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练习题

合集下载

初一语文相关试题题库及答案

初一语文相关试题题库及答案

初一语文相关试题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和(hè)踉跄(liàng)迸溅(bèng)B. 玷污(diàn)称职(chèn)蹒跚(pán)C. 倔强(jué)执拗(niù)踌躇(chóu)D. 瞠目结舌(chēng)蹑手蹑脚(niè)缄默(jiā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这次比赛。

二、填空题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中的名句。

三、简答题5.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四、阅读理解题6.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中提到的“他”在故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五、作文题7.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答案:1. C2. B3. 苏轼4. 春晓5. 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聪明伶俐,同时性格中也带有一些孤傲和敏感。

6. (1)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勇气和坚持的故事。

(2)“他”在故事中扮演了鼓励和支持他人的角色。

7. (略)结束语:本次试题题库涵盖了初一语文的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阅读理解题和作文题的设置,全面考察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些练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应(yīng)聘蹒(pán)跚应(yìng)接不暇B. 徜(cháng)徉绯(fēi)红哽(gěng)咽C. 跚(shān)跚翩(piān)翩瞠(chēng)目结舌D. 踌(chóu)躇蹒(pán)跚蹑(niè)手蹑(niè)脚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当益壮,精力充沛。

B. 他做事总是不慌不忙,真是稳如泰山。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仍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D. 他虽然不擅长言辞,但言之凿凿,令人信服。

二、填空题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

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5.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谁?6. “他”为什么选择这样做?四、作文题7. 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答案一、选择题1. 正确答案:D2. 正确答案:C二、填空题3. 滕王阁序4. 水调歌头三、阅读理解5.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根据文章内容填写具体人物)。

6. “他”选择这样做是因为(根据文章内容填写原因)。

四、作文题7. (作文部分不提供标准答案,考生需根据题目要求自行创作。

)结束语:通过本次试题的练习,同学们应该对初一语文的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完整版)初一语文基础练习

(完整版)初一语文基础练习

一、语文基础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颁.发(bān)绮.丽(qí)不屈不挠.(náo) B.哺.育(bǔ)粗犷.(ɡuǎnɡ)刚正不阿。

(ē) C.猝.然(cù)侥.幸(jiǎo)称.心如意(chènɡ)D.干涸.(kū) 参.差(cēn) 杳.无消息(yǎo)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是()A.春节到了,大街小巷张灯节彩,到处是一派欢乐的景象B.故宫博物院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C.明察秋毫的办案能力往往来自周密的思考和认真的分析。

D.盛夏的百花山,蓝天白云,绿草鲜花,蜂飞蝶舞,充满诗情画意。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A.温.情温.故知新B.著名.莫名.其妙C.鼓.励一鼓.作气D.和.蔼心平气和.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

B.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C.常言道,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

一个人再能干,离开了集体也做不成大事。

D.村民依靠当地的水库资源发展养殖业,走上致富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5.下面文字介绍的是北京奥运会主场馆的设计。

用一个词语评价这一设计,最恰当的是(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造型,是中国筑巢引凤、对外开放形象的象征,场馆灰色的钢结构框架与红色的碗状看台吻合了灰墙红门的老北京胡同特色。

A.惟妙惟肖B.巧妙绝伦C.妙手偶得D.异想天开6.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河北省涞源县东团堡乡中心小学副校长张胜利,当初是依靠‚希望工程‛的资助,才完成学业的。

他懂得( ),从师范毕业后,他放弃留城机会,回乡任教,并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先后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以行动回报社会。

初一上语文古诗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语文古诗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语文古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项是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A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王之涣B. 李白C. 苏轼D. 杜甫答案:C二、填空题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请补全下一句:____。

答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这首诗的下一句是:____。

答案: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三、简答题1. 请简述《静夜思》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答案:《静夜思》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描绘夜晚的月光和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诗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两句,更是将这种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2. 请解释“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含义。

答案: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在异乡度过佳节时,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独在异乡为异客”描绘了诗人身处他乡的孤独感,“每逢佳节倍思亲”则强调了节日时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更加强烈。

四、默写题1. 请默写《静夜思》全诗。

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请默写《春晓》全诗。

答案: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结束语:通过本次试题的练习,希望大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文的意境与情感,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古诗文鉴赏能力和默写能力。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学习的机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初一语文相关试题题目及答案

初一语文相关试题题目及答案

初一语文相关试题题目及答案初一语文试题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 jiàng)B. 恣意(zì yì)C. 黝黑(yǒu hēi)D. 逶迤(wēi yí)答案:B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B二、填空题1. 《论语》是记录______言行的书籍,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

