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的无创通气治疗
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与脑钠肽(NT-proBNP)的变化分析研

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与脑钠肽(NT-proBNP)的变化分析研究发布时间:2022-12-22T06:12:58.76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10期作者:何文芬[导读] 目的探讨Ⅱ型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何文芬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人民医院 152300【摘要】:目的探讨Ⅱ型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血气分析与脑钠肽的影响。
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无创支持组(36例,无创呼吸机治疗辅助通气)和吸氧组(35例,低流量吸氧治疗),对比两组血气分析与N-末端脑钠肤前体(NT-proBNP)指标变化。
结果无创支持组治疗48h后血气分析、NT-proBNP指标显著优于吸氧组(P<0.05)。
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可有效改善低氧血症,纠正缺氧,减少二氧化碳潴留,从而改善肺功能,对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NT-proBNP改善效果可靠,能提高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改善酸碱失衡状态,同时明显降低NT-proBNP指标,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减轻心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升患者稳定期的康复效果及生存时间。
【关键词】:Ⅱ型呼吸衰竭;NT-proBNP;无创呼吸机;血气分析;康复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assisted ventilation on blood gas analysis and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atients with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 Methods 71 patients with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n-invasive support group (36 patients, assisted ventilation with non-invasive ventilator treatment) and oxygen inhalation group (35 patients, low flow oxygen inhalation treatment). The changes of blood gas analysis and 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recursor (NT proBNP)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blood gas analysis and NT proBNP indexes in the non-invasive suppor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oxygen inhalation group 48 hours after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non invasive ventilator assisted ventil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hypoxemia, correct hypoxia, reduce carbon dioxide retention, and thus improve lung function. It is reliable to improve blood gas analysis indicators and NT Pro BNP of patients. It can increase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reduce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 improve acid-base imbalance,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 NT Pro BNP indicators, improve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reduce heart failure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and survival time of patients in stable period, and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patients.[Key words]: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 NT-proBNP; Non invasive ventilator; Blood gas analysis; recovery Ⅱ型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患者多存在慢性疾病史,肺部功能存在不同程度损害,因而导致呼吸衰竭发生、进展,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其他脏器损害及衰竭,需及时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状态【1-2】。
重症监护室新技术项目

重症监护室新技术项目一、呼吸支持技术1.机械通气技术:包括无创通气、有创通气和俯卧位通气等。
2.氧气治疗:如使用面罩或鼻塞进行氧疗,以及使用高压氧舱等。
3.支气管镜吸痰:用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循环支持技术1.体外膜肺氧合(ECMO):用于支持心肺功能,为心脏和肺部提供额外的氧气和营养。
2.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用于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
