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VA审厂对工厂的要求

合集下载

厂子检验的要求和规定

厂子检验的要求和规定

厂子检验的要求和规定在今天的制造业中,产品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的需求,厂子检验显得尤为重要。

厂子检验是制造行业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它通过检查和测试产品,以确保其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

在进行厂子检验时,必须遵守一系列的要求和规定。

检验要求1.检验标准厂子检验必须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检验标准进行。

对于不同类型的产品,可能会有不同的检验标准,因此在进行厂子检验时,必须明确适用的检验标准。

2.检验流程厂子检验的流程必须清晰明确。

从接收产品到进行检验、记录结果,再到最后的验收,每个环节都应该有明确的流程和责任人。

3.检验设备进行厂子检验需要使用专门的检验设备。

这些设备必须保持良好的状态,经常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检验记录所有的检验结果必须进行记录。

记录包括产品的基本信息、检验结果、检验人员等信息,这些记录对于产品追溯和质量改进至关重要。

检验规定1.检验周期不同类型的产品可能有不同的检验周期。

在制定厂子检验计划时,必须明确每种产品的检验周期,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检验。

2.检验标准厂子检验必须按照国家或行业相关的标准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检验人员进行厂子检验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他们必须接受过专门的培训,了解产品的特点和检验过程,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检验报告每次的厂子检验都必须生成检验报告。

这些报告必须包括产品的检验结果、问题的描述、改进措施等信息,以便后续的质量改进和产品追溯。

总结厂子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它需要遵守一系列的要求和规定。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规定进行厂子检验,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的需求。

在今后的制造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厂子检验的重要性,严格遵守相关的要求和规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浅析认证中的工厂能力检查要求

浅析认证中的工厂能力检查要求

浅析认证中的工厂能力检查要求认证中的工厂能力检查要求是指在认证过程中对工厂的能力进行评估和检查。

认证通常是指一种证明产品、服务或系统符合特定标准的方式。

工厂能力检查要求是认证的一部分,用于评估工厂是否具备生产产品的能力和条件。

工厂能力检查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厂的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工厂应建立适当的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和执行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质量管理计划、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并能够提供相应的记录和证明材料。

同时,工厂还需要具备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等环节,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工厂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能力:工厂应具备先进、安全、稳定的生产设备,能够满足产品生产的需求。

此外,工厂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包括生产工艺技术、产品设计和开发能力等,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3. 工厂的人员素质和培训:工厂的管理和生产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质量管理和生产技术的方法和工具。

此外,工厂还应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以适应市场需求和产品创新的要求。

4. 工厂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工厂应具备良好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对废水、废气、废渣等的处理和排放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工厂还应建立和执行安全生产制度和规范,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过程的安全。

5. 工厂的客户满意度和持续改进:工厂应关注客户需求和反馈,通过市场调研和客户满意度评估等方法,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意见,并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

此外,工厂还应建立和执行持续改进的机制,包括设立质量目标、制定改进计划等,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可以看出,工厂能力检查要求涉及到工厂的管理体系、质量控制、生产设备和技术能力、人员素质和培训、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客户满意度和持续改进等多个方面。

这些要求是为了保证工厂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从而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欧美外商客户到工厂审核验厂需准备工作事项

欧美外商客户到工厂审核验厂需准备工作事项

工厂审核(验厂)注意事项Ⅵ. Safety & Health消防安全与卫生1. Fire Drill消防演习①. Fire drills in factory and dormitory must be carried out at least once a year, and records incl uding words and photos must be kept.要保留工厂消防演习记录,宿舍消防演习记录,最少每年一次,记录应包括文字记录和相片。

②. Fire training records including training time, address, subject, participants, etc, must be kept or derly.要保留消防培训记录,记录应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培训内容,参加人员等。

2. Fire Equipments消防设施①. Fire equipments must be marked visible. For example: spraying red paint words of “灭火器” over t he location placing fire extinguishers; or “消防栓” over the location placing fire hydrants.消防器材应有标识,如在灭火器或消防栓上方喷“灭火器”“消防栓”等红色醒目大字。

