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菜肴名称英译的功能观
中国饮食文化中菜肴的英译原则与方法

中国饮食文化中菜肴的英译原则与方法中国饮食文化是世界著名的瑰宝之一,其丰富多样的菜肴使人为之赞叹。
在进行中菜肴的英译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与方法,以保持其原汁原味的同时,更好地向外国人介绍中国饮食文化。
下面将介绍几个关于中菜肴英译的原则与方法。
一、原则1.忠实原味原则在进行中菜肴的英译时,首要原则是忠实于原味。
即保持原菜肴的口味、风味和特色,不丢失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这涉及到对菜肴名称、原料、调料和烹饪方法等方面的准确描述和翻译。
2.尊重原创原则中菜肴的起源悠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进行菜肴英译时,需要尊重其原创和起源,并且在翻译中体现出来。
这样可以更好地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增加其吸引力和可信度。
3.注重文化差异原则中国饮食文化与西方饮食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进行中菜肴的英译时,需要注重体现这种文化差异。
例如,中国菜肴注重色、香、味,而西方菜肴更注重肉质和烹饪方式。
在翻译中要注意准确地描述菜肴的特点和特色,让外国人更好地理解中国菜肴的文化内涵。
二、方法1.直译法直译法是中菜肴英译的常用方法之一、例如,将“宫保鸡丁”直接翻译为“Kung Pao Chicken”,将“鱼香肉丝”直接翻译为“ShreddedPork in Garlic Sauce”。
直译法能够比较准确地传达菜肴的名称和基本信息。
2.意译法意译法是中菜肴英译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它通过确定菜肴的特点和含义,并结合所在文化的背景进行翻译。
例如,“四喜烤鸭”可以翻译为“Four Happiness Roast Duck”,突出了鸭肉的美味和享受。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传达菜肴的美味和情感。
3.形容法形容法是中菜肴英译的一种创新方法。
它通过用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来描述菜肴的特点和风味。
例如,“宫保鸡丁”可以翻译为“SpicyDiced Chicken with Peanuts”,突出了菜肴的辣味和花生的口感。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传达菜肴的特点和风味。
《中文菜名英文译法》讨论稿

《中文菜名英文译法》讨论稿
在翻译中文菜名成英文时,可以采取直译或意译的方式。
直译
是指将中文菜名直接翻译成英文,如“鱼香肉丝”翻译为“Shredded Pork with Garlic Sauce”。
意译则是根据菜品的特点
和口感进行翻译,如“宫保鸡丁”翻译为“Kung Pao Chicken”。
在选择翻译方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菜品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确保翻译准确、贴切。
另外,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口味和文化背景差异,有时候需要对
菜名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更好地迎合英文读者的口味和习惯。
比如,将“红烧肉”翻译成“Braised Pork Belly”,更能够让英文
读者直观地了解菜品的烹饪方式和口味特点。
总的来说,翻译中文菜名成英文需要综合考虑文化、语言、口
味等多方面因素,确保翻译准确、地道、贴切。
这不仅有助于促进
中餐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也能够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希望我们能够在这个讨论稿中找到更多共识和创新点,为中文菜名
的英文翻译提供更好的参考和指导。
中式菜肴翻译

• 宫保鸡丁:Government Abuse Chicken(政府虐待鸡); • Diced Chicken with Peanuts, Pepper and Scallion
• 红烧狮子头:Red-Burnt Lion Head(烧红了的狮子头); • Stewed Meatbal with Brown Sauce • 夫妻肺片: 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s • Sliced Beef and Ox Tongue in Chilli Sauce
Gongbao chicken cubes
Mistranslation analysis误译实例
“驴打滚”: “rolling donkey”(翻滚的驴子)
• Glutinous Rice Rolls with Sweet Bean Flour.
