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三 体 育 课 教 案第5次课

合集下载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对生产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 生活。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对经济发展: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煤产量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生铁产量
(3)对生产关系: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4)对国际关系: 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促进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二次工 业革命
推动生产力 迅速提高
生产社会化程 度提高,企业 间竞争加剧
生产和资本高 度集中
垄断组织 产生
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 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
远影响。
冯如──中国飞机制造先驱
冯如在广州燕塘准备飞行表演
3、内燃机发明的意义: ①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 问题,在这一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②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应的新兴工业 的发展,以它为动力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 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地位: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 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
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这一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
2、新的交通工具——汽车的发明 (1)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世界汽车之父:卡尔·本茨
最新一代的奔驰C
(2)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 命。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轮滑第5次课学习双脚8字型倒滑法教案

轮滑第5次课学习双脚8字型倒滑法教案

轮滑第5次课学习双脚8字型倒滑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轮滑教材第三章“倒滑技巧”中的第5节“双脚8字型倒滑法”。

具体内容包括:复习倒滑基本姿势,学习双脚8字型倒滑法的动作要领,通过实践演练,使学生掌握双脚8字型倒滑法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描述双脚8字型倒滑法的动作要领,并能够熟练完成该动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增强他们对轮滑运动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双脚8字型倒滑法的动作协调性和平衡性。

2. 教学重点:双脚8字型倒滑法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轮滑鞋、护具、教学视频、黑板、粉笔。

2. 学具:轮滑鞋、护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双脚8字型倒滑法的动作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基本姿势复习:带领学生复习倒滑基本姿势,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3. 双脚8字型倒滑法动作要领讲解:a. 双脚成八字形站立,脚跟相对,脚尖朝外。

b. 身体保持直立,双膝微弯,重心放在两脚之间。

c. 双手自然下垂,掌心朝内,置于身体两侧。

d. 后脚用力向后推动,前脚跟随,呈8字型滑行。

4. 实践演练:a.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b.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c. 邀请动作规范的学生进行示范,分享经验。

5. 随堂练习:a. 学生独立完成双脚8字型倒滑法动作。

b. 教师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双脚8字型倒滑法动作要领:a. 双脚成八字形站立b. 身体保持直立,双膝微弯c. 双手自然下垂,掌心朝内d. 后脚用力向后推动,前脚跟随2. 注意事项:动作协调性、平衡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双脚8字型倒滑法练习。

2. 答案:学生完成动作后,录制视频,至学习平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多加练习,提高双脚8字型倒滑法的熟练程度。

小学体育水平三《排球》第五课时教案

小学体育水平三《排球》第五课时教案
基本部分
30分钟
一、复习传,垫球
1、纠正上节课的错误
2、八人一组,一人抛球,其它人轮流垫球
3、一方传球,一方垫球练习
二、游戏:
游戏方法:分成四组,在底线处列队
结束部分
3分钟
场地器材
教学反思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
排球5水平(三)
教学内容
1、复习正面上手传球2、游戏:“愚翁移山”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知道游戏“愚翁移山”的玩法,能表达上手传球技术要领
技能目标:提高传球、垫球技术,发展协调性及控制力
情感目标:感受完成共同任务的乐趣,理解遵守规则的意义
部分
时间
教学பைடு நூலகம்容
练习
数量
组织教法与要求
开始部分
2分钟
一、课堂常规
二、集中注意力练习
反口令练习
4-8
组织:四列横队
教法:教师法口令,学生做相反动作
要求:严肃认真,动作规范
准备部分
5分钟
一、慢跑150米
二、徒手操
1、扩胸运动
2、体转运动
3、双人压肩
4、背对背互相提肩
组织:四路纵队-四列体操队形
教法:
1、绕排球场跑3圈
2、学生自喊自做
要求:整齐一致,动作到位

三级跳远教案(5次课)

三级跳远教案(5次课)

教案首页基本部分40分钟1、认知目标:学生能复述三级跳起跳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60%的同学能掌握三级跳起跳的动作要领。

