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练习打印

合集下载

(word完整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word完整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2—15题。

(共8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选自《论语》)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2不堪:无法忍受。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2分)(1)有仙则名名:(2)惟吾德馨德馨: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

(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4.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

(1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5.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三峡(郦道元) (9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良多趣味(2) 林寒涧肃(3)属引凄异(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7.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2分)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18.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版)

八年级语文(上)课内文言文阅读(总复习简化版)一、阅读《陋室铭》,完成后面的习题。

1.《陋室铭》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的简陋来衬托室主人品德的美好,用主人品德的美好来说明陋室不陋,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文中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有仙则名.名:出名(或:著名)(2)惟吾德馨..德馨:品德高尚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不在乎高,有了仙人居住就能够出名了。

水不在乎深,有了龙居住就具有灵气了。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正如孔子所说:“有什么简陋呢?”4、“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字与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 水陆草木之花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石青糁之 D、何怒之有5、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 C )A.自己和诸葛亮、扬雄一样都居住在陋室中。

B.自己的陋室可以和诸葛庐、子云亭齐名。

C.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D.表明作者怀念诸葛亮、扬子云。

6、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7、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同意。

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

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

二、阅读《爱莲说》,完成后面的习题。

1、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1)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从修辞角度看,是排比句,从句子的整散角度看,是骈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附答案)9.三峡1、给加点字注音阙.( ) 嶂.( ) 曦.( )襄.( ) 溯.( ) 御.( )湍.( ) ( ) 漱()涧.( ) 属.( ) 转.( )2、重点词语解释①重岩叠嶂.( )②自非亭午夜分....( )③不见曦.月( )④夏水襄陵..( )⑤沿溯..阻绝( ; )⑥虽乘奔.御风( )⑦不以疾..也( )⑧素湍.绿潭( )⑨绝多生怪柏()⑩飞漱.其间( )⑪清荣.峻茂( )⑫良.多趣味( )⑬属引..凄异( ; )⑭空谷传响.( )⑮哀转久绝.( )3、通假字略无阙.处( )4、一词多义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②绝哀转久绝.绝.巘多生怪柏()③疾不以疾.也()君有疾.在腠理()5、古今异义古义:①至于..夏水襄陵至于今义:②或.王命急宣或古义:今义:古义:③属.引凄异属今义:6、词类活用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③回清.倒影( )④良.多趣味( )⑤每至晴初霜.旦( )⑥空谷..传响(7、特殊句式省略句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省略主语“”,即“”)B.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省略主语“”,即“”)8、重点句子默写①侧面描写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②文中与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相对应的句子是,,,,。

③总括三峡春冬美景的句子是,。

④写高猿长啸声音特点的句子是,,。

9、重点句子翻译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⑤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作家作品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

地理学家。

撰《》四十卷,该书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也是一部优美的。

“三峡”是、和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作者在文中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绘出了三峡、的景色,抒发了作者。

10.短文二篇1、给加点字注音颓.( ) 鳞.( ) 与.( )遂.( ) 寝.( ) 荇.( )2、重点词语解释①五色交辉..( )②四时..俱备( )③晓雾将歇.( )④夕日欲颓.( )⑤沉鳞..竞跃( )⑥实是欲界..( ; ) ..之仙都⑦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⑧欣然..起行( )⑨念.无与为乐者( )⑩相与..( ; )..步于中庭⑪庭下如积水空明..( )⑫水中藻.、荇.交横( )⑬盖.竹柏影也( )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一词多义①盖盖.竹柏影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②至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寡助之至.()③寻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未果,寻.病终()④书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⑤与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4、古今异义古义:①四时.俱备时今义:古义:②晓雾将歇.歇今义:古义:③夕日欲颓.颓今义:古义:④沉鳞.竞跃鳞今义:古义:⑤念.无与为乐者念今义:古义:⑥盖.竹柏影也盖今义:古义:⑦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今义:5、词类活用①五色交辉.( )②相与步.于中庭( )6、特殊句式①倒装句A.相与步于中庭( ,即“”)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即“”)②省略句解衣欲睡(省略主语“”,即“”)7、重点句子默写①《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练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练习

八年级上期末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训练一、文言文基础积累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在文中的意思。

1. 略无阙处2. 蝉则千转不穷3. 窥谷忘反4. 往之女家5. 曾益其所不能6. 困于心,衡于虑7. 入则无法家拂士 8. 甚矣,汝之不惠9. 军士吏被甲 10.改容式车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5. 互相轩邈..7.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8. 军.霸上介胄..之士不拜3.一词多义1.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2.猿则百叫无绝.哀转九绝绝巘多生怪柏沿溯阻绝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杂然相许.4. 帝感其诚.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6. 春冬之.时甚矣,汝之.不惠跳往助之.7.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始一反焉.且焉.置土石8. 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9.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天子为.动以顺为.正者10.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11.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12.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3.不闻天子之诏.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4.解释下列加点文言词的古今义。

1.自.非亭午夜分古义:今义:2、月色入户.古义:今义: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今义:3、虽.乘奔御风古义:今义: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今义:5.晓雾将歇.古义:今义:6.管夷吾举于士.古义:今义:7.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古义:今义:8.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古义:今义:10.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古义:今义:9.使人称谢.古义:今义:二、文言文阅读。

