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 多彩的生活情趣
七年级上册第七课 《品味生活》整体规划

七年级上册第七课《品味生活》教材分析《品味生活》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之一。
其中,第一节《情趣与兴趣》既是第六课的深化,又是第七课的出发点,进入初中阶段,学生课业加重,学习压力加重了学生生活上,心理上的压力。
本课的主旨正是针对这一现状帮助学生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质量,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七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好奇与冲动容易使他们沾染不良的嗜好,脱离健康高雅的生活,本课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分辨高雅与低俗的生活情趣。
第二节《追寻高雅生活》在学生学习了第一节《情趣与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
针对七年级学生而言,他们面临着新的生活阶段,新的生活情趣层出不穷,对于可塑时期的青少年由于缺乏经验和必要的科学知识,常常不能正确区分生活情趣的雅与俗,甚至将庸俗、低级的情趣当作高雅、健康的情趣。
所以引导学生如何追寻高雅的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主旨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辩证看待好奇心与从众心理,让学生学会克服盲目从众心理,学会“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而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这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追寻高雅生活情趣。
②培养乐观幽默、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③自觉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2.能力目标①培养广泛的兴趣,丰富文化生活。
②抵制庸俗生活情趣,提高品格修养。
3.知识目标①知道生活处处有情趣,情趣有雅俗之别。
②高雅生活情趣是健康、进取、文明、科学的情趣。
(二)教学内容安排的依据1.学生面临的问题中学阶段与小学阶段有许多不同,进人中学阶段后,新课程、新知识明显增多,信息量也明显加大。
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圈以及学生在学校、在社会的接触面也大大扩展了。
新的阶段、新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新的生活情趣,但生活情趣具有不同的层次。
其中,有高雅的生活情趣,也有庸俗的生活情趣。
但对于十二三岁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经验和必要的科学知识,常常不能正确区分生活情趣的高雅与庸俗,有的学生还会误把庸俗、低级的情趣当成高雅的情趣。
多彩的生活情趣

丰 富 多 样 的 情 绪
情绪万花筒
含义:
四大基本类型:
情绪与个人的需求 丰富多样的特征 神奇的作用
积极的影响 消极的影响
情绪与生活
双刃剑
学会 调控 自己 的情 绪
情绪是可以调适的 排解不良情绪 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第七课 品味生活
第一框 多彩的生活情趣
一、情趣源于兴趣
我的兴趣爱好
讨 论:
爱书法—— 爱下棋—— 爱音乐—— 爱养花—— 爱赏鱼—— 爱作画—— 爱写作——
延长寿命 思维敏捷 增强食欲 陶冶性情 调节血压 开阔思维 丰富想象
高雅生活情趣的作用?(74页)
1.能愉悦身心,有益于我 们身心健康。 2.能开阔视野、增长智慧, 有助于我们提高学习效率。 3.能涵养品性,有利于我 们提升道德境界。
(特点:较稳定)
为什么有人总感叹精神 空虚、生活没意思?
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 生活的情趣。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而 产生的,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而 且,情趣有一定的向往要求,需要付 出时间和精力来培养。
活动: 情趣具有独特魅力,它的 作用有哪些?
1.学习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疲 劳得以解除。 2.使我们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美。 3.使我们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 能让生活充满快乐。
问 题:
所有的情趣都可以使我 们的神经得一放松,疲劳得 以解除吗?
请看下列资料!
钓 鱼
老年 迷恋 麻将 网络的
少年
舞
者
二、情趣的雅与俗
1、什么是高雅的生活情趣?
有利于身心健康,积极向上进取的, 文明的,科学的
2、什么是庸俗的生活情趣?
低级的,庸俗的
高雅生活情趣掠影
高雅生活情趣掠影
鲁教版11.第十四课 第一框生活处处有情趣鲁教版

什么是高雅情趣
高雅情趣是健康、科学、文明、向上 的情趣。它符合现代科学和文明的要求, 也符合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它体现了 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 度和健康的心理。
什么是庸俗情趣
庸俗情趣是平庸鄙俗、不高尚的情趣, 它会使人经受不住不良诱惑,贪图安逸享 乐,不思进取,精神颓废,不利于身体健 康。
生活处处有情趣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生活、情趣高雅、自信 开朗,积极追求美好生活。 能力:分清情趣的雅与俗,提高独立思考、正确判 断的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 知识:知道情趣有雅俗之分,了解培养高雅情趣的 重要性。
什么是情趣呢? 情趣指意趣、性情、志趣。 凡是人们的兴趣、爱好、玩赏、 消遣都可以归入生活情趣的范畴。 比如:喜欢打球、绘画、下棋、 音乐、旅游、书法、登山、钓鱼、 等等,就是一种情趣。各种各样 的情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 趣。
情 趣 盎 然 的 大 自 然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劳动收获
夏 秋 山 苍 明 翠 净 而 如 滴 妆 , 冬山惨淡而如睡。 春山淡怡而如笑,
生活处处有情趣
1.自然风光之美,会使人们从 中感受到无限情趣。 2.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充满 情趣。
探究二
图片赏析:这些图片反映了同学们什么样的情 趣?
