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病抗生素的适量使用
抗生素的正确用法和注意事项

抗生素的正确用法和注意事项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对于治疗细菌感染疾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滥用或不当使用抗生素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如细菌耐药性的增加等。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我们需要了解其正确的用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其疗效和安全性。
一、正确使用抗生素的方式:1. 严格遵循医嘱:抗生素使用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处方剂量使用,不得自行增减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如果感觉症状缓解,也不能自行停药,需要按照完整疗程完成治疗。
2. 按时服药:抗生素使用需遵循规定的服药时间,不得忘记或错过服药时间。
如果错过服药时间超过四个小时,应及时补药,但不可一次性服用双倍剂量。
3. 带水服用:大部分抗生素需要用水冲服,而且最好空腹服用。
药物可以更好地在胃肠道吸收,提高治疗效果。
避免饭后立即服用,以免药物与食物发生相互作用。
4. 注意保存条件:抗生素在保存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光、防潮和避免高温等,以免药物因不适合的储存条件而降低疗效。
二、抗生素使用的注意事项:1. 需要医生判断:在感染疾病初期,如果没有医生的诊断和判断,不应盲目使用抗生素。
不是所有感冒和发热都需要使用抗生素,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使用这些药物。
2. 不可滥用抗生素: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没有效果。
因此,不应当将抗生素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等病毒引起的疾病。
滥用抗生素不仅可能导致药物耐药性,还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抗生素与其他药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
在使用抗生素期间,需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免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4. 防止过敏反应:有些人对某些抗生素可能产生过敏反应,如荨麻疹、皮疹、呼吸困难等。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5. 寻求进一步检查: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出现加重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以确认感染疾病的原因和病情的变化。
综上所述,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至关重要。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抗生素是一种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兽医领域。
然而,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已经成为导致耐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保护公共健康,正确合理地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关于抗生素使用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临床使用原则1. 只在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而对病毒感染无效。
因此,在不确定感染类型的情况下,应该避免滥用抗生素。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2. 使用适当的抗生素: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对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作用。
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医生应该根据细菌的敏感性测试结果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同时,医生还应该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例如对药物的耐受性和过敏史。
3. 使用正确的剂量和疗程: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肝肾功能和感染类型等因素进行调整。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示完成整个疗程,即使症状已经缓解,也不能中途停药,以免导致感染复发或产生耐药性。
二、药物储存和使用注意事项1. 储存条件:抗生素应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和高温。
药品瓶上标注的储存条件必须遵守。
2. 注意药品过期日期:使用过期的抗生素可能会导致疗效降低或不起作用。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请检查药品包装上的过期日期,并遵守医生的处方。
3. 避免滥用和分享:抗生素是处方药物,不应该随意使用或与他人分享。
每个患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单独使用医生开具的药物。
4. 遵守用药时间和频率:按时用药是保证抗生素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患者应该遵守医生建议的用药时间和频率,确保药物能够达到有效浓度。
