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一达标训练:(十九)罗马人的法律含解析
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9罗马人的法律人民版必修1

课时分层作业 ( 十九 )( 建议用时: 35 分钟 )[ 合格基础练 ]1.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历程,它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适应了()A.保护老百姓利益的需要B.维系帝国的需要C.稳固贵族统治的需要D.外来移民的需要C [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根本目的是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2.公元前 5 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先后锻造出十二块铜牌,详尽列出债务、家庭关系、财富继承、刑罚、诉讼程序等很多方面的内容,宣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的宣布()A.是贵族内部矛盾激化的产物B.是老百姓与贵族斗争的结果C.是广大奴隶踊跃斗争的结果D.是外来文化浸透的结果B[ 古罗马人最先主假如经过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但因为贵族垄断立法权并任意误解法律以欺负公众,惹起广大老百姓的激烈不满。
经过长久斗争,罗马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员会,拟订了《十二铜表法》,在必定程度上保护了老百姓的利益。
]3.《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不是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拟订特其余法律。
万民法例定,自由民在“法律眼古人人同等” ,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这些规定表现了()A.疑罪从轻B.以礼入法C.礼制并重D.公正正义D [ 题干信息“不是为了任何个人”“法律眼古人人同等”,表现了公正正义,应选D 项。
]4.“跟着疆域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很多新问题、新矛盾(罗马法)存在显然的缺点。
”解决这一“缺点” 的重点是() A.习惯法的使用B.《十二铜表法》的宣布C.万民法的实行D.自然法的进一步发展C[ 依据资料信息“疆域的拓展”“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很多新问题、新矛盾”,可知罗马法需要扩展合用范围和内容,解决这一“缺点”的重点就是从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故 C 项正确;习惯法和《十二铜表法》仅合用于罗马公民,跟着疆域的拓展,已不可以解决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故A、 B 两项错误;自然法不过一种法律观点,故清除 D 项。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十九) 罗马人的法律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罗马人的法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在《十二铜表法》中,有同态复仇、遗嘱自由等法律条文。
这表明《十二铜表法》()A.以习惯法为主B.程式繁琐复杂C.新法旧法并存D.条文明确清晰解析:选C同态复仇是原始社会中的一种复仇习俗,指氏族、部落成员或集体在遭到外来伤害时,受害方给对方以同等的报复,以命偿命,以伤抵伤,遗嘱自由指遗嘱人有自由处理其个人的财产,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既保留了原始社会的同态复仇,同时也存在阶级社会里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故C项正确。
2.公元前536年,郑国把刑书刻在青铜鼎上;公元前449年,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
由此可见()A.中国比西方世界更早进入法治社会B.古罗马的铸铜技术源自中国C.古罗马的习惯法历史比中国更久远D.成文法律体现文明发展诉求解析:选D材料体现的都是成文法,在早期的中西方出现成文法,说明成文法律体现文明发展诉求,故D项正确。
3.当时有人抱怨说,罗马帝国的“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
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
”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罗马帝国形成了()A.习惯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解析:选C材料提到是罗马帝国时期,此时罗马统治范围扩大,原来适用于罗马公民的公民法不能适应社会变化,所以演变为了万民法,C项符合题意。
4.某学者评价古罗马某部法律时指出:“几乎所有残存的文本看起来都具有土生土长的特点,这同留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
”据此推断这部法律()①应为《十二铜表法》②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③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④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利益A.①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④解析:选C“几乎所有残存的文本看起来都具有土生土长的特点”“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体现了《十二铜表法》是习惯法的汇编和打破贵族垄断法律知识的特点,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故①③④正确;《十二铜表法》本身就是公民法,没有突破公民法的局限,故②错误。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9罗马人的法律人民版必修1

课时分层作业(十九)(建议用时:35分钟)[合格基础练]1.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历程,它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适应了( )A.维护平民利益的需要B.维系帝国的需要C.巩固贵族统治的需要D.外来移民的需要C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2.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出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刑罚、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A.是贵族内部矛盾激化的产物B.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C.是广大奴隶积极斗争的结果D.是外来文化渗透的结果B [古罗马人最初主要是通过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但由于贵族垄断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引起广大平民的强烈不满。
经过长期斗争,罗马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3.《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不是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万民法规定,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这些规定体现了( )A.疑罪从轻B.以礼入法C.礼法并重D.公平正义D [题干信息“不是为了任何个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体现了公平正义,故选D 项。