高雅生活情趣的影响: 1、高雅的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 庸俗的生活情趣,损害人的身心健康
2、高雅的情趣,有助于开发智力和激发创造力;
庸俗的生活情趣,使人不思进取、精神颓废
3、高雅的情趣,能提高文化修养,使人道德高 尚。 庸俗的生活情趣,平庸鄙俗、不高尚。
探究一
看下列图片,你 想到了什么?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一框 多彩的生活情趣 丰子恺介绍素材 新人教版

丰子恺介绍丰子恺(1898.11.9-1975.9.15),曾用名丰润、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
浙江崇德人。
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
他的儿子丰华瞻为父亲作传《丰子恺小传》。
丰子恺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信《给我的孩子们》,书籍《我的苦学经验》深受读者喜欢。
丰子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
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十年动乱期间,遭受迫害,积郁成病,于一九七五年不治而逝,享年七十八岁。
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
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对他的思想影响甚大。
1917年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
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
1921年东渡日本短期考察,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
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
回国后从事美术、音乐教学,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
同时进行绘画、文学创作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编译工作。
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
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
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
七年级下册政治课教案(精选7篇)

七年级下册政治课教案(精选7篇)七年级政治教案篇一一、1.3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二、1.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1.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三、2.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四、1.5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教育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热爱生活、自信开朗,兴趣广泛、情趣高雅,乐观向上、全面发展,积极地追求美好生活。
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不妨碍他人,尊重和关心他人。
3、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2、能力1、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能够合理宣泄情绪,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能力。
2、辨别分析不同情绪可能带来的不同后果,克服考试焦虑。
3、分清情趣的雅与俗,提高独立思考、正确判断的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
3、知识1、知道人的基本情绪种类,了解不同情绪的外在表现。
2、懂得情绪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了解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带来的不同结果。
3、知道情绪调节的手段,了解情绪宣泄的方式方法。
4、知道情趣有雅俗之分,了解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本单元包括第十三、十四课内容,计划用6课时授完。
第13课让快乐时时围绕在我身边教学内容:本课包括两框内容:第一框——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第二框——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教学重点:“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计划用三课时授完。
第一、二课时(总第6、7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导入语:每一个人都始终处在一定的情绪之中,或平静,或快乐,或伤心。
2016年秋初一(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优化心理品质第六课陶冶高雅情趣第一框生活需要有情趣(苏教版

自主合作探究
4、庸俗生活情趣的表现有哪些?有什么危害?
表现 吸烟、赌博、沉迷网络等等。 危害:
①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②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③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等。
知识链接
高雅情趣与健康的关系
爱书法 —— 延长寿命 爱下棋 —— 思维敏捷 爱音乐 —— 增强食欲 爱养花 —— 陶冶性情 爱赏鱼 —— 调节血压 爱作画 —— 开阔思维 爱写作 —— 丰富想象
