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4课《琵琶行(节选)》同步练习2

合集下载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基础练习】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秋1、明年..2. 因为长句..3.因为长句..刀枪鸣4.铁骑突出..5.曲终收拨当心画..衣裳起敛容6.整顿..7.弟走从军阿姨死..故8.暮去朝来颜色..嫁作商人妇9.老大..10.去.来江口守空船11.又闻此语重唧唧...12.凄凄不似向.前声妆泪红阑干13.梦啼..1、明年秋古义第二年2、因为长句古义于是创作3、因为长句古义七言古诗4、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突然出现5、曲终收拨当心画古义在…中心6、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整理7、弟走从军阿姨死古义管理歌女的头目8、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容貌9、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纪大了10、去来江口守空船古义走了以后11、又闻此语重唧唧古义叹息声12、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以前13、梦啼妆泪红阑干古义泪流满面二、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及意义。

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2.遂命.酒3.歌.以赠之4.梦.啼妆泪红阑干5.命曰《琵琶行》..6.商人重.利轻别离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名词做状语2、遂命酒名词做动词命令摆酒3、歌以赠之名词做动词做歌4、梦啼妆泪红阑干名词做状语在梦里5、命曰名词做动词命名题名6、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做动词看重轻视三、指出下列句式类型并翻译。

1、送客湓浦口()2、本长安倡女()3、使快弹数曲()4、感斯人言()5、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财()6、转徙于江湖间()1、送客湓浦口(省略句(于)、状语后置)2、本长安倡女(省略句“是”)3、使快弹数曲(省略句之)4、感斯人言(省略句于)5、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财(状语后置)6、转徙于江湖间(状语后置)【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月春风等闲度等闲:平常,随随便便B.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叹息C.却坐促弦弦转急却:退回D.座中泣下谁最多泣:哭泣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B.低眉信手续续弹C.枫叶荻花秋瑟瑟D.终岁不闻丝竹声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转徙于江湖间却坐促弦弦转急B.凝绝不通声暂歇如听仙乐耳暂明C.琵琶声停欲语迟今夜闻君琵琶语D.填酒回灯重开宴满座重闻皆掩泣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闻舟中夜弹琵琶者B.遂命酒C.使快弹数曲D.歌以赠之5.下列各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主人下马客在船A.烟笼寒水月笼沙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6.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侧面烘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一项是(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A.①②③B.①③⑤C。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琵琶行(节选)》教案-北师大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琵琶行(节选)》教案-北师大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琵琶行(节选)》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理解课文节选的意义和主旨,写出大意;•分析文学特点,了解诗歌的韵律;•学习古诗词的背景知识并能默写诗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琵琶行那抹亮丽的景象及所表现出的主题;•教学难点:琵琶行诗歌的韵律及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课文解析法•讨论式授课法•集体朗读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听一段古琴演奏或欣赏一段古琴音乐,了解古琴的声音特点和起源。

2.语文课堂的雏形•请同学们依次读课文,把握诗歌的韵律;•了解诗歌表现手法,分析题目的含义。

3.探寻课文含义•讨论课文的起因和背景;•阅读课文主要内容,分析诗歌主题;•掌握文学史的背景知识。

4.琵琶校园里•听一段琵琶演奏,谈谈感受;•了解一些时代背景和文艺精神,加深对诗的认识。

5.情景朗读•分角色进行情景模拟朗读;•体会朗读中的节奏和感情表达。

6.活动设计在课堂上,进行段落朗读比赛,配上乐器或音乐。

7.归纳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琵琶行(节选)》的主题,及所表达的情感;同时加深学生对文化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反馈•针对学生的表现,以小组分组讨论,集体分析学生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及建议,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解决。

