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动作发展训练 ppt演示稿 (3)
合集下载
婴儿动作的发展与教育 PPT课件

(3)按照动作产生的部位分类
头颈部动作、躯干动作、上肢动作、下肢动作、手部动作、足部动作
精选2021最新课件
4
(二)影响婴儿动作发展的因素
1.先天因素
遗传
文本
成熟
文本
文本
文本
(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
1929年,格塞尔对一对双生子(同卵双胞胎)进行实验研究,他首先对
双生子T和双生子C进行行为基线的观察,认为他们发展水平相当。在双生子
2
方法或训练器材不当
3
过度保护,忽略动作训练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0
四、婴儿动作能力培养
(二)婴儿动作能力培养原则
安全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信任原则
鼓励原则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1最新课件
12
出生第48周时,对T进行爬楼梯训练,而对C则不予相应训练。训练持续了6周,
期间双生子T比C更早地显示出某些技能。到了第53周,当C达到能够学习爬楼
梯的成熟水平时,对他开始集中训练,发现只要少量训练(2周),C就能容
易达到T的熟练水平。进一步的观察发现,在55周时,T和C的能力没有差别。
精选2021最新课件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
(一)动作的定义与分类
1.动作的定义
动作是运动器官、神经系统和心理系统在一定环境要求和
文本
条件作用下的协同活动过程与结果。
2.动作的分类
文本
文本
(1)按照是否来文自本先天遗传分类
无条件反射动作、条件反射动作(巴甫洛夫实验)
(2)按照牵引动作产生的肌肉类型分类
粗大动作、精细动作
5
(二)影响婴儿动作发展的因素
2.后天因素
头颈部动作、躯干动作、上肢动作、下肢动作、手部动作、足部动作
精选2021最新课件
4
(二)影响婴儿动作发展的因素
1.先天因素
遗传
文本
成熟
文本
文本
文本
(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
1929年,格塞尔对一对双生子(同卵双胞胎)进行实验研究,他首先对
双生子T和双生子C进行行为基线的观察,认为他们发展水平相当。在双生子
2
方法或训练器材不当
3
过度保护,忽略动作训练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0
四、婴儿动作能力培养
(二)婴儿动作能力培养原则
安全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信任原则
鼓励原则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1最新课件
12
出生第48周时,对T进行爬楼梯训练,而对C则不予相应训练。训练持续了6周,
期间双生子T比C更早地显示出某些技能。到了第53周,当C达到能够学习爬楼
梯的成熟水平时,对他开始集中训练,发现只要少量训练(2周),C就能容
易达到T的熟练水平。进一步的观察发现,在55周时,T和C的能力没有差别。
精选2021最新课件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
(一)动作的定义与分类
1.动作的定义
动作是运动器官、神经系统和心理系统在一定环境要求和
文本
条件作用下的协同活动过程与结果。
2.动作的分类
文本
文本
(1)按照是否来文自本先天遗传分类
无条件反射动作、条件反射动作(巴甫洛夫实验)
(2)按照牵引动作产生的肌肉类型分类
粗大动作、精细动作
5
(二)影响婴儿动作发展的因素
2.后天因素
婴幼儿动作技能训练 ppt课件

9-10个月动作技能训练
2、扶物站起
• 训练方法:将宝宝放在墙边、床头或沙发边上,让宝 宝坐在地上,妈妈拿玩具在他头顶逗引他来抓,吸引 宝宝扶着墙边或床边站起来。
9-10个月动作技能训练
二、精细动作 1、拉线取物
• 训练方法:用绳子系好玩具,将绳子放在宝宝 手边,训练宝宝通过拉线取得玩具。
• 训练效果:锻炼宝宝手部捏取细小物品的能力 和思维能力。
1—2个月动作技能训练
