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大纲版)第三册 第二单元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第一课时)

高中化学 (大纲版)第三册 第二单元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第一课时)

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了解其应用。

2.进一步认识物质性质与物质聚集状态相关的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索、归纳的能力。

4.通过了解胶体知识的应用,让学生感觉化学就在身边,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教学重点胶体的性质。

●教学难点胶体粒子大小与其性质的关系。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实验探索等方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动画课件、录像资料、激光教鞭;小烧杯(两个);NaCl溶液、淀粉溶液、Fe(OH)3胶体、KNO3溶液、蒸馏水●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叫胶体?它和溶液、浊液有何异同点?[回答要点]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

它和溶液、浊液相比,相同点:三者都是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都属分散系的一种。

不同点:主要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液体均一性、稳定性也不尽相同。

[转问]胶体和溶液的外观特征相同(透明澄清),如NaCl溶液和淀粉溶液,那么可用怎样的物理方法加以鉴别呢?[学生活动]一代表上台演示。

操作:将分别盛有等量NaCl和淀粉溶液的两烧杯并排置于桌面上,用激光教鞭从一侧(光、两烧杯在一条线上)进行照射,同时于垂直方向观察。

现象与结论:当光束通过形成一条光亮红色通路的液体为淀粉溶液,无此现象的为NaCl 溶液。

[讲述]当一束强光照射胶体时,在入射光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道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早在19世纪由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研究发现。

故称其为“丁达尔效应”。

而溶液无此现象。

因此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那么,造成胶体和溶液这种性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阅读]课本P19第一段,并进行归纳。

[投影比较][多媒体动画模拟]胶粒对光的散射作用。

[旁白]图中红色箭头(粗)代表入射光线,黄色箭头(细)代表散射光。

当光线照射到胶体粒子上时,有一部分光发生了散射作用,另一部分光透过了胶体,无数个胶粒发生光散射,如同有无数个光源存在,我们便可发现当一束光线通过胶体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就是丁达尔效应。

高中化学第二章物质变化及其分类重难点3胶体的性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第二章物质变化及其分类重难点3胶体的性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重难点3 胶体的性质1.胶体的性质与作用:(1)丁达尔效应:由于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会使光发生散射,可以使一束直射的光在胶体中显示出光路.(2)布朗运动:①定义:胶体粒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②水分子从个方向撞击胶体粒子,而每一瞬间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同的.(3)电泳现象:①定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②解释: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扬斯规则表明:与胶体粒子有相同化学元素的离子优先被吸附.以AgI胶体为例,AgNO3与KI反应,生成AgI 溶胶,若KI过量,则胶核AgI吸附过量的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AgI吸附过量的Ag+而带正电.而蛋白质胶体吸附水而不带电.③带电规律:1°一般来说,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等胶体微粒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2°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土壤等胶体带负电;3°蛋白质分子一端有-COOH,一端有-NH2,因电离常数不同而带电;4°淀粉胶体不吸附阴阳离子不带电,无电泳现象,加少量电解质难凝聚.④应用:1°生物化学中常利用来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2°医学上利用血清的纸上电泳来诊断某些疾病.3°电镀业采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等均匀的沉积在金属、布匹和木材上.4°陶瓷工业精练高岭土.除去杂质氧化铁.5°石油工业中,将天然石油乳状液中油水分离.6°工业和工程中泥土和泥炭的脱水,水泥和冶金工业中的除尘等.(4)胶体的聚沉:①定义:胶体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聚集起来的现象.在此过程中分散质改变成凝胶状物质或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②胶粒凝聚的原因:外界条件的改变1°加热:加速胶粒运动,减弱胶粒对离子的吸附作用.2°加强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减弱电性斥力.3°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相互中和,减小同种电性的排斥作用.通常离子所带电荷越高,聚沉能力越大.③应用:制作豆腐;不同型号的墨水不能混用;三角洲的形成.2.胶体的制备:1)物理法:如研磨(制豆浆、研墨),直接分散(制蛋白胶体)2)水解法:Fe(OH)3胶体:向20mL沸蒸馏水中滴加1mL~2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一会儿,得红褐色的Fe(OH)3胶体.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3)复分解法:AgI胶体:向盛10mL 0.01mol•L-1KI的试管中,滴加8~10滴0.01mol•L-1AgNO3,边滴边振荡,得浅黄色AgI胶体.硅酸胶体:在一大试管里装入5mL~10mL 1mol•L-1HCl,加入1mL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即得.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g++I-=AgI(胶体)↓SiO32-+2H++2H2O=H4SiO4(胶体)↓复分解法配制胶体时溶液的浓度不宜过大,以免生成沉淀.3.常见胶体的带电情况:(1)胶粒带正电荷的胶体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例如Fe(OH)3、Al(OH)3等;(2)胶粒带负电荷的胶体有: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土壤胶体;(3)胶粒不带电的胶体有:淀粉胶体.特殊的,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

