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达标练 湘教版

合集下载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测试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测试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第三章基础测试时间:20分钟总分:50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GIS不但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地点”“状况”的有关查询,而且能进行势态分析,困难的“模式分析”和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料性分析……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完成1~3题。

1.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供应的卫星云图主要运用了( A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技术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②③解析:卫星云图是通过气象卫星对地球遥感监测的图像信息,经过地理信息系统加工处理的结果。

2.在联合国对伊拉克违禁武器核查期间,专家运用美国的U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U 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时主要运用( A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技术D.计算机技术解析:U侦察机携带的图像采集传感器,可以获得地面状况。

3.洪涝灾难发生后,利用GIS不行以( D )A.分析灾难影响范围B.确定救灾人员的最佳路径C.进行灾情评估D.干脆降低洪水水位,减轻危害程度解析:GIS不能干脆处理灾难,只能对灾难进行分析、评估。

委内瑞拉遥感一号卫星是由中国研制、放射,以“在轨交付”的形式,完成项目合同规定的工作。

这颗卫星主要用于委内瑞拉国土资源调查、环境爱护、灾难监测管理,农作物估产和城市规划等领域。

据此完成4~5题。

4.委内瑞拉遥感一号卫星将对生态环境和灾难进行动态监测,干脆应用的技术是( D )A.数字地球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遥感技术解析: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对生态环境和灾难进行大范围、全天候动态监测。

5.委内瑞拉遥感一号卫星不能干脆监测的自然灾难是( C )A.台风B.洪涝C.地震D.森林病虫害解析:地震灾难具有突发性,且发生在地下,卫星不能干脆监测。

摩拜单车,一种基于移动App和智能硬件开发而兴办的无桩借还共享单车出行模式,见下图。

运用摩拜单车智能手机软件,用户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查看单车位置,继而预约并找到所选单车。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考点扫描: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乡管理中的应用;数字地球的含义。

一、单项选择题1. 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

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A. 公路B. 菜园C. 鱼塘D. 果园2.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数字中国”的地理空间框架,“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初步形成,大大提升了国土监管能力。

对土地资源“天上看,网上管”分别运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A.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B. 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C .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D. 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3. “快的打车”是中国首款便民打车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输入目的地即可将信息发送给离其最近的若干出租车(如图),“快的打车”软件采集乘客附近出租车的位置信息,并显示在手机上的最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B. GPSC. GISD. 数字地球4.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

近日,科学家描绘了最新的埃博拉疫情暴发高风险区地图(下图中颜色较深部分)。

该图的绘制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B. GPSC. GISD. DE(数字地球)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

根据右图,回答5~6题。

5. 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B. GPSC. GISD. 数字地球6. 选定的区域适合建设( )A. 大型垃圾处理场B. 大型仓储式超市C. 汽车加油站D. 水源保护区2014年8月我国“高分二号”卫星发射成功,卫星对地观测分辨率首次精确到1 m。

据此回答7~8题。

7. 该卫星采用的核心地理信息技术属于( )A. GISB. GPSC. RSD. BDS8. 较以往卫星照片,用该卫星提供的照片在同一图幅上制作地图,其地图( )A. 展现的范围扩大B. 展现的细节增加C. 所用比例尺变小D. 便于市级土地规划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章末总结练习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章末总结练习湘教版必修3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下列图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

读图,回答1~2 题。

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供给()A.剖析、管理空间信息B.追踪动向定位信息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D.获得及时通信信息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A.调整地区构造B.加快人口集聚D.提高服务功能分析:第 1 题,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问、更新、空间剖析和应用评论等,因此其可为智慧城市建设供给剖析、管理空间信息。

第 2 题,从图中能够看出,智慧城市包含智慧交通、政务、社区等,同时云计算和物联网为城市的管理供给技术支撑,由此可判断出智慧城市的重要作用在于提高服务功能。

答案: 1.A 2.D2018 年 4 月 19 日,在突尼斯召开的“一带一路”遥感考古新闻公布会上,宣布了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突尼斯中南部发现的10 处古罗马期间遗存,这一发现揭露了当时的军事防守系统与农业浇灌系统布局。