• 练习方法:新生儿每天练习2—3遍,每遍重复2-3次。 每次中间间隔一分钟左右,让婴儿稍作休息。
• 训练效果:锻炼婴儿背脊部的力量及对身体的控制能 力;增加腹部压力,促进肠胃成熟和大便通畅;让头 部的自如控制提前出现,也可以坐姿挺拔、预防驼背。
• 注意事项: 1、做操时两手距离不要过窄,过窄就达不到锻炼的目 的 2、不要裹着被子做操,这样产生不了对身体的刺激 3、观察婴儿的身体和情绪变化,有不适状况要尽快停 止 4、离床要近一些
拿玩具逗引宝宝爬过来。 • c、爬行游戏 • 训练方法:等宝宝能够很熟练地爬行了之后,
就可以在宝宝面前放置一些障碍,比如枕头、 靠垫等,练习在爬行中的转向
7-8个月动作技能训练
2、坐起练习 • 训练方法:宝宝7个月时,就可以训练宝宝自己由仰卧
位到坐位了。宝宝仰躺着的时候,妈妈可以拿个玩具 逗引宝宝来抓,等宝宝抓到了,就顺势将宝宝拉起。 然后慢慢地妈妈就可以撤掉自己的支持,让宝宝自己 坐起来。 3、扶掖迈步 • 训练方法:妈妈扶着宝宝的腋下,可让婴儿尝试着迈 出步子。 • 注意事项:不要让宝宝走太久,每次练习3-5分钟即可, 练习太久会导致宝宝腿部变形。
车里让宝宝自己玩,平时也可以经常推着宝宝到楼下 或公园里玩。 • 训练效果:锻炼宝宝由有支撑的坐到独坐
06岁少年儿童动作的发展(共33张PPT)

游戏主题更具有社会意义,增加了较难的智力活动,游戏 主题的意识性、灵活性、社会性和深刻性逐渐增强。
5岁
内容更加丰富、复杂。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三页。
2、形式的变化。 游戏形式是指幼儿在游戏中的全部(yīqiè)行为的表现方式,
它构成了游戏的外面形式。 游戏动作——渐次连结 游戏语言——正确化 游戏连续时间——推迟 游戏参加人数——增加、社会关系 游戏规则——明亮
手臂和腿交替挪动;能扶着东西自己(zìjǐ)站起。12个月,
能扶着行走。15个月,能独立行走。18个月,跑步不稳,
简单摔倒。2岁,行走自如,能大步稳跑,会踢皮球,能
自己上楼下楼,会用单脚站立片刻(2秒钟左右)。能踮
着脚,用脚尖走几步,能从椅子跳下。3岁,能单脚站立,
会踮着脚走,跑不稳定,会骑三轮脚踏车。
一、动作发展的规律(依照的原则) 1、从上到下,头尾律 身体上部的发展先于身体下部的发展。从头部到下部,从上肢到下肢逐渐
发展。 2、从大到小 这是指少儿最初发展起来的是与大肌肉相联系(liánxì)的动作。如少儿手的
动作的发展,先发展的是与手臂大肌肉相联系(liánxì)的伸臂,此后逐渐发展 起来与手指小肌肉相联系(liánxì)的抓、握、拿等动作。 3、从简单到复杂 少儿最初的动作,是身体个别部分的简单动作,如伸伸手、踢踢脚、转优 等,逐渐发展到同时转头、伸手、手眼协调的拿取物体,进一步发展到能从 事由多种动作构成的游戏活动。
第十九页,共三十三页。
5、成 熟 说 代表人:荷兰 博伊千介克 F·Buytendijk 理论看法: 人有潜伏的内部力量,而心理的发展就是在这种潜伏的内部力量
的驱动下达成的,不需要游戏做准备、不需要练习也能发展起来。 游戏不是练习,是少儿天真(yòuzhì)动力一般特点的表现。游戏也
5岁
内容更加丰富、复杂。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三页。
2、形式的变化。 游戏形式是指幼儿在游戏中的全部(yīqiè)行为的表现方式,
它构成了游戏的外面形式。 游戏动作——渐次连结 游戏语言——正确化 游戏连续时间——推迟 游戏参加人数——增加、社会关系 游戏规则——明亮
手臂和腿交替挪动;能扶着东西自己(zìjǐ)站起。12个月,
能扶着行走。15个月,能独立行走。18个月,跑步不稳,
简单摔倒。2岁,行走自如,能大步稳跑,会踢皮球,能
自己上楼下楼,会用单脚站立片刻(2秒钟左右)。能踮
着脚,用脚尖走几步,能从椅子跳下。3岁,能单脚站立,
会踮着脚走,跑不稳定,会骑三轮脚踏车。
一、动作发展的规律(依照的原则) 1、从上到下,头尾律 身体上部的发展先于身体下部的发展。从头部到下部,从上肢到下肢逐渐
发展。 2、从大到小 这是指少儿最初发展起来的是与大肌肉相联系(liánxì)的动作。如少儿手的
动作的发展,先发展的是与手臂大肌肉相联系(liánxì)的伸臂,此后逐渐发展 起来与手指小肌肉相联系(liánxì)的抓、握、拿等动作。 3、从简单到复杂 少儿最初的动作,是身体个别部分的简单动作,如伸伸手、踢踢脚、转优 等,逐渐发展到同时转头、伸手、手眼协调的拿取物体,进一步发展到能从 事由多种动作构成的游戏活动。
第十九页,共三十三页。
