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一章浮力等

合集下载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范例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范例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以及浮力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浮力的概念,了解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浮沉条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学会运用浮力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难点:浮力的计算,以及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算模型,实验器材(如物体、液体、测量工具等)。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浮力演示器展示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2. 知识讲解:(1)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3)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上浮、悬浮、下沉。

3. 例题讲解:运用浮力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如物体浮在液体表面的原因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如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等。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计算物体的密度。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4. 浮力的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为什么铁块在水中会下沉,而在盐水中会上浮。

(2)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已知物体的体积和水的密度。

2. 答案:(1)铁块在水中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而在盐水中上浮是因为盐水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

(2)浮力=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掌握情况,对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效果进行反思。

八年级上第一章有关浮力的计算及方法

八年级上第一章有关浮力的计算及方法

八年级上第一章有关浮力的计算及方法二、基本方法的运用1.判明浮沉状况、正确选用方法虽然有上述四种计算浮力的基本方法,但是并非在任何情况下这些方法都能单独用来求解浮力问题。

如平衡法,只适用于物体漂浮和悬浮情况。

因此,解题时须判明物体的沉浮状况。

在判别物体的沉浮时,常常需要利用以下隐含条件:若实心物体密度ρ物,液体密度为ρ液。

(1)当ρ物>ρ液,则物体会下沉。

物体静止时必浸没于液体底部。

(2)当ρ物=ρ液,物体静止时处于悬浮状态。

(3)当ρ物<ρ液,则浸没于液体中的物体会上浮,物体静止时必漂浮于液面。

例1体积为100厘米3的铝块分别放在水中和水银中,静止时铝块所受浮力各多大?在水中时,用弹簧秤测铝块重的读数应是多少?例2 一只铁球在空气中重3.12牛,全部浸没在水中重为2.5牛,问这个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ρ铁=7.8×103千克/米3) [解析] 这类题有多种解法。

解法一:比较密度。

先计算出铁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再计算出排开水的体积,即为球的体积,从而求出球的密度ρ球,再与铁的密度ρ铁相比较,就可知球是否空心。

F 浮=G —G '=3.12牛—2.5牛=0.62牛V 排水=gF 水浮ρ=千克牛米千克牛/8.9/100.162.033⨯⨯=6.3×10—5米3 ρ球=球铁V m =35103.6/8.912.3米千克牛牛-⨯⨯=5.05×103千克/米3因为ρ球<ρ铁,所以此球是空心铁球。

解法二:比较重力。

先由浮力知识求出铁球排开水的体积,然后求出具有这样体积的铁球的 重力,把这个重力与铁球的实际重力相比,如果大于实际重力则为空心。

F 浮=G —G '=ρ水gV 排水 V 排水=g G G ∙'-水ρ=0.63×10—4米 3 G =m 铁g =ρ铁gV 排水=4.82牛>3.12牛 所以是空心的。

解法三:比较体积。

先根据铁球在空气中的重力和铁的密度,求出有此重力的实心铁球应有的体积V 应,然后由浮力求出铁球的实际体积,再比较这两个体积,即能判定铁球是否空心。

八上 第一章 第3节 水的浮力

八上  第一章  第3节  水的浮力

八上第一章第三节水的浮力水的浮力【教学目标】1.确认水及其他的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知道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确认空气也有浮力。

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

2.能通过实验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知识归纳】1.浮力的产生原理2.阿基米德原理3.浮力的计算公式4.物体的沉浮条件5.浮力的应用【浮力】1.什么叫浮力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与竖直向下的引力相反)练习:画出下图中物体所收浮力的示意图2.浮力产生的原因注意:除非题目说明沉在液体底部的物体下表面与容器底部贴合,不然沉底的物体默认视为受到浮力3.阿基米德原理填空【提出问题】气体和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竖直向上的浮力,那么浮力的大小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当你躺在浴缸的水中时,会有一种了的感觉,同时浴缸的水面会。

●人变轻是因为人受到。

水面上升是因为人浸入水中后,。

【建立假设】浮力可能与物体所排开水的多少有关。

【实验验证】将物体逐渐浸入水中时,物块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增多,弹簧秤的读数逐渐,浮力逐渐。

●结论(定性):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有关,排开的水越多,浮力。

答案:变轻上升水的浮力排开了一部分水变小增大越大阿基米德原理,可表述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液=ρ液g V排液思考题:(1)当石块从水面上逐渐浸入水中并沉入到容器底部过程中,它受到的浮力是怎样变化的?(2)当船锚从水底(完全在泥土下面)被收起来至完全出水,它受到的浮力是怎样变化的?4.物体的沉浮条件方法:先进行受力分析,就能很快看出物体的沉浮提问:匀速下降的物体受到的浮力F1受到重力F2比较两个力的大小5.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G排液=ρ液g V排液练习:1.体积为50dm3的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多大?2.在抗洪抢险中,某村民自制了一个总体积0.7米3的竹筏,放入河水中时有 1/5体积浸入水中。

