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必修三第八单元复习提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八单元复习提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程标准】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江苏08考试说明】(1)文学的主要成就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西方文学和苏联文学。
(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代表性作品。
(3)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电影的出现、电视的发明与发展、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知识梳理】一、文学的主要成就(一)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1、背景:18世纪末到19世纪,在法国革命冲击下,欧洲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
18世纪后半期,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迅速向欧美各国延伸。
世界局势处于剧烈的变革和动荡之中。
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
2、特点: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代表作:(二)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1、背景: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得到巩固,日益积聚的社会矛盾变得更加尖锐和复杂。
2、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代表作:(三)20世纪的西方文学 1、现实主义作品2、现代主义作品(1)背景: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带来了大动荡和大变化,使西方文学艺术产生重大变化,现代主义文学兴盛起来。
(2)代表作: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等待戈多》。
(3)特点: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历史必修三】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总结

用写实手法表现现实
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 和色的研究之中,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 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 色彩变化。印象画派后期进一步发展, 强烈主张个性的书法,作品大多线条粗 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意 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 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 文学 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含糊不 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 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家 美术 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艺术 上更趋于极端化 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大众化 、多元化,商业化趋势显著。 音乐 20世纪50年代爵士乐流行,60 年代以来摇滚乐成为主流
19世纪初,欧洲革 命和战争,社会动 荡不已。政治中的 黑暗、社会的不平 浪漫主义 等,使人们对启蒙 思想家设想的“理 性王国”深感失 望,努力寻找新的 精神寄托
文学
美术
音乐
19世纪30年代后, 资本主义国家的社 会矛盾日趋尖锐和 现实主义 复杂。浪漫主义的 幻想和呐喊不能满 足人们需要
文学
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 会风貌,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 恶,又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
形成背景 18世纪末19世纪 初,法国处于大革 新古典主 命前后的剧烈动荡 义 中,资产阶级追求 古代希腊罗马英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派别
特点 强调理性,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 为题材,在表现形式上,突出理性,注 重画面的严谨与和谐 在正式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 可以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 挖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 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形 象,想象力丰富,情节跌宕起 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 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的 完整和统一 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 理刻画,突出个人感受;风格 多样化;出现民族乐派
代表作 【法】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 》 【法】安格尔《泉》《路易十三的誓愿 》 【英】雪莱《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 米修斯》 【法】雨果《巴黎圣母院》 【德】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神话》 【法】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德】贝多芬晚年作品 【奥】约翰·施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 》 【意】威尔第《茶花女》 【法】比才《卡门》 【法】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英】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俄】普希金《叶普盖尼·奥涅金》 【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 【丹麦】安徒生的作品 【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 【美】马克·吐温的作品 【英】萧伯纳《苹果车》 【法】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 【俄】高尔基《母亲》 【法】米勒《拾穗者》《播种者》 【俄】列宾《伏尔加格勒河上的纤夫》 【法】莫奈《印象·日出》 【荷】凡·高《向日葵》 【法】塞尚的绘画作品 【法】罗丹《思想者。 【美】海明威《老人与海》 【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西】毕加索《格尔尼卡》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梳理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梳理
一、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1. 了解19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的主要成就
(1) 浪漫主义
兴起原因:人们对启蒙思想家描述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
特点:情节离奇,歌颂自由、光明和人性,鞭挞黑暗与腐朽。
成就:(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英国)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德意志)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2) 现实主义
兴起原因:工业革命后,欧美社会矛盾尖锐。
特点:关注社会现实,揭露批判社会罪恶。
成就:(法国)巴尔扎克:小说集《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
(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3) 现代主义
兴起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危机和社会矛盾使人们出现精神信仰危机。
特点:表现自我,手法怪诞。
成就:(美国)海明威综合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手法创作的《老人与海》。
(法国)贝克特:《等待戈多》。
2. 了解20世纪上半期的苏联文学
20世纪上半期,苏联文学高度繁荣。
高尔基的小说《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二、19世纪以来的世界美术
了解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及其代表作
第 2 页
第 3 页。
2022年高考历史学科知识要点解读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必修3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考试目标】
第22课识记: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及作者;20世纪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及作者。
