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式纳米发电机的原理和潜在应用
压电式纳米发电机课件

应用前景展望
环境监测领域
由于其高效的能量转换和灵敏的 响应特性,压电式纳米发电机有 望在环境监测领域中发挥重要作 用,如用于空气质量监测、声音 振动检测等。
生物医疗领域
压电式纳米发电机在生物医疗领 域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 用于生物电信号的采集、微小力 量检测等。
智能传感领域
由于其高灵敏度和低能耗的特点 ,压电式纳米发电机有望在智能 传感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用 于智能穿戴设备、物联网传感器 等。
复合材料
为了提高压电式纳米发电机的性能,通常将压电材料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形成复合材料。常 见的复合方式有层合、颗粒增强、纤维增强等。
复合材料结合了多种材料的优点,可以弥补单一材料的不足,提高纳米发电机的输出性能、稳 定性以及耐久性。例如,将压电材料与高分子聚合物复合,可以获得柔韧性好、易于加工的复 合材料,用于柔性纳米发电机等领域。
传感器
用于检测微小变化和信号 ,如压力、振动、声波等 ,广泛应用于物联网和智 能传感器领域。
军事领域
用于探测微小动静和信号 ,提高军事装备的侦测能 力和隐蔽性。
02
压电式纳米发电机的材料
压电材料
压电材料是实现机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具 有压电常数高、机电耦合性能好等特点。常见的压电材 料有石英晶体、钛酸钡、锆钛酸铅等。
压电式纳米发电机课 件
目录
• 压电式纳米发电机概述 • 压电式纳米发电机的材料 • 压电式纳米发电机的制造工艺 • 压电式纳米发电机的性能测试与表
征 • 压电式纳米发电机的挑战与前景
01
压电式纳米发电机概述
定义与工作原理
定义
压电式纳米发电机是一种利用压电效应将微小机械能转 换为电能的纳米级器件。
压电式纳米发电机

1、新型半导体压电材料,具有比较简单的化学成分与晶体结构,容易控制其纯 度、尺寸、形貌。 2、极大的纵横比,使纳米线在很小的作用力下弯曲而产生电势差。 这两点为大功率的纳米发电机的开发提供物质与理论基础。
四、现状及前景展望
1、发展过程:
目前有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纳米发电机的研究,主要以美国佐 治亚理工学院教授、中国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海外主任王中林和 他的研究小组为主。他们小组分别于 2005年开始研究如何用纳米结构来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2006年发明了世界上最小的发电装置——直立式纳米发电机。 2007年成功研发出由超声波驱动的可独立工作的直流纳米发电 机。在纳米材料领域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2008年研发出可以利用衣料来实现发电的“发电衣”的原型发 电机,即纤维纳米发电机。真正实现了“只要能动,就能发 电”。 2010发明了封装型交流纳米发电机,有效克服了直立式发电机 的设计缺陷。
二、组成和原理
1、组成
从上到下依次由驱动电极(肖特基势垒)、ZnO纳米线 、固定基底组成。
肖特基势垒:金属-半导体边界上 形成的具有整流作用的区域。
ZnO纳米线:氧化锌纳米线容易 被弯曲,从而在纳米线内部外部 分别造成压缩和拉伸。竖直生长 的氧化锌是纤锌矿结构,具有优 良的半导体性能和压电效应。
2、原理
在直立式发电机中,氧化锌纳米线 一端固定,并与一个固定电极相连。 而当氧化锌线自由端在驱动电极的 作用下受力变形时,纳米线一侧受 压缩而另一侧被拉伸。由于氧化锌 同时具有半导体和压电性质,这就 使得纳米线拉伸和压缩的两个相对 侧面分别产生正、负压电电势,借
助半导体性质的氧化锌纳米线和其金属 尖部的肖特基势垒将电能暂时储存在氧 化锌纳米线内,并可用导电的原子力显 微镜探针接通这一电源,通过肖特基势 垒整流后,向外界输电。
纳米发电机的原理和应用

纳米发电机的原理和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纳米技术越来越成为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
通过利用纳米科技,我们可以创造出许多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其中之一就是纳米发电机。
纳米发电机是一种利用纳米材料的光、热、压电效应等特性,将环境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那么,纳米发电机的原理和应用是什么呢?本文将对其进行探讨。
一、纳米发电机的原理纳米发电机利用纳米材料的光、热、压电效应将环境能量转化为电能。
纳米发电机的核心设备是纳米发电器件,这些器件包括纳米发电机芯片、薄膜电池、压电发电器等。
这些器件都是通过将纳米颗粒植入到基质材料中来实现的,这些纳米颗粒通常都是由铁、镍、钛等金属材料制成的。