“麻婆豆腐”: “bean curd made by a pockmarked woman” (麻子脸妇女做的豆腐) • MaPo Tofu 铁板牛肉:Corrugated Iron Beef(有皱纹的铁牛肉); • Iron Platter/Grilled Beef
• 在中餐菜名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中,可 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而且每一道 菜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进行翻译。 例如,川菜中的"宫保鸡丁"这道菜就 有以下几种译法:
diced chicken with chilli and peanuts
宫保鸡丁
sauteed chicken cubes with peanuts
三.形状口感为主,原料为辅:
1)“形状、口感+主料(+辅料)” “玉兔馒头”——“Rabbit-Shaped Mantou”。 “脆皮鸡”—— “Crispy Chicken” “时蔬鸡片”——“Sliced Chicken with Seasonal Vegetables” 2)“做法(动词过去分词) +形状、口感+主料+配料”, 如“小炒黑山羊”—— “Sauteed Sliced Lamb with Pepper and Parsley”。
中国菜的英译方法

中国菜的英译方法中国美食以其丰富多样的口味和独特的烹饪技巧闻名全球。
然而,要将这些美食的名称准确地翻译成英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通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你准确地将中国菜谱翻译成英文,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美食。
一、直译法直译法是最直接的翻译方法,即将中文菜名逐字翻译成英文。
例如,“宫保鸡丁”可以直译为“Kung Pao Chicken”;“鱼香肉丝”可以直译为“Fish-fragrant Pork Slices”。
这种方法直观简单,易于理解,但有时会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导致译名不够地道或生硬。
二、意译法意译法是将中文菜名的意思翻译成英文,而不拘泥于字面意思。
例如,“麻婆豆腐”可以意译为“Mapo Tofu”;“红烧肉”可以意译为“Braised Pork”。
这种方法更注重传达菜品的味道和特点,有助于外国人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国菜。
三、音译法音译法是将中文菜名的发音翻译成英文。
例如,“酸辣汤”可以音译为“Hot and Sour Soup”;“小笼包”可以音译为“Xiao Long Bao”。
这种方法适合那些具有浓厚中国风味或传统文化意义的菜品,能够更好地保留原汁原味。
四、组合法组合法是将直译法、意译法和音译法相结合,根据不同菜品的特点和背景进行灵活运用。
例如,“糖醋排骨”可以组合为“Sweet and Sour Spareribs”;“冰糖炖雪梨”可以组合为“Snow Pear Stewed with Rock Sugar”。
这种方法能够在保留原味的基础上,更好地适应英文的表达习惯和口味需求。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的灵活运用,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将中国菜名翻译成英文,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和品尝中国美食。
同时,也能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理解。
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传播和推广中国美食,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品尝到地道的中国味道。
浅谈中式菜肴名称的英译

浅谈中式菜肴名称的英译中文摘要中国菜历史悠久,以其味香色美闻名中外。
中式菜肴名称中更是充满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幽默。
准确形象地把中国菜名译成英语,可以让外国友人在品尝我国菜肴独特风味的同时,还能从菜名中了解中国菜的烹调艺术和文化内涵。
本文介绍了中国菜常用的十六种刀工和十一种主要的烹调方法的译法,菜肴的三类命名方式:写实命名法、虚实命名法、艺术命名法,及其文化内涵,并结合实例归纳提出了七种具体实用的中式菜肴名称的翻译方法:直译法,直译+音译法,音译+释意法,直译+释意法,直译+注释法,意译法和转译法。
关键词:中式菜肴名称;刀工;烹调方法;菜肴命名方式;翻译方法AbstractChinese cooking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s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 for its rich flavor and delightful colorings. Chinese dishes names are especially full of intelligence and humor of the Chinese peopl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translate Chinese cuisine names accurately and vividly so that foreign friends can understand the art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names of dishes while tasting the unique flavor of Chinese dishes. 