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票制”对药企经济运行及药品价格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两票制”对医药批发企业的影响

“两票制”对医药批发企业的影响

“两票制”对医药批发企业的影响“两票制”是指批发企业在销售药品时需要同时提供“发票”和“票据”两种证明文件,即销售发票和购销合同。

它是医药产业管理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规范医药市场秩序,推动药品流通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本文将从“两票制”政策的背景、影响因素和对医药批发企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两票制”政策的背景中国的医药产业一直以来都面临着药品流通领域管理不规范、乱象频出的问题。

违规销售、假冒伪劣药品、渠道控制等问题一直存在,严重损害了医药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就包括了“两票制”政策的推行。

这项政策的出台,旨在加强对医药销售环节的监管,规范药品流通市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二、“两票制”政策的影响因素1.行业监管不到位:医药产业的监管体系相对薄弱,导致了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假冒伪劣药品以及不合规的销售行为。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加大了政府对医药市场的管理压力。

2.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药品流通过程中,中小型医药批发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较为明显。

生产企业对于药品市场的了解更加全面,而批发企业往往没有足够的市场信息和权力,导致市场上存在价格倾斜、假冒伪劣药品流通等问题。

这也是“两票制”政策出台的一大原因。

3.药品流通市场混乱:传统的医药流通市场存在诸多问题,如价格垄断、渠道控制以及流通环节非法利益链条等。

这些问题不仅导致了市场的混乱,也使得消费者的用药成本偏高,严重影响了医疗卫生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两票制”政策对医药批发企业的影响1.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实施“两票制”政策,对医药批发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确保药品销售过程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企业需要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培训,提高药品销售的专业性和规范性,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2.促进了信息共享和合作:通过实施“两票制”,政府要求医药批发企业提供完整的销售发票和购销合同,这样可以提高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的信息对称性,消除不合规的销售行为。

“两票制”对医药批发企业的影响

“两票制”对医药批发企业的影响

“两票制”对医药批发企业的影响“两票制”是指医药批发企业在向零售药店销售药品时需要提供《药品经营企业经营许可证》和《医疗机构购药许可证》两张证件,这一政策旨在规范医药市场秩序,遏制药品流通中的一些不规范行为,保障用药安全,对医药批发企业的经营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两票制”对医药批发企业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两票制”对医药批发企业的经营行为产生了明显影响。

在执行“两票制”政策后,医药批发企业在向零售药店销售药品时需要更加严格地核实对方的许可证信息,以确保交易的合法性。

这就要求医药批发企业加强对合作伙伴的调查和审核,这将增加医药批发企业的运营成本,并且会带来一定的时间成本。

医药批发企业还需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和流程,确保在交易过程中能够严格执行“两票制”政策,让企业的经营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两票制”也对医药批发企业的市场竞争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执行“两票制”政策后,药品市场将更加规范化,不合规的药品流通行为将受到限制,这将对一些小规模、不规范的医药批发企业形成一定的市场挑战。

相对而言,那些合规、规范经营的医药批发企业将更有竞争优势,因为他们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并且能够依法合规地开展药品流通业务。

这将推动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也有利于整个医药市场的健康发展。

“两票制”政策的实施,也将进一步提升医药批发企业的合规风险意识,强化企业内部的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推动医药批发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行业整体的竞争力,这对整个医药市场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两票制”对医药批发企业的合作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执行“两票制”政策后,医药批发企业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合作伙伴,因为合作伙伴的合规性和信誉度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合规风险。

医药批发企业将更倾向于选择合规、信誉好的零售药店作为合作对象,这将有利于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推动行业整体向更加健康、合规的方向发展。

“两票制”政策的实施也将促使医药批发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提高合规风险意识,建立更加稳定、可持续的合作关系,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小兵原创】两票制政策对医药行业影响浅析

【小兵原创】两票制政策对医药行业影响浅析

【小兵原创】两票制政策对医药行业影响浅析一、两票制综述所谓两票制,即药品从生产企业销往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销往医疗机构再开一次发票,系我国近期在药品流通环节上推行的重要政策。

