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发电机专利技术综述

合集下载

可穿戴摩擦电纳米发电机:机理、结构与应用

可穿戴摩擦电纳米发电机:机理、结构与应用

可穿戴摩擦电纳米发电机:机理、结构与应用目录1. 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 (3)1.3 研究意义 (4)2. 可穿戴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概述 (5)2.1 摩擦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6)2.2 纳米发电机的分类与特点 (8)2.3 可穿戴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发展历程 (9)3. 可穿戴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制备方法 (11)3.1 材料选择与表面处理 (12)3.2 纳米发电机的结构设计 (12)3.3 制备工艺与参数优化 (13)4. 可穿戴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性能分析 (15)4.1 发电效率与输出电压稳定性 (17)4.2 温度对性能的影响 (18)4.3 湿度与氧气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19)5. 可穿戴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应用研究 (20)5.1 能量收集与存储 (21)5.2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 (23)5.3 生物医学应用(如植入式医疗器械) (24)5.4 其他潜在应用领域 (25)6. 结论与展望 (27)6.1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28)6.2 存在问题与不足之处 (29)6.3 进一步研究方向建议 (30)1. 内容描述本文献旨在探讨可穿戴摩擦电纳米发电机这一新兴技术,涵盖其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和潜在应用。

我们将深入介绍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机理,阐释通过摩擦产生电荷转移的过程以及影响发电效率的因素,包括材料选择、结构几何特征和运动模式等。

我们将系统地介绍不同类型可穿戴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结构设计特点,从基于静电层积电缆、纳米管阵列、混合结构等方面来分析其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我们将展望可穿戴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在自供能穿戴设备、健康监测、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1.1 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的不断创新,可穿戴设备因其便携性和与人类生理活动的直接关联,成为了各领域研究的热点。

这类设备涵盖健康监测、能源自给、人机交互等多个方面,并试图通过集成化设计与应用增强用户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国外学者对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发现的评价

国外学者对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发现的评价

国外学者对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发现的评价
摩擦纳米发电机作为一种新型的能量转换技术,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他们对这一发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摩擦纳米发电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国外学者对摩擦纳米发电机的高效能量转换效果赞赏有加。

他们指出,摩擦纳米发电机利用纳米材料之间的摩擦产生微小的机械能,然后通过精密的电子装置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这种能量转换的效率极高,且能够从微小的能源中提取出稳定的电能。

这一特点使得摩擦纳米发电机成为一种非常可靠和高效的能量转换技术。

国外学者对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应用前景表示乐观。

他们认为,摩擦纳米发电机可以广泛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传感器等微型电子设备中。

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可以嵌入各种微型设备中,为其提供稳定的电源。

这为微型电子设备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国外学者还对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环保特性给予了肯定。

他们指出,摩擦纳米发电机不需要外部能源供应,完全依靠摩擦产生的微小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因此无需消耗化石燃料等有限资源,也无需排放有害物质。

这一特点使得摩擦纳米发电机成为一种清洁、环保的能源转换技术,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国外学者对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发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们认为摩擦
纳米发电机具有高效能量转换效果、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环保特性。

这一发现为能源转换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我们对这一发现的评价也应该与国外学者的观点相一致,认识到摩擦纳米发电机的重要性和潜力,并积极推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

纳米发电机的原理和应用

纳米发电机的原理和应用

纳米发电机的原理和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纳米技术越来越成为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

通过利用纳米科技,我们可以创造出许多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其中之一就是纳米发电机。

纳米发电机是一种利用纳米材料的光、热、压电效应等特性,将环境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那么,纳米发电机的原理和应用是什么呢?本文将对其进行探讨。

一、纳米发电机的原理纳米发电机利用纳米材料的光、热、压电效应将环境能量转化为电能。

纳米发电机的核心设备是纳米发电器件,这些器件包括纳米发电机芯片、薄膜电池、压电发电器等。

这些器件都是通过将纳米颗粒植入到基质材料中来实现的,这些纳米颗粒通常都是由铁、镍、钛等金属材料制成的。

纳米发电机的原理主要分为以下三个过程:1. 光电转换。

当纳米发电器件处于光照环境下时,纳米材料的半导体效应会促使电子在固体材料中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2. 热电转换。

