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样品制备规程

合集下载

土壤制备的标准

土壤制备的标准

土壤制备的标准
1. 样品采集: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进行采集。

采集的样品应能反映土壤的实际情况,并且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2. 样品运输和保存:采集的样品应尽快运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处理。

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样品受到污染或变质。

同时,样品应保存在干燥、通风、无污染的环境中。

3. 样品制备: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破碎、混合、研磨等处理,使其均匀并达到分析所需的粒度。

同时,要防止样品在制备过程中受到污染或变质。

4. 样品处理:根据分析项目的需要,对制备好的样品进行化学处理或物理分离等操作。

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防止样品受到干扰或污染。

5. 样品分析:根据分析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对样品进行分析测试。

分析过程中要保证仪器的精度和灵敏度,同时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

6. 结果报告:根据分析结果,编写土壤制备的标准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样品的基本信息、制备过程、分析方法、测试结果等内容,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土壤制备的标准要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运输和保存过程中要防止污染和变质,制备过程中要均匀并达到分析所需的粒度,处理过程中要防止干扰和污染,分析过程中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结果报告要准确可靠。

土壤样品制备规程

土壤样品制备规程

土壤样品制备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样品室处理待检土壤样品的制样过程。

样品的制备,首先应根据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进行,一般制备方法如下:
一、样品的保存与缩分
待检的风干土壤样品,采用对角线四分法分为正样与副样,在缩分过程中,应严格防止污染。

副样用磨口玻璃瓶装置,正样按样品处理要求进行。

新鲜的样品经风干后再按如上步骤处理。

二、样品的制备
除测定土壤速效养分如氨态氮、还原性硫、亚铁等必须用新鲜土壤立即测定外,一般土壤样品的分析需经风干后再磨碎。

1、风干:新鲜土壤样品置于铺洁净白纸的木盒中风干,严禁曝晒、烘干,并注意防酸、碱及灰尘等污染。

大块样品压碎后再风干。

在风干和压碎过程中,应将土样中的植物残根、石块等侵入体及新生体剔除,如捡出的石块、结核体较高,则应称重,计算百分含量。

2、制样:土壤样品制备细度按不同分析要求进行,一般如下:
①测定土壤pH、交换性能、有效养分过2mm(10目)筛;
②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等过0.25mm(60目)筛;
③测定土壤全磷、全钾等过0.149mm(100目)筛;
④测定土壤微量元素应用玛瑙研钵或不锈钢磨过0.149mm(100目)尼龙筛。

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

样品处理规程

样品处理规程

样品处理规程1. 土壤样品1.1 首先对送检或中心自采的土壤样品置于样品凉干盘中摊开,在干净整洁的室内通风处自然风干,严禁曝晒,并注意防止酸、碱气体及灰尘的污染。

1.2 风干过程中要经常翻动土样并将大土块捏碎以加速干燥,同时剔除土壤以外的浸入体。

1.3 风干后的土样按不同的分析要求研磨过筛。

1.4 样品粗磨:将风干后的样品平铺在制样板上,用木棍或塑料棍碾压,并将植物残体、石块等浸入体和新生体剔除干净,细小已断的植物颈根,可用静电吸的方法清除。

压碎或用研钵研碎的土样要全部通过10目(2mm)孔径筛。

粗磨样可直接用于pH 值、盐分、代换量及有效养分等项目的测定。

1.5 样品细磨:将粗磨样品用四分法分成两份,取一份研磨至全部过60目(0.25mm)或100目(0.149mm)筛,过60目筛土样,用于农药或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全氮等分析;过100目筛土样,用于土壤元素全量分析。

1.6 制备好的样品按不同粒径分类存放,充分混匀后,装入样品袋中备用。

袋上标明编号、采样地点、土壤名称、采样深度、样品粒径、采样日期、采样人、制样避免日晒、高温、潮湿和酸碱等气体的污染。

分析的试样一般保存3个月至半年,或分析任务全部结束,检查无误后,征得委托方同意无需保留可弃去。

1.7 制样中,采样时的土壤标签与土壤样品始终放在一起,严禁混错。

1.8 样品制备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每处理一份样品后擦洗一次,严防交叉污染。