两票制的推行旨在缩减药品流通环节,减少“过票、洗钱”行为,最终将药价逐渐降低。

然而目前国内除了少数生产企业的药品可以做到两票制,大部分药品的销售链条仍是三票甚至更多票,这其中主要是采用了“底价代理”模式进行销售的药品,而两票制的实施将对该模式产生较大冲击。

目前我国80%的药品销售均通过医疗机构完成,因此两票制等政策将对经营处方药为主、与“底价代理”相关的药品生产、流通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近期政策梳理2016年4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建立药品出厂价格信息可追溯机制,推行从生产到流通,和从流通到医疗机构各开一次发票的‘两票制’使中间环节加价透明化。

”2016年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其中提到“优化药品购销秩序,压缩流通环节,综合医改试点省份要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两票制”(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积极鼓励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推行“两票制”,鼓励医院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结算药品货款、药品生产企业与配送企业结算配送费用,压缩中间环节,降低虚高价格。

”根据2016年5月国务院医改小组下发的通知,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从2015年第一批的江苏、安徽、福建和青海4个省份,增加至包含上海、浙江、湖南、重庆、四川、陕西、宁夏7省市在内的11个省级区域。

在此之后,各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均在酝酿具体的实施细则。

其中陕西省卫计委召开了医药工业商业企业座谈会,倾听了业界对两票制的实施意见;江苏省药监局流通管理处发出通知要求各相关单位予以两票制实施的意见反馈;四川在其医改文件中显示,该省“在条件成熟地方推行两票制”;安徽省10月出台了《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推行“两票制”实施意见》,明确要求从2016年11月1日起全省实施药品生产企业到公立医疗机构两票制。

两票制对医药流通企业的影响

两票制对医药流通企业的影响

两票制对医药流通企业的影响随着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药行业也在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其中,两票制政策被视为医药流通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探讨两票制对医药流通企业的影响,并分析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两票制政策概述两票制政策,是指医药流通企业需同时取得“医疗机构购进医疗用品资格许可证”和“药品经营企业批准证书”。

该政策旨在规范医药流通领域,提高药品质量和安全性,防止假药流入市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二、1. 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两票制要求医药流通企业必须同时具备医疗机构购进医疗用品资格许可证和药品经营企业批准证书。

这就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对于一些小规模或不合规的企业来说,可能面临淘汰的风险。

然而,对于那些合规且有实力的企业来说,两票制将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2. 促进行业整合与转型升级两票制将推动医药流通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经营行为,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为了取得两票,企业需要完善组织结构、人员素质和质量管理等方面,这将促使行业中的不规范和低效企业进行淘汰或整合。

同时,该政策也鼓励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推动行业朝着大型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

3. 规范药品流通环节在过去的医药流通环节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灰色甚至非法的行为,如药品流向不透明、假药泛滥等问题。

两票制的实施将规范药品的流通环节,要求企业具备清晰的采购渠道、销售证明和追溯体系,有效遏制假药流入市场。

4. 提升医疗用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通过两票制,医药流通企业将更加注重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并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

这将有效提升患者用药的可信度和效果,并降低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对医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两票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 机遇两票制的实施将促使医药流通企业加强管理和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

合规且有实力的企业可以通过此机遇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并与医院等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同时,该政策推动了医药行业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市场环境。

“两票制”对医药批发企业的影响

“两票制”对医药批发企业的影响

“两票制”对医药批发企业的影响1. 引言1.1 概述“两票制”政策“两票制”政策是指对医药商品的批发和零售分别需要药品批发企业和零售药店这两个环节分别持有许可证、登记证,即所谓的“两张票”。

这一政策旨在规范医药市场秩序,提高药品安全和监管水平,防范药品流通领域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实施“两票制”政策对医药批发企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医药批发企业需要通过严格的准入条件才能获得药品批发经营许可证,这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促进了行业的良性竞争。

