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18年秋三年级上册语文13守信教案及作业题含详解

合集下载

《守信》教学设计(鄂教版三年级上册)

《守信》教学设计(鄂教版三年级上册)

《守信》教学设计(鄂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通过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将朗读教学和阅读理解紧密地结合起来。

2、理解“志同道合”、“投缘”、“风尘仆仆”、“果然”、“感概”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相关语言训练,深入领会词语的要义。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守信》,谁会读课题?(指导读课题)二、学习课文第一、二节1、课文主要写了两个人物,他们是-- 板书:范式张劭2、课文的第1、2节介绍了他们的情况△指名读读后理解:①志同道合志:志向;道:意见。

“志同道合”是指 --②投缘:情意相合△ 训练:范式、张劭两人怎样志同道合,非常投缘呢?读书时,----郊游时,----休息时,----△再读1、2节,指导读要读出两人是好朋友,注意“志同道合”、“投缘”齐读,声音要整齐。

三、学习课文第三节1、过渡:一天,范式和张劭因为各自家中有事要暂时分别,这真是难舍难分啊!范式对张劭作了一个严肃而认真的承诺。

课文中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板书:郑重)2、指导读:谁能郑重地读一读范式的承诺自由读→ 同桌对读指导(重点:是否“郑重”)四、学习课文第四、五节1、过渡:转眼两年过去了,张劭要把好朋友范式请来作客的事告诉了母亲。

(板书:母)听了张劭的话母亲有点---(怀疑、不相信、疑惑)板书:怀疑2、指导读母亲的话(读出怀疑的语气)母亲怀疑的理由有两点:一是: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3、然而,张劭是怎样回答母亲的话的?(读)小结:可见张劭和范式是 ---- 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非常投缘的好朋友4、分角色读第4、5节五、学习课文第六、七节1、久别重逢情意浓,自己读读课文的第六、七两小节。

(学生自读)2、读后:来同学们,老师让你们来猜两个词语。

⑴范式长途奔波,辛苦劳累(风尘仆仆)因为范式离张劭家有_______,所以说是______因为范式离张劭家有_______,一路赶来,非常辛苦,所以说是_____⑵和预料的一样,非常惊喜。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守信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守信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守信一、教学目标1.认识“守信”这一美德,并理解其意义;2.通过朗读故事,锻炼学生朗读能力,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让学生通过讨论案例,理解守信的重要性,并提高良好的行为习惯;4.通过游戏,让学生感受守信的好处,并培养坚持信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守信》故事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守信”?守信的意义是什么?2.呈现故事(10分钟)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守信》故事,并将故事板书在黑板上。

3.讲解故事(1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回归故事,找出故事的主题和人物,让同学们自己想一想故事中这个生产队长的一系列感人行为表现出了什么?守信的意义是什么?他所遇到的困难可以怎样克服?学生可以结合故事内容,逐步拓展对守信的认识。

4.案例分析(10分钟)请学生们围绕在平凡的生活中,对不守信的事例进行一些分析,并找出发生这类事情的原因和危害,以及如何避免这些不守信的行为,培养学生认识其所做行为的影响和远离不诚信行为的习惯。

5.游戏互动(15分钟)让学生分为两组。

将答题卡上的问题分发给两组,抢答正确的组员可得到相应的分数。

同时,教师还可在答题卡中加入说真话、讲信用等考核项,并规定必须讲出真话。

游戏结束后,教师宣布得分高的小组胜出,并向他们表彰为“诚实班”,并告诫学生们,做人要讲诚信,做事要讲信用。

6.情感体验(5分钟)请学生谈谈在和朋友相处过程中,自己如何守信,或是相反,如何不守信,反思何时、何为原因,提出诉求和要求。

四、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内容,孩子们了解了什么是“守信”,播撒了一颗爱心种子,也收获了一些宝贵的知识,启发了孩子们认识“守信”的重要性。

