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方法指导精选 课件
合集下载
古诗鉴赏方法指导ppt课件

诗歌鉴赏方法技巧
1
学习内容
1.诗歌鉴赏“四看法”; 2.常考题型解题方法; 3.课堂巩固练习。
2
古诗鉴赏考点
1.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鉴赏诗歌 中的语言、内容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
3
诗歌鉴赏“四看法”
一看标题 二看作者 三看注释 四看内容
4
一看标题
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 咏物诗、边塞诗、送别诗、怀古咏史诗、 哲理诗等。
22
偶题 唐·杜牧①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注】①杜牧(公元803~852年)晚唐诗人, 仕后累官至迁膳部员外郎。朋党之争时,被宰相李 德裕排挤,而后复为用。 (1)“两竿”“半缕”两词运用得很巧妙,在诗中有 什么表达作用?
数量词的运用,形象而巧妙地描摹了傍晚时分的情景。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职为民,于 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通过展现夏天别院中的清幽之境,表 现的是内心压抑着痛苦的闲适宁静。
12
四看内容
赏析语言 分析内容 分析表达技巧
13
(一)赏析语言
★ 1.理解用字(词)的精妙 炼字题标志: (1)说说某字的好处。 (2)某字能否被替换。 (3)某句中最深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 什么?
提示:通过标题可初步确定类别, 猜测可能表现的思想感情。
5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意:诗题
6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1
学习内容
1.诗歌鉴赏“四看法”; 2.常考题型解题方法; 3.课堂巩固练习。
2
古诗鉴赏考点
1.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鉴赏诗歌 中的语言、内容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
3
诗歌鉴赏“四看法”
一看标题 二看作者 三看注释 四看内容
4
一看标题
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 咏物诗、边塞诗、送别诗、怀古咏史诗、 哲理诗等。
22
偶题 唐·杜牧①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注】①杜牧(公元803~852年)晚唐诗人, 仕后累官至迁膳部员外郎。朋党之争时,被宰相李 德裕排挤,而后复为用。 (1)“两竿”“半缕”两词运用得很巧妙,在诗中有 什么表达作用?
数量词的运用,形象而巧妙地描摹了傍晚时分的情景。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职为民,于 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通过展现夏天别院中的清幽之境,表 现的是内心压抑着痛苦的闲适宁静。
12
四看内容
赏析语言 分析内容 分析表达技巧
13
(一)赏析语言
★ 1.理解用字(词)的精妙 炼字题标志: (1)说说某字的好处。 (2)某字能否被替换。 (3)某句中最深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 什么?
提示:通过标题可初步确定类别, 猜测可能表现的思想感情。
5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意:诗题
6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诗歌鉴赏方法简析》PPT课件

景与情的关系
景情关系: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
答题思路:景情关系+扣诗分析
写景的方法 1、写景的顺序:时、表现手法的角度:修辞
其他〔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 实结合等〕
宏阔——苍凉、雄浑、辽阔、壮阔 细腻——恬静、幽静、幽美、宁谧 活泼——轻快、明丽、生机勃勃 清冷——暗淡、寥落、萧条、荒凉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请注意题干中的"这首诗",即明确这种题型不是要求 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求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 风格.能用来答题的术语一般有:清新飘逸、秀美明丽、/自然朴 实、恬淡、/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含蓄委婉、刚健、雄奇、 雄浑豪放、旷达/苍凉、沉郁、悲壮、沉抑浑雄、/凄美、婉约缠 绵、简练生动〔凝炼简洁〕、明快、幽默诙谐、富有节奏的韵 律美…… 答题步骤: ①先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明诗歌的语言特色. ②然后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怎样体现这种特色. ③最后指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 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 形象.