纳米发电机的原理主要分为以下三个过程:1. 光电转换。
当纳米发电器件处于光照环境下时,纳米材料的半导体效应会促使电子在固体材料中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2. 热电转换。
当纳米发电器件处于温差环境下时,纳米材料的热电效应会使电子在固体材料中形成电流。
3. 压电转换。
当纳米发电器件受到压力作用时,纳米材料会产生压电效应,形成电流。
以上三个过程都可以将纳米发电器件转化成为“自供电器件”。
二、纳米发电机的应用纳米发电机可以将环境能量转化为电能,可以应用于众多场合。
以下是几个具体的应用场景。
1. 绿色无线传感器网络在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的电源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因为传感器的电池很难更换。
而纳米发电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将纳米发电机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可以给传感器提供恒定的电源,从而减少电池更换的频率。
2. 生物医学领域纳米发电机可以利用人体内的机械能或化学能等来为医疗设备供电,例如通过人体运动来驱动假肢等设备。
同时,纳米发电机在医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医学检测等领域。
3. 智能家居领域在智能家居领域中,纳米发电技术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将纳米发电机应用于家庭门锁系统,可以使门锁系统具备自供电能力;或将其应用于儿童玩具中,可以将儿童的行动转化为电能。
纳米发电机工作原理

纳米发电机工作原理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浪潮下,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新的能源技术。
纳米发电机便是其中一项创新的能源技术。
本文将介绍纳米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1. 概述纳米发电机是一种基于纳米技术的发电装置,尺寸非常小,仅有几纳米。
它可以将环境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具有很高的能量捕获效率。
2. 纳米材料纳米发电机采用了先进的纳米材料,例如碳纳米管、石墨烯和氧化锌等。
这些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优异的电导特性,使得纳米发电机能够高效地捕获能量并转化为电能。
3. 压电效应纳米发电机利用压电效应来产生电能。
当纳米材料受到力或压力作用时,晶格结构产生畸变,导致电荷分离。
这种分离的电荷会形成电场,从而产生电能。
4. 热电效应除了压电效应,纳米发电机还可以利用热电效应来产生电能。
当纳米材料的温度差异较大时,会产生电荷分离,形成电场,从而实现能量转换。
5. 应用前景纳米发电机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它可以嵌入到各种微型设备中,如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和传感器等,实现自动发电,减少对外部电源的依赖。
其次,纳米发电机可以应用于能量收集和储存领域,为微型电子设备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此外,纳米发电机还可以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如体内植入物和生物传感器等,为医疗设备提供独立电源。
6. 挑战与展望尽管纳米发电机具有巨大的潜力,但目前还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纳米发电机的制备工艺和材料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其次,纳米发电机需要满足小型化和高效能的要求,对工艺和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纳米发电机在商业化应用上还面临着成本和可持续性的问题。
展望未来,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纳米发电机有望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不断的研究与改进,我们可以期待纳米发电机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更加便携、高效且环境友好的能源转换。
纳米发电机的出现将为人类带来更加便捷和可持续的能源生活。
纳米发电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纳米发电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纳米发电机是一种新型的能源技术,它利用纳米级别的物理效应来转化和储存能量。