]4.“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罗马法)存在明显的缺陷。
”解决这一“缺陷”的关键是( ) A.习惯法的使用B.《十二铜表法》的颁布C.万民法的实施D.自然法的进一步发展C [根据材料信息“版图的拓展”“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可知罗马法需要扩展适用范围和内容,解决这一“缺陷”的关键就是从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故C项正确;习惯法和《十二铜表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随着版图的拓展,已不能解决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故A、B两项错误;自然法只是一种法律观念,故排除D项。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跟踪检测(十九)罗马人的法律(含解析)人民版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罗马人的法律(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右图生动地再现了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议论某部法律公布时的情景,该法律应属于( )①习惯法②成文法③公民法④万民法A.①②B.②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B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也属于公民法。
2.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有法律效力。
”下列对《十二铜表法》理解正确的是( )A.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B.习惯法被摒弃了C.罗马共和国所有人都参与了立法D.一经制定不能随意改变解析:选A 材料意在说明《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故选A项;《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过去习惯法的汇编,排除B项;C、D两项表述太绝对,故排除。
3.罗马法规定:被继承人死亡时,财产由最近的继承人所有,凡是权利相等的人,包括妇女都可均分。
死者有权在生前指定朋友作为遗产分割人。
这体现了罗马法( ) A.保留了原始野蛮的习俗B.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C.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D.规定妇女享有政治权利解析:选C 据材料“财产由最近的继承人所有……死者有权在生前指定朋友作为遗产分割人”,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财产的继承原则,体现了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故C项正确。
4.《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C.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D.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解析:选C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作用。
“须用法律来巩固”“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说明法律能够起到维护统治的作用,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5.在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中,古罗马法学家认为“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别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课时训练:6.3 罗马人的法律

三罗马人的法律课时过关·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2015广东文综)《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奴隶参与了立法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解析:本题考查古罗马法律。
根据材料信息“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做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故选C项。
古罗马时期奴隶没有公民权,不可能参与立法,故A项错误。
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习惯法,故B项不符合题意。
成文法的规定能否被修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2“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这一规定,实质上说明《十二铜表法》()A.保护私有财产B.是一部野蛮的习惯法C.内容相当广泛D.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利益解析:《十二铜表法》是一部成文法,排除B项;C、D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A项与材料主旨相符合,故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A3(2015课标全国Ⅰ)右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
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
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罗马法。
由材料可知秤代表公平公正,剑代表法律的强制力,故“双眼蒙布”应与眼睛的观察力相关,即法官在审案时要依据事实真相对案件作出公正的判决,而不能为各种表象所迷惑,故C项正确。
法官判案的依据是法律,故A、D两项错误。
证人证言也需要区别正误,故B项错误。
答案:C4右图中的历史人物认为,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这一重要思想()A.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B.体现了古罗马公民法的形成C.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D.反映了万民法体系基本形成解析: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自然法之父”西塞罗的核心思想之一,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故C项符合题意。
新人民版历史必修一:6.3《罗马人的法律》课课练(含答案)

罗马人的法律一、基础训练1.以灵活务实的态度,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贡献的是古代A.埃及人B.印度人C.罗马人D.希腊人2.从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罗马人调整社会关系主要依靠祖辈传承下来的A.自然法B.习惯法C.公民法D.万民法3.《十二铜表法》规定:受伤害者在某些情况下有权对肇事者给予同样的伤害。
