18)3.5 功能分配 (19)3.6 GPRS数据传输平面 (20)3.7 GPRS信令平面 (21)3.7.1 MS与SGSN间信令平面 (21)3.7.2 SGSN与HLR间信令平面 (22)3.7.3 SGSN与MSC/VLR间信令平面 (22)3.7.4 SGSN与EIR间信令平面 (23)3.7.5 SGSN与SMS-GMSC、SMS-IWMSC间信令平面 (23)3.7.6 GPRS支持节点间信令平面 (24)3.7.7 GGSN与HLR间信令平面 (24)第4章移动性管理 (25)4.1 MM状态 (25)4.1.1 IDLE状态 (25)4.1.2 STANDBY状态 (25)4.1.3 READY状态 (26)4.2 MM状态功能 (26)4.2.1 MM状态迁移 (26)4.2.2 就绪定时器功能 (27)4.2.3 周期性路由区更新定时器功能 (28)4.2.4 用户可及定时器功能 (28)4.3 SGSN与MSC/VLR的交互 (29)4.3.1 SGSN-MSC/VLR关联的管理 (29)4.3.2组合RA/LA更新 (29)4.3.3 CS寻呼协调及网络操作模式 (30)4.4 MM规程 (31)4.4.1 GPRS附着功能 (31)4.4.2 GPRS分离规程 (33)4.4.3 清除功能 (36)4.5 安全性功能 (36)4.5.1 用户鉴权 (36)4.5.2 用户身份机密性 (37)4.5.3 用户数据和GMM/SM信令机密性 (37)4.5.4 用户身份检查 (38)4.6 位置管理功能 (38)4.6.1 小区更新规程 (39)4.6.2 路由区更新规程 (39)4.6.3组合RA/LA更新规程 (42)4.6.4 周期性路由区更新和位置区更新 (43)4.7 用户数据管理功能 (44)4.7.1 插入用户数据规程 (44)4.7.2 删除用户数据规程 (44)4.8 MS类标处理功能 (45)第5章无线资源管理功能 (46)第6章分组路由与传输功能 (48)6.1 PDP状态和状态转换 (48)6.2 会话管理规程 (49)6.2.1 静态地址与动态地址 (49)6.2.2 PDP上下文的激活规程 (50)6.2.3 PDP上下文的修改 (52)6.2.4 PDP上下文的去激活 (53)6.3 业务流程举例 (54)6.3.1 MS发起分组数据业务 (54)6.3.2 网络发起分组数据业务 (55)第7章用户数据传输 (57)7.1 传输模式 (57)7.1.1 GTP传输模式 (57)7.1.2 LLC传输模式 (57)7.1.3 RLC传输模式 (57)7.2 LLC功能 (57)7.2.1寻址 (58)7.2.2服务 (58)7.2.3功能 (58)7.3 SNDCP功能 (58)7.4 PPP功能 (60)7.5 Gb接口 (60)7.5.1物理层 (60)7.5.2 FR子层 (60)7.5.3 NS子层 (61)7.5.4 BSSGP层 (61)7.6 Abis接口 (62)7.6.1结构A (63)7.6.2结构B (64)7.6.3结构C (64)第8章信息存储 (66)8.1 HLR (66)8.2 SGSN (67)8.3 GGSN (69)8.4 MS (69)8.5 MSC/VLR (70)第9章编号 (71)9.1 IMSI (71)9.2 P-TMSI (72)9.3 NSAPI/TLLI (72)9.3.1 NSAPI (72)9.3.2 临时逻辑链路标志(TLLI) (72)9.4 PDP地址和类型 (73)9.5 TID (73)9.6 路由区识别 (73)9.7 小区标识 (74)9.8 GSN地址 (74)9.9 接入点名字 (74)第10章运营方面的问题 (75)10.1 计费信息 (75)10.2 计费功能 (75)10.2.1 分组型业务计费方式和电路型业务计费方式的区别 (75)10.2.2 计费基本功能 (76)10.2.3 话单类型 (76)10.2.4 话单传送接口 (77)10.3 网络服务质量(QoS) (77)10.3.1 优先级别 (78)10.3.2 延时级别 (78)10.3.3 可靠性级别 (78)10.3.4 峰值吞吐量级别 (78)10.3.5 平均吞吐量级别 (79)10.4 消息过滤功能 (80)10.5 兼容性问题 (80)第11章与GSM其它业务的交互 (81)11.1 与点对点短消息业务关系 (81)11.2 与电路交换业务的关系 (81)11.3 与补充业务的关系 (82)第12章 IP相关的基础知识 (83)12.1 NAT (83)12.2 FIREWALL (83)12.3 GRE (83)12.4 DNS (84)12.5 RADIUS (84)MF009001 GPRS原理ISSUE1.0 课程说明课程说明课程介绍本课程为华为传送网网络级网管T2100的一个整体介绍,主要阐述了网络级网管T2100兴起和发展的客观需求,华为传送网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GPRS及远传组网方法

一、 GPRS简介及选择最早的移动通信电话是采用的模拟蜂窝通信技术,这种技术只能提供区域性话音业务,而且通话效果差、保密性能也不好,用户的接听范围也很有限。
随着移动电话迅猛发展,用户增长迅速,传统的通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通信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GSM通信技术,该技术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
它是根据欧洲标准而确定的频率范围在900~1800MHz之问的数字移动电话系统。