三、体外膜肺氧合(ECMO)ECMO是一种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用于治疗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
它通过将血液从体内引流出体外,经过氧合器和灌注器后,再输回体内,以支持心肺功能。
ECMO可以提供长时间的心肺支持,为患者争取治疗时间。
四、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CRRT是一种用于治疗急性肾衰竭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
它通过连续不断地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为受损的肾脏提供支持和恢复的机会。
CRRT可以在床旁进行,适用于重症监护室中的危重患者。
五、重症血液净化重症血液净化是一种用于清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水分的技术,包括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血浆置换等。
它可以帮助重症患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炎症介质,缓解器官功能衰竭。
六、机械振动排痰机械振动排痰是一种物理治疗技术,通过产生高频振动来松动和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和分泌物,促进痰液的排出。
它适用于无法自主排痰的患者,可以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和保持呼吸道通畅。
七、床旁超声诊断床旁超声诊断是一种便携式的超声检查设备,可以在床旁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
它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脏器功能、血管状况和组织结构等,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介绍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介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一门专门研究呼吸系统疾病和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学科,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呼吸系统的基本原理、呼吸系统疾病的分类和治疗、危重症的定义和救治等方面进行介绍。
我们来了解一下呼吸系统的基本原理。
呼吸系统由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它是人体获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的重要系统。
人体通过呼吸进入的氧气与血液中的红细胞结合,通过血液循环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呼吸系统疾病可以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和肺部疾病三大类。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咽炎等,主要症状为喉咙痛、咳嗽、鼻塞等。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支气管炎、肺炎等,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胸闷等。
肺部疾病包括哮喘、肺结核等,主要症状为气喘、咳嗽、咳痰等。
针对这些疾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通过各种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支持治疗等手段,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控制疾病发展。
危重症是指生命体征异常、器官功能衰竭或病情进展迅速的重症患者。
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核心工作之一。
对于危重症患者,及时、准确的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监测手段包括动脉导管测压、中心静脉压测定、肺动脉压测定等。
通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器官功能,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呼吸支持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呼吸支持包括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两种方式。
无创通气是指通过面罩或鼻罩等装置,向患者提供正压通气,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
有创通气是指通过插管或切开气管等方式,将气管插管,通过人工通气来支持患者的呼吸。
在呼吸支持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通气方式和参数,保证患者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还承担着急救工作。
急救是指对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等急危重患者进行紧急救治的工作。
在急救过程中,医生需要迅速判断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以争取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的临床观察

CLI CAL NI oBS ERVATI oN oF TREATM ENT ERI oF S oUS PATI ENTS
W I TH NFLUENZA H 1 I A/ N1BY NoNI NVAS VE o S TI I P I VE
AI RW AY PRES URE S
r t r a l r r a e y n n n a ie v n i t r i n e t u s a e s i l o e g u i ih a r v n e ao y f i e t td b o i v sv e t ao n I fc i s Di s s Ho p t fCh n d n S c u n P o i c u e l o e a fo S p e e o De e e n 2 0 r e r s e t e y a a y e . h i n l t o tn s i c u i g i r m e t mb r t c mb r i 0 9 we e r t p c i l n lz d T e man a ay i C n e t n l d n m— o v c
