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用具清洗消毒
食堂餐用具消毒管理制度(3篇)

食堂餐用具消毒管理制度学校食堂使用的餐具、容器、用具不仅用量大、周转快,而且与进餐者直接相关,如果餐具及容器、用具不洁,被病原微生物污染,通过就餐环节,病菌或病毒就会进入体内,造成肠道传染病或食物中毒事故、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为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特制定本餐具消毒和管理制度。
一、餐具洗消程序公用餐具、容器、用具在使用前应当遵守国家制订的操作规范及卫生要求,严格按照洗消程序进行消毒:第一步是用热水洗去食物残渣(水温以50-60℃为宜);第二步是温水清洗,去除残留油脂等(水温以30℃左右为宜);第三步是消毒,可采用物理的或者化学法杀灭餐具上的残留病原微生物(如病菌、病毒等);第四步是冲洗,即用清洁卫生的清水冲洗掉餐具上的残留药物;第五步是保洁,即将洗净消毒后的餐具、容器、用具移入保洁设施内备用,以防止再污染。
二、餐具洗涤消毒人员应掌握的常用消毒方法餐具如何进行消毒呢?目前国内外餐具消毒方法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物理消毒法,即利用热力灭杀原微生物常用的有煮沸、蒸汽、红外线等;另一类是化学消毒法,就是利用化学消毒剂灭杀灭病原微生物。
但后一类有一定副作用,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所以国家对用于餐具的化学消毒剂实行严格管制,必须经省以上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审查批准方能生产、使用。
目前,经国家批准常用于餐具的消毒毒剂有灭菌片、Te-____片、84肝炎消毒液等。
其中,灭菌片有含氯量高、稳定易保存,入水后易崩解等优点,成为餐具消毒的首选毒剂。
以上两类中,以物理消毒法最理想。
几种常用餐具消毒方法的主要卫生要求:(1)煮沸消毒法。
消毒锅应呈桶状、锅底稍平,水量适度,以竹篮盛装餐具,当水沸时,将餐具放入其中,待水再沸时,取出备用,就是沸进沸出。
(2)蒸汽消毒法。
这是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法多种多样,有简易蒸汽消毒法、锅炉蒸汽法、电热蒸汽消毒法等,一般要求消毒温度在80℃上,保持____分钟即可。
(3)灭菌片或Te-____片消毒法。
餐饮用具卫生消毒制度(5篇)

餐饮用具卫生消毒制度一、洗刷餐具必须有专用水池,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其它水池混用。
二、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按照工序洗净、消毒,达到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并有消毒杀菌详细记录。
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
三、用于餐(饮)具洗消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食品用洗涤剂、消毒剂的卫生标准。
四、消毒后的餐(饮)具须储存在密封的专用餐具保洁柜内备用。
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须分开存放,并有明显标记。
五、废弃物专用容器应加盖,做到不暴露、不积压、不外溢。
六、水池用后刷洗干净,餐具柜保持光亮,地面墙砖要清洁无污。
餐饮用具卫生消毒制度(2)是指餐饮业务中对使用的餐具、厨房设备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的规定和操作流程。
以下是一般的餐饮用具卫生消毒制度的一些要点:1. 定期清洁和消毒:餐具、厨房设备等用具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保证其卫生安全。
清洁和消毒频率应根据使用情况和相关卫生标准来确定。
2. 使用配件:餐具清洗和消毒时,应使用专用的配件,如清洁刷、洗碗机等,以确保彻底清洁并防止交叉感染。
3. 清洁剂和消毒剂选择:选择对餐具和设备不会造成污染和损坏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同时要确保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符合卫生标准,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4. 操作规程:制定一套清洁和消毒的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
操作规程应包括清洁和消毒的步骤、时间、温度、浓度、装备等详细内容。
