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航电技术20181229

合集下载

先进综合航电专题报告

先进综合航电专题报告

先进综合航电系统专题报告一、引言随着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飞机对航电系统的依赖越来越大。

航电系统作为现代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飞机的安全和效率。

因此,研究和开发先进综合航电系统是当前航空工业的重要任务。

本报告将介绍先进综合航电系统的概念、技术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

二、先进综合航电系统的概念先进综合航电系统是指将飞机的各个传感器、导航设备、通信设备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高效的信息处理和控制系统。

通过先进综合航电系统,飞行员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和处理飞行中的各种信息,提高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三、技术特点1. 高度集成化:先进综合航电系统将飞机上的各个子系统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处理和控制系统。

这有助于减少系统的复杂性和重量,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2. 开放式架构:先进综合航电系统采用开放式架构,可以方便地添加、删除或更换子系统,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3. 模块化设计:先进综合航电系统的各个子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这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同时,模块化设计还可以加快系统的研发和升级速度。

4. 智能化管理:先进综合航电系统采用智能化管理技术,可以自动检测和修复系统中的故障,提高系统的自主可控性。

四、发展趋势1. 更高的集成度:未来先进综合航电系统的集成度将更高,系统的复杂性和重量将进一步降低,性能和可靠性将进一步提高。

2. 智能化:未来先进综合航电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能够自动完成更多的任务,减轻飞行员的负担,提高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3. 开放式架构:未来先进综合航电系统将更加开放,能够方便地添加、删除或更换子系统,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4. 3D/4D打印技术:未来先进综合航电系统将更多地采用3D/4D打印技术,缩短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5.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未来先进综合航电系统将更多地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飞行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提高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四院金牌发动机再举“风云”

四院金牌发动机再举“风云”

四院金牌发动机再举“风云”
李威
【期刊名称】《中国军转民》
【年(卷),期】2007(000)001
【摘要】2006年12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了“风云二号”05星气象卫星。

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连续6个昼夜的跟踪测控下,我国“风云二号”气象卫星“D 星’13日17时12分成功定点干东经86.5度赤道上空。

这次卫星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今年实现了科研生产任务圆满收官,四院科研生产也实现全年红!
【总页数】1页(P52)
【作者】李威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556
【相关文献】
1.金牌动力的背后——航天六院研制长征火箭发动机纪实 [J], 殷秀峰;沈利宾
2.让金牌发动机熠熠生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嫦娥三号任务常规发动机的非常规管理 [J], 李云霞
3.“心经”“妙法”铸金牌——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研制高质量火箭发动机纪实[J], 杨军;范丽苏
4.中国航天用几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简介(四)FY2—1风云二号卫星远地点发动机
[J], 顾雪林
5.康明斯再举环保大旗第四阶段发动机全球首发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8年度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项目清单

2018年度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项目清单

赵光杰、邵哲如、严建华、 冯志翔、沈林华
李 勇、刘 亮、谢 顾宇昕、王文军
静、
王志峰、郑建能、王迎君、 张明建、杜军毅
5
6
7
8
9
10
11
12
智能化信息化绿 色汽车工厂设计 技术研究与应用 核反应堆控制棒 驱动机构磁致伸 缩新型棒位探测 器 4.5T 纯电动厢式 运输车研发及物 联网应用 安徽省烟草公司 阜阳市公司卷烟 物流配送中心建 设项目 高性能系列钨铼 热电偶材料开发 及工程应用研究 高效节能及智能 化中等马力平地 机 大型电站空冷散 热器高效全自动 清洗技术及装备 高速大运量脱挂 式客运索道规模 制造关键技术研 究
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机重工集团常林有限公司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曾艳丽、赵 陨、张振洲、 刘 锋、吕 艳
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 黄越峰、潘俊萍、尹世琛、 有限公司 张 玉、汤秀丽 河北工业大学
3
4
王 冰、庄庆伟、刘孝亮、 孙艳明、陈学东、马双伟、 庄力健、崔 军、徐 鹏、 轩福贞、王 慧、江慧丰、 范志超、陈庆峰、彭建强 苑严伟、郑铁志、杨学军、 魏本同、赵 博、李瑞川、 金 鑫、伟利国、周利明、 张俊宁、刘立晶、姬江涛、 刘玉梅、牛学智、李政平 张 鹏、向 伟、王卫红、 航空钛合金大型 曾 菁、谢 静、熊运森、 框梁类关键构件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 魏明刚、闵 武、尹 慧、 整体模锻技术研 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张蘅彬、匡银春、莫安军、 究 罗恒军 张 炜、刘争宏、唐国艺、 “一带一路” 沿线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 郑建国、杨永林、于永堂、 国家特殊地质条 公司 刘 智、夏玉云、张继文、 件研究与工程应 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 张苏民、石剑涛、唐立军、 用 司 廖燕宏、戴彦雄、王路东