3、情感目标:发展反应与行动迅速的心理素质。

学习体会三级跳远第一、一跳技术提小要点:1、正确的起跳与脚着地技术。

2、摆臂和上体动作的协调配合。

3、动作的连贯性与节奏感。

组织教法:1、教师示范、讲解三级跳动作要点2、学生先模仿体会动作。

3、按要求练习。

4、巡回指导。

5、集体纠正主要错误动作。

6、监视全体学生,注意运动损伤,注意安全。

要求:1、明确技术要点与关键。

2、低强度低难度下体会技术动作。

3、注意技术的元整性和粗线条。

学生活动:1、认真听讲,记住技术要领及要求。

2、认真练习,体会动作。

3、及时改进技术。

练习内容:1、原地脚着地技摆臂动作模仿练习6-8次2、走步中脚着地技摆臂动作模仿练习20米3-4 次3、行进间连续单足跳练习30米4-5次4、行进间连续单足与跨步跳交替跳的练习30米3-4 次5、短助跑第、一、跳练习4-6次顺序基本部分时间30分钟达成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复述传接球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70%的学生能掌握传接球的动作要领。

3、情感目标:学生乐意表现自己的能力,乐意练习。

学习内容双手接地滚球的动作要领:接球时向来球方向跨出一步,身体下蹲,两手迎球伸出,手指向下,手掌向前。

触球后顺势将球握住。

注意两腿不要平行开立,以免漏球。

接球后成基本姿势。

教学手段:1、分组练习2、教学比赛教师活动1、教师讲解、示范2、学生先模仿体会动作。

3、按要求练习。

4、巡回指导。

5、集体纠正主要错误动作。

6、监视全体学生,注意运动损伤,注意安全学生活动1、认真听讲,记住技术要领及要求。

2、认真练习,体会动作,积极思考。

3、学生接受教师的帮助,改进动作。

通过放松使学生恢复到正常状态。

1、上、下肢放松2、腰部放松1、集合队伍,带领学生放松2、组织学生总结评议课堂学练情况3、布置作业4、收还器材5、与学生道别1、集体跟随教师放松2、自评与互评,同时听教师总结评议3、归还器材4、师生道别预计负荷指标平均心率:130-150次/分练习密度:35%-37%教案首页教案首页教学过程教学过程顺序基本部分时间30分钟达成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复述三步上篮动作要领。

小学三年级体育第五课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体育第五课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体育第五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在这节体育课中,学生将能够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1. 学会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动作;2. 提高跑步速度和耐力;3. 熟练掌握接力赛跑的基本规则和操作方法;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互相支持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播放器;- 小提琴音乐。

2. 学生准备:- 运动服和运动鞋。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以准备身体。

- 教师放音乐,学生用整齐的步伐跑步绕操场两圈。

2. 跑步训练(15分钟)- 教师针对正确的跑步姿势进行示范,并解释每个动作的重要性。

-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跑步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 跑步比赛(20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接力赛跑。

- 每个小组由四名学生组成,分别进行接力跑。

- 教师提醒学生遵守比赛规则,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比赛。

4. 团队合作训练(15分钟)- 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练习,通过相互合作完成一系列的动作。

- 教师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提供指导。

5. 冷静下来(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放松活动,以缓解运动带来的紧张感。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1. 观察学生在跑步训练和接力比赛中的技能表现;2. 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练习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五、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和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其他类似的体育活动,如操场竞赛、足球比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六、总结通过这节体育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跑步技能和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互相支持的态度。

体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希望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自己的身心健康努力。

第5次课物流法律法规教案

第5次课物流法律法规教案

第3章运输法律法规知识目标:1.重点掌握公路、铁路、水路货物运输合同;2.掌握货物运输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3.了解铁路、公路、海上、水路、航空货物运输和多式联运法律规定。

能力目标:学会签订货物运输合同。

[引导案例]甲托运人将2万吨优质煤炭交乙铁路承运人运输2000公里。

运输至1000公里时,因罕见、突发未有预报的洪水冲击铁路,使该2万吨煤炭灭失。

承运人已经运输了1000公里,能否要求甲方承担1000公里的运费?3.1 货物运输和货物运输法律制度概述3.1.1货物运输1.货物运输的概念货物运输是指物品在不同地区范围之间,借助运力,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