第一章 水的浮力及溶液—浙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含答案)

第一章 水的浮力及溶液—浙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水的浮力及溶液【知识要点】1. 浮力: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力。

(实质是物体上、下表面压力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表达式:F浮=G排液=ρ排gv排((ρ液指液体密度,ν排指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排取千克/米3,v排取米3)),浮力只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重力、形状及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2.物体的浮沉条件: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①F浮<G 下沉(ρ物>ρ液)②F浮>G 上浮(ρ物<ρ液)③F浮=G 悬浮此时V排=V物(ρ物=ρ液)④F浮=G 漂浮此时V排<V物(ρ物<ρ液)3.溶液:均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溶液中溶解的物质溶剂: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面形成的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

溶解度:一定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溶液时的溶质质量。

20℃时,易容物质-大于10克;可溶物-1-10克;微溶物-0.01-1克;难溶物,小于0.01克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4.物质分离办法:①结晶:溶液中的无法再溶解的固体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先加热再冷却;②沉淀;③过滤;④吸附;⑤蒸馏过滤要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侧;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典型例题】1.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

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³kg/m³,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是( )A.悬浮,1.0×10³kg/m³B.漂浮,0.95×10³kg/m³C.下沉,1.2×10³kg/m³D.漂浮,0.90×10³kg/m³2.把一铁块系在气球上,放入水中,恰好悬浮于水中某处,如图所示,现沿容器壁缓缓注入一些水,则铁块和气球将()A.仍然悬浮B.下沉C.上浮D.都有可能3.将甲、乙、丙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放在水中,如图所示,则浮力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无法确定4.除质量分数外,人们有时也用体积分数来表示溶液的浓度。

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 第1章 第3节 水的浮力 第1课时

浙教版科学8年级上册 第1章  第3节 水的浮力  第1课时
10
分层训练
11.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只有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才受到浮力,在空气中的物体不受浮力 B.乒乓球和玻璃球均浸在水中,则乒乓球受到浮力,玻璃球不受浮力 C.物体浸在液体中,由于受到浮力,物体的重力要变小 D.铁球浸没在水中缓慢下沉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铁球所 受浮力不变
八年级 科学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3节 水的浮力
1
01
聚焦教材
02
分层训练
2
聚焦教材
1.浮力 (1)定义:浸在___液__体_____(或__气__体___)中的物体受到的___液__体____(或 _气__体____)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总是___竖__直__向__上____。 (3)施力的物体:___液__体__或__气__体____。 (4)浮力产生的原因:___液__体__或__气__体__在__物__体__上__、__下__表__面__形__成__压__力__差____。
个力的大小是__2_0___N;如果将木块截去一半,则余下部分所受的浮力将
___减__小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15
分层训练
18.如图甲所示,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高为12 cm 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某同学探究圆柱形 物体A逐渐浸入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F与圆筒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
D.医用注射器
4
分层训练
3.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浮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上的 B.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 C.只有浮在液体表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浮力 D.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浮力专题知识点总结 强化练习 有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浮力专题知识点总结 强化练习 有答案

D.5:8
11.某物体重 0.3 牛,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水重 0.2 牛,则它受到的浮力为( )
A.可能为 0.25 牛
B.可能为 0.1 牛
C.一定为 0.3 牛
D.一定为 0.2 牛
12.一物体浮在某液面上,露出液面的体积占液面下体积的 1/3,则该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
之比为( )
A.3:4
B.4:3
C.1:3
D.3:1
13.甲、乙、丙三个不溶于水的固体,其质量和体积如表中所示,把它们分别轻轻放入水中,
表达式: F 浮=G 排液=ρ 液 gV 排液
2、浮力只跟 ρ 液和 V 排液,即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的重力有关,而与物体 浸入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形状、质量、密度、重力等无关。
3、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也就是:浸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小,等于它排开的气体所受到的重力,即:
F 浮=G 排气=ρ 气 gV 排
强化训练
①选择题 题型一【浮力产生的原因】 1.以下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2.物体在水中向下沉时( )
A.不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B.在水中受到的重力比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少些
C.在水中受到的重力比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大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把一个正方体,保持侧面竖直地浸没在液体里的不同深度处,则( )
F 浮=F-F′ 3、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4、气体也有浮力:气球、热气球,孔明灯。 知识点 2 阿基米德原理 1、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
在空气中测 G 到的重力 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G"
物体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 G´ 测物体
物体所受的 弹簧测力计的示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章 小专题:浮力的综合计算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章 小专题:浮力的综合计算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章小专题:浮力的综合计算一、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1. 物块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物块受到的浮力是1牛B . 物块的体积是2×10-4米3C . 物块的密度是3×103千克/米3D . 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2. 弹簧测力计吊着物块在空气中称时示数为1.6牛,当把物块总体积的浸入水中称时示数为0.6牛,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牛,物块的密度为________千克/米3。

