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性质及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知识点及练习题及其答案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知识点及练习题及其答案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知识点及练习题及其答案胶体的性质和应用一、分散系相关概念1.集中系则: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集中至另一种物质里所构成的混合物,泛称为集中系则。

2.集中质:集中系则中集中成粒子的物质。

3.分散剂:集中质集中在其中的物质。

4、集中系则的分类:当分散剂就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集中质粒子的大小去分类,可以把集中系则分成:溶液、胶体和浊液。

集中质粒子直径大于1nm的集中系则叫做溶液,在1nm-100nm之间的集中系则称作胶体,而集中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集中系则叫作浊液。

溶液?分散质??粒子胶体:分子胶体分散系??胶体??分散剂??气溶胶;液溶胶;固溶胶??悬浊液??浊液乳浊液?二、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分散系分散质的直径分散质粒子实例性质外观稳定性能否透过滤纸能否透过半透膜鉴别溶液<1nm(粒子直径小于10-9m)单个小分子或离子溶液酒精、氯化钠等均一、透明稳定能能无丁达尔效应胶体1nm-100nm(粒子直径在10-9~10-7m)许多小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淀粉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等均一、透明较稳定能不能有丁达尔效应浊液>100nm(粒子直径大于10-7m)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石灰乳、油水等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不能静置分层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1、胶体的定义:集中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集中系则。

2、胶体的分类:①.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例如:fe(oh)3胶体胶粒就是由许多fe(oh)3等小分子涌入一起构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100nm之间,这样的胶体叫做粒子胶体。

又例如: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100nm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做分子胶体。

②.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分割: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溶胶、fe(oh)3溶胶、al(oh)3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1胶体叫做固溶胶。

胶体练习题

胶体练习题

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针对性训练一、选择题1.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Fe(OH)3胶体粒子移向阴极的原因是 ( )A.Fe3+带正电荷B.Fe(OH)3带负电吸引阳离子C.Fe(OH)3胶体粒子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荷D.Fe(OH)3胶体吸附阴离子带负电荷2.某浅黄色胶体作电泳实验时,阴极附近的颜色变浅。

向该胶体加入下列物质,能发生聚沉现象的是( )A.MgS04 B.Fe(OH)3胶体l4 D.H2SiO3胶体3.某胶体遇盐卤(MgCl2)或石膏水易发生凝聚,而遇食盐水或Na2S04溶液不易发生凝聚。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粒直径约1 nm~100nmB.遇BaCl2溶液或Fe(OH),胶体可发生凝聚C.胶体胶粒带有正电荷D.Na+使此胶体凝聚的效果不如Ca2+,Mg2+4.在水泥和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这种做法应用的主要原理是 ( )A.电泳B.渗析C.凝聚D.丁达尔现象5.下面做法或物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给误食用重金属盐的病人喝生牛奶以解毒B.硅藻土作吸附剂C.以无水酒精作外科消毒剂D.以Fe2(SO4)3代替明矾作净水剂6.在任何条件下,运用电泳现象不能证实A.胶体粒子带何种电荷B.电源的正、负极c.胶体粒子作布朗运动D.胶萨,有丁蜱尔效应7.胶体粒子能作布朗运动的原因是①水分子对胶粒的撞击②胶体粒子有吸附能力③胶粒带电④胶体粒子质量小,所受重力小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8.下列有关渗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操作必须要有半透膜②该操作能分离胶体反则复几次④渗析是胶体的一个重要性质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①9.不能用有关胶体的观点解释的现象是 ( )A.在河流人海口处易形成三角洲B.0.01 mol·L-1 AgN03溶液中滴入同浓度NaI溶液,看不到黄色沉淀C.在NaF溶液中滴入AgN03溶液看不到沉淀D.同一钢笔同时使用不同牌号的墨水易发生堵塞10.下列实验方法(指主要操作),错误的是 ( )A.用过滤法分离KMn04受热分解的产物B.用升华法分离NH4C1与碘的混合物C.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与硫酸镁的混合物D.用分液法分离C2H5Br和C2H50H的混合物11.已知土壤胶体带负电;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相等的下列肥料,肥效较差的是 ( )A.(NH4)2SO4B.NH4HC03C.NH4N03D.NH4Cl12.下列可用相同的方法除去混有杂质的是 ( )A.淀粉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蔗糖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B.Fe(OH)3胶体中混有少量盐酸;淀粉溶液中混有少量KIC.Na2C03中混有少量NaHC03;NaHCO3中混少量Na2CO3D.铁粉中混有少量硫粉;碘中混有少量NaCl13.如图装置,U型管中盛有Fe(OH)3胶体,以两个碳棒为电极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是阳极,y是阴极B.x极附近颜色变深,y极近颜色变浅C.x是阴极,y极附近颜色加深D.y是阴极,x极附近颜色加深14.粘土胶体溶液中,粘土粒子带负电,为了使粘土粒子凝聚,下列物质中用量最少但最有效的电解质是A.Na3PO4B.A12(S04)3C.BaCl2 D.K2S0415.下列各组物质可用渗析法分离的是 ( )A.NaCl和水B.Fe(OH)3胶体和NaCll4和水D.NH4Cl和NaCl固体混合物16.现有甲、乙、丙、丁和Fe(OH)3胶体溶液.按甲和丙、乙和丁、丙和丁、乙和Fe(OH)3胶体两两混合,均出现胶体凝聚。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自己整理)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自己整理)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一、分散系1、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质: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一般量少)2、分散系组成分散剂:粒子分散在其中的物质(一般量多)物质与水混合时,一般认为是分散剂。

