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能量转化的量度1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知识点分析

九年级科学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知识点分析一、能量的相互转化1.各种形式的能量有:电能、热能、化学能、生物能,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光能、太阳能、水能、风能,原子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2.能量的相互转化实质上是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过程,包括“消耗能量”、“利用能量”和“获得能量”。
能量的转化普遍存在,如动能转化为势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生物能转化为势能,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等。
二、能量转化的量度(1)1.做功是表示能量转化的多少。
2.做功的两个必要出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
3.功的定义: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4.功的公式:W=F ·S (功=力×距离),F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S :物体在F 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5.功的单位:焦耳,简称为“焦”,符号为“J ”,1焦耳=1牛·M重要提示:1.物体做功的多少,只与F 和S 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物体具体的运动状态(是而匀速、变速)无关,与是否受摩擦(即物体表面是否粗糙)等因素也无关。
2.F 和S 必须是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时间内所作用的力和移动的距离)。
3.讨论:塔式起重机下挂重物,当重物静止不动,匀速向上运动、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三种情形中,钢索的拉力是否做功。
说明:做功时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
三、能量转化的量度(2)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量。
(能量转化的快慢)2.功率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功率。
3.功率的公式:P = ,P = F ν。
4.功率的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1兆瓦=106瓦-重要提示:1.功率大小是由W 与t 共同决定的,做功多的物体不一定功率大。
利用其变形公式P= F ν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汽车上坡时要减速而加大油门,其解释为:当P 一定时, F与ν成反比,汽车上坡时,由于发动机的功率一定,司机采用降低速度的方法来获得较大的牵引力的缘故。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基础知识复习 浙教版

第三章复习大纲第一节:能的相互转化大量事实表明,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能量也会在不同的物体之间相互转移,所谓“消耗能量”、“利用能量”与“获得能量”,实质上是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的过程。
第二节:能量转化的量度1、功: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或称物体对物体做了功。
2、功包括两个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
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4、国际单位:焦耳(焦),字母表示:J 常用单位:千瓦时(KWh)说明:物体之所以能够做功,是因为它具有能量,物体做功越多,消耗的能量也越多,故可以用功来描述物体能量的改变,故功的单位与能量的单位是一样的,都是“焦耳”。
5、功率:单位时间内物体所做的功。
功率反应了物体做功的快慢。
公式:P=W/t 单位:瓦特(瓦)字母表示:W,常用单位:千瓦(KW)第三节:认识简单机械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说明: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杠杆绕着固定不动的点。
动力: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作用在杠杆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3、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1=l2/l1F2,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多少倍,则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即在阻力乘以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4、滑轮: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着中心轴转动的轮子。
滑轮的种类: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三种。
①定滑轮: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使用定滑轮的好处:虽然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定滑轮的实质:等臂杠杆。
②动滑轮:滑轮与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3.3能量转化的量度第1课时公开课

浙教版科学九上《能量转化的量度》第1课时教学设计思考2: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分析,以上两个过程有什么共同特点?杠铃和重物都受到了力的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都发生了移动。
为了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功的有关知识。
讲授新课一、功1.功的定义:在科学上,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力做功也常说成物体做功,如运动员作用在杠铃上的力对杠铃做功,也可说成运动员对杠铃做功。
思考讨论:当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时,运动员对杠铃做功了吗?出示图片: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当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时,虽然要用很大的力,由于杠铃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了一段距离,所以运动员并没有对杠铃做功。
那么,怎样理解做功的含义?读图:(1)想一想,在这两个实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叉车对货物和人对小车做功了吗?出示图片:叉车;推小车;叉车把货物从地面抬升到一定高度;人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通过一段路程共同特点:货物和小车都受到了力的作用,并且都在力的方向上运动了一段距离。
学生阅读课文叙述功的定义学生思考讨论读图回答问题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做功的含义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理解做功的含义做功做功(2)想一想,下图中的力有没有做功?并写出原因。
人用力搬石头,石头没有搬动参考答案:石头虽然受到人对它向上力的作用,但没有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因此这个力没有做功。
人提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通过一段距离参考答案:书包受到人的提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而书包是在水平方向通过一段距离,在提力方向上没有通过一段距离,因此提力也没有做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科学上,做功必须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注意:这两个因素是严格的,缺一不可!思考与讨论:(1)做功跟我们日常所说的“做工”或“工作”一样吗?参考答案:科学上做功,它有严格而明确的含义,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偏重于“成效、贡献”。
第3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度(一)基础与巩固1.科学上规定,力对物体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功的计算公式为,功的单位是焦2.一只箱子重500牛,小明同学用100牛的水平推力推动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前进了5米,则推力对箱子做了100 的功,箱子的重力做了500 的功。
3.运动员用50牛的力把重6牛的足球踢出20米,运动员对球做的功为( d )。
久1000焦B.880焦C.1 120焦D.缺少条件,无法计算4.图3-1的4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b )。
提着桶在水平地举着杠铃原地不动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推着小车前进面上匀速前进A B 图3—1 C D5.奥运会举重运动员在比赛时,第一阶段把100千克的杠铃很快地举过头顶,第二阶段使杠铃在空中稳稳地停留了.3秒钟,3名裁判都亮出了白灯,确认她这次举重成功。
关于她举重时对杠铃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她在第一阶段内没有做功B.她在第二阶段内没有做功C.她在两个阶段内一直都在做功D.她在两个阶段内都没有做功6.美国在科罗拉多大峡谷建成观景台,它搭建在大峡谷西侧谷壁上,呈U字形,离谷底1200米高,取名“人行天桥”,如图3-2所示。
如果在建造过程中有一块质量为0.1千克的石子从观景台掉落谷底,则整个下落过程中,石子重力做功为(g取10牛/千克)( b )。
图3—2A.12焦B.1200焦 C.1.2xlOs焦D.1.2x106焦7.小明同学背着重20牛的书包去上学,沿水平路面行走了300米路程到学校,然后匀速登上3楼的教室。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的过程中,对书包做功——焦,小明从教学楼1楼到教室的过程中,对书包做功约0 焦(设教学楼每层高为3米,无架空层)。
8.质量为0.2千克的苹果从3米高的树枝上自由下落到地面,苹果受到的重力为牛,苹果重力做功120 焦。
9.跳绳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
《能量转化的量度》的评课稿

