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注释

合集下载

新版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文言文注释

新版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文言文注释

新版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文言文注释在新版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古诗词和文言文是重要的学习内容。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和思想,也是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古诗词和文言文的注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些经典作品。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碣石: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 澹澹:形容水面宽广的样子。

- 竦峙:高耸直立。

- 萧瑟:形容风声凄凉。

- 星汉:指银河。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秦时明月汉时关:指古代的明月和边关。

- 万里长征:指长途跋涉。

- 龙城:古地名,这里指边关。

- 飞将:指勇猛的将领。

- 胡马:指北方的游牧民族。

- 阴山:古代北方的山脉。

《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欲饮,无管弦之盛,无丝竹之音。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故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注释:- 壬戌: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年。

- 既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 苏子:指苏轼。

- 夏口、武昌:古代地名,分别位于今天的湖北省武汉市和鄂州市。

- 周郎:指周瑜,三国时期东吴将领。

- 物与我皆无尽:指万物和自我都是永恒的。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注释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注释

21.课武陵:古代郡名。

今湖南常德一带。

为业:以……为生。

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行:前行,这里指划船。

远近:偏义复词,这里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

夹岸:两岸。

杂:别的,其它的。

芳:指花。

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甚:很,非常。

异:对···感到惊异。

欲:想要。

便:于是,就。

穷:穷尽。

这里是走完的意思。

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得:看到。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的不真切的样子。

若:好像。

舍:离开。

初:开始。

才:副词,仅仅,刚刚。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通:通过。

222.课陋室铭:陋(1)在:在于,动词。

(2)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3)灵:形容词作动词,灵异,神奇,也有灵气的意思。

(4)斯:指示代词,这。

是: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

(5) 惟:只有。

(6) 惟吾德馨:只是我(住在屋中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德馨:品德高尚。

馨,香气,古代常用 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

吾,我,这里指作者,陋室的主人。

〔7〕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

说明来拜访刘禹锡的人少。

草色入帘青,庭草不除,反映了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心态,渲染了恬静的气氛。

(8) 鸿儒:即大儒,此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9) 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什么学问的人。

(10)调(tiáo )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1)金经:古代用泥金书写而成的佛经,泛指佛经。

(12)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3)之:助词,插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14)乱耳:使耳朵扰乱(使动用法)(15)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牍,①古代写字用的木简。

②文件;书信。

(16)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解释+翻译,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解释+翻译,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解释+翻译,建议收藏!↑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汇总《三峡》1.文学常识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重点字词【字音】阙处(quē )襄陵(xiāng)绝巘(yǎn)属引(zhǔ)沿溯(sù)飞漱(shù)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文集《东坡全集》传世。

代表作品有《赤壁赋》《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2.文章思想内容《答谢中书书》: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中。

3.重点字词【字音】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yuè)与其奇者(yù)未寝(qǐn )相与(yǔ)遂(suì)藻(zǎo)荇(xìng)竹柏(bǎi)猿(yuán)【古今异义】(1)四时俱备(2)你是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闲人”的含义?“闲人”并非闲极无聊、无所事事而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在政治上虽有远大抱负,但却被一贬再贬,是一个被贬的闲人。

《与朱元思书》1.文学常识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吴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由远及近地着力描绘了富春江的水光山色,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及注释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及注释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及注释示例文章篇一:《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那些事儿》嗨,小伙伴们!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咱们八年级上册语文书里那些超有趣的古诗和文言文呢。

就说《三峡》这篇文言文吧。

哇塞,读着它就好像跟着作者一起去三峡旅游了一趟似的。

三峡那地方啊,山可高啦,像一个个巨人似的,把天都快顶破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你想想,连绵的山啊,一点儿缺口都没有,那得多壮观。

山里面的水呢,夏天的时候就像个急性子的小朋友,“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水涨得高高的,把山陵都给淹没了,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了。

这时候的水,就像一只发怒的野兽,汹涌澎湃的,可吓人啦。

可是啊,到了春冬的时候呢,这水就像变了个样儿。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水变得清澈了,白色的急流和碧绿的深潭相互映衬,还有那怪柏、悬泉、瀑布,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就想啊,要是我能住在三峡旁边,每天看着这样的美景,那该多幸福呀。

你难道不想去看看吗?再说说古诗《使至塞上》吧。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这个大诗人啊,一个人坐着车去边塞呢。