5、成 熟 说 代表人:荷兰 博伊千介克 F·Buytendijk 理论看法: 人有潜伏的内部力量,而心理的发展就是在这种潜伏的内部力量
的驱动下达成的,不需要游戏做准备、不需要练习也能发展起来。 游戏不是练习,是少儿天真(yòuzhì)动力一般特点的表现。游戏也
婴儿动作与运动PPT模板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感谢观看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以及神经系统等生理功能, 增强人体健康。
婴幼儿粗大动作培养目标
1.学会抬头、翻身。 2.学会四肢协调爬行。 3.学会直立和行走。 4.学会跑。 5.学会跳越。 6.学会攀登。 7.学会玩球类游戏。
展婴幼儿的认识潜能、 社会行为和良好性格:
鼓励婴幼儿坚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加动作练习, 在玩的过程中, 小伙伴相互模仿, 共同活动, 并不断尝试各种活动方式。
婴儿动作与运动
婴幼儿粗大动作练习
婴幼儿粗大动作的范畴
0--3岁婴幼儿粗大动作基本包括 抬头、翻身、爬、 坐、走、跑、跳、攀登、平衡、投掷等。
婴幼儿粗大动作练习的意义
1.强婴幼儿的体质和机能: 2.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3.展婴幼儿的认识潜能、社会行为和良好性格:
强婴幼儿的体质和机能:
能促进婴幼儿机体的新陈代谢, 改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婴幼儿粗大动作练习的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2.适宜性原则: 3.趣味性原则: 4.安全性原则: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 题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有助于婴幼儿的骨骼生长。 充分利用阳光和空气的自然因素, 能有效的促进婴幼儿的骨骼强壮, 身体长高。
婴幼儿大动作发展PPT课件

LOGO
1
婴幼儿大肌肉 运动发展
育婴师课程
0-3岁婴幼儿发育
1
发育与营养
2 日常生活及疾病防治
3
教育
2
LOGO
0-3岁的早期教育有意义吗?
? 1、婴儿教育的生理基础
人的成长发育取决于脑细胞刺激的程度、人 脑的发展是婴儿接受教育的物质基础,也为婴 儿心理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
? 2、婴儿教育的心理基础 潜能 关键期:大脑发展的关键期 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感觉发展的关键期 自我意识(人格培养)的关键期
动作发展的特点
? 0-1岁以移动运动为主,包括:躺、翻身、坐、 爬、站等
? 1-2岁由移动向基本运动机能过度,包括爬、走、 滚、踢、扔、接等;
? 2-3岁以发展基本运动机能为主,向各种动作均 衡发展,包括走(不同方向、曲线、倒走)、 跑(追逐跑)、跳(原地跳、向前跳)、投掷 等;
13
LOGO
? 1、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自定义的时间成长表
? 2、发展较快的婴儿不代表更加聪明;
? 3、动作发展的速度实际上很少能预测孩子未来 的发展
14
LOGO
大动作发展及其特点
15
LOGO
? 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 ? ⒈感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阶段(感觉-动作期0-2岁)靠感觉
获取经验。在1岁左右,发展出物体恒存的概 念,以感觉动作发挥图式的功能; ? ⒉前运算阶段(2-7岁)已经能使用语言及符 号等表征外在事物,会使用不具保留概念,不 具可逆性,以自我为中心,即不能区分主体与 客体; ? ⒊具体运算阶段(7-11岁)了解水平线概念, 能使用具体物之操作来协助思考; ? ⒋形式运算阶段(从11岁开始一直发展)开始 会类推,逻辑思维达到较高水平,开始具有抽 像思维
1
婴幼儿大肌肉 运动发展
育婴师课程
0-3岁婴幼儿发育
1
发育与营养
2 日常生活及疾病防治
3
教育
2
LOGO
0-3岁的早期教育有意义吗?
