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2(第二课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一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2(第2课时)

示范教案第二课时硅酸盐、硅单质错误!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硅酸盐的重要用途及组成;(2)了解硅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3)掌握硅酸钠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水泥工业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2)活动探究,通过硅与碳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比较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玻璃、陶瓷工业现状及前景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对硅及其用途的学习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化学。
教学重点硅酸盐的重要用途及组成,硅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硅酸钠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硅酸盐的重要用途及组成,硅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
课前准备所用投影的PPT:①自然界中的一些硅酸盐的图片及其化学式;②学生探究实验步骤;③传统的三大硅酸盐产品;④金刚砂、硅橡胶、分子筛的图片;⑤单晶硅图片;⑥单晶硅的用途.所用的实验用品:试管、玻璃棒、酒精灯、试管夹、滴管、pH试纸、布条、硅酸钠、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硅酸钠饱和溶液、蒸馏水。
错误!导入新课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元素,但在自然界中找不到游离态的硅,硅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是以硅酸盐和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地壳质量的92%是硅酸盐和二氧化硅。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二氧化硅的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硅酸盐的知识.推进新课[分析]硅酸盐是由硅、氧和金属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
硅酸盐是一大类结构复杂的固态物质,大多数不溶于水,化学性质很稳定。
[投影]①自然界中的一些硅酸盐的图片及其化学式[分析]硅酸盐的种类多、结构很复杂,其组成表示方法一般有两种:(1)盐化学式法,如:硅酸钠Na2SiO3 、硅酸钙CaSiO3等。
此法一般用于组成较简单的硅酸盐。
(2)盐氧化物法:对于复杂的硅酸盐,通常可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其组成。
金属氧化物写在前面,再写SiO2,最后写H2O;氧化物之间用“·”隔开。
例如:Na2SiO3写成Na2O·SiO2;Al2(Si2O5)(OH)4写成Al2O3·2SiO2·2H2O.盐氧化物书写原则:①各元素写成相应的氧化物,元素的价态保持不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教案-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2课时

第2課時教學設計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1.瞭解矽酸鹽的重要用途及組成。
2.瞭解矽的重要用途,瞭解矽單質的物理性質。
3.掌握Na2SiO3的化學性質。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上網查閱資料培養獨立查閱資料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有關“陶瓷”的知識,瞭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通過矽及其化合物重要用途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矽酸鹽的性質及重要用途、矽的用途教學難點矽晶體結構,矽酸鹽的組成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燒杯、膠頭滴管、酒精燈、火柴、鑷子、蒸餾水、Na2SiO3溶液、手機晶片、玻璃片、石棉、水泥、砂紙、砂輪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多媒體播放課件〕1.馳名世界的中國瓷器:景德鎮陶瓷2.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3.世界奇跡——三峽大壩4.世界大都市上海——東方明珠、發展日新月異的浦東新區、深圳特區……5.筆記型電腦,超大型積體電路晶片推進新課師:剛才我們所觀看的幻燈片,從遠古的陶瓷、秦磚漢瓦,到現代的摩天大樓,迅速發展的資訊產業,無一不與矽酸鹽、矽及其化合物有著密切的聯繫。
這一切的一切,無一不在影響、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這一切的一切也都充分展示了矽及矽酸鹽經久不衰的魅力!體現了它們重要的用途!師:矽酸鹽是由矽、氧和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總稱,在自然界分佈極為廣泛。
師:展示Na2SiO3、玻璃片、水泥、石棉,取一小團石棉、少量水泥於小燒杯中,加入少量的水,攪拌,觀察現象。
取少量水泥,加入稀鹽酸,觀察。
取一玻璃碎片,在酒精燈上灼燒,觀察變化。
生:由上述實驗及我們的生活常識可以知道:矽酸鹽結構很複雜,一般不溶于水,性質也很穩定。
做[實驗42]取兩片濾紙,分別用蒸餾水和飽和Na2SiO3溶液潤濕,之後,同時分別用鑷子夾住放在酒精燈的外焰上點師:請同學們結合課本及上述實驗,對Na2SiO3的性質及用途加以總結。
生:(1)Na2SiO3是一種鈉鹽,易溶于水。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4.1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课时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课时参考教案下方文件为赠送,方便学习参考第三节酯化反应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实验操作及相关问题,进一步理解可逆反应、催化作用。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用已知条件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科学品质: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探索、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介绍同位素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使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方法:研究探索式,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