这表明()A.它在维护贵族特权 B.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权益C.它是以往罗马法习惯法的汇编 D.它保留了落后的习俗4.罗马与希腊城邦的主要不同在于()A.前者地跨三大洲,后者小国寡民B.前者君主专制,后者民主制发达C.前者有外邦人,后者排斥一切移民D.前者军队英勇善战,后者军队比较软弱5.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
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
”罗马帝国于是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6.“万民法”逐渐取代公民法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被征服者无法享受公民法,引起社会动荡B.随着国际交往扩大,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C.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之间出现新的矛盾D.罗马公民对公民法的不足提出改革要求7.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因为它()A.在罗马帝国统治地区通用B.用来管理所有的罗马帝国的公民C.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D.适用于罗马帝国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8.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它既是罗马繁荣的基础,也是罗马衰落的根源B.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C.构成了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D.维系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9.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如下观念:()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10. 罗马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A.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B.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C.保护奴隶主的私有财产D.扩大帝国的统治势力二、能力提升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三表执行一、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
高中历史课时跟踪检测(十九)罗马人的法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课时追踪检测(十九)罗马人的法律( 时间: 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 ( 每题 4 分,共 32 分 )1.右图生动地再现了公元前5 世纪中期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谈论某部法律宣布时的情形,该法律应属于 ()①习惯法②成文法③公民法④万民法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分析:选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也属于公民法。
2.公元前 5 世纪中期,在老百姓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拟订了《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中说:“此后凡人民会议的全部决定都应有法律效劳。
”以下对《十二铜表法》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B.习惯法被摒弃了C.罗马共和国全部人都参加了立法D.一经拟订不可以任意改变分析:选A资料意在说明《十二铜表法》的拟订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应选 A 项;《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过去习惯法的汇编,清除 B 项; C、 D 两项表述太绝对,故清除。
3.罗马法例定:被继承人死亡时,财富由近来的继承人全部,凡是权益相等的人,包含妇女都可均分。
死者有权在生前指定朋友作为遗产切割人。
这表现了罗马法() A.保存了原始野蛮的风俗B.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C.保护公民的财富全部权D.规定妇女享有政治权益分析:选 C据资料“财富由近来的继承人全部死者有权在生前指定朋友作为遗产分割人”,可知资料主要重申的是财富的继承原则,表现了罗马法保护私有财富,保护公民的财富全部权,故 C 项正确。
4.《查士丁尼法典》的前言中说:“皇帝的庄严、荣耀不只依赖兵器,并且须用法律来稳固。
这样,不论在战时或平常,老是能够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皇帝的威望至高无上B.皇帝的敕令是拟订法律的独一依照C.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D.法律能够除去社会矛盾分析:选 C此题考察罗马法的作用。
“须用法律来稳固”“不论在战时或平常,老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说明法律能够起到保护统治的作用,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中历史罗马人的法律同步练习 人民版 必修1

高中历史罗马人的法律同步练习人民版必修1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公民法调解X围的是………………………………………………()A.罗马公民之间B.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之间C.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D.罗马公民与奴隶之间答案:A2 下列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刻在十二块铜牌之上的法律条文B.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C.摈弃了以往法律中原始的、落后的古老习俗D.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答案:C3 下列对自然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法律观念B.涉及大自然的一些法律规定C.由著名的法学家、政治家西塞罗创制D.是由公民法和万民法演化而来的答案:A4 罗马法不断积累与完备的根本推动力是………………………………………()A.罗马法学家不断努力B.罗马平民的强烈要求和不断斗争C.罗马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需要D.罗马社会的不断发展答案:D5 下列哪些属于对万民法的表述…………………………………………………()①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缺乏灵活与变通②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③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机动灵活的实用性④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D6 下列事件发生在公元前509年的是……………………………………………()A.《十二铜表法》的制定B.罗马帝国的建立C.《霍阿腾西法》的制定D.