? 1、婴儿教育的生理基础
人的成长发育取决于脑细胞刺激的程度、人 脑的发展是婴儿接受教育的物质基础,也为婴 儿心理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
? 2、婴儿教育的心理基础 潜能 关键期:大脑发展的关键期 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感觉发展的关键期 自我意识(人格培养)的关键期
动作发展的特点
? 0-1岁以移动运动为主,包括:躺、翻身、坐、 爬、站等
? 1-2岁由移动向基本运动机能过度,包括爬、走、 滚、踢、扔、接等;
? 2-3岁以发展基本运动机能为主,向各种动作均 衡发展,包括走(不同方向、曲线、倒走)、 跑(追逐跑)、跳(原地跳、向前跳)、投掷 等;
13
LOGO
? 1、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自定义的时间成长表
? 2、发展较快的婴儿不代表更加聪明;
? 3、动作发展的速度实际上很少能预测孩子未来 的发展
14
LOGO
大动作发展及其特点
15
LOGO
? 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 ? ⒈感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阶段(感觉-动作期0-2岁)靠感觉
获取经验。在1岁左右,发展出物体恒存的概 念,以感觉动作发挥图式的功能; ? ⒉前运算阶段(2-7岁)已经能使用语言及符 号等表征外在事物,会使用不具保留概念,不 具可逆性,以自我为中心,即不能区分主体与 客体; ? ⒊具体运算阶段(7-11岁)了解水平线概念, 能使用具体物之操作来协助思考; ? ⒋形式运算阶段(从11岁开始一直发展)开始 会类推,逻辑思维达到较高水平,开始具有抽 像思维
幼儿动作发展ppt课件

——《儿童与青少年发展》,1987年英文版
23
学前儿童运用物体的动作比婴儿期有了 很大的提升,主要表现在: 1、学前儿童能够很准确地抛出物体并能
准确地拿回。
2、精细动作更加协调。
24
(1)抛的动作的适应性发展
乳儿期:无意识地抛出物体
婴儿期(2岁左右):有意识地抛出物体, 多采用向前抛的方式。 幼儿期(3岁以后):依据物体的特征抛 出物体
22 4期 ——范存仁、周志芳:《从出生到六岁儿童智能发展规律的探讨》,载《心理学报》1983年第
表4 学前儿童大运动动作发展顺序
顺序 1 2 3 4 动作项目名称 走得好;能跑直线;双足在空中跳 跳跳蹦蹦;单足跳;追抓住大球 跑很远不摔倒 一只脚平衡;可以在水里游泳 年龄/岁 3~3.5 3.5~4.5 4.5~5.5 4.5~5.5
7
(一)大动作的发展 1、爬行动作的发展 腹地爬行:胸腹部着地,手伸向前方,
利用手臂的力量拖动身体前进,腿几乎不起
作用。
手膝爬行:胸腹离开地面,依靠手和膝
盖移动前行。 爬行动作的年龄特点:7个月左右出现爬
8
9
2、行走动作的发展
表1 儿童大运动动作发展顺序
10 4期 ——范存仁、周志芳:《从出生到六岁儿童智能发展规律的探讨》,载《心理学报》1983年第
1、发展婴幼儿的动作,使动作具有灵活
性。
2、可以扩大婴幼儿认识的范围,使其能
从各个方面来认识物体。 3、为空间知觉、初步思维活动的形成做 准备。
16
(二)、运用物体动作的发展
表2 3岁前儿童手的动作发展顺序
——李惠同、李世棣:《3岁前儿童集体动作发展的调查》,见《发展心理、教育心理论文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版 17
婴幼儿动作发展训练-ppt课件

跑(追逐跑、障碍跑)、跳(原地 跳、向前跳)、
投掷、玩运动婴 儿 作 展训(练荡秋千、
13
婴儿大动作发展的规律
l大多数婴儿的动作技能发展呈现相同的顺 序并出现在大致相同的年龄。动作发展的 顺序表现为:
l由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以后逐渐 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
• 由身体上部到下部的发展 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
• 2、 必须在大动作的发展的基础上精细动作才能得到发展。
• 3、 精细动作的训练要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做到生活化、
