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幅拼接针对ARCGIS_9
ArcGIS-地图融合

ArcGIS-地图融合
Mark:地图融合
比如这样个应用:
我将道路面按照道路中心线分割完了,想把道路面合并到邻近的地类中,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可以采用合并,但如果多人处理同一数据就会造成数据冲突,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融合。
1)将道路面分割
ArcGIS-利用道路中心线分割道路面
2)将图斑数据的objectid的值复制到一字段比如HDMC
打开属性表,选中字段,右击选中字段计算器
3)将分割的道路面复制到上面的图斑图层中,可以用复制粘贴,也可以用追加
4)利用裁剪面工具将分割的道路面按照地类界进行裁剪
5)利用编辑器中的属性编辑,将相邻地类的HDMC赋给所选的道路面
6)进行融合
ArcToolBox-数据管理工具-制图综合-融合
7)设置融合参数,设置融合的数据和输出要素类,指定融合字段点击确定即可
注意这里不能有选中要素否则会只针对选中要素进行融合。
利用ArcGis对地形图进行无缝拼接

利用ArcGis对地形图进行无缝拼接
(适用ArcGis10.0以上版本)
第一步,准备好已配准好的地形图和图幅框(矢量),两者坐标系要一致。
第二步,在目录窗口中,新建地理数据库,再在地理数据库中新建一个镶嵌数据集。
如下图:
第三步,在镶嵌数据集上,右键点击,添加栅格数据,如下图:
添加后,效果如下:
对准“轮廓”点击右键,打开镶嵌数据集中的属性表,名字已自动添加,如下:
第四步,对准“边界”点击右键,打开矢量图幅框的属性,新建一个字段,命名为图幅号,然后打开编辑状态,为每一个图框添加实际的图幅号,务必与之前的各地形的名称一一对应。
第五步,在目录窗口中,右键点击镶嵌数据集,选择“修改”—“导入轮廓线与边界”,如下图:
导入边界之后的效果,如下图:
第六步,在“内容列表”中的镶嵌数据集下的“影像”上右键点击,选择“属性”,按照如下图中进行设置。
第七步,右键点击镶嵌数据集“影像”,选择“导出数据”,按下图进行设置:
弹出窗口,按如下设置:
最终拼接的地形图效果如下:。
Arcgis图幅裁剪和拼接

Arcgis图幅裁剪和拼接余洋2012-6-7目录1 Arcgis 矢量数据裁剪 (3)1.1 创建用于裁剪的多边形 (3)1.1.1 自定义图形裁剪 (3)1.1.2 创建Fishnet裁剪 (5)1.2 矢量shp文件的批量裁剪 (9)2 Arcgis 矢量数据拼接 (12)2.1 拼接预处理——EdgeMatch (12)2.1.1 EdgeMatch属性设置 (12)2.1.2 EdgeMatch自动链接 (14)2.2 矢量图形拼接——Append (15)3 Arcgis 栅格数据拼接 (18)4 ArcToolBox提供的工具——针对大家工作中的问题 (19)目的:本教程针对深圳项目的需求中3.5.4 可能涉及的图幅裁剪和拼接的工作,进行相关说明和操作演示,方便以后工作中涉及分幅的工作。
最后对之前大家之前工作说明可用的一些工具。
环境说明:目前ArcGIS9.3功能不完善,ArcGIS10有些功能有bug并且不太稳定,本人日前已将ESRI网站现有补丁SP~SP4包括Desktop和SDE一并压缩在一个文件夹里,命名为patch并上传至服务器ArcGIS10安装文件夹,请大家在实施相关工作时安装全部需要的补丁。
附加举例说明工作中的注意事项:ArcGIS9.3的不便之处:Caculate Geometry——若设置字段为Text类型,则相应计算shp 文件中点的xy或者面的周长和面积等,计算结果均为’0’;若安装文件夹下的Coordinate Systerm文件夹中没有相应的prj文件,则无论如何新建自定义坐标系,检查数据Properties 中的坐标系均为undefined…等诸多不便之处。
ArcGIS10中若不安装补丁,对Feature Class 的Split操作不会有任何结果…此处不一一列举。
1 Arcgis 矢量数据裁剪示例数据:厦门WGS84 大地shp 数据,包括MultiPoint、Polyline 及Polygon 一共4个shp 文件。
最新MapGIS影像拼接(图文并茂)

M a p G I S影像拼接(图文并茂)影像拼接1、在MAPGIS主界面→“图像处理”→“图像分析”中将扫描后的TIF文件中转换为MSI。
(此过程看“TIF图像文件转换MSI影像文件操作流程”即可,这里不做详细说明)2、将转换后的MSI文件在“图像分析”中打开。
(注:若两幅图是“左、右”拼接,则需先将左面的图幅打开;若是“上、下”拼接,则先将上面的图幅打开。
)(Y-1)(Y-2)(Y-3)3、在“镶嵌融合”→“打开参照文件”→“参照影像”中,打开要拼接的“右半幅”或“下半幅”MSI影像文件。
