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的GDP季度环比
环比情况描述

环比情况描述
环比是指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比较,通常是用当前时间点的数据与上一时间点的数据进行比较。
在经济学中,环比通常用于描述同一季度、同一月份、同一周等的比较情况。
环比情况能够反映出最近一个时间段内的经济、市场、销售等行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对于企业决策和政府决策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以GDP为例,环比可以描述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
如果一季度的GDP是100,二季度的GDP是120,那么二季度相较于一季度环比增长了20%。
同样的,如果三季度的GDP是110,那么三季度相较于二季度环比减少了8.33%。
在市场上,环比情况也是非常常见的。
比如说同一时间段内,某公司的销售额从1000万元增长到1500万元,那么环比增长率为50%。
如果下一期的销售额回落到1200万元,那么相较于上一期环比减少了20%。
由此可见,环比可以用来观察一个行业或企业在近期内的发展变化,以便更好的评估其运营情况。
同时,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环比情况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数据,以便了解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和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环比情况虽然可以反映出一个行业或企业的发展变化情况,但它并不完全能够代表整体的趋势。
很多时候,环比数据的波动是受到季节、节假日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谨慎分析。
此外,不同的行业和企业之间环比情况的比较也需要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具体分析。
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的公式

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是经济学中常用的两种发展速度计算方式。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方向,为政府制定政策、企业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下面将就此两种发展速度的公式进行详细介绍。
一、环比发展速度的公式环比发展速度是指相比上一期的发展速度,用来衡量同一指标在不同时期的增长或下降幅度。
环比发展速度可以帮助我们观察某一指标在不同时间内的动态变化情况。
环比发展速度的公式为:(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其中,“本期数”代表当前期的指标数值,“上期数”代表前一期的指标数值。
用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则表明了当前期相比前一期的发展速度。
如果某一企业的销售额在第一季度是100万元,第二季度增长到120万元,那么第二季度环比发展速度为:(120-100)/100*100 = 20这意味着第二季度相比第一季度销售额增长了20。
二、定基发展速度的公式定基发展速度是指相比于某一基期的发展速度,用来衡量同一指标在不同时期的相对增长或下降幅度。
定基发展速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某一指标的长期发展趋势。
定基发展速度的公式为:(本期数-基期数)/基期数*100其中,“本期数”代表当前期的指标数值,“基期数”代表选定的基期的指标数值。
利用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则表明了当前期相比于基期的发展速度。
某一城市2010年的GDP为1000亿元,2019年的GDP增长到1500亿元,那么2019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500-1000)/1000*100 = 50这意味着2019年的GDP相比于2010年增长了50。
三、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的比较1. 应用范围:环比发展速度更适合用于观察短期内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例如季度、月度等。
而定基发展速度更适合用于观察长期内指标的相对增长情况,例如年度、十年等。
2. 变化幅度:环比发展速度反映了相邻两期之间的变化幅度,可以直观地了解指标的近期变化情况;而定基发展速度则反映了相对于某一基期的变化幅度,可以更好地把握指标的长期趋势。
统计局-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一季度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

统计局: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一季度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统计局: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 6.3%。
gdp同比增长率怎么算?其实,计算同比增长率很简单:只要将当前年份的数据减去上一年同期的数据,然后再除以上一年同期的数据,就可以得到了。
gdp是什么意思?GDP的全称为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通常用来衡量国家或者地区经济状况,一般来说GDP缓慢增长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状况良好的表现。
gdp是消费还是收入?GDP不是单纯的消费或者收入。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在西方经济学中,常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表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总规模。