形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象
( 意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象
)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 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 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 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界三个方面.答题 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诗歌鉴赏ppt课件

婉约柔美:该词语言婉约柔美,意境优美,展现了女词人的细 腻情感和柔美风格。
通过描绘春夜的景象,将情感与自然相互融合,达到情景交融 的效果。
《沁园春·雪》鉴赏
创作背景 毛泽东创作于1936年2月,表达 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革命事 业的信心。
寓情于景 通过描绘雪景来抒发情感,将革 命豪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寓于 自然之中。
提升文化素养
诗歌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鉴赏可以让学生提高文化 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心。
拓展思维视野
诗歌具有跨时空、跨文化的特点,通过鉴赏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诗歌创作,拓展思维视野和认知范围。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韵律鉴赏
总结词
欣赏韵律之美
VS
详细描述
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音韵,探讨诗人 如何运用这些元素来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 表现力。
PART 04
经典诗歌鉴赏
《静夜思》鉴赏
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李白创作了这首描绘 夜景的短诗,表达了远方的游
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主题思想
该诗以月夜为背景,表达了游 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体现了 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内心的孤 寂。
艺术特色
清新明快:该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 优美,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情景交融
通过描绘春天早晨的景象,将情感与 自然相互融合,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
《江城子·密州出猎》鉴赏
创作背景
主题思想
宋代词人苏轼创作了这首豪放词的代表作 ,表达了作者对狩猎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 的热爱。
该词以密州出猎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狩 猎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体现了作 者的豪放情怀和激昂斗志。
通过描绘春夜的景象,将情感与自然相互融合,达到情景交融 的效果。
《沁园春·雪》鉴赏
创作背景 毛泽东创作于1936年2月,表达 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革命事 业的信心。
寓情于景 通过描绘雪景来抒发情感,将革 命豪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寓于 自然之中。
提升文化素养
诗歌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鉴赏可以让学生提高文化 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心。
拓展思维视野
诗歌具有跨时空、跨文化的特点,通过鉴赏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诗歌创作,拓展思维视野和认知范围。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韵律鉴赏
总结词
欣赏韵律之美
VS
详细描述
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音韵,探讨诗人 如何运用这些元素来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 表现力。
PART 04
经典诗歌鉴赏
《静夜思》鉴赏
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李白创作了这首描绘 夜景的短诗,表达了远方的游
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主题思想
该诗以月夜为背景,表达了游 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体现了 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内心的孤 寂。
艺术特色
清新明快:该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 优美,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情景交融
通过描绘春天早晨的景象,将情感与 自然相互融合,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
《江城子·密州出猎》鉴赏
创作背景
主题思想
宋代词人苏轼创作了这首豪放词的代表作 ,表达了作者对狩猎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 的热爱。
该词以密州出猎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狩 猎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体现了作 者的豪放情怀和激昂斗志。
《诗歌鉴赏技巧》课件

诗歌的音乐性
通过感受和理解诗歌的韵律与 节奏,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艺 术性。
节奏的影响
探索诗歌的节奏对诗歌的情感 和意义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 节奏来传达作者的意图。
声音的重要性
认识音调和声音在诗歌中的作 用,了解声音如何赋予诗歌生 命和情感。
阅读诗歌的技巧
抓住关键词
通过识别和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抓住诗歌的主题和核心意义。
3 诗歌的重要性
探讨诗歌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以及诗歌在表达思想和情感ຫໍສະໝຸດ 面的独特能力。诗歌基础知识
韵律和节奏
学习诗歌的音韵结构以及如 何通过节奏感受诗歌的节奏 和韵律。
诗歌元素
认识诗歌的各种元素,包括 诗句、词汇、意象和比喻。
诗歌形式
了解不同的诗歌形式,如抒 情诗、叙事诗和象征主义诗 歌等。
理解韵律与节奏
在本课程中,我们探讨了诗歌的基础知识、阅读和分析的技巧,以及鉴赏诗歌的方法。希望这些技巧能 帮助你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的美。
3
诗歌的情感
通过认识和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表达,领悟诗歌的情感共鸣。
鉴赏诗歌的技巧
审美评价
学会给诗歌进行审美评价, 了解如何评估诗歌的质量 和艺术价值。
品味情感体验
通过感受诗歌中的情感, 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品味 和体验。
文化背景分析
分析诗歌在不同文化背景 下的意义和价值,增强跨 文化的鉴赏能力。
总结与回顾
《诗歌鉴赏技巧》PPT课 件
这份PPT课件将帮助你提升诗歌鉴赏的技巧。通过理解韵律与节奏,掌握阅 读和分析诗歌的技巧,以及如何进行诗歌的鉴赏,你将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 诗歌的美。
课程介绍
1 深入了解诗歌
探索诗歌的起源、不同形式和流派,了解诗歌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诗歌鉴赏方法大全ppt课件