自2006年首次提出以来,纳米发电机在各个领域都展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概述纳米发电机的概念、历史和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纳米发电机是一种基于纳米尺度效应的能量转换装置。
它将机械能、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纳米结构将这种能量储存起来。
纳米发电机的主要优势在于其高度的灵活性和定制性,使其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生物医学领域:在生物医学领域,纳米发电机可以通过植入式设备为人体提供持续的电能,从而实现如起搏器、药物输送、无线通信等医疗功能。
环境监测领域:纳米发电机可以用于环境监测领域,例如检测空气和水中的有害物质,以及监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国防领域:由于纳米发电机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隐蔽性,它可以用于制造高效、隐蔽的无线通信系统和传感器,从而应用于国防领域。
自2006年首次提出纳米发电机的概念以来,研究者们在理论和实验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在理论研究方面,科学家们通过计算机模拟和理论分析,深入探讨了纳米发电机的物理机制和优化设计方案。
在实验方面,研究者们通过不懈努力,成功地制备出多种不同材料和结构的纳米发电机,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
近年来,纳米发电机在能量转换效率、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例如,研究人员利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材料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纳米发电机,可以在生理环境中长期稳定运行,为植入式医疗器械提供了新的能源解决方案。
还有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摩擦电效应的纳米发电机,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者们对纳米发电机认识的深入,纳米发电机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发展趋势:材料创新:未来的纳米发电机有望使用更加高效、稳定和环保的材料。
例如,研究人员正在探索生物降解性良好的材料用于纳米发电机的制备,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压电纳米发电机原理

压电纳米发电机原理引言压电纳米发电机作为一种微纳尺度的能量转换装置,通过压电效应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灵活可变,被广泛应用于微型传感器、生物医学器械、智能设备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压电纳米发电机的原理及其应用。
二级标题1:压电效应在介绍压电纳米发电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压电效应。
压电效应是指某些晶体或陶瓷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电荷分离现象,即在晶体或陶瓷的表面产生正负电荷的分布。
这种现象是由晶体内部的结构变形引起的,其原理可以用固体电荷铃铛模型来解释。
二级标题2:压电纳米发电机结构压电纳米发电机的结构通常由压电材料、电极和底座三部分组成。
压电材料是实现能量转换的关键部分,一般采用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如铅锆钛矿(PZT)、锆钛酸铅(PZ)等。
电极是连接压电材料与电路的纽带,用于收集产生的电荷。
底座则用于提供结构支撑和固定压电材料。
二级标题3:工作原理压电纳米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压电效应和能量收集。
三级标题1:压电效应过程在外界施加压力的作用下,压电材料分子结构发生畸变,导致正负电荷的重分布。
这种电荷分布差异会生成电场,进而产生电势差。
通过形变效应,机械能被转化为电能。
三级标题2:能量收集过程在能量收集过程中,电极会收集分离产生的电荷,并将其存储在电容器中或直接输出给目标设备。
通过合理设计电极的形状、布局和压电材料的厚度,可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二级标题4:应用领域压电纳米发电机由于其微型化、高能量转换效率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三级标题1:微型传感器压电纳米发电机可以将微小机械振动转化为电能,为微型传感器提供可持续的电源。