(Y-4)(Y-5)(Y-6)(如图Y-6即为两张需要拼到一起的图幅“示例左”“示例右”)(Y-7)(Y-8)在左右两个图幅中分别取两图的公共部分中的同一点,添加校正控制点。
(具体步骤:将左右两幅图分别放大,找到其公共部分中的同一位置,分别添加校正控制点,按“空格”键确认。
两边的控制点都取好并且按“空格键”确认后,系统会弹出如下图中的对话框,单击“是”,这样就添加了一个控制点。
)如下图:(注:在左右两图中所取的控制点,必须是两幅图公共部分中的同一点。
而且控制点最好在图上均匀分布,即图幅的最上面、最下面最好都取一点,然后中间部分均匀分布。
)(Y-9)按照上面所讲的方法,我们继续添加控制点,控制点最少需添加4个。
(在这里我们只添加4个)(Y-10)控制点添加完毕以后,我们进行如下图操作:(Y-11)(Y-12)(Y-13)在此处单在下面的对话框中,我们给拼接起来的文件另起名“如:示例合”(Y-14)(Y-15)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Y-16)此时,两幅图已拼接完毕。
“示例合”即为“左、右”两幅图的拼接结果,我们可以在输入编辑中将其打开,然后进行矢量化。
如何进行大尺度地图图幅制作与拼接

如何进行大尺度地图图幅制作与拼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图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对于大尺度地图的制作与拼接,更是一个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大尺度地图图幅制作与拼接的方法。
在进行大尺度地图的制作与拼接前,首先需要收集原始地理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于不同的源头,包括测绘部门、遥感数据以及实地调查等。
这些数据可以包含地形、建筑物等特征信息。
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整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一致性。
第二步是进行数据的预处理。
这一步骤包括地理坐标转换、数据分幅以及数据格式的转换等。
地理坐标转换是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转换为统一的坐标系统,以确保所有数据能够拼接在一起。
数据分幅是将地图划分为多个图幅,以方便后续的拼接工作。
数据格式的转换则是将不同源头的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格式,以方便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第三步是进行地图拼接。
拼接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同一图幅内的景象拼接,二是多个图幅之间的拼接。
同一图幅内的拼接可以通过图像处理的技术来实现,包括图像融合、边缘对齐等。
而多个图幅之间的拼接则需要依靠地理坐标的对齐与重叠区域的处理。
这一步可以借助于GIS软件来完成,如ArcGIS等。
在进行地图拼接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地理特征的提取与标注。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遥感图像分析的方法来实现。
遥感图像可以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地理特征图像,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识别和标注地理特征。
通过地理特征的提取与标注,可以使得地图更加直观和易读。
最后一步是对地图进行质量评估和改进。
在完成拼接与标注后,需要对地图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地图的质量符合要求。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与现场实地对照、与其他地理数据进行对比等方法来实现。
若发现地图中存在质量问题,还可以进行改进和修正。
总之,大尺度地图图幅制作与拼接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任务。
它需要收集、处理和整理大量的地理数据,并进行拼接和标注,最后进行质量评估和改进。
只有经过这些步骤,才能制作出质量良好、准确可靠的地图。
ArcGIS中矢量数据的拼接合并