医药批发企业需要严格遵守政府相关规定和监管要求,规范了药品的流通环节,保障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对医药批发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企业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以适应市场的竞争环境。

实施“两票制”政策对医药批发企业是一种促进和规范作用,有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提升服务水平。

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医药批发企业需要不断优化经营模式、提高管理水平,以适应市场的新形势和新需求。

1.2 医药批发企业的地位医药批发企业在医药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连接药品生产企业和零售药店,负责大规模采购、仓储和分销药品。

作为药品流通的关键环节,医药批发企业直接影响着药品的质量和价格,同时也承担着保证药品供应的责任。

医药批发企业的地位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它们在整个医药产业链中占据着居间位置,扮演着药品供应的中转站角色,保障了医药市场的运转。

医药批发企业的规模和影响力往往较大,能够通过规模效应获得更好的采购价格,进而影响整个市场的价格水平。

医药批发企业还承担着监管和质量保障的责任,需要保证药品的合法性和质量安全。

医药批发企业在医药产业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直接影响着整个医药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随着“两票制”政策的实施,医药批发企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分析“两票制”对医药批发企业的影响,探讨该政策对企业市场准入、经营模式、盈利能力、管理体系以及行业竞争力的具体影响,从而全面了解“两票制”政策对医药批发企业的整体影响。

“两票制”对医药批发企业的影响

“两票制”对医药批发企业的影响

“两票制”对医药批发企业的影响“两票制”是指国家对医药行业实行的一种政策措施,政府对医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严格监管,要求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分别取得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即“两票”。

这一政策的出台对医药批发企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规范市场秩序,净化行业环境实施“两票制”政策后,医药批发企业需要持有经营许可证才能进行经营活动,这就使得市场准入门槛提高,违规行业者不再能够随意进入市场,形成了相对闭合的行业环境。

这种限制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了一些不具备资质和能力的企业进入市场,净化了市场环境。

二、整合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在过去,医药市场存在大量不具备生产能力和营销体系的中间商,并没有为整个医药供应链提供太多的附加值。

实施“两票制”政策后,医药批发企业需要成为合格的经营者,这就要求它们具备更多的资源和能力,包括拥有一定规模的库存、具备完整的供应链管理能力等等。

这种整合资源的要求使得医药批发企业必须通过规模化经营、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其竞争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三、提高质量标准,保障药品质量安全实施“两票制”政策后,医药批发企业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以确保经营品质的合规性。

通过实施这一政策,可以有效地屏蔽掉一些不合规的供应商,减少假冒伪劣药品的入市量,提高药品质量安全水平。

提高质量标准是这一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保证公众用药安全的重要保障。

四、优化供应链,提高医药流通效率实施“两票制”政策后,医药批发企业要求具备一定的库存及供应链管理能力,这就推动了医药批发企业优化其供应链,提高医药流通效率。

通过规范行业秩序,加强内部管理,医药批发企业能够更好地对接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透明度,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整体效益。

五、推动医药市场的发展和转型升级实施“两票制”政策后,医药批发企业需要对自身进行转型升级,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他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只有适应“两票制”的要求,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推动医药市场的整体发展和提升。

“两票制”对医药批发企业的影响

“两票制”对医药批发企业的影响

“两票制”对医药批发企业的影响“两票制”是指药品供应链管理制度的一种改革措施,要求医药批发企业在销售药品时必须同时提供销售发票和购进发票,以确保药品的流向和销售信息的真实性。

这一政策的出台对医药批发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两票制”对医药批发企业的经营模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过去,一些医药批发企业可能存在虚开发票、货不对板等违法违规行为,利用药品流通环节的漏洞谋取非法利益。

而实施“两票制”后,医药批发企业需要提供真实的销售和购进发票,防止了虚假交易的发生,提升了行业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但这也给不少企业增加了财务和管理成本,需要加强内控机制,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以满足日益严格的合规要求。

