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部分前列腺部尿道和耻骨前列腺韧带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全盆底重建技术的手术要点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全盆底重建技术的手术要点

※ 通信作者:冯宁翰,Email:ninghan.feng@njmu.edu.cn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全盆底重建技术的手术要点吴 岩 徐新宇 汪 洋 陈国韬 冯宁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 泌尿外科,江苏 无锡 214002)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第6位[1]。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prostatectomy,RP)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由于其损伤小、术野及解剖结构清晰,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成为泌尿外科医师广泛开展的术式[2]。

但由于盆腔结构复杂,RP术后有相当几率出现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等多种并发症。

2003年,Salomon等提出RP的“三连胜”理念,即术后肿瘤学控制、尿控及性功能恢复[3],其中术后尿失禁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4]。

如何降低尿失禁的发生已成为泌尿外科医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手术方式的改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主要技术手段可分为保留技术与重建技术,核心理念均为最大限度保留前列腺及尿道周围组织结构,以维持正常的尿控与勃起功能。

保留技术可分为VIP(VattikutiInstitueProsta-tectomy)技术[5]、保留Retzius间隙技术[6]、保留膀胱颈技术[7]、最大尿道长度保留技术[8]等;重建技术可分为后方重建技术(Rocco缝合技术)[9,10]、尿道周围组织耻骨后悬吊术(Patel缝合技术)[11]、尿道后方联合重建技术[12]等。

笔者在现有重建技术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全盆底重建技术”,在腹腔镜下最大限度的恢复盆底结构,现将此技术进行介绍。

1 全盆底重建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适应证主要是临床分期≤T2c的中、低危前列腺癌,年龄<75岁或预期寿命>10年,PSA≤20ng/ml,Gleason评分≤7分,能够耐受全身麻醉等。

一般无绝对禁忌证,其相对禁忌证包括盆腔骨折病史、盆底肿瘤及手术史、患者存在显著增加手术风险的疾病,严重出血倾向性疾病或血液凝固性疾病,预计寿命<10年,腹腔和(或)会阴手术史、放射治疗史、去势史及长期雄激素阻断治疗史,过度肥胖(BMI>40)和前列腺体积过大(>100g)等。

1例腹腔镜下保留性神经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配合

1例腹腔镜下保留性神经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配合
r 1 9 , 0( ): 8 . g, 9 3 9 9 4 8
( 稿 E期 :0 8— 8— 4 收 t 20 0 0 ) ( 文编 辑 王 钊林 ) 本
[ ] 裘 华 德 . 压 封 闭 引 流 技 术 介 绍 ] 中 国 实用 外 科 杂 志 ,9 8 1 3 负 j。 1 9 .8
手 术 中 洗 手 护 士应 熟 练 配 合 , 进 行 闭 孔 神 经 淋 巴 清 扫 时 应 给 在 3 。 , 离 膀 胱 时 给 0镜 。术 中 处 理 耻 骨 后 复 合 体 , 断 膀 胱 O镜 游 。 离 颈 和 前 列 腺 侧 韧带 时可 能 会 出现 大 }血 , 密 切 配合 , 避免 出 } 应 I 以 血 。此 手 术 时 间 长 , 时 约 9h 因 此 对 病 人 体 位 的 安 置 尤 为 重 耗 ,
s r op o t heh aig o is ed {c s A l ia ra sn u et r mo et e l fts u ee t : ci c ltilu ig n n
( ): 3 4 2 3— 2 4 3 .
tevcu saigtcnq e J . rJPatS r , 9 7 5 3 : h au m el eh iu [ ] B ls ug 1 9 , 0( ) n
17 86
FAM I Y L NURS J l , 0 8Vo. . B E uy 2 0 16No 7
参考文献 :
E 3 Mule Mroj L Kwan e a. eu eo e aiepe— 1 l r n T, k ni , c s yO,t 1Th s f gt rs n v
镜 下保 留性 神经 前 列 腺 癌 根 治 术 。现 将 手 术 配 合 介 绍 如 下 。