ArcGIS中矢量数据的拼接合并ArcGIS中矢量数据的拼接合并ArcGIS DeskT op解决办法:先用arctoolbox---data management tools---general----append进行矢量图层的合并;然后再用arctoolbox---data management tools----generalization----dissolve进行属性表合并.效果很好.---------ArcGIS中的Union/Merge/Dissolve/Append的区别联系ARCGIS中的dissolve可以把多个要素,通过指定的属性(属性值相同),溶解成一个要素;例如:可以把县溶解成市。
条件:县要素里面有共同的市标志dissolve/////丢失没有指定的不同的属性-----------ArcMap中的append合并====源数据的要素类的字段属性都相同。
苦恼的一下下,在工具里面才发现append,如果源数据的字段属性相同,则可以用append 合并多个shapefile文件为一个。
如不同级别的河流shapefile文件,可以合并在一个shapefile中,显示专题还可以分开描述。
也可以用于测绘院标准的图块拼接~!-----------ArcGis Merge工具 ==== 要素类挂接普通表。
功能一:可以联合一般的属性表,合并属性或者说挂接属性!例如:县polygon,只有name属性,现在需要添加他的邮编、区号、人口、面积、代码等等信息,现在搜集到了这些信息,并且放到一般的属性数据库如access里面。
属性表和图形属性存有共同的name属性字段,可以joins一起,然后用Merge工具,选择需要的属性字段,生成独立的新要素!!-----------merge union append有哪不同?均为合并,开始,过程,结果,有什么不同?merge和union一般来说是对要素类中的“要素”来说的,也就是说,对某一部分要素进行操作。
浅谈在ArcGIS中地形图的拼接方法

第38卷第6期2013年12月林 业 调 查 规 划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Vol.38 No.6Dec.2013doi :10.3969/j.issn.1671⁃3168.2013.06.003浅谈在ArcGIS 中地形图的拼接方法段晓飞1,邓显娥2(1.文山市红旗林场,云南文山663000;2.文山市森防站,云南文山663000)摘要:地形图在扫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这些误差使图像发生变形,为了使图像能满足实际应用,就必须对图像进行校正,拼接。
通过Photoshop CS5的部分命令,初步校正扫描地形图,后期利用ArcGIS 10软件对初步校正的地形图进行配准校正,提高了图形拼接效果和位置精度。
关键词:地形图;Photoshop CS5;ArcGIS 10;校正;配准;拼接中图分类号:P208;S75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68(2013)06-0013-09Topographic Maps Splicing Method based on ArcGISDUAN Xiao⁃fei 1,DENG Xian⁃e 2(1Wenshan Hongqi Forest Farm ,Wenshan ,Yunnan 663000,China ;2.Wenshan Forest Protection Station ,Wenshan ,Yunnan 663000,China )Abstract :Errors could be inevitable in the topographic map scanning process ,and these errors may de⁃form the image ,in order to meet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image ,the image must be corrected and splicing.Through commands of Photoshop CS5,topographic maps scanning could be adjusted ;the latterusing the ArcGIS 10software ,registration and correction of the preliminary topographic maps could be done ,and graphics splicing effects and positional accuracy also could be improved.Key words :topographic maps ;Photoshop CS5;ArcGIS 10;correction ;registration ;splicing 收稿日期:2013-06-06.作者简介:段晓飞(1971-),男,云南昆明人,工程师。