GSM数字网也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
不过它能提供的数据传输率仅为9.6kbit/s,而当时的Internet几乎只提供纯文本的信息。
针对GSM通信出现的缺陷,在2000年又推出了一种新的通信技术GPRS,该技术是在GSM的基础上的一种过渡技术,GPRS在移动用户和数据网络之间提供一种连接,给移动用户提供高速无线IP分组数据接入业务。
(一) GPRS介绍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是一种基于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提供端到端的、广域的无线IP连接。
通俗地讲,GPRS是一项高速数据处理的技术,方法是以“分组”的形式传送资料到用户手上。
虽然GPRS是作为现有GSM网络向第三代移动通信演变的过渡技术,但是它在许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
GPRS 网络的技术核心是在GSM网络中传送分组数据,它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实现了用户数据与无线网络资源的最佳结合;实现了IP协议的透明传送。
与原有的GSM 比较,GPRS在数据业务的承载和支持上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1)通过多个GSM时隙的利用,支持的数据传输的速率更高,理论峰值为171Kbps;(2)不同的网络用户共享同一组GPRS信道,但只有当某一个用户需要发送或接收数据时才会占用信道资源。
这样,通过多用户的业务复用,更有效地利用了无线网络信道资源,特别适合突发性、频繁的小流量数据传输,很好地适应数据业务的突发性特点;(3)GPRS计费方式更加灵活,可以支持(5)采用信道复用技术,每一个GPRS用户能够实现永远在线;另外,GPRS还能支持在进行数据传输的同时进行语音通话等等。
基于GPRS无线数传的远程数据传输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基于GPRS无线数传的远程数据传输监测系统解决方案思绪如泉涌,眼前浮现出的是一幅幅画面,那是我在过去十年里不断积累、磨砺的方案写作经验。
现在,我将为你们展示一款基于GPRS无线数传的远程数据传输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让我们来谈谈这个系统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数据传输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GPRS无线数传作为一种成熟的通信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速度快、成本较低等优点,使得远程数据传输变得更加便捷。
那么,如何设计一款基于GPRS无线数传的远程数据传输监测系统呢?一、系统架构1.数据采集模块:负责采集各种传感器、设备的数据,如温度、湿度、压力等。
2.数据传输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GPRS网络发送到远程服务器。
3.数据处理模块: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各种报表、曲线图等。
4.监控中心:用于实时监控数据传输状态,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提示。
二、关键技术与实现1.数据采集模块:采用低功耗、高精度的传感器,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数据传输模块:利用GPRS模块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传输速率可达100kbps,满足大部分应用场景的需求。
3.数据处理模块:采用高性能处理器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
4.监控中心:通过Web界面或APP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控,支持多种设备访问,如电脑、手机等。
三、实施方案1.需求分析:了解用户需求,明确系统功能、性能指标等。
2.设备选型: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GPRS模块、服务器等设备。
3.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系统架构,确保各模块之间的协同工作。
4.系统开发:采用成熟的技术和平台,如Python、MySQL等,实现系统的快速开发。
5.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功能、性能、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确保系统满足用户需求。
6.系统部署:将系统部署到用户现场,进行实际应用。
7.售后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定期维护等服务,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案例分析1.数据实时传输:生产线上的数据实时传输到远程服务器,便于管理人员实时掌握生产情况。
