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点火器原理综述

合集下载

摩托车点火器原理综述

摩托车点火器原理综述

摩托车点火器原理综述摩托车点火器原理综述摩托车点火可分为蓄电池点火和磁电机点火两大类。

点火方式见表1所示。

其中最常用的有三种:1.蓄电池有触点电感放电式点火;2.磁电机有触点电感放电式点火;3.磁电机无触点电容放电式点火。

一、蓄电池有触点电感放电式点火系统工作原理目前大排量的摩托车一般都采用蓄电池点火。

图1是单缸二冲程摩托车蓄电池点火的典型电路,在国产摩托车中应用较多。

工作原理:闭合点火开关S1时,发动机的凸轮带动断电触点S2一开一闭。

当触点闭合时,电流流进点火线圈T的初级线圈中,开始储存磁场能。

当触点断开时,初级线圈中的电流突然中断,由于互感作用使次级线圈感应产生上万伏的高压电,并送至火花塞使其极间跳火,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

此点火电路很简单,因是单缸点火所以不需要分电器。

图1中的电容器C的作用一是为了防止初级线圈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将断电触点烧损,二是能提高次级线圈的放电电压。

电容器C的容量一般在0.2uF左右,断电触点的正常间隙为0.3-0.5mm。

图2是带有分电器的双缸蓄电池有触点电感放电式点火原理图。

工作原理基本同上,只不过它采用四冲程发动机,曲轴转两圈720°,各缸火花塞跳火一次,即双缸火花塞跳火的间隔时间为360°。

在多缸的摩托车蓄电池点火系统中,为了改善发动机高速运转时的点火特性,某些车型取消了分电器,采用一种所谓的“浪费火花型”点火。

其关键元件是点火线圈T的次级线圈的变型,见图3所示。

由于此点火线圈T的次级线圈的两端分别接第一缸和第二缸的火花塞,因此在点火时,一缸和二缸的火花塞同时跳火。

只有处于压缩行程终了的那个气缸火花塞的跳火才是有效的,而相对于这时处于排气行程的另一个气缸火花塞的跳火是无效的,是多余的跳火,即所谓“浪费火花型”点火。

此类无分电器式点火,由于两个气缸的火花塞是串联的,因此要求跳火电压能同时击穿两个火花塞的间隙,故要求点火线圈产生的能量要大,次级放电电压要高。

点火器原理

点火器原理

一、摩托车点火器的历史有很多人在说直流电感点火的好处,但本人遇到的实际应用却效果很烂;于是突然对点火器来了兴趣,迅速展开研究,希望可以搞出一种使用12V电源的简易电感点火器。

做事首先要过理论关,这是我的惯例;如果事情真正存在,就一定有其相应理论;如果某件事情在理论上不过关,再去努力也是类似搞永动机那样的徒劳。

在几位高人的热心帮助下,初步掌握了点理论计算方法。

(这些公式在物理教科书上也有,但那些鸟书不是自学教材,是些不带符号解释、不带举例计算说明的教学道具,教书匠赖以糊口讨生活的饭碗,不给老师交学费就如看天书。

)然后又在版面上紧急呼吁,征求到高压包的样品,两天内做了N多测试和改动实验。

先简述高压包的电感作用:〔感应电动势与改变电压〕火花塞在1mm间隙的电极上跳出电火花需要上万伏的超高电压,最早的点火器是利用电感高压包切断电流激发出超高电压。

高压包本身是个利用电磁感应的变压器,当初极线圈有了上百伏的电动势后,(约十伏电压瞬间断电所为)次极线圈就会将其“放大”百倍,感应出上万伏的电动势,在火花塞的电极上跳火。

所以,做为依靠磁场做电磁/磁电转换作用的高压包,一定要有比较大的磁感效率,初极与次极线圈,也必须有足够的绕线匝数。

但最近几年,某些车种的配件越来越偷工减料,当初在挂档车上有鹅蛋那么大的高压包,最后在踏板车上竟然萎缩到核桃大小;经测试发现电感量小了很多,点火能力也就缩水很多。

简述早年电感点火的基本模式:〔摩托电感点火器的第一代?〕早年的摩托没有现代电子技术,要想产生高压电,只能依靠电磁感应原理。

通常是用蓄电池在高压包的初极线圈上提前接通大电流,当曲轴点火凸轮旋转到点火位置时,电流开关上的白金触点被点火凸轮挑起分开=迅速切断电流;突然间的断电使高压包初极线圈的磁场发生突变,被感应出十倍以上电压的电动势,次极线圈就被感应出上万伏的超高电压,送往火花塞打火。

