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植物营养器官-根
合集下载
植物器官名词解释

植物器官名词解释
植物器官是指植物体内由不同的细胞和组织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这些器官协同工作,共同完成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1.根: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主要负责固定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以及合成部分有机物质。
根的结构从顶端到底部分分别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2.茎:茎是植物的另一个营养器官,主要负责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营养物质到植物体的各部分,同时起到支持枝叶、花和果实的作用。
茎的结构包括表皮、薄壁组织、维管束和髓等部分。
3.叶:叶是植物的光合器官,主要负责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组织和维管束等。
4.花: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负责繁殖后代。
花的主要结构包括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
根据花的结构,可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5.果实:果实是由花后发育而来的,主要负责保护和传播种子。
果实的结构包括果皮和种子。
根据果皮是否肉质化,果实可分为肉果和干果两大类。
6.种子: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单元,包含有植物的遗传信息。
种子的结构主要包括种皮和胚。
这些器官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植物的生命活动。
同时,植物器官培养技术的发展,也为植物繁殖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植物学课件:第三章 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1、根毛;2、表皮; 7
3、皮层;4、内皮层;
8 5、中柱鞘;6、髓;
7、原生木质部;
8、后生木质部
五、侧根的形成
侧根的形成
二原型根
中柱鞘 四原型根
侧根
侧根的形成--- 侧根原基的发生 及其位置( 中柱鞘的细胞) 想一
想
七、根瘤与菌根
1、根 瘤
是由生活在土 壤中的根瘤细菌侵 入根内而产生的瘤 状突起。
皮层
内皮层 中柱鞘
表皮
根毛
根毛区 伸长区 分生区
根冠
双子叶植物 根的初生结构
1. 表皮 2. 皮层 外皮层
皮层薄壁组织 内皮层:凯氏带 3. 中柱(维管柱)
中柱鞘、 初生韧皮部 初生木质部 髓(有或者无)
2、根的初生构造
(1)表 皮
Root hair
长度:0.5-10mm 数量: 几百条∕mm2 寿命: 两三周或更短
成熟区
伸长区
根
尖
的
分生区
结 构
根冠
五、根 的 初 生 结 构
(primary structure)
• 初生生长 (primary growth): 根尖的顶端分生 组织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的过程。
• 初生组织(primary tissue):初生生长过程中所 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
• 初生结构(primary structure):由初生组织共 同所组成的结构。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 层和维管柱三个部分构成。
• 主根和侧根
根系的类型
直根系 定根
须根系
支持根
不定根
三、 根的变态:
贮藏根:肉质直根(fleshy tap root), 主根发育而成,萝卜、胡萝卜、白芷、 桔梗、菘蓝、丹参等。
植物学-第3章 营养器官-根

1.肉质直根:萝卜、胡萝卜、甜菜、人参 2.块根: 甘薯、木薯
缩短 的节 下胚轴
肉质直根:萝卜
肉质直根:胡萝卜
肉质直根:甜菜
块根: 甘薯
(二)气生根
1.支柱根:玉米、高梁、甘蔗、榕树等 2.攀援根:常春藤、络石、凌霄等 3.呼吸根:红树、水龙、水松 等 4.同化根:附生兰,香子兰等的气生根 5.收缩根:百合的鳞茎 6.板根:榕树等 7.繁殖根:不定芽 8.无根的植物:
内皮层: 五面增厚的细 胞,横向壁、 径向壁、内切 向壁全面增厚, 横切面上呈马 蹄形; 通道细胞:薄 壁,夹于五面 增厚的细胞间, 与导管正对。
3.维管柱:
中柱鞘:侧根发生处。老根中细胞壁增厚。 初生木质部:多原型,但每束导管数较少。 初生韧皮部:每束筛管,伴胞数量不多,但束数多。 髓:幼根由薄壁细胞,老根由厚壁细胞组成,位于中央。 薄壁细胞:位于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为薄壁细胞。
木射线
(二)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和活动
中柱鞘细胞
平周分裂 外
木栓形成层 垂周分裂
木栓层 木栓形成层
周皮
平周分裂 内
栓内层
木栓层
周
皮
木栓形成层
栓内层
维管形成层
射线
韧皮纤维 筛管伴胞
次生韧皮部
双 子 叶 植 物 根 的 次 生 结 构
(四)单子叶植物根的结构
单子叶植物是须根 系,由不定根组成, 无次生生长,只有 初生生长,不增粗 (玉米)。
宿主植物
是真菌的生存的地方,好像真菌的“家”一样,并源源 不断地把碳水化合物和一些基本养分提供给真菌。
菌根共生的类型
• 外生菌根
所有的松类和一些被子植物树种( 约20属)
• 丛枝菌根
缩短 的节 下胚轴
肉质直根:萝卜
肉质直根:胡萝卜
肉质直根:甜菜
块根: 甘薯
(二)气生根
1.支柱根:玉米、高梁、甘蔗、榕树等 2.攀援根:常春藤、络石、凌霄等 3.呼吸根:红树、水龙、水松 等 4.同化根:附生兰,香子兰等的气生根 5.收缩根:百合的鳞茎 6.板根:榕树等 7.繁殖根:不定芽 8.无根的植物:
内皮层: 五面增厚的细 胞,横向壁、 径向壁、内切 向壁全面增厚, 横切面上呈马 蹄形; 通道细胞:薄 壁,夹于五面 增厚的细胞间, 与导管正对。
3.维管柱:
中柱鞘:侧根发生处。老根中细胞壁增厚。 初生木质部:多原型,但每束导管数较少。 初生韧皮部:每束筛管,伴胞数量不多,但束数多。 髓:幼根由薄壁细胞,老根由厚壁细胞组成,位于中央。 薄壁细胞:位于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为薄壁细胞。
木射线
(二)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和活动
中柱鞘细胞
平周分裂 外
木栓形成层 垂周分裂
木栓层 木栓形成层
周皮
平周分裂 内
栓内层
木栓层
周
皮
木栓形成层
栓内层
维管形成层
射线
韧皮纤维 筛管伴胞
次生韧皮部
双 子 叶 植 物 根 的 次 生 结 构
(四)单子叶植物根的结构
单子叶植物是须根 系,由不定根组成, 无次生生长,只有 初生生长,不增粗 (玉米)。
宿主植物
是真菌的生存的地方,好像真菌的“家”一样,并源源 不断地把碳水化合物和一些基本养分提供给真菌。
菌根共生的类型
• 外生菌根
所有的松类和一些被子植物树种( 约20属)
• 丛枝菌根
第三节植物的根

第三节 植物的根
• 三、根的发育 • (一)根顶端分生组织 • 种子胚根细胞不断分裂、生长、分化,形
成主根。哪么,側根、根毛等又是如何形 成的? • 根的不活动中心(quiescent center)/静止 中心:是指根体最远端一群生理不活跃的 区段。一些研究发现,玉米根冠原始细胞
第三节 植物的根
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出现一种側生分生组织, 叫维管形成层(简称形成层)。这种由维管形成层
第三节 植物的根
• 活动,使根加粗的生长过程,叫根的次生生长。 • 次生生长的具体过程是:在两个初生木质部之间,一些细
胞开始平周分裂,形成形成层。形成层向左右两側扩展, 中柱鞘的细胞恢复分生能力,成为形成层的一部分。这些 分生细胞逐渐形成一个连续的环。形成环最后又变成一个 完整的圆形,根的直径增大,并将韧皮部推到外方。
• 什么叫根瘤?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土壤中一种叫根瘤菌的 细菌侵入植物(以豆科植物为主)根的皮层细胞,其分泌 的物质刺激根表皮细胞迅速增长,形成瘤状突起,这些瘤 状突起,叫根瘤。
第三节 植物的根
• 根瘤是豆科植物的特色。它能将大气中游离的氮(N2)转 化为氨(NH3)。在近代有机农业中,利用豆科植物培肥 土壤是一项重要措施。
机物供给寄主,寄主为真菌提供养料;(2)菌根产生激素, 促根生长。
小结
• 第三章第三节“植物的根”主要讲述了以下内容: • 1、植物的营养器官:主要担负营养生长功能的器官叫营养
器官(vegetative organ)。常指植株的根、茎、叶三种器 官。 • 2、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输导、合成和储藏水分、矿质 元素,并可起支持和繁殖作用。
第三节 植物的根