3、分散系分类:、()、。

提问:如何提纯胶体,例:如何除去Fe(OH)3胶体混有少量的氯化铁和氯化氢?二、胶体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之间(可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一)胶体的性质1. 丁达尔现象(光学性质)实验:用激光笔垂直照射淀粉胶体,胶体,溶液。

现象:胶体内部存在一条光路而溶液没有。

结论:这种由于胶体微粒对光的散射作用形成的一条光亮的通道的现象叫丁达尔现象。

说明:应用此性质可对溶液和胶体进行区分。

例子:灰尘,提问:能否说一种液体只要有丁达尔效应,就是胶体?2. 布朗运动(动力学性质)引入:胶粒较小而轻,它在水中的运动情况如何实验:将一滴液体放在水中观察现象:胶体扩散解释:胶粒在不同方向受到了水分子撞击的力量大小不同,所以运动方向在每一瞬间都在改变,因而形成无秩序的不停的运动,这种现象叫布朗运动。

例子:花粉放于水中、空气中的灰尘、粉笔灰放于水中3. 电泳(电学性质)实验:将胶体放在U形管中,一端加导电现象:阴极附近颜色加深分析:阴极附近颜色加深→胶粒带正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胶体直径小→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只吸附阳离子,因而带正电荷。

结论:电泳: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

< 胶粒带电的一般规律>A. 带正电的胶粒: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FeO(与陶土的分离)、Fe(OH)3、Al(OH)3B. 带负电的胶粒:金属硫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硅酸及土壤陶土、H2SiO3 、硫化砷胶粒提问:1、Fe(OH)3胶体带电荷,这一说法对不对,为什么?2、是不是所有胶体都发生电泳?即所有的胶粒都带电荷?(二)胶体的聚沉1. 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1)胶粒小,可被溶剂分子冲击不停地运动,不易下沉或上浮(2)胶粒带同性电荷,同性排斥,不易聚大,因而不下沉或上浮2. 要使胶粒聚沉可采用的方法:(1)加热法:温度升高,胶粒碰撞速率加快,从而使小颗粒成为大颗粒而凝聚。