同时,孩子们也理解了做人要有信用,做事要有诚信,而且体验了游戏互动的乐趣。

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够坚持守信、守信用,并能够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2017-2018年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守信》精品学案

2017-2018年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守信》精品学案

《守信》学案自主学习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生字词。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学习重点1.会认、会写规定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

学习难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生字词。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师点拨1.了解宋庆龄。

2.认识文章生字词,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重点读宋庆龄和父母的对话,感悟宋庆龄的高尚品质。

4. 用“手机”录音展示给全班同学。

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掌握文中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宋庆龄的父母让他去谁家?为什么没有去?3.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交流展示1.展示交流自己掌握的生字词。

2.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出来,班级内展示。

3.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小组内交流。

抽测达标1. 给下面的生字加上正确的音节。

( ) ( ) ( ) ( )龄篮剪惋( ) ( ) ( ) ( )守庆摇钟2. 给下面的生字换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龄( ) ( ) 守( ) ( ) 惜( ) ( )剪( ) ( ) 龄( ) ( ) 晚( ) ( )3. 照样子,写句子。

(1)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________一定_________(2)宋庆龄一会儿看看墙上的挂钟,一会儿跑到门口去观望。

____一会儿____一会儿______4. 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说说自己的看法。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信任教案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信任教案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信任教案1、读准“跳动欢吠、沁人心脾、根深叶茂、馋涎欲滴”等一些词语的读音;通过查字典了解“沁人心脾、根深叶茂、馋涎欲滴”这些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

2、能快速默读课文找到文中小狗的活动线索,并在熟读了解内容的基础上以此为线索简要复述课文讲解并描述的一件事。

3、能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课文最终一句话的含义;并能在领悟中心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阅历说说自己的读文后感想。

【重点和难点】能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课文最终一句话的含义;并能在领悟中心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阅历说说自己的`读文后感想。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借助字典,读通课文。

2、理解词语:沁人心脾、馋涎欲滴、根深叶茂3、思索:“信任”什么意思?课文主要写了谁信任谁?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理清脉络1、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1〕“信任”什么意思?〔信任而敢于托付。

〕2〕课文主要写了谁信任谁?3、小结:桃园仆人信任客人;客人信任仆人,双方相互信任。

板书:信任桃园仆人客人4.双方是怎样信任?信任给人带来怎样的感受?一起学习课文。

二、学习2——6节,理解“仆人怎样信任客人”1、读读2——6节,找出最能表达仆人信任客人的一句句子。

〔第2节第3句句子〕〔1〕同学读句子。

〔2〕出示填空:屋前有一张木桌,桌上〔〕几只竹篮,篮下〔〕一张纸条,上面〔〕:“伴侣,欢迎您。

每篮桃子五元钱,〔〕自己采,然后把钱〔〕箱子里,祝您开心!”〔3〕给“尽管”换词,理解词意。

〔尽管——只管〕〔4〕你从这张纸条中获得哪些信息?A.把“我们”当作伴侣;B让“我们”自己采桃子自己付钱;C信任“我们”板书:让客人自己采桃子自己付钱2.抓住小狗热忱好客的句子,体会“仆人怎样信任客人”〔1〕过渡:“我们”一到桃园就感受到了仆人对“我们”的信任,偌大一个果园不见仆人踪影,是热忱好客的小狗代替仆人招呼客人。

板书:小狗热忱好客〔2〕快速默读读2——7节,划出小狗招呼客人的句子。

2017-2018年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守信》获奖教学设计

2017-2018年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守信》获奖教学设计

《守信》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学习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相关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3.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宋庆龄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2.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讨论体会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了解宋庆龄,理解“守信”。

(一)介绍宋庆龄。

宋庆龄是新中国的领导人之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她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