当纳米发电器件处于温差环境下时,纳米材料的热电效应会使电子在固体材料中形成电流。

3. 压电转换。

当纳米发电器件受到压力作用时,纳米材料会产生压电效应,形成电流。

以上三个过程都可以将纳米发电器件转化成为“自供电器件”。

二、纳米发电机的应用纳米发电机可以将环境能量转化为电能,可以应用于众多场合。

以下是几个具体的应用场景。

1. 绿色无线传感器网络在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的电源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因为传感器的电池很难更换。

而纳米发电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将纳米发电机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可以给传感器提供恒定的电源,从而减少电池更换的频率。

2. 生物医学领域纳米发电机可以利用人体内的机械能或化学能等来为医疗设备供电,例如通过人体运动来驱动假肢等设备。

同时,纳米发电机在医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医学检测等领域。

3. 智能家居领域在智能家居领域中,纳米发电技术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将纳米发电机应用于家庭门锁系统,可以使门锁系统具备自供电能力;或将其应用于儿童玩具中,可以将儿童的行动转化为电能。

纳米发电机工作原理

纳米发电机工作原理

纳米发电机工作原理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浪潮下,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新的能源技术。

纳米发电机便是其中一项创新的能源技术。

本文将介绍纳米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1. 概述纳米发电机是一种基于纳米技术的发电装置,尺寸非常小,仅有几纳米。

它可以将环境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具有很高的能量捕获效率。

2. 纳米材料纳米发电机采用了先进的纳米材料,例如碳纳米管、石墨烯和氧化锌等。

这些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优异的电导特性,使得纳米发电机能够高效地捕获能量并转化为电能。

3. 压电效应纳米发电机利用压电效应来产生电能。

当纳米材料受到力或压力作用时,晶格结构产生畸变,导致电荷分离。

这种分离的电荷会形成电场,从而产生电能。

4. 热电效应除了压电效应,纳米发电机还可以利用热电效应来产生电能。

当纳米材料的温度差异较大时,会产生电荷分离,形成电场,从而实现能量转换。

5. 应用前景纳米发电机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它可以嵌入到各种微型设备中,如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和传感器等,实现自动发电,减少对外部电源的依赖。

其次,纳米发电机可以应用于能量收集和储存领域,为微型电子设备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此外,纳米发电机还可以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如体内植入物和生物传感器等,为医疗设备提供独立电源。

6. 挑战与展望尽管纳米发电机具有巨大的潜力,但目前还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纳米发电机的制备工艺和材料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其次,纳米发电机需要满足小型化和高效能的要求,对工艺和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纳米发电机在商业化应用上还面临着成本和可持续性的问题。

展望未来,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纳米发电机有望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不断的研究与改进,我们可以期待纳米发电机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更加便携、高效且环境友好的能源转换。

纳米发电机的出现将为人类带来更加便捷和可持续的能源生活。

高电压摩擦纳米发电机综述

高电压摩擦纳米发电机综述

高电压摩擦纳米发电机综述
高电压摩擦纳米发电机是一种利用纳米材料之间的摩擦产生高电压的发电装置。

它是一种新兴的纳米发电技术,在能量转换和收集领域具有潜力。

高电压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纳米材料之间的摩擦产生电荷分离。

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材料通过摩擦接触时,它们之间会发生电子的转移和分离,产生电荷积聚。

通过设计合适的结构和材料组合,可以使得电荷分离达到高电压水平。

目前,高电压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上:一是利用纳米材料之间的摩擦产生高电压,例如利用纳米线、纳米颗粒等材料的摩擦效应;二是利用纳米结构的形变和变形产生高电压,例如利用纳米片、纳米柱等材料的弯曲或拉伸变形。

高电压摩擦纳米发电机具有一些突出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它可以实现高效能的能量转换和收集,利用微小的机械运动产生大量电能。

其次,它可以在微纳尺度上实现,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适用于尺寸限制的应用场景。

此外,高电压摩擦纳米发电机无需外部能源供应,可以自给自足地提供电能。

然而,高电压摩擦纳米发电机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纳米材料之间的摩擦效应往往较小,难以产生足够高的电压。