手术-7.5.2.2 保留性神经的前列腺癌根治术

手术-7.5.2.2 保留性神经的前列腺癌根治术

【编号】7.5.2.2【手术名称】保留性神经的前列腺癌根治术【英文名称】nerve-sparing radical prostatectomy【别名】保留神经的前列腺癌根治术【ICD编码】60.5 02【相关解剖】前列腺手术1.前列腺局部解剖前列腺是一纤维肌性腺体,有弹性,位于骨盆深处、膀胱颈和尿生殖膈之间,前面为耻骨联合,后面为直肠。

其间有后尿道穿过,射精管穿过腺体的后部开口于后尿道精阜的侧方。

前列腺状如去顶的圆锥,上下径约2.0cm,前后径3.0cm,左右径约4.0cm(图7.5.2.2-0-1~7.5.2.2-0-3)。

前列腺的前面稍隆起,后面通过直肠壁可触及,上方有一明显的中央沟。

前列腺可分为5个叶:两侧叶、中叶(后联合)、后叶(位于射精管平面的后面)和前叶。

横切面上前列腺分内、外二层。

外层较厚,由较长的分支腺体组成,是前列腺癌的好发部位;内层较薄,由粘膜下腺和粘膜组成,是前列腺增生的发生部位。

内外层之间有一不明显的包膜(图7.5.2.2-0-4,7.5.2.2-0-5)。

当前列腺增生时,来自内层的腺体上皮和尿道周围的纤维肌质成分形成多中心的增生结节,增生结节进行性生长,压迫外层前列腺形成所谓的“外科包膜”(假包膜)。

这一外科包膜在开放性前列腺切除及腔内前列腺手术中均具有重要的定位价值(图7.5.2.2-0-6)。

手术时增生腺体容易从外科包膜剥离。

增生腺体的大小和质地相差甚大,根据增生腺管和纤维肌肉成分的比例不同而异。

上述分叶源于1912年Lowsley 对胎儿前列腺镜下结构的腺体分组。

1972年Mc Neal 对前列腺结构的再研究显示:前列腺组织由腺体和纤维肌肉基质两部分组成,位于前部的纤维肌肉基质主要由平滑肌纤维组成,约占前列腺全部体积的1/3。

腺体部分可分为中央带及边周带。

在射精管与尿道内口至精阜间的组织呈圆锥状,称为中央带;中央带周围为边周带。

这两个带之间除了有明显的界限外,腺体的组织结构也有所不同,中央带腺管分支复杂,细而密,上皮细胞密集;边周带腺管分支简单粗大,上皮细胞稀疏。

前列腺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

前列腺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

前列腺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前列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前列腺癌(ICD-10:C61)。

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ICD-9-CM-3:60.5)。

(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包括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等相关肿瘤标志物测定。

4.前列腺穿刺活检及病理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1.适合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

2.能够耐受手术。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1前列腺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1.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隐血试验;(2)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5)相关影像学检查;(6)放射核素骨扫描。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如B型钠尿肽(BNP)测定、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测定等]、肺功能、血气分析等。

(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

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和(或)硬膜外麻醉。

2.手术方式: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等。

4.输血:必要时。

输血前需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交叉合血。

(九)术后住院恢复≤10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摘除

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摘除

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摘除
周林玉;吴斌;董晓程;陈友辉
【期刊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2(037)001
【摘要】目的提高前列腺增生症开放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摘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30例.结果 30例术后随访1~12个月,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结论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增生部切除术是较理想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开放手术治疗方法.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周林玉;吴斌;董晓程;陈友辉
【作者单位】安徽省立医院泌尿外科,合肥,230001;安徽省立医院泌尿外科,合肥,230001;安徽省立医院泌尿外科,合肥,230001;安徽省立医院泌尿外科,合
肥,2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7.3
【相关文献】
1.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摘除术84例 [J], 赵正
2.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与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摘除术的护理分析 [J], 陈桂平
3.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52例分析 [J], 吴成光;李祥世
4.耻骨后保留尿道起始部前列腺摘除术56例体会 [J], 杨长庆;杨佐炎;易飞;邓国
5.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40例体会 [J], 王景春;王颖;徐玄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良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临床研究