具体化。
婴幼儿动作发展训练
36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婴幼儿动作发展训练
37
能发育有关,且与脊髓和肌肉的发育密切相关。
婴幼儿动作发展训练
32
影响婴儿精细动作训练的因素
• 抚养人因素 • 抚养人的耐心细致示范,对婴儿精细动作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 父母抚养人婴儿精细动作发展的水平优于非父母抚养人的婴儿 • 父母的学历水平较高的婴儿精细动作发展水平优于父母的学历水
平较低的婴儿
婴幼儿动作发展训练
➢姿势的感觉动作控制 姿势控制涉及到神经肌肉系统和感觉系统之间连续且动态的相
互作用,它是很多动作技能发展的根本条件。
婴幼儿动作发展训练
11
令 b. 婴儿移动的发展
➢爬行(Crawling)
爬行是在俯卧位时手臂和腿的交互动作。虽 然爬行是预先适应时期一个普遍存在的动 作里程碑,但有些健康婴儿可能在发展独 立行走前不会出现爬行。
7
令要充分保证儿童的游戏和户外活动时间,使
他们获得充分的感知运动经验,并在此基础 上自然掌握“复杂的动作技能和动作和运动协 调能力”,获得整体运动协调和精细运动协调,
婴幼儿动作发展训练ppt演示稿38页PPT

婴幼儿动作发展训练ppt演 示稿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其他同大动作发展评价
2020/3/1
注意事项
• 1、 婴儿的精细动作练习不要过分追求技能的结果,它时是 强化脑的功能。
• 2、 必须在大动作的发展的基础上精细动作才能得到发展。 • 3、 精细动作的训练要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做到生活化、
具体化。
2020/3/1
2020/3/1
婴儿精细动作训练的基本规律
• 对称规律:如两手对捏、双手拿杯、双手鼓掌、双 手串珠、双脚夹物等。
• 五指共用规律:一般手指练习主要关注拇指、食指 、中指,很少刺激无名指、小指。因此,要加进无 名指、小指的练习内容。如母、食指捏物、母、无 名指捏物、小指捏物的训练。
• 速度规律:精细动作练习的目的一定要体现出速度 ,但在开始训练时应以熟练为主,运用多种方法把 学过的内容掌握好。速度训练的内容出现不可过早 操之过急。
欢乐,培养兴趣,掌握技能,增长知识。 • 婴儿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会对不同类型的游戏和运动项目
表现出不同的兴趣。 • 如果在睡眠较好、吃得较好和情绪比较饱满的状态下,适宜
选择比较激烈的、活动量较大的游戏。 • 如翻滚游戏或捉迷藏等跑跳游戏。这种游戏能够引起婴儿大
脑的兴奋,促使脑干神经活跃起来。 • 如果在婴儿感觉困倦、身体不适或情绪不佳的状态下做这种
• 如居住面积较大可以单独开辟一个房间作为“运动空 间”。让婴儿自由地在屋内翻、滚、爬。要注意电源 插座不要放在婴儿摸到的地方等安全因素。
2020/3/1
影响婴儿大动作训练的因素
• 时间因素
• 婴儿的动作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时反 应要比成人迟缓,成人应配合婴儿的步调进行,不 要不耐烦和急于代替或帮忙。这样不但达不到训练 的目的,而且还打击了婴儿自主活动的主动性。
2020/3/1
2020/3/1
2020/3/1
2020/3/1
a. 婴儿姿势的发展 即人能保持身体平衡,并在环境中维持一个特定的身体方位。 ➢ 头部和上部躯干的控制 ➢ 翻滚 ➢ 坐立 坐立是人类获得的第一个直立的姿势。 ➢ 站立 双腿站立是人类生命中第一年内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它是
很多后来出现的动作技能的根本,如行走跳跃。 ➢ 姿势的感觉动作控制 姿势控制涉及到神经肌肉系统和感觉系统之间连续且动态的相
反馈;精确、流畅地够到;需要数年达到熟练
2020/3/1
2020/3/1
2020/3/1
2020/3/1
• 与婴儿的大动作发展特点逐渐分化不同,婴 儿的精细动作发展表现为统整的过程。如手 与手的配合,手指与手指间的有机配合,手 指、手腕和关节的协调活动。
婴儿精细动作控制的发展不是先天预定的, 而是在多个因素影响的过程下出现的,新的 动作行为的出现是生物体、环境和任务约束 相互作用的一个动态的过程。
2020/3/1
婴儿精细动作训练的基本规律