5. 温度和时间控制:清洁和消毒时应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控制。
一般来说,高温和适当的时间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具体的温度和时间应根据清洁剂和消毒剂的要求来确定。
6. 记录和检查:对清洁和消毒过程进行记录和检查,包括清洁和消毒的日期、时间、操作人员等信息。
定期进行内部检查和外部卫生部门的检查,以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和卫生安全达标。
7. 储存和保管:清洁和消毒后的餐具和设备应储存和保管在干燥、通风和清洁的环境中,避免再次污染。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餐饮用具卫生消毒制度的要点,具体的制度和操作细节应根据当地卫生法规和具体情况来制定。
幼儿园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5篇)

幼儿园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1.设立独立的餐饮具洗刷消毒室,消毒间内配备消毒、洗刷、保洁设备。
2.洗刷消毒员必须熟练掌握洗刷消毒程序和消毒方法。
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或餐洗净)→清水冲→热力消毒→保洁”的顺序操作。
药物消毒增加一道清水冲工序。
3.每餐收回的餐饮具、用具,立即清洗消毒,不隔餐隔夜。
4.清洗餐饮具、用具用的餐洗净、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
餐具消毒前必须清洗干净,消毒后的餐具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及时将其放入保洁柜密封保存、备用。
5.盛放消毒餐具的保洁柜要有明显标记,要经常擦洗消毒,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要分开存放。
6.洗刷餐饮具的水池专用,不得在洗餐饮具的池内清洗食品原料,不得在洗餐饮具的池内冲洗拖布。
7.洗刷消毒结束,要清理地面、水池卫生,及时清理泔水桶,做到地面、水池清洁卫生,无油渍残渣,泔水桶内外清洁。
8.定期清扫室内环境、设备,不留卫生死角,保持清洁。
幼儿园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2)一、幼儿园餐具、用具清洗流程:1. 餐具、用具收集:将幼儿园餐厅、教室或食堂的餐具、用具收集起来,放入指定的容器或篮子中。
2. 初步清洗:将收集来的餐具、用具放入水槽中,用清水冲洗干净。
可使用刷子或布擦洗餐具、用具的表面,特别注意刮去食物残渣。
3. 清洗消毒:将餐具、用具放入专用的洗碗机或进行人工清洗消毒。
使用温水和洗涤剂彻底清洗餐具、用具,确保没有残留的食物、污垢或油脂。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专业消毒剂进行消毒。
4. 二次冲洗:清洗完成后,将餐具、用具取出,在水槽中进行二次冲洗,确保没有洗涤剂残留。
5. 餐具、用具晾干:将餐具、用具放置在通风良好的架子或挂钩上晾干,避免餐具、用具之间接触,防止污染。
6. 存放:餐具、用具晾干后,放入特定的储存柜或柜子内,以保持清洁和卫生。
二、幼儿园餐具、用具消毒制度:1. 每日消毒:在每天使用前,对餐具、用具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食品安全。
餐饮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及流程

餐饮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及流程
餐饮用具清洗消毒是餐厅卫生管理中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及顾客
健康。
下面将介绍餐饮用具清洗消毒的制度及流程。
制度
1.餐饮用具的清洗消毒应遵循国家标准《餐饮服务业卫生标准》(GB
17161-1997)。
2.餐饮用具分类清洗消毒,包括餐桌、餐具、厨具、洗涤工具、抹布等,
不同类型的用具需要采用不同的清洗消毒方法。
3.餐饮服务员应定期接受基础卫生知识和操作培训。
4.餐饮用具清洗消毒工作由专人负责,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及维护。
5.清洗消毒用具包括清洁剂、消毒剂、洗涤机、消毒柜、烘干机等设备
均应符合卫生要求和规定。
流程
1.清洗:将餐具、餐桌、厨房采用清洁剂洗涤,去除污垢和油脂,以及
表面上的污渍,并用清水将清洗剂洗净。
2.消毒:将经过清洗的餐具、餐桌、厨房等用具采用消毒液进行消毒。
消毒液的配制应遵循国家卫生标准。