下列图为“突尼斯境内古罗马旧址遥感考古影像图”。

读图,回答3~4题。

3.这一考古成就表示遥感技术能够()A.完整代替传统的野外考古工作B.确立地表、地下人类活动古迹的时代C.探知各样人类活动古迹以前的功能与作用D.帮助剖析较大地区范围内人类活动古迹间的联系4.突尼斯中南部有益于遥感考古发挥其独到优势,由于这一地区()A.人类活动许多B.位于沿海地区C.丛林覆盖率高D.地处荒漠边沿分析:第 3 题,传统的野外考古精度更高,合适对遥感技术发现的地区进行详细的详细挖掘考古,这是遥感技术没法代替的, A 错;遥感技术只好确立地表事物的状态,没法确立其详细的时代,时代需要综合各样资料进行剖析、检测, B 错;遥感技术能够发现古迹地点和形态,可是没法判断其以前的功能与作用, C 错;遥感技术探测范围广,借助遥感技术能够剖析各处古迹之间的空间关系,剖析各处古迹之间的联系。

D 对。

第 4 题,突尼斯中南部以荒漠为主,人类活动较少,距海较远,丛林覆盖率低,D对, A、 B、 C 错。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练习卷:第3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练习卷:第3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2019年6月16日,全球星基高精度增加服务系统“中国精度”正式供应服务。

这意味着中国北斗用户在无需架设基站的状况下,可以享受便捷的厘米级高精度定位增加服务。

据此回答1~3题。

1.我国“北斗”导航系统主要属于下面哪一类现代技术()A.GPS B.RSC.GIS D.数字地球2.下列领域中可以应用“北斗”导航系统的是()A.作物估产B.交通运输C.病虫害分析D.矿产分布3.为监测并分析城市化过程发展改变趋势,应采纳的现代化技术是()①“北斗”导航系统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系统④雷达系统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 1.A 2.B 3.B精确农业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依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是实现农业低消耗、高效、优质、平安的重要途径。

读“精确农业系统工作示意图”,回答4~6题。

4.精确农业决策支持系统所采纳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PS B.GISC.RS D.数字地球5.为了制作农田的产量电子图,须要获得田间作物生长状况和产量的空间分布信息,所采纳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PS B.GISC.RS D.数字地球6.依据肥力电子图对农田进行“精确施肥”,须要借助的重要技术是()A.GPS B.GISC.RS D.数字地球答案 4.B 5.C 6.A7.对“数字地球”的相识,不恰当的是()A.“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三维显示的虚拟地球B.“数字地球”建立后,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信息资源C.“数字地球”的建立将使一个国家没有机密可言D.“数字地球”既会带来主动影响,也不行避开地会产生负面影响答案C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上图反映的“数字黄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来查阅获得黄河的有关信息B.可以用来指导黄河防汛和水量调度C.对一般老百姓而言,距离较远,价值不大D.“数字黄河”的建设须要不断完善和更新9.有关“数字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A.就是指“3S”技术的应用B.一个由数据和信息组成的真实的地球C.主要反映现实问题,不能应用于可持续发展D.可以便利地获得信息,模拟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答案8.C9.D现如今,每部智能手机几乎都会安装一款电子地图APP,如谷歌地图、百度地图、高德地图。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配套试题 湘教版必修3(1)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配套试题 湘教版必修3(1)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一、选择题1.读“非洲部分地区图”,完成下题。

2012年1月,甲处发生了海洋风暴潮灾害,造成了当地海岸地貌的显著变化。

为了评估灾害损失,人们应采用( )。

①遥感②全球定位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评估灾害损失需要用到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 C叠加分析就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层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图层和属性的过程。