这对于一些数据采集、环境监测等领域非常重要。
三级标题2:生物医学器械压电纳米发电机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生物医学器械提供能量支持。
例如,可用于植入式医疗设备、智能假肢等。
三级标题3:智能设备压电纳米发电机可以将机械振动、身体热能等转化为电能,为智能设备提供能源。
压电性质纳米线发电机

基于ZnO纳米线压电性质的发电机纳米材料期中考试论文摘要:基于纳米结构的ZnO压电纳米发电机(NGs),由于其特殊的压电效应和小尺寸效应,可以收集环境中的能量(比如声能,振动能)并将其转化为电流。
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压电电流,给诸多微电子器件供能。
这种供能方式无疑将会给未来的无线电子器件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动力。
佐治亚理工大学的王中林研究组在这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该研究组开发了两种ZnO纳米发电机,一种是通过超声波驱动并产生直流电的发电机,虽然这种发电机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引出了压电电流,但这种发电机的稳定性以及发电效率都比较低,在实际的应用和制造过程中不太理想。
后来该研究组改进了发电机的发电方式,利用嵌于软物质里面的ZnO纳米线的往复弯曲来产生电流,这种发电方式的稳定性和发电效率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实际的应用前景不太大。
两种发电机的基本原理是相似的,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外力驱动产生压电电流;第二,利用MS结的整流性质将产生的微电流整合,产生可观测的现象。
本文将结合王中林的研究对这两种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做相关的论述,并对纳米压电材料的应用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压电效应简介当晶体受到某固定方向外力的作用时,内部就产生电极化现象,同时在某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撤去后,晶体又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当外力作用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晶体受力所产生的电荷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如果按一定方向对水晶晶体上切下的薄片施加压力,那么在此薄片上将会产生电荷。
如果按相反方向拉伸这一薄片,在此薄片上也会出现电荷,不过符号相反。
挤压或拉伸的力愈大,晶体上的电荷也会愈多。
如果在薄片的两端镀上电极,并通以交流电,那么薄片将会作周期性的伸长或缩短,即开始振动。
在纳米尺度范围内的ZnO线晶体,在(001)或(00-1)方向具有明显的压电性质。
图二为制备的纳米线ZnO晶体阵列。
二.金属-半导体结(MS)及其整流性质的简介。
纳米发电机技术及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纳米发电机技术及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科技飞速发展,许多领域都得到了新的突破。
而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不断关注,新的能源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其中一种备受瞩目的新型能源技术就是纳米发电机技术。
本文将会从什么是纳米发电机技术开始,深入探讨它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以及它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纳米发电机技术纳米发电机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能源转换技术,它通过利用微小的机械运动来收集能量。
它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压电效应,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压电效应是指一种材料在受到压力或扭曲时能够产生电荷分布的现象。
纳米发电机技术使用的材料通常是一些高效的压电材料,如锆酸铅酒石酸钠(PZT)、硼酸钛条(BT)等。
纳米发电机技术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尺寸非常小,一般只有几纳米甚至更小。
这能够使得它可以应用于一些传统能源收集技术无法达到的场景。
比如说,纳米发电机技术可以用于收集潮汐能、风能和机械振动等微小的能源,以此来实现能源的收集和转换。