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实验四 地图拼接概述

测绘工程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实习内容:地图拼接班级: 12级测绘2班学号: 631201040228 姓名:党莹指导老师:李华蓉时间: 2015.5.18目录一、实验内容 (1)二、实验目的 (1)三、运用的软件平台 (1)四、实验步骤 (1)4.1 栅格数据的预处理 (1)4.2 左、右图地理配准 (2)4.3 栅格数据的镶嵌 (3)4.4 成果分析 (3)五、小结与讨论 (4)一、实验内容将扫描的栅格的被分幅的地形图拼接为一张地形图二、实验目的1.灵活运用地理配准工具对扫描栅格数据进行校正;2.学会使用镶嵌功能合并栅格数据,并比较处理重叠区域不同方法得到的不同效果;3.懂得借助photoshop等其他图像处理软件对栅格图像进行预处理。
三、运用的软件平台1.ArcGIS 10.12.Adobe Photoshop CS6四、实验步骤4.1 栅格数据的预处理经分析,发现所给的地形图的接缝处有一道白色竖线(图4-1-1),这将影响此后的拼接,因此现运用photoshop中的裁剪工具将其裁剪。
(1)运用标尺将图像拉直;(2)裁剪图像。
标尺工具与剪裁工具在工具栏中的位置如图4-1-2所示。
接缝处的白边图4-1-1 剪裁白边图4-1-2 标尺与剪裁在工具栏中的位置4.2 左、右图地理配准运用上次实验的地理配准方法分别将处理后的地形图进行地理配准,配准后的图像如图4-1-2所示;图4-2-1 地理配准4.3 栅格数据的镶嵌在工具箱中依次选择数据管理工具→栅格→栅格数据集→镶嵌,即可将两幅地形图的数据合并为一个整体。
注: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栅格”为要镶嵌的数据,“目标栅格”为被镶嵌的数据,即底图(图4-3-1)。
此过程的处理速度比较慢,需要耐心等待。
图4-3-1 镶嵌工具4.4 成果分析镶嵌后主要的成果质量在于接缝处是否有错位。
可以发现本次实验两幅地形图大致拼在了一起,效果比较理想。
下图4-4-1为接缝处的部分区域.图4-4-1 拼接效果五、小结与讨论本次实验看似简单,但是包含许多地理数据处理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幅拼接针对ARCGIS 9.0。
1 图幅拼接针对ARCGIS 9.0。
a)保证待拼接图层的属性项名称和类型都相同,不相同则修改(修改方法见属性表操作);
b)本操作假定图层已做过接边,如没有接边请先在“arcedit”中使用“edgematch”工具接边;
c)在“ArcToolbox”>>“Data Management Tools”的“General”中找到“Append”工具,以待拼
接图层的任意一个图层作为目标图层,把其它图层加入这个图层,“Schema Type (Optional)”
选择“TEST”,然后点击“OK”按钮;
d)进入“ArcInfo Workstation”,在“Arc”提示符(Arc:)后依次输入“&wo …”,“ae”,“disp 9999”,“de all”,“ec …”,“draw”,“ef arc”,“sel all”,“unsplit none”命令消除伪结点;
e)这样目标图层就是拼接好的图层(但是仍然可能存在未消除的伪结点,有打断的线
实体,可多使用“unsplit none”命令几次);
2 图幅裁剪针对ARCGIS 9.0。
a)在“ArcTools”中选择“Command Tools”点击“OK”,出现“Command Tools”菜单;
b)在菜单中选择“Analysis”>>“Map Sheets”的“Clip”工具;
c)依次填写“Clip feature”、“Input cover”、“Clip cover”、“Output cover”等参数,点击“OK”
按钮即完成
注意:
如使用“ArcToolbox”中的“Clip”工具则ARCGIS有可能会自动改变属性某些属性项的类型。
3 属性表操作针对ARCGIS 9.0。
在“ArcCatalog”、“ArcMap”、“ArcInfo Workstation”中都可以对图层属性表进行操作,推荐使
用“ArcInfo Workstation”。
a)进入“ArcInfo Workstation”,在“Arc”提示符(Arc:)后输入“tables”进入属性表操作工
具(提示符变成Tables:);
b)使用“select …”(如“select terlk.aat”)命令选择要编辑的属性表;
c)“items …”命令显示所有的属性字段定义,“additem …”增加属性项,“dropitem …”删
除属性项,“alter”改变属性项;