• 园林植物移栽时,要剪除地上部分的枝叶。移栽后,要加 强灌溉。这是提高种苗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药用植物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和习题

凯氏带五面(横切面为马蹄状)或全部增厚
维管柱
初生木质部一般六原型以下
初生木质部一般为多元型
髓
一般无
一般有
相同点
均有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具有根毛;均为辐射性维管束
1)表皮:单层细胞,无细胞间隙,不角质化,没有气孔,有根毛
①外皮层:一层细胞,表皮破坏后,壁增厚并栓质化,起保护作用
2)皮层②皮层薄壁组织:多层细胞。兼有吸收、运输和储藏作用
③内皮层:一层细胞,有凯氏带(横切面为凯氏点或马蹄形)和通道细胞
①中柱鞘:一层薄壁细胞,紧贴内皮层,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
3)维管柱a.初生木质部:外始式发育
②辐射维管束b.初生韧皮部:外始式发育
c.髓:单子叶植物和个别双子叶植物具有
⑶侧根的形成
侧根起源于中柱鞘,为内起源,发生位置常是固定的,故侧根常在母根表面排成规律的纵行。
初生韧皮部:已被挤成颓废组织,散布于次生韧皮部与栓内层之间的某些部位
维管柱初生木质部:被保留在中心或髓与次生木质部之间的某些部位
髓:双子叶植物初生木质部一直分化至根的中央,故双子叶植物一般没有髓
根的次生结构主要包括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二者分别是木栓形成层和维管形成层活动的结果,他们的活动如下:
次生木质部在内,次生韧皮部在外,相对排列;
2)块根:主要由侧根或不定根发育,如何首乌
⑵支柱根:能增强支持作用,常于茎或近基部的茎节上产生,为不定根,如薏苡
⑶攀援根:茎茎上生出的,暴露在空气中的不定根,如石斛、吊兰
⑸呼吸根:根向上生长,暴露于空气中以进行呼吸,如红杉
⑹水生根:水生植物的根,呈须状,如浮萍、睡莲
1)全寄生植物:不含叶绿体,
⑺寄生根:寄生植物长生的,深入寄主植物的不定根如菟丝子
维管柱
初生木质部一般六原型以下
初生木质部一般为多元型
髓
一般无
一般有
相同点
均有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具有根毛;均为辐射性维管束
1)表皮:单层细胞,无细胞间隙,不角质化,没有气孔,有根毛
①外皮层:一层细胞,表皮破坏后,壁增厚并栓质化,起保护作用
2)皮层②皮层薄壁组织:多层细胞。兼有吸收、运输和储藏作用
③内皮层:一层细胞,有凯氏带(横切面为凯氏点或马蹄形)和通道细胞
①中柱鞘:一层薄壁细胞,紧贴内皮层,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
3)维管柱a.初生木质部:外始式发育
②辐射维管束b.初生韧皮部:外始式发育
c.髓:单子叶植物和个别双子叶植物具有
⑶侧根的形成
侧根起源于中柱鞘,为内起源,发生位置常是固定的,故侧根常在母根表面排成规律的纵行。
初生韧皮部:已被挤成颓废组织,散布于次生韧皮部与栓内层之间的某些部位
维管柱初生木质部:被保留在中心或髓与次生木质部之间的某些部位
髓:双子叶植物初生木质部一直分化至根的中央,故双子叶植物一般没有髓
根的次生结构主要包括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二者分别是木栓形成层和维管形成层活动的结果,他们的活动如下:
次生木质部在内,次生韧皮部在外,相对排列;
2)块根:主要由侧根或不定根发育,如何首乌
⑵支柱根:能增强支持作用,常于茎或近基部的茎节上产生,为不定根,如薏苡
⑶攀援根:茎茎上生出的,暴露在空气中的不定根,如石斛、吊兰
⑸呼吸根:根向上生长,暴露于空气中以进行呼吸,如红杉
⑹水生根:水生植物的根,呈须状,如浮萍、睡莲
1)全寄生植物:不含叶绿体,
⑺寄生根:寄生植物长生的,深入寄主植物的不定根如菟丝子
植物生物学-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共115张

4、成熟区(根毛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多已分化成熟,
四、根的初生结构
由根的初生分生组织分裂衍生而来的细胞,经过生长,形成根的初生结构。 表皮:由原表皮发育而来。 皮层:由基本分生组织发育而来。 维管柱:由原形成层发育而来。 (中柱)
中柱鞘 初生木质部 初生韧皮部 髓部(单子叶植物,少数双子叶植物)
初生木质部
06
薄壁细胞
07
初生韧皮部
08
内皮层
01
中柱鞘
02
后生韧皮部
03
原生韧皮部
04
后生木质部
05
原生木质部
06
薄壁细胞
07
双子叶植物根与单子叶植物根初生结构的差异
单子叶植物根内皮层细胞,常具五面增厚,只有外切向壁仍保持薄壁。
单子叶植物根少数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氏带,但壁不增厚,称为通道细胞(passage cell)。
