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册化学导学案:九年级化学。4、3水的组成

合集下载

《水的组成》 导学案

《水的组成》 导学案

《水的组成》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理解水的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3、能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水的电解实验及结论。

(2)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分。

2、难点(1)通过电解水实验理解水的组成。

(2)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及应用。

三、知识准备1、回忆你所知道的关于水的知识,包括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水的存在形式等。

2、思考: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四、学习过程(一)水的物理性质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00℃,凝固点为 0℃。

水的密度在 4℃时最大,为 1g/cm³。

(二)水的电解实验1、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接通直流电。

2、实验现象(1)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2)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大,两者的体积比约为 1:2。

3、气体的检验(1)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

4、实验结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₂O 通电 2H₂↑ + O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三)单质和化合物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如氧气(O₂)、氢气(H₂)、铁(Fe)等。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如水(H₂O)、二氧化碳(CO₂)、氯化钠(NaCl)等。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如二氧化碳(CO₂)、氧化铜(CuO)等。

(四)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 水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氯化钠2、下列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关于水的组成的相关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3水的组成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3水的组成导学案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学习目标:1.能概述水在自然界的存在状况和分布情况。

2.会说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操作、现象重点、难点:重点:水的组成及实验难点:水的组成的论述和表达,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评价设计:1、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2、通过观察,小组讨论结果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3、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达标率98﹪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 地球上哪里有水?水有什么用途?2. 在水的电解实验中,正极产生气,负极产生气;他们的体积比是,因为有新物质生成,是反应过程,它的文字表达式为:3. 水究竟是由哪些元素组成?它是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它是否属于氧化物?4.检验氧气的方法是;氢气在空气中能燃烧吗?不纯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什么现象?5.简单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根据氢气的物理性质可用哪些方法收集氢气?物理性质:无、无、于水的气体氢气的收集方法:排空气法(因为氢气密度比空气);排水集气法(因为氢气于水)二、学习研讨:1.水的物理性质2.实验探究:水的组成演示实验3—1:电解水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现象:结论:讨论:氢气H 2 氧气 O 2 水H 2O 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从元素种类的角度去考虑)氧化物:三、评价样题 1.下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C__________。

(2).写出A 、B 内收集到的气体的名称:A 内气体_____ _。

B 内气体_____ _。

其中A 与B 体积比为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

(4).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A 、B 管口,分别观察到了不同的现象,在A 管口的现象 ,在B 管口的现象: 该实验能得出哪些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下列物质:①空气;②氧气;③水蒸气;④高锰酸钾;⑤铁粉;⑥氮气;⑦稀有气体;⑧铝箔;⑨海水;⑩过氧化氢溶液,用序号填空:属于纯净物的有 ,属于混合物的有 ;属于单质的有 ,属于化合物的有 ;3.水是一种 ( ) ①单质;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纯净物;⑤氧化物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⑤4.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是水元素组成B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 .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5. 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通常状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B.水在通常状况下很稳定C.在0 ℃时,水会形成冰和水组成的混合物D.纯水几乎不导电,电解时加少许硫酸或氢氧化钠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河水B .海水C .蒸馏水D .矿泉水7.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水电解B .氢气燃烧C . 呼吸过程D .酒精挥发8.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 (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种类 物质组 成 纯净物 混合物 元素 种类 单质:由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3《水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3《水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3《水的组成》教案一. 教材分析《水的组成》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的一章,主要介绍水的组成和水的性质。

本章通过介绍水的组成,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水的分子结构,以及水分子的组成元素。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水的化学性质和水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原子和分子的基本概念,对原子和分子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水的组成和水分子结构的认知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章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组成,掌握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知识。

2.了解水分子的结构,能描述水分子的组成元素。

3.能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性质,并理解其原因。

四. 教学重难点1.水的组成和分子结构的理解。

2.水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操作和观察。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观察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的组成和性质,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硫酸等。

3.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原子和分子的基本概念,然后提问:“我们知道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让学生思考水的组成。

呈现(10分钟)使用PPT课件呈现水的组成的知识,介绍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知识,并呈现水分子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分子的组成。

操练(15分钟)进行水的电解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加深对水的组成和性质的理解。

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水的组成和性质,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组成和性质与其他物质的关系,如二氧化碳、硫酸等,并进行小组讨论。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回顾水的组成和性质,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九年级化学上册 4.3 水的组成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4.3 水的组成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4.3 水的组成课型:新授课设计:审批: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月日星期第课时累计课时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 79 页至81 页)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一、目标解读(2分钟)1.知道氢气的性质,简述氢气的主要用途。