与此同时,把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

她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女性。

(二)诚实守信使我们都要做到的,你是一位诚实守信的小学生吗?(三)引入课题。

1. 宋庆龄小时候就是一个好孩子,听话懂事,诚实守信,我们来看看宋庆龄小时候是怎样守信的。

2.用“手机”拍照展示给全班同学。

二、新课学习(一)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 学生自由地读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 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3. 学生互相评议、正音。

4. 注意多音字“强”的读法,“钟”、“龄”的读法。

5. 再读课文,看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6. 设疑解惑,主体感悟。

7. 再自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二)课堂练习:学习练写课后的生字。

教师相机指导写字的姿势和格式,以及运笔要领。

(三)感悟课文内容,体会美好的品质。

1. 我们已经读懂了课文,你们想不想把课文内容用自己喜欢的语言表演出来?2. 自由选择课文3-10自然段多演读几遍。

(在四人小组中进行),思考相关问题。

组内讨论交流:当爸妈刚刚离开时,宋庆龄在想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展示讨论结果。

(1)哎,真可惜,不能去伯伯家了。

不过,我答应朋友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2)小珍,我答应你的事情就一定会守信用的,我没有去伯伯家,等着你呢。

……3. 分角色朗读课文11-1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思考:宋庆龄等了小珍一天,小珍也没有来,你怎样看待这件事?学生发言讨论:学生A:哎,还不如不等小珍,直接去伯伯家呢!学生B:小珍也真是的,不能来也说一声啊。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3 守信教案 鄂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3 守信教案 鄂教版

13 守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守信用的品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鼓励学生收集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诚信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了解诚信是人的基本素质以及诚信的重要性。

2.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守信”的含义,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体会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小时候的故事,题目是《守信》。

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题来读一读。

你能说说“守信”是什么意思吗?“守信”的反义词是什么,你知道吗?【此处为课件2】课文在写谁呢?说她在哪件事情上很守信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小黑板出示朗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守.信宋庆..劝.说等.一等晚.上惋惜...龄同班.神秘.伯伯读准字音:翘舌音“守”,前鼻音“班、晚、劝”,后鼻音“宋、庆、等”。

(2)读通课文。

(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此处为课件3】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1)课文一共用几个自然段?课文中的我是谁呢?(2)指名朗读课文。

出示课件。

【此处为课件4】纠正字音“宋庆龄.、叠花篮.、拗.不过,倔强..挂钟.收拾.惋.惜折.纸”,注意多音字“强”的读法,“教”的读法。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守信》课后作业练习题附答案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守信》课后作业练习题附答案

第13课《守信》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汉字。

shǒu xìn tónɡ bān shén mìwǎn shɑnɡ sònɡ qìnɡ línɡ ()()()()()二、比一比再组词。

折()惜()劝()蓝()近()借()攻()篮()三、词语搭配。

()()()地问()地说()()第二课时一、用关联词把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宋庆龄没去伯伯家。

宋庆龄要在家里等小珍。

2.宋庆龄答应了小珍。

宋庆龄要在家里等小珍。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写宋庆龄小时候为了等好朋友来家里学,坚决地拒绝父母的建议,没有去家,而是在家空等小珍一天。

尽管小珍没有来,但宋庆龄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做到了。

三、写一写。

如果你是小珍,第二天知道了宋庆龄没去伯伯家,而是在家等了自己一天,她会说:“。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守信同班神秘晚上宋庆龄二、近(远近)惜(惋惜)劝(劝告)蓝(蓝天)折(折纸)借(借助)攻(攻打)篮(篮子)三、(关切)(平静)(悄悄)地问(惋惜)地说(小心)(坚决)第二课时一、1.宋庆龄因为要在家里等小珍,所以没去伯伯家。

