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王国的兴衰
转型无力:诺基亚手机帝国的衰亡

尹一丁为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企业战略和营销系博士尹一丁/文 作为手机行业里曾经无可争议的王者,在全盛的10年里,诺基亚贡献了芬兰全国经济增长和出口的1/5。
然而,面对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以工业制造为主的硬件文化和心态导致其固步自封,最终难逃被收购的命运。
而被同样踏错了智能手机时代时点的微软收购,诺基亚的前路依然渺茫。
转型无力:诺基亚手机帝国的衰亡2013年9月2日,微软宣布斥资70亿美元收购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在移动通讯史上曾经无比辉煌的诺基亚王朝自此终结。
曾几何时,诺基亚是手机行业无可争议的王者,它在1998年成就霸业之后,执掌江山长达14年,其品牌几乎成为移动电话的同义词。
虽然近年来问题频出,但是直至2012年上半年,它仍保持领先地位,而且在换帅后雄心勃勃,志与苹果和谷歌决战天下。
但短短一年之后,这个庞大的手机帝国竟然分崩离析。
芬兰代名词诺基亚,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在1865年创立于芬兰,至今已有150年历史。
最初其以造纸为主业,后来进入发电行业。
一战后,因濒临倒闭被芬兰橡胶厂收购,其后芬兰电缆厂加盟。
1967年,三家企业整合成为今天的诺基亚公司。
多年来,诺基亚经营类目繁多,是个名副其实的大杂烩企业。
直至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因为业务太过庞杂及电视部门的亏损,诺基亚遭遇严重财务危机。
在当时CEO奥利拉(Ollila)的力主下,1992年剥离其他所有部门,只剩下通讯业务。
这成为诺基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此后,诺基亚全力投入手机业务及GSM技术的早期开发。
它基于GSM标准开发出的手机提供高质量通话、国际漫游和短信服务,一经推出就极受欢迎,在全球范围供不应求,不但帮助诺基亚在199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制造商,也为全球移动电话的蓬勃兴起奠定了基础。
在最辉煌的2000年,诺基亚的市值高达2500亿美元,仅次于麦当劳和可口可乐。
到2012年为止,它共有员工10万人,业务遍布150个国家,是一个真正的全球化企业。
诺基亚的兴衰成败

诺基亚的兴衰成败————————————————————————————————作者:————————————————————————————————日期:诺基亚的兴衰成败一.诺基亚的历史诺基亚创建于1865年,诺基亚创始人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Fredrik Idestam)在芬兰的“诺基亚河”沿岸创建了一家木材纸浆厂,取名诺基亚。
1922年诺基亚的近邻、生产高统皮套鞋和轮胎的芬兰橡胶厂与制造电力电话电缆的芬兰电缆厂合并。
1960年,已经发展成为纸张、橡胶、电缆等综合性生产企业的诺基亚,在电缆厂成立了电子部,以光线电传输为发展核心。
当时,半导体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今天的诺基亚便由此奠基。
1967年诺基亚与合并后的芬兰橡胶电缆厂联后组建诺基亚集团。
该集团对电子工业进行了大量投资。
1992年奥利拉执掌诺基亚公司。
他将公司业务重点放到电信业,推动了GSM标准制式电话的生产。
1992年,当时诺基亚已由造纸、橡胶、电缆等传统型工业转变为一个经营计算机、电消费品和电信产品的高科技集团公司。