二、纳米发电机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1.可穿戴设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可穿戴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在可穿戴设备中,电源的问题也是一大难题。
传统的电池在使用寿命和充电方面有很多的限制。
而纳米发电机技术可以通过收集人体运动产生的微小能量来充电,从而使得可穿戴设备更加便捷、实用。
2.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的基础设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也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
而随着纳米发电机技术的应用,城市的基础设施可以更好地实现能源的收集和利用。
例如,在道路交通中,通过利用汽车行驶时产生的振动来收集能量,可以为城市公共照明提供电力。
又如,在公园里,通过收集人流的步履声来收集能量,可以为公园的灯光提供电力。
3.环保纳米发电机技术是一种绿色的技术,可以使得能源的收集更加环保。
它可以收集到一些传统能源收集方式无法收集到的能量,从而使得能源的利用更加高效,并且减少能源浪费。
同时,在一些偏远地区等场景中,纳米发电机技术也可以成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卷( $%%& 年) ’’ 期! ! ! ! ! ! ! ! ! ! ! ! ! ())*: ++,,,- ,./0- 12- 23
・ 987・
特约专稿 感器都需要电源, 一般来说, 这些传感器的电源都是 直接或者间接来源于电池& 如果这些传感器能从生 物体内自己给自己提供电源, 从而实现器件和电源 的同时小型化, 这是科学家们一直所梦寐以求的& 因 此, 开发出能将运动、 振动、 流体等自然存在的机械 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无需外接电源的纳米器件的 新型纳米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一技术在大 大减小电源尺寸的同时提高能量密度与效率, 在集 成纳米系统的微型化方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最近, 我们利用竖直结构的氧化锌纳米线的独 特性质, 成功地在纳米尺度下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纳米发电机& 这一重大发现 .//0 年 1 月 23 开启了纳米科学和技术的新篇章, 日出版 的 美 国 4+)5,+5 周 刊 对 此 进 行 了 长 篇 的 报 道
[ 1] [ :] [ 0] 类最 多, 如纳米线 、 纳米带 、 纳米条 、 纳米
环
[ 6]
、 纳米弓形结构
[ ;]
、 纳米螺旋结构
[ <]
等& 尽管大
量的研究已经证明纳米线及纳米器件、 纳米带有很 多应用, 但目前很少有人研究这些纳米体系对能量 的需求& 氧化锌纳米线之所以能完成机械能到电能的高 效转变, 与其同时具有半导体以及压电特性密切相 关& 常规的压电材料, 如 =8> 等, 通常为绝缘体& 尽 管将它们弯曲或压缩也能产生电势变化, 但由于它 们无法与金属形成具有单向导电性质的肖特基势
特约专稿
压电式纳米发电机的原理和潜在应用
王! 中! 林 4
( 佐治亚理工学院材料和工程系! 亚特兰大 佐治亚州! "%""$ 5 %$6#! 美国) ( 北京大学工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系! 北京! ’%%78’ ) ( 国家纳矿结构氧化锌纳米线具有半导体性能和压电效应- 用导电的原子力显微镜探针针尖去弯曲竖直生长 的氧化锌纳米线, 在纳米线的内部和外部分别造成压缩和拉伸, 这种独特结构导致了弯曲纳米线的内外表面产生反 极性的极化电荷, 借助半导体性质的氧化锌纳米线和其金属尖部的肖特基势垒将电能暂时储存在氧化锌纳米线内, 并可用导电的原子力显微镜探针接通这一电源, 向外界输电, 从而完美地实现了在纳米尺度上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该纳米发电机的发电效率可以达到 ’89 —"%9 , 此项重要的科学发现将为自发电式纳米器件奠定物理基础- 文章介 绍了它的工作原理和潜在应用关键词! ! :3; 纳米线, 压电效应, 纳米发电机, 自发电
! @A(. 93 之间的晶体取向关系允许生成一层薄而连 续的 8,9, ! @A(. 93 基底作为一个连接纳米线的金属 ( *) ) & 纳米线沿 导电电极 用 于 测 量 电 流 值( 图 2 [ ///2 ] 方向生长, 侧面方向为 { /222 } (图 2 ( F) ) & 在纳米线尖部的大部分金颗粒要么在生长的过程中 蒸发掉, 要么在扫描过程中被 AGH 针尖扫落掉, 使 大部分纳米线生长前端没有金颗粒或者只有一个仅 能覆盖部分顶端的半球状金颗粒 (图 2 ( F) 的内插入 部分) & 为了便于测量, 我们制备了相对密度较小、 长度较短 ( /& . —/& : "? ) 的纳米线阵列, 这样 AGH 就能够接触单根纳米线了& 用镀金属铂 ( =") 的硅针尖通过 AGH 进行测量, 锥形角是 6/I& 矩形悬臂的力常数经校准为 /& 60 J K ? (图 2 ( +) ) & 在 AGH 的接触模式中, 保持针尖和样 品表面为 :,J 的力不变& 针尖沿 8,9 纳米线的顶端 扫描, 针尖的高度通过纳米线的表面形貌和接触的 作用力来调整, 室温下纳米线的热振动可以被忽略& 为了使纳米线底部导电, 用银胶镀层将基底表面的 (大的) 8,9 薄膜与测量电路相连接& 当针尖扫过纳 米线时, 通过一个外部负载 " D L ://H# 的电阻, 可 以检测到连续的输出电压信号( 注意电压信号的具