C 3、高雅的生活情趣来源于( ) A.聪明的头脑 B.富裕的物质生活 C.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积极的和美的感受 D.良好的学校教育和优越的家庭生活条件
4.自从韩国的电视连续剧在我国播放后,许多青少年也像剧中人物 那样把黑发染成金黄,身穿灯笼裤,唱着韩国歌曲,这些被人们称
C 为“哈韩族”。对“哈韩族”。的看法正确的是 ( )
A.这种做法是对的,他们学习了外国先进的东西
B.“哈韩”是高雅生活,他们有着丰富的文化生活
C.“哈韩族”盲目从众,容易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
D.“哈韩族”生活态度乐观,追求高雅的生活
我欣赏名山大川的气势,我欣赏小桥流水的清幽;我欣赏大漠孤烟的粗 犷,我欣赏渔舟唱晚的意境。在欣赏大自然瑰丽的景色中,我时常感到灵魂 的净化和升华。
①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的,没有兴趣就谈 不上情趣;同时,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兴趣可以 升华为情趣。
②兴趣是短暂,的经常变化的;情趣是稳定的, 持久的。
观察鉴赏类:集邮、集钱币、集火花,收藏贺卡、 字画古玩等。
生活消遣类:打牌、下棋、养花、养鸟、钓鱼、旅 游、上网等。
文化体育类:唱歌、跳舞、读书看报、写诗、作画、 打球、游泳等。
C.中学生小周喜欢收集旅游景点的门票和风景照片,从中获得 了许多知识和乐趣
情趣的雅与俗教案

情趣的雅与俗教案【篇一:生活处处有情趣教案】生活处处有情趣教案东明集镇第一初级中学罗颖慧教学目标:知识:了解高雅情趣的含义和培养高雅情趣的意义;理解生活处处有情趣;了解庸俗情趣的危害;能力:分清情趣的雅与俗,提高独立思考、正确判断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丰富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情趣,感受高雅情趣的益处,树立自觉摒弃庸俗情趣的态度。
教学重点:培养高雅情趣的意义教学难点:分辨情趣的雅与俗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采用名人故事、图片、音乐欣赏等方法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感受和分辨情趣的雅与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生动具体而又易于理解。
小组合作交流法: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和讨论,让学生学会分辨情趣的雅与俗,了解庸俗1情趣的危害,自觉树立拒绝庸俗情趣,培养高雅情趣的观念。
教学准备:学习新课程标准,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查阅资料,准备案例、图片、制作课件学生准备整理自己的爱好兴趣与故事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会失掉一半。
”一个人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
老师平时喜欢收集漂亮的图片,今天老师把收集到的一部分图片带来了,和大家一起欣赏。
展示图片老师播放完毕,提问:看到这些图片有何感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自然景物中蕴含着美,社会生活的劳动创造中有美,休闲生活也体现着美。
欣赏美丽的风景能让人身心放松,精神愉悦。
人们在参与欣赏美与创造美的活动中,給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可见,生活处处有情趣。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感受生活中的情趣。
引出课题并板书:生活处处有情趣二、师生互动探求新知1、情趣巧辩识教师: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兴趣爱好,这些爱好因人而异,各不相同。
老师通过观察,收集了这些情趣表现:(1)下棋 (2)欣赏音乐(3)吸烟、酗酒(4)沉迷网络游戏与聊天(5)养花与小动物(6)练习绘画与书法(7)参加全民健身运动(8)用扑克牌、游戏机赌博(9)节能减排、宣传环保知识(10)观看有色情、暴力倾向的读物、音像制品等(11)打太极拳(12)相面(13)科技制作学生讨论与思考:(1)给这些情趣表现归类,并说出原因。
第十四课 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情趣

第14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情趣》导学案一. 提前介入学习阶段
阅读P38—P39 高雅情趣
1、三幅照片描写了哪些高雅情趣?
2、高雅情趣会对人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3、什么样的情趣才是高雅的?
4、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高雅情趣?
5、季羡林先生有哪些高雅情趣?
6、这些高雅情趣对他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二. 课堂巩固阶段
(一)阅读P39—P40 庸俗情趣
1、漫画中体现的情趣是高雅的还是庸俗的?
2、什么样的情趣是庸俗的?
3、庸俗情趣的危害是什么?
4、中学生中存在哪些庸俗情趣?
(二)阅读P40—P41 培养高雅情趣
1、萧伯纳有哪些高雅情趣?
2、这些情趣对他有什么影响?
3、请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4、小唐的情趣是什么?
5、这种情趣对他有什么影响?
6、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7、但丁名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由1--7各小组讨论总结培养高雅情趣的意义是什么。
三. 课后延伸阶段
各小组总结并画出本节知识树。
四. 课后强化冲刺阶段
材料一:3月12日植树节,小刚和同学们在校园里植树,有的挖坑,有的抬水,有的拿树苗,同学们干得热火朝天。
小刚觉得今天过得很有意义。
材料二:中学生小强迷恋网络游戏,经常旷课上网吧玩游戏,并且还染上了吸烟、酗酒的习惯。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的是什么情趣?
2、小强追求的情趣会对他有什么影响?
3、你怎样认识小刚追求的情趣?
