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2019中考历史新增中国古代史考点说课材料

合集下载

【精品课件】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讲座PPT ★★中考历史说明会

【精品课件】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讲座PPT ★★中考历史说明会

7、15
8、9、10、
18(1)(2) (3)(4)
11、12、16 (3)
分值 6+2=8分 4+7=11分 6+2=8分 4分 6+7=13分 4+2=6分
比例 16%
22.0%
16%
8%
26%
12%
表2:全市成绩总体情况
抽考
最高 分
最低 分
Hale Waihona Puke 均分难度 值优秀 数
优秀 率
及格 数
及格 率
低分 率
(4) 合计 1分 8分 0.73 3.31
难度值 0.52 0.29 0.22 0.73 0.41
综合题
题号
18
(1) (2) (3)
满分 2分 2分 2分 平均分 1.04 1.29 0.85
(4) 合计 1分 7分 0.89 4.07
难度值 0.52 0.64 0.42 0.89 0.58
综合题:平均分9.73
【精品课件】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讲座PPT ★★
2019年中考研讨会
2019年南昌市摸底考试试卷分析
表1:试题各部分知识点所占比例
中国古 中国近 中国近 世界 世界近 世界现代 代史 代史 代史 古代 代史 史
题号
1、2、13、 16(1)(2)
3、4、 5、6、14、 17((1)3)(2)16(4)17(4)
9495 49 1.0 27.97 0.56 647 7% 4269 45% 20%
2018年全市摸底成绩总体情况
抽考
最高 分
最低 分
均分
难度 值
优秀 数
优秀 率
及格 数

江西省2019年中考历史说明解读

江西省2019年中考历史说明解读

【中考新变化】2019年江西省历史中考说明全解读一、变化的依据2018年的中考说明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2019年的中考说明仅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

二、变化的内容2019年考试说明从整体上来看,保持了稳定性,在题型、分值、内容权重和难度等方面均延续2018年的传统。

2019年考试说明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考点的描述上,由原来的102个调整为91个,从数量上来看虽然有所变化,但在内容上其实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知识点的描述和编排不同,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将原来的考点进行合并如:(二)将原来的考点进行拆分如:(三)删除了一些考点如“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讲述英国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疯狂掠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

”“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等。

(四)改变了一些考点的描述如:(五)新增了一些考点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知道义和团运动”“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等。

2019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说明新变化(PDF版)

2019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说明新变化(PDF版)

[江西]历史:2019中考说明新变化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合并)(8)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9)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10)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合并)(11)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合并)(12)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拆分)抗战的开始。

(9)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10)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11)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12)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13)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14)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

(15)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理解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3(1)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了解土地改革运动。

(合并)(3)了解“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合并)(4)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5)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

(合并)(6)了解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和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合并且表述调整)(7)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8)了解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最新江西2019中考历史新增中国古代史考点

最新江西2019中考历史新增中国古代史考点

江西2019中考历史新增中国古代史考点1.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2.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3.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4.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5.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6.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7.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8.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9.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10.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11.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12.知道“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13.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14.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5.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16.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17.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复习题一、基本概念题:1、电路包括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个组成部分。

2、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称为激励,它推动电路的工作;由它在电路各部分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3、习惯上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4、选定同一元件的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选定同一元件的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5、若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可以用一条通过平面坐标原点的直线来表征,称为线性电阻元件。

若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可以用一条通过、平面坐标原点的曲线来表征,就称为非线性电阻元件。

6、在电压和电流的关联参考方向下,欧姆定律表示为u=Ri 。

在电压和电流的非关联参考方向下,欧姆定律表示为u=-Ri 。

7、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任何时刻,对任一节点,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各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江西省2019年中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

江西省2019年中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

江西省2019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历史学科说明
本说明以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结合当前课程改革和评价改革的新要求编制而成。

一、命题原则
坚持历史课程的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导向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历史与思想品德合卷,采用开卷笔试考试形式;全卷满分共120分,思想品德70分,历史50分;考试时间共为120分钟。

(二)试卷版面
历史与思想品德共8面,历史占3面。

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题,即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判断题,即判断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确。

3道综合题中,第16题和第17题为材料解析题,分值为“4分+6分”或者“5分+5分”;第18题为综合探究题,分值为10分。

6:2.5:1.5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2019年江西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材料