维管束:外有维管束鞘;维管束由外向内,先是韧皮部,后是木质部,没有形成层,故为有限维管束。韧皮部的分化为外始式;木质部的分化为内始式。
维管束
基本组织
表皮
原生韧皮部
胞间道
后生木质部
后生韧皮部
原生木质部
维管束鞘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维管形成层的来源
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两部分。
束中形成层由初生分生组织保留而来,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
根头
根颈
本根
周皮
皮层
形成层
次生韧皮部
初生木质部
初生韧皮部
次生木质部
萝卜根横切面简图
甜菜根的发育
气生根
攀缘根
支柱根
呼吸根 寄生根:寄生植物叶退化,根伸入寄主体内,吸取寄主的营养。
四、根的初生结构
由根的初生分生组织分裂衍生而来的细胞,经过生长,形成根的初生结构。 表皮:由原表皮发育而来。 皮层:由基本分生组织发育而来。 维管柱:由原形成层发育而来。 (中柱)
中柱鞘 初生木质部 初生韧皮部 髓部(单子叶植物,少数双子叶植物)
初生木质部
06
薄壁细胞
07
初生韧皮部
08
内皮层
01
中柱鞘
02
后生韧皮部
03
原生韧皮部
04
后生木质部
05
原生木质部
06
薄壁细胞
07
双子叶植物根与单子叶植物根初生结构的差异
单子叶植物根内皮层细胞,常具五面增厚,只有外切向壁仍保持薄壁。
单子叶植物根少数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氏带,但壁不增厚,称为通道细胞(passage cell)。
维管束:外有维管束鞘;维管束由外向内,先是韧皮部,后是木质部,没有形成层,故为有限维管束。韧皮部的分化为外始式;木质部的分化为内始式。
维管束
基本组织
表皮
原生韧皮部
胞间道
后生木质部
后生韧皮部
原生木质部
维管束鞘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维管形成层的来源
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两部分。
束中形成层由初生分生组织保留而来,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
根头
根颈
本根
周皮
皮层
形成层
次生韧皮部
初生木质部
初生韧皮部
次生木质部
萝卜根横切面简图
甜菜根的发育
气生根
攀缘根
支柱根
呼吸根 寄生根:寄生植物叶退化,根伸入寄主体内,吸取寄主的营养。
植物的器官(根、茎)

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
器官——由多种组织按一定分布规律构成的,共同担负同 一生理功能的结构单位。 被子植物的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1
第一节 根
一、根的形态和类型
(一)形态
– 通常是植物体生长在土壤中的营养器官,不分节与节间,不生 叶、芽和花。 – 具有向地性、向湿性和背光性。 – 主要功能:根主要有吸收、输导、固着、支持、贮藏和繁殖等 功能。 – 许多植物的根,如甘草、人参、党参等都是重要的中药。
33
次 生 木 质 部 次 生 韧 皮 部
形成层 向内分 裂产生 新的木 质部 形成层 向外产 生新的 韧皮部
加于初生 木质部的 外方
由导臂、管 胞、木薄壁 细胞和木纤 维组成 由筛管、伴 胞、韧皮薄 壁细胞和韧 皮纤维组成
34
加于初生 韧皮部的 内方
• 次生构造维管束类型:由初生构造的木质部与韧皮 部相间排列,转变为木质部在内方,韧皮部在外方 的外韧型维管束。 • 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合称为次生维管组织,是 次生构造的主要部分。 • 形成层在一定部位分生一些薄壁细胞,这些细胞沿 径向延长,呈辐射状排列,称次生射线。贯穿于木 质部的称木射线,贯穿于韧皮部的称韧皮射线,两者 合称为维管射线. • 射线具有横向运输水分和养料的机能。
部分表皮细胞的外壁向外突出,形成根毛。
2.皮层(cortex) 位于表皮内方,由基本分生组织发育而成,为多层 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所组成,常有显著的细胞间隙。 皮层分为外皮层、皮层薄壁组织和内皮层。
(1)外皮层(expdermis)为皮层最外方紧邻表皮的 一层细胞,排列整齐、紧密。当表皮被破坏后,此 层细胞的壁常增厚并栓质化,以代替表皮起保护作 用。
2.支持根:是指自茎上产生一些不定根深入土中,以 增强支持茎干的力量的根。
器官——由多种组织按一定分布规律构成的,共同担负同 一生理功能的结构单位。 被子植物的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1