2020届高考化学考前三轮专题冲刺提升训练:胶体的性质及应用【专题训练、答案 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考前三轮专题冲刺提升训练:胶体的性质及应用【专题训练、答案 解析】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专题训练】1.(新题预测)下列有关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B.直径为20 nm的纳米碳酸钙属于胶体C.蔗糖溶液、蛋白质溶液属于溶液,烟、雾属于胶体D.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解析] 可溶性铝盐和铁盐可以形成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A正确;纳米碳酸钙只有一种物质,不是分散系,B错误;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C错误;胶体粒子很大,很多氢氧化铁合在一起才是一个胶体粒子,而很多铁离子才生成一个胶体粒子,胶体粒子带电,但电荷却远远少于氯化铁,导电能力减弱,D错误。

2.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D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③⑤⑥⑦D.①③④⑦[解析] ①粗盐主要成分是NaCl,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等杂质,粗盐属于混合物,酸雨属于混合物,正确;②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由秸秆等发酵生成,属于可再生能源,水煤气的成分是CO和H2,由煤的气化产生,属于二次能源,因此水煤气不属于可再生能源,错误;③冰和干冰属于纯净物和化合物,正确;④不锈钢、硬币都是合金,正确;⑤盐酸是HCl的水溶液,食醋的主要成分是CH3COOH,盐酸和食醋均属于混合物,错误;⑥纯碱是Na2CO3,属于盐,熟石灰是Ca(OH)2,属于碱,错误;⑦豆浆和雾都属于胶体,正确。

3.某胶体遇盐卤(MgCl2·6H2O)或石膏(CaSO4·2H2O)易发生聚沉,而与食盐水或Na2SO4溶液相遇聚沉的效果就差一些。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该胶体中胶体胶粒大小约为10-9~10-7 mB.该胶体胶粒带正电C.Na+使此胶体聚沉的效果不如Ca2+、Mg2+D.该胶体遇BaCl2溶液或Fe(OH)3胶体可发生聚沉[解析] 该胶体中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即10-9~10-7m)之间,A正确;该胶体遇MgCl2·6H2O、CaSO4·2H2O的聚沉效果好,遇NaCl、Na2SO4的聚沉效果差,CaSO4与Na2SO4、MgCl2与NaCl阴离子分别相同,阳离子不同,说明是阳离子使该胶体发生聚沉,则该胶体胶粒带负电荷,B错误;Na+使此胶体聚沉的效果不如Ca2+、Mg2+,C 正确;BaCl2溶液可以使该胶体聚沉,Fe(OH)3胶体胶粒带正电,该胶体粒子带负电,可相互中和电荷而发生聚沉,D正确。

2020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课时提升训练:胶体的性质和应用(含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课时提升训练:胶体的性质和应用(含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课时提升训练胶体的性质及应用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H+、K+、S2-、Br-能在Fe(OH)3胶体中大量共存D.AgI胶体在电场中定向运动,是因为胶体是带电的答案:A。

解析:江河水中含有胶体微粒,在入海时遇到海水中的氯化钠等电解质发生胶体的聚沉,故会形成三角洲,故A项正确;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项错误;胶体遇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故H+、K+、S2-、Br-能使Fe(OH)3胶体聚沉,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项错误;胶体不带电,胶粒可能带电,故一些胶体能在电场中发生电泳现象,故D项错误。

2、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B.胶体中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C.胶体是一种不稳定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则不能答案 D解析胶体不带电荷,但某些胶体粒子带电荷,如Fe(OH)3胶粒带正电,A项错误;向溶液中加电解质也会产生沉淀,如向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就会生成Cu(OH)2沉淀,B项错误;胶体是介稳性的分散系,C项错误。

3、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n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

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B.分子直径比Na+小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答案:C解析:“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 nm,其大小在胶体粒子范围之内,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A项错误;“钴酞菁”分子直径为1.3 nm,Na+直径小于1 nm,B项错误;“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 n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项正确;“钴酞菁”分子(直径为1.3 nm)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D项错误。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第二单元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本单元的内容分为胶体的性质和胶体的应用两部分,通过学习胶体的有关知识,在了解胶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和应用的基础上,认识到物质的性质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而且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从而开阔视野,认识事物的复杂性。