②. There should be verified certificates from local fire services on fire extinguishers and fire hyd rants. Generally, repairing proof or original certificate can serve the function. However, special attentions must be drawn to the period of validity that usually lasts for only one year. For hydrants, annual inspe ction certificates from local fire department will be required for verification in audit.灭火器和消防栓应有消防部门或具有同等资格的部门签发的年审合格证,通常,灭火器上贴的维修合格证或出厂合格证就可以,但要注意其有效期是维修日期或出厂日期开始一年内有效;消防栓则要有当地消防部门每年检查的合格证明文件。

zara验厂评分标准

zara验厂评分标准

Zara验厂,即Inditex验厂,是西班牙服装品牌Zara的母公司Inditex Group对其供应链工厂进行的一系列评估。

这一评估旨在确保工厂符合道德、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标准,维护Zara 品牌的形象和声誉。

验厂过程中,工厂需要满足以下评分标准:1. 劳工标准:工厂不得雇佣童工,未成年员工不得从事强体力劳动或其他可能造成身体伤害的岗位,不得上夜班。

同时,工厂应尊重员工自由结社和集体谈判的权利,不得歧视员工,确保员工享有平等的工作机会。

2. 工资和工时:工厂需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支付员工工资,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加班过度。

3. 工作环境安全:工厂需要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条件,预防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发生。

此外,工厂还应具备完善的消防设施,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

4. 环境保护:工厂应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规,控制废水、废气、废渣和噪音等方面的排放,加强治理。

5. 管理体系:工厂需要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有效运行。

6. 金属检测控制:工厂需要设立独立的验针区域,并使用验针机进行检测,防止金属异物污染。

7. 文件资料:工厂需要妥善保存相关记录,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体系文件,以便于审查。

8. 预审和正式审核:Zara验厂分为预审和正式审核两个阶段。

预审通常由Zara自己进行,正式审核则由第三方公证行负责。

工厂需要通过预审才能进入正式审核阶段。

9. GTW环境评估:对于湿加工(如染色、水洗、鞣革等)的工厂,需要进行GTW环境评估,确保其符合Inditex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合规性。

10. 化学品管理:工厂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化学品,确保其符合Inditex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合规性。

11. 评级:根据工厂在验厂过程中的表现,Zara会将工厂分为A级、B级、C级和D级,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的有效期。

A级为2年有效期,B级为1.5年有效期,C级为1年有效期,D 级为半年内跟进。

工厂审核要求(参考)

工厂审核要求(参考)

工厂审核要求(参考)各部门基本要求:1. 部门负责人总体情况介绍(包括部门职责、人员安排、工作主流程、质量体系在该部门的运行情况等)2. 请出示你部门受控文件清单,从清单中抽3份文件检查3. 对外来文件如何控制4. 你部门文件如何形成请出示有关证据1.请出示记录清单,抽查两份记录,两份记录的填写,标识2.查记录清单中的各种记录是否规定了保存期限1.请回答我司质量方针及内涵1.请回答我司质量目标2.你部门质量目标如何分解,保障措施是什么1. 你部门的职责权限2. 你部门的组织结构构成情况3. 你部门有几个岗位,职责规定有哪些,你自己的职责(技术员)1. 内部沟通方式有哪些2. 沟通的证据1. 是否有培训需要,请出示培训申请表2. 请出示你部门各类人员任职要求质量改进:1. 文件控制程序:A.质量体系文件是否清晰、完整,并进行合理的保存?电子形式保存的文件,是否予以备份?B.文件发布前是否得到批准?文件的更改和先行修订状态是否得到识别?C.在使用处是否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与在服务器上受控的版本是否一致)?现场使用的文件是否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在文件的使用处核实)D.公司所需要的外来文件是否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E.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F.文件的修改、发放和销毁是否保留了适当的记录?G.对于质量体系所要求的记录,是否规定了其保存期限?是否按规定予以保存?(在生产、检验现场核实)H.“文件受控率”是否进行统计?当未达到预定的目标时,是否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2. 是否已制定明确的测量顾客满意度的方法,并实施顾客满意度测量?3. 内审:A.是否建立了形成文件的程序,对策划和实施审核、报告结果和保持审核记录等要求作出明确的规定?B.是否按规定的时间进行内审?内审是否已完全涵盖ISO9001的要求以及公司规定的特殊要求?C.是否对审核方案进行必要的策划?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是否得到明确的规定?D.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是否能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有无审核员审核自己的工作的状况发生?4.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A.是否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证实过程满足所策划结果的能力?B.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是否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5. 数据分析A.是否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B.数据分析是否包括以下有关方面的信息?a) 顾客满意;b) 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产品质量统计、市场分析等);c) 以往的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d) 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和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e) 供方(供方供货质量统计等);f) 纠正、预防、改进措施执行记录等。