但公司转型之初,经济上出现了亏损,新任总裁约玛-奥利拉响亮地提出:"未来将属于通讯时代,诺基亚要成为世界性电信公司。
"这位首席执行官一上任就推出了以移动电话为中心的专业化发展新战略。
将造纸、轮胎、电缆、家用电子等业务或压缩到最低限度,或出售,或独立出去,甚至忍痛砍掉了拥有欧洲最大电视机生产厂之一的电视生产业务,集中90%的资金和人力加强移动通讯器材和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诺基亚的决策者以其对移动通讯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把握,抓住了这个绝佳时机。
当别的公司还在加强模拟技术的研究时,诺基亚操作简便的数字移动电话已准备就序。
这些电话经过专门处理,能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不同频率和标准。
恰在此时,正如诺基亚所预料的那样,世界移动电话的需求量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早已为此作好充分准备的诺基亚实现了飞跃。
二.诺基亚在中国的发展承“携手同行,共创未来”的宗旨,诺基亚和本地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在中国长期发展的道路,并致力于成为最佳的合作伙伴。
诺基亚帝国的没落

诺基亚帝国的没落------浅谈成本控制在贸易中的影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花旗营校区2011级国际商务日语系陆恺学号20118323002诺基亚帝国的没落一、序言当我开始对手机有主观认识的时候开始,诺基亚就是当时我知道的为数不多的好牌子的手机,记得当时是2005年。
到现在2013年,诺基亚经历的一场从王座上摔下,然后又慢慢重新崛起的过程。
这里我将从贸易数据和市场份额入手,围绕着成本这一关键词,来谈一谈诺基亚帝国的没落。
二、诺基亚的崛起1865年在芬兰,诺基亚正在从事纸浆及造纸业。
一直到了1977年凯拉莫任CEO,定调走向科技。
在诺基亚CEO被欧里拉接掌的那一年,也就是1992年,诺基亚公司推出第一支GSM手机。
而摩托罗拉作为全球第一个推出手机的公司,同时也作为诺基亚王朝多年的老对手,在1997年不幸被诺基亚打败,从此诺基耶登上全球手机产业的王座。
从此手机产业在诺基亚的引导下走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1998年诺基亚和爱立信、摩托罗拉、Psion成立Symbian平台,其目的是整合PDA和手机资源。
2000年诺基亚登上Interbrand最有价值品牌排名第5名。
2001年诺基亚推出第一支Symbian平台的诺基亚9210手机。
在2003年康培凯接任CEO,Symbian市占达惊人的72.8%,为全球第一。
最后在2006年飞利浦、NEC被诺基亚打败,退出手机市场。
显而易见的2000年~2006年,诺基亚称霸手机市场。
三、诺基亚的没落现在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诺基亚这个公司,它从芬兰起家,拥有148年的历史,每天有9亿人通过它通话,从时间的积累、资本的积累、全球市场占有率来看,在手机行业都是实打实的巨头。
因为它,手机开始真正走入普通人的生活。
《新闻周刊》曾如此评论:“因为它,未来是芬兰人的天下。
”不过2011年是诺基亚的跌下王座的一年,这关键的一年诺基亚的债评近垃圾等级、地位将被三星取代,芬兰总公司被迫在全球范围内关闭工厂、大规模裁员并且停止生产诺基亚手机。
手机行业的日不落帝国

举步维艰
前电信时代