2.宋庆龄既然答应了小珍,就要在家里等小珍。

二、课文写宋庆龄小时候为了等好朋友小珍来家里学折纸花篮,坚决地拒绝父母的建议,没有去伯伯家,而是在家空等小珍一天。

尽管小珍没有来,但宋庆龄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做到了诚实守信。

三、真对不起,是我失信了,以后我一定要像你一样,做一个守信的人。

《守信》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

《守信》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

《守信》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 《守信》这一课有话可说是文中的主人翁——宋庆龄是个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人物,她的成功虽然在众人看来是望尘莫及,但是灰姑娘的故事是世界所有人久听不厌的童话。

所以本文以故事激趣,毫无疑问对全文的教学开了个好头,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

”在教师颇有煽动性的语言创设的故事情境中,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教学活动呈现师生互动和谐的气氛,只要教师按照文章叙述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读议感悟,便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不仅了解了课文的意思,还掌握了课文的中心思想——守信比什么都重要。

“好习惯,益终生”从文中叙述的这件小事可以看到一点端倪。

“这是宋庆龄8岁那年的故事。

一天,同班同学小珍说第二天要来学折纸花篮,宋庆龄高兴地答应了……第二天早上,宋庆龄一起床,就急着收教拾桌子,准备折花篮用的彩纸、剪刀、糨糊、等着小珍的到来。

……‘我们今天要去伯伯家玩。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妈妈说,‘改天再教小珍,好吗?’宋庆龄摇摇头:‘不行,我和小珍约好了的。

’爸爸也过来劝说:‘改天再教也可以呀!’宋庆龄坚决地说:‘不!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爸爸妈妈拗不过宋庆龄的倔强劲儿,只好让她一个人呆在家里。

宋庆龄等了好长时间,小珍还没有来。

……左等右等,一直等到下午,小珍还是没有来。

傍晚,爸爸妈妈回来了,关切地问宋庆龄:‘你们玩得开心吧?’宋庆龄平静地说:‘小珍没来,她可能有别的事去了。

’妈妈惋惜地说:‘早知道这样,你跟我们一起去伯伯家就好了’宋庆龄说:‘我既然答应了小珍,就要等她。

如果小珍来了,我不在家,以后就没有人相信我了!’”抓住妈妈与宋庆龄的对话反复有情朗读,可以体会到宋庆龄与众不同的潜质——自我修养很重要。

前面的爸爸妈妈与宋庆龄的对话分角色去朗读,抓住“坚决”去体会“倔强”,不仅可以非常容易地理解其含义,还为后面理解宋庆龄从小就重诺言,守信用的优秀品质是日后成为受全国爱戴的国家领导人的基础。

这样很自然地把诚实守信的教育融入在课文教学活动中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守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守信用的品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鼓励学生收集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诚信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了解诚信是人的基本素质以及诚信的重要性。

2.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守信”的含义,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体会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小时候的故事,题目是《守信》。

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题来读一读。

你能说说“守信”是什么意思吗?“守信”的反义词是什么,你知道吗?【此处为课件2】课文在写谁呢?说她在哪件事情上很守信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小黑板出示朗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守.信宋庆..劝.说等.一等晚.上惋惜...龄同班.神秘.伯伯读准字音:翘舌音“守”,前鼻音“班、晚、劝”,后鼻音“宋、庆、等”。

(2)读通课文。

(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此处为课件3】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1)课文一共用几个自然段?课文中的我是谁呢?(2)指名朗读课文。

出示课件。

【此处为课件4】纠正字音“宋庆龄.、叠花篮.、拗.不过,倔强..挂钟.收拾.惋.惜折.纸”,注意多音字“强”的读法,“教”的读法。

注意:“钟、拾、折”是翘舌音,“惋”是前鼻音,“龄”是边音,又是后鼻音,“篮”是边音,也是前鼻音,“拗”读“niù”,是鼻音,“倔强”读作“jué jiànɡ”。

多音字“强”,还有一个读音是“qiánɡ”,组词为“强大”,“教”在这里读“jiāo ”,还有一个读音是“jiào”,组词是“教育”。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交流。