2019年江西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材料

2019年江西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材料2019年江西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材料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系列——专题一:领土主权问题历史是覆盖范围非常广、知识点特别多的一门学科。

想要历史考试得高分,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要学会总结,把握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网。

为此,我们现推出《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系列》,将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一一进行深度复习,希望能对你的中考复习有所帮助。

今天我们复习的是专题一:领土主权问题。

知识链接一、近代中国领土主权遭受破坏的史实(一)近代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近代列强侵略中国,中国的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其中《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及以后,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甲午中日战争后,通过《马关条约》,把台湾等地割给日本。

(二)巴黎和会,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委任给日本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英法等国操纵和会,无视中国的利益与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委任给日本。

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的确立,又使中国回到战前由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

1 / 77(三)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成立伪满州国1931年,日本制造侵略我国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三省沦亡,1932年,伪满州国成立。

二、近现代中国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促进国家统一大业的重要史实(一)左宗棠收复新疆19世纪中后期,英、俄两国对我国的新疆地区虎视眈眈,1865年,阿古柏入侵新疆、1871年俄国占领伊犁,中国新疆出现危机。

1876年,左宗棠率军进入新疆;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经过外交谈判和左宗棠的军事斗争,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收回伊犁。

(二)巴黎和会,中国代表的外交努力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在山东问题上展开外交努力,国内爆发五四运动,最后中国代表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关于山东问题最后留到了华盛顿会议上解决。

1 江西省历史中考考点知识汇总 中国古代史 1

1  江西省历史中考考点知识汇总  中国古代史  1

1 江西省历史中考考点知识汇总中国古代史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启开始了“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2、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

P21 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P23 4、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巩固对周边的统治,作用及影响: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巩固了国家的统治5、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6、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7、齐桓公称霸原因:东方大国;管仲改革;“尊王攘夷标志: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8、晋楚争霸: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邲之战。

吴越争霸:勾践卧薪尝胆9、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典型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10、孔子:儒家学说创始人。

《论语》主要思想:仁、教育家:教育成就:创办私学;有教无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辩证法思想)主要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

《墨子》法家:韩非“法治”,加强中央集权。

《韩非子》儒家:孟子、“民贵”“君轻”。

《孟子》荀子,人定胜天。

《荀子》道家:庄子,无为而治。

《庄子》兵家:孙武(春秋)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孙膑(战国)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11、百家争鸣出现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12、秦巩固统一措施:⑴政治上,创立中央集权制,最高统治者皇帝,总揽一切大权;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司法、军事;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⑵经济上,统一车辆形制;统一货币;⑶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

2019年江西中考历史第2讲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繁荣开放的社会

2019年江西中考历史第2讲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繁荣开放的社会

(4)影响:为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情感提升
3、人口南迁、江南地区的开发给我们的启示:和平稳定的社 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引进是促进 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人口的大规模迁徙反映了中华民族艰苦 创业、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考点10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1、北魏的建立: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重新陷入 割据混战状态。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 鲜卑族的一支强
第2讲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繁 荣开放的社会
考点8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1、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前提)
(1)曹操统一北方: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以少 胜多打败袁绍,之后消灭其他割据势力,基本统一北方。
(2)赤壁之战
①概况:208年, 孙权、刘备 组成联军在赤壁一带与曹 军展开激战,结果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打败 曹军。 ②影响: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孙权在
易错点总结
(1)曹操是东汉末年人,不是三国人物。
(2)注意三国的建国顺序及地图上的地理分布。(特别
关注:成都) (3)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不是发生在三国时期,而是在 东汉末年。两场战争的特点都是以少胜多。 (4)“三家归晋”的典故是三国结束,统一于晋朝。
“三家分晋”的典故是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
(5)典型: 永嘉南渡 。西晋永嘉之乱后,出现了北方士族 及百姓南迁的局面。当时五胡内迁,北方的汉族人民为躲避 战乱和民族冲突,纷纷举族南迁,大量人口从中原迁往长江 中下游地区,渡河南下的百姓过百万,南迁持续时间达两个 世纪之久。东晋就是西晋宗室南迁后建立的政权。
相关链接
类比:“三角贸易”是非洲黑人“西迁”南北美洲。二者
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口迁徙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2019中考历史新增中国古代史考点
江西2019中考历史新增中国古代史考点
1.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2.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3.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4.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5.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6.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7.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8.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9.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10.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11.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12.知道“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13.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14.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5.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16.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17.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