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 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 “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 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 “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 “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 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 “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三)看序注 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
,多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 把握诗歌思想情感。如:
姜夔《扬州慢》序中说:“予怀怆然,感慨今昔 ,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2.引用神话传说。
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贺箜篌引》) ——“江娥”、“素女”传说中的神女。
3.引用历史故事。
①明引: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白居易《放言 》) ②暗引:功名图麒麟。(杜甫《前出塞》)——宣汉帝把霍光等十 一位功臣的像画于麒麟阁。 ③反引: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 暮云平。
(二)是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一般指“我”,即诗人自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能开始对症下药,然后药到病除。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展开了“精准扶贫”项目 己。
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二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三)看序注 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
,多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 把握诗歌思想情感。如:
姜夔《扬州慢》序中说:“予怀怆然,感慨今昔 ,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2.引用神话传说。
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贺箜篌引》) ——“江娥”、“素女”传说中的神女。
3.引用历史故事。
①明引: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白居易《放言 》) ②暗引:功名图麒麟。(杜甫《前出塞》)——宣汉帝把霍光等十 一位功臣的像画于麒麟阁。 ③反引: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 暮云平。
(二)是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一般指“我”,即诗人自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能开始对症下药,然后药到病除。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展开了“精准扶贫”项目 己。
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二
诗歌鉴赏方法.优秀精选PPT

诗 歌 鉴 赏
如何鉴赏现代诗歌
❖ 知人论世 ❖ 把握形象 ❖ 理解情感 ❖ 品味语言 ❖ 分析技巧 ❖ 重视诵读
知人论世
了解作家的个人背景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 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1933年因为一次被捕,一场大雪,想起了身世凄凉的大堰河,从而引起对她的怀念,一口气写下了
❖ 这首自传体抒情诗。
❖ 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 的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 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 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因素.现实 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在感情表达上就有区别,豪放派词 和婉约派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有不同.
了解这一背景对理解整个诗的内容是大有帮助的。
主要还是从诗歌本身内容出发,这需要根据具体情 况而定。
把握形象
❖ 现代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 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
可以通过诗象歌的,形象感,意境受中诗把握中它所的要暗意示和境启迪,读者从的东而西来体体会会作者诗的情人感. 的情感。如徐志摩的 《赠 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 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或借物抒情.
分析技巧
❖ 艺术特色主要是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 法.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 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 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 结合,衬托,托 物言志等.
重视诵读
❖ 诗歌是富有韵律感和音乐美的,那么在朗读 的过程中就能对于诗歌的感情基调有一定的 把握。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 形……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因此,欣赏 诗时要善于通过反复吟诵等手段,很好地感 受诗的音韵之美,领略其节奏之感。
如何鉴赏现代诗歌
❖ 知人论世 ❖ 把握形象 ❖ 理解情感 ❖ 品味语言 ❖ 分析技巧 ❖ 重视诵读
知人论世
了解作家的个人背景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 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1933年因为一次被捕,一场大雪,想起了身世凄凉的大堰河,从而引起对她的怀念,一口气写下了
❖ 这首自传体抒情诗。
❖ 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 的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 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 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因素.现实 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在感情表达上就有区别,豪放派词 和婉约派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有不同.
了解这一背景对理解整个诗的内容是大有帮助的。
主要还是从诗歌本身内容出发,这需要根据具体情 况而定。
把握形象
❖ 现代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 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
可以通过诗象歌的,形象感,意境受中诗把握中它所的要暗意示和境启迪,读者从的东而西来体体会会作者诗的情人感. 的情感。如徐志摩的 《赠 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 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或借物抒情.
分析技巧
❖ 艺术特色主要是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 法.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 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 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 结合,衬托,托 物言志等.