改良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临床研究

改良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临床研究贾其磊;郑泽贵;杜龙;刘文兵;邓家富;汪海波【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5月-2016年2月对12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行常规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组75例行改良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分别对手术前、手术后1周及1个月IPSS评分、QOS评分、Qmax、并发症发生等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及治疗组术前及术后IPSS评分、QOS评分、Qmax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拔管后均能顺利排尿,术后1周对照组35例(74.47%)、治疗组53例(70.67%)诉尿急;术后1个月随访,对照组19例(40.43%)、治疗组25例(33.33%)患者诉尿急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更使患者获益.【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17(015)030【总页数】3页(P20-22)【关键词】前列腺增生;改良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效果【作者】贾其磊;郑泽贵;杜龙;刘文兵;邓家富;汪海波【作者单位】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300;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300;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300;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300;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300;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300【正文语种】中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是临床上治疗老年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s,BPH)的“金标准”。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手术配合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手术配合
手术体位
平卧位,双臂置于体侧以中单包裹固定,术中头低脚高30度
基本手术步骤
护理合要点
1.常规消毒皮肤铺单,台上导尿
常规消毒后协助铺单,与巡回护士清点纱布、缝针、器械,递石蜡油润滑过的导尿管
2.脐上做横行切口,置入IOnlm穿刺套管,脐与左骼前上棘连线内1/3交界处切口,置入12.5mm穿刺套管,脐与右骼前上棘连线内1/3交界处切口,置入12.5mm穿刺套管,脐与左、右酩前上棘连线外1/3交界处分别置入两个5mm穿刺套管。
递分离钳、双极电凝,一边分离一边止血,吸引器、超声刀,递VTOC倒刺2-0缝扎,上Hem-O-Iok夹。
5.夹闭阴茎背深血管更合体,牵引气囊导尿管,于前列腺尖部远端切断后尿道
递组织剪、吸引器、分离钳、Heln-OTok夹,递超声刀离断。
6.分离膀胱腹膜间隙,分离膀胱后壁至膀胱颈,剥离两侧精囊腺,沿DenoviIIer筋膜间分离前列腺后壁至前列腺尖部
递标本袋、递刀扩大切口取出标本,电凝止血,递引流管,关腹前后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纱布、器械、缝针等用物无误,逐层关闭切口
注意事项
L摆放平卧位,下肢约束带避免固定在膝关节处。双臂置体侧。
2.以双肩为支点用肩托固定,避免头低足高位时剪切力对肩部皮肤的压迫。
3.术中病人置于头低脚高位,患者眼睛涂眼药膏后贴上输液贴保护。
用物准备:
大包,腹腔镜器械包,手术衣包、腹腔镜设备系统,1Omnl腹腔镜镜子,腔镜保护套*2,IOmm及12.5施夹钳及Hem-OTOk夹,刀片(11号),一次性负压球,VToC倒刺2-0及3-0各3,9*24三角针,0#丝线,强生穿刺器(12.5mm*2>5mm*2),吸引器,多功能电刀,手套,2/0薇乔可吸收线,大纱布,小纱布,50ml注射器,双极电凝、BP贴膜30*20、5丽分离钳1、GnC剪刀、5mm肠钳2、5mm0型持针器、长超声刀、纤丝止血纱布、引流袋2、敷贴5*7及10*10和10*15、无痛碘棉球、橙色前列腺可吸收单乔线2-0、可吸收线2-0,16F双腔导尿管、20F三腔导尿管,取物袋