在统计时,一般会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等数据。
消费在宏观经济学中,指某时期一人或一国用于消费品的总支出。
在GDP核算中,投资就是企业部门的投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
gdp包括哪些内容?国内生产总值,也称作“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也是对一国家或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
国内生产总值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能够反映国民经济发展变化情况,为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提供重要工具和依据,也为检验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重要的检测工具。
此外,国内生产总值也是对外交往的重要指标,它决定了一个国家承担的国际义务和权利,以及在国际社会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什么叫环比

什么叫环比环比,又称同比,是一种经济学术语,用于描述相对两个连续时间段的比较。
环比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计算的是当前时间段与前一个时间段的变动比例。
环比可以用来分析和评估许多不同的经济指标,包括GDP 增长、就业率、销售额、生产量等。
它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经济的总体趋势和变化。
环比计算的方法很简单,通常使用以下公式:环比增长率 = (当前期数数值 - 前期期数数值) / 前期期数数值 * 100%举个例子,假设某家公司在第一季度的销售额为 100 万元,在第二季度销售额增长到了 120万元。
我们可以使用环比增长率来计算这两个季度的销售额增长情况。
第二季度销售额环比增长率 = (120 - 100) / 100 * 100% = 20%这意味着第二季度的销售额比第一季度增长了 20%。
通过计算环比增长率,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销售额的增长情况。
环比数据分析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帮助企业了解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的销售额、利润、市场份额等指标的变化,企业可以掌握市场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动向,以做出相应的经营决策。
此外,环比数据分析也可以用于判断经济的增长或衰退。
当一国或一地区的 GDP 环比增长率为正时,意味着经济正处于增长阶段;而当环比增长率为负时,意味着经济正在衰退。
然而,环比数据也有一些限制。
首先,环比数据只反映了两个时间段之间的变化,可能忽略了更长时间的趋势。
另外,环比数据容易受到季节性和周期性因素的影响,需谨慎解读。
总的来说,环比是一种比较两个连续时间段的数据变动的方法。
通过计算环比增长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经济的增长趋势和市场的变化,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中国GDP连续五个季度回落

中国GDP连续五个季度回落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471564亿元。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8.9%。
2012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8.1%,增幅连续第五个季度下降。
全国财政收入29976.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850.51亿元,增长14.7%。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虽然经济下滑速度超出预期,但此前大家已经意识到,在经济软着陆期间,经济增速肯定会下滑,而一季度经济增速仍然高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7.5%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也仍处于正常轨道上。
当前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回落,实际上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其中既有国际环境变化导致外需放缓的因素,也有刺激消费政策退出以及房地产调控等主动调控的结果,同时也受到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后潜在增长率有所下降的影响。
为防止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在保持宏观政策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下一步货币政策要在实际操作中适度放松,适当增加一些信贷和货币供应;财政政策在结构性减税方面要加快推进,加大力度,给中小企业更大的帮助。
只要政策应对得当,今年完全可以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预期目标。
当然中国经济运行中确实存在不平衡、不可持续、不稳定的因素,特别是资源消耗方面,我们一定要改变以往的靠资源消耗,靠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投入来支撑经济,发展经济的做法。
我们要加大技术创新,加大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追求一种新平衡。
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中的更根本问题:1、中国经济中的至关问题:经济增速放缓、经济转型与产业调整面临困难、通胀压力下就业难以破题等。