罗马某某国的建立答案:D7 下列对于罗马公民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罗马法律体系的统称B.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C.是一部具体的经济方面的法律D.对于维护罗马社会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答案:C8 罗马法学五杰中,被称为“自然法之父”的是……………………………………()A.西塞罗B.盖尤斯C.帕皮尼安D.莫德斯丁答案:A9 罗马某某国之所以能焕发出勃勃生机,主要原因是…………………………()A.罗马人富于创造性B.罗马某某政治空前发展C.罗马法调动了平民的积极性D.对外战争使罗马人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答案:B10 罗马法对后世的最深远影响是………………………………………………()A.罗马法的历史学价值B.解决疑难案件的案例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观念D.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法律文献答案:C二、非选择题11 阅读下列材料:《十二铜表法》规定的诉讼制度是法律诉讼,即罗马公民向行政长官X重宣告自己的权利,并严格遵守诉讼语言和诉讼动作的有关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达标训练(十九)罗马人的法律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右图生动地再现了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议论某部法律公布时的情景,该法律应属于()
①习惯法②成文法③公民法
④万民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
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3、《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八条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这一规定旨在()
A、限制罗马贵族的特权
B、确立等价交换的原则
C、维护下层平民的利益
D、保护罗马公民财产权
4、《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D、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5、公元2世纪的雄辩家阿里斯泰德热情地赞美罗马:“无论海洋还是陆地上任何的间隔距离都不能将一个人排斥于公民身份之外。
”他赞扬的是罗马的()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习惯法
6、诗人爱伦坡曾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古代罗马国家的最伟大之处在于()
A、民主政治的发达
B、哲学思想的深奥
C、建筑风格的独特
D、法律体系的缜密
7、罗马法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这反映出古罗马的法律()
A、是维护奴隶主权益的工具
B、注重保护社会弱势群体
C、尽量避免伤及无辜
D、能够确保社会公平公正
8、某班级组织“罗马凭什么永恒?”的研究性学习,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B、罗马建成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C、罗马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D、罗马法中蕴涵的法制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代有卷帙浩繁、分支众多的法律,法有“六典”,刑有“八议”,都是对特权与等级的保护。
……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
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的约束作用微乎其微。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材料二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
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
——东罗马帝国《民法大全》材料三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古罗马]西塞罗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历朝法律的基本特点。
(6分)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东罗马帝国和古代中国在皇权与法律的关系上具有什么相同点?(4分)
(3)材料三认为立法的指导原则是什么?与材料一、二相比,它的进步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简要评价罗马法的地位。
(8分)
课时达标训练(十九)
1、选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也属于公民法。
2、选D《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因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量刑,贵族再也不能像过去一样任意解释习惯法,答案为D项。
3、选D材料反映的内容是尽管物品已经出卖,但是买受人必须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否则,财产的所有权是不能转移的,这表明《十二铜表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4、选C本题考查罗马法的作用。
“须用法律来巩固”“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说明法律能够起到维护统治的作用,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5、选C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公民法逐渐演变为万民法,从时间可知C项正确;《十二铜表法》制定于公元前5世纪中期,公民法主要是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习惯法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
B、D三项。
6、选D希腊的伟大之处在于民主政治的发达,而罗马的伟大之处在于罗马法。
7、选C材料中的“人”泛指所有人,并非特指哪一社会阶层,无法据此得出A、B两项;材料所述之规定,有可能导致个别罪犯漏网,D项不正确。
8、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留给后人最宝贵的文明成果是罗马法,罗马法所蕴涵的法制原则,成为近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D项正确。
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法律的相关知识。
第(1)问,要理解古代中国和古代中国法律的特点,要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进行分析。
第(2)问,要依据材料分析、解答问题。
第(3)问,对比时要找出两者本质上的相同点。
答案:(1)法律繁多,但仅仅是维护封建皇权统治及各种特权的工具;法律的界限模糊,法自君出,皇权凌驾于法律之上。
(2)皇权至上,皇帝的命令成为法律的来源之一,具有绝对的效力。
(3)指导原则:自然法。
表现:强调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认为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地位: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