2.能根据水的电解实验知道水的组成。

3.从组成的不同记住化合物和单质的区别。

学习重点:水的组成和物质的分类学习难点:化合物、单质、氧化物的概念二、夯实基础(20分钟)知识点1:氢气的性质【阅读】P79完成实验4-5,填写以下内容。

1、物理性质: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的气体,溶于水。

2、化学性质:a.纯净的氢气在氧气或空气中能燃烧,发出色火焰,放大量热,有水生成。

文字表达式:。

b.氢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气体点燃会发生现象。

(注意:点燃氢气前必须)3、根据氢气的性质,说说它的用途:,。

知识点2:水的组成1.装置:(如图)a、用于电解的电为直流电b、纯净的水不导电,实验前向水槽中加氢氧化钠或硫酸增加水的导电性。

2.现象:。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反应类型:反应.3.结论:,。

知识点3:化合物、单质、氧化物1、从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上将下列我们已经接触过的物质分为单质,化合物:水(H2O)、氢气(H2)、氧气(O2)、铁(Fe)、氯化钾(KCl)、红磷(P)高锰酸钾(KMnO4)、氯酸钾(KClO3)、二氧化锰(MnO2)单质:知识链接: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水凝固成冰时,密度变小,故冰浮于水面;水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等。

化合物:2、上述分类的化合物中有哪些是氧化物?哪些是非氧化物?三、能力提升 13min1、【实验分析和评价】a.实验操作中试管A、B两试管的气体体积比常大于2:1原因可能是。

b.有人提议将水电解为氢气作为能源,你认为合理吗?2、【概念的辨析】c.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d.含氧化合物和氧化物是同一个概念吗?四、总结梳理 2min1.电解水实验现象和结论2.物质的分类五、过关检测(8分钟)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已知某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为4ml,另一极产生的体积为 ml,如果另一电极产生了8ml气体,则该某电极是极(填正极还是负极)2、下列有关电解水的说法错误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水中加入硫酸是为增加导电性3、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单质的是()A.高锰酸钾、氮气B.洁净的空气、氧气C.铝、二氧化碳D.硫粉、氧化镁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B.水是常见的溶剂C.水既可作为反应物,也可以是生成物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一种氧化物6、将下列物质分别按照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分类并填充到右边的图中:①空气、②氮气、③水蒸气、④氧化铁、⑤红磷、⑥二氧化锰、⑦氯酸钾、⑧稀有气体。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3 水的组成 导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3 水的组成 导学案

化学科导学案课题课题3 水的组成课型新授累计节次教学目标1.认识水的组成,知道氢气的性质和验纯;2.了解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的区别。

3.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组成的方法和过程。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2、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形成及区分。

教学难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形成及区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法指导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2分钟)虽然我们每天都在与水打交道,我们也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但是你知道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吗?事实上我们人类也是直到18世纪末才知道水的组成,今天我们就一起沿着先人的足迹去探究水的组成。

问题导入激发好奇心认真聆听积极思考明确学习目标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独学一对学一群学)(20分钟意)探究点一:氢气1、探究点二:水的组成2、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轻松掌握本节课的知识阅读教材并完成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小组讨论交流用心看书细心审题小组讨论提出疑问三、交流展示理解新知(6分钟)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交流老师指导给予点评认真聆听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胸有成竹展示自我四、归纳总结点拔提升(4分钟)一、氢气1、氢气的物理性质:2、氢气的化学性质:二、水的组成1、正极:负极:2、水氢气+氧气3、水由和组成。

三、物质的分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学生小结所学知识养成知识系统化的习惯五、反馈训练拓展延伸(13分钟)1、用明火点然下列的混合气体,一定不会发生爆炸的是(D)A、液氢燃烧B、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氢气具有可燃性D、氢气和氮气2、在①海水②碘;③氯酸钾;④四氧化三铁;⑤空气;⑥氧化铜;⑦镁;⑧氯化钠;⑨液氧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⑤;属于纯净物的是②③④⑥⑦⑧⑨;属于单质的是②⑦⑨;属于化合物的是③④⑥⑧;属于氧化物的是④⑥。

(填序号)3、如图所示,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装置简单。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便于检查生成的气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3《水的组成》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3《水的组成》导学案