第一节 根
一、根的形态和类型
(一)形态
– 通常是植物体生长在土壤中的营养器官,不分节与节间,不生 叶、芽和花。 – 具有向地性、向湿性和背光性。 – 主要功能:根主要有吸收、输导、固着、支持、贮藏和繁殖等 功能。 – 许多植物的根,如甘草、人参、党参等都是重要的中药。
33
次 生 木 质 部 次 生 韧 皮 部
形成层 向内分 裂产生 新的木 质部 形成层 向外产 生新的 韧皮部
加于初生 木质部的 外方
由导臂、管 胞、木薄壁 细胞和木纤 维组成 由筛管、伴 胞、韧皮薄 壁细胞和韧 皮纤维组成
34
加于初生 韧皮部的 内方
• 次生构造维管束类型:由初生构造的木质部与韧皮 部相间排列,转变为木质部在内方,韧皮部在外方 的外韧型维管束。 • 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合称为次生维管组织,是 次生构造的主要部分。 • 形成层在一定部位分生一些薄壁细胞,这些细胞沿 径向延长,呈辐射状排列,称次生射线。贯穿于木 质部的称木射线,贯穿于韧皮部的称韧皮射线,两者 合称为维管射线. • 射线具有横向运输水分和养料的机能。
部分表皮细胞的外壁向外突出,形成根毛。
2.皮层(cortex) 位于表皮内方,由基本分生组织发育而成,为多层 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所组成,常有显著的细胞间隙。 皮层分为外皮层、皮层薄壁组织和内皮层。
(1)外皮层(expdermis)为皮层最外方紧邻表皮的 一层细胞,排列整齐、紧密。当表皮被破坏后,此 层细胞的壁常增厚并栓质化,以代替表皮起保护作 用。
2.支持根:是指自茎上产生一些不定根深入土中,以 增强支持茎干的力量的根。
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根

表皮
外皮层 皮层薄壁细胞
内皮层
中柱鞘 初生木质部
薄壁细胞
初生韧皮部
内皮层
中柱鞘
后生韧皮部
原生韧皮部 后生木质部
原生木质部 薄壁细胞
凯氏带立体示意图
功能:控制物
质进出维管柱。
维管柱——皮层以内的柱状体,是由原形成层发育而来
维管柱的组成
(1)中柱鞘:具有潜在的分裂能力 (2)初生木质部—包括原生和后生 成熟方式:为外始式。 (意义) 组成: 功能:物质输送 (3)初生韧皮部—包括原生和后生。 发育方式:也为外始式 初木与初韧相间排列 (4)薄壁细胞(髓) 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
根的向地性
2)分生区
分生区位于根冠的内侧,全长约 1-2毫米。又称生长点。 分生区细胞形状为多面体,个体 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 核大、细胞质浓,液泡很小,外 观不透明。
分生区细胞全部由顶端分生组织细胞构成,分裂能力强, 在根的生活过程中,分生区细胞始终保持分裂能力,经分裂产 生的细胞一部分补充到根冠,以补偿根冠中损伤脱落的细胞; 大部分细胞进入根后方的伸长区,是产生和分化成根各部分结 构的基础;同时,仍有一部分分生细胞始终存在而保持分生区 的体积和功能。
根的维管形成层的发生
维 管 形 成 层 的 发 生 和 活 动
维管形成层的活动
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它的活动
维管射线
在次生维管组织中, 形成了一些径向排列
的薄壁细胞群,称为维管射线,在木质部的
称木射线, 在韧皮部的称韧皮射线。
功能: 径向物质运输。
维管射线形成后,使维管组织内有轴向系统
和径向系统之分。
内 皮 层
原生木质部
后生木质部
维 管 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根的发生
(2)侧根发生的位置
• 侧根在母根上发生的位置,在同一种植物上常
常是较稳定的,这是由于侧根的发生和母根的
初生木质部的类型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
侧根的发生
• 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的根上,侧根发生在对着 初生韧皮部或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 • 在三原型、四原型等的根上,侧根是正对着初 生木质部发生的 • 在多原型的根上,侧根是对着初生韧皮部的
• 由于侧根的位置有一定,因而在母根的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上, 侧根常较规则地纵列成行