4、从小刚身上,你觉得培养高雅情趣有什么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甜甜喜欢摄影。今年“五一”放假期间,她 随父母回了趟老家,一路上拍摄了不少反映改 革开放给农村带来巨大变化的照片,回家后她 整理成照片集。甜甜在追求这种生活情趣中 (D ) A 容易分心 耽误学业 B 花费很大 浪费钱财 C 贪图享乐 耽误青春 D 体验快乐 益于健康
3、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一位“万能科学 家”,他不仅对自己研究的航空工程、飞机 设计等专业很热爱,而且还热爱文学,学过 绘画,学过小提琴。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C) ①要热爱生活 ②要有广泛的兴趣 ③丰富的文化生活是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 ④有了高雅情趣就一定能取得重大成就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情 趣 与 兴 趣
情趣的雅与俗
生活中处处有情趣 高雅情趣的作用
庸俗情趣的危害
高 表现——健康、向上、文明、科学 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 雅 情 作用 有利于开拓眼界、开发智力 趣
有助于提高道德和文化修养
积 极 追 寻
自 觉 抵 制
庸 表现——不健康、低下的、伪科学的 俗 有害于人的身心健康 情 作用 使人眼界狭隘、庸庸碌碌 趣 (危害)
兴趣:短暂、经常变化
基 础
发
展
表 现
情趣:持久、稳定
情趣与兴趣
(1)区别: 兴趣是短暂的,兴趣可以自发产生, 但也需要引导培养。是经常变化的, 而情趣是持久的,是稳定的。
(2)联系: 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的,没 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同时情趣通 过兴趣表现出来;兴趣可以升华为 情趣。
南沙群岛的永暑礁,远离祖国大陆。难熬的寂寞,成为驻守 在这里的水兵们普遍的心里威胁。第一个来自军事院校的孙 教官,决心“用最大的努力去战胜寂寞”,使战士们的生活 充满欢乐。他举办国际海洋法知识讲座,创办黑板报和《南 沙卫士报》,举办书法、绘画大赛,帮助报考军校的战士复 习文化知识。他还组织有趣的娱乐活动——海潮退后,组织 战士比赛拾凤尾螺;夜色降临后,为战士弹吉他、唱 歌· · · · · · 看起来一桩桩、一件件平常的小事,却表现出革命战 士的高雅情趣。正是这种情趣,帮助水手们度过一个个黎明 黄昏。 ◆岛上水兵们的生活情趣体现在哪些方面?
• • • • • •
爱写作 爱书法 爱下棋 爱音乐 爱养花 爱赏鱼
增强食欲 思维敏捷 丰富想象 延长寿命 陶冶性情 调节血压
辨别:
喜欢唱歌?上课时在下面小声唱歌? 喜欢雕刻?在课桌上面刻字? 玩游戏?沉迷游戏
判断一种情趣是高雅还是庸俗,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框结构]
情趣与兴趣的关系 情趣源于兴趣
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把时间 花在培养兴趣爱好上,会分散学习 的精力。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兴趣爱好,如读一些好书,对 中学生培养情趣、陶冶情操、追求 我不同意她的说法,理由是: 高品质的生活很有帮助。
_没有认识到陶冶情趣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更没有认识到在学习生活中也可以陶冶情趣。 我同意他的说法,理由是:
情趣不但能使我们因学习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疲劳得以解除,还能使我们充分感 受到生活中的美,使我们即使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也能让生活充满快乐,发展正当 的兴趣爱好,从表面看是耽误一些时间,实际上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尤其是培养高雅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1、
情趣源于兴趣
培养兴趣 发展情趣
情 趣 与 兴 趣 的 关 系
• • • • • • •
爱书法——延长寿命 爱下棋——思维敏捷 爱音乐——增强食欲 爱养花——陶治性情 爱赏鱼——调节血压 爱作画——开阔思维 爱写作——丰富想象
?
所有的情趣都可以使我 们的神经得到放松,疲劳得 以解除吗?
请看下列资料!
老年 麻将
迷恋 网络的 少年
情趣的雅与俗
1、 小丽学弹琴,非常有兴趣,经过了几 年的练习,通过了九级考试,并获得了省中 学生电子钢琴比赛的一等奖。
2、 小强学电脑,非常有兴趣,后来迷上 了网络游戏,经常旷课,并偷拿同学的钱, 又一次被发现,“获得”学校警告处分。
舞蹈
吸烟
书法
绘画
赌博
旅游
集邮
酗酒 沉迷网络
游泳
写作
练法轮功
舞蹈
吸烟
书法
绘画
赌博
旅游
集邮
酗酒
沉迷网络
游泳
写作
练法轮功
高雅生活情趣掠影
运动场上的拼搏
老年人在打太极拳
学生们在劳技课 上做手工制作
植树节种树
养花
插花
收藏
绘画
运动
音乐
饲养
庸 俗 情 趣
不归路
庸 俗 情 趣
庸 俗 情 趣
烟熏的花季
庸 俗 情 趣
游戏的囚徒
重点2
1、 情趣有雅俗之分,
2、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 我们的身心健康。 3、庸俗的生活情趣则不利 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甚至有 害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晶晶喜欢摄影。暑假中,晶晶一家去旅游,他一路上拍 了不少照片。回到家后,他整理照片,在照片的背面注明时 间、地点,并写上旅游时的感受。她把这册照片集称为“暑 假生活情趣”,时常与爸爸、妈妈一起翻看,重温快乐的暑 期生活。 丽丽热衷于化妆打扮,追求时尚。她很喜欢穿一些奇装 异服,有时甚至打扮得不像初中生的样子。为此,她几次受 到学校的批评。由于他把心思都花在穿着打扮上,影响了学 习成绩,还有一些社会上的人总爱找她的麻烦。 晶晶和莉莉对生活的情趣的追求有什么不同? 两种不同的生活情趣观,对她们个人的生活学习各有什 么影响?