认证中的工厂能力检查要求

认证中的工厂能力检查要求

认证中的工厂能力检查要求1 职责和资源职责工厂应规定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职责及相互关系,且工厂应在组织内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 负责建立满足本文件要求的质量体系,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b 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c 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d 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质量负责人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理解要点:1 工厂Factory,制造商自己拥有的或受制造商雇佣委托其进行生产、组装活动的物质基础,包括人员、场地、设施和设备;2 影响认证产品质量的人员,至少包括:质量负责人、和质量活动相关的各级管理人员、设计人员如果有、采购人员、对供应商进行评价的人员、按制造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的人员、检验/试验人员、设备维修保养人员、计量人员如果有、内部审核人员无论其他职责如何、从事包装、搬运和储存的人员.各类人员都应有相应的职责,且各职责的接口应清晰、明确;3 指定的质量负责人原则上应是最高管理层的人员,至少是能直接同最高管理层沟通的人员.工厂可指派一名质量负责人的代理人,当质量负责人不在时履行相应职责;4 质量负责人无论在其它方面的职责如何应被赋予覆盖 a~d的职责和权限.他/她应具有相应的质量管理工作经验或经历,并得到相应的授权,有能力协调、处理与认证产品质量相关的事宜,熟悉相关认证实施规则和认证机构对强制性认证标志的管理要求.审查要点:1 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的职责和相互关系是否已规定,规定的充分性、适宜性、协调性如何;2 是否指定了质量负责人,其是否被赋予了 a~d规定的职责和权限;3 过程和活动的审核,确定质量负责人是否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4 过程和活动的审核,评定各类人员职责的履行情况.资源工厂应配备必须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以满足稳定生产符合强制性认证标准的产品要求;应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确保从事对产品质量有影响工作的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建立并保持适宜产品生产、检验、试验、储存等必备的环境.理解要点:1 本条款是对工厂资源的总要求,包括生产设备、检验设备、人力资源和工作环境;2 人力资源的配备应满足质量活动对人员能力的要求;3 工厂应有足够的生产及检验设备,其技术性能、精度、运行状态等均能对认证产品满足强制性认证标准提供保障;4 工作环境是指保证认证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环境,涉及生产、检验、试验、存储等环节,如: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磁场、照度、洁净度、无菌、防尘等方面.工厂应识别环境要求,并提供和管理资源以满足要求;5 无论是由于外部原因如:认证制度、认证标准等或是内部原因人员变动、设备更换、环境发生变化等,资源发生变化,工厂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认证产品质量满足强制性认证标准的要求.审查要点:1 工厂是否确定了对认证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各岗位人员的能力要求,通过何种措施使人员满足岗位能力要求,目前各岗位人员的能力是否符合要求;2 通过对相关过程和活动的审核,判定企业提供的资源是否充分和适宜,对资源是否实施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3 当资源发生变化时,工厂是否有畅通的渠道以及时了解相应的信息,是否能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其资源满足认证产品稳定生产2 文件和记录工厂应建立、保持文件化的认证产品的质量计划或类似文件,以及为确保产品质量的相关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需要的文件.质量计划应包括产品设计目标、实现过程、检测及有关资源的规定,以及产品获证后对获证产品的变更标准、工艺、关键件等、标志的使用管理等的规定.产品设计标准或规范应是质量计划的一个内容,其要求应不低于有关该产品的国家标准要求.理解要点:1 关键件Critical component,直接影响整机车产品认证相关质量的元器件、材料等.通常,这些关键件可以作为独立的元器件供货,并可按相关的独立元器件标准进行检测和认证;2 工厂应针对认证产品建立并保持相关文件,文件的内容应覆盖条中的规定.当产品和过程都比较简单时,可用质量计划把所有内容包括进去.若无法实现,可将上述规定写入不同的文件中.如质量计划只规定由谁及何时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认证产品变更的管理、认证标志使用的管理在程序文件中规定;产品的设计目标在相应的标准或规范中规定;产品实现过程,监视和测量过程,资源配置和使用等在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等文件中规定;3 本文所规定的产品设计目标应至少包括满足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准的要求;4 实现过程是指认证产品生产过程.审查要点:1 按上述要求查阅针对认证产品制定的质量计划及相关的过程管理文件或程序文件,并在现场审查时,注意核实质量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 查阅标准、规范一览表或类似文件,确认生产厂使用的标准及规范不低于强制性认证标准的要求.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对本文件要求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些控制应确保:a 文件发布前和更改应由授权人批准,以确保其适宜性;b 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c 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理解要点:该条款的理解基本和体系认证的理解相同.1 凡用于控制认证产品质量的文件和资料都应受控;2 文件和资料的受控主要体现在:文件和资料须经授权人批准才可正式使用;在从事与认证产品质量相关的活动中应使用经批准的文件和资料.