他把自己比作“征蓬”和“归雁”,多孤单呀,就像一片孤叶在风中飘荡。

可是当他看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时候,那景色简直绝了。

那茫茫的大漠里,孤烟直直地升上天空,黄河边上,落日又大又圆。

这就像一幅油画,色彩浓烈又特别有意境。

我就琢磨着,诗人当时看到这景色的时候,心里肯定又有孤独,又有对这大自然神奇景色的惊叹吧。

还有《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他离开家乡,到荆门之外去游玩。

这一路上的景色啊,那山慢慢地消失了,平原就展现在眼前,江水奔腾着流入广阔的原野。

就好像是我们的人生,总会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呢。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虽然李白在外面闯荡,可他还是很想念家乡的水啊,家乡的水就像一个忠诚的伙伴,不远万里地来送他。

八上文言文、古诗原文翻译和注释

八上文言文、古诗原文翻译和注释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第三单元《三峡》南北朝郦道元【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译文】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一点(完全)也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之中一片清寒肃杀。

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连续不断,凄惨悲凉。

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注释】①节选自《水经注校证》卷三十四(中华书局2007年板)。

题目是编者加的。

三峡,瞿(qu)塘缺,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郦通元(约470-527),字普长,范阳隊(zhuo)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

所拱《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注释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注释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注释1.《三峡》[北魏]郦[lì]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diézhàng],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XXX[xī]月。

至于XXX[xiāng]陵,沿溯[sù]阻绝。

或XXX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XXX]风,不以疾也。

XXX之时,则素湍[XXX]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yǎn多生怪柏bǎi,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XXX,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XXX三声泪沾裳[shang]。

”1.阙:同“缺”,空隙、缺口。

2.自非:如果不是。

3.亭午:正午。

4.夜分:半夜。

5.XXX[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6.襄[xiāng]陵:水漫上山陵。

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8.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9.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10.XXX[tuān]:激起白色浪花的激流。

湍,急流。

11.回清:回旋的清波。

12.绝(巘或巚)yǎn:极高的山峰。

13.XXX:飞速地往下冲荡。

14.清荣峻茂:XXX,山高草盛。

荣,茂盛。

15.良:甚,很。

16.XXX:天刚放晴。

17.霜旦:下霜的早晨。

18.肃:肃杀,凄寒。

19.属[zhǔ]引:接连不断。

属,链接。

引,延长。

20.凄异:凄惨悲凉。

21.响:回声。

22.哀转:声音凄凉悠扬。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傍边,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一点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的时候,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

到了炎天水涨,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分,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都被阻绝了。

偶然天子的命令要急速转达,这时白天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到了江陵。

中央距离了一千二百里,纵然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速度快。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周亚夫军细柳》翻译及解析重点知识点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周亚夫军细柳》翻译及解析重点知识点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周亚夫军细柳》翻译及解析重点知识点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译文:汉文帝的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边境。

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作为将军,驻军霸上;(委派)祝兹侯徐厉作为将军,驻军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作为将军,驻军细柳,用来防备匈奴。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

到了灞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车而入,将士都下马迎送皇帝。

不久到细柳军营,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张开弓箭,把弓拉满。

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不准进入。

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到了。

”守卫军营的将官说:“将军有令:‘军中听从将军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

”过了不久,皇上到,也不让入军营。

这种情况下皇上于是派遣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

”周亚夫才传令打开营垒大门。

营垒大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

”于是皇上的车队于是控制住马车,慢慢前行。

到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拿着兵器行礼说:“穿戴着盔甲的将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用军礼参见。

”皇上被感动,神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派人表达致意:“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版古诗文注释翻译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版古诗文注释翻译

答谢中书书南北朝: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夕日一作:阳)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注释:1.答:回复。

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2。

山川:山河。

之:的。

3。

共谈:共同谈赏的。

4.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5。

青林:青葱的树林。

翠竹:翠绿的竹子.6。

四时:四季。

俱:都。

7.歇:消。

8。

乱:此起彼伏。

9.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10.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竞跃,竞相跳跃。

11。

实:确实,的确.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

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12。

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

13.复:又。

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异。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夜游宋代: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注释1.《三峡》[北魏] 郦[lì]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dié zhàng],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沿溯[sù]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yù]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yǎn多生怪柏bǎi,悬泉瀑布,飞漱sh ù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shang]。