其次,纳米结构的制备和组装技术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此外,高电压摩擦纳米发电机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
方面的问题。

综上所述,高电压摩擦纳米发电机是一种具有潜力的纳米发电技术,可以实现高效能的能量转换和收集。

尽管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但随着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电压摩擦纳米发电机有望成为未来微纳尺度能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热释电纳米发电机

热释电纳米发电机

热释电纳米发电机
1 热释电纳米发电机的原理
热释电纳米发电机是一种能够将自然温度差转化为电能的小型发
电设备,其原理是基于热电效应,通过使用极微小的热电元件,将温
度差转化为电流输出。

其基本元件是由温度敏感材料(如氧化钛)和
金属电极组成的敏感元件,材料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电荷分布不均的现象,从而形成电流。

由于其体积小、效率高等优点,热释电纳米发电
机已经成为了微机电系统和智能设备等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

2 热释电纳米发电机的应用场景
由于热释电纳米发电机具有超低功耗、高能效和可嵌入性等优点,因此其在多个领域都有应用前景。

(1)能源收集:可以利用热释电纳米发电机将环境中的热能收集
起来,用于供电微型电子设备、传感器等,如智能手机、手表、医疗
器械等。

(2)环境监测领域:可以将热释电纳米发电机嵌入到建筑物、道
路等结构中,收集环境温度信息,同时提供供电支持,实现智能环境
监测与控制。

(3)战术设备领域:热释电纳米发电机可以作为拟制轻便、隐蔽
的战术设备的能量来源,如无人机、夜视仪、指示灯等。

3 热释电纳米发电机的发展前景
随着物联网技术及传感器的广泛应用,热释电纳米发电机成为了
研究热电能转化的新领域。

热释电纳米发电机的优点在于其简单、易
于制造成本低廉、稳定性好,因此其在可穿戴设备、嵌入式电子设备、环境监测、无源传感器等领域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热释电纳
米发电机仍然存在着性能稳定性、材料研发等问题,但随着相关技术
的不断成熟,相信热释电纳米发电机会成为未来新型微动力应用的主
要来源之一。

基于p-n结的摩擦伏特纳米发电机的研究_概述说明

基于p-n结的摩擦伏特纳米发电机的研究_概述说明

基于p-n结的摩擦伏特纳米发电机的研究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寻找可替代传统能源的新兴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背景下,纳米发电技术作为一种新颖且有潜力的能量收集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摩擦伏特纳米发电机是一种基于p-n结原理的纳米发电器件,通过滑动或振动运动中产生的摩擦力来转化成电能,具有高效、环保、可靠等优点。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p-n结的摩擦伏特纳米发电机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基本原理和结构设计、先前研究中使用的材料和方法以及实验结果与性能评价。

同时,文章还描述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并分析基于p-n结的摩擦伏特纳米发电机在能源收集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先前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我们将提出该技术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和改进方向,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通过深入探讨摩擦伏特纳米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以及材料选择等方面内容,我们期望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指导。

请问还有什么我可以帮助您的吗?2. 摩擦伏特纳米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1 p-n结的基本原理和作用在摩擦伏特纳米发电机中,p-n结起着重要的作用。

p-n结是指半导体材料中两种不同掺杂类型(p型和n型)相邻区域的结合面。

p型区域中掺入了通过三价元素(如硼)引入的杂质,形成带正电荷的空穴;而n型区域中则掺入了通过五价元素(如磷)引入的杂质,形成带负电荷的自由电子。

当p-n结两侧加上外加电场时,这些载流子将会被推向反方向,形成内建电场。

该内建电场能够使得摩擦产生的静电能转化为一定大小的工作功率。

2.2 摩擦伏特纳米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摩擦伏特纳米发电机利用物体间相对运动产生摩擦力,并通过该摩擦力在微纳尺度上引起细小变形。