公示名单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

公示名单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辽宁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年 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

2018年 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

我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是我国航空领域重要的学术奖项,旨在鼓励和促进航空科技创新,推动我国航空领域的发展。

每年都会评选出一批在航空科技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科研人员和团队,以表彰他们的杰出贡献。

2018年,我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出了多位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的成果不仅在航空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还对我国科技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 2018年我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评选标准我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作为航空领域的最高学术奖项之一,评选标准十分严格。

评选委员会将根据科研成果的原创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在航空领域的影响程度等方面进行评定,确保评选结果的公正和权威性。

评选标准旨在激励科研人员在航空领域开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工作,推动航空科技的进步和创新。

二、 2018年我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获奖项目2018年我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出了多个优秀的获奖项目,涵盖了航空工程、航空材料、飞行器设计、空间技术等多个领域。

其中,有一些项目具有重大的科研意义和应用价值,为我国航空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 航空材料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某研究团队通过多年的科研工作,成功研发了一种新型航空材料,该材料在密度、强度、耐高温性能等方面均优于传统航空材料。

该项目的成功研发,填补了我国在某一高端航空材料领域的空白,为我国航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2. 高速飞行器气动外形设计与流场控制另一项获奖项目涉及高速飞行器的气动外形设计和流场控制技术。

该项目团队在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外形设计、气动加热、气动力学性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我国高速飞行器技术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 2018年我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的意义我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设立和评选旨在激励广大航空科技工作者不断探索、创新,在航空领域做出更多更重要的成果。

2018年我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出的优秀项目,不仅代表了我国航空科技的最新进展,也为未来的航空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8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

2018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

2018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一、项目名称:空域精细管理与协同运行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提名者:中国民用航空局人事科教司提名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提名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填写均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要求。

该项目针对我国空域系统网络错综复杂、军民航飞行需求持续密集增长、空域资源使用矛盾及飞行冲突日益突出的独有特点和重大现实问题,突破了全域细粒度精密规划与联动配置、适应式高精度时空资源使用与协同运行、多领域多准则空域系统运行综合评估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获得了重大创新成果。

项目研制一套多级协同、分布部署和柔性集成的支持系统,并成功应用于我国中南地区空域精细化管理试点和日常空域协同运行工作,有效提升了空域利用效率,缩短了航班空中飞行路径、降低了其地面滑行时间,为航空运输企业节省了大量燃油成本,实现了区内碳排放量大幅减少,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项目成果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实现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突破,其支撑项目荣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民航科学技术奖、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等诸多荣誉。

根据专家鉴定意见,该项目总体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地位。

项目为全面推进全国空域精细管理及协同运行、深入贯彻军民航融合战略要求等开创了一条科学先进、成功示范之路,为转变我国空域资源长期粗放管理、使用效率低下、技术支撑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发挥了前瞻引领作用。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于航空运输管理领域。

我国现有空管体制决定了空域系统网络与欧美国家存在显著结构差异,加之飞行分布极其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珠三角、长三角)成为全球飞行最繁忙区域之一。

本项目针对我国空域系统网络错综复杂、军民航飞行需求持续密集增长、空域资源使用矛盾及飞行冲突日益突出的独有特点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我国空域系统精细管理与协同运行的关键技术、系统装备和示范应用,对于深化国家空域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军民航深度融合发展、提高空域资源利用率和运行效率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实用价值。

