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的流程讲解
用物态变化知识简单描述水循环的过程

用物态变化知识简单描述水循环的过程1. 水的蒸发——从地球到云朵的飞行水循环就像一场精彩的旅行,而这一切都从地球上的水开始。
你瞧,水在阳光的热量下,就像被轻柔的手推着,悄悄地从湖面、河流甚至你那温暖的泡澡水里蒸发出去。
就这么轻轻地,水分子化作了无数个小小的水蒸气,飘向空中。
这时候,水分子就像是离家出走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想要探险一番。
太阳就像是它们的推销员,把它们送上了天际。
2. 凝结——云朵的生成和成长当水蒸气在空中飞翔时,它们会遇到冷空气,就像是在天上打了个冰凉的喷雾,慢慢地凝结成了小水珠,这时候,水蒸气就变成了小小的云朵。
云朵们就像是天上的棉花糖,软绵绵的,白白的。
它们在空中聚集,互相靠拢,像是天上的小伙伴们在开派对。
没过多久,这些小云朵就会越来越大,变成了大大的积雨云,准备好进行下一阶段的冒险。
3. 降水——从天而降的恩赐接下来,云朵们的“大party”开始了!它们的水珠们越积越多,变得越来越重,就像是一个个沉甸甸的礼物,随时准备给地球带来一场大礼。
当这些水珠再也支撑不住的时候,就会开始下雨、下雪或者下冰雹了。
这就是降水。
雨水落在地面上,像是给大地送了一场滋润的“洗澡”。
雪花飘落下来,像是天上撒下的洁白棉花,整个世界都变得宁静又美丽。
降水有时候是细细的毛毛雨,有时候则是轰轰烈烈的暴雨,每一种都有它自己的独特魅力。
4. 地表水的汇聚与下渗——汇入大海的征程。
当雨水落到地面上,它们有时会顺着地面流动,汇聚成河流、湖泊,最终流入大海。
想象一下,大海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蓄水池,欢迎所有的水回家。
在这个过程中,水也会被地面上的植物吸收,进入土壤,滋养万物。
这些水分就像是大自然的“营养师”,帮忙让花草树木都茁壮成长。
地下水也会悄悄地流动,像是地下的秘密通道,默默地为地面上的生命提供水源。
5. 循环的重启——万物皆可再次出发水循环的最后一步,就是水回到大海,准备迎接下一次的冒险。
这个过程,就像是水的一次大循环,带着满满的经历和故事,重新出发。
水循环工作原理

水循环工作原理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不断被循环利用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这四个环节。
首先,水的蒸发是指水受热而变为水蒸气,从地表或水体表面进入大气中的过程。
当太阳照射到地表或水体表面时,热量会让水分子的振动速度加快,部分水分子会跳出液态,形成水蒸气。
这些水蒸气随着空气的运动混合,逐渐升高到大气中。
随后,水蒸气在大气中冷却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
云的形成依赖于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
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水蒸气逐渐凝结成小水滴,聚集在空气中的气溶胶上形成云。
接着,云中的水滴会逐渐增大,合并成更大的水滴。
当这些水滴变得足够重时,它们会从云中坠落下来,形成降水。
降水可以包括雨、雪、雹等形式,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而有所不同。
最后,降水落到地面上后,一部分水会形成地表径流,流入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域。
另一部分水会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或地下水蓄水层,供植物和动物使用。
还有一部分水会蒸发回到大气中,继续循环过程。
总之,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过程。
通过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的环节,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保持了地球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循环的原理和应用示意图