三、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侧生分生组织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 经生长分化后形成的结构叫次生结构,这 种分裂活动使根的直径增粗和形成周皮的 生长为次生生长。(双子叶植物) 根的侧生分生组织:* 维管形成层 * 木栓形成层
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由中柱鞘细胞发生,连接成环
维管形成层的活动 •不等速分裂,形成层环由多角形变为圆形 •等速分裂,向内形成次生木质部,向外形成 次生 韧皮部,合称次生维管组织 轴向系统:导管、管胞、筛管、伴胞、纤维等 径向系统:射线 (木射线、韧皮射线)
2、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它的活动
形成层的发生:开始由中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 力而形成,以后的发生逐渐内 移,可深达次生韧皮部 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向外形成大量木栓,向内形 成栓内层,木栓、栓内层与 木栓形成层合称周皮 周皮的作用:次生保护组织,起保护作用
根和根系的类型
主根、侧根和不定根
根和根系的类型
根和根系的类型
2、根系:一株植物全部根的总称
• • • • 根系的类型:根系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大类 根系的分布:根系有深根系和浅根系 大多数的木本双子叶植物,主根深达10~20米 单子植物的须根系则入土较浅,如禾本科植物 的根系入土一般仅有20~30厘米 • 根系在土壤中伸展的范围及根量的多少,与植 物种类和外界环境,如土壤的结构、通气状况、 水分的含量等有关
维管柱原始细胞层------维管柱 皮层原始细胞层---------皮层 根冠原始细胞层---------根冠 +表皮
* 伸长区:由边分裂、边分化的细胞组成。
最早的筛管和最早的环纹、螺纹导管往往出现在这个区域
* 成熟区(根毛区): 表面密被根毛。 (根吸收的主要区域)
• 根 毛
• 根尖表皮细胞向外突出的毛状物,长约0.15~1cm;数 量很多,集生于根尖的一定区域,形成根毛区;每平 方毫米的表皮上,玉米约有420条,豌豆约有230条; 在湿润环境中,数目很多 • 根毛细胞的壁很薄,细胞质紧贴细胞壁,中央是一个 大液泡,细胞核随根毛的增长而逐渐移到它的末端; 细胞壁含果胶质,根毛上粘有很多土壤颗粒,是吸收 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当侧根开始发 生时,中柱鞘 的某些细胞开 始分裂
最初的几次分 裂是平周分裂, 结果使细胞层 数增加,因而 新生的组织就 产生向外的突 起
• 以后的分裂,包 括平周分裂和垂 周分裂是多方向 的,这就使原有 的突起继续生长, 形成侧根的根原 基,这是侧根最 早的分化阶段 • 以后根原基的分 裂、生长、逐渐 分化出生长点和 根冠
维管形成层:向外分裂:产生次生韧皮部
向内分裂:产生次生木质部
木栓形成层:向外分裂:产生木栓层(死细胞)
向内分裂:产生栓内层(活细胞)
苹果老根横切
四、根瘤与菌根 1、根廇:豆类植物和根瘤菌(真菌)的共生体。
2、菌根:植物与土壤中的真菌形成的共生体
五、根的生理功能
* * * * 吸收和输导 固着和支持 合成和储藏 营养繁殖
六、根的变态 1、贮藏根: * 肉质直根:胡萝卜 * 块根:番薯
2、气生根: * * * *
支柱根:玉米 攀援根:常春藤 呼吸根:落羽杉 寄生根:菟丝子
贮藏根
块根
肉质直根
玉米:支柱根
呼吸根
攀援根
菟丝子:寄生根
维管形成层: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一 种侧生分生组织,由薄壁细胞反分 化而来 木栓形成层:由中柱鞘等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形 成的一种侧生分生组织 次生结构:由次生生长所产生的次生组织形成的 结构, 包括次生维管组织和次生保护组织
1、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它的活动
• 根的形成层所形成的次生结构的特点:
• 根毛的寿命很短,约10-20天左右即行萎蔫脱落 • 根毛还能分泌多种物质(如酸类物质) ,溶解土壤中 不易溶化的养分 • 水生植物很少有根毛
2、根的初生结构 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 经生长分化后形成的结构叫初生结构,这 种生长为初生生长。
初生结构: * 表皮 * 皮层 * 维管柱(中柱)
* 表皮:有根毛 无气孔 * 皮层:外皮层 皮层薄壁组织 内皮层:凯氏带 (控制液流) * 维管柱(中柱): 中柱鞘 初生韧皮部 初生木质部
(1)表皮
(2)皮层
(3)维管柱(中柱):来源于初生分生组织的原形成 层,位于根的中央部分