课时安排:第1课时:乙酸的性质及酯化反应实验(本文略去乙酸的其它性质部分)第2课时:酯化反应问题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过渡】我国是一个酒的国度,五粮液享誉海内外,国酒茅台香飘万里。
“酒是越陈越香”。
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板书】乙酸的酯化反应【学生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学生分三组做如下实验,实验结束后,互相比较所获得产物的量。
第一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和2 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第二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水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第三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强调:①试剂的添加顺序;②导管末端不要插入到接受试管液面以下;③加热开始要缓慢。
【师】问题①:为什么要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生】此操作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乙醇和浓硫酸相混会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浓硫酸小,如果把乙醇加入浓硫酸中,热量会使得容器中的液体沸腾飞溅,可能烫伤操作者。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案:《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学案2

第2课时教学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硅酸盐的重要用途及组成。
2.了解硅的重要用途,了解硅单质的物理性质。
3.掌握Na2SiO3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培养独立查阅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有关“陶瓷”的知识,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硅及其化合物重要用途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硅酸盐的性质及重要用途、硅的用途教学难点硅晶体结构,硅酸盐的组成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烧杯、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镊子、蒸馏水、Na2SiO3溶液、手机芯片、玻璃片、石棉、水泥、砂纸、砂轮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课件〕1.驰名世界的中国瓷器:景德镇陶瓷2.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3.世界奇迹——三峡大坝4.世界大都市上海——东方明珠、发展日新月异的浦东新区、深圳特区……5.笔记本电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推进新课师:刚才我们所观看的幻灯片,从远古的陶瓷、秦砖汉瓦,到现代的摩天大楼,迅速发展的信息产业,无一不与硅酸盐、硅及其化合物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一切的一切,无一不在影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一切的一切也都充分展示了硅及硅酸盐经久不衰的魅力!体现了它们重要的用途!师:硅酸盐是由硅、氧和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
师:展示Na2SiO3、玻璃片、水泥、石棉,取一小团石棉、少量水泥于小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搅拌,观察现象。
取少量水泥,加入稀盐酸,观察。
取一玻璃碎片,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变化。
生:由上述实验及我们的生活常识可以知道:硅酸盐结构很复杂,一般不溶于水,性质也很稳定。
做[实验42]23观察现象。
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及上述实验,对Na2SiO3的性质及用途加以总结。
生:(1)Na2SiO3是一种钠盐,易溶于水。
(2)Na2SiO3具有一定的黏性,可作黏合剂。
(3)Na2SiO3可作防火剂。
高中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2(第二课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2(第二课时)新人教版必修1第二课时硅酸盐和硅单质教课目的:知识技术: 1. 认识硅酸钠的性质和主要用途2.对硅酸盐工业及一些产品有大概印象, 领会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3.认识硅是重要的半导体资料,在电子工业上的宽泛用途。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内容属于认识层次, 行文浅易易懂 , 可让学生阅读自学, 认真领会有关知识的内涵 , 进行概括总结,培育学生的自学、概括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以中国的陶瓷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为例,感悟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希望;以晶体硅在高新技术领域里的重要作用为例,领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互相关系,使学生真实地认识到硅酸盐工业与人类生产、生活亲密有关。
教课难点: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教课方式:实物展现、启迪引诱、指引概括、自学、叙述、实验研究教课过程设计:教师:经过兴趣实验“烧不坏的布”(取两根同样的干燥布条,此中一根在硅酸钠溶液中浸过,在火焰上焚烧)进入新的内容的学习,创建学生研究学习的情境。
学生:察看两根布条焚烧的现象:一根很简单焚烧,一根不燃。
教师:揭露神秘:不燃的布条是因为我早先在硅酸钠溶液俗名“水玻璃”中浸泡并晒干的。
学生:实验 4-2 ,亲身体验该过程。
学生议论,沟通:硅酸钠的性质、用途(显碱性,能耐高温)教师:小结: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其用途很广;建筑工业及造纸工业用它做粘合剂;木材或织物用水玻璃浸泡事后既防腐又不易着火;浸过水玻璃的鲜蛋能够长久保留;水玻璃还用作软水剂,清洗剂和制肥皂的填料;它也是制硅胶和分子筛的原料。