关于胶体的性质,教材侧重简介布朗运动、丁达尔效应和电泳现象,对胶体的渗析现象作了简单介绍,同时也要求了解胶体的聚沉现象。

关于胶体的应用,首先应从宏观角度对胶体的应用有一定的印象,然后能结合胶体性质,意在通过这些具体性质的应用事例,加深对胶体应用的了解,同时也可加深对胶体性质的了解。

一.常见分散系1.分散系: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2.分散系包括分散质和分散剂。

溶液、胶体、浊液(悬浊液、乳浊液)均属于分散系。

二.胶体的概念、制备、净化及分类1、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m~10-7m之间。

2、胶体的制备(1)水解法:Fe(OH)3胶体的制备:向20mL沸蒸馏水中滴加1mL~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得红褐色的Fe(OH)3胶体。

(2)复分解法:Ag++I-=AgI(胶体),SiO32-+2H++H2O=H4SiO4(胶体)注:制取难溶性固体物质的胶体,只能用特殊的方法,如所用试剂的浓度较小,使反应液中较缓慢生成少量难溶物粒子,使它们能均匀分散在反应液中。

3.胶体的净化与提纯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里分离出来的操作叫渗析。

渗析实验能证明胶体粒子比溶液粒子大,通过渗析可以达到净化、精制胶体的目的。

4.胶体的分类按分散剂不同,可分为液溶胶(分散剂为液体),如Fe(OH)3胶体、AgI 胶体;气溶胶(分散剂是气体),如:雾、云、烟;固溶胶(分散剂是固体),如:烟水晶、有色玻璃等。

A .在1mol/L的KI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AgNO3溶液,边加边振荡B.在0.01mol/L的KI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的AgNO3溶液,边加边振荡C.将蔗糖加入水中并振荡D. 将花生油放入水中并振荡分析: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0-9m~10-7m之间。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一轮训练题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一轮训练题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一轮训练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K—39 Na—2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合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歌手那英在歌曲中唱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其中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直径介于1nm~1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3.已知土壤胶体带负电,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相等的下列肥料,肥效较差的是A.(NH4)2SO4B.NH4HCO3C.NH4NO3D.NH4Cl4.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振荡,“微波炉”就是利用高频电磁振荡使食品中分子也产生振荡而发热,现代医学上使用的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其好处主要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关于其作用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微波电流迅速中和血液胶粒所带的电荷而聚沉B.微波使局部血液受热而使血液胶体聚沉C.微波电流通过金属手术刀时产生的高温使血液凝固D.以上说法都正确5.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①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的稀H2SO4;③向AgI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HCl;④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⑤向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HCl A.①②③B.②④C.①②③⑤D.①③⑤6.将淀粉KI混合液装在羊皮袋中,浸泡在蒸馏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某学生取烧杯中液体滴加几滴试剂便立即报告老师说:这个羊皮袋已经破损了,老师肯定了他的做法。

这位学生所滴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是A.滴两滴碘水显蓝色B.滴淀粉试液显蓝色C.滴入氯水—淀粉试液显蓝色D.滴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7.某胶体遇盐卤(MgCl2)或石膏水溶液易发生聚沉,而遇食盐或Na2SO4溶液不易发生聚沉。