1.9 用于土壤元素检测无论是全量还是有效性分析的样品,在制备过程中,均不得使用金属工具或器皿。

1.10 分析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酚、氰等)或可萃取有机物无须制样,用新鲜样测定。

1.11 用于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酚、氰等)或可萃取有机物分析的新鲜土样,用玻璃瓶置于冰箱中,小于40C保存半个月。

2. 植物干样2.1 将采回或送检的植物干样中的泥土或石块除净。

2.2 未干或含有一定水分的样品须在样品盘中摊开,置清洁、干燥、通风处凉干。

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

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

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一、土壤样品的采集1.采样点的选择:根据研究目的和土壤特点选择采样点,采样点应代表研究区域内的土壤类型和土壤特性。

2.采样工具的选择:采样工具应该干净、无毒害物质残留,常用的采样工具有土壤钻、土锥、铁锹等。

3. 采样深度的确定:根据需求确定采样深度,常用的土壤样品采集深度为0-20cm和20-40cm,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4.采样点的标记:在采样点附近做好标记,标明采样点的编号和采样深度,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5.采样方法:根据采样深度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一般常用的有冲刷法、钻孔法和铲取法。

冲刷法适用于较浅层的土壤采集,钻孔法适用于较深层的土壤采集,铲取法适用于较松散的土壤采集。

6.采样量的确定:采样量根据研究目的和分析要求确定,一般推荐采集1-2千克左右的土壤样品。

7.采样过程的注意事项:避免采样工具污染土壤样品,采样过程中避免有机溶剂和农药等物质的污染,同时要避免土壤样品的氧化和水分的流失。

二、土壤样品的处理1.去除杂质:采样后的土壤样品可能会夹杂有根系、植物残体、动物体等杂质,需要进行筛选和去除杂质。

2.预处理:不同研究目的需要进行不同的预处理,通常包括土壤样品的干燥、研磨和筛选等。

3.分析样品的制备:根据研究要求进行土壤样品的分析制备,包括土壤pH值的测试、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的提取、重金属元素的提取等。

三、土壤样品的贮存1.样品容器的选择:选择无毒、无污染、密封性好的样品容器,常用的有塑料袋、玻璃瓶、聚乙烯瓶等。

2.密封:将土壤样品装入容器后,密封好容器,避免土壤样品与外界空气接触,避免氧化和水分流失。

3.贮存条件的选择:贮存土壤样品的环境要求干燥、避光、低温、通风,一般推荐贮存温度为4-8摄氏度。

4.样品标记:在样品容器上标明样品的编号、采样日期和采样点信息,便于后续的使用和追踪。

5.贮存时间的限制:土壤样品的贮存时间一般不宜超过半年,长时间的贮存容易导致样品的氧化和养分的流失。

样品制备规程

样品制备规程

样品制备规程一、基本原则在样品制备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各点:1、干净、无污染,不与待测项目相冲突;2、均匀性和代表性;3、样品状态满足检测项目需要;4、尽量延长保存期。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农产品样品、土壤样品及其他样品的保管、制备及处理等过程。