先进通用飞机航电系统概述

先进通用飞机航电系统概述

[ 关键 词 ] 通用飞机 ;航 空 电子 系统;S ma r t D e c k ;T o p D e c k [ 中图分类号] V 2 4 3 [ 文献标识码] A[ D O I 编码]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 1 4 1 X . 2 0 1 5 . 0 2 . 0 7 『 文章 编号 ] 1 0 0 6 — 1 4 1 X( 2 0 1 5 )0 2 - 0 0 3 2 — 0 4
台 、H ON E Y WE L L 公司的 P r i mu s A P E X 平 台、
历 了 从分 立 式 架 构 转 变 到 联 合 式 架 构 、再 逐 步 到 综 合 式 架 构 的发 展 。 为实 现 多 功 能 与 低 成 本 的 兼 顾 ,综 合 化 、模 块 化 设 计 已经 在通 用 飞机 上得 到
2 . Ar my Av i a t i o n R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o ic f e , Ge n e r a l S t a f f , P L A, S h a n g h a i 2 0 0 2 3 3 , Ch i n a )
Abs t r a c t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i n t e g r a t e d s y s t e m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S e c o n d l y t h e p a p e r g i v e s ou t t h e t e c h n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a n d s y s t e m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o f t wo
的 航 电技 术 可 以提 高 飞行 员对 飞行 环 境 的态 势 感

科技成果——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立焊工艺及装备

科技成果——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立焊工艺及装备

科技成果——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立焊工艺及装备成果简介
变极性等离子弧立焊工艺是航天航空、高压开关和石油化工领域最具发展前景的铝合金焊接工艺之一,已成为我国新型运载火箭、航天飞行器等航天产品的必选焊接工艺,目前国际上只有加拿大LIBIRDI 和美国AMET公司具有该技术,并且只是高价格提供装备,无法提供工艺技术支持。

本项目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独立开发完成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成套装备与工艺技术,将焊接工艺技术与自动化焊接成套设备相结合,研究的变极性等离子焊接设备及工艺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可大幅提高我国航天产品的制造工艺水平,进而增强我国航天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天宫一号”焊接现场
应用领域
所处研发阶段: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阶段。

适合应用领域:航空航天及国防先进制造技术领域。

已有应用情况:北京卫星制造厂;首都航天机械公司;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成都
电焊机研究所;内蒙古工业大学。

施工现场的变极性等离子弧纵缝焊接系统
投资规模及效益分析
可直接向航天制造企业提供工程服务,每套设备直接经济效益可达到几百万元;而从平抑进口产品价格的角度,可以使每套进口等离子设备降低数百万元的价格;按照航天领域每年10-20套的需求计算,可获得直接经济效益数千万元。

而且,进口设备的价格并不包含工艺,所以从航天产品焊接工艺的角度来说,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是难以估量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进航电系统的引进
先进的航电技术可以提高飞行员对飞行环境的态势感知能力,增强飞机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能力,从而提高人机交互性和飞行安全性。

一、采用综合化、模块化的结构
综合化主要体现在:显示控制界面和飞行管理功能的综合;飞行参数处理功能的综合;通信、导航、监视功能的综合;音频信号的集中处理等。

综合和模块化设计可以优化系统的整个计算、通信和 I/O 资源,减轻重量,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选取重量轻和体积小的航电设备,这将为其使用和维护带来更多便利。

二、采用通用性模块
在航电系统中最大限度地使用相同类型的模块,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重构能力。

通用化设计不仅包括设备模块的尺寸、安装形式, 还包括设备的接口、数据总线、飞机各种用电设备的电源体制等。

三、智能化的飞行过程
借助于飞行管理、自动飞行、电传飞控等先进技术的发展,本文所选取的航电系统以更透明的方式向飞行员呈现信息,使决策本能化并且更少依赖认知分析,实现飞行过程的智能化,大幅减轻飞行员的工作负荷,增加飞行的安全性。

四、人性化的飞行界面
利用气象探测、近地告警、合成视景、ADS-B等技术使周边的空中管道、气象云图、三维地形、视景增强图像、机场信息等都显示在
飞机上,实现情景可视化,从而增强飞行员的态势感知能力, 不断地提高驾驶员对飞机作出正确快速决策的能力、管理能力和操纵能力。

同时,飞行操作程序不断简化,即使在应急情况下,飞机也具有包线限制、危险规避的功能, 这不仅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负荷,而且增加了飞行的安全性。