关 键 词 无 创 通 气 ; 水 平 气道 正 压 ;甲 型 H1 双 N1流 感 ; 重 患者 ; 气 分析 危 血 中图 分 类 号 R 1 . 51 7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6 9 2 1 )— 7 9 0 0 0 2 6 (0 16 0 0 — 3
李 晓灵 , 陈 红, 张 玲
( 都市传染病医院感染科 , 川成都 606 ) 成 四 10 1
摘
要 目的 : 探讨 无 创机 械 通气 对 甲 型 HI 流 感 危 重 症 患 者 的 临床 疗效 及 应 用价 值 。方 法 : 集 20 N1 收 0 9年 9月 至 1 2月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陕西省铜川市,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麻醉科ICU 赵红艳梁良韩瑾琪杜晓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NlP-PV)是用鼻罩/面罩等无创性方式将患者与呼吸机相连进行的正压辅助通气。
近年来,在救治ARDS 方面,NIPPV 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在ARDS 的早期阶段应用NIPPV,可以有效阻止急性呼吸衰竭的进一步恶化,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的并发症的发生率。
我们对2003 年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24 例早期ARDS 患者应用NIPPV 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4 例均为2003 年1,B一2006 年12 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确诊的早期ARDS 患者,诊断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2000 年通过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为依据,男14 例,女10 例,年龄18~71岁。
导致ARDS 的基础疾病包括:肺挫裂伤7 例,重症胰腺炎8 例,多发性创伤6 例,重症肺炎3 例.。
24 例患者均是在诊断为ARDS 的早期进行了NIPPV 治疗。
2.2 治疗方法在行NIPPV治疗前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尽量去除诱因,限制液体入量,防治感染和各种并发症,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加强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 采用美国伟康公司Esprit 呼吸机的NIPPV S/T 模式,给予合适的鼻罩或口鼻面罩。
吸入氧浓度(FiO2)35%一50%,吸气压力(IPAP)初始为5一8cmH2O,待患者适应后可逐渐增加,一般为12~l8cmH2O,呼气压力(EPIP) 初始为2一3cmH2O,待患者适应后可逐渐增加至6~8cmH2O,备用支持频率为14 次/min,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高于90%。
调整压力时均从低压开始,逐渐增加压力至患者感觉舒适为止,通气过程中允许15~30min 的暂停,以利于患者排痰及进食,病情减轻后可逐渐下调参数,间断延长待机时间,直至敢后改为鼻导管吸氧。
有创与无创序贯通气治疗COPD重症呼吸衰竭

结 果
因CP O D急性发作 、 严重 的支 气管和肺 部感 染导致 重症 Ⅱ型 呼吸衰竭符合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条件 的患者 4 , 6例 所有患 者均符合 20 0 2年中华 医学会 呼吸病 学分会 制定 的 C P O D诊 治标 准。胸片均 有明 显支气 管一 部感 染征 并至少 具有下 列 肺
一
项指标者 : 痰量增加 , 色变黄 , 痰 或呈脓 性 ; 温升 高 ; 周 体 外
血 白细胞计 数 >1 0×1 L 或 中性粒 细 胞 >8 % 。在 治 疗 0/ , 0
中, 当出现“ 肺部感 染控 制窗 ” PC窗 ) , (! 后 我们 将患 者随 机
序贯通气组 与常规通气组 在接受有创通 气前 和出现 PC I
00 ) . 1。结论 以 PC窗 为切换点实施序贯通气策略可降低患者 V P 生率 , 短机械通气 时间及住院时 间, I A发 缩 是救治 C P O D重
症呼吸衰竭患者值得提倡的机械通气策略。
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 ( O D 急性 发作多 由支气 管和肺 部 CP) 感染为发病诱 因, 以慢性 呼吸衰竭 急性发作 为主要 临床表 现
维普资讯
临床肺科 杂 志
20 07年 4月 第 1 第 4期 2卷
31 8
有 创 与 无创 序 贯通 气治 疗 C D 重 症 呼 吸衰竭 OP
王淑梅 杨敬平 徐 喜 媛
【 摘要】 目的 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 C P O D呼吸衰竭患者救治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 3 C P 6例 O D重症 呼吸
水平 可 下 调 至 SMV 频 率 1 I 0— 1  ̄ m n P V 0~ 1 2 O / i, S 1 2
危重症患者早期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疗效分析

3h后 P O 、 a 水 平 均 显 著 高 于 无 创 机 械 通 气前 ,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O O ) 8 a z SOz 差 均 . 1 ;O例 患 者 无 创 机 械 通 气
罗雅娟 , 何 旭 , 小春 , 周 杨继 斌
( 昌大 学第一 附属 医院急诊 科 , 昌 3 0 0 ) 南 南 3 0 6
摘 要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在危重 症患者早 期应用 中的价值 。方 法 对8 0例危 重症患者 采用常规 病 因治
疗 , 时 口鼻 面 罩 接 呼 吸 机 行 无 创 机 械 通 气 。选 用 S O 同 P NT 模 式 下 压 力 支 持 通 气 ( S , 当 加 用 呼 气 末 正 压 P V) 适 ( E P 0 4 0 . 8 P , S 0 9 ~ 1 9 P , 力 上 升 斜 率 7 , 气 灵 敏 度 2 , 浓 度 3 ~ 5 。 通 P E ) . 9  ̄0 74k aP V .8 . 6k a 压 5 呼 5 氧 O O
0 4 0 0 7 4k a P V . 8 1 9 P , 力 上 升 . 9 ~ . 8 P , S 0 9 ~ . 6k a 压
斜 率 7 , 5 呼气 灵 敏 度 2 , 浓 度 3 ~ 5 。 5 氧 O/ O 9 6
通 气时 间 2 6h ~9 。通 气 过程 中连 续 监测 S 0。 治 a ,