三、农产品样品制备(一)制样工作场地设风干室、加工室。

房间向阳(严防阳光直射样品),通风、整洁、无易挥发化学物质。

(二)制样工具与容器1、晾干用白色搪瓷盘及木盘。

2、脱粒、去壳、切碎用小型脱粒机、小型脱壳机、不锈钢刀剪、木滚、硬质木搓板、无色聚乙烯薄膜等。

3、磨碎风干样品用玛瑙球磨机、玛瑙研钵、白色瓷研钵、石磨、不锈钢磨、旋风磨;切碎新鲜样品用不锈钢食品加工机、硅制刀、不锈钢切刀、不锈钢剪刀等。

4、过筛用尼龙筛、规格为20-60目,新鲜样品无需过筛。

5、分装用具塞磨口玻璃瓶、具塞无色聚乙烯塑料瓶、具塞玻璃瓶、无色聚乙烯塑料袋或特制牛皮纸袋,规格视量而定。

(三)样品加工1、样品交接:采样组填写送样单一式三份,交样品管理人员、加工人员各一份,采样组自存一份。

三方人员核对无误后才开始加工样品。

2、样品缩分:监测样品要经缩分为正样与副样。

副样分类保存,正样按要求加工。

具体做法如下:(1)水果等块状样品及大白菜、包菜等大型蔬菜样品应采用对角线分割法缩分。

先用清水将样品洗净晾至无水后。

垂直放置,中间部分横切。

然后上下两部分分别进行对角线切割,除去非可食部分,取所需量的样品。

(2)小型叶菜类样品应采用随机取样法缩分。

先用清水将样品洗净晾至无水后,将整株植株粗切后混合均匀,随机取所需量的样品.3、样品制备农作物样品:分干样与鲜样两种加工方法.干样用于测定重金属元素以及蛋白质、脂肪和纤维含量等,鲜样用于测定易挥发有机污染物(农药、酚、氰等)。

A.干样加工:根、茎、叶、果、蔬菜、水果等将样品用不锈钢或剪刀,切剪成0.5~1cm大小的块状、条状,在晾干室内摊放于晾样盘中风干。

土壤环境样品制备管理制度

土壤环境样品制备管理制度

土壤环境样品制备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保证土壤环境样品制备过程中的质量和可靠性,保障土壤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土壤环境样品制备过程的实验室和单位。

3、管理原则(1)质量第一原则:以质量为核心,将质量放在首位。

(2)规范管理原则: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管理。

(3)过程控制原则:强调对每个制备过程的监控和控制,防止环境样品制备过程中的误差和污染。

4、制备人员管理(1)所有从事土壤环境样品制备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证书才能参与制备工作。

(2)制备人员必须戴上相应的防护用具,包括手套、口罩等,并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3)制备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5、制备设备管理(1)所有用于土壤环境样品制备的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2)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验证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设备使用后必须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6、试剂管理(1)所有用于土壤环境样品制备的试剂必须具有合格的出厂合格证,并经过验收和登记。

(2)每次使用试剂前必须进行验证和校准,确保试剂的质量和浓度符合要求。

(3)试剂使用后必须妥善保存,避免受潮和污染。

7、样品收集管理(1)所有采集土壤环境样品的工作必须由专业的采样人员完成,并严格按照采样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2)采集样品后必须进行标识和分类,保证样品被正确归类和管理。

(3)样品采集完成后必须及时送到实验室,避免样品变质和污染。

8、样品制备过程管理(1)样品制备过程必须在洁净的环境下完成,避免外部污染。

(2)样品制备过程必须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严格遵守。

(3)样品制备过程中必须进行记录和检查,确保每一步操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9、质量控制(1)样品制备过程中必须配备相应的质控样品,并按照标准程序进行质控检测。

(2)每批样品制备完成后必须进行质量评价,确保样品的质量和数据的可靠性。

新鲜土壤中水分标准样品

新鲜土壤中水分标准样品

新鲜土壤中水分标准样品通常是通过采集新鲜、未受污染的土壤样品,然后在实验室中进行处理和测试得到的。

这些样品的制备和处理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程,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以下是通常用于制备新鲜土壤中水分标准样品的步骤:
1.采集土壤样品:
-从代表性的地点采集新鲜、未受污染的土壤样品。