• 手功能的开发分为两种形式:被动开发和自我主动 探索的开发。根据婴儿精细动作发展的相关理论, 选择和设计婴儿精细动作游戏要遵循以下规律:
• 屈伸规律:如手臂伸屈、腕部屈伸、手指屈伸。 • 左右规律:如手臂左右运动、腕部左右运动、手指
左右运动。 • 旋转规律:如腕旋转、指旋转等。
2020/3/1
影响婴儿精细动作训练的因素
• 生理因素
• 有研究表明早产儿的精细动作发展水平较低 • 精细动作女婴优于男婴,说明婴儿运动发育不但与
脑的形态及功能发育有关,且与脊髓和肌肉的发育密 切相关。
2020/3/1
影响婴儿精细动作训练的因素
• 抚养人因素 • 抚养人的耐心细致示范,对婴儿精细动作的
抓握动作的发展 抓握反射 随意的具有适应性的抓握动作 伸够动作的发展
– 前伸够阶段(pre-reaching):动作很快,呈抛物线状;视觉引发 ;无抓握动作
;前协调适应动作 – 成功伸够阶段(successful reaching):视觉引导;依赖于视觉反
馈;能成功抓握物体 – 成熟伸够阶段(skillful reaching):由视觉引发,但能够运用视觉
• 婴儿大动作训练时,应给予婴儿留出充分的时间, 多鼓励。
2020/3/1
影响婴儿大动作训练的因素
• 玩具(材料)因素
• 适宜的玩具,有助于婴儿综合能力的训练。 • 如2岁左右的婴儿,可选择滑梯、转椅、摇船和攀登架、秋
千、蹦蹦床、电瓶车等大型运动性玩具。锻炼骨骼和肌肉, 促进身体各个部分器官及其机能的发展,发展身体的平衡能 力和灵活性,促进脑的发展。
2020/3/1
注意事项
• 1、大动作训练时要注意上肢下肢同时进行刺激。 • 2、大动作训练时要随时用表情和语言与婴儿进行沟通
。 • 3、大动作训练应做到时间短,次数多。 • 4、大动作训练要做到循序渐进,动静交替、繁简搭配
。
2020/3/1
2020/3/1
婴儿精细动作发展的特点
•
0-1岁:伸够和抓握动作
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每个婴儿大动作 成熟和发展的个体差异和综合因素,不要轻 易判断婴儿的动作发展迟缓或智力有缺陷。
2020/3/1
婴儿大动作发展评价
• 注意测评结果的科学性 反复印证以测出婴儿的真实水平,既关注测评标
准上的平均数值,又要兼顾到婴儿的现场表现。 • 提出教育建议的针对性
重点分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 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发展有促进作用
• 父母抚养人婴儿精细动作发展的水平优于非父母抚 养人的婴儿
• 父母的学历水平较高的婴儿精细动作发展水平优于 父母的学历水平较低的婴儿
2020/3/1Biblioteka 影响婴儿精细动作训练的因素
• 其他因素同大动作训练,尤其是时间因素更 要注意。
2020/3/1
婴儿精细动作发展评价
• 注意测评过程的观察 精细动作往往具有一定的程序,婴儿操作过 程中的具体表现才是评价要真正关注的
2020/3/1
影响婴儿大动作训练的因素
• 个别差异问题
• 婴儿参与大动作训练的需求和程度与性格、兴趣有 一定的关系。
• 如有的婴儿喜欢参与剧烈的运动项目(外向),如 翻滚、跳跃或摇晃等游戏。有的婴儿喜欢平和、安 静的运动项目(内向)。
2020/3/1
婴儿大动作发展评价
• 评价标准(大动作发展特点) • 评价原则(把握评价的客观性)
2020/3/1
问题
• 婴儿动作发展的重要意义 • 婴儿大动作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 婴儿精细动作发展的特点和规
律
2020/3/1
2020/3/1
2020/3/1
2020/3/1
2020/3/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布鲁纳的认 知表征理论都高度重视和评价动作在 儿童早期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 际上,皮亚杰以“感知运动阶段”来 称呼儿童认知发展的最初阶段绝非偶 然。在皮亚杰看来,感知运动智力正 是个体智力的最初表现形式,他认为 心理运算源于内化的动作。
互作用,它是很多动作技能发展的根本条件。
2020/3/1
2020/3/1
2020/3/1
2020/3/1
婴儿大动作训练的原则
• 时间性原则: • 发展方向原则: • 成熟原则: • 相互交织原则: • 机能不对称原则: • 自我调节波动原则:
2020/3/1
影响婴儿大动作训练的因素
• 情绪因素 • 游戏和训练的目的是让婴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愉快和
游戏,只能使婴儿感到害怕、紧张和厌烦,此时最好选择一 些安静而平和的游戏,使婴儿感到平静和舒适,如与婴儿一 起说歌谣、做拍手游戏。
2020/3/1
影响婴儿大动作训练的因素
• 空间因素
• 为婴儿提供适宜的“运动空间”,为婴儿运动技能的 学习和独立生活能力奠定较好的基础。
• 如居住条件有限,可利用家具围出一块“运动空间” ,地面上铺上塑料地板、地毯或席子,任婴儿做翻滚 、爬行训练。
2020/3/1
注意事项
• 1、 婴儿的精细动作练习不要过分追求技能的结果,它时是 强化脑的功能。
• 2、 必须在大动作的发展的基础上精细动作才能得到发展。 • 3、 精细动作的训练要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做到生活化、
具体化。
2020/3/1
2020/3/1
婴儿精细动作训练的基本规律
• 对称规律:如两手对捏、双手拿杯、双手鼓掌、双 手串珠、双脚夹物等。
• 五指共用规律:一般手指练习主要关注拇指、食指 、中指,很少刺激无名指、小指。因此,要加进无 名指、小指的练习内容。如母、食指捏物、母、无 名指捏物、小指捏物的训练。
• 速度规律:精细动作练习的目的一定要体现出速度 ,但在开始训练时应以熟练为主,运用多种方法把 学过的内容掌握好。速度训练的内容出现不可过早 操之过急。
欢乐,培养兴趣,掌握技能,增长知识。 • 婴儿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会对不同类型的游戏和运动项目
表现出不同的兴趣。 • 如果在睡眠较好、吃得较好和情绪比较饱满的状态下,适宜
选择比较激烈的、活动量较大的游戏。 • 如翻滚游戏或捉迷藏等跑跳游戏。这种游戏能够引起婴儿大
脑的兴奋,促使脑干神经活跃起来。 • 如果在婴儿感觉困倦、身体不适或情绪不佳的状态下做这种
• 如居住面积较大可以单独开辟一个房间作为“运动空 间”。让婴儿自由地在屋内翻、滚、爬。要注意电源 插座不要放在婴儿摸到的地方等安全因素。
2020/3/1
影响婴儿大动作训练的因素
• 时间因素
• 婴儿的动作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时反 应要比成人迟缓,成人应配合婴儿的步调进行,不 要不耐烦和急于代替或帮忙。这样不但达不到训练 的目的,而且还打击了婴儿自主活动的主动性。
2020/3/1
2020/3/1
2020/3/1
2020/3/1
a. 婴儿姿势的发展 即人能保持身体平衡,并在环境中维持一个特定的身体方位。 ➢ 头部和上部躯干的控制 ➢ 翻滚 ➢ 坐立 坐立是人类获得的第一个直立的姿势。 ➢ 站立 双腿站立是人类生命中第一年内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它是
很多后来出现的动作技能的根本,如行走跳跃。 ➢ 姿势的感觉动作控制 姿势控制涉及到神经肌肉系统和感觉系统之间连续且动态的相
反馈;精确、流畅地够到;需要数年达到熟练
2020/3/1
2020/3/1
2020/3/1
2020/3/1
• 与婴儿的大动作发展特点逐渐分化不同,婴 儿的精细动作发展表现为统整的过程。如手 与手的配合,手指与手指间的有机配合,手 指、手腕和关节的协调活动。
婴儿精细动作控制的发展不是先天预定的, 而是在多个因素影响的过程下出现的,新的 动作行为的出现是生物体、环境和任务约束 相互作用的一个动态的过程。
2020/3/1
婴儿精细动作训练的基本规律
• 手功能的开发分为两种形式:被动开发和自我主动 探索的开发。根据婴儿精细动作发展的相关理论, 选择和设计婴儿精细动作游戏要遵循以下规律:
• 屈伸规律:如手臂伸屈、腕部屈伸、手指屈伸。 • 左右规律:如手臂左右运动、腕部左右运动、手指
左右运动。 • 旋转规律:如腕旋转、指旋转等。
2020/3/1
影响婴儿精细动作训练的因素
• 生理因素
• 有研究表明早产儿的精细动作发展水平较低 • 精细动作女婴优于男婴,说明婴儿运动发育不但与
脑的形态及功能发育有关,且与脊髓和肌肉的发育密 切相关。
2020/3/1
影响婴儿精细动作训练的因素
• 抚养人因素 • 抚养人的耐心细致示范,对婴儿精细动作的
抓握动作的发展 抓握反射 随意的具有适应性的抓握动作 伸够动作的发展