水循环的原理和应用示意图概述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资源不断在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进行循环的过程,它是维持地球上水资源平衡的重要机制。
本文将介绍水循环的原理和应用示意图,并通过列点方式详细阐述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和应用领域。
水循环的原理1.蒸发:太阳能使地球水面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
2.对流:水蒸气上升到大气中,由于不同地区的气温和气压差异,形成气流进行对流运动。
3.凝结:随着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遇压缩,形成云层。
4.降水:云层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滴,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5.地表径流:地面上的降水通过河流、湖泊等水系回归到海洋。
6.渗漏和地下水:部分降水渗透到地下,形成地下水,并逐渐流入河流或直接进入海洋。
水循环的应用示意图1.农业利用:–农田灌溉:将地下水或河流水引入农田,提供水分供植物生长。
–水稻种植:利用农田灌溉,创造湿润环境,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农业排水:通过排水系统将农田中过剩的水排除,防止农作物水浸。
2.生活用水:–自来水供应:抽取地下水或河流水进行处理,提供具备安全卫生要求的自来水。
–污水处理:将生活用水经过处理设施的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水资源管理:对城市供水进行调度和调控,确保水资源的平衡供应。
3.工业用水:–冷却:工业生产过程中,将水用来对冷却设备和工作场所进行降温。
–制造:一些工业生产过程需要水作为原材料或反应介质。
–污水处理:处理工业废水,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能源开发:–水力发电:利用大坝拦截河流水,通过水流驱动涡轮机发电。
–潮汐能:利用海洋潮汐运动,通过装置将潮汐能转换成电能。
–温泉能:利用地热资源的热能,进行能源开发和利用。
5.生态保护:–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的生态系统,提供栖息地和保持生物多样性。
–水生生物保护:保护水中的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河流湖泊治理:将污染的河流、湖泊进行治理和恢复,改善水生态环境。
结论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机制,涵盖了蒸发、对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渗漏和地下水等环节。
水循环的七个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七个主要环节水循环是指水在向上及向下的不断循环过程及在大气层、水体层、地表的流经过程,它是地球的水资源的持久维持的重要过程。
水的循环主要分为七个环节:一、淡水和海水交换淡水和海水的交换是指陆地上的淡水(或表面水)和大洋含盐率极高的海水之间的交换过程。
其中,淡水可以通过净化技术用于食品、饮用、渔业和工业用水,而得到的海水则可以用作补充活性盐源,例如硫酸盐等。
二、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湿气凝结成水滴,而由高处落到地面的过程。
这个过程会产生各种大小不同的雨滴或冰雹,当其落在陆地上后,又由表面或地下滑入大海或河流,就形成了陆地水循环系统。
三、表面洪水表面洪水是指降雨时陆地上的洪水流向大海或河流的过程,它是水循环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它决定了水流是否能够有效地流入河流或大海。
四、河流河流是指从山脉和高山流出的淡水河流,它的功能相当重要,河流可以将水从山谷和其它区域向着较低的地区输送,便于水的聚集和充分利用。
五、地下水涵蓄地下水涵蓄是指地下的水向上流入,而使湿地获得水汽和水的过程。
它又可分为基本水平涵蓄、限制性层涵蓄和活性涵蓄,其中活性涵蓄是指地下水向上涌流,常用于湿地恢复、治理水域污染等。
六、地表水蒸发地表水蒸发是指地表水释放水汽进入大气,常在早晨或冷天出现,而在热天会有更多的地表水蒸发,这是一种重要的再循环过程,它可以使大气中的水汽量减少,从而形成更多的云朵,有助于降雨的形成。
七、汽水转化大气中的水汽通过冷凝等过程,转化成小水滴,形成降雨,从而形成汽水转化的水循环过程。
它的产生不仅仅是由于水的在大气中的流动,更多的是大气环境的温度及湿度等因素所影响,从而产生水循环的结果。
水循环过程描述

水循环过程描述
水循环过程是地球上一个重要的自然现象,它控制着水的变化过程。
水循环过程指的是水从蒸发潜入大气、再以雨雪形式降落到地表,随
后被送入河流并流入入海而形成水循环的过程。
简单来说,这个过程
就是水循环。
水循环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蒸发,降水和地表径流。
首先,是蒸发。
这个过程会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当潮湿的空气被
加热时,水就会从地表急速蒸发,从海洋、湖泊、河流以及其它水体
蒸发的水被携带到大气中,重新成为云和发生变化。
其次是降水。
当大气中的水气冷却到一定温度时,水汽就会变成水滴,沉淀在地表,形成雨雪等降水。
所以,雨雪就是从大气中归向地面的水,它们会落到海洋、湖泊、河流以及其它水体中,增加了水体的水
量并送入我们的地下水系统,因此,也是水循环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
最后是地表径流。
当降水落到地表后,由于地球表面的斜度,一部分
水会通过地表流入河流、湖泊和其他的水体,从而被携带回到大海中,形成循环。
总之,水循环过程是由以上三部分构成的,它控制着地球上大气中水
的变化、净化以及分布,是地球生命存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它可
以使天地间水和能量运行一个正常的循环,给人类生活提供了基本条件。
简述水循环的过程