评《能量转化的量度》一课芦浦中学潘银飞一、教学设计回顾本节课是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第一课。
本章内容是围绕能量的概念展开的。
能量是比功更基本的概念,从更深层次上反映了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本质。
而“功”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教材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引入。
海宁市鹃湖学校费志明老师的这节课的“功”的概念引入就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入手,通过“民族团结柱”的势能变化等实例中能量转化过程的分析,指出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需要引入功,然后通过对实例的观察、分析、对比,归纳出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在教学中,围绕着科学探究,安排了生活中鲜活的实际例子来讲解做功,把时间、课堂、实践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来板演,又让学生来评价,强调过程比结论重要的新理念,体现了新课程的特点,突出新课程的理念。
费志明老师在《能量转化的量度》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始终把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维持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通过创设极具张力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需要知道为什么的心理气氛,然后引导学生将好奇转化为探究的欲望,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以问题激思维,通过探究性实验,不断推动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二、评述(一)、优点1、教师的基本功扎实,有激情,亲切和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的评价,善于鼓励引导学生,给大家一种轻松、自然、风趣的形象。
2、课堂氛围创设好,本节课从“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中“民族团结柱”来讲解做功引入,例子新鲜、真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因素。
3、十分重视与生活联系,引用“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中“民族团结柱”和引进篮球体育明星科比那篮球做各种动作,能截取生活中鲜活的例子,反应了老师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开发课程资源能力。
4、费志明老师把时间、课堂、实践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来板演,又让学生(小老师)来评价,给学生有当老师的成功感,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3.3能量转化的量度(第1课时)

焦耳是英国物理学家。 1818年12月24日生于索 尔福,焦耳从小体弱不 能上学。他很喜欢电学 和磁学,对实验特别感 兴趣。焦耳可以说是一 位靠自学成才的杰出的 科学家。焦耳最早的工 作是电学和磁学方面的 研究,后转向对功热转 化的实验研究。1866年 由于他在热学、电学和 热力学方面的贡献,被 授予英国皇家学会柯普 莱金质奖章。
②做功的实质: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③功可用来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
例 3:
起重机把8000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升5m 后又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 2m,在这一过程 中钢丝绳向上的拉力对物体做功多少焦? 起重机向上提重物时对重物做了功.而又 水平移动2m时没有对重物做功,因为重物 没有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例 2:
举重运动员将60千克的杠 铃举高2米,运动员对杠 铃至少做多少功?(g取10 牛/千克)
从做功的多少可以看出能量变化的程度 解: G=mg=60千克×10牛/千克=600牛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W=Gh=600牛×2米=1200焦
杠铃的势能增加1200焦。
5.功与能的关系:
①能:
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就说物体具有能(单位:焦耳)
判断题
1.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举力做了功. (×) 2 .人提着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一段距离,提力 对重物做了功. (×) 3.苹果从树上落下,重力对苹果做了功. (√)
4 .小球在光滑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桌子的支持力对 小球做了功. (×)
4、某足球运动员在水平方向用25牛的力,将 10牛的球沿水平地面踢出,踢出后球在地面上 滚了30米才停下来。在球滚动过程中,脚对球
能量转化的量度——浙教版(九年级上)

