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会计-第62讲-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5)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原来有那么多考点!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原来有那么多考点!以前学习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大概最清楚的就是,被投资方实现净损益时,投资方按照持股比例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确认投资收益。
但权益法核算时,难道知道这一点就够了吗?答案当然是:远远不够。
你问为什么?因为CPA要考~今天就带大家将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下的会计处理,从头说到尾。
什么叫权益法:根据字面理解,权益权益,就是与被投资方的所有者权益有关,被投资方的权益变动,我们长期股权投资也要跟着变动,所以就叫权益法。
会计处理如下第一步: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计量(对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投资)按照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1)付出对价为银行存款借:长期股权投资贷:银行存款(2)发行权益性证券借: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贷:股本(权益性证券的账面价值)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相关的中介费、手续费、佣金等,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对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投资,即属于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此时,长期股权投资是采用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
第二步:比较“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VS“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持股比例”(1)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持股比例会计处理:不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如何理解:为什么我们会愿意,付出的钱比“被投资方净资产公允价值*我们的持股比例”还要大呢?因为其实我们知道,投资方的效益好,某些无形的有价值的东西没有反映在其净资产中,所以这部分多付出去的钱,作为“商誉”反映。
由于准则规定,“商誉”只能在对外编制合并报表时才能使用,个别报表不体现商誉,所以只能体现在长期股权投资中。
(2)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持股比例会计处理:对于差额部分借:长期股权投资贷:营业外收入如何理解:为什么对方愿意接受,我们付出的钱比其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还小呢?这种情况一般是对方有比较难言的苦衷,或许急用钱等等按照权益法核算要求,我们的长期股权投资体现的是,我们占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的份额,所以我们要调增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营业外收入,可以说明是我们占得便宜。
CPA会计-长期股权投资那些事儿(五)

CPA会计-长期股权投资那些事儿(五)接上篇:CPA会计-长期股权投资那些事儿(四)最近黄教主在中餐厅中的表现被骂上热搜,各种黄式自信言论刷屏,最经典的就是那就“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有机智的网友把这种黄氏自信成功迁移到恋爱场景中:我觉得我要学学黄晓明,这种盲目自信和霸道是我极度欠缺的。
以后我碰见心动男生,他:我觉得你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我就回: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听我的,和我在一起。
喜欢吃瓜的我本人去翻了天使宝贝的微博,看到了这样的网友留言:还记得天使宝贝在刚嫁给黄教主的时候网上铺天盖地对baby的质疑,觉得她高攀黄教主,现在网友们态度的转变也是猝不及防,甚至baby演烂片也被网友找到了合理化的理由,因为不想在家呆着。
黄教主参加综艺莫名帮自己老婆圈粉的神操作也是让我无比佩服。
不过今天我想说的倒不是网友们对Angelababy的态度转换,而是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
因为持股比例的变化,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股权投资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转换情形一共有6种,这一章节想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对被投资单位持股比例发生变化后,这部分股权资产在个别报表中的入账成本是什么。
给各位老铁一个总原则,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都要尽可能地用公允价值来计量最终股权资产的成本。
个别报表如果无法做到用公允价值计量,合并报表也一定要做到。
我们先来看上升的情形,在持股比例上升情况下,涉及到的转换是由公允价值计量变成权益法,由权益法变成成本法,由公允价值计量变成成本法。
入账部分的股权资产包括原投资部分和新增投资部分。
这两部分都要尽可能地用公允价值计量。
新增投资部分很容易做到,直接用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即可,关键在于原投资部分。
我们分情况来看一看。
1.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权益法这个转换涉及的调整分三步走:第一步:将原投资调整到公允价值。
这里的原投资是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
什么?这里的原投资不是本身就是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吗?还需要调整什么?没错,这里的原投资是按公允价值计量的,但是在实务中,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可能每天都会有变化,而公司不可能每天都随市场波动去调整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是想要累死会计人员吗),只会定期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进行调整,这个定期可以是在每月底,也可以是在每季度底。
第62讲-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5)

第62讲-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5)第三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②合营方向合营企业投出非货币性资产产生损益的处理合营方向合营企业投出或出售非货币性资产的相关损益,应当按照以下原则处理:1>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合营方不应确认该类交易的损益:与投出非货币性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重大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给合营企业;投出非货币性资产的损益无法可靠计量;投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
【例题】甲公司与乙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丙公司,各持股比例50%,共同控制丙公司。
2×19年1月1日甲公司投出厂房,该厂房的账面原值2 000万元,已提折旧400万元,公允价值1 700万元。
假定该项投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
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
要求:编制甲公司2×19年1月1日对丙公司投资的会计分录。