朋友帮忙找到了750三轮摩托上的高压包,是只比大号电池手电筒还要粗大的家伙,还特沉重,拿在手里的感觉犹如一枚60炮蛋。

摩托车点火系统原理

摩托车点火系统原理

摩托车点火系统原理
摩托车点火系统是一种用于点燃发动机的关键系统,其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高能火花,引燃燃料混合气体,从而使发动机工作。

摩托车的点火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点火开关,蓄电池,点火线圈,点火开关和点火塞。

当骑手转动点火开关时,电能从蓄电池中流入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是一个变压器,它将低电压的电能转换为高电压的电能。

然后,高电压电能通过点火线圈的其他端口传输到点火开关。

点火开关内部有一个触点,它将高电压电能发送到点火塞。

点火塞是一个有两个电极的设备,其中一个连接到点火开关,另一个连接到发动机的气缸。

当点火塞接收到高电压电能时,电能将形成一个火花,火花通过点火塞的电极间产生火焰。

这个火焰将引燃燃料混合气体,使发动机工作。

点火系统需要保持正确的时序,确保在适当的时间点产生火花,以使燃料能够被完全燃烧,从而实现高效的燃烧和最佳的发动机性能。

总之,摩托车点火系统的原理是将电能转换为高能火花,点燃燃料混合气体,驱动发动机工作。

这是一个关键的系统,确保发动机能够正常运转。

摩托车点火器

摩托车点火器
3、直流电感点火器:以车中12V电池为电源,点火器内部有计算电路,输出大电流/低电压给专门配套的电 感高压包,其中有些被称之为“数码点火器”。这种点火器的输出,是以给电感高压包通电的时间为“充电”, 在给电感高压包断电的时机为“跳火”,与CDI点火器应用电容高压放电的点火原理不同。
4、一体化点火器:是指点火器与高压包合并的点火器,外形与高压包相似。市面上只有利用磁电机供电的交 流点火器。二冲发动机用的有AX100一体化点火器、木兰一体化点火器,属于自触发AC-CDI点火器,有少许变角 功能。四冲发动机用的有XH90一体化点火器,需要传感器提供触发信号,是定角AC-CDI电路。
第三代点火器的原理是使用两到三只半导体三极管,将磁感触发传感器靠近触发凸台时输出的电脉冲信号直 接放大。当电流的变化率到达某一数值时,电感高压包立即输出高压电给火花塞点火。这样设计的好处是,飞轮 不转等于电路无电流输出,可以达到自动节电的目的。
第四代摩托车点火器属于高压电容可控硅点火模式,简称CDI点火器,是市场上的主流产品。CDI交流点火器 的性能比前几代产品优越,在电路设计上、零配件选用上有较大变化。其基本电路模式是:在磁电机里面增加一 组绕线匝数较多的高压交流线圈,可以输出比低压线圈高十倍的高压交流电,主要给予点火器里面的蓄能电容充 电使用,充电值在100V至400V之间。当充电值达到参数要求,高压包不必提前通电,只需瞬间来电有高压脉冲即 可实现点火。
另外低压交流电经变压器升压,VD2整流后向C2充电。当发动机的凸轮断开触点时,Vl截上E,Vl的集电极为 高电位,经R4触发可控硅VD5,VD5导通,C2放电,点火线圈点火。另一方面由于发动机凸轮的设计不同,有些凸 轮的凸出部分达100多度角,也就是触点断开达100多度角。由于磁电机是四磁极的,正轮转一周每组线圈感应的 交变电压是变化二周。

摩托车点火原理

摩托车点火原理

摩托车点火原理
摩托车点火系统是引起燃烧室内燃料点火的关键部件。

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点火线圈生成高电压电流,将电能转换成火花来点燃混合气体。

整个点火系统由点火线圈、点火开关、点火线、火花塞等组成。

当点火开关接通电路时,电流从电瓶通过点火线圈流入火花塞,产生高电压电流。

高压电流通过点火线传送到火花塞上的电极间,产生火花。

这个火花会点燃燃料油气混合物,引发燃烧。

点火线圈是点火系统的核心组件,它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低电压电流转换成高电压电流。