消毒液能够杀死大部分的细菌和病毒,避免食品污染和传播疾病。
3.漂洗:消毒过的用具,应用清水进行充分漂洗,以将消毒剂清晰地除
掉。
4.烘干:消毒干燥柜或者用除菌清洁布擦干,确保所有工具表面无水分
和水滴,避免细菌复生。
最后,将餐具、餐桌、厨房等用具归位妥善存放,待下次使用。
并及时将清洗
消毒用具进行清洗和清理。
结尾
餐饮用具的清洗消毒是餐厅卫生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对于餐厅的健康和正常运
营非常有必要。
餐饮服务业人员应该明确消毒流程,及时维护设备,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确保每一位顾客的健康和安全。
学校食堂餐用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餐用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学校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预防食物中毒和传染性疾病,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食堂餐用具的清洗、消毒管理工作。
第三条学校食堂餐用具清洗消毒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合规。
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进行餐用具清洗消毒。
(二)清洁卫生。
确保餐用具清洁卫生,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三)科学规范。
采用科学的清洗消毒方法和技术,提高餐用具清洗消毒效果。
(四)节能环保。
合理使用清洗消毒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第四条学校食堂应当建立餐用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确保餐用具清洗消毒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章餐用具清洗消毒设施与设备第五条学校食堂应当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餐用具清洗消毒设施与设备,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第六条餐用具清洗消毒设施与设备应当满足以下要求:(一)具有足够的清洗消毒能力,能够满足食堂日常就餐需求。
(二)设施设备应当易于清洁和维护,防止细菌滋生。
(三)具备适当的温度、湿度控制功能,确保清洗消毒效果。
(四)设施设备应当具有排水、通风等设施,防止污水和气味泄漏。
第七条学校食堂应当定期检查餐用具清洗消毒设施与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设施设备安全、有效运行。
第三章餐用具清洗消毒流程与方法第八条学校食堂应当建立餐用具清洗消毒流程,明确各环节操作要求,确保餐用具清洗消毒到位。
第九条餐用具清洗消毒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收集与分类。
将使用后的餐用具按照材质和污染程度进行分类。
(二)预处理。
对餐用具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去除食物残渣、油脂等。
(三)清洗。
使用清洁剂和热水对餐用具进行彻底清洗,去除污垢和细菌。
(四)消毒。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餐用具进行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
(五)冲洗。
用清水对餐用具进行冲洗,去除残留的消毒剂和其他物质。
餐饮餐用具使用清洁消毒规范

80mg/L
15分钟
禽蛋
--
--
1片
6L
80mg/L
15分钟
注意事项:
消毒液的作用方式可分浸泡、喷洒和擦拭,使用哪种方式应根据消毒时的实际情况;
消毒液配比时应使用30℃以下的常温水,水温越高,氯挥发越快,而且气味刺鼻,严重时会损伤鼻腔;
配置好的消毒液最长保留时间为4小时,超过时间氯严重挥发,浓度下降,无消毒效果;
消毒类别
84消毒
水
消毒片
水
配比后浓度
浸泡作用时间
餐具
5ml
1L
1片
2L
250mg/L
20分钟
毛巾
2ml
1L
1片
5L
100mg/L
20分钟
PE塑料菜墩
5ml
1L
1片
2L
250mg/L
20分钟
不锈钢
5ml
1L
1片
2L
250mg/L
10分钟
塑料
5ml
1L
1片
2L
250mg/L
20分钟
水果/蔬菜
--
--
1片
五、注解及附录
注1:热力消毒主要指消毒柜消毒、煮沸消毒、蒸汽消毒;其中消毒柜消毒省力、方便,建议使用。