具体地说,就是通过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将货物从一处运送到另一处的活动。

2.货物运输方式的分类(1)铁路运输。

(2)公路运输。

(3)水路运输。

(4)航空运输。

(5)多式联运。

3.1.2货物运输法律制度货物运输法律制度包括货物运输合同法律制度和货物运输管理法律制度,主要是货物运输合同法律制度。

1.货物运输合同的概念货物运输合同是指承运人将货物运送到约定的地点,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运输费用的合同。

2.货物运输合同的特征3.货物运输合同的当事人(1)托运人(2)承运人。

(3)收货人。

(4)出租人。

(5)承租人。

(6)多式联运经营人。

3.2 铁路货物运输法律规定3.2.1铁路货物运输合同铁路货物运输合同是指铁路承运人根据托运人的要求,按期将托运人的货物运送至目的地,交予收货人的合同。

3.2.2铁路货物运输合同双方的义务1.托运人的义务2.承运人的义务3.2.3违约责任1.承运人的责任2.托运人的责任3.3 公路货物运输法律规定目前,公路运输主要涉及汽车货物运输和汽车租赁两大法律问题,依据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合同法》、《汽车货物运输规则》、《集装箱汽车运输规则》、《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等。

本书主要阐释《汽车货物运输规则》的内容。

3.3.1汽车货物运输合同的种类汽车货物运输合同是指汽车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签订的明确相互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

小学体育水平三《跳绳》第5课时教案

小学体育水平三《跳绳》第5课时教案
示范跳
指导学生跳
指生示范,学生评价
介绍游戏方法和游戏规则
组织学生游戏
结束部分
一、音乐放松
二、小结本次课优缺点。(以激励为主)
三、下课,师生再见
跟老师随着音乐节奏进行身心放松
示范并和学生一起放松身心




二、游戏:跳“竹竿”舞
游戏方法利用跳绳模仿少数民族的“竹竿”舞来进行练习,要求拉绳的同学把绳子拉直拉紧。利用跳绳的好处还有一个就是,“竹竿”不会夹脚。
认真听老师讲解动作要领
认真看老师做示范,并思考怎样跳
学生自主练习
学生示范,评价
认真听老师讲解游戏方法和游戏规领
开始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内容,安排见习生。
二、小游戏:
三、绳操:
学生集合站队要求:快、静、齐
学生积极参与游戏
跟着老师做
宣布本次课内容,安排见习生。
介绍游戏方法
讲解并示范绳操动作要领
基本部分
一、交错绳单摇双脚跳
动作要领:摇绳者相对站立,同时交错对摇两条绳,一条绳按顺时针方向摇,另一条按逆时针方向摇,当一条绳先摇转至上方最高点时,两人在协力摇转另一条绳,如此一上一下地交错转动, 跳绳者注意观察靠近自己的这条绳,上绳后第一跳的就是这条反摇绳,另一条绳正好在空中,跳过第一条绳后,另一条绳也正好转至脚下,如此双脚跳跃这两条交错摇过的绳.
小学体育水平三《跳绳》第5课时教案
学习内容
1、多绳跳:交错绳单摇双脚跳
2、游戏:跳“竹竿”舞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习交错绳单摇双脚跳绳的动作要领,能够试着进行交错绳单摇双脚跳,提高手摇脚跳的灵活性和身体的协调性。