审查要点:1 是否制定了文件和资料的控制程序;2 查阅程序文件,其内容是否覆盖了 a~c中的规定;3 在现场审查时,注意核实其规定的要求是否得到落实.工厂应建立并保持质量记录的标识、储存、保管和处理的文件化程序,质量记录应清晰、完整以作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质量记录应有适当的保存期限.理解要点:1 质量记录的管理要制度化、规范化,对产品的追溯性起重要作用的质量记录必须保留.也就是说,保留下来的质量记录要能起到证实认证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作用.2 质量记录的控制要求:a 对记录的标识,可采用颜色、编号等方式.b 对记录的储存,应安排适宜的环境,防止记录的损坏或丢失.c 对记录的保管,应包括对记录的防护和管理,使记录易于查阅.d 对记录的处理,应包括记录最终如何销毁的要求.2 记录的填写要求是:字迹清晰,不随意涂改,按规定更改,内容完整.3 所有质量记录都应规定保存期限.保存期限的规定应考虑认证产品特点、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要求、追溯期限等因素.审查要点:1 查阅管理质量记录的程序文件或类似文件,程序对质量记录的标识、储存、保管、处理是否进行了规定,规定是否充分和适宜;2 在现场审查中,可随机抽取保存的质量记录一般以近期的质量记录为宜和现场使用的质量记录,确认规定和实施的符合性;3 是否所有质量记录都规定了保存期限,规定是否适宜;4 质量记录的填写是否清晰、完整.3 采购和进货检验供应商的控制工厂应制定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商的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的程序,以确保供应商具有保证生产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要求的能力.工厂应保存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日常管理记录.理解要点:1 供应商Suppliers,对生产认证产品的工厂提供元器件、材料或服务的企业或个人;2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是指对产品的安全、环保、EMC、主要性能有较大影响的元器件和材料,如认证实施规则中的“关键零部件清单”有时可能不仅限于这些;3 工厂应制定相应的程序对供应商进行控制,对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必须明确规定其控制方法;4 供应商的选择包括确定供应商范围、制定选择条件、明确选择方法和程序等.如所采购的产品涉及强制性认证时,在选择准则中应有这方面的要求;5 供应商的评定包括制定评定依据或准则,明确合格评定要求或指标,对评定人员的要求,对评定结果审批的权限和职责,以及执行评定的方法和程序等.对各类采购产品可采用不同的评定准则;6 供应商的日常管理包括规定管理方式,确定控制程度一般还是从严,明确出现问题时的处理方法等;7 工厂应保存的对供应商选择评价记录包括合格供应商名录,供应商质保能力调查表等.工厂应保存的日常管理记录包括供货业绩,当供应商产品出现问题时,工厂要求其采取纠正措施及验证其实施的资料等;8 以上记录应按⒉3条的要求进行控制.审查要点:1 是否制定了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日常管理的程序,选择、评价的准则和日常管理的方法是否明确、适宜;2 是否按程序的要求对供应商进行了选择、评定及日常管理;3 是否保存了相应的记录.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的程序及定期确认检验的程序,以确保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认证所规定的要求.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可由工厂进行,也可以由供应商完成.当由供应商检验时,工厂应对供应商提出明确的检验要求.工厂应保存关键件检验或验证记录、确认检验记录及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及有关检验数据等.东莞德信诚精品培训课程部分点击课程名称打开课程详细介绍内审员系列培训课程A01A02A03A04A05A06A07A08A09A10A15A16A17A18JIT精益生产现场管理系列课程P01P02P03P04P05TS16949五大工具与QC/QA/QE 品质管理类Q05Q06Q07Q08Q09Q10Q11Q12Q03Q02Q01Q13Q14Q04节能环保安全EHS公开课程E01E03A18A12A13P06中基层管理干部TWI系列训练M01M02M03M04M06M07M08M09M10M11M12 A14东莞精品企业内训课程M05P07M13Q15Q16A11A07A08A09A10A19东莞德信诚公开课培训计划>>> 培训报名表下载>>>理解要点:1 工厂制定的检验/验证程序中,应明确规定对属于关键元器件的外购件、外协件进行检验/验证;应制定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检验的程序.工厂应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按程序的要求进行检验或验证;2 定期确认检验是工厂为确保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持续符合要求而采取的确认活动.工厂应明确其实施的时机、频次及项目等;3 工厂应根据所采购产品的重要性,自身的检测能力,检验成本及供应商质保能力等因素来确定检验的方式和内容.当检验是由供应商进行时,工厂应对供应商提出明确的检验要求,如检验的频次、项目、方法等;4 应保存关键元器件检验或验证记录、确认检验记录及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及有关检验数据等;5 记录的控制应符合条的要求.审查要点:1 是否制定了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检验的程序,程序规定是否适宜;2 按程序文件或类似文件规定的要求,查阅相关记录,确认其符合性和有效性.3 当由供应商进行检验时,工厂是否对检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4 通过查阅生产厂对关键元器件合格率或类似内容的统计信息确认生产厂对关键元器件的检验/验证控制程序是否可行或有效.5 相关记录是否保存,是否符合要求.。