高考化学总复习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测试题

高考化学总复习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测试题

高考化学总复习胶体的性质和应用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胶体的是()A.云雾B.烟水晶C.石灰乳D.烟2、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C.是否能通过滤纸或半透膜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3、“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1纳米=10-9m)()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B.有丁达尔现象C.所得液体一定是溶液D.所得物质一定是浊液4、除去鸡蛋白溶液中少量的Na2CO3杂质,可采用的()A.过滤B.渗析C.蒸馏D.萃取分液5、下列各物质形成的分散系中,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A.稀盐酸中滴入水玻璃溶液B.植物油溶于汽油中C.蔗糖溶解在水中D.白磷溶解在CS2里6、下列事实中,与胶体有关的是①水泥的硬化②用盐卤点豆腐③用FeCl3净水④河、海交汇处易沉积成沙洲⑤制肥皂时在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中加研细的食盐以析出肥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全部都是7、有一种胶体溶液,在电泳实验中其胶粒向阴极移动,对这种胶体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处理,不发生凝聚的是()A.加硫酸钠溶液B.加热C.加硅酸胶体D.加氢氧化铁胶体8、医院里做的“血清纸上电泳”是利用了血清里胶体的下列哪种性质()A.胶体里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B.胶体粒子的质量较大C.胶体粒子可透过滤纸D.胶体粒子带有电荷9、下列实验可以制备胶体的是()A.把1gKCl加入到10g沸水中,充分振荡B.把0.1g植物油加入到10g水中,充分振荡C.把1mL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20mL沸水中,充分振荡D.把1gCaCO3粉末投入到100g水中,充分振荡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 △_____3↓+3H+ 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C.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MnO2+2H++2Cl-△_____Cl2↑+Mn2++H2OD.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11、用Cu(OH)2胶体做电泳实验时,阴极附近蓝色加深,往此胶体中加入①硫酸镁溶液②硅酸胶体③氢氧化铁体④葡萄糖溶液时不发生凝聚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布郎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D.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13、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A.加入饱和MgSO4溶液都发生凝聚B.分散质的微粒都不能通过半透膜C.都比较稳定,密封保存一段时间也不会产生沉淀D.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14、下列可用相同方法除去混有的杂质是()A.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KCl;蛋白质溶胶中混有少量KI杂质B.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NaH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2CO3C.Fe(OH)3胶体中混有少量盐酸;淀粉溶胶中混有少量KID.铁粉中混有少量硫粉;NH4Cl中混有少量NaCl15、将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装在羊皮纸制成的袋中,将此袋下半部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里,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年级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一、填空题(共4题,题分合计17分)1.胶体溶液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原因是____。

制备Fe(OH)3胶体时,可将____逐滴加入到____中。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若将得到的Fe(OH)3胶体加热至沸腾,出现的现象为____,原因是_____。

2.有一种桔红色的硫化锑(Sb2S3)胶体,装入U形管,插入电极后通以直流电,发现阳极附近桔红色加深,这叫______现象。

它证明Sb2S3胶粒带______电荷,它之所以带有该种电荷,是因为______的缘故。

3.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原因是______。

4.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解决的方法是将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微粒直径处于10-9m~10-7m之间,然后插入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阳极聚集______,阴极聚集______,理由是______。

二、单选题(共32题,题分合计96分)1.为使氢氧化铁胶体凝聚,从下面选出需要物质的物质的量最小的电解质是A.NaCl B.MgCl2C.AlCl3D.Al2(SO4)32.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氧化性比高锰酸钾更强,本身在反应中被还原为Fe3+。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Na2FeO4有强碱性,使细菌不能生存B.Na2FeO4有强氧化性使细菌不能生存C.Na2FeO4可水解生成Fe(OH)3胶体使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沉降D.Na2FeO4的还原产物可在水中生成Fe(OH)3胶体使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沉降3.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渗析法分离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混合物B.用结晶法提纯NaCl和KNO3混合物中的KNO3C.有蒸馏法分离乙醇和苯酚的混合物D.用加热法分离碘和氯化铵的混合物4.在外电场作用下,氢氧化铁胶体微粒移向阴极的原因是A.Fe3+带正电荷B.Fe(OH)3带负电吸引阳离子C.氢氧化铁胶体微粒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D.氢氧化铁胶体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5.一般情况下,胶体微粒不易聚集而稳定,主要是因为A.胶体有丁达尔现象B.胶体有布朗运动C.胶粒很小,不受重力作用D.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它们互相排斥6.将胶体颗粒带负电荷的白色胶体,分别先后加入到:①蔗糖溶液②氯化钙溶液③氢氧化铁胶体④硫化砷胶体中,共出现三种现象:a红褐色沉淀b无沉淀c白色沉淀。