消毒柜类型主要有:远红外线高温消毒柜、高温消毒柜、电热消毒柜、紫外线消毒柜、臭氧消毒柜、臭氧紫外线消毒柜、光波紫外线消毒柜、热风循环消毒柜、蒸汽消毒柜。
消毒柜使用常识:无论是否需要消毒餐具,消毒柜应每天开启一次,大约10~20分钟,可延长使用寿命;
注3百洁布:洗碗时应使用百洁布或毛巾刷洗餐具,因大部分光面餐具表面都有保护层,使用其他清洗工具(如钢丝球)会磨损餐具。
幼儿园食堂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幼儿园食堂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幼儿园食堂餐具、用具的卫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和交叉感染,保障师幼用餐健康,根据《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食堂餐具、用具的清洗、消毒和保洁工作。
三、清洗消毒设施设备1. 食堂应设置独立的餐饮具消毒室,配备消毒、保洁设备。
2. 餐饮具清洗消毒设施设备应放置在专用区域,容量和数量应能满足加工制作和供餐需要,并定期对相关设施设备进行清洁、维护并做好记录。
四、从业人员管理1. 从业人员应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并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必要时应进行临时健康检查。
2. 从业人员从事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工作应洗净手部并消毒。
3. 从业人员操作中应保持工作服清洁,必要时及时更换。
4. 应对从业人员开展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相关知识培训,相关岗位工作人员应掌握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工作职责及操作流程。
五、清洗消毒流程1. 餐具使用后应及时洗净。
2. 采用手工清洗的,应包括但不限于刮掉餐用具表面的食物残渣。
3. 餐具清洗应按照以下顺序进行:一刷、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
4. 热力消毒应保持100℃作用10分钟,或电烤消毒温度保持120℃作用20分钟,红外线消毒控制120℃作用15~20分钟。
5. 化学消毒应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进行,并确保消毒时间达到规定要求。
6. 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具用具应分开存放,并有明显标识。
消毒过的餐具用具应放在专用的保洁柜内或清洁橱内,做好防蝇防尘。
六、记录管理1. 餐具清洗消毒过程应做好记录,记录应包括清洗消毒时间、人员、设备、消毒剂使用情况等。
2. 记录应真实、完整、清晰,便于查阅。
七、监督检查1. 幼儿园应定期对食堂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 食堂负责人应对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工作进行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清洗餐具的步骤

清洗餐具的步骤
清洗餐具的步骤如下:
1. 刮掉餐用具表面的食物残渣。
2. 用含洗涤剂的溶液洗净餐用具表面,可以使用洗碗布或海绵轻轻擦洗,特别是油脂较多的餐具需要注意清洗。
3. 用流动的自来水冲去餐用具表面残留的洗涤剂,确保洗涤剂完全被清洗掉,可以冲洗多次。
如果需要消毒,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 物理消毒:采用蒸汽、煮沸等方式进行消毒,一般温度控制在100℃,并保持20分钟以上,或煮沸15分钟以上。
此外,还有几个需要注意的点:
1. 对于结构复杂的餐具,可以将其零部件拆开清洗,以确保清洗彻底。
2. 避免使用过于粗糙的清洁工具,以免划伤餐具表面。
3. 清洗完毕后,应将餐具沥干或烘干,避免水渍残留。
4. 如果使用洗碗机清洗,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操作。
总之,清洗餐具需要仔细、认真,确保清洗干净、卫生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餐用具清洗消毒
本章的内容包括
●关于餐用具的清洗消毒
●餐用具清洗消毒程序
●化学消毒注意事项
学完本章后您应能
●认识餐用具的清洗、消毒和保洁的意义
●掌握正确的人工和洗碗机清洗消毒的程序
●掌握煮沸、蒸汽、红外线、洗碗机消毒的作用温度和时间,主要消毒剂的作用浓度和时
间
●了解化学消毒注意事项
一、真实案例
【案例16】