汽车制造厂质量验厂审核检查各部门现场的要求

汽车制造厂质量验厂审核检查各部门现场的要求

汽车制造厂质量验厂审核检查各部门现场的要求准备接受质量验厂审核,汽车制造厂必须满足各部门和现场的要求。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可能需要准备的要求:1. 设备维护和校准记录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审核员可能会要求查看设备的维护记录和校准记录。

制造厂应该能够提供这些记录,以证明设备在维护和校准方面的工作正常。

2. 技能矩阵汽车制造厂里的员工需要具备各种技能才能顺利地完成生产任务。

制造厂可以提供技能矩阵,以证明员工拥有必要的技能。

3. ISO认证证书汽车制造厂必须符合ISO标准。

为了证明这一点,制造厂可以提供ISO认证证书。

4. 五S现场维护记录五S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5个日语词首字母,它是现场管理的基础。

制造厂可以提供五S现场维护记录,以证明在现场管理方面存在固定的程序。

5. 生产流程文件制造厂需要有明确的生产流程和程序。

生产流程文件应该清晰地描述了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和有关检验的步骤。

6. FMEA文件FMEA是指失效模式及其影响分析,是一种系统化、预防性的分析方法。

制造厂可以提供FMEA文件,以证明其生产过程的预防性分析措施得到了充分的实施。

7. 产品设计和开发文件审核员可能需要查看制造厂的产品设计和开发文件,以了解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每个步骤。

总之,准备质量验厂审核需要综合考虑生产和管理的各个方面。

以上列出的各项要求是汽车制造厂可能需要满足的,但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审核。

当然,汽车制造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审核员的要求来准备和提供其他相关的资料和记录。

审厂(验厂)标准

审厂(验厂)标准

个人防护用品风险评估工厂管理人员或外来的安全专家要检查整个工厂并辨别出潜在的健康与安全危险。

在收集相关资料后,工厂要分析目前存在的危险,并采取方案尽最大可能减少危险,这应该包括:1. 改进工艺:2. 去除危险物质:3. 安装安全设施,如机器防护装置 和排气通风设施:4. 作为最后的手段,要求员工戴个人防护用品(PPE)以保护他们不被侵害。