高中高中化学 2.2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高中化学 2.2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过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溶液
你做对了吗?
森林中炫丽的光线,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演示实验
CuSO4溶液 无光亮的“通路”
Fe(OH)3胶体 有光亮的“通路”
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上 可看到有一条光带,这个现象叫丁达尔现象。
胶体性质2.丁达尔效应
光线 透过树叶间 的缝隙射入
密林中
2.分散剂为气体的胶体叫气溶胶,如云、 雾、烟尘等,气溶胶中的胶体粒子也是可 以带电荷的。现代工厂里静电除尘原理, 就与气溶胶的某种性质有关:在烟道两侧 设置高压直流电极,细小的烟尘颗粒在高 压电厂作用下,向某极移动并与极板接触 后下落,可以达到除尘的效果。该操作中, 运用的胶体性质是( ) C
A.丁达尔效应

氯化钠 溶液
分分
散散
剂质
::
L
水氯
(化
液钠
)固




2、分散系的分类: (1)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
(气、液、固)来分,有9种类型。
分散质
分散剂
气态
气态
液态
液态
固态
固态
常见的一些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汽水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B、 布朗运动
C、电泳
D、丁达尔现象
胶体的电泳现象
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应用:静电除尘
有些胶体无电泳现象

高中化学精讲胶体

高中化学精讲胶体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35、胶体1.复习重点1.掌握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的概念,区别及鉴别它们的方法;2.掌握胶体的本质特征及性质;3.了解Fe(OH)3、AgI、硅酸溶胶的制备方法;4.掌握胶体的凝聚方法2.难点聚焦(一)分散系的概念、种类1、分散系: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分散剂。

2、分散系的种类及其比较:根据分散质微粒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由于其分散质微粒的大小不同,从而导致某些性质的差异。

现将它们的比较如下:二、胶体:1、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2、胶体的制备与提纯:实验室制备胶体的方法一般用凝聚法,利用盐类的水解或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来制备。

例如Fe(OH)3、Al(OH)3胶体就是利用盐类的水解方法来制得。

利用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或分子能穿透半透膜,而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点,可用渗析法来提纯、精制胶体。

3、胶体的分类:分散剂是液体——液溶胶。

如Al(OH)3胶体,蛋白质胶体(1)按分散剂的状态分分散剂是气体——气溶胶。

如雾、云、烟分散剂是固体——固溶胶。

如烟水晶、有色玻璃。

(2)按分散质的粒子分粒子胶体——胶粒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如Fe(OH)3胶体。

4、胶体的性质与应用:(1)从胶体微粒大小,认识胶体的某些特征。

由于胶体微粒在1nm—100nm之间,它对光有一定的散射作用,因而胶体有特定的光学性质——丁达尔现象;也正是由于胶粒直径不大,所以胶体也有它的力学性质——布朗运动;胶体粒子较小,其表面积较大,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它选择吸附了某种离子,带有电荷,互相排斥,因而胶体具有相对稳定性,且显示胶体的电学性质——电泳现象。

(2)根据胶体的性质,理解胶体发生凝聚的几种方法。

正是由于胶体微粒带有同种电荷,当加入电解质或带相反电荷的胶粒时,胶体会发生凝聚;加热胶体,胶粒吸附的离子受到影响,胶体也会凝聚。

高中化学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旧人教版高中第三册(必修+选修)