手术讲解模板: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手术讲解模板: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手术资料: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手术步骤: 9.探查转移 此时,仔细止血并探查有无 淋巴结转移。
手术资料: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手术步骤: 10.止血 去除耻骨后堵塞纱布,钳夹、 结扎或电凝明显的出血点。
手术资料: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手术步骤:
11.切开膀胱 靠近前列腺上缘切开膀胱前壁,切断膀胱颈,将前列腺一并 切除,并经看到的输尿管口将输尿管导管插入两侧输尿管[图1 ⑺]。 ⑺靠近前列腺切开膀胱前壁
注意事项: 4.前列腺尖端需全部切除,不可姑息,因 此处常含癌肿组织。
手术资料: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注意事项: 5.很好保存尿道膜部,以防术后发生尿失 禁。
手术资料: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术后处理: 1.术后10日,放空气囊,拔除导尿管。
手术资料: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术后处理: 2.如出现一时性尿失禁,一般可在2周内 恢复,在此期间,可行针灸和电刺激治疗。
手术资料: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手术步骤:
5.切断部分尿道 部分切断尿道,直到看到尿道内的导尿管[图1 ⑷]。 ⑷切开膜部尿道的前半环
手术资料: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手术步骤: 6.缝尿道前缘 以0号铬制肠线缝合切开 的尿道切口上缘,以后有助于膀胱颈和尿 道的吻合。
手术资料: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手术步骤:
7.切断尿道 将尿道环周切断,以淀粉海绵置于前列腺床,用小deaver牵 开器钩住堵塞纱布,控制盆腔静脉丛和其他血管的出血[图1 ⑸]。 ⑸切断膜部尿道的后半环
手术资料: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手术步骤:
8.分离精囊 分别游离精囊,个别结扎切断输精管[图1 ⑹]。 ⑹游离前列腺并显露精囊和输精管后表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研究·保留部分前列腺部尿道和耻骨前列腺韧带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车建平 王光春 彭 波 黄建华 朱 巍 王 波 周婷婷 康 黎 许云飞 郑军华 【摘要】 目的 探讨保留部分前列腺部尿道和耻骨前列腺韧带在减少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中的作用。

方法 将60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

Ⅰ组患者行传统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Ⅱ组患者采用保留部分前列腺部尿道和耻骨前列腺韧带的方法行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1、3、6和12个月随访尿失禁情况。

结果 两组间年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Gleason评分和临床分期构成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前列腺尖端切缘均无肿瘤残留,前列腺侧缘阳性率类似。

Ⅱ组在术后1、3、6个月的完全尿控率均显著高于Ⅰ组(P值均<0.05)。

结论 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保留部分前列腺部尿道和耻骨前列腺韧带可显著提高近期尿控的效果。

【关键词】 前列腺恶性肿瘤;前列腺癌根治术;尿失禁Preserving partial prostatic urethra and puboprostatic ligament in radical retropublic prostatectomy CHE Jianping,WANG Guangchun,PENG Bo,HUANG Jianhua,ZHU Wei,WANG Bo,ZHOU Tingting,KANGLi,XU Yunfei,ZHENG Junhua. Department of Urology,Shanghai Tenth People’s Hospital,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72,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ZHENG Junhua.E-mail:zhengjh0471@sina.com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reserving partial prostatic urethra and puboprostaticligament on reducing the postoperative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radical retropubic prostatectomy.Methods A totalof 60patients with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groups.Conventional radical retropubicprostatectomy was performed in 30patients in the group 1,and 30patients in the group 2underwent radicalretropubic prostatectomy preserving puboprostatic ligament and partial prostatic urethra.The urinary incontinencewas evaluated on 1st,3rd,6th and 12th months after operation.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age,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Gleason score and clinical sta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all P>0.05).No residual tumor at cutting edge of the prostate apex was found,and the positive ratios of residual tumor on thelateral prostate were similar between two groups.The urinary continence in the group 2was better than that ingroup 1on the 1st,3rd and 6th months after operation(all P<0.05).Conclusion The preservation of partialprostatic urethra and puboprostatic ligament in radical retropubic prostatectomy is conducive to the short-termrecovery of urinary continence.(Shanghai Med J,2012,35:396-399)【Key words】 Prostate cancer;Radical prostatectomy;Urinary incontinence 作者单位:200072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通信作者:郑军华,电子邮箱为zhengjh0471@sina.com 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radical retropublicprostectomy,RRP)是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首选的治疗方法。

随着操作的精细熟练和技术设备的改进,该术式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降低切缘阳性率和保护术后勃起功能等方面均有很大程度的改善,但尿失禁仍是RRP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1]。

本研究旨在探讨保留部分前列腺部尿道和耻骨前列腺韧带(puboprostatic ligament,PP)的RRP在减少术后尿失禁中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 60例在术前经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或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病理检查证实为·693·Shanghai Med J,2012,Vol.35,No.5局限性前列腺恶性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

Ⅰ组患者的年龄为55~75岁,平均年龄为(66±7)岁,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为2.8~43.6ng/mL,平均PSA水平为(17.4±6.9)ng/mL;Gleason评分≥3分且<5分4例,≥5分且<8分23例,≥8分3例;临床分期:T1b1例,T1c3例,T2a9例,T2b9例,T2c8例。