下图中甲、乙分别为“同一地区两种要素分布图”。

读图完成2~3题。

2.若将甲、乙两图层进行叠加,得到的新图层是( )。

3.若甲、乙分别为城市交通网和地租等值线图层,叠加后生成新图层的图形信息是( )。

A.城市道路网类型B.交通线与地租等值线分布C.城市功能分区结构D.城市商业网点分布解析第2题,甲、乙两图层进行叠加也就是两种要素的组合,形成的新图层如A图所示。

第3题,城市交通网和地租等值线图层叠加应该形成交通线与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形。

答案 2.A 3.B4.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约20%,主要原因是( )。

A.冰雪融水增加B.冻土面积扩大C.青藏高原抬升D.湖面蒸发增加解析青藏高原湖泊水的补给主要是冰川融水补给,湖面扩大的原因是水量增加,故A正确。

冻土面积扩大的原因是气候变冷,不能使湖水增加;青藏高原抬升会造成湖水减小;湖面蒸发增加将导致湖面下降,故B、C、D错误。

答案 A如图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

据此回答5~6题。

5.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 A.耕地分类和评价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C.商业分布和规划D.学校布局解析题干地理信息图层涉及有水系、地形、土壤、居民点以及土地利用,综合分析各选项可知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与它们的相关性不明显,商业分布和规划、学校布局应该与交通运输、人口数量有更密切的联系,故B、C、D与信息图层相关性不密切,只有耕地分类和评价与上述图层联系密切。

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三节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必修3

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三节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必修3

第三节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1.全球定位系统简称( )A.RS B.GDPC.GIS D.GPS答案:D2.目前GPS导航应用的最大用户是( )A.军事部门B.工业部门C.航海部门D.工程建设部门答案:C3.全球定位系统不大会应用于( )A.人口普查B.大地测量C.农业监控D.生态研究答案:A4.以下不.属于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的是( )A.精确度较小B.高精度C.自动测量D.全天候答案:A5.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A.可以获得某点的经纬度B.可以判断两点间的方位C.能够获得某点的海拔D.不能用于飞机导航答案:D北约部队一架F-117A隐形战斗机被南联盟防空部队击落,飞行员跳伞后在脚触地的一刹那,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紧急呼救信号,当间谍卫星把呼救信号传送到北约指挥所后,美军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

6小时后,一架MH-60C搜索与救援直升机降落在飞行员面前,而后平安返回基地。

据此答复6~7题。

6.飞行员发出的呼救信号是( )A.GIS系统信号B.GPS系统信号C.RS系统信号D.电视信号答案:B7.北约轰炸科索沃地区时,可利用如下哪种技术系统对目标准确进行轰炸( )A.GIS系统信号B.GPS系统信号C.RS系统信号D.电视信号答案:B以下图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据图答复8~9题。

8.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用途是( )①为用户提供实时的空间位置②为交通运输的调度指挥提供移动数据③效劳于资源调查、动态监测和有关部门的规划决策④为用户提供各种分类信息的查询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A9.以下不.属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成局部的是( )①GPS信号接收机②北斗卫星③传感器④车载移动A.①②B.①③C.①④ D.③④答案:D精准农业是在现代信息技术、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和农业工程装备技术等根底上开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农业生产形式和管理模式,其核心思想是获取农田小区域生产的环境因素,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高效地利用各种农业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课后达标检测 湘教版必修3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课后达标检测 湘教版必修3

第一节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学考练习]1.GIS的全称是( )A.地理信息系统B.文字处理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地球卫星系统答案:A2.以下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是( )A.遥感(RS)B.全球定位系统(GPS)C.地理信息系统(GIS)D.GPRS答案:D3.同学们拟分析家乡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GIS数据库中,须调用的专题图层有下列中的( )①地形图层②土壤图层③气候图层④人口图层⑤商业网点图层⑥农业图层⑦工业图层⑧城市图层⑨交通图层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⑥⑦⑧⑨D.⑤⑥⑦⑧答案:A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完成4~5题。