当点火线圈的低压绕组接通电源后,产生电磁感应作用,使得高压绕组中的磁场产生急剧变化。

这种变化会引起电压的波动,从而使低电压电流升高到足够高的水平,以产生强大的电火花。

点火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火花塞。

它是一个带有电极的装置,位于气缸上。

当高压电流通过火花塞时,电流会在电极间产生火花。

这个火花能点燃燃料油气混合物,进而引发燃烧。

点火开关是控制点火系统开启或关闭的开关。

当点火开关打开时,电路闭合,电流流入点火线圈,从而实现点火。

当点火开关关闭时,电路断开,电流停止,点火也停止。

总而言之,摩托车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点火线圈将低电
压电流转换成高电压电流,通过火花塞点燃燃料油气混合物,引发燃烧。

这个过程需要点火开关的控制来完成。

摩托车的点火原理

摩托车的点火原理

摩托车的点火原理摩托车的点火原理是指通过火花塞点火,将混合气体点燃从而使发动机工作。

点火系统是整个发动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能够精确控制点火时机和点火能量,保证发动机顺畅运转。

摩托车的点火系统主要由点火开关、CDI(电容放电式点火装置)或TI(霍尔元件点火装置)、点火线圈、火花塞和电源等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摩托车点火原理的工作过程。

首先,点火开关起到控制和调节点火系统的作用。

当点火开关打开时,电流才能流经点火装置的电源线圈和其他相关部件。

接下来,电源线圈起到放大电压的作用。

它是由绕组和铁芯组成的,当电流通过绕组时,会在铁芯上产生磁场。

当电源线圈断开时,磁场会在绕组上产生电压,通过电位器开关控制电压的大小,同时也控制点火能量强弱。

然后,CDI或TI是点火装置中的核心部件。

CDI通过储存能量,并在点火时将其释放;TI则是根据霍尔传感器产生的信号来进行点火控制。

无论是CDI还是TI,它们的主要功能都是将电源线圈产生的高压电流通过开关进行转换和放大,从而提供给点火线圈以产生高能火花所需要的高电压。

接着,点火线圈是将低压电流转换为高压电流的装置。

点火线圈由两个相互绝缘的线圈组成,称为初级线圈和高压线圈。

当电源线圈产生的低压电流通过初级线圈时,会在高压线圈上产生磁场。

一旦电流断开,磁场就会在高压线圈上产生高压电流,从而使火花塞产生高能火花。

最后,火花塞是发动机点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件。

它位于燃烧室,用来点燃混合气体。

当点火开关打开,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流通过火花塞的中心电极和外罩电极之间的间隙,形成电火花。

电火花能够将混合气体点燃,使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产生爆发,从而驱动活塞向下运动,完成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综上所述,摩托车的点火原理是通过点火装置将电流转换并放大后,通过点火线圈产生高压电流,进一步通过火花塞产生高能火花,将混合气体点燃,从而实现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点火系统的可靠性和精确控制是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合理的点火时机和适宜的点火能量对于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摩托车点火器原理

摩托车点火器原理

摩托车点火器原理
摩托车点火器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现象的。

该装置主要由点火线圈、触发器、电容器和磁铁等部件组成。

点火线圈的内部包含有大量的匝数,通过调整匝数比例可以提高电压的放大倍数。

触发器是一个开关装置,它能在点火线圈充电时突然断开,从而产生高压。

电容器用于储存电能,在点火线圈充电时充满电,然后在触发器断开时放电。

当摩托车的发动机转动时,曲轴上的磁铁也会随之旋转。

在触发器内部,有一个用于检测磁铁位置的霍尔元件。

当磁铁靠近霍尔元件时,它会感应到磁场的变化,从而产生电信号。

触发器会根据这个电信号控制点火线圈的开关,使其在适当的时机产生高压电流。

点火线圈将电流从低压转换为高压,并通过高压线圈将其传输到火花塞。

当高压电流通过火花塞传递时,会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体。

这导致了燃烧过程,使得发动机能够正常运转。

摩托车点火器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利用磁场和电磁感应的原理,将低压电流转化为高压电流,并确保在正确的时机将高压电流传递给火花塞,从而点燃燃料并启动发动机。