不做功
不做功
我提着重物往前走
冰柱在光滑的冰面上滑动
惯性 没有力对它做功 不做功
有力无距离 不做功的几种情况
有距离无力 力和距离垂直
下述过程中,人对篮球做功的是_________, 人对篮球没有做功的是________. 说明理由。
1、从地上捡起篮球 √ 有力无距离 2、托着篮球在原地不动 做功≠做工(工作) ×
3、功的单位:焦耳 1焦耳 = 1牛· 米
一只鸡蛋约0.5牛,举高几米所做 的功大约为 1焦耳。
把一本《科学》书从地面捡起放回 桌面所做的功大约为 多少焦耳?
1. 有一物体重100牛,把该物体从地面匀速 提到高为1米的桌面上,需要做多少功? 如果将这个物体用50牛的力沿水平地面拖动 10米,需要做多少功?
2.已知马车重3000牛,匀速行驶时,受到 的阻力为重力的0.2倍,马拉着车匀速行驶 100米,拉力做多少功?
三、功和能的关系
1、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2、功用来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 运动员举杠铃时,运动员对杠铃做了 1200焦的功,杠铃的势能增加1200焦。
一、做功的条件:
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这个力 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 对物体做了功。
一、做功的条件:
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这个力 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 对物体做了功。
静止空中 S=0 不做功
竖直向上提 S与F同方向 做功
水平移动 S⊥F 不做功
我把重物抱上去了!
做功
我拉着重物往前走
做功
Oh my god!我终于举 起来了,但是还要停留 几秒真是累人啊!
A、2400焦 C、2800焦 B、400焦 D、无法计算
3.3能量转化的量度1