三、预防抗生素耐药性的措施1. 接种疫苗: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感染病的发生,减少使用抗生素的需求。
2. 增强自身免疫力: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膳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等,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3. 遵守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等,有助于减少感染的风险。
秋冬干咳多,滥用抗生素害处多

秋冬干咳多,滥用抗生素害处多【摘要】在秋冬季节,干咳现象十分常见,许多人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使用抗生素来缓解症状。
抗生素对于病毒性感冒等呼吸道感染并不起作用,滥用会产生耐药性,增加抗生素治疗的难度。
滥用抗生素还会破坏人体正常菌群,导致肠道菌群失衡,甚至降低免疫力,容易感染其他病原体。
我们需要注意科学用药,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仅可以避免滥用的危害,还能维护身体健康,提高治疗效果。
秋冬季节干咳多不一定需要立即使用抗生素,重要的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预防感冒,避免疾病的扩散传播。
【关键词】秋冬干咳、抗生素、滥用、呼吸道感染、耐药性、菌群、免疫力、过敏反应、肝肾损害、科学用药、健康维护。
1. 引言1.1 秋冬干咳多秋冬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干咳现象十分常见。
这个时期,人们容易被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困扰,导致咳嗽情况较为频繁。
干咳是一种干燥、没有痰液排出的咳嗽,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才能缓解。
在寒冷的秋冬季节,空气干燥,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咳嗽的发生率。
干咳除了由感冒、流感等病毒引起外,还可能与过敏、环境污染、吸烟等因素有关。
在秋冬季节出现干咳并不奇怪,但也不意味着每次干咳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干咳的缓解十分重要,滥用抗生素反而可能会给身体带来更多的问题。
所以,在面对秋冬干咳的情况时,应该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建议,避免不当使用抗生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才能更好地应对干咳带来的困扰,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1.2 滥用抗生素害处多滥用抗生素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行为,它会给人体带来许多潜在的健康风险。
抗生素对病毒性感冒等呼吸道感染是无效的,但是一些人在感冒时仍会滥用抗生素。
这不仅无法治疗疾病,还容易导致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加,在病菌进化的过程中,可能会越来越难以找到有效的药物来治疗疾病。
滥用抗生素会破坏人体正常菌群,导致肠道菌群的恶性变化。
抗生素使用规范

抗生素使用规范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治疗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
然而,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不规范使用,已经导致了耐药菌株的出现,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抗生素的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下面将从正确的适应症、合理的使用剂量和疗程、避免滥用和合理选择抗生素等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抗生素的使用规范。
1. 正确判断抗生素的适应症。
抗生素只适用于细菌感染,不能用于病毒感染。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医生需要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评估,明确病情是否为细菌感染,以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2. 使用合理的剂量和疗程。
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以及感染的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调整。
过低的剂量可能无法达到有效浓度,从而导致治疗失败,而过高的剂量则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同时,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按疗程使用,不得中途停药或过早停药,以免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
3. 避免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是指在无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或者对抗生素无敏感的情况下,仍然使用抗生素。
常见的滥用情况包括感冒、咳嗽、感觉不适等症状没有细菌感染的患者,以及对广谱抗生素无效的情况下继续使用广谱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法起到治疗作用,还会增加抗生素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4. 合理选择抗生素。
在治疗细菌感染时,应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和患者的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
根据细菌的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高效抗菌谱并对患者耐受性好的抗生素。