【一】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

(一)三峡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在(2)略无..阙处略无:完全没有(3)自非亭午..夜分亭午:正午(4)自非亭午夜分..夜分:半夜(5)不见曦.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6)至于夏水襄.陵襄:升到高处(7)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8)沿溯.阻绝溯:逆流而上(9)不以疾.也疾:快(10)则素湍..绿潭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11)回清..倒影回清:回旋的清波(12)绝.多生怪柏绝:极高的山峰(13)飞漱..其间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14)每至晴初..霜旦晴初:天刚放晴(15)每至晴初霜旦..霜旦:下霜的早晨(16)属引..凄异属引:接连不断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说其意思。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3.解释下列多义词。

(1)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②自.非亭午夜分(连词,表示假设,如果)(2)绝①沿溯阻绝.(动词,阻断)②绝.多生怪柏(副词,极,非常)③哀转久绝.(动词,消失)(3)清①回清.倒影(名词,清波)②清.荣峻茂(形容词,清澈)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连词,表选择(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5.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2)良.多趣味良:形容词用作副词,甚,很(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用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隐没遮蔽了天空和太阳。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5)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言文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言文练习题(含答案)

八上语文专题训练(九套)专项提分卷(一) 语音与汉字(满分:51分考试时间:40分钟)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第一单元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浩瀚.(hàn) 研.究(yán) 默契.(qiè) 一丝不苟.(gǒu)B.镌.刻(juān) 要塞.(sè) 遗嘱.(zhǔ) 惊心动魄.(pò)C.溃.退(kuì) 咆哮.(xiào) 悄.然(qiǎo) 锐不可当.(dǎnɡ)D.歼.灭(jiān) 荻.港(dí) 仲裁.(cái) 屏.息敛声(bǐnɡ)2.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芜.湖(wú) 渗.透(shèn) 湛.蓝(shèn) 殚.精竭虑(dān)B.由衷.(zhōnɡ) 旋.风(xuán) 瞬.间(shùn) 顽.强抵抗(wán)C.映衬.(chèn) 桅.杆(wéi) 绽.放(zhàn) 摧枯拉朽.(xiǔ)D.澎湃.(pài) 气氛.(fèn) 慷慨.(kǎi) 翘.首而望(qiáo)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签订萧洒白手起家风平浪静B.娴熟沸腾眼花潦乱横渡长江C.泄气联盟如梦初醒疾如流星D.凛洌建树振耳欲聋无怨无悔第二单元4.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教诲.(huǐ) 畸.形(jī) 尴尬.(gà) 杳.无消息(yǎo)B.不逊.(xùn) 妯.娌(zhóu) 鬈.发(juǎn) 油光可鉴.(jiàn)C.溺.死(nì) 一绺.(liǔ) 匿.名(nì) 深恶.痛疾(wù)D.诘.责(jí) 绯.红(fěi) 滞.留(zhì) 颔.首低眉(hàn)5.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锃.亮(zènɡ) 长髯.(rán) 胆怯.(què) 抑扬顿挫.(cuò)B.佃.户(diàn) 胡髭.(zì) 解剖.(pōu) 筋.疲力尽(jīn)C.酸渍.(zì) 穹.顶(qiónɡ) 瞥.见(piē) 骤雨猝.至(cù)D.脸颊.(xiá) 蛮横.(hènɡ) 差.役(chāi) 小心翼.翼(yì)6.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抽屉嶂碍为富不仁暗然失色B.禁锢愚钝抑扬顿挫正襟危坐C.平墉崎岖任劳任怨藏污纳垢D.侏儒红薯鹤立鸡群粗制烂造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粗鄙粗劣敦实和颜悦色B.弥补简陋疑惑神秘漠测C.偷懒马鞍帐蓬触目惊心D.茏罩迁移高粱专心至志第三单元8.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阙.处(quē) 曦.月(xī) 御.风(yù) 飞漱.其间(shù) B.缥.碧(piǎo) 薄.暮(báo) 候骑.(jì) 属.引凄异(zhǔ) C.轩.邈(xiān) 窥.谷(kuī) 牛犊.(dú) 重峦叠嶂.(zhàng) D.燕.然(yān) 横柯.(kē) 疏.条(shū) 沉鳞竞跃.(yào)9.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绿潭飘荡隐天蔽日嘤嘤成韵B.猿啸经论晓雾将歇争高直指C.沿朔狡洁悬泉瀑布奇山异水D.归雁倒影鸢飞戾天青荣峻茂第四单元10.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踌躇.(chú) 迂.腐(yū) 绿釉.(yǒu) 潜.滋暗长(qián)B.俯瞰.(kàn) 鲜腴.(yú) 差.使(chā) 祸不单行.(hánɡ) C.遏.制(è) 洗涤.(tiáo) 婆娑.(suō) 举箸.提笔(zhù) D.倔.强(jué) 秀颀.(qí) 辟.邪(pì) 恹.恹欲睡(yān)1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狼藉消逝濒临情郁于忠B.蔓延倦怠锁屑连绵不断C.蹒姗星辰深渊旁逸斜出D.赋闲暮年颓唐坦荡如砥第五单元12.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孵.化(fū) 遒.劲(qiú) 无暇.一顾(xiá) 长而不冗.(rónɡ) B.簇.拥(cù) 地穴.(xuè) 长虹饮涧.(jiàn) 摩肩接踵.(zhǒnɡ) C.料峭.(qiào) 罅.隙(xià) 自出心裁.(cái) 舳.舻相接(zhú) D.残损.(sǔn) 黏.土(nián) 络绎.不绝(yì) 重峦.叠嶂(nuán) 13.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刹.那(chà) 车辙.(zhé) 窠.巢(kē) 庸.俗(yōnɡ)B.鉴.赏(jiàn) 暴涨.(zhǎnɡ) 挖掘.(jué) 寻觅.(nì) C.轩.榭(xuān) 纤.维(qiān) 记载.(zǎi) 丘壑.(hè) D.斟.酌(zhēn) 臃.肿(yōnɡ) 池沼.(zhǎo) 坚韧.(rěn)1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枢扭狐形俯仰生姿巧妙绝伦B.歌颂合拢一应俱全就地取材C.邃道纪念唯妙唯肖别具匠心D.桥梁擅长因地制宜无动于中1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跋涉雕镂雄垮跳蚤B.嶙峋推祟摄影沐浴C.芭蕉喧嚣谨慎蔷薇D.储藏占据漫延暴晒第六单元16.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曾.益(zēng) 畎.亩(quǎn) 搔.更短(sāo) 丈夫之冠.(guān)B.始龀.(chèn) 折戟.(jǐ) 不胜簪.(zān) 出入之迂.(yū)C.拂.士(bì) 孀.妻(shāng) 亡.以应(wú) 山北之塞.(sè)D.荷.担(hé) 胶鬲.(gé) 公孙衍.(yǎn) 一厝.朔东(cuò)1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陇断魁父弓孥天子之诏B.提携筋骨勃海按辔徐行C.长嗟提携箕畚汝之不惠D.穷匮殷勤篷舟介胄之士专项提分卷(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满分:45分考试时间:40分钟)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一、选词填空。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检测试题1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检测试题1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检测试题1一、文言文1.阅读《周亚夫军细柳》,完成下面练习。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曰:'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①天子且至________ ②军霸上 ________ ③改容式车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最后一句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2.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各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本文选自________(时期)的大儒孟子写的《孟子》。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空乏其身(财资缺乏)B.而后作(奋起。