科 室危 重症 的治 疗 、 抢救 过 程 中。机 械 通气 按 照 是 否需 要 建立人 工气 道分 为有创 机械 通气 和无创 机械 通 气 ( V) NI 2种 。前者 需 要 通过 气 管插 管 或是 气 管 切 开建 立人工 气道 ; 后 者 可单 纯 通 过 给予 面 罩 的 而 方 法 , 需要 建立人 工气 道 。近年来 , 不 随着 机械通 气 治 疗 的发展 , 尤其是 无 创 机 械通 气 治 疗 技 术在 危 重 症救 治 中有 了很大 的进 展 , 这使 危 重 症 患 者 的抢 救 成 功率 明显提 高 , 后在很 大程 度上 得到 了改 善口 。 预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危重症流感的临床疗效评价

受N P P V. 改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全部 患者治疗成功 , 无 一
例 死亡 。
2 . 2 临床 表 现 及 各 项 指 标 变化
1 0 8例危重症患者应用 N P P V治疗后 . 除 7例 因病情恶化 改 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外 , 其余病例和 治疗 前 比较 , P a O 和R R得 到明显改善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 < 0 . 0 5 ) , p H和 P a C O : 变 化不 明
口固
2 0 1 3 N O , 面 2 0 … 删
临床医学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危重症流感 的临床疗效评价
刘 勇 解玉东 张艳 莉 周1 3市 中心医院 。 : 河南周 1 : 3 4 6 6 0 0 0
【 摘要】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 ( N P P V) 治疗危重症流感 的临床疗效 。方法 2 0 0 9 年1 1 月一 2 0 1 2年 5月该院呼吸重症监护 ( R I C U) 收治 的 1 0 8 例危重症流感患 者 , 常规治疗 的同时予 N P P V治疗 , 观察通气 2 h 后、 2 4 h 后 及撤机 后的呼吸频率及血 气分析 的变化 。 结果 N P P V治疗重症 流感所 致急性肺损伤/ 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症 ( A L I / A R D S) 2 h后 , 患者 P a O z 明显 改善 , 呼吸频率逐渐下降 : 2 4 h以后呼吸窘迫症状渐趋缓解 , 大部分 能维持至病情好转 , 成功撤机 。 1 0 8例患者中 , 除 7例因病情恶 化及 1 例无法耐受改为 I P P V外 ,其余病例 和治疗前 比较 , P a O : 和R R得到明显改善 。 结论 N P P V治疗 流感危重症患 者方 便, 并发症 少 , 对 于血流动力学稳定 和有 自主呼吸 的患者治疗有效 , 早 期应用 N P P V对于改善 患者 的病 理生理状 态 , 避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42 0.015
2020/4/29
序贯通气策略
• 序贯通气的概念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vasive MV
Noninvasive MV
Earlier extubation
• 实施序贯通气的要点
– 选择恰当的切换点,早期拔管 – 拔管后即用无创通气
2020/4/29
序贯通气组和常规通气组的有关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有创通气 天数
总机械通 气天数
VAP发生 院内死亡
例数Βιβλιοθήκη 例数住ICU 天数
序贯 通气组
47 6.4±4.4 13.3±7.6
3
1
12±8
常规 通气组
43 11.3±6.2 11.3±6.2
12
7
16±11
P值
0.000
0.101
0.006 0.019 0.047
2020/4/29
肺部感染控制窗的判断标准
• 支气管-肺部感染影较前明显吸收,无明显融 合斑片影
• 痰量较前明显减少,痰色转白或变浅,黏度降 低并在II度*以下
• 同时至少伴有下述指征中的1项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于10000个/mm3 或较前下降2000个/mm3以上
–体温较前下降并低于38C
*姜超美, 白淑玲, 孙继红,等. 建立人工气道后痰液粘稠度的判别方法及临床意义. 中华护理杂志, 1994,29:434.
2020/4/29
危重症患者的无创通气治疗
无创机械通气
—— 危重症医学实践中重要的技术手段
2020/4/29
Noninvasive 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 for respiratory failure after extubation. Esteban A, et al. N Engl J Med. 2019 350:2452-60.
–该两项RCT的设计特点
• COPD所致呼衰及心源性肺水肿病例比例较低 • 拔管后出现病情恶化才应用无创通气
–早期有限使用
• SARS • 肺水肿 • 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肺水肿/呼吸衰竭
–较好的适应证
2020/4/29
无创通气的应用指征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可早期应用
• 由治疗呼衰向缓解呼吸肌疲劳转化
–重症病例的无创/有创通气 –PEEP使用上的争议与方法
2020/4/29
无创通气的应用指征
•ALI/ARDS
2020/4/29
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 行序贯通气的要点
• 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的气道管理 • “朝思暮想”地去发现PIC窗
– 细致的临床观察
• 在“窗”出现的早期拔管
– 拔管后立即并较长期使用无创通气
• 规范的无创通气操作
2020/4/29
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行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 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 照研究-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全国无创机械通气协作组
有创-无创通气不同切换点的 掌握
我们认为
• 对肺部感染不显著的患者
–可以呼吸力学试验作为切换点
• 支气管-肺部感染明显的患者
–以PIC窗的出现作为切换点,更符合COPD 急性加重的治疗规律
2020/4/29
序贯通气在其他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 研究较少 • 两项RCT得出不同结论
–无创通气不能降低再插管率及死亡率
关键词: 对比 动态
—— 孰更有效/好用?