同时,应根据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剂型。
另外,对于抗生素的使用规范,不仅需要医生的正确判断和指导,患者也应积极配合。
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得自行增减剂量或者更换药物。
同时,应按时按量完成疗程,不得中途停药或过早停药。
总之,抗生素的使用规范是保障其疗效、减少耐药菌株出现的重要措施。
医生和患者都应加强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意识和知识,共同推动合理使用抗生素,从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秋冬干咳多,滥用抗生素害处多

秋冬干咳多,滥用抗生素害处多秋冬季节是咳嗽高发季节,很多人在这个季节容易出现干咳的症状。
尤其是在寒冷干燥的气候下,很容易导致咳嗽的发生。
而一些人在面对咳嗽的时候,往往会滥用抗生素来治疗,这样不仅对身体没有帮助,还有可能带来一些不良的副作用。
我们需要加强对于秋冬季干咳的正确认识,并对滥用抗生素造成的害处有所了解。
我们来谈谈秋冬季节干咳的原因。
在这个季节,气温骤降,空气变得干燥,很容易导致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引发咳嗽。
秋冬季节还是流感等传染病的高发期,病毒感染也是导致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
在这个季节,很多人都会面临咳嗽的困扰。
而对于干咳,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去药店购买抗生素来治疗。
抗生素是用来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对于病毒感染是无效的。
事实上,绝大多数咳嗽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使用抗生素对于治疗咳嗽是没有效果的。
滥用抗生素不仅不能治疗咳嗽,还有可能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其一,滥用抗生素容易导致细菌耐药。
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抗生素对细菌的杀死能力下降,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就会增加。
当人体遇到细菌感染时,抗生素可能已经对这些细菌失去了杀菌效果,导致疾病难以治愈。
其二,滥用抗生素会对肠道菌群产生影响。
人体肠道内有大量的有益菌和有害菌共存,它们对于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滥用抗生素会对肠道菌群产生影响,抑制有益菌的生长,从而引发肠道菌群失调,导致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
其三,滥用抗生素还会对肝肾功能产生影响。
抗生素是需要通过肝脏和肾脏来代谢和排泄的药物,长期滥用抗生素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从而引发肝肾疾病。
在面对秋冬季节的干咳时,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不要滥用抗生素。
而应该采取一些正确的治疗方法来缓解干咳的症状。
我们可以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来缓解干咳。
在室内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的湿度,有利于缓解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从而减轻咳嗽的症状。
多喝温水有助于缓解干咳。
在干燥的天气里,多喝温水有助于稀释口腔和喉咙的黏液,缓解干咳的症状。
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一、应用抗生素应遵循以下原则:1 、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等不宜使用抗生素。
2 、发热待查(除非病情严重,临床经验高度怀疑细菌感染者)不宜使用抗生素。
3 、皮肤及粘膜等局部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以免引起耐药菌产生或变态反应.4 、青霉素( G ):是第一个发现的抗生素,肺炎球菌、 A 组溶血性链球菌及脆弱类杆菌的厌氧菌感染等仍属首选药物。
5 、大环内酯类:宜用于轻度、中度呼吸道感染、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
6 、氨基糖甙类:每日一次加 10%葡萄糖液 100ml ,静滴疗效好,毒性小、不易产生耐药菌株,宜用于G - 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疗程约 7 天。
要注意其能引起耳、肾毒性.7 、喹诺酮类:多适用于尿路感染、肠道感染及轻度、中度呼吸道感染。
8 、头孢菌素:除第一代、某些第二代及口服制剂外,一般属于非首选药物.如属于中度及重度医院内感染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属于医院内重症感染、重症混合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免疫功能低下病人可考虑用泰能.9 、最好按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药。
要熟悉选用药物的抗菌活性、药效学及药动学。
10 、当一种抗菌药物能控制感染时,尽可能不采取联用,减少不必要的使用抗菌药物.11 、单一抗菌药物无效时或重度感染病人,可按药敏试验选用两种抗菌药物联用,一般不联用三种以上的抗菌药物.12 、静滴抗生素比口服抗生素贵,如病情许可应口服抗生素。
13 、严重感染的病人初期需要静滴抗生素,待病情稳定后可改用相同口服抗生素。
14 、重症感染者如用头孢他定及泰能可考虑经验治疗.在某些临床情况下也可考虑次强广谱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这样可延长前者的抗菌性。
15 、要严格掌握万古霉素适应症,①由耐β —内酰胺抗生素的 G + 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② G + 球菌感染病人对β - 内酰胺抗生素严重过敏;③抗生素相关肠炎患者,用甲硝唑治疗无效,或病情十分严重,并有危及生命的可能等再用该抗生素。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其有效使用能够提高疗效,但错误使用则可能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和治疗效果的下降。