【答案】借:固定资产清理 1 600累计折旧400贷:固定资产 2 000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 600贷:固定资产清理 1 6002>合营方转移了与投出非货币性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重大风险和报酬并且投出资产留给合营企业使用的,应在该项交易中确认归属于合营企业其他合营方的利得和损失。
交易表明投出或出售的非货币性资产发生减值损失的,合营方应当全额确认该部分损失。
【例题】甲公司、乙公司、丙公司于2×19年3月31日共同出资设立丁公司,注册资本为5 000万元,甲公司持有丁公司注册资本的38%,乙公司和丙公司各持有丁公司注册资本的31%,丁公司为甲、乙、丙公司的合营企业。
甲公司以其固定资产(厂房)出资,该厂房的原价为1 600万元,累计折旧为300万元,公允价值为1 9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乙公司和丙公司均以1 550万元的现金出资。
假定厂房的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
丁公司2×19年实现净利润为800万元。
假定甲公司有子公司,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不考虑增值税和所得税等相关税费的影响。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人持有某公司超过50%的股权,但不控制该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活动。
根据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和确认,本文将重点讨论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投资成本法投资成本法是长期股权投资的最常用会计处理方法之一。
根据该方法,投资人以购买股份的价格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金额,并在财务报表中按成本计量长期股权投资。
每年根据被投资公司的净利润按比例确认投资人的投资收益。
二、股权权益法股权权益法是另一种常见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方法。
根据该方法,投资人将所持有公司的股权按权益法计量,并将其列示为投资人的权益。
在财务报表中,投资人将按比例确认投资公司的净利润,并将其列示为投资收益。
三、合并财务报表法合并财务报表法适用于投资人在实际上控制被投资公司的情况下。
根据该方法,投资人将被投资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将自己控制的公司与被投资公司合并计算和展示。
这种方法将投资人与被投资公司看作一个整体进行会计处理,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的合并。
四、营业收入确认法在极少数情况下,被投资公司可能根据特定合同或协议向投资人支付一定的业务服务费或许可使用费。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可以按照营业收入确认法处理该收入。
根据该方法,投资人将收到的费用作为营业收入计入财务报表,并确认相应的营业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会计处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需求,投资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同时,投资人还应当遵守相关的会计政策和规定,确保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总之,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并按照相关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投资人应当注意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以确保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变动的处理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中级会计实务第五章 长期股权投资知识点:权益法——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变动的处理、取得现金股利或利润的处理、超额亏损的确认、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详细描述:1.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发生变动的,投资方应当按照归属于本企业的部分,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或减少其他综合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或相反分录。
口诀:被投资方资本公积增加时,投资方按比例确认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司——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被投资方资本公积减少时,投资方按比例确认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长期股权投资——××公司——其他权益变动2.取得现金股利或利润的处理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超额亏损的确认投资企业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
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通常是指长期应收项目。
比如,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债权,该债权没有明确的清收计划、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期间不准备收回的,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的净投资,但不包括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之间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产生的长期债权。
在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时,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处理:(1)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2)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足以冲减的,应当以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账面价值为限继续确认投资损失,冲减长期应收项目等的账面价值。
(3)经过上述处理,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企业仍承担额外义务的,应按预计承担的义务确认预计负债,计入当期投资损失。
除上述情况外仍未确认的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损失,应在账外备查登记。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Equity method)是会计准则中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式,是指投资者通过持有其他企业股票而对其产生重大影响力的投资方式。
根据这种投资方式,投资者需要以成本法记录自己对被投资企业的初次投资,并在以后的会计周期内根据自己对被投资企业的法定设立、集权和投资表决权的影响,调整其投资的账面价值。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适用于两个主要条件:第一,投资者必须在被投资企业拥有10%到50%的普通股权;第二,投资者必须能够对被投资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财务政策等重要事项产生实质上的控制。
按照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投资者将其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按照成本法计入账面价值。
也就是说,投资者按照其购买股票的成本,将其投资额记录为资产,同时将其对企业产生的未分配利润记入权益。
此外,投资者还需要定期核算对被投资企业的其他交易、收益和损失的影响,以调整其投资的账面价值。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核算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根据购买股票的成本计入投资金额,并将红利等红利收入计入股权投资。