这种摩擦变形可改变半导体材料(p-n结)内部载流子分布状态,进而改变内建电场分布。

当摩擦力修正了p-n结的电势能垒时,载流子将发生重组,从而产生一个电荷偏压。

摩擦纳米发电机原理

摩擦纳米发电机原理

摩擦纳米发电机原理摩擦纳米发电机是一种利用摩擦产生的微小能量来驱动发电的装置,它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是一种非常具有应用潜力的新型能量转换技术。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原理基于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和摩擦产生的微小电荷,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原理。

首先,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核心部件是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表面能,这使得纳米材料在摩擦过程中能够产生大量的电荷。

同时,纳米材料的尺寸非常小,因此在微观尺度上摩擦产生的电荷密度非常高,这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高效发电提供了基础。

其次,摩擦纳米发电机利用了纳米材料的压电效应。

当纳米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其晶格结构会发生微小变形,从而产生电荷分离和电势差。

这种压电效应使得摩擦纳米发电机能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能量的转换和存储。

此外,摩擦纳米发电机还利用了纳米材料的热电效应。

在摩擦过程中,纳米材料会因为局部热量的变化而产生温差,从而产生热电效应,即产生电荷分离和电势差。

这种热电效应为摩擦纳米发电机提供了另一种能量转化的途径,增强了发电效率。

最后,摩擦纳米发电机利用了纳米材料的压电效应和热电效应的协同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摩擦纳米发电机往往会同时利用压电效应和热电效应,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纳米材料的结构和组成,使得摩擦纳米发电机能够更加高效地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微能源的收集和利用。

总之,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原理基于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和摩擦产生的微小电荷,利用了纳米材料的压电效应和热电效应,实现了机械能到电能的高效转换。

摩擦纳米发电机具有体积小、功率密度高、使用方便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为微型电子设备、传感器、可穿戴设备等领域提供新的能源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发电机专利技术综述
发表时间:2018-06-25T16:39:00.15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作者:陈小玲胡洋
[导读] 摘要:纳米发电机收集能量种类繁多,能够收集空气流动、水体流动和人体活动等在内的多种能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天津市 300300)
摘要:纳米发电机收集能量种类繁多,能够收集空气流动、水体流动和人体活动等在内的多种能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比如,利用纳米发电机制备的传感器阵列能够准确定位和检测压力;用来检测人流密度;在汽车上车轮上安装纳米发电机能够将汽车运动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在人的鞋底安装纳米发电机,能够实现一边走路,一边产生电能;基于人体的纳米发电机能够检测脉搏震动,实现健康检测等等。

纳米发电机体积小、质量轻、可应用区域范围大,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纳米;摩擦
一、专利技术现状分析
1、压电纳米发电机
压电纳米发电机是以压电效应为工作原理,由压电材料和导电电极构成的三明治结构器件。

压电效应是指当压电材料表面受到某个方向的作用力变形时,其内部会产生电极化现象,同时在材料的两个相对表面上分别产生正负电荷,当施加的作用力撤去以后,压电材料又会恢复到不带电状态。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于2013年5月2日申请了一篇关于压电纳米发电机的专利(CN103780143A),本发明压电纳米发电机的一种典型结构,包括:下电极层 11、置于下电极层上表面的第一绝缘层12、置于第一绝缘层上表面的压电层10和压电层10之上的上电极层21,发电机的厚度小于 20μm。

其工作原理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压电层中具有压电性质的材料因受到的应力发生变化而在上下表面之间产生电势差,驱动外电路负载中的电子通过与上电极层21和下电极层11相连的导线进行流动,从而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其中,第一绝缘层12为发电机提供了一个防止电荷通过压电层10与下电极层11之间的界面进行传输和聚集的强大势垒,能够有效的提高发电机的电信号输出性能。

基于同样的道理,还可以在上电极层21和压电层10之间再增设第二绝缘层22,并且该第二绝缘层22的上下表面分别与上电极层 21和压电层10贴合,具体参见上图2所示。

为了提高压电纳米发电机的输出性能,还可在压电层10中的压电材料上设置微纳结构,如上图所示,以增加器件在变形过程中的稳定性,该微纳结构可为纳米线、纳米颗粒、纳米棒、纳米管或纳米花,特别是由纳米线、纳米管或纳米棒组成的纳米阵列。