重视诵读
❖ 诗歌是富有韵律感和音乐美的,那么在朗读 的过程中就能对于诗歌的感情基调有一定的 把握。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 形……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因此,欣赏 诗时要善于通过反复吟诵等手段,很好地感 受诗的音韵之美,领略其节奏之感。
诗歌鉴赏指导 课件(共37张PPT)

•4、看选择题,看主观题
•翻译诗文——懂诗家语 •1)借鉴文言文翻译法:留、补、组 •2)调:注意语序调整 例: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
•
漫成一首
•
杜甫
•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8.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题材——怀古咏史诗或借古讽今诗(特点: 古人名、古迹)
情感——吊古伤今、昔盛今衰、历史沧桑、 世事变迁、时光流逝、年事已高、功业无成、 人事飘零、壮志未酬、报国无门、追慕英雄、 同情古人等等)。
例6、 《咏蝉》《菊赋》《早梅》《孤雁》 《咏柳》《石灰吟》《题画》《骢马》
题材——托物言志诗
情感——高洁、坚韧、淡泊名利、不媚俗
语言上他们往往好用“空”、“自”二字来借景 抒情,如杜甫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 好音”如姜夔的“寒水自碧”,陆游的“塞上长 城空自许”等,这类诗歌手法上多运用典故,借 古讽今、对比、直抒胸臆等;语言上多深沉、凝 重。
5.即事(景)感怀诗———闺怨、游子思
乡、羁旅客愁、好友分别、怀亲、赠人、人生感 悟、闲情逸趣 都属这一类诗,许多诗人都写, 尤以杜牧、李商隐、柳永、秦观、李清照为著
小结:读懂诗歌,把握情感
•1看题目 •2看作者来知人论世 •3看注释 •4看选择题 •翻译 •5看意象,感受感情基调
•友情提醒: •1、阅读理解诗歌时,不要孤立地用一 种方法,要综合多种方法,多角度去思 考,从而深入且准确理解诗歌。
•2、有意识的使用方法去训练,养成良 好的做题意识习惯。
再 见!
、饯、寄) 情感——不舍、惜别、担忧、勉励、自勉
《诗歌鉴赏方法》课件

形式结构的分析方法
1
对仗
句与句之间的意义对应和呼应,形成平衡和谐的结构。
2
韵律
诗句中的音韵组合和节奏感的形成,展现独特的声韵之美。
3
句式
诗歌中句子的排列和变换方式,构成独特的句法结构。
意义内涵的分析方法
象征意义
通过分析诗句中的象征手法,挖 掘诗歌的隐含意义。
主题思想
意境表达
通过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思想内核, 把握诗歌的核心观点。
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理解诗歌 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诗歌鉴赏的词汇分析方法
1 词义分析法
理解诗句中的词汇含义和隐义,把握诗歌的语言表达。
2 词语组合法
分析诗句中的词语组合和搭配,理解诗歌的修辞手法。
3 艺术画面法
通过诗句描绘的形象和景色,感受诗歌的艺术意境。
诗歌鉴赏与历史文化背景的关系
了解诗歌创作时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字面理解法
通过直接理解诗句表达的字面意思来理解诗歌。
意象体验法
感受和体验诗歌中的意象,通过联想和情感交 流来理解诗词。
上下照应法
通过对比、对照上下文的表达来理解诗歌的意 境和表达。
修辞鉴赏法
从语言的修辞手法、韵律和格律等方面理解诗 歌的艺术特点。
音韵格律的分析方法
分析诗歌的押韵、音节和音调,了解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诗歌鉴赏方法》PPT课 件
诗歌鉴赏是理解和欣赏诗歌的过程,通过本课件,您将学到诗歌鉴赏的基本 方法和技巧,深入了解诗歌的美丽与意义。
什么是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是一种通过审美的眼光,聆听、品味和赏析诗歌作品的动,旨在 理解和欣赏诗歌的艺术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二
三
8
-9-
即学即练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浣溪沙 咏橘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①
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注:①噀(xùn):喷。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两句中哪两个字最生动传神?请结
合诗句加以点评。
关关闭闭
惊这首:吃咏惊橘、词惊,巧讶言。物怯状:胆,体怯物、细害微怕,。属擘“纯开用橘赋皮体,芳,描香写的确油尚腺”如的雾咏般物喷佳溅作;。初“尝惊新”“橘怯,”
一
二
三
-3-
【考查角度一】字句鉴赏型
[典题 1](炼字)(2013·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
南去北来徒自老,
关闭
考 表 绿 联 色查 达 意 系 调的 的 效 无 “春是 果 限 情深景 对 。,春”“古,“深 委染净代无 婉衣”,诗干限 道”,歌“净的 出净语、词 景”字言纯人 象巧中净。 内妙炼。心 写地字一的 出展艺个纯 自现术“净 然净了的。 之”暮鉴字美春赏,展 ,更时。现表抓节了现住芳绿了所菲净词炼凋春人之尽深心字,“,灵由的绿之柴含”成净门义了。荡,再自开分然去析的,简出主直其