水的构成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术:认识水的构成,氢气的性质,认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看法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从人类认识水的构成的过程领会科学研究和思想的方法,学习对实验现象的察看、剖析、概括和总结。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培育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研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前预习】:(你准备好了吗?)1.人间万物由构成,水是一种元素吗?,水是由构成。

2、查阅课本79 页获取相关氢气的知识并达成下表。

( 1).氢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比空气于水所以,氢气能够用法或法采集( 2)怎样查验一种气体是否是氢气?3、阅读课本81 页“资料卡片”填写以下问题法国化学家第一确立了水的构成,得出了的结论。

【课内研究】一、自主研究:水的电解实验:( 1)纯净的水导电性,为了,需要在水中加入少许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

( 2)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的试管中所采集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3)用带火星的木条查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 b 内的无色气体,木条,证明是;思虑与议论:(1).由电解水的实验获取结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构成的,这类理解对吗?(2).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2﹕ 1,但实验中氢气的体积常常大于氧气体积的 2 倍,为何?二、精讲点拨(解疑答惑)此刻已经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而发现元素构成的物质已达到三千多万种,那么化学家是怎么对物质进行类整理的呢?依据课前预习课本81 页第三段内容,解决以下问题:(你能行!)1、掌握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纯净物、混淆物定义物质的简单分类表混淆物(种物质)物质纯净物(种物质)单质(由种元素构成)化合物(由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如、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如、的化合物叫氧化物,如、;。

;2、达成下表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元素构成附属关系单质、化合物附属于,氧化物附属于纯净物中的3、典例剖析(学致使用)以下物质中属于混淆物的有,属于纯净物的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学案:4.3水的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学案:4.3水的组成

课题一水的组成主备人:审核人:一学习目标:通过水的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二预习检测:1.通常情况下,纯净的水是_______颜色、_______气味、没有_______的透明的_______体。

在压强为101kPa时,它的沸点_______℃,凝固点_______℃;在_______℃时,它的密度最大。

2.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_,是;负极生成的气体能,是;它们的体积比大约是。

由电解水的产物,我们可以推知,水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

3. 水不属于()。

A.纯净物B.化合物C.单质三活动交流1 展示一杯水交流后填写水的物理性质色味态凝固点沸点密度(4℃)2 演示——电解水接通电源观察有什么现象?两只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思考:1、两级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如何检验产生的气体?结论:水是由和组成的。

2、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四课堂反馈1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喝纯净水,市场上出售的纯净水有一部分是蒸馏水,对于这一类纯净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适用于家庭饲养金鱼B.它的导电性良好C.它含有人体含有的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D.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人体无益2如图3-4是电解水简易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左边为A管,右边为B管)(1)实验时,事先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2)通电后,A管产生的气体是 , B管产生的气体是,A管和B管的气体体积比为。

(3)检验A试管中气体的方法是;检验B试管中的气体的方法是。

(4)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3 下列物质中是单质的是(),是化合物的是(),是混合物的是()。

A.空气B.氢气C.水蒸气D.氧化铝E.冰水F.河水G.二氧化碳五课后思考1 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 1.429g/L,氢气的密度是0.089g/L,求电解水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最简整数比),并由计算的结果推测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4.3水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4.3水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4.3水的组成教案《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4.3 水的组成教案》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水的组成》教学设计一、概述《水的组成》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一的内容,在上一单元学习空气、氧气的基础上,本单元要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另一种常见的物质——水。

通过对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及水的用途的学习,让学生认识水对人类的重要性。

通过通电分解水的实验,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同时对有关物质分类的知识进行继续学习,认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使学生对物质的分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启发学生的思维,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同时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

本节课为1课时。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水的组成实验,体验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2)在小组合作中能够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合作意识、与人交流的意识(2)在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和正确的认识观。

(3)激发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水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通过小学科学和中学物理课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对水的物理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

(2)学生对探究水的组成很感兴趣。

(3)学生已经有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基础,从组成上区分单质、化合物也就不是难题。

(4) 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但自控能力不强,教师要注意做好调控。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我将采用课件展示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快乐的学习主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3 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组成;能从组成上识别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学会根据氧气、氢气的性质对它们进行检验和区分。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和判断,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重点】认识水的组成。

理解化合物、单质及氧化物概念,
【难点】理解化合物、单质及氧化物概念,并能对常见化学物质进行分类。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学习实验――分析――归纳――应用。

水分子氧原子氢原子氧分子氢分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