为了使压电层能够更好的形成微纳结构,可在第一绝缘层12的上表面先制备一层种子层101,具体如上图3所示。

2、摩擦纳米发电机
摩擦纳米发电机是利用摩擦电效应和静电感应相结合原理收集环境机械能产生电能的器件。

摩擦带电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是对于大多数器件,尤其是对电子器件而言,这种现象都是有害的。

然而,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问世却改变了这一现象。

器件弯曲时,两种有机薄膜材料相互摩擦,分别在其表面产生两种极性相反的电荷,然后器件恢复原状,为了平衡两种材料上电荷产生的电场,上下两层铂金电极上会产生相应量的感应电荷,驱动了电子在外电路中流动,从而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于2014年1月24日申请了一篇关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专利(JP2016-510205A),本发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一种典型结构包括:第一摩擦层10、与第一摩擦层10下表面接触放置的第一导电元件11、第二摩擦层20、与第二摩擦层上表面接触放置的第二导电元件21,第一摩擦层10的上表面与第二摩擦层20的下表面相接触,在外力的作用下,第一摩擦层10与第二摩擦层20的接触界面能够发生相对滑动,同时接触面积发生变化,从而通过第一导电元件11和第二导电元件21向外电路输出电信号。

其工作原理是:在有外力F使第一摩擦层10的上表面与第二摩擦层20的下表面发生相对滑动摩擦时,由于第一摩擦层10的上表面材料与第二摩擦层20的下表面材料在摩擦电极序中存在差异,引发表面电荷转移(参见上图(a)),为了屏蔽由于错位而残留在第一摩擦层10和第二摩擦层20中表面电荷所形成的电场,第一导电元件11 中的自由电子就会通过外电路流到第二导电元件21上,从而产生一外电流(参见上图(b));当反方向施加外力F时,第一摩擦层10或第二摩擦层20 的相对滑动错位消失,两导电元件恢复原状,第二导电元件21中的电子流回第一导电元件10,从而给出一相反方向的外电流,如此往复,形成交流脉冲电流。

(2)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于2014年4月4日申请了一篇关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专利(CN104980058A),其包括外部封装层1和设置在外部封装层1内部的摩擦发电组件2。

摩擦发电组件2包括第一发电部21和第二发电部22,其中,第一发电部21和第二发电部22之间形成有气体空腔23,气体空腔23中填充有隔离第一发电部21和第二发电部22的气体,此外,第一发电部21和第二发电部22上还连接有输出引线5;摩擦发电组件2中的第一发电部21包括第一电极层211,第二发电部2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电极层221和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222。

其中,第一电极层211和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222相对设置形成摩擦界面,第一电极层211和第二电极层221为摩擦发电组件2的输出电极,与外电路相连。

其工作原理是:受到外部负载时,承受负载的部分处的摩擦发电组件2中的第一发电部21和第二发电部22接触,也即第一发电部21向下弯曲,第一发电部21中的第一电极层211与第二发电部22中的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222表面相互摩擦产生静电荷,从而导致第一电极层211和第二电极层221之间出现电势差。

由于第一电极层211和第二电极层221之间电势差的存在,自由电子将通过外电路由电势低的一侧流向电势高的一侧,从而在外电路中形成电流。

当该摩擦发电组件2的各层恢复到原来状态时,这时形成在第一电极层211和第二电极层221之间的内电势消失,此时已平衡的第一电极层211和第二电极层221之间将再次产生反向的电势差,则自由电子通过外电路形成反向电流。

通过反复摩擦和恢复,就可以在外电路中形成周期性的交流电信号。

四、发展趋势预测
纳米发电机的发明可以被视为从科学现象到实际应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里程碑,可取代传统的蓄电池技术作为多种便携电子器件和微纳器件的自驱动电源设备。

比起当前的蓄电池技术,纳米发电机有多项优点,例如:(1)纳米发电机不需要使用重金属,使得其非常环保,不易造成环境污染;(2)纳米发电机可以由与生物体兼容的材料制备而成,嵌入到人体内也不会对健康造成伤害,可作为将来纳米生物器件的组成部分;(3)纳米发电机加工能耗非常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