1990年,手机用户量大增,手机价格迅速降低,移动 电话越变越小,诺基亚又明确制定了将发展成为一个富有 活力的电信公司的战略。在以电信为重点的同时,诺基亚 的业务范围随着电信部门的迅速发展而急剧扩大。 同时, 诺基亚还致力于全球通技术,首次全球通对话就是用诺基 亚电话,于1991年通过芬兰诺基亚Radiolinja网络进行的。 20世纪90年代中期,诺基亚因涉及产业过多而濒临破 产,而当时的诺基亚总裁以及高层果断地将其他所有产业 舍弃,并拆分了传统产业,只保留下诺基亚电子部门,将 其他所有传统产业出售,诺基亚集团开始两年的分裂,而 此刻的诺基亚作出了自己历史上最重要的战略抉择。
小试牛刀
前电信时代
从1962年到70年代中期,诺基亚在芬兰电信市场所占份 额不断增加。 1982年,诺基亚(当时叫Mobira)生 产了第一台北欧移动电话网移动电话Senator。随后开发 的Talkman,是当时最先进的产品,该产品在北欧移动电 话网市场中一炮打响。 80年代中期,诺基亚移动电话通过“Tandy无线电小 屋公司”的商店进入了美国市场。为生产由Tandy出售的 AMPS(高级移动电话系统)模拟机,公司与Tandy公司于 1985年在韩国建立了一个联合生产厂。
从造纸、化工、橡胶等传统企业转型出来,诺基亚经历了100年。 在诺基亚辉煌的光环里,不可遮挡的是新兴市场,准确地说是中 国和印度市场的光芒。 诺基亚在2007年之后的大滑坡后,一如既往采取了换将之术。 20年后,诺基亚似乎又回到了原点,这次能否再走入新的境界? 在北欧神话中,世界最终将面临毁灭,诸神必须面对失败的黄昏, 重建新的世界。如凤凰般涅槃重生,或是就此沉沦暗淡,诺基亚的前 景只看今年。
独占鳌头
后电信时代
诺基亚,帝国的没落

精心整理诺基亚,帝国的没落今天看到新闻说,微软想用190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事业部,诺基亚手机已经走向衰败了,中国区的销售也已经一年不如一年了,而且中国区负责人最近也刚刚辞职了。
这让我感到非常震惊,这个杰出的品牌就这样要走向衰败了吗?还记得三年正过来,这让我做个几天软件程序测试的人非常郁闷,也极其恼火。
可以说,诺基亚的没落,其实最后也就是因为这一点。
因为诺基亚的产品太好了,怎么摔都不会有问题,经摔耐用几乎成为诺基亚手机的代名词,另外诺基亚的渠道也没得说,自从摩托罗拉衰败之后,诺基亚的网络和渠道可以说是最强的了,所以也不是问题。
至于品牌来说,诺基亚可以说形象也算中肯,能够让很多人痴迷,比如说我这样的。
因此最大的问题就是品牌技术不够先进。
这是整个诺基亚品牌致命的硬伤所在,在过去拚质量的时代,诺基亚可以靠过硬的品质超越竞争对手赢得消费者和市场的喜爱。
但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在,诺基亚在技术含量上无法超越竞争对手并引领市场潮流,那么结果只有没落这条路可走。
然走向没落。
另外,在品牌推广过程中,诺基亚似乎一直都在做重复教育的工作,而忽略了与消费者情感的交流和碰撞,其实诺基亚品质形象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建立,此时的诺基亚已经不需要进行重复的品质性的市场教育,而应该转向采用温情的品牌传播方式,与消费者进行对话,建立与消费者牢固的情感纽带,这样才能持续维护者忠实的消费人群。
以我这个诺基亚忠实消费者为例,诺基亚没有与我进行任何情感交流,以前选择诺基亚因为手机品质好,但是现在我却相当迷惘,在各种技术纷繁的手机产品中,诺基亚已经淡出了我的第一选择视线,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更具有科技感的产品,可以说连多普达都不如了。
这种转变,充分说明了诺基亚缺乏新形象导。
诺基亚的兴衰----创新与机遇

诺基亚兴衰——创新与机遇诺基亚,拿什么拯救你?昔日手机霸主的光环,如今已是末日般黯淡。
147年的历史,14年的霸主辉煌,跌下神坛只用了5年。
放弃Symbian、Meego,拒绝Android,联姻微软,押宝Windows Phone;股价跳水,丢掉霸主宝座,大幅裁员,管理层洗牌,卖楼,关工厂……谋求转机的诺基亚,正承受着转型期带来的冰冷、阵痛。