其次,在每个会计周期结束时,计算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或权益法的价值,并与投资曾经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
如果发现账面价值低于公允价值或权益法价值,就需要作出减值损失,并将之计入损益。
最后,当投资者出售其股权时,需要计算其投资收益,包括出售股权的收入和与股权投资相关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在会计实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这种方法,投资者可以记录其对被投资企业的实质性控制和影响,使得会计报表更加真实和准确。
其次,这种方法可以使得投资者更加关注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并及时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反映企业实际的价值和投资回报。
最后,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还可以减少跨国企业之间的征税和纳税的问题,提高国际间的投资和贸易。
然而,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也有一些限制和局限性。
首先,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拥有10%到50%的普通股权,并能够对其经营和财务决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关于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这种核算方法可以体现出投资的本质,核心是将长期股权投资理解为投资方在被投资单位拥有的净资产量,被投资方实现净利润、出现亏损、分派现金股利、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都会引起投资方净资产量的相应变动。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相关内容,欢迎阅读!简介:权益法的基本理念就是,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随着享有被投资方净资产份额的变动而变动。
要么调整损益调整明细、要么调整其他权益变动明细,少数情况下涉及成本明细的调整。
所以关键是被投资方净资产的变动额如何算的问题。
引起被投资方净资产的变动的因素有三类:分配现金股利、实现净利润、其他权益变动。
①被投资方宣告分配现金股利,被投资方净资产减少,所以要调减长期股权投资,有损益调整明细的,冲损益调整,损益调整明细为零的,冲成本明细。
②实现净利润,这个是难点,它难在有时候需要对被投资方的净利润进行调整这个问题上。
需要对被投资方净利润进行调整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投资时被投资方有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等,另一种是持有期间存在顺逆流交易。
注意区分这两类不同性质的调整:对于投资时被投资方账上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存货,投资企业认为这些存货在售出时,要按照投资时的公允价值结转成本,而被投资企业在售出时,是按照账面价值结转成本的,所以投资企业对于售出存货的这部分差额,要调减售出当期的净利润(如果当期亏损,则会增大亏损额),也就是说,这类存货,是看它售出多少,就调整多少。
而对于内部交易的存货,在交易发生当期期末,是看有多少没有售出,因为没有售出的存货中才含有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才需要调减净利润(如果当期亏损,则会增大亏损额)。
到了以后年度,则是看上期没有售出的存货在本期售出了多少,因为售出了,就意味着上期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在本期实现了,就需要反向调增净利润(如果当期亏损,则会减少亏损额)。
此外,对于内部交易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也是类似,在交易发生当期,要根据售价与成本的差额(即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调减利润,同时这个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随着折旧、摊销,逐渐实现了,所以在交易发生当期,您还需要根据“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总的年限×(当期的折旧摊销月份数/12)”调增净利润,在后续期间,则需要根据“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总的年限”调增净利润。
注会会计-第62讲-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5)

第62讲-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5)第三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②合营方向合营企业投出非货币性资产产生损益的处理合营方向合营企业投出或出售非货币性资产的相关损益,应当按照以下原则处理:1>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合营方不应确认该类交易的损益:与投出非货币性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重大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给合营企业;投出非货币性资产的损益无法可靠计量;投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
【例题】甲公司与乙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丙公司,各持股比例50%,共同控制丙公司。
2×19年1月1日甲公司投出厂房,该厂房的账面原值2 000万元,已提折旧400万元,公允价值1 700万元。
假定该项投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
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
要求:编制甲公司2×19年1月1日对丙公司投资的会计分录。
【答案】借:固定资产清理 1 600累计折旧400贷:固定资产 2 000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 600贷:固定资产清理 1 6002>合营方转移了与投出非货币性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重大风险和报酬并且投出资产留给合营企业使用的,应在该项交易中确认归属于合营企业其他合营方的利得和损失。
交易表明投出或出售的非货币性资产发生减值损失的,合营方应当全额确认该部分损失。
【例题】甲公司、乙公司、丙公司于2×19年3月31日共同出资设立丁公司,注册资本为5 000万元,甲公司持有丁公司注册资本的38%,乙公司和丙公司各持有丁公司注册资本的31%,丁公司为甲、乙、丙公司的合营企业。
甲公司以其固定资产(厂房)出资,该厂房的原价为1 600万元,累计折旧为300万元,公允价值为1 9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乙公司和丙公司均以1 550万元的现金出资。
假定厂房的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
丁公司2×19年实现净利润为800万元。
假定甲公司有子公司,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不考虑增值税和所得税等相关税费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2讲-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5)
第三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②合营方向合营企业投出非货币性资产产生损益的处理
合营方向合营企业投出或出售非货币性资产的相关损益,应当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1>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合营方不应确认该类交易的损益:与投出非货币性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重大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给合营企业;投出非货币性资产的损益无法可靠计量;投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