这里指有所作为)C.而后喻(表达)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匹敌、相当)(3)本文开篇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六位圣君贤相的出身。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课后复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课后复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课后复习题(附答案)《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鲁山山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1 桃花源记1陶渊明晋太元2中,武陵3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4缤纷5。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6,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7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8。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9。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10,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1。

阡陌交通12,鸡犬相闻13。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14。

黄发垂髫15,并怡然自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练习(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蕃.( ) ②亭亭净植.()③濯.清涟而不妖()④香远益.清()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

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哪些语句?为什么?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

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

(二)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⒈解释加点字⑴具.答之()⑵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⑶屋舍俨然..()⑷各复延.至其家()⑸乃.不知有汉()⑹便要.还家()⒉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是()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⒊有些成语出自本文,请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__。

⒋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阡陌交通..邑人来此绝境 C、无论..魏晋 D、设酒杀鸡作... B、率妻子食.⒌翻译句子(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足为外人道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⒍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⒈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

文章的主旨可以用______来概括。

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有仙则名.( ) (2)斯.是陋室( ) (3)惟吾德馨.( ) (4)无案牍之劳.形( ) (5) 可以调.素琴 ( ) (6)往来无白丁..()⒊“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字与下列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何陋之有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具答之 D.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⒋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⒌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A.自己和诸葛亮、扬雄一样都居住在陋室中B.自己的陋室可以和诸葛庐、子云亭齐名。

C.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D.表明作者怀念诸葛亮、扬子云。

(四)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⒈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可爱者甚.蕃()⑵濯清涟而不妖.()⑶香远益.清()⑷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5)宜乎众.矣()⒉翻译文言语句(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⒊选文第1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对莲花进行了描写。

⒋短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对待的?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⒌模仿例句,用同样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 _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⒈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⑴罔.不因势象形()⑵清风徐.来,水波不兴()⑶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⑷高可二黍许.()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高可.二黍许可.爱者甚蕃 B中轩敞者为.舱为.宫室、器皿、人物C能以径寸之.木水陆草木之.花 D水波不兴.是故谋闭而不兴.3、翻译下面句子⑴尝贻余核舟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4选文中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5、这件雕刻作品的主题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6、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别刻在船窗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⑴不独亲.其亲()⑵男有分.,女有归.()()(3)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 (4) 讲信修.睦( )2、找出文中两个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通解释__________ _____通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3、下列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是()A选贤与.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故人不独.亲其亲矜、寡、孤、独.、废疾者C不独子.其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天下为.公中轩敞者为.舱4、翻译句子 (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