实施“两票制”政策后,医药批发企业必须更加注重企业信誉和品牌建设。

通过提供真实的销售发票和购进发票,企业的经营行为将完全暴露在监管部门和消费者面前。

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将面临严厉的处罚和声誉损失,甚至可能造成企业无法继续经营的后果。

医药批发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提高自身信誉和品牌影响力,以赢得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和支持。

实施“两票制”政策对医药批发企业的市场竞争格局产生了影响。

由于“两票制”要求提供真实的发票,因此对违法违规企业形成了一定的限制和打击,有利于优质、合规的企业竞争优势的增强。

“两票制”还鼓励了药品经营主体的合理分工,推动了医药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规范的药品流通环节有助于提高行业的整体效益和服务水平,促进了市场的健康竞争,使得医药批发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

“两票制”还推动了医药批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为了提供真实的发票信息,企业需要建立和管理庞大的销售和进货数据,对药品的流向和库存进行精确的追踪和控制。

这要求企业具备高效的信息化系统和管理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相关数据,进行有效的库存管理和销售分析。

通过提升信息化水平,医药批发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经营效益。

药品“两票制”改革对相关经济利益方的影响

药品“两票制”改革对相关经济利益方的影响

药品“两票制”改革对相关经济利益方的影响随着中国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药品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完善。

其中,药品“两票制”改革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探讨药品“两票制”改革对相关经济利益方的影响。

1. 背景介绍药品“两票制”改革,即通过对药品流通环节进行管制,要求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必须取得医药产品进货凭证(进货票据)和医药产品销售凭证(销售票据)。

这一改革旨在规范医药流通市场,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2. 制药企业的影响药品“两票制”改革对制药企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制药企业需加强与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的合作,确保流通环节的可追溯性和药品的安全性。

其次,制药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和管理优化,以满足“两票制”改革带来的新要求。

同时,由于改革可能导致流通环节的销售压力增加,制药企业需要重新调整市场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3. 批发企业的影响药品“两票制”改革对批发企业来说也是一次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改革。

一方面,改革要求批发企业提供真实的进货凭证,并将进货信息与销售信息进行比对,加大了批发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管理压力。

另一方面,改革也带来了流通环节的整合,批发企业可以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增加产品种类等方式来提升竞争力,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4. 零售企业的影响对于零售企业而言,药品“两票制”改革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改革要求零售企业提供真实的销售凭证,提高了企业信息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改革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秩序,减少了假冒伪劣药品的流通,提升了零售药店的信誉度。

同时,零售企业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健康咨询、药师服务等活动,增加顾客粘性,提高利润水平。

5. 患者和消费者的影响药品“两票制”改革对患者和消费者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方面,改革进一步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可追溯的药品流通环节可以有效杜绝假药和劣药,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另一方面,改革规范了市场秩序,提高了药品的质量和价格透明度,使消费者能够更加放心购买药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经济研究2018年10期总第378期2016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要求综合医改试点省市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率先推行“两票制”,2018年全面推行。

政策推出后,“两票制”在压缩药品流通环节、优化流通商业环境方面的效果取得各界公认,但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经济运行影响,尤其对药品价格方面的影响,各方说法不一[1~3]。

鉴于“两票制”政策仍在试点过程中,本研究选择推行“两票制”较早的A 省和S 省,邀请若干药品生产企业参与调查,为全面推行“两票制”提供依据。

一、资料来源与方法安徽、陕西、重庆、青海四个省市是执行“两票制”最早也是最规范的代表性地区,到2018年6月,四地全面执行“两票制”的时间均已超过一年[4]。

课题组选择了A 省和S 省的20家药品销售额较大的生产企业,邀请其填报“两票制”实施后经济运行指标,以及“两票制”推行前的药品出厂价和终端价数据,填报药品为2017年企业销售额前三的产品或具有代表性的产品。