Ⅱ组患者的年龄为52~76岁,平均年龄为(65±8)岁,PSA水平为3.9~51.3ng/mL,平均PSA水平为(16.8±7.4)ng/mL;Gleason评分≥3分且<5分3例,≥5分且<8分25例,≥8分2例;临床分期:T1b3例,T1c2例,T2a9例,T2b10例,T2c6例。

两组中,所有患者术前均经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显示上尿路无异常,盆腔CT或MRI检查未见局部淋巴结转移和精囊、盆壁侵犯,经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检查排除骨转移。

术前PSA水平>20ng/mL或Gleason评分为8分者术前皮下注射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3.6mg,每4周1次,联合口服比卡鲁胺50mg,1次/d,新辅助内分泌治疗3个月。

在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后1个月或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3个月行RRP。

1.2 手术方法 所有手术均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进行,由同一位主任医师主刀完成。

Ⅰ组按常规的RRP方法[2]离断PP和处理阴茎背深静脉丛。

Ⅱ组与Ⅰ组RRP唯一不同之处是PP和前列腺尖部的处理。

先小心去除耻骨后前列腺前表面的纤维脂肪组织和表浅静脉,靠近骨盆侧壁锐性切开盆筋膜,向内侧钝性扩大盆筋膜切口,直至清晰显露PP,将提肛肌附着前列腺外侧的肌肉纤维剥离,直至前列腺尖端,此时可以扪及前列腺尖端前方的尿道和尿道内导尿管。

在食指和拇指引导下将Babcock钳置于前列腺尖端,紧贴前列腺收紧Babcock钳,使PP和阴茎背深静脉丛握于Babcock钳内,用2-0可吸收线沿Babcock钳下缘行8字形缝合,分别横行穿过PP和阴茎背深静脉丛下方,紧靠耻骨抽紧缝线,近前列腺包膜斜行离断PP和阴茎背深静脉丛后打结,此时切端依靠PP悬吊在耻骨上,同时在前列腺前表面会出现一被膜缺损面,用丝线连续缝合阴茎背深静脉丛另一断端,止血后紧贴前列腺表面行钝性或锐性分离,使斜行覆盖在前列腺尖部的尿道膜部括约肌与前列腺分离,直达前列腺尖部和尿道交界处,在前列腺尖部用小纱布分离球剥离出长度为0.5~1.0cm的尿道。

继而按Walsh的方法离断尿道,保留前列腺旁血管神经束(neurovascular bundle,NVB),在分离前列腺底部时应特别注意于紧靠精囊处离断精囊,不做精囊广泛分离。

如肿瘤侵及单侧精囊,仅保留一侧NVB。

切除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后行膀胱尿道再吻合重建膀胱颈,术后留置导尿管2周。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时进行尿失禁等级评分(MHU评分)以及尿失禁自我评价(ICIQ-SF评分)。

当MHU评分达到0分时认为达到完全控尿的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两组间平均年龄、PSA水平、Cleason评分和临床分期构成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60例行RRP的患者术后随访1~3年,中位随访时间为1.6年,除Ⅰ组1例患者术后2年死于大面积心肌梗死外,余59例患者均健在。

Ⅰ组术中失血量为400~2 600mL,中位失血量为740mL。

术后病理分期T1b1例,T1c3例,T2a9例,T2b5例,T2bN12例,T2c9例,T3c1例;T2bNl和T3患者追加内分泌治疗和放射治疗。

术后吻合口狭窄1例,经尿道内切开后治愈;右侧斜疝1例,经疝修补术后治愈;术后发生吻合口漏尿3例,间歇牵引导尿管1周后均自愈。

术后3~6个月最大尿流率为11.0~38.1mL/s,无肿瘤临床复发或转移,PSA水平为0.001~2.8ng/mL,其中PSA>0.4ng/mL 2例。

Ⅱ组术中失血量为400~1 800mL,中位失血量为710mL。

术后病理分期T1b3例,T1c2例,T2a9例,T2b7例,T2c4例,T2cN12例,T3c2例,T4a1例;T2cN1、T3和T4患者追加内分泌治疗和放射治疗。

术后吻合口漏尿2例,经间断牵引导尿管1周后治愈;右侧腹股沟斜疝1例,一直在行保守治疗及随访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