理解: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第23课识记: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及作者;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及作者;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及作者;19世纪印象画派代表作及作者;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及作者。
理解: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
第24课识记:近代最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约翰·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
【考点解析】
1.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2.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生活的困苦。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总结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一)了解19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的主要成就1、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1)背景:①政治:法国大革命震荡了整个欧洲②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迅速延伸③思想:人们对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
(2)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中心:英、法两国成就最高(3)特点:不满现实,不再刻意突出理性,注重抒发感情,想象力丰富,追寻理想世界。
(4)代表人物及作品:2(1)背景:①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巩固;②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纷呈;③社会道德、文化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拜金主义;④浪漫主义不再适应社会现实(2)时间:19世纪30年代~20世纪初(第一次工业革命后)(3)特点:揭露和批判现实社会的罪恶,强调真实再现人物和景物。
20世纪作品:【易混(错)警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都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但浪漫主义侧重于对未来充满幻想,现实主义侧重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揭露。
3、现代主义文学(1)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及第三次科技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2)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后)(3)特点: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反传统,风格多元化。
(4)代表人物及作品: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4.20世纪的苏联文学(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布尔什维克党文艺政策的指导。
(2)特征:遵循文学党性原则和崇高的社会责任,体现社会主义内容。
((二)了解20世纪亚洲的杰出文学家及其代表作 印度:泰戈尔诗歌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和长篇小说《戈拉》等; 中国:鲁迅《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 正传》、《祝福》、《孔乙己》等。
日本: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等。
二、19世纪以来的世界美术三、19世纪以来的世界音乐:了解19世纪欧洲音乐艺术的主要成就1、浪漫主义音乐:德意志: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桥梁奥地利: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之王”2、欧洲歌剧成就:意大利:威尔第《茶花女》——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法国:比才《卡门》——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3、民族乐派(弘扬民族特性):俄国: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天鹅湖》四、19世纪晚期以来的影视艺术了解影视艺术的产生——“年轻的艺术”1、电影(被称为“第七艺术”)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电影短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电影艺术之父”美国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电影;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 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人教版必修三

第八单元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一节文学的繁荣课标: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
1、浪漫主义文学1)产生原因:法国大革命;知识分子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
2)特点: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鲜明得人物形象;构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戏剧情节跌岩起伏。
3)主要作家:a)法国:雨果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顶峰,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大仲马:《基督山恩仇记》b)英国:拜伦诗体小说〈(唐璜》;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c)德意志: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表达了其爱国情感。
2.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1)时间:19世纪30年代以后,2)特点: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现实;热衷于塑造和赞扬正面人物和英雄人物。
3)主要作家:a)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司汤达:《红与黑》莫泊桑:《项链》都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不朽之作。
b)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c)俄国:普希金《叶府盖尼奥涅金》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果戈里〈(死魂灵》;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那》和《战争与和平》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巨著。
4)时间:20世纪以来:a)英国萧伯纳:《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b)美国德莱塞:《美国的悲剧》3.现代主义:1)特点:强调集中表现自我,在表现方法上与传统的文学有很大差异2)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是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品。
4.苏联的文学1)社会主义文学:高尔基《母亲》奠定了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是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
2)解冻文学:20世纪50年代苏联出现了全盘否定斯大林模式的思潮,随之出现了触及尖锐社会问题的文学作品以爱伦堡的《解冻》为代表成为解冻文学。
5.亚非拉:民族文学繁荣1)印度:泰戈尔《戈拉》:2)中国鲁迅《呐喊集》,昭示着中国新文学时代的到来:3)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反映了拉美人民的生活和斗争。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D
1957年,若名小说《在路上》在 美国出版,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发问: “……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 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 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么 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下列 作品与《在路上》风格一致的是 A.《西风颂》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十日谈》
《围着时钟摇吧》 20世纪60年代:《时代在改变》
3、世界音乐的繁荣
原因: 传播技术的革命和交通的日益便捷 各国间的音乐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强 发展趋势:大众化、多元化