确保采样工具和容器是清洁的,以防止外部污染。

2.样品处理:
-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大颗粒、植物残渣等。

可以通过筛网或手工方法进行初步的样品处理。

3.混合:
-将样品进行混合,确保样品的均匀性。

混合时要避免引入外部水分或污染物。

4.分装:
-从混合后的土壤样品中取出一定量,分装到密封的容器中。

容器要具备防水防潮的性质,以保持样品的湿度。

5.称重:
-对每个分装的容器进行称重,记录准确的样品质量。

这有助于后续计算水分含量。

6.干燥:
-将分装好的样品容器放入干燥箱或烘箱中,以去除土壤中的水分。

通常,标准样品的制备要求土壤中的水分被彻底去除,以得到干燥状态的土壤。

7.称重(再次):
-在完成干燥后,再次对容器和样品进行称重。

通过比较初始重量和去除水分后的重量,可以计算出土壤的水分含量。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一般的制备过程,具体的步骤和方法可能会因所要求的水分测试标准、实验室设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在进行土壤水分标准样品的制备过程中,应当参考相关的土壤测试标准和实验室规程。

土壤样品制备管理制度

土壤样品制备管理制度

土壤样品制备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土壤样品制备的管理工作,保障土壤样品质量,提高土壤样品制备工作效率,特编制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对土壤样品进行制备的各个环节,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样品保存等。

三、土壤样品制备的基本原则1. 样品采集要准确、规范,避免外来物质对土壤样品的影响。

2. 样品制备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方法进行,避免操作失误造成误差。

3. 样品保存要注意密封、干燥,避免污染和变质。

四、土壤样品制备的具体要求1. 样品采集1.1 样品采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熟悉土壤样品采集标准。

1.2 样品采集前应仔细查看采样点,确定采样深度和数量。

1.3 采集过程中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防止样品污染。

1.4 采集完成后,应及时将样品放入密封袋中,并标注采样点、时间等信息。

2. 样品处理2.1 样品处理应按照规范方法进行,避免操作失误。

2.2 样品处理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交叉污染,保持操作台面干净。

2.3 样品处理完成后,应及时将样品保存或送检。

3. 样品保存3.1 样品保存应选择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3.2 样品保存容器应选择密封性好的袋子或瓶子,避免外界物质对样品的影响。

3.3 样品保存期限应根据具体要求确定,过期的样品应及时处理。

五、土壤样品制备的管理1. 建立土壤样品制备档案,记录土壤样品的来源、处理过程、保存情况等信息。

2. 组织相关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其对土壤样品制备的认识和技能。

3.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操作不当者进行责任追究。

4. 定期检查土壤样品制备设备和工具,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六、附则1. 本制度由相关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如有需要修改,应经相关部门批准。

本制度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样品制备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样品室处理待检土壤样品的制样过程。

样品的制备,首先应根据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进行,一般制备方法如下:
一、样品的保存与缩分
待检的风干土壤样品,采用对角线四分法分为正样与副样,在缩分过程中,应严格防止污染。

副样用磨口玻璃瓶装置,正样按样品处理要求进行。

新鲜的样品经风干后再按如上步骤处理。

二、样品的制备
除测定土壤速效养分如氨态氮、还原性硫、亚铁等必须用新鲜土壤立即测定外,一般土壤样品的分析需经风干后再磨碎。

1、风干:新鲜土壤样品置于铺洁净白纸的木盒中风干,严禁曝晒、烘干,并注意防酸、碱及灰尘等污染。

大块样品压碎后再风干。

在风干和压碎过程中,应将土样中的植物残根、石块等侵入体及新生体剔除,如捡出的石块、结核体较高,则应称重,计算百分含量。

2、制样:土壤样品制备细度按不同分析要求进行,一般如下:
①测定土壤pH、交换性能、有效养分过2mm(10目)筛;
②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等过0.25mm(60目)筛;
③测定土壤全磷、全钾等过0.149mm(100目)筛;
④测定土壤微量元素应用玛瑙研钵或不锈钢磨过0.149mm(100目)尼龙筛。

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