一
二
三
解析
答案
10
-11-
【考查角度二】诗眼鉴赏型
[清]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 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关关闭闭 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本 是 仕 此 词题 词 途 句 人要 人 。 意 坚怎求 酬 谓 决样分 答 不 :理我析 孝 与解为句 峙 清官“折意 的 朝很腰评 话 统久久价 治,表了诗 者矣明,要歌 合谢心我的 作无迹再思 的能。出想 气词”任?内 节人官容 。在职和明,则作朝以者时没的做有观过能点官力态,进为度入借。清口“折朝来腰后推久不辞矣愿。谢再表无步现能入了”
汁二字水在,活齿画舌出间女如子泉尝般橘流时淌的。娇惊态于,描橘写皮了迸初裂尝时新香橘雾时溅的人感,怯受于,表橘达汁了的喜凉爱冷之和情酸。味解。
生题时动形要从象字 地的描本写义了入初手尝,新联橘系时语的境感加受以,描表摹达,了最喜后爱从之人情物。及情感角度分析即可。
一
二
三
解析
答案
9
-10-
即学即练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
二
三
解析
答案
3
-4-
“字”的鉴赏是“炼字题”。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 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 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 全出。
一
二
三
4
-5-
[典题 2](炼句)(2013·重庆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 酬孝峙①
鉴赏诗歌的语言
-2-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 的。理解诗歌的语言,是读懂诗歌的前提;鉴赏诗歌的语言,则又是诗歌解读 的深化。分析诗歌的语言,除了分析语言的用法,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 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常见鉴赏类型有字句鉴赏型、诗眼鉴 赏型和风格鉴赏型。
初见嵩山
张 耒①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①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
关关闭闭
① 形 手 面本 瘦 提题 示高 法 。 容”和峻 山 ,②考“赋知“出查山 峰 “予人清”峰 ,鉴突 山,论瘦解赏 在出 峰世”说表一文山 动”其。 现片 学峰 感表了积作的 ,使达作云 品高山技者之的峻峰巧清中 语挺与、高突言拔云表独现,,属层 造达立,基“形 语效炼、于成 新果句人这了 奇。题格种尖 ;“”一坚精。观耸个守神抓感与“的内住出,广作精涵描”阔者字神”写、 可 运,气作“以跃用数质者动了 由峰。运物与拟”用的静人 及了两人态手以个相法,结动关结,以 合写键合注“静词清的释的“瘦画 清的”
一
二
三
解析
答案
5
-6-
“句”的鉴赏是“炼句题”,常包括意境解说、手法探究和 情感表达等多种考查角度。
一
二
三
6
-7-
解题指导 1.推究“炼字”要注重表意效果。
推究“炼字”的妙用,不可把所分析之字孤立谈论,要放在诗句中,结合全 诗的内容或语句的表意来分析。解释该字的意义,放入语句中描述景象,关 键是点出该字在开拓意境、创设氛围或表达情感方面的效果。如杨万里的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 上头。”分析“惜”字和“爱”字的妙处,可回答为:诗人以“惜”字和“爱”字赋予 泉眼、树阴以人的感情;泉眼爱惜,树阴爱恋,富有情趣。
基本步骤:字面义——语境义——技巧义(如有些字涉及的拟人修辞手 法)——意境或情感义。(说明:并非每一题都包含以上四点,一般用两三点即 可)
一
二
三
7
-8-
2.解读诗句要关注遣词造句。 解读关键诗句,包括诗句的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方面,要结合诗 句中的词语,尤其是注意诗句中精当动词、形容词以及叠词、修饰语的运用, 另外还要注意诗句的语法现象以及修辞手法等。一般的形式是解读诗句的 内涵,结合诗词内容分析,指出诗句在创设意境、表达情感上的作用,或是蕴 含着怎样的理趣。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 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颈联被前人评价“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妙处在于:“日”“春”作为美好事物的 象征,提到前面加以强调,并用“生”“入”将之拟人化,无意说理中,蕴含着自然 的理趣——海日生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基本步骤:句意解说——技巧阐释(有时含结构作用)——意境或情感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