那么按实验的先后,出现现象的顺序是A.b b a c B.b c a b C.c b c a D.b c b a7.在沸水中滴入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欲除去胶体的杂质,可采用的方法是A.过滤B.蒸馏C.电泳D.渗析8.含有泥沙的江河水(泥沙胶粒带负电荷)用作工业用水时,必须经过净化,用明矾可作净水剂,明矾除去江河水中泥沙的主要原因是A.明矾与泥沙发生了化学反应B.明矾溶液中的胶粒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C.明矾溶液中的胶粒与泥沙胶粒所带的电荷电性相反D.明矾溶液中的胶粒与泥沙碰撞而沉淀9.在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入一种液体,初滴入时,胶体发生凝聚而沉淀,继续滴入,沉淀消失,则这种溶液应是A.0.5mol/L MgSO4溶液B.蒸馏水C.0.5mol/L KCl溶液D.0.5mol/L 盐酸10.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的性质是A.滴加盐酸,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B.都能透过半透膜C.都有丁达尔现象D.加热、蒸干、灼烧,最终都有Fe2O3生成11.某胶体遇盐卤(含Mg2+)或石膏易发生凝聚,而遇食盐水或Na2SO4溶液不易发生凝聚,有关解释正确的是A.胶体微粒的直径为10-9 cm~10-7cm B.该胶体微粒带有正电荷C.该胶体微粒不带电荷D.Na+使此胶体凝聚的效果不如Ca2+和Mg2+12.已知土壤胶体带负电荷,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相等的下列肥料时,肥效较差的是A.(NH4)2SO4 B.NH4HCO3 C.NH4NO3 D.NH4Cl13.将淀粉溶液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经相当一段时间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依次是14.已知由AgNO3溶液和稍过量的KI溶液制得AgI胶体,当把它和Fe(OH)3胶体相混合时,便析出AgI和Fe(OH)3的混合沉淀。

由此可推断A.该AgI胶粒带正电荷B.该AgI胶粒在电泳时向阴极移动C.该AgI胶粒带负电荷D.Fe(OH)3胶粒在电泳时向阳极移动15.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A.2mol/LH2SO4溶液B.2mol/L NaOH溶液C.2mol/LMgSO4溶液D.硅酸溶胶16.下列叙述中,与胶体性质无直接关系的是A.含有少量硫的酒精溶液,加入大量水后形成乳白色液体,用滤纸过滤不能分离出硫B.原硅酸溶液中加入硫酸铵饱和溶液,结果产生沉淀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产生黑色沉淀D.用水稀释牛奶,用一束强光照射,从侧面观察,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光路17.已知土壤胶体微粒带负电荷,又有很大的表面积,因而具有选择吸附能力。