答案:孔子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答案:苏轼三、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花儿也不甘示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小河里的水开始解冻,潺潺地流淌着,好像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1. 短文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象?答案:春天2. 短文中,小草和花儿分别做了什么?答案: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花儿竞相开放。

四、作文题请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描述你的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你与家乡的故事。

答案:略(考生需根据自己家乡的实际情况进行创作)结束语:本次初一语文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练习,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语文知识水平。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作文练习,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祝大家学习进步,不断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一上册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语文练习题及答案【篇一】动物笑谈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羞怯()小凫()麝香()驯养()禁锢()*()咒骂()匍匐()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早晨一放它出来,它总是迫不急待地来找我。

()(2)小鸭子对母亲需索不体。

()(3)我花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买下这只漂亮而温训的鸟。

()(4)它总是窜得高高的,然后就绕着我们屋子前面的柠檬树有规则地打起转来。

()3.解释下面的词语。

(1)蹒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怪诞不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相径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神采奕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一段话中有三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

①通过学习课文《绿色蝈蝈》,使我对蝈蝈的习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②不但蝈蝈捕食昆虫,而且还吃水果的甜浆。

③它们的叫声非常柔和,每当夜幕降临,静谧的田野就成了它们表演的舞台。

④谁能不说蝈蝈不是一种可爱的昆虫呢?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淄博中考)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绝大部分人一想起蜜蜂,都会想到它为人类奉献的蜂蜜、蜂胶、蜂王浆……________①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1000多种离不开蜜蜂。

初一语文上册练习题

初一语文上册练习题

初一语文上册练习题一、词语理解题1. 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

- 恣意:任意,不受约束。

- 翩跹:形容轻盈地舞动的样子。

- 蹉跎:时间白白地过去,错过机会。

2. 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他站在窗前,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

A. 憧憬B. 踌躇C. 恣意D. 蹉跎二、句子理解题1. 请解释下列句子的含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外界的事物而感到高兴或悲伤,要保持内心的平静。

2. 请根据句子“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描述作者当时的心情。

三、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文章内容略)1.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3. 文章中提到的“长安花”指的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四、古诗文默写题1. 默写《静夜思》全诗,并解释诗中“床前明月光”的含义。

2. 默写《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并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五、作文题1. 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 提示:可以写你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梦想,以及你打算如何实现它。

2. 观察身边的事物,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物品或场景,以“我发现了……”为题,写一篇观察日记。

- 提示:注意观察细节,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你发现的事物或场景。

六、综合运用题1. 如果你是一名导游,需要向游客介绍一处名胜古迹,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写一篇导游词。

- 名胜古迹:长城- 特点:历史悠久,雄伟壮观- 历史意义: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 假设你是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需要播报一则关于校园文化节的通知,请你写一篇广播稿。

七、文言文阅读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文言文内容略)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2. 翻译文言文中的划线句子,并简述其含义。

八、语言运用题1.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

初一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恣意(zì yì)蹒跚(pán shān)B. 瞠目(chēng mù)蹉跎(cuō tuó)徜徉(cháng yáng)C. 饕餮(tāo tiè)踌躇(chóu chú)蹉跎(cuō tuó)D. 瞠目(táng mù)蹒跚(pán shān)徜徉(cháng tá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值得一读。

D. 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不能掉以轻心。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月光如水,洒在宁静的湖面上。

C. 窗外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

D. 那座山高耸入云,仿佛要触摸天空。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飘了,冬天的雪花飞了。

C. 他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旅行。

D. 我们要努力学习,要勤奋工作,要积极进取。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学习这么努力,成绩怎么可能不好?C.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禁止进入的区域吗?D. 我们怎能不热爱自己的祖国?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满堂彩。

B. 他的嗓门大得像雷鸣,震耳欲聋。

C. 他跑得飞快,像一阵风。

D. 他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痛。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练习题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写汉字:
阴霾.( ) 栖.( ) 息 háo( )养着()落
Xiāo()声nì( )迹弥màn( ) 祈dǎo( )
卷zhì( ) 心不在yān( ) 一劳永yì( ) 丁丁()
谆谆
..( )诱导屏.( )息聆.( )听玫瑰()
2、写出你积累的关于时间的名言:
(1)
(2)
3、名著
《童年》作者——------,他是_______(国家)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
4、默写填空。

(8分)
(1)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4 ) ,为有源头活水来。

(李商隐《夜雨寄北》)
(5)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纱》)
(6),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7)正入万山圈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8),沉醉不知归路。