20家药品生产企业均填报了生产经营情况问卷;部分企业出于对产品价格信息保密的考虑,最终10家企业填报了35个产品的价格信息。

数据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整理分析,对不同时间点价格变化用T-test 方法和Wilcoxon 秩和检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二、结果1.药品企业经济运行指标变化从“两票制”实施前后的比较来看,调查企业营业总收入平均增长5.20%,利润率提高1个百分点。

调查企业反映,营业成本有所增加,如人力成本、物流成本、发票数量等,但在营业收入中,成本占比略有降低(下降了0.59个百分点)。

其中,营业税金及附加占比上涨了0.08个百分点,与预期的企业纳税增加一致,但幅度小于预期。

其他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均有小幅变化,分别增加0.04次/年和0.03次/年(见表1)。

1.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322.国家卫生计生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北京1001913.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2“两票制”对药企经济运行及药品价格的影响乔家骏1,曾旖旎2,傅鸿鹏3摘要:调查分析“两票制”对药品生产企业和代表性药品价格变化的影响。

结果显示:实施“两票制”后药品生产企业流通层级减少,经济运行平稳,药品出厂价格上升、终端价格下降、中间费用率降低。

“两票制”在药品价格方面的政策效果符合预期,但需加强政策联动并防范政策风险。

关键词:“两票制”;药品价格;药品流通;药品生产企业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778(2018)10-0061-03[药械管理]The Influence of “Two-vote System ”on the Economic Operation of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nd Drug Prices QIAO Jia-jun,ZENG Yi-ni,FU Hong-peng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impact of the “two-vote system ”on the price changes of pharmaceutical manufac -turers and representative drug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wo-vote system ”,the circulation level of pharma -ceutical production enterprises was reduced,the economic operation was stable,the ex-factory price of medicines rose,the terminal price decreased,and the intermediate expense rate decreased.The policy effects of the “two-vote system ”on drug prices was in line with expec -tations,but it wa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policy linkages and prevent policy risks.Key words :“two-vote system ”;drug price;drug circulation;pharmaceutical production enterpriseFirst-author's address :People's Health Insurance Co.,Ltd.,Beijing 100032,China卫生经济研究圆园员8年10期总第378期表1药品生产企业运营指标变化2.药品生产企业配送体系调整调查生产企业一级配送商均大幅增加,平均增加238家;而二级、三级和其他配送商数量不同程度减少。

其中,外资企业的一级配送商平均增加240家,80%来自原来的二级配送商,其余主要来自托管药房的配送商;国有企业的一级配送商平均增加164家,二级配送商平均减少323家;民营企业的一级配送商平均增加262家,二级商平均减少114家(见表2)。

配送层级压缩、配送商总数减少现象明显。

表2药品生产企业配送商调整单位:家3.药品价格变化调查共获得35个药品的价格,其中化学药13个、中成药15个、生物制品7个。

在实施“两票制”后,出厂价上涨的品种16个(占46%),出厂价下降的品种9个(占26%);终端价上涨的品种3个,下降的8个,不变的22个(见表3)。

2个品种数据缺失。

表335个药品出厂价和终端价变化情况单位:个按药品价格水平绝对值分析,35个药品出厂的平均价格从“两票制”实施前的33.92元微涨到2018年6月的34.08元,涨幅最大的品种价格上涨66.37%。

终端的平均价格从“两票制”实施前的47.04元下降到2018年6月的44.03元。

按产品类型,化学药出厂价平均上涨0.78元,终端价平均下降2.24元。

中成药出厂价平均上涨0.45元,终端价平均下降3.94元。

生物制品出厂价平均下降1.6元,终端价持平。

其中化学药的出厂价变化经Wilcoxon统计学检验,差值具有统计意义。

表4三类药品的出厂价和终端价按企业类别,外资企业产品出厂价平均上涨1.08元,终端价平均上涨0.04元。

国企产品出厂价平均上涨1.16元,终端平均上涨1.2元。

民营企业产品出厂价平均下降0.35元,终端价平均下降5.98元。

终端价下降的主要是民营企业产品。

表5三类药企的出厂价和终端价三、讨论与分析1.“两票制”对药品流通环节的影响大于企业内部运营环节调查表明,推行“两票制”后,药品配送体系快速调整,二级、三级配送商大量减少,流通环节明显压缩,呈现为扁平化格局。