4.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帮助我们( )A.为商业网点选址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答案:A5.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答案:C6.在互联网上浏览的电子地图主要应用了(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技术答案:B7.地理信息技术与地图最基本的差异,在于( )A.有比例尺B.有图例C.可读出海拔高度D.可建立数据模型答案:D8.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184天。

小亮计划参观世博园中多个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答案:A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应用于鲁尔区煤矿整治研究。

读图,完成9~11题。

9.GIS技术的( )A.关键装置是传感器B.数据模型用点、线、面表达C.主要功能是空间定位D.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答案:D10.图中城市( )A.①位于规划区B.②位于非矿区C.③位于现矿区D.④位于原矿区答案:C11.图示地区采矿业向西、向北迁移,主要是趋向( )A.原料地B.消费地C.水资源D.交通线答案:A[选考练习]下图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

高考地理总复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达标练 湘教版(2021年最新整理)

高考地理总复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达标练 湘教版(2021年最新整理)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达标练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达标练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达标练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2017·烟台一模)动物研究人员经常为野生动物戴上一种特制的项圈,然后把它们放归大自然,以持续追踪并了解动物的生活状况和活动范围。

这种做法主要依靠的科学技术是( )①RS②GIS③GPS④GPRS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选B 能追踪说明运用了GPS技术;要了解动物生活状况和活动范围,还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则运用了GIS技术。

(2017·大兴模拟)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材料,完成2~3题。

2.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A.GPS—RS—GIS B.RS—GPS—GISC.GIS-RS—GPS D.RS-GIS-GPS3.“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解析:2.D 3.D 第2题,结合材料“首先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应用到RS,“经过系统分析"应用到GIS,“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应用到GPS.第3题,“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可以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但无法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在地理科学中,常采用叠加分析来进行一些地理事物的规划与选址.结合下图,完成4~5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2017·烟台一模)动物研究人员经常为野生动物戴上一种特制的项圈,然后把它们放归大自然,以持续追踪并了解动物的生活状况和活动范围。

这种做法主要依靠的科学技术是( )
①RS②GIS③GPS④GPRS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B 能追踪说明运用了GPS技术;要了解动物生活状况和活动范围,还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则运用了GIS技术。

(2017·大兴模拟)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
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
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
产量。

依据图文材料,完成2~3题。

2.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
A.GPS—RS—GIS B.RS—GPS—GIS
C.GIS—RS—GPS D.RS—GIS—GPS
3.“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解析:2.D 3.D 第2题,结合材料“首先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应用到RS,“经过系统分析”应用到GIS,“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应用到GPS。

第3题,“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可以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但无法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在地理科学中,常采用叠加分析来进行一些地理事物的规划与选址。

结合下图,完成4~5题。

4.在上述选址过程中进行叠加分析时,需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 B.RS
C.GPS D.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5.通过叠加分析处理,图示选址最适合建设( )
A.大型钢铁厂B.自来水厂
C.奶牛场D.煤炭的开采与加工厂
解析:4.A 5.B 第4题,GIS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故选A;RS主要用于获取信息;GPS主要用于定位;BDS为我国自主研发,和GPS性质类似。

第5题,由图可知,该选址人口稀少,植被保护好,地质条件适宜,特别是水质状况良好,因此最适合建设自来水厂。

结合某日四川气象干旱监测图,回答6~7题。

6.要持续监测该地区的旱情,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7.该幅干旱监测图的绘制主要是依赖( )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解析:6.C 7.B 第6题,RS(遥感)可用于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够持续监测旱情等灾害的发展。

第7题,该图的绘制需要对多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因而需要运用GIS。

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下面是我国北疆地区不同时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