三、设疑解惑,主体感悟。

1.宋庆龄为什么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2.小珍最后来了吗?3.面对小珍的失约,宋庆龄心里是怎么想的?四、再自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五、检查字词的学习情况。

书写生字。

【此处为课件5】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体会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守信”两字的理解二、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宋庆龄小时侯一件什么事,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板书:约好:学折纸花篮2.生交流。

3.课文从那些语句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课件出示句子。

(1)“我们今天要去伯伯家玩。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妈妈说,“改天再教小珍,好吗?”【此处为课件7】宋庆龄摇摇头:“不行,我和小珍约好了的。

”【此处为课件8】(让学生体会宋庆龄一直想去伯伯家,如此想去却不能去,表明了宋庆龄为守信用作出的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2)爸爸也过来劝说:“改天再教也可以呀!”【此处为课件9】宋庆龄坚决地说:“不!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此处为课件10】(“坚决”“一定”让学生体会到宋庆龄坚守原则的品质。

)相机板书:拒绝:与朋友相约要守信(3)宋庆龄一会儿看看墙上的挂钟,一会儿跑到门口去观望,可是左等右等,一直等到下午,小珍还是没有来。

【此处为课件11】这一句写出了宋庆龄的什么呢?(表现了宋庆龄在等待小珍时焦急心情。

)(4)宋庆龄平静地说:“小珍没来,她可能有别的事去了。

”【此处为课件12】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出宋庆龄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懂得为别人着想)(5)妈妈惋惜地说:“早知道这样,你跟我们一起去伯伯家就好了。

”【此处为课件13】宋庆龄说:“我既然答应了小珍,就要等她。

如果小珍来了,我不在家,以后就没有人相信我了!”【此处为课件14】板书:平静:既然……就……从宋庆龄的话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她是一个诚实守信、说到做到的人。

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信守承诺。

)(6)“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的好孩子。

”妈妈笑着说。

【此处为课件15】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妈妈为女儿的优秀品质而高兴、自豪。

这句话既是妈妈对宋庆龄的赞扬,同时也揭示了本文的中心。

4.分角色朗读,师读父亲、母亲的话,学生读宋庆龄的话。

5. 请同学们再读读人物的对话,在引用人物语言的时候,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师课件出示文中三个句子:【此处为课件16】(1)宋庆龄神秘地一笑:“小珍要来学折纸。

”(2)宋庆龄摇摇头:“不行,我和小珍约好了的”(3)宋庆龄坚决地说:“不!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A、从这三句话找出带有动作的词,读一读。

B、齐读这三句话,指名读。

C、从这一系列的语言和动作中,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庆龄是个——的人。

三、演读结合感悟朗读。

1、我们已经读懂了课文,你们想不想把课文内容用自己喜欢的语言表演出来?2、自由选择课文第3-10自然段多演读几遍。

(在四人小组中进行),思考相关问题。

组内讨论交流:当爸妈刚刚离开时,宋庆龄在想什么?3、分角色朗读课文11-1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思考:宋庆龄等了小珍一天,小珍也没有来,你怎样看待这件事?4、学生评议,教师相机归纳。

四、教师小结。

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标准,宋庆龄从小就重诺言、守信用,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板书:信守承诺是美德五、课外积累:【此处为课件17】将你收集的有关“守信”的故事读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守信拒绝:与朋友相约要守信信守承诺是美德平静:既然……就……教学反思:诚实守信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讲究“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原本我是设计1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的,但在教学中仅仅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来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孩子受到熏陶感染,使自己做人做事上得到启示,有些单薄。

所以第一教时我在课本剧表演上多用了些时间,而用了一节课让孩子针对“庆龄这样做对不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辩论,“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进行身体力行的设想,学生在思维火花不断的碰撞中感悟体会诚实守信的可贵之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资源创新教案一、释义入手,破“守信”之题。