”1.阙:同“缺”,空隙、缺口。

2.自非:如果不是。

3.亭午:正午。

4.夜分:半夜。

5.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6.襄[xiāng]陵:水漫上山陵。

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8.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9.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10.素湍[tuān]:激起白色浪花的激流。

湍,急流。

11.回清:回旋的清波。

12.绝(巘或巚)yǎn:极高的山峰。

13.飞漱shù:飞速地往下冲荡。

14.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荣,茂盛。

15.良:甚,很。

16.晴初:天刚放晴。

17.霜旦:下霜的早晨。

18.肃:肃杀,凄寒。

19.属[zhǔ]引:接连不断。

属,链接。

引,延长。

20.凄异:凄惨悲凉。

21.响:回声。

22.哀转:声音悲凉婉转。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一点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的时候,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

到了夏天水涨,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都被阻绝了。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白天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到了江陵。

中间间隔了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速度快。

到了春、冬两季时,白色的急流、绿色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又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在山峰间。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是趣味无穷。

每到天刚晴或刚降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长叫,甚是凄凉。

空荡的山谷里回声阵阵,悲哀的啸声久久不消。

所以渔夫和船夫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答谢中书书[南北朝] 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1.四时:四季。

2.歇:消散。

3.夕日欲颓:夕阳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

4.沉麟:指水中潜游的鱼。

5.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

6.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

7.与yù:参与。

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3.记承天夜游宋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qǐn],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zǎo]、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bǎi]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念:考虑,想到。

2.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

3.相与:共同,一起。

4.中庭:院子里。

5.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6.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

7.盖:大概是。

8.但:只是。

9.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

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4.与朱元思书南北朝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líng]泠作响;好鸟相鸣,嘤[yīng]嘤成韵。

蝉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yuān飞戾lì 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

横柯kē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共色:同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荡。

从,跟随。

3.任意东西:意思是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东西,向东或向西。

4.许:表示约数。

5.缥[piǎo]碧:青白色。

6.甚箭:即“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快。

7.寒树: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8.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9.互相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出远处伸展。

轩,高。

邈,远。

这里均作动词用。

10.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11.千百成峰:形成千百座山峰。

12.激:冲击,撞击。

13.泠[líng]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14.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嘤嘤,鸟鸣声。

15.千转[zhuàn]:长久不断地叫。

千,表示多。

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16.鸢yuān飞戾lì 天:意为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

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

戾,至、到达。

17.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18.经纶lún世务:治理国家大事。

经纶,筹划、治理。

19.反:同“返”,返回。

20.横柯kē:横斜的树枝。

柯,树木的枝干。

21.交映:互相掩映。

译文:风停,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的晴空和山峰是一样的颜色。

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急流的水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

泉水拍打在山石上,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猿猴千百遍的啼叫不绝。

像鸢鸟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

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5.富贵不能淫《孟子》景春曰:“公孙衍yǎn、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rǔ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景春: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公孙衍yǎn: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曾在秦国为相,又曾佩五国相印。

张仪: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橫以服从秦国。

诚:真正,确实。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焉:怎么,哪里。

丈夫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冠,行冠礼。

父命之:父亲给以训导。

命,教导、训诲。

戒:告诫。

下文的“戒”是谨慎的意思。

女家:这里指夫家。

女,同“汝”,你。

夫子:这里指丈夫。

正:准则,标准。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这里的“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

与民由之: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由,遵循。

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淫:惑乱,迷乱。

这里是使动用法。

移:改变,动摇。

这里是使动用法。

屈:屈服。

这里是使动用法。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kòng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在历山耕田,后被尧起用,成为尧的继承人。

发,兴起,指被任用。

畎quǎn亩,田地。

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

举,选拔、任用。

版筑,古人筑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再用杵chǔ夯hānɡ实。

筑,捣土用的杵。

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原以贩卖盐为生,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名夷吾)原是齐国公子纠的家臣,纠与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君位失败,管仲作为罪人被押回齐国,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用为相。

士,狱官。

举于士,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

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相。

百里奚xī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yú国大夫。

虞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

后来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

市,集市。

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空kòng乏其身:使他身处贫困之中。

空乏,财资缺乏。

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

拂,违背。

乱,扰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