2、中国经济增长的悖论。
(1)经济增长已脱离改革开放的动力支持,寻找要素红利与规模扩张支持成为主角;(2)财政、货币和政策这三者之间难以找到平衡点;(3)内需主要依附于主导产业与消费的关联,而非收入增长下的刚性增长;(4)资金等低效率趋势出现,这与较快增长所需要的资金等高效率相背离;(5)投资资源日渐枯竭,高速增长面临瓶颈。
环比增长速度的计算公式

环比增长速度的计算公式
环比增长速度是一个衡量经济发展和变化的重要指标,是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之
一。
环比增长速度的计算公式是:环比增长速度=(本期
数据-上期数据)/上期数据×100%。
环比增长速度可以用来衡量一个经济体在短期内的发展和变化情况,它是用来测量和比较不同时期内同一物品的价格变化的一种技术指标。
环比增长速度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一个经济体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把握市场趋势。
例如,某一经济体一个季度的GDP数据为1000亿,上一季度的GDP数据为800亿,则这个经济体的环比增长速度可
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环比增长速度=(1000亿-800亿)
/800亿×100%=25%。
这表明,这个经济体在这个季度的经济
发展水平比上一季度提高了25%。
环比增长速度也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发展水平。
例如,如果某一经济体的环比增长速度较另一经济体的环比增长速度高出15%,那么可以说明前者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比后
者高出15%。
环比增长速度也可以用来研究一个经济体内部不同经济活动的发展情况,例如工业、建筑、农业和服务业等。
通过比较不同经济活动的环比增长速度,可以得到经济体内部发展活动
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从而可以更好地制定政策,促进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环比增长速度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它不仅可以用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短期发展水平,而且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经济体的发展水平,以及研究经济体内部不同经济活动的发展情况。
因此,环比增长速度的计算公式是经济研究的重要工具,能够为政策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时间序列分析——季度GDP的分析与预测

季度 GDP 的分析与预测
第一部分
简介
国内生产总值,即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是反应一个地区或国家在 一定时期内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 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强弱的关 键。一个地区或国家的 GDP 持续稳定增长,表明该地区或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 良好,反之,如果 GDP 下降则表明经济发生衰退。因此,GDP 持续稳定增长是 实现地区和国家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最基础最重要的因素。 正因为实现 GDP 的增长如此重要,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相关问题的分析研 究,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专门的核算机构,对一段时期的 GDP 进行核算统计。 也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和研究人员对 GDP 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相关学术论 文比比皆是,比如研究影响 GDP 增长的因素、GDP 的增长对消费、投资和储蓄 的影响等。他们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得到了很多重要的成果,向管理层提出 了许多建议,有效地促进 GDP 的进一步发展。 关于 GDP 的预测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而且,人们的消费与投资意愿强 弱,在很大程度上是与 GDP 的增长预期相联系的,如果人们预期 GDP 会增长, 人们就会更愿意增加消费和投资, 反之, 人们的消费和投资意愿则会下降。 因此, 准确地预测 GDP 的未来发展情况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才能进行准确的预测,一 直以来都是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 本报告选取了我国从 1992 年起至 2010 年 3 月 31 日的 GDP 季度数据, 通过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来预测未来的 GDP。考虑到 GDP 季度数据会存在明显的趋 势与季节因素的影响,报告主要采用了 X-11 过程来建立模型,以提高预测的准 确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报告
2022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22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据宇博智业市场讨论中心了解到:2022年以来,面对错综简单的国内形状势,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把握大势,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在区间调控基础上更加注意定向调控,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199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7996亿元,同比增长4.2%;其次产业增加值185787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96125亿元,增长7.9%。