当把物块总体积的浸入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牛,物块排开水的质量为________千克。

.3. 将重10牛的长方体木块A放入水平放置的盛水容器中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牛,若在木块上放另一物块B,使木块刚好全部压入水中,如图,若所加物块B的体积是木块A的,则物块B密度与木块A密度之比是________。

二、浮沉条件的应用4. 潜水器从刚好浸没时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合计10分钟,显示器上分别显示全过程深度曲线和速度图像如图,下列对潜水器分析正确的是()A . 在1—3分钟,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减小B . 在1—3分钟,受到水的浮力逐渐变大C . 在4—6分钟,都是处于水下静止状态D . 在6—8分钟,都是处于受力平衡状态5. 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牛,如图乙所示,小球一半浸在水中,测力计示数为2牛。

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牛,小球的体积为________厘米3。

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在水中稳定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牛。

三、浮力与密度的有关计算6. 如图所示,在一块浮在水面的长方体木块上放一质量为272克的铁块甲,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

拿掉铁块甲,用细线把铁块乙系在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在水中,则铁块乙的质量为A . 312克B . 237克C . 318克D . 326克7. 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乙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

八年级物理浮力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浮力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浮力知识点
1. 定义: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托”的力,这个力被称为浮力。

2.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受力物体是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3. 方向: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4. 产生原因: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为例,由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处的压强相等且随深度增加压强会变大。

因此,物体的侧面受到的压力相互抵消,但其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同,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F2,要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F1,两个压力的差值即表现为竖直向上的浮力,可表示为F浮=F2-F1。

5. 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
积有关,也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浮力就越大。

具体来说,可以分别研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的关系、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这些是关于八年级物理浮力的主要知识点。

对于这一主题的学习,建议结合具体实例和实验来进行深入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示一1.目前人类活动可以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是( )A.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B.全球大气的降水C.全球陆地地表径流输送D.局部地区的地表径流输送2. 可供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A.冰川水和地下水 B.河流水和湖泊水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3.今年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缺水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会造成水体污染D.浑浊的河水经过滤后可得到纯净物—水4. 电解水得到ag氢气,bg氧气,如果ag氢气的体积为4L,则bg氧气的体积为()A.2L B.4L C.8L D.16L5.在做水的电解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溶液的目的是 ( )A.增加水的导电性 B.可以增加氧气的量C.可以增加氢气的量 D.以上说法都正确6. 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

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闭合开关后观察到:①A、B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C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二1.两个体积相等的木球和铁球,用细线系住后放入水中时将能悬浮在水中,如图所示,则木球和铁球所受浮力 ( )A.木球较大B.铁球较大 C.两球一样大D.无法判断大小2.如图所示同一物体浸在甲液体中悬浮(图a),浸在乙液体中漂浮(图b),比较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及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和ρ乙的大小,肯定正确的是 ( )A.F甲=F乙,ρ甲=ρ乙 B.F甲=F乙,ρ甲<ρ乙C.F甲<F乙,ρ甲=ρ乙 D.F甲>F乙,ρ甲>ρ乙3.有一个实心物体,先后投入水中和酒精中。

物体静止后,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12牛和10牛(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

则物体在水中和在酒精中的浮沉状态应是()A、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B、在水中悬浮,在酒精中漂浮C、在水中沉底,在酒精中沉底D、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悬浮4.把一实心金属块浸在盛满酒精的杯中静止后,溢出酒精8g(ρ酒精=0.8×103kg/m3),若把这一金属块浸在盛满水的杯子中静止后,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A.15g B.12.5g C.10g D.8g5. 一木块漂浮在水面时2/5的体积露在水面,该木块密度,若把木块放在另一种液体中3/4的体积浸没在液体中,该液体的密度是。