d)“cal …”命令可以录入或修改属性项值;
在ArcGIS中配准(TIF、JPEG)栅格图像并矢量化
2008-05-16 10:00
图像最好不要压缩,越精确地图的矢量化原精确,使用ArcGIS 9.2 Desktop完成。
栅格图像的校正和坐标系确定
启动ArcMap,新建一个新工程,右键Layers选择Add Data…添加TIF图像,将出现如下提示(如果提示无法加载rester data时请安装ArcGIS Desktop SP3补丁),单击Yes确定,加载图像后提示图像没有进行配准,确定然后配准图像。
图像加载后即可看到图像内容,右键工具栏打开Georeferencing工具条,进行图像的配准工作,在配准之前最好先保存工程。
在File菜单下打开Map Properties编辑地图属性,Data Source Options可设置保存地图文件的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
(这里选择相对路径以确保将工程复制到其他机器可用)。
配准前要先读懂地图,望都县土地利用现状图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比例尺1:40000,查阅河北省地图发现望都县位于东经115度附近,那么按6度分带属于20带中央经线117度,按3度分带属于38带。
从图框看到的公里数发现没有带号,应该是公里数。
这里只找了4个点进行配置(可以找更多的点),从左到右从下到上,逆时针编号为1、2、3、4;在ArcMap中单击Georefercning工具条上的Add Control Ponit 工具(先掉Auto Adjuest选项),添加4个点控制点。
然后编辑Link Table中的4个控制点的代表的公里数,然后单击“Georeferecning 下拉菜单的Auto Adjuest”图像即进行校正这时可看到参差值这里是0.00175(Total RMS)非常小说明配准较为精确。
单击Save按钮可将控制点信息保存到文件,单击Load按钮可从文件加载控制点坐标。
给校准后的地图选择适合的坐标系,右键Layers打开Properties对话框属性对话框选择投影坐标系,(Prokected Coordinate Systems)展开Predefined/ Prok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Beijing 1954下找Beijing 1954 GK Zone 20坐标系(高斯克里克投影20带无带号),单击确定保存工程;这时配准工作即完成,在状态栏就可以看到正确的坐标单位了。
最后保存校正重新生成采样数据,单击“Georeferencing”工具条的“Rectify”菜单矫正并重采样栅格生成新的栅格文件;
打开“Save As”对话框设置保存参数和保存的校正栅格图像格式、保存位置等信息;其中“Resample Type”指定重新采样的类型,有三种选项Nearest Neighbor (for discreate data)自然邻近内插(不连续数据)、Bilinear Interpolation(for continuous data)双线性内插(连续数据)、Cubic Convolution(for continuous data)立方卷积内插(连续数据);这里选择了第二项,确定生成新的栅格数据,然后加载到ArcMap中进行下一步矢量化工作。
栅格图像的矢量化工作
单击ArcMap工具条上的ArcCatalog按钮打开ArcCatalog程序(ArcGIS的地理
信息资源都这里完成创建、删除、复制等管理工作),在Catalog树下展开工程所在位置,鼠标右键菜单中选择New子菜单的Shapefile…新建一个Shape格式
的地理要素文件(地理要素可存储为其他格式);
在“Create New Shapefile”对话框中给新的要素命名,在“Feature Type”要素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创建要素的类型(一个Shape文件只能表示一种要素),如:Ponit点、Polyline多边型线、Polygon多边形面和MultiPoint、MultiPatch,这里我们创建一个“Ponit点”文件;在“Spatial Reference”框中没有指定坐标系,
因此单击“Edit…”按钮给新建的要素类指定坐标系;
单击“Edit…”按钮后打开“Spatial Reference Properties”对话框,然后单击“Select…”按钮选择一个合适的投影坐标系,这里我们选择“Beijing 1954 GK Zone 20”坐
标系,最后确定返回完成Shapefile的创建;
回到ArcMap中添加新建的Shapefile点文件到Layers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