什么是情趣?
情趣是建立在兴趣之上的,有一定方向
性的比较稳定的精神追求与向往。
(其特点:较持久稳定)
• 杨叶学习之余,喜欢看课外书,如一些名人传记和有趣的 小说。有一天,他在做完作业之后拿出一本小说看起来, 正在这个时候,妈妈进来了,杨叶想把书藏起来,但已经 来不及了。妈妈生气地说:“现在初中的学习比小学紧张 多了,你怎么还不多花点时间在功课上?杨叶不服气地说: “我已经把该做的事情做完了,看点课外书有什么不好?!”
课堂练习
同学们在一起唱唱卡啦OK, 轻松轻松,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情 趣。
参考答案
①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②生活情趣是丰富多彩的,但其性质是有区别的,有高雅 和庸俗之分,他们的表现也各有不同。 ③凡是符合道德规范的情趣,有益于人在品质、智力和健 康方面发展的情趣,符合现代文明要 求的情趣,符合 科学精神要求的情趣,都是高雅的生活情趣。反之,则 是庸俗的生活情趣。 ④同学们聚在一起唱唱卡啦OK,如果是在休息时间进行, 不影响学习,不影响他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歌词内容 健康向上、就是高雅情趣。反之,就不能说是高雅情趣 了。
第 七 课
小明与小华是邻居,有一天,小明去小华家 串门,看见小华在练书法,小明觉得很高雅, 也买来纸笔去学写字。没过几天,小明发现 小华在集邮,很羡慕。也买了邮册来集邮。 但过不了多久,发现小华在养鱼,就放弃集 邮也买了金鱼来养……这一天,他又去串门, 发现小华又在练书法,他生气地说:“我到 底该学什么?”小华笑着说:“你学的是兴 趣,我得到的却是情趣。” 1、为什么小华说小明学的是兴趣?
举办书法、绘画大赛 创办黑板报 和《南沙卫士报》 组织有趣的娱 乐活动· · · · · · ◆这些情趣对他们克服困难有什么意义? 情趣的意义:能使我们因学习紧绷的神经 得以放松,疲劳得以解除,还能使我们充 分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使我们即使在艰苦 的环境中也能让生活充满欢乐。
知识点
情趣的作用:
情趣不但能使我们因学习 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疲劳 得以解除,还能使我们充分 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使我们 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让 生活充满快乐。
先人哲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 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 条件的。 皮亚杰
《知 识 窗》
兴趣:是由好奇心产生的一种想做
某一件事,想了解某一件事物或想从 事某一种实践活动的精神向往。 其特点是不稳定性,随时随地可 以产生。
小明听了小华的话,感觉到自己错了,就从 中挑选了自己最喜欢的书法认真练了起来。 练了两年,在市书法比赛中,小明得了一等 奖,小明高兴地对小华说:“……” 谢谢你使我从学书法的兴趣中体会到了生 活的乐趣,使我对生活充满信心,我也学到 了情趣。 1、假如你是小明你会对小华说什么? 2、什么是情趣?它有何特点呢?
是道德和文化修养低下的表现
明辨是非
• 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的。( √ ) • 情趣对于我们的生活没有影响。 ( ×) • 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课堂知识,把时 间花在培养兴趣爱好上,会分散学习的精 力。 ( ×) • 并非所有的情趣都是有益的。 (√ )
1、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 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下列属于追求高雅生 活情趣的行为是( C ) A热衷于追捧娱乐明星 B痴迷于偷菜游戏 C喜欢阅读古典名著 D痴迷于动漫读物
请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
高 雅 情 趣 庸 俗 情 趣
有益于身心健康
符合现代文明要求
符合科学精神和 科学生活要求 不利于身心健康 有害于身心健康 只追求暂时的快乐,是 道德和文化修养低下的 表现。
追求
摒弃
请你连一连(1)
你知道富有情趣的生活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 吗?请你把它们与相应的影响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