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knife skills and culinary art of Chinese cuisine, three kinds of naming methods an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bout Chinese dishes, and seven kinds of practical translation methods of Chinese dishes names.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es names has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spreading of Chinese cuisine culture.Key words: Chinese dishes names;knife skills;culinary art;naming methods of dishes; translation methods一、引言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十分讲究吃的国家,中国菜已经历了四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其高超的烹饪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堪称世界一流。
中国菜英文翻译方法

中国菜英文翻译方法第一步:理解菜名意义首先,了解每道菜的中文名称的意义和背景。
这有助于你理解菜品的独特性和特点,以便更好地传达给读者。
了解每道菜的历史、起源和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背景信息也是很有帮助的。
第二步:词语选择选择适当的英文词汇来翻译每道菜的名称是非常重要的。
在选择词语时,要根据菜品的特点和独特性遵循以下原则:1. 直译:有些菜名可以通过直译来传达它们的意义,这就是将中文菜名翻译成与其意义相对应的英文词语。
例如,“宫保鸡丁”可以直译为“Kung Pao Chicken”。
2. 描述特征:对于那些不容易直接翻译的菜名,可以选择描述它们的特征和组成部分的词语。
例如,将“回锅肉”翻译为“Twice-cooked Pork”。
3. 肉品地区:对于特定地区所产的肉类或特殊品种的肉类,可以使用该地区的名称加上英文名称来翻译。
例如,将“四川火锅”中的“四川”翻译为“Sichuan”,以表示该菜品来自四川地区。
4. 以食材命名:一些菜名是根据菜品的主要食材来命名的,可以选择直接将食材的名字翻译成英文,或者采用以该食材为特色的英文翻译。
例如,“红烧鱼”可以翻译为“Braised Fish”。
5. 依据菜品用途:有些菜名是根据菜品的用途或制作方法来命名的,可以选择具有相同用途或制作方法的英文词汇来翻译。
例如,“麻婆豆腐”可以翻译为“Mapo Tofu”。
第三步:使用逗号和连接词在翻译菜名时,可以使用逗号或者连接词来分隔不同的成分或描述菜品的特点。
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菜品的组成和特点。
例如,“苦瓜炒蛋”可以翻译为“Stir-fried Bitter Melon with Egg”。
第四步:注释和解释对于较为复杂或难以理解的菜名,可以在翻译后添加注释或解释来帮助读者理解其意义和特点。
这些解释可以提供菜品的来历、食材的特点和独特的制作方式,进一步加深读者对菜品的理解。
总结起来,中国菜英文翻译方法需要深入理解菜名的意义和特点,并选择合适的英文词汇进行翻译。
中式菜名及其英译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中式菜名及其英译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式菜名及其英译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中餐在国内外享有广泛的认可和受欢迎程度。
其中,中式菜肴为中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丰富多样、口味独特,而且还富有文化特色。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中式菜肴的英文译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中式菜名及其英译的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相关内容。
一、中式菜名的特点中式菜名是中国餐饮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实用性,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式菜名通常采用的是汉字,每个汉字都具有独特的含义。
例如,“鱼香肉丝”是一道著名的中式菜肴,其中“鱼香”指的是一种独特的调味汁,而“肉丝”则表示肉的形状。
中式菜名通常有形容词和名词两部分组成,形容词用于描述菜肴的口感和特点,名词则用于表示菜肴的材料和做法。
例如,“红烧肉”中的“红烧”指的是一种独特的炖肉方法,“肉”则表示这道菜是由猪肉制作而成的。