简述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是一个自然界最至关重要的循环之一,它控制着地表、地下以及海洋中所有水体的水量,支撑着全球的水环境和生态系统,而地球的水循环和全球气候关系密切,因此,对水循环的研究对于人类对水资源管理和气候变化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水循环是一个全球性的过程,它描述了水在地表和地下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取水,运输和排放。
这三个阶段形成了水循环的基本运作机制,构成了下面的过程:取水阶段:1.水的汇集:水可以通过降水和冰雪融化等方式汇集。
降雨时,水从大气中汇集到地表,形成暴雨和洪水,从而将水引入水循环。
此外,冰雪融化也会增加水的供应,冰川可以持续地向湖泊、河流和海洋提供水。
2.水的蓄存:地表水、湖泊和河流等水域不仅可以提供水,也可以蓄存水,可以帮助地表水保持平衡和反映气候变化。
3.植被利用:植物会释放水,以满足其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同时也有助于维持水循环。
4.水的运输:水可以通过陆地和海洋的河流和海洋动力系统,从旱地转移到湿地,使地球的大部分地方都能被浇灌,其运输量约占汇集量的95%。
运输阶段:1.水的湍流运动:水在河流中运行时会产生湍流,它们的性质以及水的运动方向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固体颗粒等物质得以运动,而这些物质会随着水的运行而被带动,进入下一个水循环阶段。
2.水的沉积:当河流流经地表时,会带走一些悬浮颗粒,沉木等物体,这些悬浮物会随着水的流动而沉积下来,形成河床和河滩,这些沉积物在水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排放阶段:1.水的排放:水经过源头、河流和地下运动后,最终会流入湖泊、河口和海洋,最后排出海洋,成为排放水,海水会带走植物和动物等生物,最终回到大气中,形成新的水循环。
2.水循环中的物质:水循环过程中,源头和河流中的物质会被带入海洋,而大气中的物质也会被河流携带到海洋,亦或是由植物的吸收而变为其他物质,随着水循环的流动,源头和河流中的物质会随着水一起到达湖泊、河口和海洋,最终被排放到大气中,形成新的水循环。
水汽循环系统主要流程

水汽循环系统主要流程
1、蒸发:水在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从海洋、湖泊、河流等水域表面蒸发,形成水汽升入空中。
2、水汽输送:蒸发的水汽被气流输送至各地,其中大部分留在海洋上空,少部分被输送到内陆。
3、凝结降水:在适当条件下,水汽凝结成降水,包括海面上的直接回归海洋的降水,以及降落到陆地表面的雨雪,部分降水被蒸发重新返回大气,部分成为地面径流补给江河、湖泊,另一部分渗入岩土层中,转化为土壤中流与地下径流。
4、水分循环:水循环是一个全球性的过程,涉及蒸发、大气水分输送、地表水和地下水循环以及多种形式的水量贮蓄。
海洋上空的水汽可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凝结降水,称为外来水汽降水;大陆上空的水汽直接凝结降水,称内部水汽降水。
这个循环是周而复始的,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等环节,维持着地球上的水循环平衡。
高中地理水循环知识点讲解