6. 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某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将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0.2千克,底面积为20×10-4米2,高度为0.25米.求:(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杯子受到的浮力.(2)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3)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量程).展示三1.若某种液体是溶液,其必然是()A、只由一种固体溶解在一种液体里的混合物B、可由3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只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混合而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溶剂一定是水2. 20℃时从l00g氯酸钾饱和溶液中取出50g溶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氯酸钾溶液减少一半B.氯酸钾的溶解度减小一半C.溶质的质量减少一半D.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不变3.有关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 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会析出晶体C. 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其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时大D. 一定温度下,在物质W的饱和溶液中W的溶解量一定达到最大值4.将硝酸钾饱和溶液从40℃冷却到10℃,析出晶体后过滤,将滤液恢复到40℃。

如果此过程中溶剂没有损失,则与原溶液相比较,得到的溶液( )[双项]A. 仍是饱和溶液B. 浓度变小C. 浓度不变D. 变成了不饱和溶液5. 小兵同学发现:饱和食盐水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有少量晶体析出。

我认为在变化过程中正确的是( )A .溶液的质量会减少B .食盐的溶解度会减小C .食盐的质量分数会减小D .溶液的体积会增大6.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

该温度下,某氯化钠溶液的组成模型如右图,请你回答: (1)该溶液的溶质是 。

(2)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克水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填“变大”、“变小”、“不变”)展示四1.如图所示是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 物质的溶解度B .A 点表示t ℃时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a 、b 两物质都微溶于水D .a 中混有少量b 时不能用结晶法进行分离2. 今有6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欲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用的方法是( )A .把溶剂蒸发掉一半B .加入6g 硝酸钠晶体C .把溶剂蒸发掉30gD .加入20%的硝酸钠溶液30g3. 20毫升水倒入10毫升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中搅拌均匀,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式正确的是( )4. t ℃时KNO 3的溶解度为46g ,该温度下50g 水中加入25g KNO 3晶体,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31.5%B .33.3%C .25%D .46%5.mg 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少量晶体析出,此变化中,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正确的是( )6.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下图所示:他从瓶中倒出100毫升用于配制稀硫酸。

求:(1)这100毫升浓硫酸的质量是多少克?其中含溶质硫酸多少克?(2)欲配制1000克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多少毫升这种浓硫酸和多少克水反馈测评1.关于电解水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B、和负极相通的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是氧气C、和正极相通的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是氢气D、这个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2.将一个实心铁球分别放入水中、酒精中、水银中,已知P水银>p铁>p水>p酒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比水中大 B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最小C在水银中所受的浮力最大 D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一样大3. 4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60g40%的氢氧化钠溶液相混合,所得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25%B.30%C.32%D.40%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发生如图B所示的变化,则当时温度变化是(填“升温”或“降温”),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填“增多”或“减少”)5.实验课上,小明通过向水中加盐的方法,使原来沉在烧杯底部的鸡蛋慢慢由沉底变为悬浮最后漂浮起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A.鸡蛋由沉底到悬浮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B.鸡蛋由沉底到悬浮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小C.鸡蛋由悬浮到漂浮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D.鸡蛋由悬浮到漂浮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小作业1.如图,两个相同容器都盛满水,甲中有一个体积为50厘米3。

密度为0.5×103千克/米3的木块漂浮在水面。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并有1/3体积露出水面B.木块缓慢下压至浸没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不变C.木块全部压入水中两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和压强都相等D.取出木块后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都相等2.小明用热水配制了大半杯的饱和硝酸钾水溶液,溶液的温度是70℃,一个密度均匀的实心小球恰能悬浮在溶液中。

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小球将( )A、上浮B、下沉C、悬浮D、无法确定3. 重15牛的物体,浸没于装满水的容器后,溢出了5×10-4米3水,此物体将( )。

A.浮在水面上 B.沉到容器底C.悬浮在水中 D.无法判断4.温度不变,将一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部分溶剂蒸发掉,氯化钠晶体从溶液中析出()A. 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 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 溶质的溶解能力减弱D. 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减小5.实验室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50g,必须用到的一组仪器是()A.量筒、烧瓶、玻璃棒、蒸发皿B.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C.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试管D.量筒、烧杯、托盘天平、蒸发皿6.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晶体的过程(晶体不含结晶水),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A.溶液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7.要使100克10%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可采取的方法是()A. 再加入10克食盐B. 蒸发掉50克水C. 蒸发掉45克水D. 再加入100克10%食盐水8.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两条曲线有个交点,表示在t o 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2)根据曲线可以知道,更适宜用降温的方法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的是物质。

9.生产上要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来清洗钢材。

配制5000mL质量分数为10%硫酸溶液,(密度为1.06g/cm3)需要质量分数为98%硫酸(密度为1.84g/cm3)多少毫升?需水多少毫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