除了形容词和名词外,中式菜名还常常使用象征性的词语。
例如,“喜庆饺子”是一种传统的考试食品,其中的“喜庆”意味着这道菜肴适合在庆祝场合食用,“饺子”则表示该菜肴的主要成分为面粉和肉。
总之,中式菜名具有语义底蕴深厚、形式句式多样等特点,这些特点都为其英文译名的表达和传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中式菜名的英文译名由于中式菜名的独特性,其英译名的选择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通常情况下,中式菜名的英文译名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 直译法直译法是最常见的一种翻译方式,它通常采用逐字逐句的方式对中文意思进行翻译,以直接呈现其含义。
例如,“麻婆豆腐”可以直接翻译为“Mapo Tofu”。
然而,直译法有时会导致译名不规范、精准度不高等问题,特别是对于中式菜名中的一些不常见的生僻汉字或尚未被翻译过的词语,其英文译名可能会出现歧义或者不恰当的表达。
2. 意译法意译法指的是在将中式菜名翻译成英文时,不是逐字逐句地翻译,而是根据典故、文化内涵等综合因素采用更灵活的方式进行翻译的方法。
文化与翻译——菜名翻译

使用汉语拼音的原则
1)具有中国特色的且被外国人接受的传统食品,本 着推广汉语及中国文化的原则,使用汉语拼音。 如:饺子 Jiaozi 2)具有中国特色的且被外国人接受的,但使用的是 地方语 言拼写或音译拼写的菜名,仍保留其拼写 方式。 如:豆 腐 Tofu 宫保鸡丁 Kung Pao Chicken 杂 碎 Chop Suey 馄 饨 Wonton 烧 麦 Shaomai
以烹制方法开头的翻译原则
1)烹法和主料 (形状) 例:软炸里脊 Soft-fried Pork Fillet 清炖甲鱼 Stewed Soft-shelled Turtle 2)烹法和主料 (形状) + 辅料 例:仔姜烧鸡条 Braised Chicken Fillet with Tender Ginger 3) 烹法、主料和调料 例:红烧牛肉 Braised Beef with Brown Sauce 鱼香肉丝 Fried Shredded Pork with Chilli Sauce
以人名或地名开头的翻译方法
1)创始人(发源地)和主料 如:麻婆豆腐 Mapo Tofu (Stir-Fried Tofu in Hot Sauce) 东坡煨肘 DongPo stewed pork joint 2)创始人(发源地)、主配料及做法 如:北京烤鸭 Roast Beijing Duck 四川水饺 Sichuan boiled dumpling
爆
宫爆肉丁 kung pao diced pork 火爆猪肝 sauté pork liver 火爆腰花 sautéed pig Kidney 火爆肥肠 sautéed pork intestines 爆鸡胗 sautéed chicken gizzards 葱爆牛肉丝 sautéed sliced beef with on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式菜肴名称英译的功能观
内容摘要:功能派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德国,其奠基理论为翻译的“目的论”。
本文运用翻译“目的论”的原理,从中式菜名翻译的功能和目的性出发,选取我国八大菜系中一些最为普通的菜名及其英译文本作为样本,从功能和文化性两方面的翻译失误加以剖析,论证了译者缺少翻译的目的意识是产生这些失误的根源。
关键词:中式菜名翻译目的论翻译要求翻译失误
我国烹饪艺术博大精深、渊源流长。
品尝独具特色的中国美食已成为海外游客在华观光游览的一项重要内容。
菜名作为一种传递信息和传播文化的手段,在饮食文化对外交流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如果名称英译处理不当的话,不仅不能通过“口碑”或文字将中华民族优秀的饮食文化传播出去,也会影响游客的“食欲”,大大降低旅游的实用目的。
而菜名翻译,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等同也确实不易,要实现菜名翻译的实用目的,其功能的分析,翻泽方法等都不可忽视。
为此,本文以翻译“目的论”的原理为指导,从中式菜名翻译的功能和目的性出发,选用我国八大菜系中的最为普通的菜名英译文本,着重剖析一些常见的翻译失误问题以及产生这些失误的根源。
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目的论
20世纪70年代,德国出现了功能派翻译理论。
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第一准则的“目的论”是功能派的主要理论。
与传统“等值观”不同的是,翻译目的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或译文是否“完美”,而是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处理方法。
即译者必须能够针对特定翻译目的选择特定的翻译方法或策略。
翻译目的论的创始人汉斯•威密尔认为单靠语言学是解决不了翻译问题的。
根据行为学的理论,他提出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
他指出“目的论是翻译行为论的组成部分。
在此理论中,翻译被视为翻译行为中以原文本为基础的一种行为。
……任何形式的翻译,当然也包括翻译本身,可被视为一种行为。
任何行为都有其目的和目标”。
该理论的核心原则是“目的准则”,即“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简而言之,就是‘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手段’”。