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9%。
下面是对2022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分析详情。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全国夏粮总产量13660万吨,比上年增加475万吨,增长3.6%;早稻总产量3401万吨,比上年削减12.5万吨,下降0.4%;秋粮有望再获好收成。
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975万吨,同比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3972万吨,增长 3.3%。
相关信息可查阅发布的《2022-2022年中国生态农业行业深度调研及进展趋势分析报告》。
二、工业生产基本平稳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集体企业增长2.6%,股份制企业增长9.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7%。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制造业增长9.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1%。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0%,中部地区增长8.5%,西部地区增长10.6%。
分产品看,464种产品中有346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7%,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eb. 13, 2009Policy Brief No. 09005张斌bjzhangbin@扑朔迷离的中国GDP季度环比增长率2008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公布以后,对数据敏感的研究者认为如果按照西方国家普遍使用的经过季节调整的季度环比增长率年率(quarter on quarter, SeasonalAdjusted Annual Rate; 简称qoq, SAAR)计算,中国2008年第四季度GDP增长率已经趋于0,甚至为负增长。
目前官方公布的GDP数据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季度同比增速,一个是季度累计同比增速。
季度同比增速对比的是去年同期的季度数据,季度累计同比增速加总了当年几个季度的季度数据对比去年同期间的数据,这两个同比数据在反映最新经济增长变化情况方面都不如季度环比增长率。
前者对比的基期不够新,后者则平均处理了累积几个季度的信息,没有针对性地反映最新的GDP变化。
经过季节调整的季度环比GDP增长率更加针对性地反映了每个季度相对上一个季度的最新变化,有助于更准确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最新变化。
下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专门讨论。
我们的基本结论是:(1)中国名义季度GDP有非常明显和一致性的季节特征。
(2)2008年第四季度名义GDP数据异常,即使经过了季节调整,第四季度GDP环比增长率也异常高,我们怀疑可能是统计口径发生了调整。
由于这种异常的变化,名义GDP增速变化对估计真实GDP增速没有太多帮助。
(3)基于官方公布的2008年季度累计同比和季度同比数据,我们计算得到实际GDP第四季度环比增长率为12.23%,经过季节调整以后的增长率为0.146%,折合成年率是0.58%。
考虑到这个计算中的季节调整因子可能被高估,实际的季度环比增长率和折合的年率可能高于这个数。
(4)基于官方公布的2008年季度累计同比和季度同比数据,计算得到的20082年四个季度GDP 数据出现了异常分布,2008年第一季度相对于其他季度的数据偏大,与过去十多年的普遍经验不符,原因可能是同比或者累计同比增长率统计问题。
据此,我们仅利用官方持续沿用的季度累计同比数据再次计算了2008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率,并进行了季节调整,得到的季节调整后的第四季度环比增长率1.43%,折合成年率5.86%。
(5)总的来看,我们认为基于目前官方公布的数据很难对反映最新变化情况的经过季节调整后的季度环比增长率变化做出准确估算,目前公布的GDP 增长率数据对于理解中国经济的最新变化帮助有限。
名义GDP 季度环比增长率我们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名义GDP 数据计算了2008年第四季度名义的环比季度增长率,并与2007年第四季度名义环比增长率做出了比较。
结果发现,无论是否经过季节调整,2008年第四季度的名义环比增长率都高于2007年第四季度。
从季度环比增长率看,2008年第四季度相对第三季度的环比增长率39.47%,高于2007年第四季度相对于第三季度的环比增长率33.78%。
利用1994年第二季度到2008年第四季度59个季度样本数据进行了季节调整(X11方法),我们得到了经过季节调整后的2008年第四季度名义环比增长率11.76%,同样高于2007年经过季节调整后的第四季度名义环比增长率7.57%。
图1 名义GDP 季度环比增长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经作者计算3季节调整因素非常显著。
从未经过季节调整的环比增长率看,第四季度的环比增长率往往最高(15年平均31%),第二季度次之(15年平均12%),第三季度再次之(15年平均7%),第一季度最低(15年平均-24%);从绝对值看,第四季度最高,第三季度次之,第二季度再次之,第一季度最低。
图2 名义GDP 季度环比增长率的季节调整因子0.60.70.80.911.11.21.31994Q 21995Q 21996Q 21997Q 21998Q 21999Q 220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经作者计算11.76%的第四季度环比增长率令人怀疑。