六、教学效果评估学生思考几个问题:1.读完课文后自己最深的感受是什么?2.诗歌的表达和情感表现是否准确?3.是否理解了古文化的内涵及文艺精神?七、教学流程图st=>start: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琵琶行(节选)》教案-北师大版op1=>operation: 导入op2=>operation: 课文解析op3=>operation: 探寻课文含义op4=>operation: 琵琶校园里op5=>operation: 情景朗读op6=>operation: 活动设计op7=>operation: 归纳op8=>operation: 教学反馈op9=>operation: 教学效果评估e=>end: 教学结束st->op1->op2->op3->op4->op5->op6->op7->op8->op9->e八、教学资源•古琴演奏•琵琶演奏•课本•相关诗歌朗读选集•加分项:古典文学与艺术历史相关书籍。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全册古诗词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全册古诗词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琵琶行(节选)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诗两首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游岳阳楼记》同步练习B卷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游岳阳楼记》同步练习B卷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游岳阳楼记》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14题;共43分)1. (2分)《琵琶行(节选)》的作者是________。

诗题中的“行”是________ 。

2. (2分)《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________;月圆之夜,给远方的朋友发条祝福短信,你可以用《水调歌头》里“________”的句子。

3. (5分)翻译:五十弦翻塞外声4. (8分)给下列画线的字拼音淼 ________ 屏息________ 裣衽 ________ 诎 ________妖蒨 ________ 泫然________ 玄鬓已皤 ________ 增堞 ________5. (4分)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宾僚请大合乐落________ 之。

直________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子京增谍籍________兵。

边垂________以安。

6. (2分)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以”与“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皆以美于徐公B . 以数谏故C .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D . 屠惧,投以骨7. (3分)读《游岳阳楼记》,本文描写了________,深刻地表明了________,同时也表达自己________的情感。

8. (3分)读《游岳阳楼记》,本文行文思路可用三个词来概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9. (1分)读《游岳阳楼记》,在作者看来,岳阳楼的景观之美的原因就在于________(用原句回答)10. (2分)读《游岳阳楼记》,本文中语句的特点是________。

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________。

11. (2分)读《游岳阳楼记》,本文第一段作者写洞庭水之________,写君山之________(分别用一个字概括)12. (2分)眼前的景物不同,作者的心情也不同,请根据以下提示加以概括。

8.3《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含答案)

8.3《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含答案)

8.3《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白居易《琵琶行•序》)文段二:白居易,字乐天,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

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顾况。

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

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

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吏部判入等,授秘书省校书郎。

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入第四等,授周至县尉、集贤校理。

居易文厚。

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

疏入不报。

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

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

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

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

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

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

(节选自《旧唐书•白居易传》)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B.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C.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D.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和,唐宪宗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年号。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4 琵琶行(节选)素材 北师大版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4 琵琶行(节选)素材 北师大版

4 琵琶行《琵琶行(节选)》赏析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夜晚在浔阳江头送客人,秋风吹着枫叶和荻花,传来瑟瑟之声。

开篇首句,只寥寥七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时间(夜)、事件(送客)全部概括其中,言简而意明。

后一句作秋夜送客的环境烘托和渲染,使诗一开头就带着凄冷苍茫的意味。

“黯然伤神者,唯别而已矣”,在这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从景中委婉传出。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主人下了马,走进客人的船中,举起酒杯想痛痛快快地饯别,却没有音乐助兴。

枫叶荻花,秋风瑟瑟,景是凄凉景;送客至江船,举杯冷落,情是寂寞情。

“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作铺垫。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闷闷地喝醉了,凄凄惨惨地将要分别,要分别的时候,茫茫的江面上,映着一轮明月。

前句已将黯然低沉的情绪作了铺垫,后句进一步渲染环境,使心情显得更加沉郁感伤。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忽然听到江面上传来琵琶弹奏的声音,听着听着,主人忘记了回去,客人也不肯开船启程。

“忽闻”,传达诗人正思音乐而音乐即来的惊喜。

送者忘归,行者不发,暗示音乐的美妙动人。

在茫茫江月的背景烘托下,有空谷足音之感。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依循着声音寻找,低声询问,弹奏者是谁?琵琶声停了下来,那人想要回答,却又迟疑不决。

从“忽闻”“忘归”“不发”到“暗问”,均着力刻画人物心态,亦为说明音乐的感染力。

“欲语迟”,是说犹疑之中暗含心事。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将船只移过去,慢慢靠近,邀请那人出来相见。