(三)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1、电影电视出现的条件
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 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长足 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 物质基础。
A
在某一流派的美术作品中,我们可 以感觉到艺术家表现了人们(包括艺术 家们自己)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 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消极、悲观和失 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中强烈的 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材料描述的美 术流派特征属于 A.现代主义 B.印象主义 C.现实主义 D.浪漫主义
A
(2012年江门调研· 23)以下是对某 艺术家的评价:“他没有固定的主 意,而且花样繁多,激昂或狂,可 亲可憎,诚挚或装假,让人喜欢又 招人讨厌,变化无常不可捉摸”。 下列作品属于该艺术家的是 A.《最后的晚餐》 B.《自由引导人民》 C.《向日葵》 D.《格尔尼卡》
(二)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
1、现实主义美术
(1)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2)代表作:法国米勒的《播种者》 《拾穗者》,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 的纤夫》
2、印象画派 (1)背景: ① 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 科学技术的进步 (2)特点:对光和色有浓厚的兴趣; 表现出丰富生命力和光色和谐的艺术风格 (3)代表作:早期法国莫奈的《日出· 印象》; 后期梵高的《向日葵》 塞尚擅长画静物 罗丹的《思想者》。
高二历史必修3第八单元知识点: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键入文字]
高二历史必修3 第八单元知识点:19 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历史系的戴安娜.诺维茨教授说:没有历史头脑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觉醒来,他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小编准备了高二历史必修3 第八单元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文学的主要成就
1、19 世纪的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
代表作有: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
(2)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社会现实。
代表作有: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社会百科全书),列夫托尔斯泰(俄国革命的镜子)《安娜卡列尼娜》等。
2、20 世纪文学
(1)西方文学: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托夫》,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等。
(2)苏联文学: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高尔基所著的《母亲》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二、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1)浪漫主义: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反映了1830 年法国的七月革命。
(2)现实主义: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3)印象主义:法国莫奈《日出印象》,荷兰扑向太阳的画家凡高是现代绘画之父,绘有《向日葵》。
(4)现代主义: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格尔尼卡》反映了法西斯德国对西班牙的侵略。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的出现:19 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
2、电视的发明与发展:20 世纪20 年代电视在英国出现;后来出现彩色电视机和卫星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考点解读考点提示文学的主要成就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知识经纬知识清单文学的繁荣1、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背景: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政局动荡;人们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___①___”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特点:反对封建制度,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以夸张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创作风格上富于幻想,情节跌宕起伏。
成果:法国雨果的《_____②______》(顶峰)歌颂人间的美、善和光明;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德意志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2、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背景:工业革命展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
特点:关注____③_____,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的形象。
成果: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英国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描述社会下层生活;俄国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
丹麦安徒生(同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易卜生(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其作品被称为“社会问题剧”)、美国马克·吐温(批判、痛斥了美国的种族歧视和拜金主义)的作品等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
3、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以来)背景:20世纪以来,工业化进程加快,两次世界大战和席卷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特点:集中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强调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成果: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的《____④_____》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
4、20世纪的苏联文学和亚非拉文学苏联文学:20世纪上半期,高尔基的《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亚非拉美的文学: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的索卡因等人的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美术的辉煌1、新古典主义美术(18世纪末19世纪初)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社会剧烈动荡。
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
特点:强调__①__,往往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在表现形式上,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成果:法国画家大卫的《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表现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统治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安格尔《泉》,展现了人体美与古典美的完美结合。
2、浪漫主义美术(拿破仑统治结束之后)背景:拿破仑统治结束以后,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寄托。
特点:注重表现人的感情,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
成果: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____②_____》。
3、现实主义美术(19世纪中期)背景: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的黑暗使人民对社会现实产生了不满和苦闷情绪。
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成果:法国米勒的《播种者》《拾穗者》等,反映农民的生活和情感;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突出了民族的忧患意识。