因此,正确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帮助人们更加合理地使用这类药物。
一、遵循医生的处方和建议首先,遵循医生的处方和建议是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抗生素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在就诊时,告诉医生有关病情的详细信息,如疾病的症状、持续时间以及曾经使用过的抗生素等信息,以便医生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处方。
二、按照指导用量和用药时间使用其次,按照医生的指导用量和用药时间使用抗生素。
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和年龄等因素来决定使用的抗生素剂量和用药频率。
患者应该按照医嘱严格按时按量用药,并不可自行减少用药时间或剂量,也不可随意增加剂量。
如果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不适或感觉病情没有改善,应及时咨询医生,而不是自行调整用药。
三、遵守使用说明和储存条件此外,遵守药物说明书中的使用说明和存储条件也是正确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方面。
抗生素的使用说明书中通常会详细介绍药物的用法、副作用、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
患者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务必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并按要求正确使用。
同时,抗生素应保存在清凉、干燥、避光的地方,并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
四、完成整个疗程抗生素使用的疗程通常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的。
一般情况下,即使症状缓解,患者也应该按照医生的要求完成整个疗程。
过早停药可能导致感染未完全清除,从而引发复发或者抗生素耐药问题。
因此,患者应养成完成全程用药的良好习惯,直至医生指示停药。
五、避免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也是导致抗生素耐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和处方,并避免未经医生同意就随意使用抗生素。
此外,对于病毒性感冒等不适合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患者也不应主动要求医生开具抗生素的处方。
六、重视个人卫生和预防措施最后,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患者还应加强个人卫生和预防措施。
抗生素正确使用抗生素的适应症和用法

抗生素正确使用抗生素的适应症和用法抗生素正确使用:抗生素的适应症和用法抗生素是一类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
然而,由于滥用和不正确使用抗生素,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力逐渐增强,导致严重的耐药问题。
为了正确使用抗生素,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
本文将详细阐述抗生素的适应症以及正确的用法。
一、抗生素的适应症抗生素通常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感染,比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一般来说,只有在确诊为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适应症:1. 呼吸道感染:比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2. 尿路感染:常见的适应症为尿道感染和膀胱炎。
3. 皮肤感染:比如蜂窝织炎、脓肿等。
4. 腹泻: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腹泻。
请注意,在感染的治疗过程中,正确的抗生素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将会根据感染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细菌的耐药性等因素进行判断和选择。
二、抗生素的用法正确的使用抗生素是有效治疗细菌感染的关键。
下面介绍一些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1. 严格遵循医嘱:在使用抗生素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并按照医嘱使用,不得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时间。
2. 按时使用:抗生素一般需要分多次服用,每日固定时间,以保证血药浓度维持在治疗水平。
3. 完成疗程:不可在症状缓解后就中断用药,必须完成疗程。
中断疗程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4. 注意饮食:有些抗生素对食物摄入有一定要求,应遵循医嘱,避免与特定食物相互作用。
5. 避免滥用:抗生素不适用于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流感等。
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细菌的传播。
此外,抗生素也有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等。
如果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应立即告知医生。
结论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但滥用和不正确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问题的出现。