– 前伸够阶段(pre-reaching):动作很快,呈抛物线状;视觉引发 ;无抓握动作
;前协调适应动作 – 成功伸够阶段(successful reaching):视觉引导;依赖于视觉反
馈;能成功抓握物体 – 成熟伸够阶段(skillful reaching):由视觉引发,但能够运用视觉
• 婴儿大动作训练时,应给予婴儿留出充分的时间, 多鼓励。
2020/3/1
影响婴儿大动作训练的因素
• 玩具(材料)因素
• 适宜的玩具,有助于婴儿综合能力的训练。 • 如2岁左右的婴儿,可选择滑梯、转椅、摇船和攀登架、秋
千、蹦蹦床、电瓶车等大型运动性玩具。锻炼骨骼和肌肉, 促进身体各个部分器官及其机能的发展,发展身体的平衡能 力和灵活性,促进脑的发展。
2020/3/1
注意事项
• 1、大动作训练时要注意上肢下肢同时进行刺激。 • 2、大动作训练时要随时用表情和语言与婴儿进行沟通
。 • 3、大动作训练应做到时间短,次数多。 • 4、大动作训练要做到循序渐进,动静交替、繁简搭配
。
2020/3/1
2020/3/1
婴儿精细动作发展的特点
•
0-1岁:伸够和抓握动作
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每个婴儿大动作 成熟和发展的个体差异和综合因素,不要轻 易判断婴儿的动作发展迟缓或智力有缺陷。
2020/3/1
婴儿大动作发展评价
• 注意测评结果的科学性 反复印证以测出婴儿的真实水平,既关注测评标
准上的平均数值,又要兼顾到婴儿的现场表现。 • 提出教育建议的针对性
重点分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 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发展有促进作用
• 父母抚养人婴儿精细动作发展的水平优于非父母抚 养人的婴儿
• 父母的学历水平较高的婴儿精细动作发展水平优于 父母的学历水平较低的婴儿
2020/3/1Biblioteka 影响婴儿精细动作训练的因素
• 其他因素同大动作训练,尤其是时间因素更 要注意。
2020/3/1
婴儿精细动作发展评价
• 注意测评过程的观察 精细动作往往具有一定的程序,婴儿操作过 程中的具体表现才是评价要真正关注的
2020/3/1
影响婴儿大动作训练的因素
• 个别差异问题
• 婴儿参与大动作训练的需求和程度与性格、兴趣有 一定的关系。
• 如有的婴儿喜欢参与剧烈的运动项目(外向),如 翻滚、跳跃或摇晃等游戏。有的婴儿喜欢平和、安 静的运动项目(内向)。
2020/3/1
婴儿大动作发展评价
• 评价标准(大动作发展特点) • 评价原则(把握评价的客观性)
2020/3/1
问题
• 婴儿动作发展的重要意义 • 婴儿大动作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 婴儿精细动作发展的特点和规
律
2020/3/1
2020/3/1
2020/3/1
2020/3/1
2020/3/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布鲁纳的认 知表征理论都高度重视和评价动作在 儿童早期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 际上,皮亚杰以“感知运动阶段”来 称呼儿童认知发展的最初阶段绝非偶 然。在皮亚杰看来,感知运动智力正 是个体智力的最初表现形式,他认为 心理运算源于内化的动作。
互作用,它是很多动作技能发展的根本条件。
2020/3/1
2020/3/1
2020/3/1
2020/3/1
婴儿大动作训练的原则
• 时间性原则: • 发展方向原则: • 成熟原则: • 相互交织原则: • 机能不对称原则: • 自我调节波动原则:
2020/3/1
影响婴儿大动作训练的因素
• 情绪因素 • 游戏和训练的目的是让婴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愉快和
游戏,只能使婴儿感到害怕、紧张和厌烦,此时最好选择一 些安静而平和的游戏,使婴儿感到平静和舒适,如与婴儿一 起说歌谣、做拍手游戏。
2020/3/1
影响婴儿大动作训练的因素
• 空间因素
• 为婴儿提供适宜的“运动空间”,为婴儿运动技能的 学习和独立生活能力奠定较好的基础。
• 如居住条件有限,可利用家具围出一块“运动空间” ,地面上铺上塑料地板、地毯或席子,任婴儿做翻滚 、爬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