但与流通环节相比,药品生产企业经济运行方面的主要指标变化尚不明显,虽然营业额有较大增长,但考虑到全国医药工业产值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一数据难以说明“两票制”促进了企业产值的显著增加。

一般认为,“两票制”后企业内部运营存在人力、管理、税收等成本增加因素,但与营业额的增长相比,成本构成占比并未增加,反而小幅下降。

可见,“两票制”对药品生产企业运营管理环节的影响小于预期。

2.“两票制”后药价水平总体平稳,略有下降调查数据表明,“两票制”推行一年半之后,代表性药品价格水平表现为出厂价有升有降、总体稳中略升,终端价总体下降的局面。

这一降幅在“两票制”推行后一年多的时间内发生,其中既有“两票制”的影响,也有同期药品集中招标、各省价格联动等相关政策的影响。

在价格构成上,调查药品总体表现为出厂价上升、终端价下降,药品价格构成中流通费用率下降。

出厂价上升情况与目前各界反映的“低开转高开”现象一致。

但出厂价“低开转高开”现象主要表现在原有的底价代理型生产企业上,“高开”的部分主要是把营销费用纳入出厂价(下转第66页)项目实施前实施后营业收入/万元5514758013利润率/%8.479.47营业成本占比/%38.4637.87营业税金及附加占比/% 1.61 1.69应收账款周转率/(次/年) 3.91 3.95存货周转率/(次/年) 1.89 1.92药企类别一级配送商二级配送商三级配送商其他配送商外资企业+240-1920-48国有企业+164-323-260民营企业+262-114-71-5平均+238-171-60-5药品类型出厂价终端价下降不变上涨下降不变上涨化学药238471中成药276392生物制品502160合计910168223药品类型药品种数/个出厂价/元终端价/元实施前实施后P值实施前实施后P值化学药1318.8719.650.02225.1922.950.138中成药1540.1040.550.26351.6847.740.463生物制品748.6147.010.35775.2375.230.356总计3533.9234.080.19647.0444.030.064企业类别药品种数/个实施前实施后实施前实施后外资企业619.9321.0123.2623.30国有企业624.8225.9827.3528.55民营企业2339.9439.5959.4653.48合计3533.9234.0847.0444.03出厂价/元终端价/元“两票制”对药企经济运行及药品价格的影响\乔家骏等卫生经济研究圆园员8年10期总第378期(上接第62页)中。

外资企业和相当部分国内集团型生产企业在前期一直坚持自建营销队伍的策略,出厂价在“两票制”实施前就包含营销费用,故“两票制”对其产品出厂价没有明显影响。

本次调查中,外资企业和集团型生产企业占多数,所以总体平均下来,出厂价呈现小幅上涨的情况。

3.充分发挥“两票制”功能尚需政策联动调查数据表明,“两票制”对药品价格构成的影响大于对终端价格水平的影响,原因在于对出厂价和终端价两个环节的作用机制不完全相同。

在出厂价环节,“两票制”的影响比较直接,主要是促使部分企业“低开转高开”,形成价格上涨。

在终端价环节,药品价格还涉及其它交易过程,如集中招标采购、医院议价等[5]。

与招标采购和医院议价相比,“两票制”在终端价形成中影响的更多是成本构成,招标议价则是直接的价格形成。

“两票制”总体表现为间接作用,发挥“两票制”的作用需要更为灵活的政策协调配合。

此外调查也发现,调查药品多数为集团型生产企业药品,考虑到集团型生产企业可以内部消化一票、集团型流通企业可以内部调拨一票,那么“两票制”实际就成了四票制,这一格局对实现“两票制”的政策初衷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