高中化学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旧人教版高中第三册(必修+选修)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课前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求实的实验态度、善于置疑的学习品质。

2、通过教师课堂上的协助,帮助学生掌握胶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及其应用。

3、通过学生课前资料的查阅,广泛了解胶体在生产、生活、医学、高新科技等领越的广泛应用。

4、通过实验,培养同学观察、分析、综合、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胶体的性质;2、胶体知识的灵活应用。

【教学手段】1、实验辅助;2、多媒体辅助。

【教学思想】1、以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来展开知识地学习与研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2、通过各小组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其筛选信息,收集、整理知识地能力。

3、通过课堂信息交流,使同学们了解更多的胶体应用知识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教学过程】【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胶体的概念及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等知识,那么胶体具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一、胶体的性质【自学讨论】导学提纲:1.用强光直射溶液和胶体,二者现象有何不同?其原因是什么?2.胶体还具有哪些性质?产生这些性质的原闲是什么?【多媒体演示】1.电泳现象动画。

2.布朗运动动画。

【强调】12.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也是胶体稳定的一个因素。

【过渡】通过自学、讨论、总结,我们了解了胶体的性质,那么胶体具有哪些用途呢?【板书】二、胶体的应用【自学讨论】导学提纲:1.冶金厂、水泥厂高压除尘的原理是什么?2.为何盐碱地土壤保肥能力差?3.明矾净水原理是什么?4.你能列举一些胶体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具体实例吗?【学生活动】分析讨论上述提纲中的问题。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是胶体的三个性质及胶体与溶液、浊液的区别,胶体与溶液、浊液在性质上有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

【作业】课后习题一、二。

板书设计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一、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2.布朗运动3.电冰现象二、胶体的应用。

浅议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浅议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浅议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摘要:高中化学对物质分类的分散系的基础上在分类得出胶体的概念,从而区分胶体材料与胶体和进一步完善胶体概念。

由胶体本质和实验得出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介稳性、吸附性、渗析、电泳、聚沉。

胶体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鉴别胶体、制豆腐、明矾净水、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墨水、医学透析和输液原理。

关键词: 分散系分类原理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对物质进行分类,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两大类。

而分散系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的混合物。

分散系分分散质和分散剂;分散质是被分散的物质;分散剂是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的物质。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来分类,可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即10-9m~10-7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

这样就容易区分纳米材料不一定是胶体。

因纳米是长度单位,纳米材料不一定是分散系,而胶体必须是分散系。

胶体不一定都是胶状物,也不一定是液体。

如:氢氧化铁胶体、云、雾等。

实际上胶体的分散剂也不一定就是水或其他液体,也可以是固态或气态。

一、胶体分类1.照分散剂状态不同分为:气溶胶——以气体作为分散剂的分散体系。

其分散质可以是液态或固态(如烟、雾等);液溶胶——以液体作为分散剂的分散体系。

其分散质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如Fe(OH)3胶体);固溶胶——以固体作为分散剂的分散体系。

其分散质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

2.按分散质的不同可分为:粒子胶体、分子胶体。

如:烟、云、雾是气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水晶是固溶胶;蛋白溶液、淀粉溶液是液溶胶;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是分子胶体;土壤是粒子胶体。

3.常见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硅酸胶体、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豆浆、雾、墨水、涂料、AgI胶体、Ag2S胶体、As2S3胶体、有色玻璃、果冻、鸡蛋清、血液等。

比如面条就是一种常见的淀粉胶体,因为溶解度吸水膨胀。

二、胶体具有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

高中化学--胶 体

高中化学--胶  体

胶体[基本目标要求]1.了解胶体及分散系的概念。

2.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

[知识讲解]一、胶体1.分散系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如溶液、浊(悬浊、乳浊)液、胶体均属于分散系。