大家添了酒,把灯拨亮,重新设宴。

诗人写琵琶女的出场,是因闻声而动情,因动情而寻人。

琵琶声的不同凡响,衬托出弹奏者的不同寻常,故听者赏慕,颇有知音相遇之感。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经过再三邀请呼唤,她才勉强走出来;出来时,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儿。

一方面是急急以求,一方面是默默以待;一方面是频频呼唤,一方面是迟迟而出。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4课《琵琶行(节选)》同步练习及答案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4课《琵琶行(节选)》同步练习及答案

课后训练一、基础知识1.霓.裳()冷涩.()乍.破()2.(1)低眉信手..(2)花底滑.(3)银瓶乍.破3.(1)醉不成欢惨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琵琶行》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题中的“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列诗句,完成5~8题。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5.6.(1)形容乐声粗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形容乐声轻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形容乐声流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形容乐声冷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对文段中句子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

“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C.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8~9题。

刘禹锡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9.三、综合性学习10.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走近端午](1它从汨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琵琶行》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新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琵琶行》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新版)

第4课《琵琶行》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琵琶行》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题中的“行”是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白居易|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有关知识,根据课文注释内容直接填答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字。

点评:白居易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诗人,有关他的信息要注意记忆。

2. 按要求用原文诗句填空。

①描写乐曲声音轻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乐曲声音流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描写乐曲暂时停歇而使人迷失其中,引起内心愁绪的诗句:____________。

答案:小弦切切如私语|间关莺语花底滑|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直接默写诗句,注意“弦”莺“幽”的写法,不要写错字。

点评:学习古代诗歌,要加强背诵,对重要的诗句要理解记忆。

3.辨析下面多音字①举酒欲饮.:②幽咽.:③铁骑.:答案:yǐn|yìn|yè|yān|yàn|jì|qí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判断多音字各个音节,注意多音字间标调的差别。

点评:多音字大多是标调的不同,学习时要了解掌握多音字。

4.古今异义区分(1)似诉平生不得志..古义:今义:答案:称心如意|实现志愿(2)凝绝不通声暂.歇古义:今义:答案:时间短,忽然|暂时解析:先根据所学诗文,理解字词含义,再说明今义即可。

点评:古诗文中古今异义的字词要注意辨析记忆,理解古诗文不能以今义替代古义。

5.解释下面的词语①寻声暗问..弹者谁:_____________②添酒回灯..重开宴:_____________③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____④低眉信手..续续弹:_____________⑤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⑥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答案:轻声地问|重新掌灯|声调抑郁幽咽|随手|形容声音粗重深沉、急促悲切|形容黄莺鸟婉转的鸣叫声|形容声音轻快流利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注释内容,直接解答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行(节选)》同步练习2
1、给加线的字注音。

浔阳()荻花()声声思()捻()
霓裳()冷涩()舫()幽咽()铁骑()
2、识别通假字。

曲终收拨当心画。

3、掌握词类活用。

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想见。

4、辨析古今异义。

(1)琵琶声停欲语迟。

(2)间关莺语花底滑。

5、判断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

(1)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3)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
(4)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6、对诗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细。

B.“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

C.“别有忧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

D.“银屏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

7、“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这里写乐曲旋律的变化是:()
A.由舒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
B.由激越雄壮——清脆圆润——间歇停顿——舒徐流畅
C.由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激越雄壮
D.由粗重急骤——舒徐流畅——间歇停顿——激越高亢
8、用原文填空。

(1)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珠小珠落玉盘。

(4)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翻译下列句子。

(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2)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3)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10、有人认为把结尾改成“东船西舫赞不绝,江心秋月耀银波”,更能反映出音乐的效果,你同意吗?谈谈你的看法。

11、读白居易的《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联系《琵琶行》,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

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

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

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语。

A、两首诗描写的对象都是处境孤寂凄凉、情感哀愁凄切的歌女,诗人都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B、两诗都用秋江月夜之境来渲染悲凉的气氛,都运用了贴切的比喻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C、《琵琶行》在表现手法上正面描述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并大量运用比喻的修辞;而《夜闻歌者》则基本上采用白描手法,没有修辞。

D、两首诗都属于叙事诗,写景叙事中有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