05 第5次课(第4章:沙波运动)解析

05  第5次课(第4章:沙波运动)解析

hsΔ
4.1、沙波形态和发展过程 4.1.1 沙波的纵剖面形态
A1 A2 λ
图4-1 沙波的纵剖面
波峰:沙波向上隆起的最高点。 波谷:沙波向下凹入的最低点。 波长:相邻两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λ。 波高:波谷至波峰的铅直距离hs。
hsΔ
4.1、沙波形态和发展过程 4.1.1 沙波的纵剖面形态
A1 A2 λ
11
4.1.2 沙波的发展过程
河道中的沙波随着水流在不断变化,具有产生、发展 和消亡的过程。
沙波的发展过程与河道水流强度密切相关。 随着水流强度的增强,沙波运动及相应的床面形态将经历 以下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出现以下几种类型的沙波:
12
4.1.2 沙波的发展过程 0、静平床 此时水流强度较弱,U<Uc ,床沙静止不动。
图4-1 沙波的纵剖面
1、形态特征: 外形——迎水面长而平,背水面短而陡; 坡度变化
hs Δ
2、沙波表面水流流态
A1 A2 λ
(1) 流速分布不均,波峰处流速最大,波谷处流速 最小; (2)波峰后水流分离,形成横轴环流;
7
Δ
hs
2、沙波表面水流流态
A1 A2 λ
(3) 漩涡上下两端、正负流速之间存在两个停滞点(即流 速为零的点); (4)迎水面流速为正,漩涡区内水流流速为负值。
4、沙浪 逆行沙波形成原因:
沙浪
因为这种沙波起伏很大,水流在经过沙波的迎流面时, 好像上坡一样,负担较大,把一部分泥沙卸了下来;而 越过波峰下行时,又有余力冲走一部分泥沙。这样每一 颗泥沙虽然顺着水流方向运动,但沙波作为一个整体却 是徐徐向上游后退,故称为逆行沙波。
21
4.1.2 沙波的发展过程
5、急滩和深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图一)
1、“老师好!
2、认真听讲,明确学习内容和要等。
3、见习生按要求随堂听课,做力所能及之事。



教师讲解游戏的内容和和方法。
1、“火车赛跑游戏”
2、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要求:
队伍行进间学生双手不能脱离前面同学的肩。
3、给学生分组(人数均等)
3、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并加以鼓励。
3、利用各自的助跑步点,全程助跑练习蹲踞式跳远。
4、接受教师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练习场地如(图五)
×××××
沙坑
O O O O O
1、明确技术要领,模仿教师动作。
2、每人一球,练习自抛自垫。
3、两人一组,练习对垫。
4、相互观察,改进技术。
6~8
2~3
4~6
30~40
20~30






一、集体讲评,评估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表扬优秀学生。
要求:活动充分
4
练习对形(图三)
学生在领操员带领下进行练习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4*8拍













一、教师讲解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
(一)、讲解助跑步点的丈量方法。
1、组织学生学习步点丈量法。
6
1、学生认真听讲,明确游戏的方法及要求。
2、按照练习方法进行游戏。
3、相互鼓励,力争第一。
×××××
×××××
○○○○○
○○○○○
(相隔10米)
3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时间
学生活动
练习次数




教师讲明练习内容及要求。
(1)伸展运动;(2)扩胸运动;(4)体侧运动;(5)体转运动;(6)腹背运动;(7)弓步压腿;(8)跳跃运动;(9)四肢各关节活动
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场地、器材,等候上课。
体育委员带领全班同学按约定地点集合,检查到班人数并向老师汇报出勤情况。









1、在集合地点观察学生,并检查学生人数及服装。
2、“同学们好!”
3、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揭示目标和要求。
1、安排见习生。
2分
全班成二列横队集合。
组织如图一
×××××○○○○○
3、巡回视察,单个辅导。
4、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20
10
1、学生认真听讲,知道跳远丈量步点的方法。
2、学生每4人一组,在跑道上练习助跑并丈量好各自的步点。
3、相互观察,相互改进。
操场
4、接受教师的指导。调整好自己的步点。(图四)
5、
1、学生知道助跑起跳的技术要领。
2、短距离练习助跑起跳成腾空步动作,并继续跑进。
二、整理放松练习。
三、布置回收器材。
四、师生再见
3
一、集合队伍,学生自我评介。
二、学生能积极进行放松。
要求:放松、调整呼吸。
三、师生再见
2次


情பைடு நூலகம்



班级
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8%
平均心率:130次/分
日期




操场
沙坑
排球
初三年级第三周第5次课


1:蹲踞式跳远
2:排球
难点:助跳与起跳结合技术
重点:助跑有节奏,踏跳有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知道丈量步点助跑的方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掌握快速助跑起跳技术动作,掌握好正面双手垫球技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刻苦困难的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时间
学生活动
练习次数
2、指导学生练习并加以单个辅导。
3、提示学生注意助跑节奏。
(二)、指导学生练习助跑与起跳技术。
1、讲解并示范助跑与起跳,提要领。
要点:步频步幅节奏相对稳定,踏跳快速有力。
2、组织学生练习助跑与起跳技术。
3、单个辅导,集体纠正错误动作。
二、教师指导学生复习正面双手垫球技术。
1、讲解要领并示范。
2、组织学生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