教师:硅酸钠是最简单的硅酸盐,从古到现在,人类创建性地生产出了三大硅酸盐工业产品——陶瓷、玻璃、水泥,它们在平时生活应用很宽泛,请同学展现。
学生:展现水泥、住所玻璃、汽车、火车的车窗玻璃、挡风玻璃、各样颜色的玻璃、光学仪器玻璃、器皿玻璃、缸、罐、茶具、瓷质餐具、卫生设备、艺术饰品。
教师: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陶器的国家,瓷器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中国的瓷器著名世界,英文的“中国” ( China )一词又指“瓷器” ,这反应了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作为“瓷器故土”的形象。
高中化学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材分析:硅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硅及其化合物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基础知识。
本节内容不仅为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提供感性基础,也为了解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密切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本节的主要内容有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二氧化硅的性质、硅酸盐的性质、硅及化合物的用途。
在教学中可采用碳和硅(同一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进行对比,突出它们的相似性与不同性。
另外多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彩图、实物照片等形式,增强教学的直观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硅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硅及其化合物的主要用途。
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过程与方法1、采用对比的方法,联系碳、二氧化碳大等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介绍硅、二氧化硅等新知识。
2、运用日常生活中事例进行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硅及其化合物的广泛哟鸥鸟国土,体会化学的创造性与实用性,并关注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2、利用实物、模型及学生自己手机的有关实物或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3、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二氧化硅的性质教学难点: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教学方法:对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二氧化硅、硅酸第二课时:硅酸盐、单质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美国的硅谷——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南郊,圣克拉拉县和圣胡安两城之间的一条长48公里,宽16公里的长条形地带上。
由于它集中了全世界90%以上的著名半导体公司(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而半导体的基本元件是硅片,所以该地区被称为“硅谷”。
该地区客观上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现在硅谷已成为世界各国半导体工业聚集区的代名词。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课时

(1)常溫下的反應:
Si+2F2==SiF4
Si+4HF==SiF4↑+2H2↑
Si+2NaOH +H2O == Na2SiO3+2H2↑
[講]在高溫下,Si能與O2等非金屬單質發生反應
[板書](2)高溫下的反應:
Si+O2 SiO2
Si+2Cl2 SiCl4
[講]矽可用來製造積體電路、電晶體、矽整流器等半導體器件,還可以製成太陽能電池,可製成有良好導磁性、耐酸性的合金。半導體電晶體及晶片的出現,促進了資訊技術革命。請大家閱讀教材P79-80上的內容,瞭解一下矽的用途。
[投影]傳統矽酸鹽材料:
(1)陶瓷:日用器皿、建築飾材、衛生潔具
(2)玻璃:
(3)水泥:以黏土和石灰石為主要原料
具有特殊功能的含矽物質:
(1)碳化矽(金剛砂)
(2)矽鋼:導磁性良好,用作變壓器鐵芯
(3)矽橡膠
(4)分子篩:具有均勻微孔結構的鋁矽酸鹽
(5)生物陶瓷:人造骨
[過]雖然矽的化合物很多,隨處可見,而且從遠古時期人類就已經學會加工和使用陶瓷,但是矽的單質卻到很晚------18世紀上半葉才製備出來。
《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矽》第二課時參考教案
教
學
目
的
知識
與
技能
1、瞭解矽酸鹽、矽的主要性質
2、認識矽酸鹽、矽等在生產、資訊技術、材料科學等領域的應用
過程
與
方法
通過矽與碳的比較學習,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對比的方法來認識物質。
情感
態度
價值觀
通過對矽酸鹽材料及矽的用途學習,使學生瞭解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
高中化学《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角—硅(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角—硅(第二课时)班级姓名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硅及硅酸钠的重要性质和用途;2.使学生了解硅酸盐产品的性能、用途,加深对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认识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硅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树立绿色化学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1)硅酸盐的组成比较复杂,常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
表示顺序为: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
例如:硅酸钠(Na2Si03)改写为氧化物形式为:________;钠长石: (NaAlSi308)改写为氧化物形式为________。
三、硅单质1、硅的物理性质单质硅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种。