为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我们需要了解抗生素的适应症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抗生素时,请严格遵循医嘱,按时使用,并完成疗程。
同时,避免滥用抗生素,遵循正确的使用原则,以减少耐药性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咳嗽病抗生素的适量使用
关键词】支气管高反应性管炎咳嗽慢性病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咳嗽
也越发关注,很多慢性咳嗽的疾病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诸如咳嗽变
异性哮喘(CVA)、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症状性胃食管反流(GERD)等,都能在早期(<8周)得到诊断和有效治疗。
作者回顾性分析2005
年312月诊治的以剧烈干咳为唯一症状、诊断明确、临床资料完整的
病例30例,希望对以后的诊疗有所帮助。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入选标准:咳嗽为唯一症状;干咳,或偶尔咳少许黏痰;病程>8周,反复经验抗感染治疗无效;无慢性肺部疾病史;胸
部体征阴性;X线胸片未见明显异常;外周血象正常;未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患者。
(2)排除标准:初诊即可明确
咳嗽病因的患者;有严重的心、肾等基础病;有明显的心理异常倾向
或精神疾患史。
诊断标准:感染后咳嗽(PIC)、变应性咳嗽(AC)、CVA、嗜酸粒细
胞性支气管炎(EB)参照文献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参照文献2。
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依据全球哮喘的创议2005(GINA)3。
1.2方法入选病人经8周不规律治疗咳嗽症状不缓解。
经过仔细询问
病史后,进行肺部查体(包括胸廓的检视、肺部叩诊、听诊和触诊),X线胸片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或可逆试验;9例病人进行了体表点刺
法测过敏原(SPT)的检查。
经治疗后,记录病人认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比较其最终诊断。
1.2.1可逆试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70%时,给病人吸入沙丁胺醇(葛兰素威康公司)0.2mg后15~20min,重测
FEV1与FEV1/FVC%(试验前24h停用支气管舒张药物),通气改善
率>15%为阳性。
1.2.2激发试验肺功能FEV1/FVC%>70%时,行激发试验判定气道的敏
感水准。
将乙酰甲胆碱用生理盐水配成0.02,0.04,0.08,0.16,
0.32mg/mL浓度的溶液。
受试前24h停用支气管舒张药物。
测定时,先测FEV1值,雾化吸入生理盐水2min,再测FEV1;如无明显降低,则
从最低浓度开始,雾化吸入上述药液。
采用APS吸入装置(德国耶格公司)。
每一浓度吸入后2min复测FEV1,直至较基础值降低20%时终止。
0.32mg/mL浓度吸入后,FEV1仍未降低到标准,则判定激发试验为阴性。
2结果
2.1入选病例男性9例,女性21例,年龄(41.3±17.8)岁(14~68岁)。
最终诊断的病种分布:PIC9例(30%);CVA2例(6.7%);感
染性支气管炎6例(20%);AC10例(33.3%);EB2例(6.7%);COPD1例(3.3%)。
2.2诊治情况所有病例X线胸片未见异常,肺部查体未见异常。
支气
管激发试验(或可逆试验)3名阳性(10%),其中2例诊为哮喘。
9
例患者行SPT,2名出现阳性反应。
15例(50%)的诊断取决于试验性
治疗的效果。
30名患者经治疗咳嗽症状均缓解。
最终有效的治疗方案中,2种以上
联合用药26例(86.7%)。
其中,使用抗组胺剂25人(83.3%),使用
β2受体激动剂24人(80%),使用糖皮质激素6人(20%),使用抗胆碱能
药物1人(3.3%),使用茶碱1人(3.3%),使用抗生素6人(20%)。
3讨论
一般认为,慢性咳嗽的病因大致为:CVA和感染后气道高反应(AHR),PNDS,GERD,慢性支气管炎(CHB)等4。
本组收集的病例是以干咳为
唯一症状,稍有刺激,即剧烈咳嗽,难以自解;鼻部和消化道症状均
未发现;而且都经过不同时间的一线抗感染治疗,症状均未改善。
常
规检查的阳性率低,试验性治疗是诊断的重要手段。
本组资料显示,此类咳嗽多见于PIC(9/30例)和AC(10/30例)。
咳嗽是外周小气道收缩,气流快速通过大气道,撞击声门的结果5。
因为抗生素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病原微生物未及时清除,或其他原因使
气道上的咳嗽感受器的敏感度增加,造成咳嗽。
激发或可逆试验阴性,不存有气道高反应;使用抗组胺药(H1)有效,可能跟降低了咳嗽反
射弧中的感受器的敏感度相关。
感染性支气管炎(6/30例)由抗生素
使用不足或选择不恰当造成,在抗生素升级或加大用量后,症状得到
缓解。
EB(2/30例)和CVA(2/30例)被认为是同源疾病7,存有气
道炎症反应;因为炎症范围和水准的不同,CVA病人气道中广泛出现的炎症反应,使LCD4等气道平滑肌的强收缩剂分泌增多,造成气道反应
性增高(AHR)56,表现为激发试验阳性。
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β2
受体激动剂可快速缓解症状。
换而言之,气道的敏感性增加和反应性
增加是有所不同的,治疗上也有差别,特别是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在
大中型医院中使用非常慎重,也不易为患者接受,而在非感染性咳嗽中,干粉吸入的糖皮质激素是最为有效的。
本组1例患者,有长期吸
烟史,FEV1/FVC%<70%,首次发病,咳嗽迁延不愈,CT提示慢性支气管炎表现,尽管可逆试验阳性,根据新的GOLD诊断标准,诊为COPD,正规治疗有效。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3月第41卷第2期耿铭:慢
性顽固性干咳的临床分析
作者认为,慢性咳嗽虽然不一定是危及生命的疾病,如果诊断及时、
准确,治疗准确、到位,同样能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并能避免
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
咳嗽病抗生素的适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