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如溶液,溶质是分散质,溶剂是分散剂。

2.胶体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如Fe(OH)3胶体、淀粉胶体等。

3.渗析把混有离子或小分子杂质的胶体装入半透膜袋中,并浸入溶剂(如蒸馏水)中,使离子或小分子从胶体里分离出去,这样的操作叫做渗析。

4.胶体的分类5.分散系的比较二、胶体的制备1.物理分散法如研磨(制豆浆、研墨)法、直接分散(制蛋白胶体)法、超声波分散法、电弧分散法等。

2.化学反应法(1)水解法如向20mL煮沸的蒸馏水中滴加1mL—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一会儿,得红褐色的Fe(OH)3胶体。

(2)复分解法①向盛有10mL 0.01mol/LKI的试管中,滴加8—10滴0.01mol/LAgNO3溶液,边滴边振荡,得浅黄色AgI胶体。

AgNO3十KI=AgI(胶体)十KNO3②在一支大试管里装入5mL—10mL1mol/LHCl,加入1mL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即可制得硅酸溶胶。

Na2SiO3十2HCl十H2O=2NaCl十H4SiO4(胶体)除上述重要胶体的制备外,还有:①肥皂水(胶体):它是由C17H35COONa水解而成的。

②淀粉溶液(胶体):可溶性淀粉溶于热水制得。

③蛋白质溶液(胶体):鸡蛋白溶于水制得。

三、胶体的提纯——渗析法将胶体放入半透膜袋中,再将此袋放入蒸馏水中,由于胶粒直径大于半透膜的微孔,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小分子或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使杂质分子或离子进入水中而除去。

如果一次渗析达不到纯度要求,可以把蒸馏水更换后重新进行渗析,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半透膜的材料:蛋壳内膜,动物的肠衣、膀胱等。

人教社高中化学必修三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人教社高中化学必修三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一、胶体的性质胶体的性质与胶体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有关,如前面提到的光束通过胶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而光束通过溶液时则没有这种现象,就是因为胶体分散质的粒子比溶液中溶质的大,能使光波发生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小,光束通过时不会发生散射。

光束通过胶体,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叫做丁达尔①效应。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此外,胶体还有一些重要性质,下面简要地介绍两种。

1.布朗②运动现象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把花粉悬浮在水里,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花粉的小颗粒在作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布朗运动(如图2-3)。

用超显微镜观察胶体,可观察到胶体粒子也在作布朗运动。

这是因为水分子(或分散剂分子)从各个方面撞击胶体粒子,而每一瞬间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相同的,所以胶体运动的方向每一瞬间都在改变,因而形成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

2.电泳现象在盛有红褐色Fe(OH)3胶体的U形管的两个管口,各插入一个电极(如图2-4)。

通直流电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阳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浅。

这表明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

这种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

胶体粒子带有电荷,一般说来,是由于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等原因引起的。

有的胶体粒子带正电,有的带负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电泳是胶体的重要特性,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例如,生物化学中常利用电泳来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医学上利用血清的纸上电泳进行某些疾病的诊断;电泳电镀则是利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等粒子均匀地沉积在镀件上。

二、胶体的应用胶体在自然界尤其是生物界普遍存在,它与人类的生活及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胶体的应用很广,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其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胶体
[分散系、分散质和分散剂]
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分散系.如NaCl溶解在水中形成的NaCl溶液就是一种分散系.在分散系中,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如NaCl溶液中的NaCl为分散质.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叫做分散剂.如NaCl溶液中的水为分散剂.
[胶体]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 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说明①胶体是以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为特征的,它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如NaCl溶于水中形成溶液,但如果分散到酒精中则可形成胶体.②根据分散剂所处状态的不同,胶体可分为三种:a.液溶胶(溶胶):分散剂是液体,如Fe(OH)3胶体、AgI胶体、淀粉胶体和蛋白质胶体等.b.气溶胶;分散剂是气体,如雾、云、烟等.c.固溶胶,如烟水晶、有色玻璃等.
[渗析]把混有离子或分子杂质的胶体装入半透膜袋,并浸入溶剂(一般是水)中,从而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中分离出去的操作,叫做渗析.
说明通过渗析可用于分离胶体与溶液或净化、精制胶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