昔日霸主为何面临淘汰命运?操作系统决策摇摆、开发者逃离,生态系统不完善;公司节奏缓慢,Lumia又遭WP8重击;诺基亚管理层也未救诺基亚于水火之中。
诺基亚正进行一场变革。
然而,转型能否重振诺基亚?开发者逃离诺基亚在操作系统上的放弃、摇摆、选择,让大批开发者逃离。
开发者TaoYan、Chuck Wang诺基亚结缘是在2008年。
当时,Symbian拥有绝对市场份额,且技术门槛高,形成一定的壁垒,是不少移动互联网开发者的首选。
2007年苹果推出iPhone之时,诺基亚并非没有看到智能手机市场,重心已向智能手机转移。
2008年1月,诺基亚收购挪威Trolltech 公司,拥有了开源界两大GUI开发框架之一的Qt,获得发展潜力的核心技术。
“当时诺基亚拥有Maemo和Symbian两大系统,同时拥有Qt 开发框架。
如果正确发力,不应该是现在的结果。
很可惜,当时Maemo 和Symbian两个技术排系发生了争执,最后妥协的结果是将Qt移植到Symbina上。
之后,Android开始发力,Symbian老化加快,Maemo 和Mobile合并成为Meego,Qt成为Meego核心框架。
最后在N9曙光出现前,埃洛普的介入,导致前功尽弃。
”Chuck Wang说。
2010年,来自微软的埃洛普掌舵诺基亚,与微软联姻,宣布采用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对Symbian和Meego操作系统的放弃(Symbian支持到2016年,Meego作为研究项目),让开发者开始逃离,纷纷转向iOS和Android市场。
诺基亚盛衰史分析

关于诺基亚盛衰史分析第五小组:队长:王亚菲(工作:将我们组九个人分成三小组,以时间为顺序分别探讨诺基亚的过去、现在、将来。
作为单个小组成员负责找关于诺基亚近年来决策失误、逐渐衰败的资料证据,并代表本小组关于诺基亚现状发言,最后和大家一起将所有资料整合做成一份报告。
)组员:陆朝:找资料、做一份有关诺基亚过去的ppt,以及探讨了诺基亚成功的案例,并写有关它基本情况的报告。
袁丽萍:负责找关于诺基亚基本历史的资料,和组员一起探讨诺基亚的过去成功的原因,并代表本小组关于诺基亚过去辉煌发言。
熊欢:找资料、做一份有关诺基亚过去的文档,以及探讨了诺基亚成功的案例。
桑豹:查找有关诺基亚近年来有关公司治理的资料,加以挑选整合做成一份word 文档。
朱俊杰:根据相关资料,不断编辑、修改、整合、做成一份ppt周丹:负责找关于诺基亚未来走势的资料,并和组员一起探讨诺基亚的预测,并代表本小组关于诺基亚未来预测发言。
计琳甜:负责找一些诺基亚未来文档,ppt资料,同时将本小组所有资料整合,并做一份ppt加以清晰明了的展示王思宇:从网上找了一份透视诺基亚给大家参考,将全部ppt、文档、资料整合,做一份关于诺基亚未来分析报告。
许水莲:找有关诺基亚现在决策的资料,以及探讨了诺基亚成功的案例,并写有关它现状的报告。
提纲一、选择诺基亚为案例的原因二、诺基亚的发展历程—从芬兰走向世界(一)、诺基亚基本情况介绍(二)、诺基亚的过去辉煌(三)、对诺基亚成就的决策分析三、诺基亚的现状—决策失误,王者不在(一)诺基亚的现状(二) 对诺基亚决策的案例分析(三) 诺基亚落后的领先者—失误的原因四、诺基亚的未来畅想(一) 诺基亚的新动作(二)诺基亚+微软≠前景乐观(三)诺基亚的未来畅想一、选择诺基亚为案例的原因诺基亚公司是一家世界著名的移动通信产品制造商,其前身是生产木浆和纸板的小工厂,前后140多年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品牌也深入人心,它的经典手机铃声,和开机动画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100分的输家——诺基亚帝国的没落

2
诺基亚与苹果10年间的差距
诺基亚与苹果市值变化 100000 80000
亿元
90000 69478 37428 18811 2838 2000 2008 年份 6699 2011
3
60000 40000 20000 0
诺基亚 苹果
诺基亚失败的原 因到底是什么呢?