这种系统保证了发动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摩托车点火原理

摩托车点火原理

摩托车点火原理
摩托车点火原理是指将点火系统提供的高压电火花引燃汽油-空气混合物的过程。

点火系统由点火线圈、点火开关、点火控制单元和火花塞等组成。

下面是摩托车点火原理的基本步骤:
1.点火开关供电:当摩托车的点火开关打开时,点火系统开始供电。

2.点火控制单元工作:点火控制单元根据摩托车发动机的转速、节气门的开合情况等信息,计算并控制点火时刻。

3.点火线圈产生高压电流:点火控制单元控制点火线圈产生高压电流。

点火线圈中的一组线圈通过一个与火花塞相连的导线将电流传输到火花塞。

4.火花塞产生火花:点火线圈传输的电流通过火花塞的电极间产生电火花。

5.火花引燃混合气体:电火花在火花塞的电极间跳动,引燃汽油-空气混合物,产生燃烧反应。

6.燃烧推动活塞运动:混合气体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驱动摩托车发动机工作。

7.反复循环:点火系统在每个发动机循环中不断重复上述的点火过程,使发动机保持正常运转。

摩托车点火系统的设计和控制是为了保证点火时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从而实现发动机的高效、可靠运行。

点火系统的工作过程需要严格的时间控制和电路保护,以确保点火能够在准确的时机产生,并避免过电流或其他故障对系统造成损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托车点火器原理综述
摩托车点火可分为蓄电池点火和磁电机点火两大类。

点火方式见表1所示。

其中最常用的有三种:1.蓄电池有触点电感放电式点火;2.磁电机有触点电感放电式点火;3.磁电机无触点电容放电式点火。

一、蓄电池有触点电感放电式点火系统工作原理
目前大排量的摩托车一般都采用蓄电池点火。

图1是单缸二冲程摩托车蓄电池点火的典型电路,在国产摩托车中应用较多。

工作原理:闭合点火开关S1时,发动机的凸轮带动断电触点S2一开一闭。

当触点闭合时,电流流进点火线圈T的初级线圈中,开始储存磁场能。

当触点断开时,初级线圈中的电流突然中断,由于互感作用使次级线圈感应产生上万伏的高压电,并送至火花塞使其极间跳火,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

此点火电路很简单,因是单缸点火所以不需要分电器。

图1中的电容器C的作用一是为了防止初级线圈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将断电触点烧损,二是能提高次级线圈的放电电压。

电容器C的容量一般在0.2uF左右,断电触点的正常间隙为0.3-0.5mm。

图2是带有分电器的双缸蓄电池有触点电感放电式点火原理图。

工作原理基本同上,只不过它采用四冲程发动机,曲轴转两圈720°,各缸火花塞跳火一次,即双缸火花塞跳火的间隔时间为360°。

在多缸的摩托车蓄电池点火系统中,为了改善发动机高速运转时的点火特性,某些车型取消了分电器,
采用一种所谓的“浪费火花型”点火。

其关键元件是点火线圈T的次级线圈的变型,见图3所示。

由于此点火线圈T的次级线圈的两端分别接第一缸和第二缸的火花塞,因此在点火时,一缸和二缸的火花塞同时跳火。

只有处于压缩行程终了的那个气缸火花塞的跳火才是有效的,而相对于这时处于排气行程的另一个气缸火花塞的跳火是无效的,是多余的跳火,即所谓“浪费火花型”点火。

此类无分电器式点火,由于两个气缸的火花塞是串联的,因此要求跳火电压能同时击穿两个火花塞的间隙,故要求点火线圈产生的能量要大,次级放电电压要高。

二、磁电机有触点电感放电式点火
磁电机多数采用四极的外转子飞轮,飞轮上固定有四块尺寸相同的永久磁铁。

磁电机点火是依靠旋转的永久磁铁与飞轮内固定的线圈绕组之间产生感生电动势作为能源的。

磁电机点火分为有触点式和无触点式两种,图4是早期磁电机有触点点火的基本原理图。

工作原理:早期的磁电机有触点式点火的点火线圈T是置于飞轮内的。

当永久磁铁随飞轮旋转时使穿过点火线圈绕组中铁芯的磁通量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因而在T的初级和次级线圈中均产生感生电动势。