图中前3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

读图回答8~9题。

8.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 )
A.蓝波段B.绿波段
C.红波段D.近红外波段
9.根据图中信息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6月份和9月份相比,棉花遥感识别最佳时期在6月份
B.盛絮期棉花反射率明显降低
C.北疆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
D.北疆地区发展棉花种植业的优势是耕地面积广大,便于大规模的机械化操作
解析:8.D 9.B 第8题,6月份,1、2、3波段都可以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9月份,只有4波段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

其中,最佳波段应为近红外波段。

第9题,读图分析可知,在4波段,9月份比6月份更易把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A 错。

盛絮期有3个波段很难通过遥感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6月份却有3个波段容易通过遥感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说明棉花9月份反射率降低了,B对。

南疆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产棉区,C错。

新疆棉花种植的优势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棉花质量好,北疆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绿洲上,面积较小,D错。

2015年12月22日,“数字泸州”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专家验收。

在电子地图的基础之上,“数字泸州”整合了泸州住建、公安、工商、旅游、水务、城管、公安交警、统计、国土、防灾减灾等数据资源于一体,不仅有卫星地图视角,还有三维地图视角,该平台建成了泸州市全域唯一、权威、共享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据此完成10~11题。

10.有关“数字化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数字化城市”就是指因特网
B.“数字化城市”就是“信息高速公路”
C.“数字化城市”是用数据通信技术使城市信息的表达方式日益“数字化”
D.“数字化城市”只能方便人们的生活,并不能创造实实在在的财富
11.“数字化城市”应用的技术有( )
①高速网络技术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系统技术④虚拟现实技术⑤GPS技术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10.C 11.D 第10题,“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只是“数字化城市”的一部分,数字化城市不仅能方便人们的生活,还能创造财富。

第11题,数字化城市是数字地球的一部分,凡是数字地球能用到的技术,同样适用于数字化城市。

二、综合题(共56分)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材料一2014年8月10日晚,中国第六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科考船到达76°42′N,151°4′W设立短期冰站进行科考作业,这标志着此次北极科考的冰站作业全面展开。

材料二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1)北极科学考察队在向北极前进过程中想要随时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和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该项地理信息技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8分)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像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目前遥感技术在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列出卫星遥感技术的三个应用领域及相关的课题名称。

(12分)
(3)
熊生存状态的具体方案。

(8分)
解析:第(1)题,全球定位系统能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并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

第(2)题,可从防灾减灾、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工程建设及规划等方面设计研究课题。

第(3)题,利用GPS技术实时对北极熊的行踪进行监测,可了解北极熊的生存状态。

答案:(1)GPS 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答出三个即可)
(2)(课题名称合理即可)
信号;科研人员利用互联网查询、记录项圈的移动轨迹。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材料一2015年1月8日,中国第31次南极科考队成功完成了维多利亚地难言岛新建
科考站的地质勘查任务。

计划年底在此开工建设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

从1985年开始对南极进行首次科考活动以来,我国已成功建立了五座科学考察站(南极4座,北极1座)。

极地科学考察通过调查、试验、研究等活动掌握了大量的极地环境数据信息,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一共有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除了美国已经在成熟商业化运行的GPS系统外,中国的北斗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还都在建设中。

(1)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持续开展了近30年,采集了大量极地科学数据,对这些数据的管理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________,对这一技术的利用,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8分)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
B.可以对南极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C.对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
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2)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哪一个?(4分)
(3)全球定位系统(GPS)除能够提供精确的定位技术外,还能够提供哪些服务?(8分)
(4)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环境进行研究,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例说明。

(8分)
解析:第(1)题,对大量数据的管理,可利用GIS技术。

第(2)题,对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主要是利用遥感技术。

第(3)题,全球定位系统(GPS)除能进行精确的定位外,还能够提供测速、授时、导航等服务。

第(4)题,可从“3S”技术的应用,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

答案:(1)GIS C (2)遥感技术。

(3)测速、授时、导航。

(4)进行资源的普查和城市环境管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