该理论超越了传统的“等
值”或“等效”的翻译观,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译学界的“直译”和“意译”、“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异化”与“归化”的二元对立。
该理论认为:只要能达到翻译的目的,对原文既可以采用逐字直译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完全改写的方法,或者采用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翻译策略。
而评价一篇译文的优劣,并非是看它对原文的等值程度,包括功能等值,而是看它对于翻译目的的“适宜性”,即是否有助于在译语情境中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
“目的论”的另外两个原则是“语内连贯原则”和“语际连贯原则”。
“语内连贯原则”也可称之为可读性原则,要求译者应该考虑译文预期受众的背景知识和实际情况,必须最大限度地做到语义连贯,以便译文受众能够理解其义。
”语际连贯原则”也称忠实性原则,涉及译本和原本之间跨文本的连贯性,这一原则规定,一旦压倒一切的目的原则和语内连贯原则实现之后,译本和原本两者之间必须仍然保持一定的联系。
Nord(2001:27-37)认为:目的论创新性地提出翻译目的性原则,但又不悖忠实性原则;主张翻译标准多元化,又重视语内和语际的连贯性;既强调译文的适应性与功能性,又体现文本类别的作用性。
中式菜名的翻译原则
中餐菜肴的名称浓缩了中国博大精深的烹调技艺和地方特色,折射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绚丽多姿的饮食文化。
因此,一些菜肴的命名为了追求一种诗意美,过分地强调了菜名的“形美”、“音美”和“意美”。
“形美”追求结构上的对称与平衡;“音美”追求发音上谐音和压韵;“意美”则追求意境上表达祝福和赞美的愿望。
有的菜名包含着寓意深浓的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
例如:翡翠白玉、龙凤呈祥、出水芙蓉鸭、全家福、佛跳墙、麻婆豆腐和大救驾等。
这些名称改变了以原配料、加工形状和烹饪手段等方法的常规命名方式,从而使得在译文中要体现原文的“形美”、“音美”和“意美”是不可能的。
根据“目的原则”,在不能完全传递菜名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时,译者应该最大限度的向译文受众展示菜名的实际内涵,即:原配料、外形和烹饪方法等等。
针对种情况,笔者归纳了两条原则。
(一)“求实”原则
Newmark认为: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信息,强调的就应该是“真实性”。
中餐菜名的翻译文本主要属于此类文本,预期受众关心的是作者说话的内容,而不是说话的方式。
换句话说,中餐菜名英译文本的主要使用者是来华外宾,他们到中国餐馆吃饭首先关心的就是吃的是什么(原料)、味道怎么样(味型)、采用什么做法(烹调方法),其次才是菜名的寓意(文化内涵)。
译者在翻译中餐菜名时就应当首先满足读者的上述心理期待。
例如:“百鸟归巢”实际上是鸡腿、猪肉、鹌鹑蛋加上竹笋丝的组合,鸡腿、猪肉、鹌鹑蛋象征“百鸟”,竹笋丝表示“巢”。
如果对等翻译为“hundreds of birds returning home”的话,读者会不解其义。
该译文丧失了原文中的诗意美,也没有表达本道菜的真实内涵。
因
此最好根据菜名组合实译为“chicken and pork with egg and bamboo shoots”。
据此,在中餐菜名英译时首先应该如实翻译出菜肴的主料、配料、调料、烹调方法等详细情况,在语境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增译或补偿法对菜肴的文化内涵进行揭示。
在此,笔者认为中餐菜名的翻译应遵循“求实”原则,即:注重表达“物质内涵”,淡化复杂的“文化内涵”,从而“避虚求实”。
(二)音译加注原则
有研究者认为:“菜名的音译在翻译实践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尤其是英译汉”。
如:“肯德基”(Kentucky)、“三明治”(Sandwich)和“沙拉”(Salad)能广泛被中国人所认同,同样中国的“Tofu”(豆腐)也已西化,由于“豆腐”在华夏文化中根深蒂固、家喻户晓,其音译“Tofu”已被收录入英语词典中,成为了英语中的外来词汇。
但还没有约定俗成的音译还不能表达其“物质内涵”,依照“目的论”原则,不能达到目的,因此在中国饮食文化“全球化”的漫长过程中,先采用音译加注的方法比较合理。
“麻婆豆腐”译为“Mapo Tofu(Bean curd cooked in hot-spicy meat sauce)”比较合适,当世人都思念中国四川口味的那道“麻辣豆腐”时,“Mapo Tofu”又会成为英语词典的另一个外来词汇。
到那时译文将成为约定俗成,再逐步隐含其英文注释,其文化内涵才得以流传。
至于“麻婆”是谁的问题,依笔者之见,超出饮食文化的范畴,翻译时也没有必要去画蛇添足了。
菜名英译中的翻译失误例析
“目的论”对翻译失误(Translation Error)的定义是:“如果翻译的目的是实现某种服务于译文预期受众的功能,那么任何妨碍实现该翻译目的的翻译方法(或结果)就是翻译失误。
”所以,判定翻译失误的标准并非是看译文在语言上是否正确,或看它是否忠实于原文的意义,而是看它是否符合翻译目的。
目前的菜名翻译失误主要存在于功能性和文化性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