[师]:到底有多少能发生了转化呢?接下来的学习我们就要对能的转化进行定量的分析。
首先,我们要认识这样的一个动词:做功。
那我们就先来动一动。
大家做好啦,听我命令做动作。
【活动1】第一个动作:把书本举高;第二个动作:在桌面上推动书本。
[师]:动作很简单,不过这两个动作中大家都已经做了功。
我们来思考一下:分别从能量转化、力和运动的角度找出两次活动的共同点。
同时,可通过作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做功的过程。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对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同时要求学生注意:力与距离的同时性和一致性。
[师]:“做功”和“工作”的区别是什么?也可以用例子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爹欣慰地点点头说:“你不用来接,我多歇息一会儿也就行了。我还没有老朽无用了呢,能挑得上去!”但耿正坚持说:“你就先慢 一些走,我一定要回头下来接你!”耿老爹高兴地说:“那也行。你们不用着忙,慢些走。我还想多歇息一会儿呢!”于是,耿正兄 妹三人重新背起行李卷开始上山。耿老爹抬头望去,习惯于保护弟弟妹妹的耿正走在最前面,耿英走几步后侧身停下来,让弟弟走在 中间背着行李卷上这条陡峭的山路是很吃力的。兄妹三人走累了,就各自靠着山崖歇一歇。稍微缓一缓气以后,再继续往上走越往山 上走,小路旁边的山沟看起来就越发深了,也越发地狭窄了一些。远处,一道齐齐整整的大坝就好像一堵巨大的高墙一般,巍然屹立 在沟的尽头。在这堵巨大“高墙”一旁的对面山面上,四个楷书大字“碧山大坝”深深地刻在稍微平整一些的石壁上。在大坝的底部, 长着比沟里别的地方更加茂密的山草。在大坝上半部分的两侧和中间,有一溜儿三个用石头砌成的口子,都是约莫两尺见方的样子。 在这三个石砌口子的下方,都突出了一个足有一丈长的石槽,但石槽里并不见有水流出来。靠在路侧山崖上歇息的当儿,耿英指着那 三个用石头砌成的方口子说:“你们看,那三个口子应该就是客栈掌柜的说的溢洪道到了吧?”耿正看了,说:“噢,应该是的!” 耿直就问:“怎么看不到石槽里流水啊?”耿正说:“大概是大坝内储的水还不多吧!溢洪道是往大坝外边溢水的。如果储存的水还 没有到了溢洪道的位置,当然就不可能溢出来了。”耿英点点头说:“哥说得对,应该是这样的。”说完,大家不再歇息了,继续吭 哧吭哧地吃力往山上走去。一阵阵山风从山顶上方刮下来,让人感觉凉飕飕的。耿直擦把汗水,喘着气儿说:“还好,有这山风儿吹 着,还不至于让人热得受不了。”一直坐在山下小路旁的一块大石头上歇着积攒力气的耿老爹,看着三个孩子慢慢地走一截,歇一歇, 已经快要爬上半山腰了,就去路边上小解,然后也收拾挑担准备爬山。耿老爹心里很清楚,挑担爬山本身就非常吃力,尤其看到眼前 的这条山路不但有些陡峭,而且看那宽度也是换不开肩的,看来只能是咬牙单肩挑了。于是,他把一个箩筐的挑绳略微扎短了一些, 准备用更有耐力的右肩单挑上去。看三个孩子的爬山速度,估计在自己爬到差不多半山腰的时候,耿正就可以返下来接他了。到时候, 就可以两人护着箩筐放下来歇息一会儿了。再爬山时,即使舍不得让儿子单挑这个挑担,也可以让他挪出一部分来扛着走;那样,自 己再挑起来就会轻松一些的。这样想着,耿老爹不再发怵眼前的这条陡峭山路,信心满满地挑起箩筐开始爬山。在前面背着行李卷吃 力爬山的兄妹三人终于快到山顶了。由于太累
下列各物体在竖直向上拉力的作用下匀速上 升一段距离,哪个拉力所做的功大?
3m
甲
乙
丙
三、功的计算 1、功的大小:功等于力跟物体在 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2、公式:W = F s
注意:S---是F方向上的距离 3、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 。 符号:J 1焦耳 = 1牛· 米
1、把两只鸡蛋举高1米,所做的功大 约为 1焦耳 2、把一本<科学>书从地面捡起放回桌面 所做的功大约为 2焦耳
答:….. 此时是否马车的动能增加6×104焦?
不是。因为马对车做功消耗的能量转化为马和 车的动能以及各种摩擦产生的热能。匀速行驶过 程中,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各种摩擦产生的热能。
四、功和能的关系 1、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2、功用来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
案例:
大华是品学兼优的学生,经常干一些力 所能及的家务。一天,大华买了30斤大米背 回家,接着又去井边把已打好的一大桶水提 到家里,累得满头大汗。大华的爸爸是个科 学教师,他说:“孩子,好样的!”接着又话 锋一转,“但从力学的角度来看,你基本上 没有做功”。大华百思不得其解。那么怎样 才算“做功”? 2
F
S
F S
杠铃和马车都受到力的作用,并且都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移动,即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做了功,常说物体 做功。
一、做功的涵义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 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 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②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 一段距离.
∵F2=50牛 s2=10米 ∴ W2=F2s2=50牛×10米=500焦
答:…..
做一做:已知马车重3000 牛,匀速行驶时,受到的 阻力为重力的0.2倍,马 拉着车匀速行驶100米, 拉力做多少功?
已知:F=f=0.2G=0.2×3000牛=600牛,
求:W。
解: W=Fs=600牛×100米=6 × 104焦
做功时, 两个必要 因素缺一 不可。
小游戏:
三位同学暑假在书店勤工俭学,他们的 工作是搬书。A同学将一叠书提起交给B同 学,B同学捧着书行走一段距离,到一定的 地点交给C同学,C同学捧着书静止不动。 书店的老板只将奖金发给做功的同学,请 大家讨论一下,老板应奖励给谁?
“做功”和“工作”的区 别:
问:现在你能帮故事中的大华解 释他爸爸的话吗? 1
• 大华不管是扛米还是提水对物体施加力都 是竖直向上的,而他通过的距离都是水平 的。当然当他把米从地上扛离,把水桶从 地上提起时做了功。
酵功夫 /about.asp?id=246 酵功夫
twd69twu
动一动:用100牛的水平力将某物体沿水平地面拖动5米, 需要做多少功? 解:∵F=100牛、s=5米 ∴W=Fs=100牛×5米=500焦
若该物体重为500牛,则这个过程中,重力做 多少功? 因为重力方向没有通过距离,所以重力做功为
0。
练一练:有一物体重100牛,把该物体从地面匀速提到高 为1米的桌面上,需要做多少功?如果将这个物体用50牛 的力沿水平地面拖动10米,需要做多少功? 解:∵匀速提升 ∴F1=G=100牛 又∵s1=1米 ∴W1=F1s1=100牛×1米=100焦
所以力学中的“做功”与日常生活中 的“工作”不完全一样,平常我们所说的 “工作”是对一切消耗体力和脑力劳动的 总称。“做功”比“工作”的涵义要狭窄 且严格得多。
竖直向上提
水平移动 不 做 功
静止
做 功
不 做 功
静 止 空 中
小组讨论:
我们平时上学放学、体育锻炼、学 校大扫除等活动中,经常有做功,或者 虽然花了力气但是没有做功的例子。请 举出实例,并分析。
运动员的化学能→杠铃的势能
化 学 能
量 如 何 转 化?
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高2米, 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杠铃的势 能?
马拉着车行走100米, 需消耗多少化学能?
读图并思考:从力和运动角度分析,举重运动员向上 举起杠铃和马向前拉车两种情景有什么共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