外部需求等指标以及中金公司、渣打银行等众多研究部门构建的反映经济活力的综合指标都一致表明中国经济在第四季度出现了严重的滑坡,第四季度如此高的名义GDP 季度环比增长率难以置信。
考虑到CPI 、PPI 等价格环比增速在2008年中期以后开始明显回落,难以将如此高的季度环比增长完全归结于价格因素影响。
可能的解释是2008年第四季度的 GDP 统计标准发生了调整。
国家统计局在2008年第四季度公布了对2007年经济增长率进行较大调整的公告,这些调整可能影响了第四季度GDP 名义值的统计标准。
遗憾的是,经过季节调整的名义GDP 季度环比增长率与其它经济指标明显背离,它对实际的GDP 季度环比增长率并没有太大参考意义。
实际GDP季度环比增长率方法一基于GDP季度累计同比增速和当季同比增速的计算下面,我们对2008年实际GDP第四季度环比增长作进一步的估算。
根据公开信息,我们知道2008年的GDP季度累计增长数据和季度同比增长数据。
据此,可以算出2008年第四季度的环比增长率。
假定X代表实际GDP,标记11代表2007年第1季度,12代表2007年第2季度,13代表2007年第3季度,14代表2007年第4季度;21代表2008年第1季度,22代表2008年第2季度,23代表2008年第3季度,24代表2008年第4季度。
官方公布数据有2008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0.6%;第二季度累计同比增长10.4%,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0.1%;第三季度累计同比增长9%,第三季度同比增长9.9%;第四季度累计同比增长(全年增长)9%,第四季度同比增长6.8%。
X21/X11=110.6%X21+X22/(X11+X12)=110.4%X22/X12=110.1%(X21+X22+X23)/(X11+X12+X13)=109.9%X23/X13=109%(X21+X22+X23+X24)/(X11+X12+X13+X14)=109%X24/X14=106.8%假定X11等于100,我们有了8个方程和8个变量,据此计算出每个季度的模拟实际GDP序列。
表一模拟季度GDP序列2007q1 2007q2 2007q3 2007q4 2008q1 2008q2 2008q3 2008q4 100 66.67 92.59 106.027 110.6 73.4 100.926 113.2732008年未经调整的实际GDP第四季度环比增长率是(113.273/100.926-1)*100%=12.23%,低于2007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率(106.027/92.59-1)*100%。
=14.5123%。
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季节调整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由于缺乏较长时间序列的实际GDP同比增长数据,我们难以获得较长时间序列的模拟实际GDP数4据序列,无法按照上面的标准的季节调整方法进行季节调整。
一个找到季节调整因子的替代的方法是:根据已知的2008年相对2007年9%的年增长率,可以得到2007-2008年期间剔除了季节因素之后的的每个季度平均环比增长率是2.1778%1。
假定2007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率等于2.1778%,由此可以得到2007年第四季度的季节调整因子等于(1+14.5123%)/(1+2.1778%)=1.1207。
把这个季节调整因子应用到2008年第四季度,我们得到经过季节调整之后的实际GDP季度环比增长率[(1+12.23%)/1.1206-1]*100%=0.146%,这个季度环比增长率对应的年增长率是0.58%。
考虑到2007年第四季度经过季节调整得的经济环比增速可能会高于2007-2008年期间平均季度环比增长率2.1778%,上述计算可能会高估季节调整因子,这低估上面得到的2008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率以及由此折算的年率。
表二季节调整后的GDP增长率经过季节调整季度环比增长率转化年率2008年第四季度0.146% 0.580%方法二基于GDP累计同比增速的计算根据2008年的GDP季度累计同比增长和季度同比增长数据得到的模拟GDP序列有令人费解的地方。
表一中计算得到的GDP 数据出现了第四季度最高,第一季度次之,第三季度再次之,第二季度最低-。
这显著背离了过去15年名义GDP所表现出来的普遍季节性规律(第一季度最低,而且与其它季度差距幅度较大)。
造成这种背离的原因可能是第二季度当季度同比或者累计同比增长率的统计问题。
下面,我们放弃季度同比数据信息,仅利用季度累计同比增长率和基于名义GDP数据中各个季度在全年GDP中的分布再做一次新的估算。
假定季度实际GDP和名义GDP在全年GDP中的比重基本保持一致。
根据1994-2008名义季度GDP数据,我们得到15年平均各季度GDP在全年GDP中的平均比重。
1假定2007年第一季度GDP等于100,如果要求2008年全年GDP较2007年全年GDP增长9%,可以计算得到平均的环比的季度增长率等于(100+g)^8/(100+g)^4=1.09,其中g是需要求解的季度增长率。
56表三 名义季度GDP 在全年中的比重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15年平均比重 20.9% 23.27%24.36% 31.57%进一步地,假定2007年全年GDP 为400,根据上面的比例,可以计算得到2007年四个季度的GDP 分别是X11=83.5,X12=93.7,X13=97.43,X14=126.27。
利用官方公布的季度累计同比增长率,得到2008年各个季度GDP 。
表四 季度GDP 的同比和环比增长率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2007年 83.5093.7097.43 126.272008年 92.74104.03105.06 135.16同比增长率% 11.0611.027.83 7.042008年环比增长率% 12.180.9928.66转化成年率% 5.862008年第四季度未经季节调整的季度环比增长率是28.66%。
按照上面介绍的季节调整方法,2007年第四季度的季节调整因子1.268385,计算得到的季节调整后的第四季度环比增长率1.43%,折合成年率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