2000年9月,一小学100余名餐用学校食堂午餐的师生发生严重的腹痛、腹泻、高热、里急后重等症状,在数十名病人的肛拭中检出痢疾杆菌,确认这是一起菌痢暴发。
对该校食堂的调查表明,食堂内没有专用的餐具清洗水池,餐具清洗与食品原料清洗同用两个水池。
餐具随规定用蒸饭箱进行消毒,但并未严格落实。
食品原料中的痢疾杆菌通过清洗过程交叉污染至餐具,加之餐具未进行严格消毒,导致了本起严重的菌痢暴发事件。
餐具和直接入口食品工用具(统称餐用具)直接与食品接触,其清洁状况与食品的安全卫生密切相关。
本章的案例16充分说明了餐具的清洁十分重要,不清洁的餐具同样可引起食物中毒。
二、关于餐用具的清洗消毒
(一)清洗
·餐用具的清洗是消毒的基础,清洗可除去附着的污物和大部分微生物。
餐用具清洗不好将影响消毒的效果,请勿忽视餐用具清洗。
·餐用具清洗应在专用水池进行,特别要与清洗生食品的水池分开。
(二)消毒
·餐用具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种,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化学消毒主要为使用各种消毒药物。
·餐用具消毒应首选物理方法,因其效果可靠、安全、无药物残留且物体表面干燥。
因材质、大小等原因无法采用物理方法的,才考虑用化学消毒方法。
·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应设有3个清洗消毒专用水池。
(三)保洁
·餐用具消毒的目的是为了杀灭黏附在餐具上的致病性细菌和病毒,经过消毒的餐具要存放在专门的保洁设施内,防止再次受到污染。
·餐用具保洁设施结构应密闭并易于清洁,一般的餐饮单位可以采用保洁柜,盒饭、桶饭加工单位或大型餐饮单位可采用保洁专间。
·保洁柜和专间内的存放架应定期进行消毒(建议每2~3天一次)。
三、餐用具清洗消毒程序
(一)人工清洗消毒
在清洗之前,先清洗和消毒专用水池以及即将接触干净餐用具的台面或托盘。
1、人工清洗及化学消毒的步骤:
——将剩饭菜倒入垃圾桶内。
——在第一个水池内用热的洗涤剂水溶液清洗物品。
——在第二个水池内用干净的温水冲洗物品。
——在第三个水池内将被消毒的物品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并保持规定的时间(通常是在25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溶液中浸泡5分钟)。
用试纸测试消毒液浓度是否符合要求。
——用净水冲净消毒液残留。
——在贮存之前,采用空气干燥的方法晾干餐具,不要用毛巾擦干。
2、人工清洗及热力消毒的步骤:
清洗方法同化学消毒中前三项,清洗后采用各种方法进行热力消毒。
煮沸、蒸汽消毒一般应保持100℃10分钟以上,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保持10分钟以上。
消毒时餐具之间应留有一定的空隙。
(二)洗碗机
1、洗碗机清洗的步骤:
——检查机器以确保其干净和正常运转。
——经剩饭菜倒入了垃圾箱中。
如果有干的食物残渣粘在餐具表面,应该预先侵泡。
——将餐具放入机器中,并保证机器没有超负荷。
——在贮存之前,空气干燥清洗后的餐具。
不要用毛巾擦干。
——为了保证物品的正确消毒,一定要用温度计来检查水温,或者是化学试纸检查消毒液的浓度。
2、洗碗机使用注意事项:
——热力消毒洗碗机最后步骤的冲洗水温一般应达到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
——每天至少对洗碗机的清洁状况检查一次,包括清洁剂储存容器、喷嘴和塑料帘等可能影响到餐具卫生的部位。
——确保有足够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确保在消毒时餐具表面应朝向洗碗机的喷水孔。
——餐具应放置在洗碗机专用的架子上清洗,餐具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
——定期检查水温和压力,使您的洗碗机时刻处于良好状态。
注意事项:
对于不能放入洗碗机清洗的大型设备、用具,必须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消毒。
四、化学消毒注意事项
化学消毒影响因素较多,以下是化学消毒操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1、使用的消毒剂应在保质期限内,并按照规定的温度等条件贮存。
2、严格按规定浓度进行配制,固体消毒剂应充分溶解。
3、配好的消毒液定时更换,一般每4小时更换一次。
4、使用时定时测量消毒液浓度,浓度低于要求立即更换。
5、保证消毒时间,一般餐具、工具消毒应作用5分钟以上。
6、应使消毒物品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
7、消毒后以洁净水将消毒液冲洗干净。
8、一般不能将洗涤剂加入到消毒液中,否则可能影响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