高中地理水循环知识点讲解在我们生活的这个蓝色星球上,水以各种形式存在,并不断地进行着循环运动。
水循环是高中地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理解它对于我们认识地球的气候、生态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简单来说,就是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和地表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空间位置移动的过程。
水在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不停地流动和交换,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
这个系统维持着地球上的水分平衡,使得地球上的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和利用。
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1、蒸发蒸发是水循环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太阳辐射使海洋、湖泊、河流等水体表面的水分受热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
同时,陆地上的土壤、植物等也会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散发到大气中。
2、水汽输送大气中的水汽在风的作用下被输送到不同的地区。
水汽输送的方向和距离受到大气环流、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降水当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并且有足够的凝结核时,就会形成降水。
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降水是水循环中使水回到地球表面的重要方式。
4、下渗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会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
下渗的水量和速度受到土壤性质、植被覆盖、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5、地表径流未渗入地下的降水在地表形成水流,沿着地势流动,最终汇入河流、湖泊等水体,这就是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是水循环中把陆地水输送到海洋的重要途径。
三、水循环的类型水循环按照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
1、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
它是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
2、陆地内循环是指陆地上的水在陆地内部进行的循环。
主要包括蒸发、植物蒸腾、降水等环节。
对内陆地区的水资源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3、海上内循环是指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形成水汽,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回到海洋的循环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节水器具 家庭节水除了注意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以外,
采用节水器具很重要,也最有效。有的人宁可 放任自流,也不肯更换节水器具,其实,这么 多交水费长期下来是不合算的。节水器具种类 繁多,有节水型水箱、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 从原理来说,有机械式(扳手、按钮的)和 全自动(电、磁感应和红外线遥控)两类。
水是生命的乳汁,是经济的命脉,水能为 人类做些什么呢?(看书46页)
水是生命的起源
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一切生命 活动都是起源于水的。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 体重的65%。其中,脑髓含水75%,血液含水 83%,肌肉含水76%,连坚硬的骨胳里也含水 22%哩!没有水,食物中的养料不能被吸收, 废物不能排出体外,药物不能到达起作用的部位。 人体一旦缺水,后果是很严重的。缺水1%-2%, 感到渴;缺水5%,口干舌燥,皮肤起皱,意识 不清,甚至幻视;缺水15%,往往甚于饥饿。 没有食物,人可以活较长时间(有人估计为两个月) 如果连水也没有,顶多能活一周左右。
水循环
思考
1、自然界的水在空气中、陆地、江河湖海 中各以什么形式存在?
2、这么多水是如何进行循环的?
海洋、大气、陆地上的水,就这样永不停息 地变化和运转。水的这种变换运转的过程叫 做水的循环。 自然界的水体,在循环中不断地进行着自我 更新。
3、在水循环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物态变化?
凝华 (放)
1、水的循环 气态
查漏塞流 在家中“滴水成河”并非开玩笑。要经常检查
家中自来水管路。防微杜渐,不要忽视水龙头 和水管节头的漏水。发现漏水,要及时请人或 自己动手修理,堵塞流水。一时修不了的漏水, 干脆随时用总节门暂时控制水流也好。管好 水龙头,把水龙头的水门拧小一半,漏水流量 自然也小了,同样的时间里流失水量也减少一半。
世界水储量(100%) 海洋水97.3%
淡水 2.7%
1、冰川 2、地下淡水 3、永冻土底冰 4、湖泊淡水 5、土壤水 6、大气水 7、沼泽水 8、河水 9、生物水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 水0.94%
可利用淡水资源仅 占淡水总储量的0.2%
自然界的淡水资源的主要形式是 冰雪水(即固态水)
我国是世界上 13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之一,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四分之一
洗衣节水小窍门 (1)洗衣机洗少量衣服时,水位定得太高,
衣服在高水里飘来飘去,互相之间缺少摩擦, 反而洗不干净,还浪费水。 (2)衣服太少不洗,等多了以后集中起来洗, 也是省水的办法。 (3)如果将漂洗的水留下来做下一批衣服洗涤
水用,一次可以省下30-40升清水。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 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 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 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 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 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养成好习惯 据分析,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习惯,就能
节水70%左右。与浪费水有关的习惯很多, 比如:用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碎细废物;为了 接一杯凉水,而白白放掉许多水;先洗土豆、 胡萝卜后削皮,或冲洗之后再择蔬菜;用水时的 间断(开门接客人,接电话,改变电视机频道时) 未关水龙头;停水期间,忘记关水龙头;洗手、 洗脸、刷牙时,让水一直流着;睡觉之前、出门 之前,不检查水龙头;设备漏水,不及时修好。
水是庄稼的命根子
用手抓一把植物,你会感到湿漉漉的,凉丝丝的, 这是水的缘故。植物含有大量的水,约占体重的 80%,蔬菜含水90%-95%,水生植物竟含水 98%以上。水替植物输送养分;水使植物枝叶 保持婀娜多姿的形态;水参加光合作用,制造 有机物;水的蒸发,使植物保持稳定的温度不致 被太阳灼伤。植物不仅满身是水,作物一生都在 消耗水。1公斤玉米,是用368公斤水浇灌出来的; 同样的,小麦是513公斤水,棉花是648公斤水, 水稻竟高达1000公斤水。一籽下地,万粒归仓, 农业的大丰收,水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哩!
__液__化__、_凝__华__、___熔__化_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熔__化____;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 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淘米水浇花、洗脸水洗脚水冲厕所、
随手关掉水龙头、及时修好漏水的水管、
使用节水器具等等
液化 (放)
汽化 (吸)
液态
凝固 (放)
熔化 (吸)
固态
升华 (吸)
❖ 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 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
❖ 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 物态变化时总需要吸热或放热,吸热的
物体能量__增__加__,放热的物体能量 ❖ __减__少_.
2、淡水资源到底有多少?(看书53页)
3、破坏水资源带来的危害
干涸的土地
污染的河水
死 鱼 之 巨
通常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 生活污染 工业废水污染 环境废弃物污染
4、节约用水和水实。无数有识之士为
此忧心忡忡。早在1977年联合国就召开水会议, 向全世界发出严正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 的社会危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 水。把水看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时代已经 过去,把水当成宝贵资源的时代已经到来。1993 年1月1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 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用以开展广泛的宣传 教育,提高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认识。 每次世界水日,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至今已 度过7届世界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