GPRS组网方案

GPRS组网方案方案一:监控中心经Internet接入(1)静态IP地址方式监控中心向Internet运营商申请公网固定静态IP地址,或者是企业内部有一台连接到Internet的服务器,且具有公网固定静态IP地址,此时可通过端口映射的方法解决。
提前将此静态IP地址写入GPRS模块的初始化设置中,终端上电后,根据预先写入的IP地址与服务器建立起连接,从而实现双方的互联。
此种方式在实时性和稳定性方面较好,但需申请公网静态IP地址。
(2)动态IP地址方式监控中心不必申请公网静态IP地址,而采用动态IP方式接入Internet。
首先需联系DNS(域名解析)服务商为监控中心申请一个域名,并把这个域名写入终端的GPRS模块中。
监控中心接入Internet之后会与DNS服务器进行连接,将当前获得的动态IP地址报告给DNS服务器。
GPRS终端上电后,首先采用域名寻址方式连接DNS服务器,再由DNS服务器找到监控中心的公网动态IP,这样就可以在两者之间建立通信。
此种方式可以减少申请和使用公网静态IP地址的开支,但其稳定性受制于DNS服务器的稳定性。
方案二:监控中心经APN专线接入访问点域名APN(Access Point Name)方式是指移动公司从GPRS核心网到监控中心引入一条2M APN 专用线,双方路由器之间采用私有固定IP地址进行连接,在GGSNyu移动公司路由器之间采用GRE隧道。
为客户分配专用的APN,普通用户不得申请该APN。
用于GPRS专网的SIM卡仅开通该专用APN,限制使用其他APN。
用户在内部建立Radius服务器,作为内部用户接入的远程认证服务器(或在APN路由器内,启用路由器本地认证功能),只有通过认证的用户才允许接入,用以保护用户内部安全。
用户在内部建立DHCP服务器(或在APN路由器内,启用DHCP功能),为通过认证的用户分配用户内部地址。
终端和监控中心之间采用端到端加密,避免信息在整个传输过程中可能得泄露。
一种新的移动IP与GPRS的融合方案

融 台 。驯 试 表明 .通 过该 方案 .使 G R 仅 可 以支 持标 准 I P S P业务 .而 且 也支 持移 动 I P业务 。
1 引 言
] T  ̄ 定 的移 动 I v 提 供 了 一种 I 路 由机 制 , EF P4 p 使
穆 动 节 可 以 以 一个 永 久 的 [ ̄ h 连 接 到 任 俐 链 络 P k
虽 然 当前 的G R 规 范 支 持 】 协 议 , 却 能 支 持 PS P 但
个“ 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请求” 消息作出响应时, 按
照 G R 规 范 就 应 当给 M 分 配 一 个 临 时 的 工 地 址 , 该 PS s P 但
移 动 i 因 为 按 照 G R 规 范 , S S S 发 送 的 “分 P PS M 向 GN 组 数据 协议 上 下文请 求 ” 息 中 包 含 终端 的 I 地 址 和 消 P 标 汉 外 部接 入 网 的 接 入 点 标 识 ( P< 当 移 动 终 端 A t)
现 有 G R 规 范 和 移 动 I v 的 基 础 . 现 两 者 的 融 PS P4 实
合c
交 地 址 。 乡代 理 截 获 发 往 移 动 点 的数 包 . 通 家 井 过 隧 道 将 数 据 包 传 到 转 交 地 址 所 标 识 的 节 点 L, 【 以 一
这些过程, 仅是移动I所提供的功能 P 而与底 承蛾 3 目前的解决方案及存在 的缺陷
变其 I 地 址的 前提 下 .通 过不 同的接 入网接 ^基 于 I P P的网络 为 了使 G R P ¥系统也 支持移 动 I v 4功能 3 P P GP
提 出 了一种解有 G R P S规范改 动较 大.且 改变 了 G S G N的功 能定 位 .不利 于系
GPRS-VPDN解决方案讲解学习

一交通解决方案1 背景介绍国际化大都市拥有众多的出租汽车,公交汽车以及许多从事物流运输的生产车辆。
对出租汽车公司,公交公司以及物流公司下属的车辆进行统一的管理,全方位的调度来提高整个交通行业的经济效率已经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联通提出利用GPRS进行数据、语音传输、车辆调度,旨在为广大交通领域的企业在日渐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赢得市场先机。
各大交通,物流公司通过使用中国联通的GPRS车辆调度方案,能够成功实现对所属车辆进行统一的管理,建立起强大的呼叫指挥中心以及调度系统。
在提高工作效率,经济利润的同时,进一步的提高企业形象。
2 内部通信服务企业一家:建立统一的集团通信内网,可实现集团内更为便捷的专用通讯,可实现移动手机、固话的绑定和内部短号互拨,享受优惠通话资费。
3 移动办公服务企业短信通:为用户提供实时的路况信息。
商务炫铃:根据集团客户需求而量身定制统一的炫铃,可充分体现与提升公司对外统一形象。
红草莓手机邮箱:手机用户通过手机邮箱业务,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自己的手机,接收、回复、转发和撰写加密电子邮件。
还能通过接口定制,将企业OA、ERP、SCM、CRM等内部数据信息推送到用户终端,实现无线企业数据应用。
4 行业核心应用车辆调度:应用GPRS VPDN业务的无线监控网,成本低,效果好。
移动调度平台:紧密结合先进的GSM无线通讯网与互联网,可向广大用户提供优良的、多用途的、高效的指挥、调度通信服务。
企业用户无须特别申请专用无线频率、无须使用特制的行业终端,仅通过现有的GSM网络及普通的,可在GSM网使用的行业终端即可实现调度。