4
可能的失败原因 老 大 心 态
18
一蹶不振
诺基亚在失去市场和系 统落后的情况下,没有奋起 直追而是选择了一成不变继 续落后,从此一蹶不振
19
是管理上的高效率的成本控制理念,杀死 了诺基亚原有的创新。诺基亚犯的错, 就是把自己的优点极大化后,没留余地 让自己冒险,最后,成为一百分的输家。
杀死诺基亚的元凶
20
诺基亚时代的结束
以苹果主导的电子行业新模式 业已开始,当苹果一支手机可以赚 258美元,诺基亚只能赚10美元时, 我们可以看到NOKIA的时代已经结束 了。
20以苹果主导的电子行业新模式业已开始当苹果一支手机可以赚258美元诺基亚只能赚10美元时我们可以看到nokia的时代已经结束21诺基亚的教训过去的管理学教导我们在战场上要专注核心以把握机会消灭对手
100分的输家
诺基亚帝国的没落
主讲人:栁旭萍 组员:陈菁怡 郑玉婷 郭淼 解欣莹 王俏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当时摩托罗拉和爱立信手机都是带有天线的,看起来比较的笨重。
当时诺基亚公司找准了他的发展的方向,致力于做直板手机设计,在当时没有见过世面的中国人民面前赚尽了荣耀,逐渐建立起诺基亚在中国的市场和霸国基础。
其中的8210.8810.7210红遍了大江南北。
诺基亚公司抓住了时代前进的方向知道无限通信在未来的宽阔前景。
直接摒弃了除了通信相关的其它的业务全心全意的来研究通信这块领域。
并且逐步形成了高效的供应商管理,依照全球通用的程序和标准,诺基亚对供应商的评估、审核和认可范围包括品质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产品责任、厂房设施、环境管理和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
遍布全球的每一家诺基亚手机生产基地都采用诺基亚全球采购系统,由全球性的机构CQTM(元器件质量与技术管理组织)对供应商发展及其物料质量进行统一管理。
也是诺基亚最先提出了智能手机的概念,但是他们没有把握住这个新型世纪的主流。
诺基亚一直走向这样一个方向,认为塞班在iOS和Android 兴起之后,没有果断放弃Symbian是很正常的,也是情理之中的。
但是Symbian 的开发团队没有把握用户的需求,在用户体验上没有下够足够的功夫,使Symbian的操控体验远远落后于iOS和Android是他们的错误,也许他们是放不下身段来模仿,本来塞班可以不必像现在这样行将就木,如果塞班在之前能做足够的改进的话,而且作为曾经独占鳌头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塞班绝对不是不可雕的朽木,并且塞班还积累了众多的开发者。
如今诺基亚拥抱WP7,最伤心的应该是诺基亚的塞班部门,但是谁让他们当初不争气呢?当年Windows mobile和Symbian 同台竞技,如今Symbian 惨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与Windows mobile 同样来自微软的WP7,可悲可叹啊。
诺基亚今天的衰落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过去太成功了,当用户的第一部,第二部甚至第三部手机都是诺基亚的时候,如何让用户在购买第四部手机的时候再次选择诺基亚需要相当的努力,品牌忠诚度是一个方面,诺基亚在这方面并不差。
更重要的是用更有形的东西将用户粘注。
这就涉及到所谓的生态系统了,一个生态系统内包括平台,合作伙伴,个人开发者,开发工具,开发平台,用户,还有在线商店。
其中个人开发者或许是最重要的,是开发者开发的应用程序赋予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样才能把用户吸引过来,并留在这个系统内。
诺基亚公司没有很好的选准未来只能手机的发展方向和顾客的需求,一直固执己见,沉浸在之前的手机王国之中。
到最后诺基亚只能一再降低自己的售价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但是同时来说消费者的要求是不断的提升的。
诺基亚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要求,因此诺基亚王国的衰落是必然的,情理之中的。
如果他能在智能手机推出来之后,抓准时代的前进方向,不在固守塞班系统,或者说,能够更加的利用人才资源和本身的霸国条件好好的去整理塞班,升级塞班,这样的话现在智能手机的世界又是另一番情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