4、印象画派(19世纪后半期)背景:19世纪60年代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兴起。
特点:重视光、色的作用,强调捕捉光和色下的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成果:早期印象派:法国__③__的《日出·印象》。
后期印象派:荷兰凡高(“扑向太阳的画家”)的《向日葵》;法国塞尚擅长静物,色彩反差强烈,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5、现代主义美术(20世纪以来)背景: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受工业化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的视野。
特点: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种各样的复杂心理。
成果:西班牙毕加索的《____④____》,控拆了法西斯德国的罪行。
音乐与影视艺术(一)音乐的发展与变化1、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1)浪漫主义音乐流派(19世纪兴起)发展: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到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音乐走向鼎盛时期。
特点: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以突出个人感受,注重音乐的诗情画意,感情热烈而奔放。
成果:德意志的贝多芬被誉为“乐圣”,是连接古典主义和____①____音乐的桥梁,代表作品有《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和《合唱交响曲》;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作品以《蓝色的多瑙河》最为著名。
歌剧:意大利威尔第的《茶花女》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法国比才的《卡门》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2)民族乐派的兴起(19世纪中后期)俄国:柴可夫斯基《天鹅湖》,表达了爱与善能战胜一切的主题。
2、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现代主义音乐发展历程:一战结束后,爵士乐一度成为世界都市流行音乐的主流;二战后,____②____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猫王”普莱斯利。
评价: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活动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各国间音乐的交流和交融,加深了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二)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1、产生条件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
发展动力: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以及商业利益的驱动。
2、电影诞生:19世纪末,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制成电影机,1895年电影诞生。
默片时代: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和导演了集故事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电影作品,如《一个国家的诞生》;美国喜剧大师____③____是“默片”时代最负盛名的电影艺术家。
有声片:1927年在美国出现;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
宽银幕、立体电影:二战后问世3、电视:20世纪20年代中期出现,30年代世界第一部电视剧首播,二战后普及。
被称为“____④____”。
4、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即反映了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又直接而敏感地回应、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
具有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综合性,以其特有的技术手段,使观众感受到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启迪。
参考答案:文学的繁荣①理性王国②巴黎圣母院③社会问题④等待戈多美术的辉煌①理性②自由引导人民③莫奈④格尔尼卡音乐与影视艺术①浪漫主义②摇滚乐③卓别林④第八艺术要点精析【典型例题】1、(2016 江西宜春高考模拟)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文学创作和美学理论的精髓,是将文学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解说出来,使其成为利器,去扫除古典主义和贵族僧侣主义的颓废气息。
以下作品能体现该精髓的是解析:根据材料“将文学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解说出来,使其成为利器”,与现实主义文学客观描写社会现实,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特点相符,《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文学,A 项正确;《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把理想当作现实加以描写、歌颂,希望用人道主义感化改变世界,与材料“使其成为利器”不符,B项错误;《老人与海》《百年孤独》属于现代主义文学反传统、反理性,强调个人主观感受,与材料不符,C、D两项错误。
故选A。
答案: A2、雨果的《悲惨世界》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都是反映法国在某一历史时期波澜壮阔的社会画卷,社会百态、人间万象尽在其中,下面对二者不同点的分析正确的是A .前者是现实主义的作品,后者是浪漫主义的作品B .前者是反对封建制度,后者是反对资本主义制度C .两位作者所处的社会制度不一样D .两位作者对所处社会制度的态度不一样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世界文学,前者为浪漫主义,反对封建制度;后者为现实主义,批判社会的现状,但未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两者所处的社会制度都是资本主义,只不过前者是消极逃避,后者是积极面对。
答案:D【典型例题】1、19世纪诞生的印象主义绘画,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
下图中,属于 后期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作的有①《向日葵》 ②《有藤椅的静物》 ③《星月夜》 ④《弹曼陀玲的少女》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③D .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以来世界的美术发展,《向日葵》、《星月夜》是后期印象主义绘画大师凡高的代表作;《有藤椅的静物》《弹曼陀玲的少女》是立体派绘画大师毕加索的代表作。
答案:C2、毕加索的晚年,尤其喜欢模仿过去古典大师的作品,然而不是单纯的模仿,更是一种变相的解读和重构,可以从另外一个崭新的角度重读那些经典的画作。
最有名的例子是毕加索对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的变奏仿制(如下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前者属印象派绘画,后者属现代派绘画B.前者属现代派绘画,后者属印象派绘画C.前者注重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反映工业革命时期人们的追求D.后者多采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反映现代社会人们的绝望和孤独解析:本题考查对现代不同西方绘画艺术流派的辨析。
结合图文可判断出前者马奈属印象派绘画,后者毕加索属现代派绘画,故B项说法错误。
答案:B要点三:浪漫主义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比较1、产生背景:①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产生。
a.欧洲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资本主义力量日益壮大,促使文艺面貌发生了变化。
b.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使得这一时期音乐发展呈现出多样性,民族性表现得更为明显。
②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2、流行地域:①浪漫主义音乐主要在欧洲。
②流行音乐产生于美国,但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
3、风格特征:①浪漫主义音乐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音乐作品中弘扬本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
②流行音乐充分运用电子发声或操纵的音响,歌词叙事性强;常与舞蹈结合,强调即兴性,重视话筒的操纵技术;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
4、主要成就:①浪漫主义音乐。
a.德意志贝多芬被誉为“乐圣”;b.奥地利舒伯特被誉为“歌曲之王”。
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C.意大利罗西尼和威尔第的歌剧,普契尼的歌剧等;d.法国比才的作品;e.俄国柴可夫斯基、格林卡等;f.美国福斯特、苏萨等。
②现代主义音乐。
a.爵士乐;b.摇滚乐。
【典型例题】1、贝多芬于1804年创作完成《英雄交响曲》时,他在总潜的扉页上写有“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