5 移动定位解决方案公交车的监控:使被动的车辆管理变为多功能、实时的智能化管理,优化交通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减员增效,变目前公交的经验调度为动态调度;成为公交管理、运营的重要手段。
出租车交通调度:出租车行业对监控调度系统的特点是:提高服务水平,增加效益是首要需求;效益与安全需要兼顾,对车辆与司机安全要求有保障;系统响应实时性要求高;要求有多种渠道提供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r c :n o d r t v r o h r b e o y a c I a r s ft e d t e tr i s e t t a t I r e o o e c me t e p o lm fd n mi P dd e so aa c n e n mo tr mo e h d t r n mi i g s se s d o RS, e p p rp o s sf n w o u in. ta o d e dia v n a e o a a ta s t n y tmsba e n GP t h t a e r po e e s l to I v i st s d a tg f l h r q rng y a c e uii d n mi na a d r d g ss h p o r mmi g f i g e h p.I i lme t t e o r c me n p e i e t t e r g a n o sn lc i t mp e n s h c re t
1 引 言
随着无 线 通 信 技 术 的 发 展 , 用 移 动 运 营商 提 利 供 的无 线 网络实 现远 程 监控 和数 据 传输 已被广 泛应 用 于众 多领 域 。通用 分 组无 线业 务 ( eea Pce G nrl akt R dosrie — G R ) 在现 有 G M 系 统 上发 展 ai ev — c PS是 S 出来 的一 种 分 组 数 据 承 载 业 务 。 因 此 , 用 G R 利 PS 实现数据传输被广泛应用于 自动抄表系统等远程遥 测 遥控 系统 。 基于 G R P S的仪表数据采集系统通常 由数据 中 心和 G R P S终 端 组成 。数 据 中心 可 通 过 Itrc 同 ne t a 移 动公 司连接 , 要 完 成 把 采 集 得 到 的数 据 进 行 解 主 包 处 理 并 存 人 数 据 库 进 行 管 理 。 数 据 中 心 接 人 Itnt ne e的方式 主要 有 两 种 : 申请 专线 服务 。② 通 r ① 过普通 M dm或者 A S oe oe D LM dm拨号接人 I e e nrt tn 。 第一种方式可以申请到静态 I , 因为费用较高而 P但
第 6期
20 0 8年 1 2月微处理机
No 6 .
MI ROP C ROCES 0RS S
De ., 0 8 e 2 0
・
微 机网络与通讯 ・
GR P S远 传 系统 动 态 I P的一 种 解 决 方 案
周功 业 , 薄 宁
(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武汉 4 07 ) 304
摘 要 : 对 多数 基 于 G R 针 P S无 线 网络 的数据 远 传 系 统 中 数据 中心 I 址 动 态 变 化 的 问题 , P地 提 出一种新 的解 决 方案 。 该 方案 克服 了传 统 实现 方案 需额 外 申请 动 态域 名 的缺 点 , 化 了下位 机 简 程序设 计 , 实现 了 G R P S终 端 与数据 中心 的正确 连接 , 保证 了系统 稳定 性 、 率 、 效 成本 间 的平 衡 。 关 键词 : 用 分组 无 线业 务 ; 态 I ; 通 动 P 数据远传 系统 ; 嵌入 式
中图分 类号 : P 9 T33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 2— 2 9 2 0 ) 6— 0 7— 3 10 2 7 ( 0 8 0 0 5 0
Solt n t n m i P Ad r s n Re t t a s iig u i o Dy a c l d e s i mo e Da a Tr n m t n o t Sy t ms Ba e n G s e s d o PRS
ZHOU n Go g—y BO n e, Ni g
( ol eo o p t c C lg e fC m ue Si Tc. H ahn n e i Si c r .& eh , uzog U i r t o c ne& Tcnl y Wua 3 0 4 C ia v syf e eh oo , h n4 07 , h ) g n
方案是 : 首先为数据 中心所在 的主机 申请一个动态 域名 , 后 在 G R 然 P S终 端 中 静态 存 储 此 域 名 。每 次 G R 终端上 电后 , PS 首先运行 D S N 查询程序获得数 据 中心 的 当前 I P地址 , 然后 进行 连 接 。但 这 种方 式 也有其不足 : 申请域名每年需交纳一部分费用 , ① 免 费的域名通 常不太 稳定 。② G R P S终 端 的 T P I C /P 协 议 栈 中需实 现 D S协 议 , 加 了下 位机 程 序 的复 N 增 杂度。
c n e t n b t e RS tr n l n e d t e tr a d as tg i s t e b ln e a n tb l y, o n c i ewe n GP e mia s a d t a a c n e , n l o i an h a a c mo g sa i t o h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