(李清照《如梦令》)(9)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九个诗词勾勒出一幅漂泊羁旅图:
,,古道西风瘦马。

二、文言文阅读《山市》
⒈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然数年恒不一见(恒:)(2)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连亘:)
(3)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依稀:)
(4)数至八层,裁如星点(裁:)
⒉翻译下列句子:
⑴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⑵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⑶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⑷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

⒊本文选自————,作者——---, ( )朝文学家,号 ( ) 。

⒋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为“鬼市”?
三、现代文阅读:
充满“气泡”的建筑
①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而修建的北京国家游泳中心一一“水立方”,
是一个充满了魔幻色彩的气泡王国。

它的外层结构由1437块ETFE(四氟乙烯)膜材料组成,营造出极具魅力的视觉效果:无论站在场馆内外任何角度,都能看到一个个紧密相连的半透明的水泡,却看不到一根多余的钢梁。

②那些水泡和钢梁是怎样融为—体的呢?其实,这个淡蓝色的方型建
筑,隐藏着自然界中一个关于气泡的秘密。

③早在一百多年前,英国物理学家罗德·开尔文就提出了这个“气泡
理论”。

他用开尔文定律解释了这样一个问题:由十四边形的三维结构球体组成的结构接触界面最小。

自然界中很多物质的排列结构,都是以这种气泡的结构方式组成的。

这—理论最终帮助“水立方”形成了复杂的节点,成为其庞大钢结构体系的依托。

④“水立方”的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高约30米,使用的ETFE共
由3000多个气枕组成,覆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展开面积达26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构造最复杂、技术最全面的膜结构公共建筑。

⑤尽管“水立方”是一个全封闭的室内场馆,但巧妙的设计让它能够
自如地“呼吸”:屋顶设置了自然排风机,8个自然通风口可实现馆内外空气流通,这样就能将建筑空间中的热量散发出去,实现自然通风,保证17000人观赛时的透气问题。

⑥“水立方”的外膜材料ETFE是一种新型的环保节能材料,它具有自
洁功能,本身比较光滑,不易沾染灰尘。

除了遇上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一般情况下,自然降雨就足以使之清洁如新。

⑦ETFE膜材具有不浸水性,雨水滑过,不留水痕。

与此同时,“水立
方”专门设计的雨水回收系统,一年回收的雨水量为1万吨左右,相当于l00户居民一年的用水量。

⑧在“水立方”的表面,散落着许多闪闪发光的亮点,这些亮点是可以控温的镀点;它们就像小小的遮阳伞,起到隔离、反射光线的作用,把刺眼的光线和多余的热量挡在场馆之外。

阳光负荷很少的北面,镀点密度疏一些,而在西面和东面,由于入射阳光较强,镀点密度就相对高一些。

要想让“水立方”保持凉爽的温度,这些小小遮阳伞的分布就必须十分精确。

设计者以北京市近30年的气候资料为基础进行精密计算,终于确定了每一张薄膜上所需镀点的面积。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1.文章围绕“水立方”的特点,主要抓住其视觉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水回收、温控设计等方面来说明。

2.第②段中“自然界中一个关于气泡的秘密”具体指什么?
3.文中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4.品析下列句子中斜体词的表达作用。

1.).除了遇上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一般情况下
..................,自然降水就足以使之清洁如新。

2)“水立方”专门设计的雨水回收系统,一年回收的雨水量为1万吨左右。

5.第⑧段中“水立方”表面的镀点有什么作用,它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四、作文
春,朱自清绘出了别样的春天风景;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拥有了别样的感悟;散步,莫怀戚写出了平平淡淡的生活,浓浓的亲情。

生活中,你沐浴着如山的父爱、如水的母爱,你感到了别样的幸福……是啊,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别样,别样的童年,别样的季节,别样的心情,别样的风采,甚至是别样的他(她)……,成长路上,有了别样的发现,便有了别样的人生。

请以“别样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一、30分,每空一分
二、20分
1、4分
2、12分,每小题3分
3、2分,每空0.5分
4、2分
三、20分
1.设计原理、建筑规模、通风设施、自洁功能(4分)
2.由十四边形的三维结构球体组成的结构,接触界面最小。

(4分)3.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水立方”的规模之大。

(4分)4.①说明通常情况下能
自洁如新,但不排除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会对其自洁功能产生影响。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②表估计,表明雨水量是估算出来的,不十分精确。

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分)5.镀点有隔离、反射光线,控制温度的作用。

镀点在北面密度疏一
些,在西面和东面密度
(作用2分,相对高一些。

分布特点2分,共4分)四、5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