但这时次级产生的感生电动势较低,不足以击穿火花塞电极间的气隙。

在触点s2闭合期间,T的初级线圈中产生电流,储存能量。

当s2断开时,初级线圈中的电流立即中断,次级线圈便感应产生上万伏的高压电。

另外,磁电机飞轮中还有专供产生照明和信号电源的线圈绕组(图4中未画出)。

该磁电机的熄火控制方式不同于用蓄电池作电源的车辆,它是闭合点火开关S1使初级线圈中的电流被短路来实现的,因而在要点火时,必须先断开S1才能进行点火。

为了进一步改善提高这种磁电机点火装置的性能,现在的磁电机有触点式点火,已将点火线圈单独设置在外部,磁电机内设有专门提供点火信号的点火信号线圈。

这样可以使点火线圈的尺寸不受磁电机内空间的限制,有利于点火线圈的设计和整体点火性能的提高。

图5是本田CD70/90、CG125等摩托车点火装置的原理图。

其工作原理也很简单:将s1断开后,飞轮带动磁铁旋转,S2闭合时,点火信号线圈中产生感生电流,储存磁场能。

当S2断开时,点火信号线圈向点火线圈的初级迅速放电,次级线圈便感应产生高珏电。

目前,这种点火装置在国内外摩托车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三、磁电机无触点电容放电式点火
尽管磁电机有触点式点火不断地改进提高,但是正因为有触点的存在,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触点烧损、凸轮磨损等现象,从而造成触点间隙的失准,影响点火正时。

为了提高点火正时精度及工作时的可靠性和减少排污,以满足现代摩托车发动机的需要,必须要去掉断电触点改用电子点火,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磁电机无触点电容放电式点火又称为CDI点火。

因电容放电的瞬间放电快、能量大,所以火花塞电极不怕脏污,尤其适合摩托车点火。

其点火电路种类很多,但都是在基本点火电路上的变型,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分别由充电部分、放电触发部分和升压点火部分组成。

图6是磁电机无触点电容放电式点火的基本电路。

工作原理:当断开S,永久磁铁随飞轮旋转时,由于电磁感应充电线圈Ll产生极性变化的感生电动势。

当L1感应的电势a端为正,b端为负时,电容C被充电,电压达300V左右。

永久磁铁旋转时,点火信号触发线圈L2也产生感生电动势。

当飞轮旋转到发动机的点火时刻后,L2产生的点火信号电压触发可控硅导通。

这时电容C开始放电,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中由于突然有电流通过,次级线圈便感应产生高压电。

随着电容C的放电电流逐渐减小,满足不了可控硅维持导通电流时,可控硅便关断。

电路将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

熄火时把S闭合,使充电线圈短路,电子点火组件便失去电源。

这一点与蓄电池提供电源的点火开关控制方式正相反。

此类点火方式常见的如日本本田摩托车为代表的无触点电容放电式点火电路,见图7所示。

工作原理:当断开S,永久磁铁旋转时,充电线圈L感应产生正、负极性变化的电动势。

当L的a端电势为正、b端为负时,给电容C充电。

当L的b端电势为正、a端为负时,给可控硅提供触发电压。

可控硅导通后,电容C开始放电,使点火线圈T的初级线圈中有电流突然通过,次级线圈便感应产生高压电。

送至火花塞,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

图8是双缸摩托车无分电器无触点电容放电式点火原理图。

除了以上几种典型常用的摩托车点火装置外,还有蓄电池无触点电感、电容放电式及磁电机电感放电式点火等。

因存在经济性和点火可靠性的问题,故不常用,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转载请注明转自“维修吧-

四、摩托车点火系统的维修
在油路无故障的情况下,摩托车点火电路工作不正常或启动失效时,不管是蓄电池还是磁电机点火,首先应检查火花塞处的高压电火花是否正常。

若高压火花正常,说明火花塞有故障或点火正时失准,以及气缸内部机械有故障。

若高压火花没有或不正常,对于蓄电池有触点点火应检查断电触点S2处是否有低压电,触点是否烧损,间隙是否正常,以及蓄电池、点火开关Sl、点火线圈T是否损坏,其接线柱是否接触良好等。

实践证明,触点烧损、触点间隙失准(正常间隙0.3~0.5mm)、电容器损坏等是引起故障的高发点。

只要逐一检查,故障不难排除。

对于磁电机无触点电容放电式点火来说,若在火花塞处无高压火花或火花不正常,首先应检查磁电机的充电线圈和点火信号触发线圈是否有电压输出,以及电压数值是否正常(视不同的车型,正常的充电线圈输出电压在100~300V,点火信号触发电压不低于2V)。

否则说明线圈断路或短路。

其次再检查电子点火组件及点火线圈是否损坏,尤其是点火组件中的可控硅和充电电容较易损坏。

更换时应选用不低于3A/600V 的可控硅和耐压大于400V的电容器。

一般电子元件降额使用,往往能保证电路工作时的可靠性。

最后,磁电机点火系统不要忘了检查点火开关是否损坏或处于常闭状态,使线圈输出电压短路,造成电子点火组件无工作电源而不能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