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相同的下列肥料,肥效较差的是A.(NH4)2SO4 B.NH4HCO3 C.NH4NO3 D.NH4Cl18.某淀粉胶体内混有盐酸和食盐,欲使胶体pH升高并除去食盐,可采用的方法是A.盐析B.萃取C.渗析D.蒸馏19.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Fe(OH)3溶液与硅酸溶胶混合将产生凝聚现象B.Fe(OH)3胶体粒子在电场影响下将向阳极移动C.Fe(OH)3胶体微粒不停地作布朗运动D.光线通过Fe(OH)3溶胶时会发生丁达尔现象20.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光亮的通路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21.下列现象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是A.牛油与NaOH溶液共煮,向反应后所得液体中加入食盐,会有固体析出B.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牌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D.在河水与海水的交界处,有三角洲形成22.某学生在做Fe(OH)3胶体凝聚实验时,用①加硅酸胶体,②加Al(OH)3胶体,③加Al2(SO4)3溶液,④加硫化钾胶体,⑤加蒸馏水等5种方法,其中能观察到凝聚现象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23.胶体的本质特征是A.丁达尔现象B.微粒带电C.微粒直径为10-9~10-7m C.布朗运动24.明矾净水的主要原因是A.形成Al(OH)3沉淀B.是难以沉降的小颗粒带有相反的电荷C.明矾跟小颗粒发生化学反应D.明矾溶于水后,生成了具有很大表面积的胶体微粒25.某学生在做Fe(OH)3胶体凝聚实验时,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其中不能观察到凝聚现象的是A.硅酸胶体B.加入Al(OH)3胶体C.加入Al2(SO4)3溶液D.加入硫化砷胶体26.常温下,在暗处让光束照射下列混合液体时,能够观看到一条光亮"通路"的是A.将等体积的0.01 mol·L-1的K2SO4溶液和0.01 mol·L-1的BaCl2溶液的混合液B.往沸水里滴FeCl3溶液,加热一会儿,放冷C.0.1 mol的NaCl加到50 mL的蒸馏水中混合均匀D.CCl4加入溴水中振荡,静置分层后的下层混合液27.常温条件下,将下列稀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会因非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物质是A.Na2CO3B.Ba(OH)2 C.Na2SO3D.KCl28.下列事实与胶体知识有关的是( )①盐卤点豆腐②水泥的硬化③用明矾净水A. ①②B.①③C. ②③D.全部29.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布郎运动是较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D.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30.在冶金厂和水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处理方法应用的原理是A.丁达尔现象B.电泳C.凝聚D.渗析31.下列事实与胶体知识有关的是( )①盐卤点豆腐②水泥的硬化③用明矾净水A. ②③B.①③C. ①②D.全部32.用Fe(OH)3胶体溶液进行下列实验,实验事实与胶体的特征无关的是A.有明显的丁达尔现象B.加入MgSO4产生红褐色沉淀C.加入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D.用滤纸过滤时,滤纸上得不到Fe(OH)3胶粒三、多选题(共10题,题分合计39分)1.某浅黄色胶体溶液做电泳实验时,阴极附近的颜色变浅。

向该胶体加入下列物质,能发生凝聚现象的是A.MgSO4胶体B.Fe(OH)3胶体C.CCl4D.硅酸胶体2.现有甲、乙、丙、丁和Fe(OH)3五种胶体,把甲与丙、乙与丁、丙与丁、丙与Fe(OH)3胶体两两混合,均出现胶体凝聚,则胶体微粒带负电荷的胶体是A.甲B.乙C.丙D.丁3.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有的性质是A.都比较稳定,密封放置不产生沉淀B.两分散系均有丁达尔现象C.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随后溶解D.分散质微粒可通过滤纸4.下列几种情况下,硅酸胶体不会发生凝聚的是A.加入CaCl2溶液B.加入蔗糖溶液C.加热D.加入硫化砷胶体5.已知由AgNO3溶液和稍过量的KI溶液制得的AgI溶胶与Fe(OH)3溶胶相混合时,会析出AgI和Fe(OH)3的混合沉淀,由此可知A.AgI胶粒带正电荷B.AgI胶粒电泳时向阳极移动C.AgI胶粒带负电荷D.Fe(OH)3胶粒电泳时向阳极移动6.将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装在羊皮纸制成的袋中,将此袋下半部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里,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羊皮袋一定有破损的是A.加入碘水变蓝色B.加入NaI溶液不变蓝色C.加入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D.加入溴水变蓝色7.下列分散系中,能出现丁达尔现象的是A.蔗糖溶液B.碘化银胶体C.浓盐酸D.豆浆8.既能透过半透膜又能透过滤纸的是A.氯化铁溶液B.淀粉溶液C.酒精溶液D.氢氧化铁胶体9.下列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正确方法是A.溶液成电中性,胶体微粒带有电荷B.溶液可以穿过半透膜,而胶体微粒不能穿过半透膜C.通过光线溶液中无特殊现象,胶体中出现明亮的光路D.通电后,溶液中溶质微粒向两极移动,胶体分散质微粒向某一极移动10.下列物质能使三硫化二砷胶体凝聚的是A.饱和硫酸镁溶液B.氢氧化铁胶体C.硅酸胶体D.蔗糖溶液四、简答题(共1题,题分合计6分)1.淀粉-碘化钾溶液是用淀粉胶体和碘化钾溶液混合而成的,可采用什么方法再将它们分离出来?简述操作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