【例题】甲公司与乙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丙公司,各持股比例50%,共同控制丙公司。
2×19年1月1日甲公司投出厂房,该厂房的账面原值2 000万元,已提折旧400万元,公允价值1 700万元。
假定该项投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
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
要求:编制甲公司2×19年1月1日对丙公司投资的会计分录。
【答案】
借:固定资产清理 1 600
累计折旧400
贷:固定资产 2 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 6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 600
2>合营方转移了与投出非货币性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重大风险和报酬并且投出资产留给合营企业使用的,应在该项交易中确认归属于合营企业其他合营方的利得和损失。
交易表明投出或出售的非货币性资产发生减值损失的,合营方应当全额确认该部分损失。
【例题】甲公司、乙公司、丙公司于2×19年3月31日共同出资设立丁公司,注册资本为5 000万元,甲公司持有丁公司注册资本的38%,乙公司和丙公司各持有丁公司注册资本的31%,丁公司为甲、乙、丙公司的合营企业。
甲公司以其固定资产(厂房)出资,该厂房的原价为1 600万元,累计折旧为300万元,公允价值为1 9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乙公司和丙公司均以1 550万元的现金出资。
假定厂房的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
丁公司2×19年实现净利润为800万元。
假定甲公司有子公司,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不考虑增值税和所得税等相关税费的影响。
要求:编制甲公司2×19年度个别财务报表中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及2×19年12月31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调整分录。
【答案】
(1)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的处理
甲公司上述对丁公司的投资,按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原则确认初始投资成本;投出厂房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600万(1 900-1 300)确认为处置损益(利得),其账务处理如下:借:固定资产清理 1 300
累计折旧300
贷:固定资产 1 6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 9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 900
借:固定资产清理600
贷:资产处置损益600
2×19年12月31日投出固定资产中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600-600÷10×9/12=555(万元)。
2×19年甲公司个别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800-555)×38%=93.1(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93.1
贷:投资收益93.1
(2)甲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处理
借:资产处置收益228(600×38%)
贷:投资收益228
3>在投出非货币性资产的过程中,合营方除了取得合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外还取得了其他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应当确认该项交易中与所取得其他货币性、非货币性资产相关的损益。
【例题】甲公司和乙公司于2×19年3月31日共同出资设立丙公司,注册资本为1 900万元,甲公司持有丙公司注册资本的50%,乙公司持有丙公司注册资本的50%,丙公司为甲、乙公司的合营企业。
甲公司以其固定资产(厂房)出资,出资时该厂房的原价为1 200万元,累计折旧为320万元,公允价值为1 000万元,未计提减值;乙公司以900万元的现金出资,另支付甲公司50万元现金。
假定厂房的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
丙公司2×19年实现净利润800万元。
假定甲公司有子公司,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不考虑增值税和所得税等相关税费的影响。
要求:编制甲公司2×19年度个别财务报表中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及2×19年12月31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调整分录。
【答案】
(1)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的处理:
甲公司上述对丙公司的投资,按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原则确认初始投资成本;投出厂房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120万元(1 000-880)确认为处置损益(利得),其账务处理如下:借:固定资产清理880
累计折旧 320
贷:固定资产 1 2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950
银行存款5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
贷:资产处置损益120
由于在此项交易中,甲公司收取50万元现金,上述利得中包含收取的50万元现金实现的利得为6万元(120÷1 000×50),甲公司投资时固定资产中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120-6=114(万元)。
2×19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中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114-114÷10 ×9/12=105.45(万元)。
2×19年甲公司个别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800-105.45)×50%=347.28(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47.28
贷:投资收益347.28
(2)甲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处理
借:资产处置收益57(114×50%)
贷:投资收益57
【教材例7-13】甲公司、乙公司和丙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丁公司,注册资本为5 000万元,甲公司持有丁公司注册资本的38%,乙公司和丙公司各持有丁公司注册资本的31%,丁公司为甲、乙、丙公司的合营企业。
甲公司以其固定资产(机器)出资,该机器的原价为1 600万元,累计折旧为400万元,公允价值为1 900万元,未计提减值;乙公司和丙公司以现金出资,各投资1 550万元。
假定甲公司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丁公司的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为 1 900万元,投出机器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为700万元(1 900-1 200),确认损益(利得)。
借:长期股权投资——丁公司(投资成本)19 00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9 000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12 000 000
累计折旧 4 000 000
贷:固定资产16 000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7 000 000
贷:资产处置损益 7 000 000
甲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上述投资所产生的利得,仅能够确认归属于乙、丙公司的利得部分在合并财务报表中需要抵销归属于甲公司的利得部分266万元(700×38%),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作如下抵销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