图 ’! 纳米尺度内用垂直的 435 纳米线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
[’] 实验设计图 -( 1 ) !67/$ 5" 上的 435 纳米 线 阵 列 的 89: 图
像( ;)435 纳米线的 <9: 图像, 表示没有金颗粒存在的纳米 线和顶端有一个很小的金颗粒存在纳米线的典型结构- 每一根 纳米线都是一个单晶, 且形状均一- 中间的插入部分: 从一根纳 米线中得到的电子衍射图样- 大部分纳米线的顶端没有金粒子右边的插入部分: 有一个金颗粒的纳米线的图像( 2 )通过一个 导电 7=: 针尖使一根压电纳米线弯曲产生电流的实验装置以 ! > 的电阻值 及实验过程- 纳米线的底部接地, 外加一个负载 ! > , 比纳米线的电阻 ! ? 大得多- 7=: 以接触模式沿纳米线阵列扫描
!"#$%#&#’()"’ *+*%,#*#)+(%)-— — — (.#") /)"*’"/&# +*0 /%(#*("+& +//&"’+("%*<=>? :(@3ABC03 4
( !"#$%&"’( )*&$+*$ "+, -+.&+$$%&+.,/$0%.&" 1+(##$ 03 4$*5+0’0.6,7#’"+#",/7 "%""$ 5 %$6# , 8)7) ( 9$:"%#;$+# 03 7,<"+*$, !"#$%&"’( "+, ="+0#$*5+0’0.6,>0’’$.$ 03 -+.&+$$%&+.,?$@&+. 8+&<$%(,A$&B&+. ’%%78’ ,>5&+") ( ="#&0+"’ >$+#$% 30% ="+0(*&$+*$ "+, 4$*5+0’0.6,A$&B&+. ’%%%7% ,>5&+")
12-()+’(3 3 <D (1ED 2@3EDF)DG 313@H21/D ID2(13021/ D3DFAJ 03)@ D/D2)F021/ D3DFAJ KJ ID13H @L *0DM@D/D2)F02 M032 @N0GD 313@,0FD 1FF1JH- O(D 1/0A3DG 313@,0FDH 1FD GDL/D2)DG ,0)( 1 2@3G.2)0ED 1)@I02 L@F2D I02F@H2@*D )0* 03 2@3B )12) I@GD- O(D 2@.*/03A @L *0DM@D/D2)F02 13G HDI02@3G.2)03A *F@*DF)0DH 03 M032 @N0GD 2FD1)DH 1 H)F103 L0D/G 13G 2(1FAD HD*1F1)0@3 12F@HH )(D 313@,0FD 1H 1 FDH./) @L 0)H KD3G03A- O(D FD2)0LJ03A 31).FD @L )(D P2(@))QJ K1FF0DF L@FIDG KD),DD3 )(D ID)1/ )0* 13G )(D 313@,0FD /D1GH )@ D/D2)F021/ 2.FFD3) AD3DF1)0@3- O(D DLL020D32J @L )(0H *0DM@DB /D2)F02 *@,DF AD3DF1)@F 0H DH)0I1)DG )@ KD ’89 )@ "%9 - O(0H 1**F@12( (1H )(D *@)D3)01/ @L 2@3EDF)03A ID2(13021/ , E0KF1)0@31/ ,13G R @F (JGF1./02 D3DFAJ 03)@ D/D2)F020)J L@F *@,DF03A 313@GDE02DH- O(D K1H02 *F0320*/DH 13G *@)D3)01/ 1**/021)0@3H 1FD FDE0D,DG4#56%)0-3 3 :3; 313@,0FD,*0DM@D/D2)F020)J,313@AD3DF1)@F,HD/LB*@,DFD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物理
特约专稿 停滞时间为 $BH, 比电压峰值的平均寿命时间%- &BH 要长 (图 $ ( I) ) , " > 到达最大值的峰可能就由于针 尖扫描 “ 缓慢” 而丢失, 所以 " > 只表示一个被截了 的尖 (图 $ ( 2) 中的箭头记号) - 尖峰可以在纳米线 位置处和针尖每次扫描得到的纳米线输出电压处被 连续识别- 当针尖开始挤压纳米线时, 没有观察到电 压输出 (图 $ ( I) ) ; 当纳米线的偏转量接近最大值 时检测到 " > - 纳米线被 7=: 针尖释放后, " > 降到 %, 表明在 7=: 扫描纳米线将要结束时能检测到压 电输出通过增大针尖扫描频率和减小扫描范围, 我们 可以进一步完善和分析放电峰值的形状- 图 $ ( J)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