危险处于危险的身体部位减少危险的安全措施个人防护用品(PPE)化学品眼睛和脸用安全的材料代替危险材料带侧面保护的防震微尘安装排气通风设施护目镜;紫外线安装防尘罩防护眼镜;焊接发出的射线安装挡板可滤掉98%紫外光的聚碳酸眼镜;口罩或面罩;遮住紫外线以消除其直射员工的眼睛降低靠近工作区的紫外线辐射吸入化学溶剂挥发的气体肺、呼吸道用安全的材料代替危险料有机气体防护面具;防毒面具要求:健康检查员,试戴,保养方案(见附页的防毒面具方案)安装排气通风设施安装空气交换系统粉尘肺安装防尘罩防尘面具安装排气通风设施皮肤暴露在化学品下手、胳膊用安全的材料代替危险材料防化手套,如脯纶手套、氯丁橡胶手套、聚乙烯手套、聚乙烯醇手套或合成橡胶手套(询问化学品生产商提供哪种保护);割伤、划破、擦伤使用工具处理化学品而不是祼肤接触化学品用于压底车间的耐热手套;化学品或热气灼伤给机器装上防护设备电剪,电锯操作者用的金属网手套;制定安全计划噪音(85分贝以上)耳朵、听力可能的话对噪音大的机器采取消音措施比需要防护的分贝数高一倍的耳塞;比需要防护的分贝数高30%的耳罩;滑落的物体头识别出危险区抗撞击、抗渗漏、触电张贴警告标志或安装进门栏杆防电的各种材料的帽子防晒安全存放原材料滑落或滚动的物体电器方面的危险尖角或锋利的边缘脚识别并标识危险区域抗撞击、抗挤压、有条理地管理厂区抗刺穿、电绝缘的防护鞋防护用品的种类头部防护用品 头部防护用品是为防御头部不受外来物体打击和其他因素危害而采取的个人防护用品。

根椐防护功能要求,目前主要有普通工作帽、防尘帽、防水帽、防寒帽、安全帽、防静电帽、防高温帽、防电磁辐射帽、防昆虫帽等九类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独的防静电皮未接地。
人员操作区间很小,手臂压着板子焊接。
叠板、静电皮未接地。
叠板、未使用防静电托盘。
未使用防静电托盘,在托盘上操作。
维修工未带有绳静电环、台面不够整洁。
维修工位物料堆放乱、叠板。
贴DOME片位、堆得过多,一次性擦拭10几片,再 去逐个贴。没有风枪。擦拭布没有更换频率要求;
仓库管理要求
1、电子仓的温湿度怎么控制?温湿度计是否校准? 2、货架是否有防静电接地? 3、如何保证先进先出? 4、料卡收发记录表是否和实物相符? 5、仓库是否有限高标示? 6、不合格品是否得到妥善的标示及管理? 7、制定《仓库管理制度》,并按照它来执行,留下相关记录;
产线管理要求
一、组装: 1、设备是否齐全并校准?(镜片压合夹具需要每条线有一个) 2、需要防静电的是否使用防静电托盘? 3、烙铁、螺丝批是否有测量、点检? 4、首件是否有做,并做确认? 5、随机抽查员工是否对作业指导书熟悉,各项要求是否知道?做到怎么 样算合格是否清楚? 6、堆机、堆板是怎么处理的?静电手环测试。 7、员工是否有培训记录及考核合格表,是否有上岗证? 8、IPQC巡检表是否有做? 9、产线前几位问题是什么?现在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效果怎么样? 10、抽检合格率多少?对于抽检不合格是怎样分析、处理、改善的? 11、是否有QC工程图?
堆板后导致操作区间狭小、静电皮未接地。
叠板、未用防静电托盘。
物料堆放已经完全挤压了操作空间。
纸板,不防静电。
THE END,THANKS!
LAVA审厂对工厂的要求
制作:贺大成 日期:20131231
目 标
1月5日整顿到可以让客户来审核的状态 只准成功、不准失败
IQC要求
1、检验报告要求跟检验作业指导书对应上,特别地: 1.1、尺寸测量、可靠性测试要求记录(格式可能需要更改); 1.2、人员要签名; 1.3、检验不合格时要有处理结果; 1.4、不合格需要特采的需要有特采标签; 2、仪器设备要做校准、没有的仪器设备要申购到位、已经有的仪器要指 导怎么用; 3、检验作业指导书要受控; 4、样品管理:要有清单,要摆放整洁,方便取用查阅; 5、最好后面合格标签按照月份不同给出不同的颜色,方便仓库先进先出; 6、人员要对自己检验的物料的流程、标准非常清楚,会随机抽查; 7、IQC抽检流程需要制定;(建议做一个大的检验流程放在IQC的墙壁上)
产线管理要求
一、包装: 1、设备是否齐全并校准? 2、是否有IMEI号防呆系统?IMEI号管理系统及其说明 3、首检是否有做,并做确认? 4、随机抽查员工是否对作业指导书熟悉,各项要求是否知道?做到怎么 样算合格是否清楚? 5、员工是否有培训记录及考核合格表,是否有上岗证? 6、IPQC巡检表是否有做? 7、抽检合格率多少?对于抽检不合格是怎样分析、处理、改善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