晶体硅是___色、有___光泽、脆而硬的固体,是良好的___材料。
2.硅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稳定,但能和氟化氢(HF)、强碱(NaOH)发生反应。
①硅和氟气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硅和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放出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③硅与NaOH溶液作用生成硅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在加热条件下,硅能和某些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
①硅与氧气在加热时反应生成二氧化硅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硅和C1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氯化硅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硅的制取: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常见的化合态的硅有__和__等。
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得到含有少量杂质的粗硅。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还原剂____。
4.硅主要的用途:硅可以用来制造____、____、____、____等。
四、小结:比较SiO2、CO2在物理化学性质上异同。
态O·CaO·6S iO比为:(有关硅元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下列物品或设备:①水泥路桥、②门窗玻璃、③水晶镜片、④石英钟表、⑤玛瑙手镯、⑥A.⑥⑧B.①②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⑦ D.全部6.水处理中常使用的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l2(OH)n Cl m∙yH2O]x,式中m等于( )A.3-n B.6-n C.6+n D.3+n7.下列关于水玻璃的性质和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这是一种矿物胶,既不燃烧也不受腐蚀B.在建筑工业上可以作黏合剂.耐酸水泥掺料C.木材.织物浸过水玻璃后具有防腐性能且不易燃烧D.水玻璃的化学性质稳定,在空气中不易变质8. 工业上制造金钢砂的化学方程式如下:SiO2 + 3C =SiC + 2CO↑,在这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A.1:2 B.2:1 C.5:3 D.3:59. 向下列溶液滴加稀盐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盐酸,沉淀又溶解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硅酸盐和硅单质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了解硅酸钠的性质和主要用途
2.对硅酸盐工业及一些产品有大致印象 ,体会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3.了解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电子工业上的广泛用途。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内容属于了解层次,行文浅显易懂,可让学生阅读自学,仔细体会有关知识的内涵,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自学、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中国的陶瓷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为例,感悟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希望;以晶体硅在高新技术领域里的重要作用为例,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硅酸盐工业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难点: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教学方式:实物展示、启发诱导、引导归纳、自学、讲述、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通过趣味实验“烧不坏的布”(取两根一样的干燥布条,其中一根在硅酸钠溶液中浸过,在火焰上燃烧)进入新的内容的学习,创设学生探究学习的情境。
学生:观察两根布条燃烧的现象:一根很容易燃烧,一根不燃。
教师:揭示奥秘:不燃的布条是由于我预先在硅酸钠溶液俗名“水玻璃”中浸泡并晒干的。
学生:实验4-2,亲自体验该过程。
学生讨论,交流:硅酸钠的性质、用途(显碱性,能耐高温)
教师:小结: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其用途很广;建筑工业及造纸工业用它做粘合剂;木材或织物用水玻璃浸泡过后既防腐又不易着火;浸过水玻璃的鲜蛋可以长期保存;水玻璃还用作软水剂,洗涤剂和制肥皂的填料;它也是制硅胶和分子筛的原料。
教师:硅酸钠是最简单的硅酸盐,从古至今,人类创造性地生产出了三大硅酸盐工业产品——陶瓷、玻璃、水泥,它们在日常生活应用很广泛,请同学展示。
学生:展示水泥、住宅玻璃、汽车、火车的车窗玻璃、挡风玻璃、各种颜色的玻璃、光学仪器玻璃、器皿玻璃、缸、罐、茶具、瓷质餐具、卫生设施、艺术饰品。
教师: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陶器的国家,瓷器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中国的瓷器驰名世界,英文的“中国”(China)一词又指“瓷器”,这反映了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作为“瓷器故乡”的形象。
教师:请大家根据生活经验,说一下玻璃、陶瓷的性能?
学生讨论,交流:玻璃的透光性能好,但易碎,并且易伤人;用玻璃制成的物品美观,但就是不结实,如窗户上的玻璃,很容易打破;玻璃不耐热,开水都能把它炸裂;陶瓷硬度高、耐磨损、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但易破损。
教师:传统陶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这使得很多行业的科学家都对它情有独钟,然而它的弱点的存在,又使它的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关于陶瓷,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着扬长避短的制作技术,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产生了多种多样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陶瓷,下面请同学展示。
学生展示、介绍搜集的新型陶瓷资料。
教师:硅酸盐的种类很多,结构也很复杂,通常可用。