—— 代价、副作用更小?
2020/4/29
行无创通气时患者需具备的 条件
• 神志清楚,合作治疗 • 无需人工气道保护
–可自行排出气道分泌物 –无误吸危险
• 血流动力学稳定 • 无影响使用鼻/面罩的面部损伤
2020/4/29
无创通气的应用指征
• 对COPD急性加重的治疗最富于成功经验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 ALI/ARDS
Girault et al.Noninvasive Ventilation as a Systematic Extubation and Weaning Technique in 2020/4A/2c9ute-on-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9,160:86-9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全国无创机械通气协作组
• 常规治疗组与无创通气组插管率的区别
汇总分析
分层分析 pH<7.30 pH≥7.30
A组(对照组) B组(无创组)
15.2%(26/171)
4.7%(8/171)
P值 0.002
26.7%(8/30) 12.8%(18/141)
7.0%(3/43) 3.9%(5/128)
–早期有限试用
2020/4/29
无创通气的应用指征
• SARS
– 切入时间 – 有效性 – 安全性
2020/4/29
无创通气的应用指征
• 肺水肿
– 促氧合作用 – 改善呼吸力学作用 – 抑肺水作用
2020/4/29
无创通气的应用指征
•充血性心力衰竭
–合并肺水肿/呼吸衰竭 –心功能改善作用
—— 较好的适应证
2020/4/29
无创通气在COPD急性加重中的应用
• COPD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原因
–气流受限 –呼吸肌疲劳 –痰液引流障碍
• 何时使用无创通气?
–COPD慢性呼衰急性发作 –COPD急性加重早期 –插管上机后行序贯通气策略
2020/4/29
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加重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肺部感染控制窗 pulmonary infection control window,
PIC window
Pulmonary Infection
PIC
VAP
• 出现“PIC窗”时
–痰液引流问题已得到较好解决 –严重呼吸衰竭得以纠正 –仍存在呼吸肌疲劳和呼吸力学异常
• 出窗后继续有创通气可能招致VAP
2020/4/29
近10余年来无创通气 成功用于治疗急性呼吸衰竭
2020/4/29 ——ICU中新的技术方法
无创与有创通气的关系
• 两者的相同点
– 正压通气原理相同
• 两者的区别
– 呼吸机与患者的连接方式不同
• 无创通气:口/鼻面罩 • 有创通气:气管内导管
连接方式的不同是无创与有创通气的根本区别, 也是正确理解和掌握无创通气的基本点
序贯通气实施的必要性和可 能性
• 必要性
– 序贯通气缩短“带管”时间
• 有创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
• 可能性 – 无创通气将人工气道与正压通气的作用
区分开
– 从“插管-上机、撤机-拔管”
到“上机不插管、拔管不撤机”
2020/4/29
• “拔管不撤机”即为序贯通气
COPD急性加重行序贯通气时 无创-有创通气切换点的选择
2020/4/29
无创相对于有创通气的优劣
优点
▪ 呼吸机相关肺炎等严
重并发症明显减少
▪ 患方易于接受
▪ 上、停呼吸机调节余
地大
▪ 可进行试验性治疗
不足 • 无法提供有效的气道
管理
• 不能确保高水平和精 确的通气支持
2020/4/29
无创通气应用时机的把握
非机械通气
无创通气
有创通气
▪ 在与非机械通气治疗的对比中动态把握应用指征 ▪ 在与有创通气的对比中动态把握应用指征
Noninvasive 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 for postextubation respiratory distr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Keenan SP , et al. JAMA. 2019 , 287:3238-44.
2020/4/29
国外对COPD行序贯通气的 研究
• 结论与国内研究相似
–有创通气时间↓,VAP ↓,住ICU时间↓ –Nava等的研究发现患者死亡率↓
• 切换点的选择与国内研究不同
–在有创通气早期以T管撤机试验为标准 –对撤机试验失败的患者行序贯通气
Nava et al.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the Weaning of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Due to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nnl Intern Med,2019,128:72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