1、从“信”字入手,结合查字典释题。

⑴(ppt出示:信字在字典中的解释A书信 b信息 c信用)学生选择“信”在“守信”一词中的意思。

⑵学生结合“信”的意思,谈谈对守信的理解。

⑶小结:守信就是守信用、讲诚信。

2、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晓“守信”之事。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出示多音字词和难读的词,提醒学生在读时特别注意。

2、反馈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词,重点指导“倔强劲儿、哼起了歌儿、拗不过”的读音。

3、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4、反馈交流,初步概括课文内容。

①指导概括方法:课文中提到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②学生交流概括课文内容,教师指导。

相机渗透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学生学习表达。

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梳理主要内容。

三、品词酌句,悟“守信”之义。

(一)直入重点句,联系课文释题。

1、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文中直接解释“守信”的句子。

2、学生反馈,师相机板书:“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二)学习第2自然段——角色体验,感受美好的相约1、小庆龄答应了谁的什么事?(板书:高兴地答应)2、角色体验,再现相约情境。

师生合作体验,在体验表达中体会小庆龄和小珍高兴地相约。

3、齐读第2自然段段。

(三)学习第3~11自然段——层层推进,三步体会坚定地守约。

1、默读3~11段,思考:宋庆龄是怎样遵守这个约定的呢?画出相关的词句。

2、学习第3自然段,体会“守信”第一层次——“充分地准备”。

3、学习4~9自然段,体会“守信”的第二个层次——倔强地留下4、自读第10自然段,体会小庆龄留下时的倔强劲儿。

师述:就是这样,小庆龄在坚守着自己的诺言(板书:较大的一个“守”字),没有因为父母的再三劝说而改变。

这是股什么劲儿?——倔强。

(板书:倔强)5、学习第11自然段,体会“守信”的第三个层次——耐心地等待。

师小结:小珍没来,小庆龄等,还不来,继续等,依然没来,坚持等,从早上一直等到下午这样漫长的等待,需要的是什么啊?——耐心(板书:耐心等待)这个等可不是简单的等候,而是一诺千金、言而有信,(回扣句子: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在漫长的等待中,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承诺。

(板书:更大的一个“守”字)四、梳理小结,扣“守信”之旨。

小结:无论是充分地准备,倔强地留下,还是耐心的等待,(板书箭头)小庆龄都做到了(生读)“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这就是守信啊!小珍到底还是没有来,小庆龄该如何遵守自己的诺言呢?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做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五、拓展阅读,做“守信”之人。

阅读有关诚信的书籍,领悟诚信的重要性,做一个诚信之人。

精彩片段学习小庆龄和妈妈的对话,体会小庆龄的内心活动。

①师生对读母女对话。

②启发思考:8岁的小庆龄何尝不想去看伯伯家啊,但她还是“坚决地”说要留下来,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学生反馈交流。

③小结:答应朋友的事就要做到啊!小庆龄虽然惦记去伯伯家,但她仍然遵守着约定!⑷学习爸爸和小庆龄的对话,品读重点词“改天再教”,体会小庆龄的内心活动。

①引发讨论:“改天再教”,爸爸也这样说,改天再教又不是不教,只是换个时间,有什么不可以呢,你们认为可以吗?学生交流讨论。

②小结:说到做到,信守承诺才能赢得朋友的信任!去伯伯家是自己一直的想法,但这样会失去小珍对她的信任。

遵守约定就是丝毫不动摇。

③教师引读,体会宋庆龄的坚决。

(5)对比宋庆龄两次拒绝,感受小庆龄守约的坚定。

①找出两次拒绝有什么不同?②从两次的拒绝不同体会到什么?生反馈交流。

梳理:如果说摇摇头时,小庆龄还有点犹豫,那么第二次就是坚决地选择留下了。

③小结:这里,两次拒绝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小庆龄坚定遵守自己诺言,一个不字、一个感叹号更让我们感受到小庆龄的决不动摇。

④师生分角色朗读6——9自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