在操控方面,采用多触摸屏功能,取消机械开关、旋钮和按钮,实现无纸化操作,为飞行员提供一个直观的、可以与所有的飞机系统和功能连接的人机交互方案。

五、TopDeck 系统
Thales公司开发的 TopDeck 系统基于新一代航电系统的核心设计理念,是集直观性、交互性、综合性以及安全性于一体的创新型航空电子系统,该创新型的 Icube-S 高度综合航电系统将所有功能集成在一个单一的模块化通用架构中。

目前已应用在“阿古斯塔”公司的 A109 轻型通用直升机和“西科斯基”的 S-76D 直升机上。

TopDeck 系统包含主飞行显示器和导航器、交互式飞行/任务管理和数字地图(FM/Dmap)、直升机地形告警系统、直升机合成视觉系统、自动飞行控制系统、无线电通信和导航、发动机管理、集中维护和电子飞行包等。

FM/Dmap 系统包括飞行管理和数字地图子系统及一个多功能显示器。

该系统能够产生一幅三层的图像,包括:地图背景、导航符号和交互式选单。

通过采用精确地图定位很容易就能完成地图和地形的相关。

TopDeck系统的技术特点
Thales公司的TopDeck系统通过技术综合,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机电式仪表,其性能达到了更高的水平。

从先进航空电子系统的设计来看,其具备的技术特点如下:
1)综合化
TopDeck系统将所有的功能集成在一个模块化架构中实现,包含主飞行和导航显示器、飞行任务管理和数字地图、地形告警系统、综合视觉系统、自动飞行控制系统、无线电通信和导航、发动机管理、集中维修以及电子飞行包等。

飞行管理和地图生成实现了更深层次的综合。

TopDeck系统航电系统的综合化程度很高,打破了传统的 one box/one function 结构,将合成视觉系统、数字地图、告警系统、XM 气象系统等集成于一体,综合了 4 轴双冗余自动飞行控制系统,飞行管理系统中集成了一个传感器阵列(惯性传感器、GPS 和空中数据单元),能够精确传递位置数据,实现高度的综合。

2)分层结构
TopDeck 系统采用航空全双工交换以太网802.3 (ARINC 664),采用ARINC429 和 MIL-STD-1553 数据总线结构,能直接与不同制造商生产的多种设备兼容,包括:气象雷达、地形感知与告警系统、飞机防撞系统、S 模式异频雷达收发机、敌我识别系统、无线电等。

TopDeck系统以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的高速数据网络为主传输通道,利用分层和分区来隔离系统组件。

TopDeck系统架构分为显示控制层、数据集中处理层、外围设备层。

显示控制层为人机接口,用于
飞行员感知飞行态势、操纵和监控飞机的飞行;数据集中处理层负责将外围设备上传的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处理,然后发送至显示控制层;外围设备层包括各种传感器和作动器,负责各种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作动器对舵机的控制。

3)通用性
TopDeck系统的自动驾驶仪、飞行管理系统、告警系统和集中维护系统都使用标准的模块。

4)直观界面
增强安全性的关键在于减少飞行员的认知工作量,尤其在面临重新规划路线及处理紧急事件等复杂任务时能使决策本能化且更少地依赖认知分析。

TopDeck 系统在这方面具有突破性,取消了玻璃显示器上的所有机械开关、按钮和旋钮,以虚拟的控制面板代替基于硬件的控制面板,开发了突破性的交互式人机界面,设计出了舒适、可靠、通用的中央光标控制装置,通过指向点击、拖拽和滚动来控制所有功能。

飞行员仅仅移动一下光标就能改变飞行计划或路线,飞行员的所有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所要完成的任务上,减轻了工作量、缩短了反应时间,并且增加了安全性。

5)交互性。

该系统提供了能组合导航和数字地图功能的交互式飞行管理和地图系统。

交互式飞行管理系统,遵循 A653 接口标准、可实现客户定制。

这种交互式架构简化了飞行操作,改进了导航管理,增加了态势感知能力,并减轻了飞行员负荷。

[1]钱森鲁.航电系统自动化测试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7.
[2]徐新丽,万会兵.先进通用飞机航电系统概述[J].航空电子技术,2015,46(2):32-35.
[3]赵红军.自主研发轻型运动飞机航电系统关键技术分析[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18,54(5):45-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