中柱鞘 初生维管组织: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各自成束
第3章 植物营养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根
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行使一定功能的
结构单位。
*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种子
一粒种子播种后,种子的胚萌发形成幼 苗,产生根、茎、叶器官,它们都与植物的 营养有关,故统称为营养器官。
根
一、根和根系
根和根系的类型
1、根 • 主根:有时也称直根或初生根 • 侧根:主根生长达到一定长度,在一定部位上 侧向地从内部生出许多支根,称为侧根;侧根 和主根往往形成一定角度,侧根达到一定长度 时,又能生出新的侧根 一级侧根(或支根):从主根上生出的侧根, 可称为或次生根 二级侧根(或三生根):一级侧根上生出的侧 根 • 定根:起源于胚根,发生在一定部位的主根及 其所产生的侧根。 • 不定根:主根和主根所产生的侧根以外的部分, 如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统称不定 根
双子叶植物根初生结构与单子叶植物根的解剖结构比较
相同点
双子叶植物根
不同之处
单子叶植物根
根毛枯死后,表皮脱落。
表 皮
1-2层细胞; 为吸收组织。 外皮层 皮层薄壁细胞 表皮下方的几层外皮层细 胞为薄壁组织;
外皮层细胞,其细胞壁常栓化增厚, 变成厚壁细胞,成为保护组织;
皮 层
维 管 柱
内皮层
内皮层细胞常呈带状加厚,内皮层细胞常五面形加厚,横切面 上呈马蹄形; 横切面上呈凯氏点; 内皮层上具有通道细胞。 内皮层上无通道细胞。 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 之间的薄壁细胞,能转变 成维管形成层; 可形成次生结构; 中央常无髓部; 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 壁细胞,不能转变成维管形成层;
初生韧 皮部 初生木 质部 薄壁 细胞 中柱鞘
单子叶植物(玉米)的根
(1)表皮下方的几层外皮层细胞,其细胞壁常栓化增 厚,成为保护组织。
(2)内皮层细胞常五面加厚, 横切面呈马蹄形。 (通道细胞)
(3)维管柱内,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 之间的薄壁细胞,不能转变成维管形成层, 所以无次生结构。中央常为髓部。
•由于侧根不断生长所产生的机械压力和根冠所分泌 的物质能溶解皮层和表皮细胞,这样,就能使侧根 较顺利无阻地依次穿越内皮层、皮层和表皮,而露 出母根以外,进入土壤
侧根的发生
• 由于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也就是发生于 根的内部组织,因此,它的起源被称为内起源 • 侧根可以因生长激素或其他生长调节物质的刺 激而形成,也可因内源的抑制物质的抑制而使 母根内侧根的分布和数量受到控制
• 次生维管组织内,次生木质部居内,次生韧皮部居 外,相对排列,与初生维管组织中初生木质部与初 生韧皮部二者的相间排列,完全不同
• 维管射线是新产生的组织,它的形成,使维管组织 内有轴向和径向系统之分
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它的活动总结
维管形成层的发生
•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发生,形成条状形成层
维管柱鞘 初生木质部 初生韧皮部 有或无髓部
不能形成次生结构; 中央常为髓部;
3、侧根的发生 中柱鞘细胞:保持潜在分生能力
可形成:* * * * *
侧根 不定根 不定芽 木栓形成层 维管形成层
中柱鞘
侧 根 形 成 过 程
内皮层
(1)侧根的形成过程
侧根的发生
• 种子植物的侧根,不论它们是发生在主根、侧根 或不定根上,通常总是起源于中柱鞘,而内皮层 可能以不同程度参加到新的根原基形成的过程中
二、根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 1、根尖的结构
* 根冠:由薄壁组织组成,作用:保护功能、有助于吸 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使根向重力性生长
注意:土壤中正常生长的根,一旦水培后,可能不再产生根冠
* 分生区:由顶端分生组织组成
•各部分起源于三个独立的原始细胞层有两种类型
维管柱原始细胞层------维管柱 皮层原始细胞层---------皮层+表皮 根冠原始细胞层---------根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